北语20春《文学概论》作业2答案44655
文学概论答案

文学概论答案文学概论》试题(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具体可感性普遍概括性情感性与思想倾向性2、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3、审美发现创作构思艺术表现 4、美学的历史的 5、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二、名词解释1、指典型人物所生活、形成其性格并环绕和促使其不得不那样行动的种种特定关系的总和,是整个大的时代背景,是作品描绘的环境与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辩证统一。
2、题材指作家从他所掌握的素材中,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而写入作品中,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
3、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抒情性文学中和谐广阔的自然与生活图景,渗透着作家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思索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4、自然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其后又相继在欧洲各国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主张描写琐屑、纯客观化的自然生活现象,从生物学、病理学和遗传学的层面去描写人,其作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批判性。
三、简答题1、科学性;倾向性;创造性。
2、说明了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因文学作品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具有不同的欣赏需求和不同的欣赏水平,阅读环境因时因地有变化,所以文学欣赏会出现差异性。
3、在创作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创作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两种思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4、文学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因而文学必须表达生活;但文学是通过作者来表现生活,作品的主体性、独创性会在创作中表现出来,并根据作者的创作需要表现出来,所以文学能动反映生活。
四、判断说明题1、正确。
风格是作家创作成熟的表现,也是作家创作走向高潮的表现,体现出作家创作的一贯的、连续的特点。
2、错误。
文学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有紧密联系,但并非直接联系,因此就有可能出现文学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出现文学超越或落后物质生产发展的情况。
3、正确。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创作的对象、材料都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文学与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文学概论平时作业二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一、填空1、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类对于美的事物的创造能力。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对象的“美”。
人在对象上直观自身,是美感产生的直接根源。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较低层次的需求是生理上和安全上需求;较高层次的需求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
3、审美情感体验的传达是文学艺术共同本质。
艺术体验与非艺术审美体验区别主要在于它是一种审美情感的传达。
4、黑格尔在《美学》中,给美下的定义是“美是人类的共同意识”,即美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5、文学作品是文学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
6、对于文学艺术的定义,托尔斯泰是这样阐述的:“艺术活动就是将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事物用一定物质手段如线条、声音、色彩等塑造出一定的形象,通过形象把这种情感传达出去,激起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7、文学的社会作用可以概括为教育、愉悦和认识。
8、文学审美愉悦功能的类型有:感官、情感、知识汲取。
9、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文学的价值功能,因为文学的价值功能是功利价值、道德价值、美感价值、真知价值和信仰价值等。
二、选择题1、“掌握”这个词汇在黑格尔那里解释为(D )A:把握客观世界 B:洞察人类心灵C:绝对理念变成现实 D:掌握创作规律2、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B)A:尊重 B:自我实现 C:安全 D :社交3、其创作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的俄罗斯作家是( B)A:果戈里 B:托尔斯泰 C:屠格涅夫 D:高尔基4、《没有地址的信》是下面哪位作家的文学理论专著(D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别林斯基 C:契可夫 D:普列汉诺夫5、司汤达的《红与黑》问世后,很长时间无人问津,这说明了(D )A:文学作用的精神性 B:文学作用的整体性C:文学作用的社会性 D:文学作用的有限性6、“寓教于乐”的说法,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A:贺拉斯 B:普列汉诺夫 C:鲁迅 D:柏拉图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0年奥鹏北京语言大学20春《文学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

A机械“模仿”说占主导的时期
B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C马克思主义典型观成熟的时期
D “表现”说占主导的时期
【答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8.文学作品要么反映人性,要么反映阶级性。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北京语言大学
《文学概论》在线作业1
参考答案
20春《文学概论》作业1
1.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在于( )
【选项】:
A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种称谓
B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
C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是无关联的
D文学鉴赏以文学批评为前提
【答案】:B
2.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 )
【选项】:
A “风骨”说
B “自然”说
C “童心”说
D “境界”说
【答案】:C
3.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这表明( )
【选项】:
A文学形象不必具备美的属性
B现代派艺术不再体现美的理想
C “丑”可以直接进入艺术作品
D “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判和改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答案】:D
4.小说起源于神话,是因为小说从神话中继承了两个最重要的元素,这两个元素是( )。
【选项】:
A叙事性
B虚构性
C抒情性
D纪实性
【答案】:A.B
5.在下列诗句中,采取了隐喻修辞策略的有()
【选项】:
A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B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
C “春去也,春红万点愁似海”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网课测试题答案2

北京语言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2.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在于()。
A.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种称谓B.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C.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是无关联的D.文学鉴赏以文学批评为前提3.第三人称叙述因其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又被称作()。
A.多焦点叙述B.无焦点叙述C.散焦点叙述D.定焦点叙述4.诗歌按其内容性质来分有两类,即()。
A.叙事诗B.散文诗C.戏剧诗D.抒情诗5.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
A.精英文学B.大众文学C.严肃文学D.纯文学6.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
A.意象B.肌理C.格调D.意境7.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乐记》把艺术生产的流程表述为()。
A.物→心→乐B.心→物→乐C.物→乐→心D.乐→心→物8.我国古代按照语言特点,将文学分为两类:()A.骈文B.韵文C.散文D.传记9.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
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10.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象征主义11.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
A.以抒情文学为主导B.以俗文学为主导C.以叙事文学为主导D.以雅文学为主导12.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摒弃民族文学的形式。
()A.错误B.正确13.当代作家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
A.语言是小说的全部B.语言是小说的本体C.语言是小说的工具D.语言是小说的源泉14.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
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15.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就不能掺杂丝毫主体思想情感。
《文学概论》-章节测评及答案(第二章)

《文学概论》《文学概论》 章节测评及答案(第二章)章节测评及答案(第二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二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二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4周以前完成。
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分)1.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阅读期待、开放。
A .蕴藉.蕴藉B .象征C .假设.假设D .模仿.模仿 2.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文本。
A .象征型.象征型B .表现型C .再现型.再现型D .创意型.创意型3.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A .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B .形象层、语言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形象层、语言层、意蕴层、余意层、衍意层C .语言层、意蕴层、形象层、余意层、衍意层.语言层、意蕴层、形象层、余意层、衍意层D .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意蕴层、余意层.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意蕴层、余意层4.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高雅文化文本着力书写知识分子的 趣味。
趣味。
A .个性化 B .情感化.情感化 C .理智化.理智化 D .知识化.知识化5.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语音、.语言层是文学文本的具体语言构造,主要包括语音、 、辞格和语体等具体层面。
、辞格和语体等具体层面。
A .文法B .情感.情感C .情绪.情绪D .教义.教义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分)1.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 。
A .语言层B .形象层C .意蕴层D .余意层E .衍意层2.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是一门探究文学现象的学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拓宽思维。
下面是一些文学概论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 什么是文学?答: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艺术化表达形式,通过运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文学是一种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2. 文学作品的特点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艺术性: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 言语性: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通过词语的选择、组织和运用,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 情感性:文学作品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共鸣和情感共振。
- 可塑性:文学作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作品不同的解读和意义。
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体裁可分为诗歌、小说、戏剧等;按内容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按时代可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
4.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文学作品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人文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描绘,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提供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理解。
- 文化传承: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传承和传播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历史记忆。
- 情感交流:文学作品通过情节、人物和语言的塑造,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人生。
- 美的享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艺术感受的传递,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愉悦。
5.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有哪些?答: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内容解读: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过程。
2020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2020年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现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C )最为相似。
A. 意志论B. 信息论C.摹仿论D.反映论2. 文学" 四要隶"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 四要素" 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D )。
A.文化B. 观众C.文采D. 情感3.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A )、阅读期待、开放。
A.象征B. 蕴藉C. 假设D.模伤4. 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B )文本。
A. 象征型B.表现型 c . 再现型 D. 创意型5.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D )。
A.意识性B.表象性C. 表情性D. 语境依托性6. 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者( C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 车尔尼雪夫斯基B. 高尔基C. 巴赫金D. 什可洛夫斯基7. 唐代出现了( A ) ,有人物、情节,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基本具备了小说的形态,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传奇B.话本C. 志人志怪小说D. 章回体小说8. 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 C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A.细节B.语言C. 人物D. 情节9.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A )与机构制作特点。
A.个人创造B.商业运作C. 集体行为D. 历史演绎10.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C )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文学流派B.作家C. 文学作品D. 文学思潮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ABCDE )。
文学概论课后练习与参考答案

课后练习与参考答案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作品买卖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学科。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2.中国特色:(应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特色)其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的文学实际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春《文学概论》作业2
单选题
1.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即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时代是()。
A.魏晋时代
B.盛唐时代
C.两汉时代
D.两宋时代
答案:A
2.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
A.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
B.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购买占有
C.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
D.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
答案:C
3.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
A.以雅文学为主导
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C.以叙事文学为主导
D.以俗文学为主导
答案:B
4.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
A.象征
B.直觉
C.理性
D.情感
答案:D
5.西方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是。
A.黑色幽默
B.象征主义
C.表现主义
D.未来主义
答案:B
6.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A.电视文学
B.电影文学
C.戏剧
D.小说
答案:D
7.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
A.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
B.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
C.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