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合集下载

必修二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必修二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因指导蛋 白质的合成,即相连续的两个过程,转录和 翻译;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基因控制酶 的合成和基因直接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 影响性状的;遗传过程中的重要规律——中心 法则,对遗传信息传递进行了高度概括。

1.本章内容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多以选 择题形式考查,所占分值各不相同。 2.所考查的知识点(如中心法则内容及应 用)在本章教材中属于理解、应用能力要求, 处于重要地位。

1.线索指导 (1)复习本部分内容应以“ ”为主线展开复习。 (2)复习本部分内容可与必修1“细胞 核”“核糖体”“蛋白质”部分联系起来, 对蛋白质的合成有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2.重点关注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采用列表比较和图文结合法对两大生理过程 进行对比,沿着遗传信息由DNA(基 因)→mRNA→蛋白质这条主线把握它们的 区别和联系,并用数学方法理清相应碱基数 与氨基酸数的关系。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用图形记忆法分清不同种类的生物遗传信息 的传递情况,列举实例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 制。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易错题集锦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易错题集锦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中用到的RNA和蛋白质均由DNA编码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起始转录、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停止转录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的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D.多肽链的合成过程中,tRNA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答案:C分析: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

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A、RNA病毒的蛋白质由病毒的遗传物质RNA编码合成,A错误;B、DNA双链解开,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进行转录,移动到终止子时停止转录,B错误;C、翻译过程中,核酸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相互识别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C正确;D、没有相应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配对,故tRNA不能读取mRNA上全部碱基序列信息,D 错误。

故选C。

小提示:2、基因表达与性状关系如下图示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都不相同B.某段DNA发生甲基化后,通过①②过程一定不会形成蛋白质C.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性状属于基因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D.若某段DNA上发生核苷酸序列改变,则形成的蛋白质一定会改变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②表示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图中显示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状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A、①过程是转录,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A错误;B、某段DNA发生甲基化现象后通过①②过程也可以形成蛋白质,只是形成的蛋白质数量可能减少,B错误;C、皱粒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性状属于基因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C正确;D、如某段DNA上的非基因部分发生核苷酸序列改变,则形成的蛋白质不会改变,D错误。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1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 8 专题五 基因表达相关的题型及解题方法 . (12)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RNA 的组成及种类1.RNA 的基本单位及组成①磷酸 ②核糖 ③碱基:A 、U 、G 、C ④核糖核苷酸 2.RNA 的种类及功能 mRNA tRNA rRNA 名称 信使RNA 转运RNA 核糖体RNA 结构 单链单链,呈三叶草形单链功能传递遗传信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识别密码子,运载氨基酸参与构成核糖体[典例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RNA 功能的是( ) 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B.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D.参与核糖体的组成解析 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A 错误、B 正确;少数酶的化学本质为RNA ,C 正确;rRNA 参与核糖体的组成,D 正确。

答案 A【归纳总结】 RNA 和DNA 的区别比较项目DNARNA化学组成基本组成元素 均只含有C 、H 、O 、N 、P 五种元素 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碱基A、G、C、T A、G、C、U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无机酸磷酸磷酸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通常呈单链结构【归纳】DNA与RNA的判定方法(1)根据五碳糖种类判定:若核酸分子中含核糖,一定为RNA;含脱氧核糖,一定为DNA。

(2)根据含氮碱基判定:含T的核酸一定是DNA;含U的核酸一定是RNA。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考点总结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考点总结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考点总结单选题1、如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都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B.多条RNA同时在合成,其碱基序列相同C.真核细胞中,核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跟上图一致D.①处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形成,②处有三种RNA参与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原核细胞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所以①处正在进行转录,故DNA主干上的分支应是RNA单链,②处正在进行翻译,故侧枝上的分支应是多肽链。

A、①过程为转录,DNA解旋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DNA双螺旋重新形成又有氢键的形成,②过程为翻译,tRNA和mRNA之间反密码子和密码子之间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tRNA从mRNA离开又有氢键的断裂,A正确;B、转录形成的多条RNA都以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故RNA的碱基序列相同,B正确;C、图示中该基因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细胞中核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故两者不一样,C错误;D、转录过程中,以DNA为模板合成RNA,会形成DNA-RNA杂交区域,翻译过程中有tRNA、mRNA和rRNA参与,D正确。

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内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信鸽有着惊人的远距离辨别方向的能力,科学家发现磁受体基因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该基因编码的磁受体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有助于动物辨别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磁受体基因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B.磁受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C.磁受体基因是一种只存在于信鸽细胞内的核基因D.磁受体基因能直接控制信鸽辨别方向这一性状答案:C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在细胞核内,RNA聚合酶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单元说课-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单元说课-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解释细胞分化的 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尝试提出假说 并进行分析和解释。基于相关资料,运用 多种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一、单元教学主题分析
1.课标对本单元的基本要求
本单元对应的内容要求是:
大概念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支撑
重要概念
形成
次位概念
整合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等级
科学性(50分 )
动态性(30分 )
成本(10分)
艺术性(10分 )
四、单元教学评价设计
表1 基因转录、翻译过程模型制作评价量规
优秀(80~100)
合格(60-79)
模型包含转录或翻译过程的所有 重要结构,各结构的形态、比例 、相对位置合适,能真实,准确 地反映转录或翻译的过程
模型包含转录或翻译过程的大 部分重要结构,能基本准确地 反映转录或翻译的过程
小鼠控制毛 色的AVY基 因是如何转 录?
五、单元教学策略及实施
关键问题
驱动任务
细胞核中携 带的遗传信 息是怎样传 递到细胞质
中?
任务1:RNA适于作 信使的条件 任务2:遗传信息的转 录过程 任务3:mRNA上的 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 对应关系
学习活动
活动1:探究信 使分子的本质; 活动2:利用模 型简述转录的过 程; 活动3:遗传密 码的破译
模型能动态展示转录或翻译的完 整过程
模型能动态展示转录或翻译的 部分过程
材料易获得,成本低,安全环保
材料较易获得,成本较低,较 安全环保
制作精巧、形象美观
制作工整、比较美观
不合格(0~59)
模型只包含转录或翻译过程的 部分结构,相似度不够高,有 多处明显错误

必修二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必修二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基因概念(一)本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上也存在一些没有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例析】“人类基因组计划”原估计人类应该有5-10万个基因,但最终发现仅有3-3.5万个,并且这些基因对应的碱基对仅占人类全部30亿个碱基对的2%-3%。

以上事实说明: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因此其载体是染色体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三)功能在后代个体发育中,使遗传信息表达,从而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应的性状二、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实现的。

通过DNA分子的复制,亲代成功地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了下一代;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又被进一步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1.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RNA:RNA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转运RNA结构:2.转运RNA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1)由于只有61种密码子是对应氨基酸,所以转运RNA也只有61种(2)1种转运RNA对应1种氨基酸;1种氨基酸对应1~6种转运RNA。

3、转运RNA与肽链:转运RNA将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按mRNA上密码子顺序将它们一一相连,直至mRNA出现终止密码子,肽链才从核糖体上脱落下来。

4、场所:细胞核(通过核孔到细胞质)模板:DNA的一条链(有义链)(一)转录原料: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四种)产物:RNA(mRNA等)①转录:A. 转录的概念: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

B. 转录的意义:使遗传信息由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核糖体)中。

C. 转录的地点:主要是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可以进行。

D. 转录的过程解旋: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DNA分子的一部分解旋。

转录:模板:以解旋后的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面是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①〜③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其中②表示()A.氢键B.脱氧核糖C.碱基D.核苷酸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DNA,考查对DNA化学组成和理解和识记。

明确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图示为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其中1为碱基,2为脱氧核糖,3为磷酸,B正确。

故选B。

2、细胞内有些反密码子含碱基次黄嘌呤(I)。

含I的反密码子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1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例子反映了密码子的简并性B.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C.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空间结构的不同造成其功能不同答案:D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tRNA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1) ,其含有的反密码子为CCI,转运的氨基酸是甘氨酸,该反密码子CCI能与mRNA上的三种密码子(GGU. GGC、 GGA) 互补配对,即I与U、C、A均能配对。

A、密码子有简并性,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A正确;B、由图示分析可知,I与U、C、A均能配对,因此含I的反密码子可以识别多种不同的密码子,B正确;C、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互补配对,然后通过氢键链接结合,C正确;D、密码子决定氨基酸序列,反密码子决定哪一种氨基酸在哪一个位置,因此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空间结构的是相同的,其功能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3、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B.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答案:D分析:1 .“牝鸡司晨”是指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这种现象称为性反转。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才能发育成蜂王,大多数幼虫以一般的蜂蜜为食而发育成工蜂。

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1所示,图2是被甲基化的DNA片段。

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不取食蜂王浆也可直接发育成蜂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蜂王浆的作用可能是抑制DNMT3基因的表达B.胞嘧啶甲基化可能会干扰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从而影响DNA复制C.DNA甲基化后不会改变遗传信息,但可能会改变生物性状D.敲除DNMT3基因与取食蜂王浆对幼虫发育有相同的作用2、蓝细菌(又称蓝藻)和叶肉细胞均能进行光合作用,两者具有统一性,但同时在某些方面又具有差异性,以下对两者的描述错误的是()A.蓝细菌较叶肉细胞体积小,物质运输效率较低B.蓝细菌拟核内的DNA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C.叶肉细胞具复杂的生物膜系统,代谢活动高效、有序D.蓝细菌和叶肉细胞在翻译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3、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B.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4、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t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D.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5、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因为这两种细胞内()A.tRNA不同B.rRNA不同C.mRNA不同D.DNA上的遗传信息不同6、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B.起始密码子是核糖体进行翻译的起点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7、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后产生的RNA前体会被剪接体(由一些蛋白质和小型RNA构成)切除内含子片段并使之快速水解,外显子则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一、教材分析1.本小节主要讲述: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内容。

本小节的引言指出了dna是联系子代与亲代的物质,简要地交代了dna与基因,以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在讲述基因的本质时,首先以果蝇的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的图例,交代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然后,阐述基因的本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讲述了dna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即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首先通过讲述两种rna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阐明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然后,用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对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分子的复制)和表达(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功能进行小结。

由于课时所限,中心法则的内容处理为小字。

关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使学生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蛋白质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确两点:第一,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的;第二,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的。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是本节教材的教学难点。

2.本小节与他它章节的联系:a.与“生物的遗传定律”紧密联系;b.与“生物的变异”紧密联系;c.与高三教材《基因的结构》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紧密联系。

本节内容的掌握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a:知道)。

(2)dna与rna的异同(b:识记)。

(3)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b:识记)。

(4)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b:识记)。

(5)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b:识记)。

(6)遗传信息和“密码子”的概念(c:理解)。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基因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

(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实施方案(1)学生阅读、讨论结合教师举例、图示进行教学。

(2)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是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的,是以信使rna为媒介而进行的。

四、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2.突破策略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多媒体课件显示出此动态过程,通过列表对比理解信使rna和转运rna的结构不同导致的功能不同,使用细胞亚显微结构挂图让学生明白转录在核内而翻译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内容。

五、教具准备1.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挂图;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多媒体课件;3.信使rna和转运rna结构对比投;4.影片:“基因工程初探”录像片。

六、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预习,发挥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完成基因的概念及基因的表达的教学。

基因的概念是通过对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复习引出并点拨来完成的。

而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应以mrna为纽带,把基因的碱基与氨基酸联系起来,让学生最终理解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是由基因的碱基决定的。

七、课时安排2课时共3页,当前第1页123第一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复习提问:(1)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2)蛋白质在细胞的什么地方进行合成?学生回答: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

教师给予肯定并鼓励。

质疑: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是如何控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呢?学生阅读教材p14并回答:是通过rna分子作为媒介进行的。

教师出示:dna分子与rna分子比较投影。

dnarna碱基a、g、c、ta、g、c、u五碳糖脱氧核糖(c5h10o4)核糖(c5h10o5)磷酸磷酸磷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结构通常呈双螺旋结构通常呈单链状结构思考:构成人体的核酸有两种,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有( )a.2种d.4种c.5种d.8种答案:d总结:遗传的主要物质是dna分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基因的不同是由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的;基因控制性状就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完成的;dna 的遗传信息又是通过rna来传递的。

[三] 教学目标巩固l.思考:基因的概念是什么?2.思考:“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思考:细胞核中dna分子上的基因如何指导细胞质中核糖体上蛋白质的合成?[四] 布置作业1.p18复习题第一、二题。

2.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答案:d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3.下列哪一组物质是rna的组成成分()答案:c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c.核糖、碱基和磷酸d.核糖、嘧啶和核酸[五] 总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基因的概念--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和基因与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并且提出了“遗传信息”这一名词,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基因对性状控制。

那么基因如何控制性状呢?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完成,请预习下一内容:“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第二课时[一] 教学程序导言复习提问:1.什么是基因?2.基因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媒介是什么?学生大胆地回答:(略)教师给予鼓励[二] 教学目标达成过程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位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此过程需要信使rna作为媒介,那么信使rna 怎样完成任务呢?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p14。

(2)观察基因表达的多媒体课件。

讨论提纲:(1)基因表达整个过程分几个阶段?分别叫什么?(2)转录的场所、过程和目的是什么?(3)翻译的场所、过程和目的是什么?教师指导:a.整个过程是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

共3页,当前第2页123b.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过程。

c.翻译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过程。

学生回答:(略)教师鼓励教师精讲:1.转录中模板dna链的碱基是a、g、c、t是如何与信使rna中碱基a、g、c、u互补配对呢?(1)请学生答出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

(2)板书dna的一条链,显示信使rna的形成过程;即:从形成过程可看出,是mrna中的u碱基与dna分子中的a碱基进行配对。

(3)通过转录,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就传递给了信使rna。

2.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碱基是如何决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 (1)请学生先答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以及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即:一般有20种;蛋白质多样性是由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决定的。

(2)思考:氨基酸有20种,而信使rna只有四种碱基(a、c、c、u),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呢?逻辑推理:一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4种,41=4,不行;两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16种,42=16,不行;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只能决定64种,43=64,足够有余。

教师简介密码子的发现过程: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信使rna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决定的。

美国年轻的生物化学家尼伦伯格和同事用人工合成方式,首先阐明了遗传密码的第一个字---uuu,即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

1967年科学家已将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全部破译。

投影显示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并解说。

(3)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到达核糖体并按一定排列顺序形成蛋白质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5~16并回答:需要一种搬运工具搬运--即另一种rna(转运rna,即trna)。

教师出示转运rna模型图并讲解:转运rna种类很多,但每种转运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1种氨基酸。

这是因为在转运rna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能专一性地与信使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

例如:信使rna上的三个碱基aaa就是一个密码,转运rna中转运赖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uu,只有它才能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

由于核糖体中的信使rna中有许多密码子,每个密码子与转运特定氨基酸的转运rna能够碱基配对,这样它才能对号入座。

也就是说一种转运rna在哪个位置上对号人座是靠转运rna的三个碱基去识别。

而位置则是信使rna按遗传信息预先定了的(如下图)突出强调:a.信使rna的遗传信息即碱基排列顺序是由dna决定的。

b.转运rna携带的氨基酸(如赖氨酸、丙氨酸)能在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的哪一个位置上是由信使rna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dna的特定片段(基因)决定的,由于dna分子的多样性,就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遗传信息的传递。

教师简介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练习:(投影显示) 一条多肽链中有10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多肽链的信使rna分子和用来转录该信使rna分子的基因中,分别至少要有碱基多少个( )a.1000和xxb.xx和4000c.3000和3000d.3000和6000答案:d1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