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1. 引言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中水回用成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节约利用手段。

中水回用工程即通过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使其符合特定的用水标准,再供给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等需要用水的领域,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文将探讨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方案。

2.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原则在进行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2.1 环保原则中水回用工程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对废水进行高效净化处理,确保回用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

2.2 经济原则中水回用工程应将投资和运营成本的控制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尽可能减少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3 安全原则中水回用工程设计中应考虑回用水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回用水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2.4 系统性原则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应考虑到整个水循环系统的协调和平衡,与其它污水处理和供水系统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资源利用系统。

3.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流程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3.1 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前期调研阶段需要对回用水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回用水的质量要求和用水量。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经济性和技术可行性的评估,确定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方案。

3.2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阶段是中水回用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需要确定合适的废水处理工艺和净化方法,使废水能够达到回用水的质量要求。

3.3 设备选型与工程布置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和设施,并进行布置和设计。

设备选型要综合考虑设备性能、维护成本和建设投资等因素。

3.4 工程施工和调试中水回用工程的施工和调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调试工作,并对各个设备和系统进行检验和测试。

3.5 运维和管理中水回用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运维和管理工作,保证回用水质量稳定,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

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

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一、引言中水回用是指将生产或生活废水进行预处理后,通过技术手段加工成符合要求的水质,再作为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再度利用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方式。

中水回用有助于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在当前全球水资源紧张的形势下,中水回用成为了重要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之一。

本文将就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方案设计概述中水回用工程方案设计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运行、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个成功的中水回用工程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工程设计、运行管理、设备选型、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因素。

本文将针对中水回用工程的方案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三、工程可行性研究1. 中水来源分析:中水回用工程的中水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中水进行分析,确定中水的水质特点、污染物浓度、处理难度等,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2. 中水回用的需求分析: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的需求,确定中水回用工程的回用水量和水质要求。

3. 技术经济性分析:对中水回用工程的投资规模、运行成本、节水效益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工程的技术经济性,确定工程的可行性。

四、工程设计1. 中水预处理工艺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中水,设计相应的预处理工艺,包括初沉池、生物处理、深度处理、消毒等,确保中水的水质符合回用要求。

2.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根据回用水的用途和水质要求,设计中水回用系统,包括管网布置、泵站选型、设备安装等。

3. 运行管理系统设计:设计中水回用工程的远程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设备维护保养系统等,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五、工程施工1. 中水处理设备选型: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选购适合的中水处理设备,确保水质处理效果。

2. 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施工队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 环保治理:严格按照环保法规要求,进行工地环保治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水回用项目施工方案

中水回用项目施工方案

中水回用项目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中水回用项目是指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领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本施工方案的目标是确保中水回用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并落实环保要求,确保环境友好。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资料准备:获取中水回用项目的相关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等施工文件。

2.人员准备:组建施工团队,包括项目经理、现场监理、施工队伍等人员。

3.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确定需要的施工材料,并购买。

三、施工过程1.地勘工作:对中水回用项目的施工地点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2.土方工程: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挖掘、填筑等土方工作。

3.基础工程:进行中水回用项目的基础建设,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焊接等。

4.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中水回用设备,包括污水处理设备、管道连接等。

5.电气工程: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电线电缆的敷设等工作。

6.管道工程: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管道的铺设、连接和测试等操作。

7.建筑工程:根据需要进行配套建筑的施工,包括办公楼、实验室等。

8.绿化工程:进行中水回用项目周边的绿化工作,包括种植植物、铺设草坪等。

9.环保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工作。

四、质量控制1.施工质量监督:组建专门的质量监督组,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2.施工材料检验: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3.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监督施工人员的操作。

4.施工质量验收: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5.设备调试:完成设备安装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和运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安全管理1.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危险警示和急救知识等。

2.安全设施: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护栏杆等安全设施,并定期维护。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生活中的用水量不断增加,这导致水资源的日益紧张。

同时,废水的排放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可以将废水处理后再利用,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二、工程规模三、工程流程1.初步处理:对污水进行初步固液分离,去除大颗粒物质、沉积物和悬浮物等。

2.生物处理:采用生物滤池系统进行处理,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3.深度处理:利用反渗透技术进行深度过滤和去除微量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

4.稳定化处理:对深度处理后的水进行调节,使其达到回用水标准。

此步骤包括调节pH值、消毒和稳定剂的添加等。

5.水质监测: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回用要求。

6.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水送入回用系统,供园区内的绿化、冲洗、冷却等用途。

四、工程设备1.初步处理设备:格栅机、沉砂池、气浮设备等。

2.生物处理设备:生物滤池、曝气设备、污泥处理设备等。

3.反渗透设备:反渗透膜组件、增压泵、脱盐箱等。

4.调节设备:PH调节器、消毒器、稳定剂投加装置等。

5.监测设备:水质分析仪器、自动监测系统等。

五、工程投资1.设备投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备选型,预计投资约100万元。

2.建设投资:根据工程规模和实际情况,预计投资约50万元。

3.运营成本:包括设备维护费用、操作人员工资等,预计年运营成本约50万元。

六、经济效益1.节水效益:中水回用工程将大量废水转变为可利用的回用水,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2.节能效益:废水处理是一个能耗较高的过程,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抽取和处理,达到节能的目的。

3.经济效益:中水回用工程可以减少对外购水的需求,降低用水成本,并且可以将处理后的水卖给其他企业进行回用,获得经济收益。

七、环境效益1.减少污染物排放:中水回用工程可以有效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水体质量,降低对地下水和河流的污染风险。

2.保护生态环境:中水回用可以减少淡水资源的开发,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中水回用工程是指将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进行净化处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后,用于灌溉、工业用水或生活用水的工程。

中水回用工程在当前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轻对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的开采和污染,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方案将针对中水回用工程的施工进行详细规划。

二、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勘察与设计根据中水回用工程的要求,需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勘察,包括地质、地形等情况,了解并掌握施工地的环境特点。

并依据勘察结果进行施工设计,包括管线布置、设备选型、土建建筑等。

2.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管道、设备、阀门、泵等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准备工作。

同时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劳动力准备根据工程规模确定所需人员数量,招募并培训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资质。

4. 安全生产准备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编制等。

5. 施工方案制定由专业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和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工期等。

三、工程施工工序1. 准备工作(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平整,确保施工区域无障碍物。

(2)搭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生活区和仓库等。

(3)进行相关设备和材料的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 土建工程(1)进行管道敷设沟槽的开挖,深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2)进行管道基础的施工,包括基础底座的浇筑和管道锚固。

(3)进行管道的安装,包括支架安装、管道连接等。

3. 设备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基础的浇筑;(2)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转;(3)对设备进行接线,进行设备的电气调试。

4. 管网连接(1)进行中水管道之间的连接,包括主管、分支管道的连接;(2)进行管道的试压,确保管道密封性能。

5. 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1)进行自动化设备的布设与电气连接;(2)进行系统调试,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转。

中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中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中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水回用工程,主要包括中水收集、处理、储存和分配系统。

工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中水收集管道、中水处理设施、中水储存池、中水分配管道等。

工程规模为每天处理和分配中水5000立方米。

工程地点位于某城市居民区附近,施工期间需保证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掌握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和技术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量清单,提前采购所需原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并进行质量检验。

确保材料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3. 设备准备:根据施工需求,提前准备施工所需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泵、搅拌机等。

并对设备进行维修、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4. 施工现场准备:办理施工许可,清理施工现场,拆除障碍物,设置施工围挡,确保施工安全。

5.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岗位职责,配备足够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三、施工流程1. 施工顺序:中水收集管道→中水处理设施→中水储存池→中水分配管道。

2. 施工方法:(1)中水收集管道:采用挖掘机开挖沟槽,人工清理沟槽,安装管道,回填土方,夯实。

(2)中水处理设施: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各类处理设备,包括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调试和验收。

(3)中水储存池:采用土建施工,先进行池体砌筑,再进行防水处理,最后进行内部装饰。

(4)中水分配管道:采用挖掘机开挖沟槽,人工清理沟槽,安装管道,回填土方,夯实。

3.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遵循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对关键部位和环节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及时整改。

四、施工安全1.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2. 安全防护措施:设置施工现场围挡、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的培训和检查。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1总论1.1 概述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既能减小对地下水的开采,又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

二、中水回用——一体化中水处理设备(膜生物反应器MBR)一体化中水处理设备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技术是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直接使用的稳定中水。

又可在生物池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工艺剩余污泥少,极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出水中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占地面积小。

1.2 设计依据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2、《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5、《居民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6、回用水标准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7、建设方提供的有关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布局、工程图纸等基础资料;8、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

1.3 设计原则1、中水处理回用工程以投资省,运转费用低,占地面积小为原则。

2、处理系统先进,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简单、操作方便。

3、污水处理系统不产生二次污染源污染环境。

4、控制管理按处理工艺过程要求尽量考虑自控,降低运行操作的劳动强度,使污水处理站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提高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水平。

1.3 设备特点: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埋入地下,设备上部栽种花草或建设小型建筑物。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设计方案项目背景: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中水回用已成为解决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水回用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是为了实现对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一、工程目标:本工程的目标是将废水处理后达到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水质要求,并实现中水回用。

具体目标包括:水质达标、能效高、设备可靠、运行维护方便等。

二、工程规模和流程:1.工程规模:设计处理能力为XX立方米/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工程流程:废水收集→粗格栅→前处理(沉砂池、絮凝剂加入)→生化反应器(活性污泥法)→澄清池(反应后沉淀)→深度过滤系统(含超滤和反渗透)→中水回用。

三、工程布局和设备选择:1.工艺设备选择:(1)粗格栅: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

(2)前处理:采用沉砂池和絮凝剂加入的方式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3)生化反应器: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废水的有机物降解。

(4)澄清池:反应后沉淀固体颗粒物,使水体变得清澈透明。

(5)深度过滤系统:采用超滤和反渗透技术进行废水的深度净化。

(6)中水回用:经过处理的水体可用于冲洗、绿化、工业生产等方面。

2.工程布局:根据所选设备的布置要求,合理布局各个处理单元,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方便设备的运维与维护。

四、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单位: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资质的工程承包商进行施工。

2.施工流程:(1)准备施工: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

(2)基础工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场地平整、浇筑基础和安装支架等。

(3)安装设备:按照工艺流程图,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4)管道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管道铺设和连接,确保各设备之间的顺畅运行。

(5)电气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接线调试。

(6)试运行和调试:进行设备的试运行和调试,确保各单元设备正常运转。

(7)运行维护培训:进行运行维护人员培训,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和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WDZS-100中水回用一体化设备(100T/D)设计方案安徽特威达水电设备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目录一、工程概述 (1)1.1公司简介 (1)1.2工程概况 (2)二、工程设计依据 (3)三、工程设计思想 (3)3.1设计原则 (4)3.2设计范围 (5)3.3施工范围及服务 (5)四、设计参数 (5)4.1污水来源 (5)4.2水质特点 (5)4.3进出水水质 (6)五、主要处理工艺说明 (6)5.1 脱氮工艺 (6)5.2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 (7)5.3 除臭工艺 (8)六、工艺流程 (9)6.1流程图 (9)6.2 处理构筑物、设备的作用 (10)6.3主要处理单元及设备 (11)七、电气自控 (13)八、运行班制及人员安排 (14)8.1人员编制 (14)8.2主要管理设施 (14)8.3运行的技术管理 (14)8.4检修和维护 (15)8.5事故或故障处理措施 (15)九、主要构筑物、设备 (15)十、运行成本 (16)十一、售后服务及设备保修 (17)一、工程概述1.1、公司简介安徽特威达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坐落于科教文化古城安徽省合肥市,地处国家级双凤经济开发区,占地约20000平方米。

专业从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电力节能限流装置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咨询服务;水处理设备、水资源节约型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水处理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安装及运营管理;产品已形成高度产业化。

公司自主研发的系列产品主要有:TWDWT系列全自动自清洁式地下污水提升排放设备、TWDGY/GT系列全自动除渣隔油(提升)一体化智能排放设备、TWD-ZS系列中水回用一体化成套设备、TWD-WS系列地埋式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TWD-MJ煤矿井水处理成套设备,以及食品、养殖、屠宰等轻工业废水设计施工、雨水收集与回收利用及河水净化。

产品经国家权威机构检验认证后,广泛应用于高档小区、大型城市综合体、商业会馆、餐饮酒店、地铁、人防、工矿企业等广泛领域。

公司年生产各类设备近6000多台套。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强化管理,专注污水提升、隔油设备,水处理领域,以其高水准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不但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也使公司自身得到发展和壮大。

公司已具有先进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科学严谨、技术过硬,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省级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2010年公司顺利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ISO9001、ISO14001、GB/T28001”三标一体国际化的综合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拥有环境工程专项设计乙级、专项工程施工乙级的专业资质。

目前在全国设有六个核心办事机构,拥有近百人的专业团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做出了有力保障。

公司将秉承“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的企业理念,为污水处理、隔油处理治理等领域的发展与稳定保驾护航。

1.2、工程概况水污染的加剧带来了生态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水资源的逐年短缺又一直困绕着城市和乡村,这一系列的环境资源问题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前相当部分城市严重缺水,这几年的干旱以及水源水质的日益恶化,更显示出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难免会有生活污水的产生,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水资源以及充分利用二次资源,可以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再利用即中水回用,特别是针对建筑小区、商场等生活污水加以处理回收利用可以节约有限的水资源,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万达广场项目考虑到了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问题,表明了其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积极意识。

“中水”设施可增加水复用率,实现污水资化,在减少用水量的同时亦减少了排水量。

因此,中水设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

本工程(工程概况)。

开发单位为节约水资源,提高环境质量,拟将该项目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经处理后回用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水质标准后作为冲厕、绿化等非人体直接接触用水。

二、工程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50014-2006);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 ;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三、工程设计思想1、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确保经处理后的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2、本着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原则选择废水处理工艺,使灵活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3、尽可能采用节能技术处理废水;切实贯彻“生产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调高效益”设计指导方针以生产可靠为前提,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优质设备,以降低治理投资成本及日常运行费用,达到运行稳定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

4、采用国内成熟先进技术设备(主要设备国产化)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5、废水处理站建设综合考虑原有设施设备;6、废水处理站建设尽量考虑操作运行稳定与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3.1、设计原则1. 设计方案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

2. 采用成熟、稳定、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处理效果,并节省投资和运行费用。

3. 本设计充分利用原有构筑物,可以有效的控制噪声、气味,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4. 设备选型兼顾通用性和先进性,确保运行高效、稳定、可靠。

5. 系统运行灵活、管理方便、维修简单,充分考虑部分操作自动化,减少操作劳动强度。

并且降低运行成本。

6. 设计新颖美观、布局合理,在各方面优化考虑。

7. 工程建设完成后,力争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佳统一。

3.2、设计范围本中水回用设施为新建工程,废水经收集后进入中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本技术方案包括中水处理站界区内的治理工艺、土建工程、管道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电气工程等。

3.3、施工范围及服务1、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施工;2、中水回用设备及设备内的配件均由我公司负责提供。

3、我公司负责中水回用系统内设备的全部安装工作。

包括设备内的电器接线。

4、我公司负责设备的调试,直至合格。

5、我公司免费培训操作人员,协同编制操作规程,同时做有关运行记录。

为今后的设备维护、保养,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四、设计参数设计处理水量为100t/d,每天运行10h,即10t/h.4.1污水来源废水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

4.2水质特点废生活污水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总体污染物浓度不是很高,水质可生化性好。

4.3进出水水质因未提供废水水质情况,进水水质按照经验值确定。

出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标准。

表1 进出水水质五、主要处理工艺说明5.1 脱氮工艺本工程采用改良的A/O工艺进行脱氮处理。

利用膜生物反应器代替O段,更结合了生物膜法脱氮的优点。

膜生物反应器内可形成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作用。

由于污泥浓度高,污泥颗粒大。

在污泥颗粒内部微环境造成一定的缺氧区,使得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可进行一定程度的反硝化脱氮;膜生物反应器具有传统工艺所难以达到的高负荷,具有高效的去除含碳有机物和脱氮的功能。

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定期排泥,因排泥间隔时间较长,所含的NH3-N 浓度较高。

通过污泥回流和污泥池混合液回流为缺氧池提供足够数量的微生物,并使缺氧池得到一定量的硝酸盐。

污水在缺氧阶段,通过厌氧、兼氧菌的作用,NH3-N浓度由于反硝化作用而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在反硝化过程中利用了碳源有机物,污水的COD和BOD5均有所下降;一部分NH3-N被用来进行细菌的微生物合成。

5.2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MBR是一种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它用具有独特结构的浸没式膜组件置于曝气池中,经过好氧曝气和生物处理后的水,由泵通过滤膜过滤后抽出。

它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具有很大区别,取代了传统生化工艺中二沉池和三级处理工艺。

由于膜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系统固液分离的能力,从而使系统出水水质和容积负荷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出水可达到杂用水标准,经后续处理后可达到景观用水标准。

由于膜的过滤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与活性污泥泥龄的彻底分离,消除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泥膨胀问题。

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对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硝化能力强,可同时进行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剩余污泥产量低、设备紧凑、操作简单等优点。

目前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各种可生化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回用中。

MBR工艺优点:处理水质优良、出水稳定、SS<3mg/L或接近于0,同时可截留水中的细菌和大肠杆菌。

由于污泥泥龄长,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率。

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条件下运行,产生剩余污泥量少,从而降低了污泥处理设施的费用。

1、设备高度集成,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易于维护管理。

2、膜使用寿命长,一般每平方米膜可以去除560kgCOD。

本项目采用最新品种膜——平板膜,其优点:1、浸没放置,膜组件稳定置放于反应池中;2、低压(抽吸或重力)出水,系统工作压力小,电耗低;3、气液两相流扰动;4、长时间稳定运行;5、膜不易污染、膜清洗频率低、清洗操作方便;膜片可单张更换。

5.3 除臭工艺为消除设备运行中如果产生的异味,保持环境,本工程考虑除臭工艺。

考虑到运行费用、操作、效果等方面,选择生物除臭法。

由穿孔管构成的空气分布系统位于生物土壤底部,收集的臭气缓慢的在土壤介质中扩散,向上穿过土壤介质,并暂时的吸附在载体表面或吸附在微生物表面,或吸附在薄膜水层中,然后臭气被微生物吸收,参与微生物代谢,臭气被转化成CO2和H2O。

土壤扩散层由粗、细石子及黄沙组成,可以使臭气均匀分布。

六、工艺流程6.1流程图污水污泥药剂空气流程说明:污水首先流经机械格栅,机械格栅自动捞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及杂质;后流入污水调节池内,在调节池内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同时在调节池内设置嚗气设施,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再由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中水处理一体化设备,首先至缺氧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