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疾病

合集下载

老年人如何预防老年性肿瘤疾病

老年人如何预防老年性肿瘤疾病

老年人如何预防老年性肿瘤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逐渐下降,免疫系统也会变得相对薄弱,老年人患肿瘤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老年性肿瘤疾病不仅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老年性肿瘤疾病对于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老年性肿瘤疾病的基础。

饮食方面,要做到营养均衡。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的腌制、熏制和油炸食品。

这些不健康的食物可能含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适量的运动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同样不可或缺。

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预防肿瘤的发生。

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充足的睡眠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老年人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恢复,增强免疫力,从而降低患肿瘤疾病的风险。

戒烟限酒也是预防老年性肿瘤疾病的重要措施。

吸烟是导致多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如肺癌、膀胱癌等。

长期大量饮酒也会增加肝癌、食管癌等肿瘤的发病几率。

老年人应该尽量戒烟,如果有饮酒习惯,也要适量控制饮酒量。

其次,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预防老年性肿瘤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应该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包括常规的身体检查、血常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对于一些常见的肿瘤,如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癌等,还可以进行专门的筛查项目。

例如,女性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和妇科检查,包括乳腺超声、钼靶检查、宫颈涂片等。

男性老年人应关注前列腺健康,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

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老年人,更应该提高警惕,增加筛查的频率和项目。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预防老年性肿瘤疾病也非常重要。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加患肿瘤的风险。

老年疾病名词解释

老年疾病名词解释

1、老化即衰老,是所有生物种类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

2、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指社会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在总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3、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群及其主要照顾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指导老年人护理实践的主要方法是护理程序。

4、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常规用量情况下,由于药物和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意外的与防治且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反应(精神症状、体位性低血压、耳毒性、尿潴留、药物中毒)5、高血压急症:是指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毫米汞柱和(或)收缩压>200亳米汞柱,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7、老年期痴呆: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持续出现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为记忆、计算、思维、定向障碍,伴有情感障碍、人格改变、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8、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9、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一周内排便少于3次,同时伴有排便困难,粪质干硬,便后无畅快感。

1、老化的特征:累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2、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非常老的老年人或长寿老年人。

3、老年保健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区域化原则、费用分担原则、功能分化原则、个体化原则,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4、白我保健的内涵:①自我保健中的“自我”,狭义上是指个人,而广义上还包括家庭、亲友、邻里、同事和社区。

②自我保健活动,包括个体不断地获得自我保健并形成某种机体内在的自我保健机制以及个体利用学习和掌握的保健知识,主动自觉地对自身健康负责,根据自身健康保健需求而进行自我保健活动。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治疗

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治疗

老年人常见疾病1. 高血压:老年人的高血压比例较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 糖尿病:老年人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糖尿病。

3. 老年痴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神经细胞数量和功能逐渐下降,老年痴呆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4. 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逐渐减少,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5. 关节炎:老年人关节的软骨和关节囊逐渐老化,容易发生关节疼痛和关节炎。

6. 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老年人的动脉硬化程度较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较高。

7. 肺部疾病:由于老年人的肺功能下降,容易发生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8. 白内障:老年人的晶状体逐渐变硬和混浊,容易发生白内障。

9. 耳聋: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功能逐渐下降,容易发生耳聋。

10. 孤独症:由于老年人社交圈子变小,容易导致孤独症。

1、如何防止疾病发生?老年人怎么防止高血压老年人如何预防高血压:1.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体重过重对血压的影响。

2. 锻炼身体: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增强心肺功能。

3.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的摄入对血管和心脏有害。

4. 保持精神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保持情绪稳定。

5. 合理饮食:注意饮食中摄取的盐分和脂肪过多都会增加血压。

6. 食物疗法:多食豆类、奶制品、水果和蔬菜等富含钾和纤维素的食物,可降低血压。

7. 定期测量血压:老年人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并进行治疗。

8.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处方按时服用降压药,控制高血压的症状和风险。

老年人怎么防止糖尿病老年人如何预防糖尿病:1. 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增强身体抵抗力。

2. 控制体重:减轻体重过重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3. 饮食调整:注意饮食中的糖分、脂肪和盐分等,避免高糖、高脂和高盐饮食。

4. 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高纤维、低糖、低脂的食物。

5.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和代谢,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全国老年人十大慢性疾病排行榜

全国老年人十大慢性疾病排行榜
预防:控制血压、血脂、血 糖,戒烟限酒,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等
心力衰竭
病因:高血压、 冠心病、糖尿病 等
症状:呼吸困难、 水肿、乏力等
治疗: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预防:控制血压 、血糖、血脂等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过 度劳累。
04
内分泌代谢疾病
糖尿病
病因: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 因素
危害: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眼 病等

乙型肝炎: 一种由乙型 肝炎病毒引 起的慢性传 染病,主要 通过血液、 母婴和性接
触传播
丙型肝炎: 一种由丙型 肝炎病毒引 起的慢性传 染病,主要 通过血液、 母婴和性接
触传播
艾滋病:一 种由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 引起的慢性 传染病,主 要通过血液、 母婴和性接
触传播
梅毒:一种 由梅毒螺旋 体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性
治疗:戒烟、药物治疗、氧 疗等
预防:戒烟、避免空气污染、 加强锻炼等
支气管哮喘
症状:咳嗽、喘息、胸闷、 气短等
病因:遗传、环境、感染等 多种因素
治疗:药物治疗、吸入治疗、 免疫治疗等
预防:避免过敏原、戒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慢性支气管炎
病因:吸烟、空气污染、感染等 症状:咳嗽、咳痰、气喘等 治疗:药物治疗、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等 预防: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加强锻炼等
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定义:睡眠质量差、 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中断等
睡眠障碍的原因:心理压力、 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
睡眠障碍的症状:失眠、多梦、 早醒、睡眠质量差等
睡眠障碍的预防和治疗:保持 良好的作息习惯、减轻心理压 力、改善睡眠环境等
011
其他慢性疾病

老年性疾病护理要点

老年性疾病护理要点

•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老年人的划 分新标准为:44岁及以下人群为青年人, 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老人, ≥75岁为老年人,>90岁为长寿老人。
2004年瑞金医院市级继续教育
• 通常人们习惯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身体 的健康。但是,随着医学科学和生产技 术的发展,医学模式从传统的、单纯的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 学的模式转化,真正的健康已不只是身 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健康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内。
2004年瑞金医院市级继续教育
1. 老年护理及早为宜。在中年期就应开始 着手护理,届入老年期更要笃行,以确 保成为“健康”的老年人。
2004年瑞金医院市级继续教育
2. 老年护理应多侧面、多层次。人有生理、 心理和社会等诸多侧面的属性,而每一 属性又有多层次性,其中彼此错综交叉, 相互制约和影响。
• 目前国际上对老年人界限尚无统一标准,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上 提出,亚太地区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把65岁以上的划 为老年人。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是:男 60岁,女55岁。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 仍然采用60岁以上为老年人的标准。
2004年瑞金医院市级继续教育
2004年瑞金医院市级继续教育
3. 老年护理要因人而异。掌握衰老特点和 患病情况,判明全身营养状态、视力、 听力、记忆力、步行能力、饮食、睡眠 和大小便等情况,特别是在重要脏器功 能情况下,要针对性实施护理。
2004年瑞金医院市级继续教育
4. 对老年人的护理要持之以恒。随着增龄, 老年人的生活能力日趋低下,心身均易 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致疾病或失调。 因此,对健康老人、对患病老人、卧床 不起的老人,均应及早注意,进行不同 的持续护理。

老年人常见退行性疾病的病因与治疗

老年人常见退行性疾病的病因与治疗

老年人常见退行性疾病的病因与治疗一、引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退行性疾病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这些退行性疾病,如老年斑、骨质疏松、白内障等,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了解这些常见的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持老年人健康至关重要。

二、老年斑的原因和治疗1. 病因:老年斑是皮肤受阳光紫外线累积损伤所致,主要是由于衰老过程中导致皮肤内部蛋白质结构改变,在日晒下积累起来形成斑块。

2. 治疗:- 防止日晒:使用防晒霜、遮阳伞等措施可以减少日晒对皮肤的损伤。

- 使用美白产品:选择一些含有维生素C和果酸等有效成分的护肤品,能够帮助淡化老年斑。

- 医学美容手段:如激光、微针、果酸换肤等,可以进一步减轻老年斑的出现。

三、骨质疏松的原因和治疗1. 病因:骨质疏松是由于老年人体内钙质流失过多,骨密度降低所引起的。

这主要与年龄增加、性激素减少、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因素相关。

2. 治疗:- 饮食调理:补充足够含有钙质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等;- 规律锻炼: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药物治疗:通过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来增加骨密度;- 防摔措施:注意安全,在家中或者户外时使用支撑设备如手杖或助行器。

四、白内障的原因和治疗1. 病因:白内障是眼睛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

老年人患白内障与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吸烟、高度近视、糖尿病等因素相关。

2. 治疗:- 手术治疗:白内障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常用的方法,通过人工晶体置换来恢复视力;- 饮食调理:增加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对预防和改善白内障有一定作用;- 戒烟限酒:戒掉吸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减少白内障的发生;- 定期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五、衰老性关节炎的原因和治疗1. 病因:衰老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损伤引起的退行性变化。

过度使用关节、肥胖、遗传以及年龄等都是导致退行性关节炎发生的可能原因。

2. 治疗:- 药物治疗:抗炎镇痛药能缓解关节腔内的不适感,保持正常运动范围,并且有助于减轻肌肉紧张;- 物理疗法:如理疗、温热疗法等可以缓解关节疼痛;- 减重运动:适当减轻体重,可以减轻关节负担;- 手术治疗:如骨关节成形术、关节置换手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关节功能。

老年慢性疾病有哪些?

老年慢性疾病有哪些?

老年慢性疾病有哪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疾病也越来越高发,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失能或者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数量达到了4000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调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中,有75%的人有一种及多种慢性疾病,有43%的人有2种及以上慢性疾病。

今天带大家了解老年慢性疾病都有哪些?以及慢性病的分析及防护。

一、慢性病有哪些?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及骨关节病(如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变)。

这4类慢性病是日常最常见的,也是对老年人健康影响最大的慢性病。

二、高血压1、疾病分析: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老年群体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达50%以上,对于80岁以上高龄人群的患病率近90%。

对于老年人,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需引起重视,警惕高血压,及时就诊。

2、疾病防护:(1)定期测量血压:每天测一次血压,建议在早上9点前或下午4点,观察血压是否稳定,避免高血压危象;(2)遵医嘱服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的主要手段就是服用降压药,需严格遵医嘱定时服药,建议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不能血压降下来就停药,擅自停药会引起血压的起伏变化;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威及生命安全;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低盐清淡饮食、合理膳食、规律饮食和健康作息,适当锻炼身体。

三、糖尿病1、疾病分析:目前,国内有2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45%的老年人正经历糖尿病前期状态。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易发高血糖高渗状态、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容易产生合并大血管和肾脏病等慢性并发症,易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及严重低血糖,易出现认知障碍、功能缺陷、抑郁、尿失禁等临床症状。

2、疾病防护:(1)科学的降糖方式:对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尿糖病患者,需要采用针对个人情况的定制化降糖方案,尽可能降低低血糖风险;(2)做好血糖记录: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需重视血糖监测,做好血糖记录,以便下一步方案的制订;(3)运动治疗:合理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应选择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并控制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度。

2024年学习老年性疾病预防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老年性疾病预防的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学习老年性疾病预防的心得体会老年性疾病是指老年人常见的一类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

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老年人自身身体状态、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因此,预防老年性疾病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下面就是我对老年性疾病预防的心得体会。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老年性疾病的基础。

老年人应坚持合理的饮食,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豆类等食物,控制高盐、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老年人应适量运动,保持适当体重,提高身体的机能,加强心肺功能。

经常性的运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老年性疾病。

其次,注意常规体检和健康检查。

老年人应经常进行体检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隐性疾病或潜在健康问题,并及早进行治疗和干预。

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有助于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风险因素。

定期检查骨密度,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的迹象。

此外,老年人还应定期检查视力、听力等,及早发现并纠正视力和听力问题。

再次,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

老年人应避免大量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

同时,老年人应减少过度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长期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此外,老年人还应密切关注药物的使用。

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

因此,老年人应根据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或与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老年人应定期复查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最后,老年人还应关注个人安全和防范意外伤害。

老年人处于身体衰弱的阶段,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如摔倒、折断等。

因此,老年人应注意家居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老年人还应尽量避免走夜路、拒绝不熟悉的人接送等风险行为,以确保个人安全。

综上所述,预防老年性疾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常规体检和健康检查、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压力、关注药物使用、关注个人安全和防范意外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behavior(行 为异常)神经症状 和体征精神病性 症状
“C”—cognition(认 知功能障碍)
6. 诊断
老年期痴呆通常作为症状群,临床上主要依据: (1)病史 (2)临床表现 (3)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 (4)适当的辅助检查 (5)神经心理学检查
二、康复评定
1. 痴呆程度筛查评定 2. 综合认知筛查量表
至2050年 每3秒新发生一例AD患者 每年100万AD患者
全美阿尔茨海默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划方案
2011年1月4日由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 签署解决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危机
目标是加速将能预防、停 止或逆转阿尔茨海默氏症 病程疗法的开发,以及调 整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护理 和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在法国
法国AD患者85万
①遗传因素 ②环境因素 ③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④神经递质学说 ⑤正常衰老 ⑥其他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1)A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2)AD可能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微管相关蛋白tau异常 学说、β-淀粉样蛋白毒性学说、胆碱能学说、神经保护 假说、炎症假说和自由基损伤学说等。
4. 病理改变
AD的病理改变: (1) 神经炎性斑 (2) 神经原纤维缠结 (3) 神经元缺失 (4) 胶质增生
一、概述
1. 定义 2. 流行病学特点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4. 病理改变 5. 临床表现
1 定义
(1)痴呆(dementia)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 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 (2)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中最具有代 表性的一种疾病,临床特征为隐匿起病、进行性智能衰 退,多伴有人格改变。一般症状持续进展,病程通常5~ 10年。
1 定义
老年期痴呆(dementia in elderly)是指于老年期发生的痴 呆,是危及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从发病机制方面可分为: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ementia,AD)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 其他痴呆(other dementia)
2 流行病学特点
(1)全世界约4700万人患病,我国约占1/4。 (2)男女发病比例相近,绝对数量而言,患病的女性多 于男性。 (3)国内调查显示,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约为5%。 (4)痴呆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1)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2)可能的病因包括:
重度 8-12年
5. 临床表现
临床分期: (1)疾病早期:症状轻微,典型的首发征象是记忆障碍,以近记 忆力受损为主。 (2)疾病中期:认知障碍逐渐出现,表现为掌握新知识、熟练运 用及社交能力下降,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 (3)疾病晚期:可能出现判断力、认知力的完全丧失,因而幻觉 和幻想更为常见。
5. 临床表现
阿尔茨海默病。 在我国发病率 约为 5%,多 发于 65 岁以 上人群,患病 人数约为 600 万人,并以每 年三四十万人 的数量增长。
2015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重点摘要
重要发现 2015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4680万人,预计 2030年将达到7470万人。 2015年有990万新增病例,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 阿尔茨海默病。 大部分的新增病例会出现在中低收入国家:2015年, 全球58%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住在现今的中低收入国 家,在2030年将增加到63%。 2015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照护成本总计为8180亿美 元。2030年更会高达2兆美元。 2010到2015年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社会成本已增 加35%。 2015年东亚是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多的区域 (980万人),第二多为西欧(740万人),紧接著为 南亚(510万人)和北美(480万人)。
3. 记忆功能评定
4. 注意力评定
5. 知觉障碍评定
6.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7. 精神行为症状评定 8. 整体评价量表
1. 痴呆程度筛查评定
(1)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2)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3)长谷川痴呆量表 (4)画钟试验
(1)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于1975年编制,包括10个方面:定向力,即刻记忆, 延迟记忆,计算和注意力,命名,复述,阅读,理解, 书写,视觉空间。 痴呆划分标准:总分0~30分,分界值与教育程度有关。 文盲≤17分,小学程度≤20分,中学程度(包括中专) ≤22分,大学程度(包括大专)≤23分 。
主要功能障碍: (1)人格改变和记忆障碍 (3)视空间功能障碍 (5)智能障碍和情绪障碍 (7)其他神经功能障碍
(2)言语障碍 (4)失认、失用症 (6)精神病性障碍
临床表现
认知(Congnition)
缓慢进展 逐渐加重
“A”—activity of daily living(社会 生活能力下降)
5. 临床表现
(1)AD通常起病隐匿,病程为持续进行性,一般无缓解,病程 通常5~10年。 (2)痴呆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
①认知功能减退 ②知功能减退伴随社会生活功能减退症状 ③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
老年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是 发生在老年期以痴呆为主要表 现的脑退行性疾病。
轻度 1-3年
中度 2-10年
法国一项防治老年痴呆症 新计划中期汇报(20082013)拨款16亿欧元,围绕 三大轴心:治疗、陪护及科 研。
阿尔茨海默氏病协会主席 约翰斯指出,法国计划是 “全球真正的楷模”
法国总统宣布国家老年痴呆计划
阿尔茨海默病在中国
全国老龄委员会工作 办公室的数据显示: 截止2014年年底,中 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达 到2.12亿人,占总人 口的15.5%,成为世 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 破2亿的国家。按照专 家预测,大约再过20 年左右,中国老年人 口就将突破3.5亿,此 后一直到2100年都不 会再低于这个数字。
第二十一章
老年疾病康复评定
01老年性痴呆的评定

02 帕金森病评定

03 糖尿病足的评定
04 展望未来
一 老年性痴呆的评定
掌 握: 掌握老年性痴呆的康复评定。 熟 悉: 熟悉老年性痴呆的定义、分期与临床表现。 了 解: 了解老年性痴呆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病理、发病机制。
阿尔茨海默病在美国
在2010年 由530万AD患者 第五大导致死亡原因 每7秒发生一名AD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