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难点解析
高二地理“地球和地图”复习难点解析

(n-1)d≤ H <(n+1)d
例5.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D (1) 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A.300~600米 B. 200~400米 C. 200~300米 D. 300~500米
B (2)山顶⑤的海拔可能是:
空气清新的地方。
(3)交通线路的选择:
60
建铁路、公路应建在 坡度平缓的地区,一般在 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 或沿河谷分布;翻山时
①疗养院
②丙 乙
甲 D
0 50040030020010 0
N
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4)选择引水线路:
F
H
不仅考虑距离的远近, 还应当考虑水从高处 往低处自流。
E 80A11010000 60 C
0
0
60 B507000 0
40 0
30 0
G 20 0 10
0
黄庄
(5)选择输油管线:既考虑线路尽可能短,还要考虑尽量避免 通过山脉、大河 (6)港口码头的位置: 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造 成航道淤塞;近岸要有足够的水深,表现为沿岸等深线密集并 且数值较大。 (7)进行农业规划: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 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8)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 近资源的地区。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 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A.a图 b图
C.c图 d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重难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重难点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重点。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能列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如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现象、站得高看得远等。
- 记住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等基本数据。
- 难点。
- 理解地球是不规则球体的概念,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觉地球是平的,要突破这种直观感受,通过各种证据来理解地球的真实形状。
2. 纬线和经线。
- 重点。
- 纬线的特点:形状是圆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指示东西方向。
重要的纬线有赤道(0°纬线)、南北回归线(23.5°N和23.5°S)、南北极圈(66.5°N和66.5°S)。
- 经线的特点:形状是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的确定。
- 能够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准确识别纬线和经线,并且能根据经纬线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经纬度)。
- 难点。
-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
例如,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度向东增大,西经度向西增大;纬度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分90°,北纬向北增大,南纬向南增大。
学生容易混淆经度和纬度的变化方向。
-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位置,尤其是在极地地区的经纬网图中确定位置,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地球的运动。
- 重点。
-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约24小时)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
-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
- 能够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情况等。
- 难点。
- 理解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其对昼夜长短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地球和地图重难点分析

地球和地图重难点分析一、经纬网定位(一)判断口决:一般情况横为“纬”、竖为“经”;东、西经(E、W)的判断:右大为“E”、左大为“W”;南、北纬(S、N)的判断:上大为“N”,下大为“S”)(二)例题: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 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D.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2. 对下面两图中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点位于西半球的北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的南半球B. B点位于C点的东北方C. A、B两点一年中各受到一次太阳直射D. C、D两点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答案及分析:1.C2.B.解题步骤:(1)根据经纬线变化规律,在图中标注东西经、南北纬的代号,如右图(2)判断A在东、北半球,B在东、南半球(因为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所以纬线为“N”则在北半球,“S”则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则0°到20°的经线无论是东经还是西经都在东半球,160°到180°的经线都在西半球,其它经线“E”在东半球,“W”在西半球)(3)判断B与C的方向,应把两图合在一图上(如图),则B在C的东北方向(4)因A、B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5)因C不在南极圈内,故无极昼、极夜现象发生二、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一)判断要点:抓住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周期为一年,则一天中的变化是由自转引起的,一年内的变化是由公转产生的。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公转产生一年内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一年中每天正午时人的影子有长短变化。
(二)例题: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地理知识。
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C.南京球迷2:00观看南非当地时间18:00的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D.我们南京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答案及分析:C。
易错点01 地球与地图-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易错点01 地球与地图易错题【01】无法分清大圆和最短航线若两地的经度差不等于180度,则经过这两点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其最短航线不经过极点,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哪一段为劣弧段。
②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哪一段为劣弧段。
易错题【02】无法正确处理等高线和坡度的相互关系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易错题【03】不会描述地形特征根据等高线判定地貌特征可以从“以何种地形为主”“地势的高低起伏”“各种地形的分布(此条只大范围地区用)”等方面回答。
01无法分清大圆和最短航线(202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
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A.航程最短B.风阻最小C.逆水最短D.岛礁最少2.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A.避开南极冰山B.减少西风带影响C.远离热带风暴D.便于沿途补给图【错因】分不清大圆和最短航线,无法确定劣弧【问诊】1.读图可知,60ºE以东航线无论1月还是7月航线都基本不变,因此该航线对风阻和逆水等因素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故BC错。
初中地理重难点总结与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重难点总结与思维导图地理是一门探索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中学阶段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和概念往往令学生感到困惑。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的重难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应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1. 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不是完全的圆形。
- 地球的赤道半径较长,极半径较短。
1.2 地图的使用与制图方法- 地图是将三维的地球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表示的工具。
- 地图是通过比例尺、方位角和图例等元素来表达地理信息。
2. 自然地理环境2.1 气候与季风- 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候受经纬度、地形、海洋等因素的影响。
- 季风是一种季节性的风,冬季从陆地向海洋吹,夏季从海洋向陆地吹。
2.2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资源是指人类利用的各种水源,包括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
-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等。
3. 经济地理3.1 农业与农产品分布- 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的经济活动。
- 农产品分布受气候、土壤、人口等因素的影响。
3.2 工业与工业布局- 工业是指人类通过机械化和化学反应等工艺,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经济活动。
- 工业布局受市场、交通、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4. 人口与城市4.1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受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
-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主要原因有自然灾害、经济发展等。
4.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流动的过程,城市化程度越高,城市人口占比越大。
- 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划分城市功能区的过程。
上述知识点和概念是初中地理学习中的重难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和记忆相关内容。
以下是初中地理重难点的思维导图示例:```思维导图见图片```通过不断地复习和总结,初中学生可以在地理学习中更准确地把握重点和难点内容。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难点归纳:地球和地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难点归纳: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8万里,讲的就是地球的赤道周长)▲读懂七年级上册P16图2-,用图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1亿平方千米。
▲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登高可以望远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4、月食现象3、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看到整个船身。
2、经线(度)、纬线(度)特点及经纬网▲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经线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以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的圆圈要求能在图上判读圆弧状况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圆,每条纬线组成纬线圈长度全部等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零同度数的纬线,长度相等。
纬度越大。
纬线圈越小。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要求能在经纬网地图中应用▲列表比较经度与纬度的区别:经度纬度能力要求度数起点线本初子午线(00经线)赤道、能在经纬网地图中读出经纬度。
2、判断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3、根据纬度判定五带度数划分东经00-1800西经00-1800北纬00-900南纬00-900度数变化以本初子午线为界,越向东,东经度数越大;越向西,西经度数越大。
以赤道为界,越向北,北纬度数越大;越向南,南纬度度数越大。
代号东经:E西经:北纬:N南纬:S半球划分200、160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判定的技巧:A、东西半球判定:小东大西B、南北半球判定: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判定:小于300为低纬、纬度值为300-600为中纬、大于600为高纬D、纬度判定五带:纬度小于230为热带、纬度大于660为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纬度值为230—660为温带,北纬北温带,南纬南温带3、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自转的比较: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交替(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的长短变化)▲二分二至日比较: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等长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昼夜等长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昼长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五带的比较:名称气候特征地理现象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显著既无极昼、极夜现象,也无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二、地图:(一)、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比例尺:比例尺二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比例尺的大小看其值如1:100大于1:1000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100000线段式:千米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对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难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难点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理解地球为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引起的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识别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方向等基本要素,了解地图的种类和用途。
3. 地图投影:理解地图投影的概念,掌握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及其特点。
4. 坐标定位:学会使用经纬度进行地理坐标定位,了解不同坐标系统的区别。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结构:掌握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
- 气候类型:识别并理解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 水文循环:- 水循环过程: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
- 河流与湖泊:了解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分类及其地理意义。
3. 地貌学:- 内力作用:理解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内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 外力作用:掌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及其地貌表现。
- 地貌类型:识别不同的地貌类型,如山脉、平原、盆地等,并了解其形成过程。
4. 土壤类型与分布: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识别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与迁移: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化进程:掌握城市化的概念,分析城市化的特点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布局: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分布和特点,分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
- 工业区位:掌握工业区位理论,分析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3. 交通运输:- 交通网络: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
- 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交流的作用。
4.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识别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
- 可持续发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人教版七上地理全册重难点归纳

人教版七上地理全册重难点归纳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重点】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3.季节变化、五带的划分。
【难点】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差现象与自转的关系;2. 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低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公转的关系。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重点】地图三要素的应用【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比较;2.2.在经纬网地图上别方向。
第四节、地形图的辨读【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重点】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3.四大洋的分布及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难点】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重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尤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及气温分布图。
【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分布规律。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重点】1.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2.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难点】1.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使用地球仪,从0度经线 向东读出度数(加上东 经),我们会发现东经向 东度数变化规律是什么? 到东经105度,你看到哪 个熟悉的地名了?继续往 东到180度经线,发现东 经走完了,换成西经了! 继续东行,西经的度数变 化规律是怎样的呢?
• 读课本图操作,(见 图2-2) • (1)在经度后面标注 正确代号 • (2)同时按照经度的 大小绘制箭头并总结 规律 • (3)将0度经线、180 度经线、西经20度经 线、东经160度经线用 彩色笔描绘出来,看 这两对经线之间是什 么关系?
• 请仔细观察读出北回归线的度数、 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你可 以把南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的度数写 入绘制到刚才的图中吗? •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有什么关系?长 度呢?纬线的长短和纬度高低有什 么关系? • 结论: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对赤 道南北对称,长度相等,属于对应 纬线 • 请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读出它所 在的纬度(教学生将所需要查找的 点转到半圆支架处去阅读) • 如果你有足够长足够硬的棍子,在 北京穿过地心插到地球的另一端, 那出头点所在的纬线的纬度将是多 少? • 转折提问:单是北纬40度能够准确 描述出北京的位置吗?还需要什么?
西
东
正 午
落
1. 图中畅畅和姨妈互致问候存在什么差异? 2.对于这一时刻图中各地来说,哪里正处正午? 哪里正处日出?哪里正处日落?哪些地方处在 上午?哪些地方处在下午?你能够看出来吗?
地球自转
• 围绕地轴向东转, • 一圈就是一整天; • 北逆南顺看时针, • 方向判断它指点; • 昼夜交替它形成, • 西晨东昏辨时间
O
60 W
O
50 W
O
40 W
O
10 W
O
0
O
10 E
O
20 E
O
小结:箭头指示法判断经纬度
160 E
O
170 E
O
180
O
170 W
O
150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160
O
E
170
O
E
180
O
60 N
O
B
A A点: 40ON,150OE B点: 50ON,180O
50 N
O
40 N
O
北半球,东半球 北半球,西半球
认识地球仪之经线
• 经线是什么形状的?有多 少条? • 经线之间一样长吗?你能 够大致估算出有多长吗? • 顺着经线延伸的方向是? 往北最后到达哪里?向南 呢?从一个地方沿着经线 向北走,能够回到出发点 吗?为什么?也就是地球 上有最北点和最南点 • 我想建一座房子,如果想 让它四面窗户都朝南,有 这个可能吗?在哪里建?
80OW 60OW
120OW160OW 180O 160OE 1000W 140OE E
向 西 变 大 为 西 经
W W E E E E E
向东变大为东经
图2-2
一个苹果,分成两半有哪些分法?
• 经线是半圆,要组成 一个圆圈把地球一分 为二的话,需要几条 经线?随便两条可以 不? • 0度经线的对应经线是? 东经90度的对应经线 呢?对应经线有何规 律? • 西经20度的对应经线 是哪条?在地球仪上 找出来!
• 所有经线都是半圆,都一样 长,怎么区别它们呢?有没 有特殊的经线作为0度经线? 0度经线是人为规定的,以当 时经济水平最高的国家英国 的首都伦敦为起点,请大家 到地球仪上找到这条黄色的 经线,人们叫它本初子午线。 经线都叫子午线,0度经线叫 本初子午线。 • 找到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相交 的地方观察经度的刻度,同 时看这条线以东写的是什么? 以西写的是什么?如果让你 用代号表示东西经,你分别 用什么字母?找到北京附近 的经线,试着表示一下。
太阳高度为90度
太阳高度<90度
光 线 乙 光 线 丙
光 线 甲
直 射
斜 射
斜 射
地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
D C B A
E
A点直射,其余点斜射,离直射点越远,地面 获得太阳热量越少,正午太阳高度与地面获 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成正相关关系
地球表面的冷热与正午太 阳高度高低和白昼时间长短 有关 • 正午太阳高度高低和白昼时 间长短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小河流动 方向是?
西南流向东北
公路从左到右 的转向是?
自西南向东北折向正东
北
东 西
南
D在E的什么方向?
西北方向
北 西
东南方向
东 南
要求:1.标出各条经纬线的代号 2.写出图中ABC的经纬度
40
O
80
O
120
O
160
O
C
40 0
O
O
A
B
40
O
3.B、C点分别在A点的什么方向? 4.ABC从 东西南北半球来看分别在哪个半球? 5.哪个点离北京最近?
观察并操作
• 将转动的地球北极南 极分别对着自己,观察 转动方向与手表时针 转动方向的关系 • 判断地球转动方向、 旋转轴,根据课本介 绍说出地球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N
仔细观察 什么地方 全天都是 白天,什 么地方全 天都是黑 夜?
O
判断东西半球的秘诀:“小东大西”法 (小于20度在东半球,大于160度在西半球, 其余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20 N
O
0
O
20 S
O
40
O
50
O
60
O
70
O
40 S
O
50 S
O
60 S
O
70
O
60
O
50
O
40
O
60 N
O
50 N
O
40 N
O
40 E
O
50 E
O
60 E
O
70 E
O
70 W
• 一天当中,早晚和中午什么时候气温 高?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 一年当中,最热的是 季?最冷 的是哪个季节?哪个季节正午时分太 阳升得高一些,那个季节低一些?正午 太阳高度与冷热有什么关系? • 一年当中,不同时间白天时间长短一 样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地平面太阳高度一天之中不同,地面获 得热量也不同——正相关关系
观察:地球公转是怎样导致正午太阳高 度和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的呢?
66.5O
平面图中阅读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
夏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以北回归线为基点,向北向南正午太阳高度 越来越低,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减少到0度 •从南极圈到北极圈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冬至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地球仪上读纬线比赛(组织学生活动) • 在地球仪上找到两极、赤道、南北回 归线和南北极圈等特殊纬线 • 根据老师提问观察纬线的特征:形状、 长短、方向等 • 找到地球仪上标有刻度的纬度标示牌, 读出纬度分布规律,学会阅读任 何一个地点的纬度,并比较纬度 高低与纬线长短的关系
认识地球仪上的纬线
• 纬线是什么样的? • 不同的纬线一样长吗?有 相等长度的吗? • 纬线是顺着东西方向环绕 地球仪一周的圆圈,那么 在纬线上行走,是沿着什 么方向? • 从一个地方沿着纬线朝着 东方或西方行进可以回到 出发点吗?为什么? • 那地球上有没有最东或最 西的地方? • 纬线有多少条?怎么区别 它们呢?
认识地球仪上的纬线
• 观察地球仪边缘的半圆支 架,可以看到上面有刻度, 这就是纬线的度数标记, 可以帮我们快速读出纬度。 请找到赤道,看它对应的 是多少度? • 从支架上继续读数,往北 走度数分别是多少?请你 推断北极点所在纬度为多 少?往南走呢?南北都为 90度,怎么区别他们呢? • (1)在图中纬度后面区 别出南北纬,标注出代号。 (2)按照纬度从小到大 绘制箭头,总结规律。
地球运动的教学策略
• 演示活动不能少——观察运动规律 • 产生现象很重要——影响人类活动 • 读图分析得规律——学好知识关键 • 联系实际解疑惑——答题技巧应用 • 学习方法:观察分析法,读图指示法, 联系实际法 •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观察并操作
• 拨动你的地球仪, 使转动与屏幕上的 一致 • 以窗外光线为太阳, 理解昼夜的形成及 昼夜交替的情况
•以南回归线为基点,向北向南正午太阳高度 越来越低,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减少到0度 •从北极圈到南极圈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春秋分日
• 太阳直射赤道,同纬度的南北半球各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获得太阳光 热相同,对于北半球而言,北回归线 以北区域正午太阳高度比夏至日低, 比冬至日高;这一天,全球昼夜平分, 白昼时间都为12小时。
160 E
O
170 E
O
180
O
170 W
O
西
北C A 南
60 N
O
东
B
50 N
O
40 N
O
正 东 B 点在A点的 方向, C 点在A点的正北 方向。
小结:十字光标判断方向
160 E
O
170 E 北
O
180
O
170 W
O
西
C
东
60 N
O
A
南
B
50 N
O
40 N
O
B点在C点的 东南 方向, A点在C点的 西南 方向。
90ON
N
北 纬 向 北 越 来 越 大
N N
N
南纬向南越来 S 越大
S
图2-1
• 引出经线的阅读,观察经线的特征,注意 与纬线对比 • 说明本初子午线的规定,带领学生在赤道 上找到经度的位置及经度的变化规律(提 醒学生记住) • 说经纬度的练习:方法:以某条经纬线开 始,老师规定间距和方向,学生可以将地 球仪上有的经纬线的名称读出来,并举例 说明;这个方法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学 生大脑中的立体经纬线,同时可以随时纠 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该活动可以随时 进行。老师可以逐渐加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