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选址报告编制导则

合集下载

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编制指引

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编制指引

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编制指引表述清楚。

一、绪论
1、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编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是广东省政府推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的实施指导文件,旨在保护广东
省资源环境,落实工程规划管理情况,维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
实施期间的社会影响,实现建设项目的高效实施、安全质量和节能环保。

2、本指引的编制力求体现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要求,科学认知
规划原则,管理要求,以及现有土地利用状况、规划功能定位,把握要走
低碳发展的道路。

二、编制要求
1、首先,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的编制要求以广东省建设项目
规划选址评估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依据,针对不同建设项目
类型,科学综合考虑土地的使用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
资源利用的效益,运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及技术,编制好评估报告,进行科
学分析,最终确定最优选址方案,为工程项目的规划实施提供参考建议。

2、其次,在编制规划选址评估报告时,应当详细论述有关事项,包
括确定评估基本理念、研究范围、方法选择和编制要求,重点考察建设项
目选址的合理性。

规划选址报告编制手册

规划选址报告编制手册

规划选址报告编制手册目标本手册旨在为编制规划选址报告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遵循以下内容,可以确保编制出一份合乎要求、具有可行性的规划选址报告。

编制步骤1.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了解项目所需的规划选址报告的目的和要求,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1.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了解项目所需的规划选址报告的目的和要求,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1.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了解项目所需的规划选址报告的目的和要求,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1.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了解项目所需的规划选址报告的目的和要求,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1.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了解项目所需的规划选址报告的目的和要求,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1.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了解项目所需的规划选址报告的目的和要求,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1.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了解项目所需的规划选址报告的目的和要求,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1.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了解项目所需的规划选址报告的目的和要求,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1.确定项目需求和目标:了解项目所需的规划选址报告的目的和要求,并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土地规划、气候环境、交通道路等方面的信息。

确保所收集的资料是准确可靠的。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土地规划、气候环境、交通道路等方面的信息。

确保所收集的资料是准确可靠的。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土地规划、气候环境、交通道路等方面的信息。

确保所收集的资料是准确可靠的。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土地规划、气候环境、交通道路等方面的信息。

确保所收集的资料是准确可靠的。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土地规划、气候环境、交通道路等方面的信息。

确保所收集的资料是准确可靠的。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土地规划、气候环境、交通道路等方面的信息。

建设项目选址报告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选址报告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选址报告编制导则
导则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内容
1.项目优势分析:主要包括经济优势、社会优势、生态优势等分析。

2.区域影响分析:主要包括静态影响(划定影响区域)、动态影响(环境效益分析)分析。

3.项目选址策略分析:主要包括选址的策略思路、可行性分析、选址要求分析和选址方案的设计等内容。

4.综合评价与实施意见:主要包括综合评价(定量评价)和实施意见(可行性)。

三、编制步骤
1.收集建设项目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的类型、性质、周边环境、所需地点的功能要求等。

2.对影响项目选址的因素和限制条件进行评价,确定筛选方案,获取最佳的项目选址方案。

3.对获取到的项目选址方案进行详细检查,并与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检查结果合理时,即可确定适宜的选址点。

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编制指引

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编制指引
路径 A:当建设项目位于城市规划区外时,评估内容侧重于建设项目与城镇 体系规划协调。
路径 B:当建设项目位于城市规划区内时,评估内容侧重于建设项目与城市 总体规划(包括近期建设规划)及详细规划的协调。
评估因子分为刚性和弹性两类。刚性因子主要依据《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 行规定》(建规[2002]218 号)和专业规范的相关规定设置。刚性因子为一票否 决性的因素,没有协商的余地,违反刚性因子的建设项目必须另行选址。弹性因 子为一般性影响因素,主要根据建设项目与城乡规划互动关系来确定,可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协调。下文表格中的刚性因子以下划线表示,并注明“刚性”。
建设项目场址自然条件适宜性评估建
协调
0.5%≤坡度≤10% 坡度≤
坡度>20%
0.5%;
10%≤坡度
≤20%
计算抗力≥
计算抗力 计算抗力
15N/cm2(砂土、砂 1~
<1N/cm2(土壤
质粘土、非沉陷性 15N/cm2(砂 为流沙和大孔
黄土,允许修建一 土、粘土、 隙,沉陷性黄土
4. 分类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 .......................................29
4.1. 建设项目的分类 ......................................................29 4.2. 分类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指引 ........................................29
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 编制指引
(第 三 稿)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 年 4 月
目录
1. 总则 ............................................................1

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编制导则

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编制导则一、总则1.1为规范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的编制,根据某某省建设厅《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实施办法》第八条规定的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的编制,其他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申请可参照执行。

1.3建设项目选址,应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要求、资源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并遵循如下原则。

⑴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原则。

⑵符合产业政策、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⑶有利于产业发展、城乡功能完善和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原则。

⑷保障公共利益、改善人居环境的原则。

⑸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的原则。

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原则。

1.4建设项目选址研究的重点:⑴项目建设的依据和必要性;⑵与城乡规划关系研究;⑶选址方案场地条件与外部条件研究;⑷选址方案的比较及结论。

二、建设项目选址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2.1项目概况⑴项目建设的依据与必要性;⑵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用地规模、运输量及运输方式、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用热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及噪声情况;技术装备先进性情况;职工人数、配套生活设施情况;⑶选址要求,包括区位、用地条件、外部条件及项目的特殊情况。

2.2项目建设区域概况项目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及同类项目的有关情况。

2.3城乡规划要求项目拟建地区城乡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情况。

2.4项目选址研究的依据与原则项目选址研究的法律、技术、政策依据及遵循的原则。

2.5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过程、选址方案及各方案的基本情况。

2.6选址方案分析论证比选⑴对城乡功能、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的宏观影响分析;⑵是否符合相关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及用地布局安排;⑶场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震、洪水、地质灾害等情况分析;⑷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外部条件及生活服务设施配套情况分析;⑸是否符合生态和环境、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及景观要求;⑹对城乡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及直接关系人利益影响分析;⑺对机场净空、微波通道、军事设施保护及国家安全等特殊要求的分析;⑻定量和定性经济分析;2.7结论与建议⑴统筹考虑各种因素,通过方案对比分析,提出推荐选址方案,并对其合理性、可行性与否等相关内容提出研究结论;⑵提出按推荐方案进行前期工作和建设的条件和建议。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建规[2012]125号【发布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日期】2012.06.07【实施日期】2012.06.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建规〔2012〕125号)各市城乡规划局,广德、宿松县住房城乡建委(局):为了规范和指导安徽省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增强规划选址论证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厅依法制定了《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六月七日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试行)1.1 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和指导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以下简称“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增强规划选址论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以下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

1、因安全、环境保护、卫生、资源分布等原因需要独立选址的国家或者省重点建设项目。

2、未纳入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或相关专业规划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3 编制要求1、选址论证报告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2、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单位应在现场踏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设单位、公众等方面意见,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及相关规划资料。

项目所在地城乡规划等部门应配合报告编制单位开展建设项目选址论证工作,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

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

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第一篇: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导则(试行)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和指导安徽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以下简称“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增强规划选址论证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以下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的编制工作。

1、因安全、环境保护、卫生、资源分布等原因需要独立选址的国家或者省重点建设项目。

2、未纳入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或相关专业规划的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3编制要求1、选址论证报告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2、选址论证报告编制单位应在现场踏勘、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设单位、公众等方面意见,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及相关规划资料。

项目所在地城乡规划等部门应配合报告编制单位开展建设项目选址论证工作,并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现状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概况、用地现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周边环境等资料。

相关规划资料包括: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资料。

2.项目选址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2.2合理性原则。

项目选址要综合考虑拟建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条件及同类项目的建设情况,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角度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综合论证,做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相适应。

2.3安全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项目自身基本情况及选址要求,综合考量其建设过程及建成后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功能布局、景观环境、城市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确保不超出当地环境的容量,不存在安全隐患,满足环境保护、安全等要求。

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编制指引

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编制指引

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评估报告编制指引一、引言在广东省的发展中,选址是建设项目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选址评估是对潜在选址进行科学评估和比较,从而确定最佳选址的过程。

为了保证广东省建设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编制选址评估报告是必要且有效的工作。

二、选址评估报告的意义选址评估报告是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估的重要成果,具有以下意义:1.为建设项目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选址评估报告通过综合分析、评估和比较不同选址方案的优劣,为建设项目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提高广东省的建设项目规划质量。

选址评估报告可以对不同选址方案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从而提高建设项目规划的质量。

3.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选址评估报告为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指导,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选址评估报告的编制内容选址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选址背景分析。

对选址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网络、土地利用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了解选址的基本情况。

2.选址目标确定。

明确选址评估的目标和要求,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方法。

3.选址方案设计。

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设计不同的选址方案,包括可能的备选方案。

4.选址评估方法。

选址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多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5.选址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选址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6.数据收集和处理。

收集和整理与选址评估相关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

7.选址评估结果分析。

根据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对不同选址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得出评估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

8.最佳选址确定。

基于评估结果,确定最佳选址方案,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

9.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

对选址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的防控措施。

10.报告总结。

对整个选址评估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四、选址评估报告的编制要求选址评估报告的编制应符合以下要求:1.严谨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建设项目选址报告编制导则
(报审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科学合理,发挥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规范建设项目选址报告的编制,提高报告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
肃性,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陕西省省内建设项目选址报告的编制,应遵守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项目选址报告的编制,应当遵守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家和陕西省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规范。

第四条建设项目选址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选址要求,选址条件,选址与城乡规划协调关系,结论与建议。

第五条编制建设项目选址报告,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

其它技术依据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论证
报告和地质勘查报告等相关基础资料。

第六条报告成果必须加盖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章、规划成果专用章,附城市规划资质证书复印件。

第二章基本情况
第七条说明项目建设意义以及实施后对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的相关效应。

第八条明确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内容应当包括:
(一)项目名称与性质(新建、扩建、改建、已建等),建设情况及建设单位。

(二)项目用地性质、用地规模、建设规模、投资规模、拆迁规模等。

(三)项目供水、供电、通信、供热、燃气等需求量及供应方式。

(四)运输量及拟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

(五)产生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处理方式。

(六)根据项目特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其它内容(项目工艺、拟选场地方案比较等)。

第九条提出建设项目对用地面积、形状,自然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要求和原则。

第十条依据项目运输量及拟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提出项目建设对区域交通运输的要求。

第十一条阐述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与周边用地相容性的要求、安全防护距离等。

第三章选址论证
第十二条说明编制建设项目选址报告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相关城乡规划和基础资料。

第十三条描述建设项目选址条件,内容应当包括:
(一)项目选址的地理位置,拟选用地周边地块用地性质和自然环境,选址敏感点分布情况。

(二)项目所在区域概况,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等条件。

(三)项目所在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四)项目所在区域供水、能源供应条件。

(五)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第十四条编制建设项目选址报告,应当着重论述项目与城乡规划的关系、与周边用地的相容性、与选址敏感点的衔接和协调。

第十五条城乡规划应当包括项目所在地域、城市、乡镇、村庄和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

论述建设项目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内容应当包括:(一)明确项目与各级规划区范围的位置关系。

(二)说明项目性质与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是否符合。

(三)明确项目与规划划定的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的位置关系。

(四)论述项目拟选用地与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用地安排及相应的控制指标是
否吻合。

(五)当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城区、县城区、镇区和乡驻地范围以外时,应当明确项目建设与规划区空间增长的关系。

(六)建设项目可根据自身场地形状,分为点状项目、线状项目和点线结合项目等类型,论述时应当加以区分。

(七)当建设项目位于工业集中区时,应当明确项目与周边项目在产业、能源、生产工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联系。

第十六条论述建设项目是否满足用地基本要求。

包括用地面积、用地形状、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交通运输、周边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七条论述项目与周边用地的相容性,内容应当包括:
(一)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和《村镇规划标准》,明确建设项目及周边地块的用地性质。

(二)论证建设项目与周边地块用地性质的关系。

第十八条选址敏感点包括建设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水源保护地、军事设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和
重要基础设施等,应尽可能给出选址敏感点的性质、规模和距项目边
界距离等。

第十九条论述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应当分析项目建设对于所在区域的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措施。

环境影响包括对大气、水、固废、声、
电磁、生态等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支撑体系
第二十条论述建设项目与拟选用地所在区域的城市(镇)或工业园区的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的衔接和协调。

第二十一条论述建设项目所需的生活设施配套与拟选用地所在区域的城市(镇)或工业园区生活居住及公共设施的衔接和协调。

第五章综合防灾
第二十二条论证建设项目与预防洪水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规划以及消防规划的衔接和协调。

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第二十三条对建设项目选址情况进行总结说明,提出结论性意见。

第二十四条从城乡规划角度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对周边项目建设提出合理要求。

附件:报告编制基本格式与图纸要求
1 报告编制基本格式
1.1封面
1.2扉页
1.3前言
1.4摘要
1.5正文
1.6附件
1.6.1 建设项目相关函件(批复文件等)
1.6.2 报告中所引用的各级规划的相关条款
1.6.3 相关图纸
1.6.4 其他相关附件
2 图纸要求
2.1 建设项目区域现状图
在对现场进行踏勘的基础上,详细绘制建设项目的区域现状图纸,并标示清楚指北针、比例尺、图例等,图纸内容应达到规划图纸现状图的标准。

2.2 建设项目区位图
在相关的城乡规划图中标示建设项目选址方案的选址位置,注明项目所在(经)区域公路、铁路、河流、水库、机场、变电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及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重要军事设施等公共设施与城镇、相关村庄的位置。

2.3 建设项目位置与各级规划关系图
明确建设项目与各级规划的关系,应注明所引用规划图纸的出处。

2.4 建设项目位置与选址敏感点关系图
明确建设项目与周围选址敏感点的位置及距离,应当与文中所述文字一致。

2.5 建设项目地形图及用地界线图
在地形图上标示建设项目的用地界线及相应拐点坐标。

2.6其它相关图纸
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相应选择一些与项目相关的图纸。

附表
附表1:建设项目选址情况汇总表
附表2:建设项目与规划区关系表1. 点状类型
2. 其他类型
注:根据建设项目类型合理选择表格。

附表3:建设项目与选址敏感点关系1. 选址敏感点现状表
2. 与选址敏感点关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