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随之而来的是智能手机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
智能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我们的社交平台、支付工具、个人资料存储仓库等多重身份的集合体。
智能手机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智能手机风险分析和安全防护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帮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智能手机安全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护。
一、智能手机风险分析1. 数据泄露风险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我们在手机上存储的个人隐私数据也越来越多。
包括个人照片、联系人信息、通话记录、短信内容、社交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等。
如果这些隐私数据被黑客攻击或者病毒感染,将对我们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产生极大威胁。
2. 网络诈骗风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诈骗也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犯罪手段。
包括诈骗电话、钓鱼网站、虚假短信等。
一旦我们的智能手机上了钓鱼网站的当,或者点击了虚假短信中的链接,将给我们带来不小的损失。
3. 病毒感染风险与电脑一样,智能手机也存在着病毒感染的风险。
通过下载安装恶意软件、点击恶意链接、连接不安全的Wi-Fi等方式,我们的智能手机都有可能被感染。
一旦智能手机感染了病毒,将会严重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
4. 其他安全风险除了以上几种风险外,智能手机还存在着其他安全风险,比如手机丢失被盗、密码泄露、手机系统漏洞等。
这些风险都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导致财产损失。
二、智能手机安全防护1. 加强密码保护设置强大的密码是保护智能手机安全的基本措施。
建议设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以及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在多个账号上。
2. 软件安全更新定期更新手机系统和应用软件是保护手机安全的关键。
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可以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3. 安装手机安全软件有许多手机安全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加强手机的安全防护,比如反病毒软件、手机防盗软件、隐私保护软件等。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沟通工具,还能满足我们的娱乐、学习和工作需求。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增强,其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智能手机的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成为当下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智能手机的风险分析1. 数据泄露风险随着手机中存储的个人信息越来越多,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一旦手机被窃取或丢失,存储在手机中的隐私信息可能会被泄露,给用户带来不小的损失和麻烦。
2. 病毒和恶意软件风险智能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成为用户使用手机的主要方式,但是不法分子也会通过制作恶意应用来入侵用户的手机,从而窃取用户信息或者控制手机进行非法操作。
3. 网络钓鱼风险不法分子通常会通过伪装成合法机构或个人的方式,诱使用户点击或输入个人信息,从而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或者金融信息。
4. 破解风险手机设备本身也有可能遭受破解,从而导致用户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
二、智能手机的安全防护1. 使用安全的网络在使用手机上网时,尽量避免连接不安全的WiFi网络,以免被黑客窃取信息。
及时更新手机系统和应用程序,以修复系统漏洞,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2. 下载可信任的应用程序安装应用程序时,尽量选择官方商店或者正规渠道下载,不要随意下载来路不明的应用。
及时卸载不常用的应用程序,减少被恶意软件侵入的风险。
3. 加强密码保护为手机设备设置密码锁或指纹识别,可以有效防止他人非法操作手机,也可以通过远程擦除数据的方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
4. 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在使用手机时,尽量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及时清理手机中的垃圾信息和历史记录,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5. 安装安全软件为手机安装杀毒软件或安全防护软件来保护手机的安全,增强手机的防护能力,防止恶意软件和病毒的侵入。
6. 多重备份数据对于重要的个人数据和文件,可以定期进行备份操作,以防止手机丢失或损坏时数据丢失。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1. 引言1.1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智能手机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快捷的沟通方式,还能够让我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娱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
对智能手机的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智能手机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病毒和恶意软件等方面。
信息泄露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财产损失等问题;网络攻击可能使手机遭受恶意程序入侵,进而影响用户数据的安全性;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存在会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导致个人信息被盗取。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智能手机用户需要了解各种风险的具体情况,并采取一些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加强密码安全、及时更新系统补丁、避免连接不安全的Wi-Fi等。
只有通过对风险的分析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才能有效保护智能手机用户的利益和安全。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持续关注。
2. 正文2.1 智能手机的风险来源1. 第三方应用程序:许多人喜欢下载各种应用程序来增强手机功能或娱乐,在下载和使用应用程序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些应用程序可能包含恶意代码或窃取个人信息的功能,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
2. 不安全的公共Wi-Fi:许多人习惯在公共场所连接公共Wi-Fi,这种网络往往存在安全隐患。
黑客可以利用公共Wi-Fi对用户进行监听和网络攻击,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3. 网络钓鱼攻击:网络钓鱼是一种通过虚假的网站或邮件诈骗用户的信息的网络攻击方式。
一些手机用户容易收到虚假的短信或邮件,并误认为是真实的,从而泄露个人信息。
4. 操作系统漏洞: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更新频繁,但仍然有可能存在漏洞。
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攻击,获取手机内的重要信息。
5. 丢失或被盗:智能手机的盗窃和丢失是用户面临的另一个风险来源。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但是如果是使用WI F I 上 网的方式 , 别忘 了、 WI F I 热点 的背 后 手机上 网在 1 0 年前还不太可能 , 近年来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化 风险 , 要在有线网络上进行窃听是非常容易的 , 只要在 同一 和低价化 , 而且屏幕分辨率提高 , 所 以手机直接具 备了处理 网络 资 是有 线网络 , 料 的能力 , 于是手机可 随时随地上 网, 带来了许 多新 的生活乐趣 与 条网络上 的某部电脑执行窃听程序 即可 , 然后你在网络上 输入 的帐
被 网络犯罪份子 所盯上 。 [ 1 ] 主流 , 遭受感染的版本 中以2 . 3 . 6 的G i n g e r b r e a d  ̄ 5 2 8 %为最 多数 , 之类 的金融操作功 能, 最好你要通讯的对象 是选择具有加密通讯 的
2 0 1 3 年第三季度手机 的恶意软件 数量仍然是以A n d r o i d 平台为 功能 , 例如 网址是 以h t t p s : / / 开 头的就是具有 加密通讯 的网站 。 主因是现今在智能手机的持有率仍 以2 . 3 . 6 版本为大部分。 第二名为 占2 2 %的4 . 0 . 4 I c e C r e a mS a n d wi c h 版本 , 原 因是会更 新成4 . 0 . 4 的使
安 全 技 术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汤 玲
( 中国人民解放 军 6 1 3 4 5 部队 陕西西安 7 1 0 1 0 0 )
摘要: 智能手机风 险的来 源有 两点, 一是过去使 用者在 家中或 办公 室上 网, 所使 用的 网络是 私用或是 经过公 司网络 管理人 员保护 , 如今 通过 手机 在 陌生的地方使 用别人 的网络上 网, 可能导 致通 讯 内容被窃 听, 第二个原 因是 由于使 用了恶意的a p p 却不 了解其 风险, 也可能导致 个人 资料外 泄, 并且可能 导致 本人 手机 的发 话或短信 功能被 盗用, 所以现代人 必须 注意使 用手机 上 网的风 险和 防范观念 。 本 研究 经由文献分析 法针 对智能手机 风险进行 分析 并说 明其安 全 防护措施 , 有一 定的现 实意 义 。 关键词 : 智能手机风 险分析安 全防护 中 图分 类号 : T N9 2 9 . 5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0 0 7 . 9 4 1 6 ( 2 0 1 4 ) 0 1 . 0 1 7 9 - 0 2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智能手机的使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风险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智能手机的风险分析和安全防护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智能手机的使用给个人隐私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智能手机中存储着大量的个人信息,比如联系人、通话记录、短信、照片以及各类社交媒体账户等。
如果手机被他人控制或被盗,这些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滥用。
黑客可以通过获取手机中的个人信息来进行诈骗、盗取财产甚至进行身份盗窃。
智能手机还存在着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威胁。
与传统的电脑一样,智能手机也会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这些病毒和恶意软件可能会窃取个人信息、监控用户活动、操纵手机功能甚至使手机变成僵尸网络的一部分。
一旦手机感染了病毒或恶意软件,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智能手机在网络连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智能手机通常通过Wi-Fi、蜂窝数据或蓝牙与其他设备连接。
公共Wi-Fi网络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黑客可以通过监听公共Wi-Fi网络上的数据流量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蓝牙也可能遭受蓝牙劫持的攻击,黑客可以通过连接到用户的手机上操纵手机功能甚至盗取个人信息。
为了保护智能手机的安全,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安全防护措施。
我们应该保持手机系统的更新,及时安装安全补丁和更新版本,以修复系统的漏洞和弱点。
我们应该下载和安装可信赖的应用程序,并避免从不可信的来源下载应用。
我们需要使用安全密码锁屏保护手机,以防止手机被他人非法访问。
我们还应该谨慎使用公共Wi-Fi网络,尽量避免在这些网络上进行敏感的个人操作。
安装可信赖的安全软件来检测和清除病毒和恶意软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智能手机的使用给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护智能手机的安全,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安全地使用智能手机,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手机。
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智能手机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安全防护的建议。
首先要提到的一个风险是信息泄露。
智能手机存储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短信、社交媒体账号等。
如果手机被盗或丢失,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许多应用程序也会要求用户提供个人信息,一旦这些应用程序泄露了用户的信息,用户的隐私就会受到侵犯。
智能手机存在恶意软件的风险。
恶意软件通常通过应用程序的下载、链接的点击等方式传播,一旦感染了智能手机,就会对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进行窃取、篡改或者删除。
恶意软件也可能通过发送短信或拨打电话等方式发送病毒,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
智能手机还存在网络攻击的风险。
通过无线网络连接,黑客可以远程控制智能手机,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听取电话、录音、拍照等。
黑客还可以通过手机的漏洞进行攻击,例如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入侵。
针对智能手机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安全防护措施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我们应该保持手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及时更新,这样可以及时修复漏洞,防止黑客利用。
我们应该谨慎下载应用程序,只从官方渠道下载,以免下载到恶意软件。
在使用应用程序时,我们应该给予相应的权限,避免给予过多的权限,以防数据被滥用。
我们要设置一个复杂的解锁密码,以防止他人轻易猜测到密码。
启用手机的远程锁定和擦除功能,这样可以在手机丢失或被盗的情况下保护数据的安全。
我们还可以通过安装安全软件来提高手机的安全性。
这些安全软件可以监测和阻止恶意软件,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诸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只有保护好手机的安全,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已经离不开手机。
我们几乎把一切事情都交给了手机来完成,包括工作、学习、娱乐和社交等等。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智能手机安全问题。
智能手机掉入水中、被盗窃、病毒侵入、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让人们对手机的安全性倍感担忧。
本文将聚焦于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智能手机安全问题,并提供相关解决方案,以确保智能手机的安全。
一、智能手机风险分析1. 病毒攻击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手机病毒已经成为一种相当严重的威胁。
手机病毒会通过下载插件、打开链接、接收垃圾短信等途径感染手机,从而导致手机运行缓慢、频繁崩溃、甚至信息泄露。
2. 个人信息泄露随着移动支付、社交媒体等功能的普及,我们在手机中存储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如银行卡信息、密码、照片、通讯录等。
如果手机被盗取或者被黑客攻击,这些个人信息就有可能被泄露。
3. 手机丢失或被盗智能手机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但由于使用不慎,或盗窃等原因,手机丢失或被盗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旦手机丢失或被盗,不仅手机本身的价值,还有里面存储的大量个人信息都会受到威胁。
二、智能手机安全防护1. 安装杀毒软件为了避免智能手机受到病毒攻击,建议用户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
这些杀毒软件可以及时发现手机中的恶意程序,并对其进行隔离和清除,保护手机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2. 设置密码锁设置密码锁是保护手机信息安全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数字密码、图案密码还是指纹密码,都可以有效地防止手机丢失或被盗后,个人信息被他人轻松获取。
3. 数据加密对手机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一旦手机丢失或被盗,即使他人获取了手机,也无法轻易查看到其中的重要信息。
4. 使用手机追踪功能很多智能手机都具备手机追踪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找回丢失的手机,或者远程清除手机中的数据,以免信息泄露。
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应该开启这项功能。
5. 谨慎使用公共网络在使用公共网络时,应尽量避免登录银行、支付宝等财务信息,以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盗取。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的多样化,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和存储个人信息。
智能手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分析智能手机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方法。
智能手机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是数据泄露。
因为手机可以存储大量的个人信息,如联系人、短信、照片、银行账户等,一旦手机被盗或丢失,这些个人信息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导致个人隐私泄露、资金被盗等问题。
为了防止数据泄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置密码锁屏:启用密码锁屏可以防止他人未经授权访问手机数据。
2.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将重要的手机数据备份到云端或其他设备中,以防手机丢失或损坏时数据无法恢复。
3. 使用加密软件:加密软件可以对手机数据进行加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4. 谨慎下载应用和访问网站:只从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程序,并避免点击不明链接,以防止下载恶意软件。
另一个风险是恶意软件的威胁。
恶意软件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络攻击手机系统,窃取个人信息、监视用户活动、发送广告等。
为了防止恶意软件的入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可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 安装安全软件:安装正规的安全软件可以及时检测和删除恶意软件,保护手机免受攻击。
3. 审查应用权限:在安装应用程序时,仔细查看应用程序的权限请求,避免授权过多的权限给不可信的应用。
智能手机还可能面临网络攻击的风险,如WiFi劫持、假基站等。
为了避免网络攻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加密的WiFi网络:避免连接不安全的公共WiFi网络,尽量使用加密的WiFi网络。
2. 关闭蓝牙和无线网络连接:当不需要使用蓝牙和无线网络时,及时关闭这些连接,以防止被攻击。
3. 禁止自动连接网络:关闭手机的自动连接功能,避免连接到不可信的网络。
智能手机面临着数据泄露、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等多种风险。
通过设置密码锁屏、定期备份数据、使用加密软件以及安装安全软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
班级:信管111 学好:1111010315 姓名:李浩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发展现状:
说到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与安全防护自然就要先讲一讲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机的背景及发展现状了,那么首先是智能手机又是什么呢?通俗的说智能手机一点就是一个“1+1=?”的公式,即“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
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它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得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程序下载、音乐以及图片等等。
据资料显示,智能手机的加速成长无疑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智能手机的热潮:苹果iPhone 自推出后,销量已超过1000万部;谷歌GPhone刚刚上市,预订数量也已超过了150万部。
iPhone和GPhone的相继推出。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我们在办公文档的查阅与编辑,日程的安排,上网,甚至于网络购物上都在大量运用,而且所有这些对于现在的智能手机来说都只是小菜一碟:以往需要捧着笔记本电脑,甚至要呆坐在台式电脑面前才能完成的事情,对于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的人来说,都只需要移动一下大拇指,便可能完成。
在等车的一个时间空隙中,在从车站走到家的那段路程中,你便可以完成你本来需要在电脑前完成的工作。
甚至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手机已经不能称呼它为手机,而应该称之为“个人智能移动终端”。
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必将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对智能手机风险分析以安全防护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而、论文主题内容:
但是相应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跟传统手机相比智能手机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更大的风险。
首先,智能手机便面临与个人计算机终端相同的病毒风险。
手机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破坏性的手机程序。
从近几年的手机病毒分析报告来看,智能手机病毒多通过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下载铃声,蓝牙等方式进行传播,而单纯的破坏性病毒则减少了。
出于经济的利益,病毒一直呈增长趋势,而大多病毒都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手机。
总的来说,手机病毒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攻击造成危害,即病毒短信攻击和控制“网关”的病毒攻击,这是手机病毒目前的主要攻击方式,目前,手机杀毒软件的病毒库中已有四五百种病毒被“登记在案”。
除自动群发短信外,手机中毒征兆还有很多,比如改变桌面图标啊,手机运行速度减慢啊,甚至还会死机。
我自己的手机就出现过很多问题,有时候会自动下载一些软件,害得我一个月的流量还没用就没有了,时候我才知道了这种手机自动下载东西的情况一般是与安装的一些软件有关,需要清查一下手机上的软件把有些带有自动下载程序的软件卸载了。
其次智能手机也面临着恶意软件的危险,这其中又以远程控制木马为代表。
远程控制木马可以接收攻击者远程发送的各种指令,进而触发恶意行为。
与其他恶意软件在威胁方式上不同的是其威胁是动态的、可变的,由于恶意行为的类型根据攻击者下达的具体指令的不同而改变,因此使用户层面临着多个层次的安全威胁。
至于那些针对手机的木马程序,这些木马程序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牟取暴利。
由于手机天生具有方便的收费、缴费渠道,恶意软件驻留手机终端将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大多数手机用户(特别是智能手机用户)对手机恶意软件一无所知,对因此而造成的恶意扣费可能毫不知情。
还因为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手机已成为了承载信息的终端,手机当中保存有大量涉及用户隐私及用户切身利益的重要信息,这些重要信息便成为众多不法分子眼中的香饽饽,不法分子通过不同手段窃取这些重要信息,从中进行获利。
部分不法分子还会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诈骗、骚扰活动,比如通过短信方式诱使用户订购各种各样服务从而让用户话费被轻易扣除。
再次还有话费吸取软件的风险。
话费吸取软件定时在系统后台发送短信到增值业务服务提供商,大量定制增值业务,或自动拨打指定增值业务号码,并且能自动拦截相关业务定制后的确认短信和运营商的资费提醒短信,暗地里“吸取”用户的资费。
当然还有一种系统破坏。
绝大多数系统破坏类恶意软件都会非法获取系统的最高权限。
获取最高权限后,恶意软件可以强行结束安全防护软件的进程,将自身程序移动到系统程序目录以伪装成系统应用,使自己无法被卸载,破坏了用户的手机系统。
当然了,即便智能手机有着很多风险,但是智能手机的安全防护方法也是不少的,以下介绍几个安全防护的方法。
其一,针对短信:对于陌生人发送的短信息,请不要轻易打开,更不要转发,应及时删除。
如果键盘被锁死,可以取下电池后开机再删除,如果仍无法删除,可以尝试将手机卡换到另一型号的手机上删除,如果病毒一直占据内存,无法进行清除,可以将手机拿到厂商维修部重写芯片程序。
当来电显示乱码电话时,用户应不接听或立即把电话关闭。
对于其他不知名的病毒来说,目前尚无有效解决办法,因此最好备份数据之后恢复出厂设置也许成为救活手机的最后绝招了。
其二,针对软件:随着安卓智能安全操作系统手机阵营近年来爆炸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选择智能手机以获得更好用户体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手机功能日益强大的同时也暴露出更多安全问题。
比如近期不法份子通过大量仿冒360网址,同时以短信、彩信等各种推送手段进行恶意木马传播。
用户一旦打开这些短信当中的链接,并且下载安装仿冒的360安全软件,这个披着360外衣的恶意木马就会在安装之后驻留在后台,进行自动联网获取用户的通讯录等隐私信息或强行定制各种用户所不需要的服务,将用户手机变成提款机,更有甚者会监控用户手机进行更深层次的获利行。
有的安卓用户认为,只要通过正规途径下载软件应用那就应该能够杜绝木马病毒等恶意软件的骚扰,事实上即便是在谷歌官方安卓市场中也会有被植入恶意程序的软件。
又或许有的用户认为这是安卓智能手机才有的现象,那这大错特错,拿风靡全球的iphone来说,其同样发生过用户被恶意软件骚扰窃取隐私的事情。
这意味着智能手机在其允许用户自行安装软件达到实现更多功能的同时,也更容易“自行”安装大量危害用户自身手机安全的恶意程序。
三、总结和展望:
由此述分析可知,要保证智能手机的安全,应具备几个要素。
第一,操作系统的安全,即应没有可明显利用的漏洞。
这是智能手机安全的基石,如果操作系统不安全,建立在上面的应用就如同空中楼阁。
为达到这一点,应采用正版的、普遍采用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软件必须通过权威部门的检测,明确其是否有可利用的漏洞,支持哪些应用,并对其进行数字签名,保护其合法性和完整性。
第二,应用软件的合法性和完整性,即应用软件来历清楚、合法,其功能完全如其所声称的那样,其完整性没有遭受破坏。
为达到这一点,应用软件必须通过权威部门的检测,明确其是否有可利用的漏洞,其对资源的访问范围有哪些,并对其进行数字签名,保护其合法性和完整性。
这种通过对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进而保护智能手机安全的做法,把技术上难以达到的安全问题转化为通过法律和执法对智能手机进行保护的方法。
符合社会上对其他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具有可操作性。
如果某个厂商出品的软件具有安全问题,危害了智能手机用户的安全,造成其经济损失,从法律上就应该进行负责。
也从而可促进正版软件的技术发展,精益求精,保护知识产权。
这个体系目前尚未建立。
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
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智能手机威胁,并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它就不会给我们带来麻烦,而是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