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ppt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课件

热成层
位于中间层之上,该层的气温 随高度升高而迅速升高。
大气层与地球生命的关系
提供氧气
大气中的氧气是人类和生物呼 吸所必需的。
调节温度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水汽、二 氧化碳等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 热量,调节地球表面的温度。
保护作用
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 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 外线的伤害。
提供水汽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01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污染物等成分对大气的热力状况产
生影响。
大气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02
大气的热力状况、气候变化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
响,制约着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改善
03
通过采取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措施,人类可以改善大
气的热力状况,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水汽
大气中水汽的含量虽然很 少,但它是天气变化的重 要因素。
气溶胶粒子
包括固体和液体粒子,如 烟、雾、尘等。
大气的垂直分层
01
02
03
04
对流层
贴近地面的最低层,是大气的 最活跃层,天气现象几乎都发
生在此层。
平流层
位于对流层之上,该层的气流 比较平稳,几乎没有上下对流

中间层
位于平流层之上,该层的气温 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人教版)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 大气的热力状况 • 气压系统和风 •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的影响 • 专题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0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
01
02
03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依据:
温度 运动状况 密度
思考
1.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2.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哪些大气特征?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1.对流层
1.范围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学习目标
➢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特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的热力环流? ➢风的形成过程? ➢等压线的判读?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大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 ➢大气的这些组成成分的作用是什么? ➢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征和作用?
平均厚度:12Km, 低纬度:17—18Km, 中纬度:10—12Km, 高纬度:8—9Km。
2.气温垂直变化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顶部气温 将至-60℃;对流层大约高度每 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3.大气运动状况 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2.平流层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1.范围 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 (30Km之后臭氧含量升高,之 后升温迅速,22—27Km,形成 臭氧层)
2.气温垂直变化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但最高气 温仍小于0 ℃
3.大气运动状况 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 以平流运动为主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分 层
范围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全球气候变化优秀ppt课件

直经 公 接济 众 控手 参 制段 与
节生固 能物碳 技能技 术技术

人教版必修一第 地二 球章 上地 的球 大上 气的 全大 球气第 候4变节化全优球秀气p候pt变课 化件(共2 6张PPT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探究二:
气候变暖可能有哪些影响?
沙土
冰块
灯泡持续照射一段时间后,玻璃槽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 节全球 气候变 化(共2 6张PPT )
练一练
人为原因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 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质历史时期:气温、降水波动变化
人教版必修一第 地二 球章 上地 的球 大上 气的 全大 球气第 候4变节化全优球秀气p候pt变课 化件(共2 6张PPT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 近代的气候变化
气温总体变化:上升
图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
F
B
EG
AD
H
C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4 节全球 气候变 化(共2 6张PPT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提高能源效率
控制水田、垃圾场 甲烷排放
人教版必修一第 地二 球章 上地 的球 大上 气的 全大 球气第 候4变节化全优球秀气p候pt变课 化件(共2 6张PPT )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1(共22张PPT)

高一地理(必修1)课件: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1(共22张PPT)
目 人教版地理 录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基 础
类型

识 要
图示(北
打 牢
半球)
高空风
近地面风








F1( 水平气压梯度力 )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科 能 力
受力
和F2(地转偏向力)共 F2( 地转偏向力)和F3(摩
题 训 练

同影响
擦力)共同影响



硬 风向
科 能
作用。
题 训

[温馨提示]

要 过
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_____左右,并
要 高
硬 不是在夜晚。

目 人教版地理 录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基 础
二、热力环流
高 频



1.形成原因



打 牢
地面冷热不均 。
通 关
2.形成过程
学 科
地面间 冷热 不均 → 空气的 上升 或下沉
基 1.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础 知 识
(1)海陆风: 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频 考 点




















目 人教版地理 录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②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

(完整版)2.0《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完整版)2.0《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0c
mm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
400 冬季温和多雨
300 分布地区:南北纬300-400之 200 间的大陆西岸
100
形成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 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 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亚欧大陆 太 平 洋
全球海陆分布示意图
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威夷高压
亚洲高副压极地低气阿压留带申低压
对比我国长江中
下游地区与同纬度

的非洲撒哈拉沙漠
非洲

地区的气候,说明
季风给我国带来哪
些影响?
气 温 0c
降水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mm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
400 冬季温和少雨
300 分布地区:南北纬250-350之 200 间的大陆东岸
100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偏南 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 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影响,降 水较少。
降升问等结论压高。 题3,面3:等等气如当压压压何地面面值变上下面如化凸凹受何?的的热变地地不方方化均为为?匀高低压压时区区,
练一练
等压面 3
5
2
4
1
100等0M高面
B
A
C


地面
(1)图中1、2、3、4、5气压相等是 1,2,3 ;
(2)1、2、3、4、5中气压最高的是 4

气压最低的是 5

(3)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Ps:看图要仔细
读下列热等现压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B D
力实
环生
流活
有中
低压
冷 哪 常热
冷冷

《地球上的大气》PPT优秀课件1 人教课标版

《地球上的大气》PPT优秀课件1 人教课标版

气增温。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
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
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练习
1、下列现象,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 D A、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B、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多出现在多云的夜晚 )
C、城市比郊区的气温低
D、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2、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是因为: ( BD )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 地 东 风
极地高压带
(3)考虑A、B、C----高低纬间质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2、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一月海平面气压图
七月海平面气压图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比较
90N
60N
30N 0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低纬环流
2 1
4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地 球 上 的 气 压 带 和 风 带
极 中 纬
地 东
风 西 风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东 中
南 纬
信 西
风 风
省点劲:
读图回答:
(1)在左图中填出赤道附近地区气压带的名称 (2)在左图中画出西风带的风向。 (3)甲图反映的气候,形成原因是 西 风带和 副热带高 气压带 交替控制所致。 (4)乙图所反映的气候,其气候特点是 雨热同期 。

高一地理必修一21地球上的大气人教

高一地理必修一21地球上的大气人教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
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hPa)
C
1010
1020
A B 1030
31
1.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一: 只受水完整平版课气件p压pt 梯度力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等压线越密,力越大,风速越大。
地面)
35
完整版课件ppt
课堂小结-知识要点:
一、大气的的受热过程
1. 三种辐射及其性质; 2. 白天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 用;3. 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二、 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的形成; 2、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与探索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 气压梯度力;2、地转偏向力与高空风的形成 ; 3、摩擦力与近地面风的形成 ; 4、海平面等压线图上的 风向
3
完整版课件ppt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 球表面,但是月球表面白 天的温度可高达127 ℃,夜晚则降至-183 ℃。而地球的昼夜温差 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上有 厚厚的大气层而月球没有。我们就先从大气的 受热过程学起。
4
完整版课件ppt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hPa) 1000
1005
摩擦力
1010 1015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夹角
34
方向
大小
完影整版响课件ppt
风向
水平气压梯 由高压指向 取决于气压 大气运动的 一个力作用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地球上的大气》PPT课件

北半球的三圈环流 D
G 90°N
G
极地高气压带
D
D
G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G
D
赤道低气压带
60°N 30°N 0°
拓展
设问2: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与低气压 控制下的天气相同吗?如果不同,有 什么不同?
北半球的三圈环流 D
G 90°N
G
极地高气压带
D
D
G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G
风向
(百帕) 1000
地面摩擦力
1005
1010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的 形 成
思考:高空的风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
力分别有什么特点?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 (赤道上空的风)
气 作 水 (垂直于等压线,由 平 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二力平衡, 风向平行 于等压线
考虑地球自转、地表均一、太
假设: 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极锋
10
5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9 8 6 7
3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课堂活动:
你能否根据前面的讲 述,将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画出来?
南半球的三圈环流
0° 30°S
三种力共 同作用下, 风向与等
运 动
地转偏向力
(高空风)
压线成一 夹角
所 受 (垂直于风向,使北半球风 作 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
(近地面 风)
用 力
地面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大气垂直分层
大气垂直分层依据
大气在垂直方向温度和密度等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异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大气垂直分层
谢谢观看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大气垂直分层
高层大气
主要特点
原因
存在若干电离层
太阳紫外线和
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宇宙射线作用
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伞”;影响大气温度
水汽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地面和大气的 温度,具有“保温效应”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凝结核);削弱 太阳辐射;影响大气质量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人类活动与大气组成成分
成分比例的变化:主要表现为C02比例的增加。 成分的变化:主要是氟氯烃化合物的出现及其比例的增加。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对流层 高纬薄低纬厚
主要特点
原因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热量自地面;
对流运动显著;
上冷下热,对流强;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水汽杂质多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大气垂直分层
平流层
主要特点
原因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高; 臭氧吸收紫外线;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上热下冷;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少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 大气散射
保温被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成分
作用
氧 维持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干洁空气 氮 二氧化 碳
臭氧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具有“保温效应” 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与生 产生活的联系。
内容一
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
地球上的大气圈
防弹衣
遮阳伞
保温被
防弹衣
月球表面陨石坑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遮阳伞
《地球上的大气》-优秀课件人教版【 精品课 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