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2.2版)

合集下载

北斗星载时间频率系统发展综述

北斗星载时间频率系统发展综述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11月上 67北斗星载时间频率系统发展综述王明中国人民解放军91710部队 吉林 延边 133500摘 要 北斗时频系统是我国独立建设和维护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更好地理解北斗时频系统的发展历程,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文献、网站发布的技术管理信息,对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北斗时频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北斗时频系统的服务水平。

经过对当前系统状况的全面分析和归纳,提出了未来北斗星载时频系统发展的可能性和趋势。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综述;星载时频系统Review of BeiDou Spaceborne Time-Frequency System Development Wang MingUnit 91710 of Chinese PLA, Yanbian 133500, Jilin Province, ChinaAbstract BeiDou time-frequency system i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independently built and maintained in 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BeiDou time-frequency system, this paper synthesizes the techn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ublished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and on website, and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ts current situation, so as to better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BeiDou time-frequency system, meet the needs of user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of BeiDou time-frequency system. Afte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current system situation, the possibility and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eidou spaceborne time-frequency system are proposed.Key words 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overview; spaceborne time-frequency system引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北斗星载时间频率系统,又名时频系统,位于BDS 空间段,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时频信息,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V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V2.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2.2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〇二一三年十二月目录引言 (1)一、系统概述 (3)二、系统发展 (6)(一)系统规划 (6)(二)系统现状 (8)三、系统应用 (10)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13)结束语 (17)附录 (18)引言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卫星导航正在使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中国自古就利用北斗七星来辨识方位,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司南,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今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成为中国对人类社会的又一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12年12月,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2020年左右,将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运行和应用管理,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

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国卫星导·1·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归口管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应用推广与产业化的有关工作。

同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施科学化管理与决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将满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2·一、系统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体系(1.0版)》中文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体系(1.0版)》中文版
1 2019-12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 2019
2 服务规划
2.1 服务类型
北斗系统具备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提供七种服务。具体包括:面向全 球范围,提供定位导航授时(RNSS)、全球短报文通信(GSMC)和国际搜救(SAR) 三种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SBAS)、地基增强(GAS)、精密单点 定位(PPP)和区域短报文通信(RSMC)四种服务(详见表 1)。其中,2018 年 12 月 RNSS 服务已向全球开通,2019 年 12 月 GSMC、SAR 和 GAS 服务已具备能力,2020 年 SBAS、PPP 和 RSMC 服务将形成能力。
表 1 北斗系统服务规划
服务类型
信号/频段
定位导航授时
B1I、B3I
(RNSS)
B1C、B2a、B2b
全球 范围
全球短报文通信 (GSMC)
上行:L 下行:GSMC-B2b
国际搜救
上行:UHF
(SAR)
下行:SAR-B2b
星基增强 (SBAS)
BDSBAS-B1C、BDSBAS-B2a
中国 及周边
地区
定位精度 高程≤3 米 高程≤2 米 高程≤1 米
(95%) (95%)
(95%)
水平≤5 厘米 高程≤10 厘米
(RMS)
水平≤5 毫米+1×10-6×D 高程≤10 毫米+2×10-6×D
(RMS)
初始化
秒级
≤20 分钟 ≤40 分钟
≤60 秒

时间
注:D 为基线长度,单位千米。
(4)PPP 服务性能指标 北斗系统利用 GEO 卫星,向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免费服务。主要 性能详见表 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BeiDou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BeiDou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2.1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引言 (1)一、系统概述 (3)二、系统发展 (6)(一)系统规划 (6)(二)系统现状 (8)三、系统应用 (10)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13)结束语 (17)附录 (18)引言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卫星导航正在使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中国自古就利用北斗七星来辨识方位,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司南,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今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成为对人类社会的又一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初步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目前,中国正在稳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截至2012年10月25日,已成功发射了16颗北斗导航卫星。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运行和应用管理,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进行。

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归口管理国家卫星导航领域有关工作。

同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施科学、民主决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将满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2·一、系统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报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报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报告一、引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自20世纪末期开始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将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应用、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阐述。

二、建设与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建设以来,已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服务网络。

截止至报告撰写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在轨卫星数量已突破30颗,同时,地面控制中心、用户设备等配套设施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技术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具备了高精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的特点,为各类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三、应用与成效1. 公共安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公共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灾害救援、应急通信等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准确的位置信息,为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交通物流:在交通物流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领域。

通过实时定位和导航,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3. 农业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通过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精准播种、施肥、灌溉等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 商业应用:在商业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流、快递、外卖等行业,北斗导航技术为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路线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四、挑战与应对1.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 市场竞争: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临着来自其他系统的竞争压力。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我们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扩大市场份额。

3. 法律法规: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完善。

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五、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3年北斗导航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北斗导航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北斗导航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11月目录一、北斗二代亚太布网完成,定位精度优于GPS (4)1、北斗二代(亚太)已经建成 (4)2、北斗二代(亚太)定位精度将达1-3米,优于GPS (5)二、市场容量:预计2015年,北斗导航市场将达500亿 (5)1、预计2015年全球导航市场达2000亿美元 (6)2、预计2015年,北斗市场规模将达500亿元 (7)三、行业发展前瞻 (8)1、2013-2015年为“示范”阶段:垄断军用市场,特种行业至少双模 (8)(1)军用行业将加速列装,预计2-3年内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约50亿元 (9)①卫星导航在现代军事地位举足轻重 (9)②预计北斗二代将垄断军用市场 (10)③未来5年,北斗军用潜在市场规模近230亿元 (11)④预计未来2-3年的示范阶段,北斗军用市场规模50亿元 (12)(2)特种行业受益国家推动,预计2-3年内确定性较高的市场40-50亿元 (12)①北斗特种行业市场受益于国家推动,预计可保持高份额 (12)②未来5年,北斗特种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 (13)③预计在2-3年内的示范阶段,确定的市场规模约40-50亿元 (13)2、2015年为“推广”阶段:大众市场最广阔,车载导航与智能手机为重心 (13)(1)我国汽车销量全球第一,预计未来10年北斗车载导航市场容量1600亿元14①未来10年,预计我国汽车销量可达2.8亿辆 (14)②预计未来10年,前装导航终端市场容量约为5000亿元 (15)③未来10年,预计后装导航及PND终端市场容量约1500亿元 (16)④未来10年,预计北斗二代在车载导航领域市场容量约1600亿元 (17)(2)预计未来北斗可装臵50%以上智能手机 (18)①未来10年,智能导航手机总销量将达35亿部 (18)②未来10年,预计北斗将能装臵约50%以上智能手机,以双模为主 (18)四、投资机会:自主芯片能力的终端、地图、LBS服务值得关注. 181、北斗终端制造:军用/特种市场以内资为主,自主芯片为核心壁垒 (19)(1)在军用/特种市场,北斗终端制造将以国内厂商为主,自主芯片为核心壁垒 (19)(2)在大众市场,国外厂商参与导致最终赢家有待观察 (20)2、导航地图:以资质与时间为壁垒,寡头格局雏形已现 (21)(1)导航地图具备资质壁垒 (21)(2)导航地图具备时间壁垒 (21)(3)市场已被初步分割,高德与四维图新为领先者 (21)3、运营服务:特种行业专注者存在机会,大众领域LBS惹人注目 (23)(1)运营服务具备资质壁垒,市场空间广阔 (23)(2)在特种行业领域,行业专注成功机会较确定 (24)(3)在大众消费领域,预计市场将会由程序应用开发者与通信公司共同主宰 (24)(4)在大众消费领域,LBS将成为智能导航手机应用中最惹人注目的高增值领域 (25)五、重点企业简况 (26)1、中国卫星:小卫星制造+北斗导航应用龙头 (26)一、北斗二代亚太布网完成,定位精度优于GPS1、北斗二代(亚太)已经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13年北斗产业研究报告

2013年北斗产业研究报告

2013年北斗产业研究报告2013年2月目录一、全球卫星导航产业迅猛发展 (4)1、未来GNSS产业发展态势 (5)(1)车载导航 (5)(2)消费电子导航(导航手机和PND) (6)(3)LBS(基于位置的服务) (7)2、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各具特色 (7)(1)美国GPS系统 (8)(2)俄罗斯GLONASS系统 (9)(3)欧洲GALILEO系统 (10)(4)我国北斗系统 (11)二、GPS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产业发展概况 (12)1、GPS卫星导航系统概况 (13)(1)GPS的构成 (13)(2)GPS发展阶段 (15)2、美国GPS产业发展概况 (16)(1)GPS产业链概况 (16)(2)GPS应用发展过程:从军用到民用的过程 (17)(3)GPS发展的启示 (29)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产业发展概况 (36)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况 (36)(1)北斗导航系统,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护卫兵” (36)(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 (37)(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点 (39)2、中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40)(1)国家发展目标及导向 (42)(2)北斗军用领先于民用 (45)(3)典型重大专项示范推动北斗民用发展 (48)(4)北斗前期终端为王,后期运营给力 (53)一、全球卫星导航产业迅猛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又称天基PNT系统,其关键作用是提供时间/空间基准和所有与位臵相关的实时动态信息,已成为国家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并成为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它是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国土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大技术支撑系统和战略威慑基础资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人民大众、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随着空间信息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各航天大国都在进一步改善或在建立自己的GNSS。

信息技术模拟试题库及答案

信息技术模拟试题库及答案

信息技术模拟试题库及答案1、在文档编辑中,对于插入文档中的图片能进行的操作是()。

A、放大或缩小B、移动C、修改图片中的内容D、裁剪答案:ABD2、对计算机软件版权问题,正确的认识应该是()A、只要是正版软件就可以没有限制的任意使用B、正版软件太贵,可以通过辅助而不必购买C、受保护的计算机软件不能随便复制D、购买一个正版软件,未经允许,安装到多台计算机中使用也属于侵权行为答案:CD3、以下关于信息资源检索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效地使用文本搜索引擎,必须提炼好关键字B、一般的专题网站和官方网站不会提供站内的专业搜索工具C、使用逻辑符号,有助于提高搜索精度D、专业性的内容通常需要到专题网站或官方网站上查找答案:ACD4、恶意代码是指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在信息系统中安装、执行以达到不正当目的的代码。

下列属于最常见的计算机恶意代码的有()A、木马B、僵尸程序C、蠕虫D、病毒答案:ABCD5、段落的缩进方式有()。

A、首行缩进B、悬挂缩进C、左缩进D、右缩进答案:ABCD6、下列属于操作系统的是()A、WPSB、WindowsC、DeepinD、Ubuntu答案:BCD7、在EXCEL中,单元格A1的值为“3”,A2的值为“4”,C1的值“5”,那下列中 B2结果均为7的是A、在单元格B2中输入公式“=3+4”B、在单元格B2中输入公式“=A1+A2”C、在单元格B2中输入数值“7”D、在单元格B2中输入公式“=C1+2”答案:ABCD8、已知a=[1,2,3],如果想在列表a后添加上数据4,下列语句可以实现的有()A、a.append4B、a+=4C、a+=4]D、a.extend4]答案:ACD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从第1台计算机诞生到今天,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代B、计算机的最初应用为游戏和娱乐C、用计算机绘制广告画、建筑图纸、服装设计样式,这种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D、计算机已经被运用到邮政、银行、交通等众多领域答案:ACD10、有关存储器正确的描述有()A、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种B、内存储器容量小、速度快C、内存储器都是只读的D、外存储器容量小、速度快答案:AB11、下列选项中,是Word提供的视图的是()A、普通视图B、页面视图C、大纲视图D、浏览视图答案:ABC12、PowerPoint有()四种视图模式A、阅读视图B、普通视图C、幻灯片浏览视图D、幻灯片放映视图答案:ABCD13、以下关于对常用的组织机构顶级域名的认识正确的是A、COM(商业机构)B、EDU(教育机构)C、NET(网络机构)D、GOV(文化机构)答案:ABC14、下面应用包含人工智能技术的是()(多选)A、智能门锁B、无人驾驶C、在线翻译D、人脸识别答案:ABCD15、在 Word中,为文档设置分栏的预设方式有()A、一栏B、二栏C、四栏D、偏左答案:ABD16、下列有关文件夹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文件夹一经建立就不能删除B、文件夹是可以移动的C、文件夹可根据需要来建立D、文件夹名称是可以改变的答案:BCD17、现阶段虚拟现实中常用到的硬件设备,大致可以分为()A、建模设备B、输入输出设备C、三维视觉设备D、交互设备答案:ACD18、python编程语言中,在循环中,可以用来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的语句有A、returnB、breakC、continueD、goto答案:BC19、python中,从列表中删除元素,可以使用()A、popB、deleteC、removeD、del答案:AC20、逻辑运算符是对逻辑表达式进行运算,其结果是布尔类型,下列属于逻辑运算符的有A、andB、inC、notD、or答案:ACD21、()计算机动画从空间上可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A、正确B、错误答案:A22、单击“动画窗格”按钮,即可打开动画窗格,看到这一张幻灯片的所有动画,可以调整动画开始、持续时间,预览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报告(2.2版)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〇二一三年十二月目录引言 (1)一、系统概述 (3)二、系统发展 (6)(一)系统规划 (6)(二)系统现状 (8)三、系统应用 (10)四、国际交流与合作 (13)结束语 (17)附录 (18)引言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

卫星导航正在使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中国自古就利用北斗七星来辨识方位,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司南,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今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成为中国对人类社会的又一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

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12年12月,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2020年左右,将向全球提供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运行和应用管理,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

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中国卫星导·1·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归口管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应用推广与产业化的有关工作。

同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和专家组,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施科学化管理与决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将满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2·一、系统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空间星座部分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Non-GEO)卫星组成。

GEO卫星分别定点于东经58.75度、80度、110.5度、140度和160度。

Non-GEO卫星由27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组成。

其中,MEO卫星轨道高度21500千米,轨道倾角55度,均匀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IGSO卫星轨道高度36000千米,均匀分布在3个倾斜同步轨道面上,轨道倾角55度,3颗IGSO卫星星下点轨迹重合,交叉点经度为东经118度,相位差120度。

地面控制部分由若干主控站、时间同步/注入站和监·3·测站组成。

主控站的主要任务包括收集各时间同步/注入站、监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卫星导航电文,向卫星注入导航电文参数,监测卫星有效载荷,完成任务规划与调度,实现系统运行控制与管理等;时间同步/注入站主要负责在主控站的统一调度下,完成卫星导航电文参数注入、与主控站的数据交换、时间同步测量等任务;监测站对导航卫星进行连续跟踪监测,接收导航信号,发送给主控站,为导航电文生成提供观测数据。

用户终端部分是指各类北斗用户终端,包括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以满足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应用需求。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基准为北斗时(BDT)。

BDT采用国际单位制(SI)秒为基本单位连续累计,不闰秒,起始历元为2006年1月1日协调世界时(UTC)00时00分00秒。

BDT通过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保持的UTC,即UTC(NTSC)与国际UTC建立联系,BDT与UTC的偏差保持在100纳秒以内(模1秒)。

BDT与UTC之间的闰秒信息在导航电文中播报。

北斗·4·卫星导航系统的坐标框架采用中国2000大地坐标系统(CGCS200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后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并为我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定位精度优于1米的广域差分服务和120个汉字/次的短报文通信服务。

其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如下:——主要功能:定位、测速、单双向授时、短报文通信;——服务区域:全球;——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20纳秒。

·5·二、系统发展(一)系统规划按照“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遵循“先区域、后全球”的总体思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具体发展步骤如下:第一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

1994年,中国启动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2000年相继发射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03年发射第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进一步增强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性能。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终端三大部分组成。

空间星座部分包括3颗GEO卫星,分别定点于东经80度、110.5度和140度赤道上空。

地面控制部分由地面控制中心和若干标校站组成,地面控制中心主要完成卫星轨道确定、电离层校正、用户位置·6·确定及用户短报文信息交换等任务;标校站主要为地面控制中心提供距离观测量和校正参数。

用户终端部分由手持型、车载型和指挥型等各种类型的终端组成,具有发射定位申请和接收位置坐标信息等功能。

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如下:——主要功能:定位、单双向授时、短报文通信;——服务区域:中国及周边地区;——定位精度:优于20米;——授时精度:单向100纳秒,双向20纳秒;——短报文通信:120个汉字/次。

第二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服务。

2004年中国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底完成5颗GEO卫星、5颗IGSO卫星和4颗MEO 卫星组网,具备区域服务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服务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如下:——主要功能:定位、测速、单双向授时、短报文通信;——服务区域:中国及周边地区;——定位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米;·7·——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单向50纳秒,双向20纳秒;——短报文通信:120个汉字/次。

第三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服务。

2014年开始,继续开展后续组网卫星发射,提升区域服务性能,并向全球扩展。

到2020年左右,共将发射约40颗北斗导航卫星,完成覆盖全球的系统建设目标。

(二)系统现状截至2012年10月25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发射16颗卫星,并于2012年底组网运行,形成区域服务能力,面向我国及周边大部分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等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给亚太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导航卫星资源,通过与其他系统兼容使用,可提供更可靠、稳定的服务。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行连续、稳定,服务区域内的系统性能满足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优于指标要求。

为了让用户更好地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好地服务用户,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于2012年12月27日公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8·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1.0版),于2013年12月27日公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

中、英文两种版本文档可在北斗政府网站()查看下载。

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1.0版)详细描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体构成、空间信号特征及性能指标、系统服务性能特征及性能指标等。

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2.0版)定义了北斗系统公开服务信号B1I/B2I的卫星与用户终端之间的接口关系,明确了北斗系统所采用的坐标和时间系统,规范了B1I/B2I信号结构和基本特性参数以及测距码等相关内容,给出了北斗导航电文。

该文件的公布标志着北斗系统成为首个拥有两个民用频点并已经形成服务能力的系统。

国内外相关企业将可据此开发北斗双频高精度接收机,使用户享受到精度更高的导航服务。

·9·三、系统应用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服务以来,我国卫星导航应用在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发、接收机制造及应用与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已形成了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和运营服务比较完整的应用产业体系。

国产北斗核心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

相关产品已逐步使用推广到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森林防火、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等诸多领域,正在产生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特别是在南方冰冻灾害、四川汶川、芦山和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以及上海世博会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

——在海洋渔业方面,基于北斗系统,为渔业管理·10·部门提供船位监控、紧急救援、信息发布、渔船出入港管理等服务。

——在水文监测方面,成功应用于多山地域水文测报信息的实时传输,提高灾情预报的准确性,为制订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供重要支持。

——在气象预报方面,成功研制一系列气象测报型北斗终端设备,启动“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示范应用”,形成实用可行的系统应用解决方案,实现气象站之间的数字报文自动传输。

——在森林防火方面,成功应用于森林防火,定位与短报文通信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在通信时统方面,成功开展北斗双向授时应用示范,突破光纤拉远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一体化卫星授时系统。

——在电力调度方面,成功开展基于北斗的电力时间同步应用示范,为电力事故分析、电力预警系统、保护系统等高精度时间应用创造了条件。

——在救灾减灾方面,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以及位置报告功能,提供全国范围的实时救灾指挥调度、应急通信、灾情信息快速上报与共享等服·11·务,显著提高了灾害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

中国正在制定一系列加强卫星导航应用的政策。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北斗系统应用推广工作得到了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北斗应用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信息消费领域予以支持。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对卫星导航产业长期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助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开始进入新纪元,后续将为民航、航运、铁路、金融、邮政、国土资源、农业、旅游等行业提供更高性能的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