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专题复习--隔离法与整体法(45张).共44页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第5讲-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新人教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3章-第5讲-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 新人教版
精选课件
(4)选方向——选定坐标系和正方向. (5)列方程——根据受力和运动列出动力 学方程、运动学方程、辅助方程. (6)解方程——求解方程,对结果进行检 验,讨论或说明.
精选课件

1.怎样选择整体法和隔离法?
解答:解答问题时,应该把这两种方法 结合起来,从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灵 活选取研究对象,按合理顺序使用整体法和 隔离法.
gsin, 方 向 沿 斜
面向
下.
即人
相对木板向上加速跑动,而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所
以 人 相 对 斜 面 静 止 不 动 .精选课件
2.连接体问题 例2:如图353所示,5个质量相同的木块 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用水平向右 推力F推木块1,使它们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 求第2与第3块木块之间弹力及第4与第5块木 块之间的弹力.
一般来说,若所求的力为外力,先用隔 离法求加速度,再用整体法求外力;若所求 的力为内力,则先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 隔离法求内力.
精选课件
2.怎样应用质点系牛顿第二定律?
解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时,若研究对 象为一物体系统,可将系统所受的外力及各 物体加速度按选定的正交坐标系进行分解, 则有:
∑F外x=m1a1x+m2a2x+…+mnanx ∑ F外y=m1a1y+m2a2y+…+mnany 此时可不考虑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内力),这样能达到简化求解的目的.
第5讲 连接体问题 整体法与隔离法
精选课件
1.连接体问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存在相互作用或有一定关联的 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分析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 有:
整体法:把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此时要 求系统内各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只需考虑系统 外其他物体对该系统的作用力(外力),不必考虑系 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内力).

高中物理整体法及隔离法

高中物理整体法及隔离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解析】由于三物体均静止,故可将三物体视为一个物体,它静止于水平面上,必无摩擦力作用,故选D .【点评】本题若以三角形木块a 为研究对象,分析b 和c 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再求其合力来求解,则把问题复杂化了.此题可扩展为b 、c 两个物体均匀速下滑,想一想,应选什么?【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A .N 不变,T 变大B .N 不变,T 变小C .N 变大,T 变大D .N 变大,T 变小【解析】隔离法:设PQ 与OA 的夹角为α,对P 有:mg +Tsinα=N对Q 有:Tsinα=mg所以 N=2mg , T=mg/sinα 故N 不变,T 变大.答案为B整体法:选P 、Q 整体为研究对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外力为零,直接可得N=2mg ,再选P 或Q 中任一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可求出T=mg/sinα【点评】为使解答简便,选取研究对象时,一般优先考虑整体,若不能解答,再隔离考虑.【例3】如图所示,设A 重10N ,B 重20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 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1)至少对B 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 、B 发生相对滑动?(2)若A 、B 间μ1=0.4,B 与地间μ2=0.l ,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解析】(1)设A 、B 恰好滑动,则B 对地也要恰好滑A OB P Q动,选A 、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得:F=f B +2T选A 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T=f A f A =0.1×10=1N f B =0.2×30=6N F=8N 。

最新-高一物理课件整体法和隔离法精品原创 精品

最新-高一物理课件整体法和隔离法精品原创   精品

先整体: F-f=(M+m)a ① N-(M+m)g=0 ② f=μN③ 由①②③得 F=μ(M+m)g+(m+M)a④
先整体: F-f=(M+m)a ① N-(M+m)g=0 ② f=μN③ 由①②③得
F=μ(M+m)g+(m+M)a ④
再隔离m N'sinθ=ma, N‘·cosθ=mg
a=gtgθ
F=μ(M+m)g+(M+m) g tgθ
整体法和隔离法
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 m1和m2和m3,带有滑 轮的物体放在光滑水 平面上,滑轮和所有 接触面的摩擦以及绳 子的质量均不计,为 使三个物体无相对运 动.水平推力F等于多 少?
加速度不同的整体法
事实上大多系统中各物体加速度不同的问题也 可以用整体分析法求解,方法是把几个物体组 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列出F= ma的方程中F是整个系统所受的合外力,m是 系统中具有加速度a的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由 于避开了系统内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细节, 把物理规律直接用于系统整体,经常会使解题 步骤大为简化
一根质量为M的长木杆一端用绳拴着 竖直悬挂,杆上有一只质量为m的小 猫。某时刻突然绳断了,在杆开始下
落时猫同时开始沿杆向上快爬,在下
面两种情况下求杆下落的加速度。①
猫相对于地面静止,②当杆匀加速下 落2米时猫匀加速下落1米。
谢谢观看
下课
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 车B,其上放一物体A。 已 B之知间m最A、大m静B摩以擦及力A、 为 F施fm于。物现体将A水上平,拉为力了 使A与B不发生相对运 动,求拉力F的最大
值。
连结体问题
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楔 形木块,静置在水平桌面 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μ,一物块质量为m, 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 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 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 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推 楔形木块,如图5所示,求 此水平力大小的表达式。

高考物理 整体法和隔离法总复习课件 新人教

高考物理 整体法和隔离法总复习课件 新人教

(1)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选择隔离 对象.选择原则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要 使所选隔离对象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
(2)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或将研 究的某状态、某过程从运动的全过程中隔离 出来.
(3)对隔离出的研究对象、过程、状态进行 分析研究,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某阶段 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3)在选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时可依据所求进 行选择,若所求力为外力则应用整体法;若 所求力为内力则用隔离法,但在具体应用时, 绝大多数题目要求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且应 用顺序也较为固定,即求外力时,先隔离后 整体;求内力时,先整体后隔离.先整体或 先隔离的目的都是为了求解共同的加速度.
(2009·高考安徽理综)在2008年北京残 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 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 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 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 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 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 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 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
竖直方向:FN2-GA=ma1=masinθ 水平方向:Ff2=ma2=macosθ 代入数据得:FN2=2.24N Ff2=0.32N. 由于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B的压力大小FN2′
=FN2=2.24N. [答案] (1)2m/s2 (2)0.32N 2.24N
[总结提升] 在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题时 应注意以下三点:
(1)在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解题时应从具体 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研究对象, 恰当选择使用隔离法和整体法.
(2)在使用隔离法解题时,所选取的隔离对 象可以是连接体中的某一部分物体,也可以 是连接体中的某一个物体(包含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单个物体),而这“某一部分”的选 取,也应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十七章物理思维方法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十七章物理思维方法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17.1 整体法和隔离法一.选择题1.(2020衡水六调)如图所示,质量为m0、倾角为θ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轻推一下小物块后,它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

若给小物块持续施加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斜面体始终静止。

施加恒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B.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m0)g+F sinθ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斜面体对小物块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都变化【参考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叠加体、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2.如图所示,有5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第2020个小球与2020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A. B. C. D.【参考答案】A二.计算题1.(2020广东湛江调研)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置一块足够长的长木板C,在C的左端点放置一个物块A,在距离A为s=4.5m处放置一个物块B,物块A和B均可视为质点,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2m,物块B和长木板C的质量均为m=1kg,物块A和B与长木板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长木板C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现在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14N,使物块A向右运动,A与B碰撞前B 相对于C保持静止,物块A和B碰撞后水平推力大小变为F1=8N。

若物块A和B碰撞时作用时间极短,粘在一起不再分离。

问:(1)物块A和B碰撞前,物块B受到长木板C的摩擦力多大?(2)物块A和B碰撞过程中,AB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3)物块A和B碰撞后,物块AB在C上还能滑行多远?【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及其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物块木板模型、碰撞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整体法和隔离法专题(带答案)

(完整版)整体法和隔离法专题(带答案)

n e i n g整体法和隔离法1、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右图所示.今对小球a 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小球b 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 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A )2、如图<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a ,若物体b 在a 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 A )A 、a 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 、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C 、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D 、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 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3、A 、B 、C 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 、m 和m 0,作图<2> 所示的联结. 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 若B 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作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A )A 、物块A 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B 、物块A 与B 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C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 0g ;D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 0g ;4、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它们静止在水平面上。

现用水平力F 拉物体M,它们仍静止不动。

如右图所示,这时m 与M 之间,M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分别是( C ) A .F ,F B .F ,0 C .0,F D .0,05、如右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4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

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则f 1= 0 ,f 2= 4N ,f 3= 6N 。

6、质量为m 的四块砖被夹在两竖夹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如右图所示,则砖2对砖1的摩擦力为 mg 。

(完整)高中物理八大解题方法之一:隔离法和整体法.docx

(完整)高中物理八大解题方法之一:隔离法和整体法.docx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之隔离法和整体法江苏省特级教师戴儒京隔离法和整体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特别是力学问题的基本而又重要的方法。

隔离法是把一个物体从物体系中隔离出来,只研究他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不研究他的施力情况。

整体法是把物体系看做一个整体,分析物体系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而不分析物体系内的物体的相互作用力。

整体法一般是在物体系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应用。

并且不求物体系内各物体的相互作用力。

下面的例题中的物体系只包含 2 个物体, 3 个以上的物体,方法与此类似。

一、一个外力例 1.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彼此接触的物体 A 和 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1、 m2。

若用水平推力F 作用于 A 物体,使 A 、B 一起向前运动,如图 1 所示,则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若将 F 作用于 B 物体,则 A 、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多大?F【解析】对 A 、B 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用整体法,根AB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图 1 F (m1m2 )a ,所以 aF①m1m2对 B 物体用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AB m2 a②将①代入②得F AB Fm2③m2m1若将 F 作用于 B 物体,则对 A 物体用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BA m1a④所以 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BA Fm1⑤m1m2实际上,在同一个时刻,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A 、B 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

此处,③式和⑤式所表示的F AB和 F BA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是两种情况下的 A 、 B 之间的作用力,这样表示,以示区别,不要误会。

③式和⑤式,可以看做“力的分配规律”,正如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一样。

因为大- 1 -家知道,电阻R1、 R2串联,总电压为 U,则 R1和 R2上的电压分别为R1,U 1 UR1R2U 2R2。

这两个式子与③式和⑤式何其相似乃尔。

UR1R2例 2.粗糙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有两个彼此接触的物体 A 和 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12、 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为μ。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隔离法与整体法(45张).46页PPT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隔离法与整体法(45张).46页PPT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隔离法与整体法 (45张).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பைடு நூலகம்周 恩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