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某汽车制造企业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修复案例分析

某汽车制造企业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修复案例分析

CASE区域治理某汽车制造企业地下水石油烃污染修复案例分析上格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闫冬冬摘要:本文以湖北某在产汽车制造企业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抽出-处理+原位化学氧化+自然监控”等技术修复地下水。

通过进行实验室小试确定氧化药剂种类以及最优配比。

现场中试确定注入半径、注入压力和布孔方式。

再通过注入井/抽提井布设、注入系统安装、过程监测等方式进行场地污染地下水修复,自检合格后申请第三方验收检测,根据验收监测结果评估修复效果。

关键词: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抽出处理;石油烃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9-0197-000220世纪,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以重经济、轻环境为发展策略[1],许多企业已成了污染场地,并且大多处在主城区,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土壤及地下水受到重金属、有机物、石油烃等多种类型污染物的污染,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阻碍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一、工程概况该汽车制造厂建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的生产工艺包括加工、装备和清洗。

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化学材料包括液压油、油漆和柴油。

过去该场地开展的两次场地环境调查结果表明,该企业污水处理站(已停用)及废铁屑区两处区域地下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油烃污染,检出浓度超过了荷兰地下水干预值标准;经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地下水中的石油烃对于人体健康的风险超过了可接受水平。

通过风险评估计算以石油烃(C10‐C14)组分为污染控制指标,修复目标值为540μg/L,地下水修复面积共2400m2,其中污水处理厂区域修复面积2123m2,废铁屑区修复面积为277m2。

现场钻探揭露场地土层自地表向下分别为:杂填土、粉质黏土、粉砂或砂和基岩(钻孔揭露最大深度为地面以下5米)。

稳定水位介于0.28米至4.53米之间,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南至东北穿过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流向自西向东穿过废铁屑存放区。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被成为“工业的血液”.近些年来各国都加快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从沙漠到海洋、从无人区到人口稠密区,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

随之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大,潜伏期厂,涉及面广,有研究者将其比喻为“化学定时炸弹”,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石油主要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的一种复杂化合物,其组成复杂,含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物质(如卤代烃、苯系物、苯胺类、菲、苯并[a]芘等)。

土壤作为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基础,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参与转化、迁移和积累等循环过程的重要场所,土壤安全事关人类食品安全。

石油一旦进人土壤,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根据已公布的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显示,我国土壤总超标率高达16.1%。

其中,有机类污染物,尤其是石油污染物已成为导致土壤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在我国,勘探和开发的油气田有4 0 0多个,覆盖面积达3。

2 X 105 km2,其中约4。

8 X 106 hm2 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我国部分油田周边石油污染状况,其周边土壤中的总石油烃(TPH )质量分数已经远远超过临界值500 mg/kg,对人居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可见,石油污染土壤形势严峻,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土壤石油污染:是指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进入到土壤环境,其数量和速度超多土壤自净作用的速度,打破了它在土壤环境中的自然动态平衡,使其累积过程占据优势,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的失调和土壤质量的下降,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石油进入土壤的途径:✧石油的泄露和溢油:陆地采油大量的生产设施如油井、集输站、转输站和联合站等,原油会被直接或间接的倾泻与这些设施附件的地面;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业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中;另外发生井喷或泄露,也会污染周围土壤环境。

石油开采业的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

石油开采业的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
汇报人:
石油开采过程 中产生的废液、 废气、废渣等
污染物
污染物中的有 害物质如重金 属、有机物等 会渗入土壤, 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对生 态环境和人类 健康造成严重
影响
治理和修复土 壤污染需要采 取一系列措施, 如污染源控制、 土壤修复技术

石油开采过程 中产生的废水、 废液、废渣等
污染物
污染源复杂: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来源广泛 治理技术难度大:需要针对不同污染物采取不同的治理技术,且技术难度大 修复时间长: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需要较长时间,且效果难以保证 资金投入大: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回报周期长
治理与修复技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石油开采企业可能面临经济压力,影响治理与修复工作的开展 政府对治理与修复工作的补贴和政策支持力度有限
加强环境监管,推动企业落 实治理与修复责任
推广绿色开采技术,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政府角色:加强监 管,制定相关政策
和法规
公众参与:提高环 保意识,积极参与
环保活动
企业责任:提高环 保意识,采取有效
措施减少污染
媒体监督:发挥舆 论监督作用,曝光
环境违法行为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 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环
污染物中含有 大量的石油烃、 重金属等有害
物质
污染物进入水 体后,对水质 造成严重污染
污染的水体会 对生态环境和 人类健康造成
严重影响
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硫 化氢、氮氧化物等
石油泄漏或溢流事件导致的大气污 染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石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二 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如钻 井、压裂等操作产生的粉尘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1、目前现有的生物处理技术目前处理石油污染的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和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借助曝气或者机械搅拌,使活性污泥均匀分布于曝气池内,微生物壁外的粘液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并在酶的作用下对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转化。

自上世纪8O年代,石油普遍采用的二级生物治理方法是传统活性污泥法l3。

李哲采用SBR法处理油田采出水,结果表明,COD去除率为80%一90%;出水满足的排放标准。

王赞春等研究了SBR以及投菌SBR法处理炼油中污染物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COD 93.5%、石油类98.6%、总氮89.8%。

SBR工艺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是对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改进。

该方法具有固液分离效果好、工艺简单、占地少、建设费用低、耐冲击负荷强,温度影响小,活性污泥状态良好和处理能力强等优点,是处理石油废水的一种具有前景的处理方法。

氧化沟对各种含高COD、BOD、油类等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十分有效。

它的曝气池呈封闭、环状跑道式,污水和活性污泥以及各种微生物混合在沟渠中作循环流动。

氧化沟在处理含油废水方面应用实例比较多,但是其处理效果没有达到处理要求。

有很多都采用了氧化沟工艺,其处理出水水质与进水水质有关,只有确保一定的进水水质时,出水才会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专家们根据工艺原理分析了氧化沟不能取得理想处理效果的原因,提出了很多的改善对策。

在氧化沟现有处理能力和工艺特色的基础上,有人探索出了一套投菌氧化沟曝气的处理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时间等条件下,可以将去除率提高10%左右,如果要得到相同的去除率可以大大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且出水COD值可以更低。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很多优点:工艺简单;不仅可以去除BOD和SS,还可以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设备少,操作管理简便;低温有更大适应性等。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发展,但是只有满足工艺要求时,才能发挥去污效果。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工程实例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工程实例

2019年2月n m i t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4期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工程实例崔双超S齐世明2,殷晓波2,时公玉S卿建华2,姜传胜、范云S张文1(1.胜利油田森诺胜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2.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8)摘要:针对江苏某原油管道泄露石油污染土壤开展了修复治理工程,修复土方量共计4902. 5 m3,工程采用异位生物修复对石油烃污染土壤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所用生物修复药剂为森诺公司自主研发的营养盐。

工程结果表明:对于该项目初始浓度约为45000 m g/k g的石油烃污染土壤,通过森诺自研发营养元素刺激土著菌的生长,在适宜条件下,土壤中的石油烃能够达到项目的修复目标值(<4500m g/k g)。

工程项目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降解最优条件为:药剂投加比为2%,p H值为中性7,含水率为35%,降解时间为90 d;增加药剂投加量和降解时间能提高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率,在土壤含水率为20%〜50%或p H值为6〜8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土壤含水率和p H值会抑制生物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

关键词:石油烃;营养盐;土壤;生物修复;异位修复中图分类号:X7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9)4-0083-051引言输油管线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关系到管道沿线炼化 企业产品资源供应的稳定,关系到沿线各炼化企业的经 济效益,更关系到中国石化整体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

江苏某输油管线服役时间已达30多年,由于管线的腐 蚀和老化,造成管道在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本项 目场地位于江苏省鲁宁线沿线,由于历史上出现过管道 泄漏,泄露的原油在管道周边土壤中迁移扩散,污染了 输油管道周边土壤。

现场泄露输油管线沿线污染土已 经清挖完毕,堆置在管线两侧,泄露输油管线已经修补 和防腐处理完毕,目前已恢复正常运行。

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菌剂的筛选研制及案例分析

石油烃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菌剂的筛选研制及案例分析
油泥生物调理剂
为混合颗粒状粉剂,具有调理土壤环境,提高土壤渗透性、增加氧气传输 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持水能力,有利于微生物生长,提高污染物降 解率。
油泥生物处理调质营养素
为白色粉剂,能有效改善土壤质地,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 快速繁殖,增强降解活性,提高污染物降解速度。
六、微生物菌剂的生产
60
50
40
30
20
10
0 2周 4周 6周 8周 3个月 4个月
示范现场土壤中石油烃含量的变化
修复前 调理剂、菌剂播撒
翻耕
浇水
种植植物
修复后
五、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
2、异位修复技术---堆体技术
根据多种生物堆体的生物学过程特性, 将其与微生物包埋/脱附增溶(IMT/SER)等强化工艺 相组合,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生物堆体强化修复系统,并获得了完整的工艺参数。
土壤中主要石油污染物残留量测试 (GC-FID、UV、IR、重量法) 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变化 (PCR、DGGE); 修复植物生物量变化。
CK F-7 FL-7 FH-7 F-24 FL-24 FH-24
FH-24 FL-24 F-24 FH-7 FL-7 F-7
修复后微生物群落谱带条数 增加了3-4倍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25%铜绿假单孢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25% acinetobacter)。
构建适宜反应的微环境
促进污染物的脱附传质
企业标准
《石油污染土壤处理用微生物修复菌剂》 (Q/0500DJH001-2015)
五、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
菌剂添加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与案例分析

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与案例分析

环境污染修复技术与案例分析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与潜力。

一、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概述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进行恢复和修复的一系列技术方法。

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和修复目标,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可以分为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多种方法。

1.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生物反应,通过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典型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等。

例如,植物修复通过植物的吸收、吸附和转化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修复则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生态修复通过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自然界的自净能力。

2. 物理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去除污染物或改变其分布状态的技术方法。

例如,吸附、吸附剂浸泡、过滤和薄膜分离等技术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

而电渗透、超滤和气体吸附等方法则可以去除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污染物。

3.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改变污染物的性质,使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絮凝、沉淀和氧化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

二、环境污染修复技术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我们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1. 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案例: 铬是一种具有毒性的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山东某工业区土壤中铬的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使用植物修复技术,选择了铬耐受性较强的植物进行种植,如苦草、泽兰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修复,结果显示植物生长良好且吸收了大量的铬,土壤中铬的含量得到有效降低。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应用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应用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应用由于石油在生产、加工、运输及战争中泄漏等原因,其污染危害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对石油污染治理及生物修复研究较多。

一、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研究和实用技术(一)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方法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降解原理、影响因素、降解效率、降解菌筛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研究方法大体包括以下几种:1.植物法利用农业化学法,根据土壤污染状况,通过盆栽、小区和大田模拟实验,结合野外调查,进行石油污染物的残留分析,研究石油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研究植物常选用受拈染区内代表性较强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棉花、油菜、茶树及各种果树等。

近几年来也有的学者研究筛选对石油污染的抗性植物或其根际分泌物中具有降解石油分子的微生物的植物品种。

2.动物法此法在国外有较长的研究历史,在国内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将生长在污染土壤上的植物体、粮食等饲喂动物,通过研究动物的生理生化变异来研究土壤污染状况;②直接将土壤动物,如蛆坝、线虫类饲养在污染土壤中进行有关研究。

3.微生物法这是研究最多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富集、驯化土著微生物,或人工接种培养代表性的土壤微生物,以研究土壤微生物受土壤污染的影响变化,筛选能够降解土壤污染物的工程茵。

4.其他生物法—种方法,—般是根据土壤污染状况或人工接种培养代表性的土壤微生物污染的影响变化,筛选能够降解土壤。

(1)酶法添加一定的污染物于土壤中,待一定时限后.分析土壤中酶活性变化,以酶活性作为土壤污染变化的指标。

(2)土壤呼吸法土壤呼吸作用受土壤中物质成分的影响较大,因此,可通过研究土壤呼吸来研究土壤污染及其降解状况.(3)生物降解法直接研究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在各种因素下的降解情况土壤受污染状况,探索石油污染的修复方法。

(二)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1.原价处理法污染土壤不经搅功,在原位和易残留部位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及案例分析
石油污染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

由于石油及其衍生品的广泛
使用,石油泄漏的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构成威胁。

为了解决石油污染所带来的问题,许多石油污染修复技术不断涌现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主要的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相关案例分析。

一、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石油污染修复的常见手段之一。

该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与底
泥或水分离,从而实现石油污染的修复。

物理方法包括吸附、分散、机械分离和气泡浮选等。

吸附法是常用的物理方法之一,利用吸附剂将石油污染物从水或土壤中吸附出来。

例如,使用活性炭、沸石和生物质炭等材料进行吸附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石油污染物。

分散法是通过添加分散剂将石油污染物分散成微小颗粒,使其更容易与水分离。

这种方法常用于水体中的石油污染修复。

机械分离法是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将石油污染物与水或土壤分离。

例如,使用离
心机可以将水中的石油分离出来。

气泡浮选法是通过注入气泡来促使污染物浮起。

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处理含有大
量石油的水体。

案例分析:
2005年,美国墨西哥湾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之一——BP公司
的地平线号石油钻井平台爆炸。

这起事故导致了大量的石油泄漏,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了修复石油污染,当时采取了物理方法中的气泡浮选法。

利用气泡浮选法,
石油污染物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来,并最终被收集起来。

这一修复技术被采用后,效果显著地减少了石油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并有效保护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二、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石油污染修复技术。

该方法通过添加化学品改变石油
污染物的性质,并使其变得更容易移除。

化学方法包括氧化、还原、酸洗和中和等。

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污染物氧化成较易分离的物质,从而实现污染物的修复。

例如,使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可以对石油污染物进行有效分解。

还原法是通过添加还原剂还原石油污染物,使其变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这种方
法常用于土壤中的石油污染修复。

酸洗法是通过使用酸溶液将石油污染物溶解并分解,从而实现石油污染的移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具有较强酸溶解性的石油污染物的修复。

中和法是通过添加中和剂中和酸性或碱性的污染物,从而改变其性质,使其更
容易处理或分离。

例如,使用石灰、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进行石油污染修复时常采用这种方法。

案例分析:
1991年,科威特发生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石油泄漏事故之一——科威特湾石油泄漏事故。

大量的原油从伊拉克军队摧毁的油井中泄漏出来,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周边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修复石油污染,当时采用了化学方法中的氧化法。

通过向水中添加氧化剂,石油污染物被氧化成较易分离的物质,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将其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一修复技术成功地清除了科威特湾的石油污染,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

三、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石油污染修复技术。

该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他生物介质来降解石油污染物,实现石油污染的修复。

生物方法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脱落等。

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来分解石油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和水体中的石油污染修复。

生物吸附是通过利用特定的细菌或微生物来吸附石油污染物,达到去除石油污染的目的。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利用石油为能源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脱落是通过使用微生物或植物来吸收和脱除石油污染物。

这种方法常用于水体的石油污染修复。

案例分析:
1999年,美国艾克索托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事故中大量的石油进入了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

为了修复这一石油污染,当地采用了生物修复技术。

通过向受污染的海洋区域投放特定的生物介质,如植物和细菌,来吸收和分解石油污染物。

这些生物介质利用石油作为能源进行生长,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一生物修复技术不仅有效地清除了石油污染,还加速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

综上所述,石油污染修复技术具有多样化和综合化的特点。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石油污染情况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结合,石油污染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和修复,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