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
膀胱癌分级标准

膀胱癌分级标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级标准对于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膀胱癌分级标准的主要方面:
1.肿瘤大小
肿瘤大小是评估膀胱癌浸润程度和分期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肿瘤越大,浸润深度可能越深,分期也可能越高。
根据肿瘤最大径线,可以分为:
a.小于等于2厘米(T1期)
b.大于2厘米且小于等于3厘米(T2期)
c.大于3厘米且小于等于5厘米(T3期)
d.大于5厘米(T4期)
2.浸润深度
浸润深度是评估膀胱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关键因素。
根据肿瘤浸润膀胱壁的深度,可以分为:
a.局限于黏膜层(Ta期)
b.侵入肌层(T1期)
c.侵入膀胱周围脂肪组织(T3期)
d.侵入前列腺、子宫、阴道及盆壁等邻近器官(T4期)
3.细胞分化程度
细胞分化程度反映了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恶性程度。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可以分为:
a.高分化(G1级)
b.中分化(G2级)
c.低分化(G3级)
4.淋巴结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情况是评估膀胱癌分期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分为:
a.无淋巴结转移(N0期)
b.有淋巴结转移(N1期)
5.是否伴有原位癌
原位癌是指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未突破基底膜。
伴有原位癌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原位癌”并不是指癌症的病理类型,而是指肿瘤的生长位置。
膀胱肿瘤的概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泌尿外科邢念增写在课前的话有关膀胱癌的研究有近1个世纪了,虽然至今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被揭示,治疗也有待改进,但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毕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3%。
90%以上是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约75%为表浅性,20%为浸润性。
据调查膀胱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有5%确诊时已发生转移,70%以上的肿瘤治疗后复发,30%的复发肿瘤恶性度增加。
一、膀胱肿瘤的病因(一)工业致癌原比如橡胶制造业、印染业。
致癌物质主要是β-奈胺、 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α-奈胺,按顺序致癌原由强到弱。
有教授统计过,搞该类工业方面的工人,膀胱癌的发生率在百分之三四左右,所以该类制造业的工人要注意。
同时,致癌原因并不是今天接触了致癌原马上就得病,潜伏期很长, 10-15 年的时间。
(二)吸烟吸烟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比不吸烟者增高 2-3 倍,甚至 4 倍。
总而言之,吸烟对膀胱癌发生起了比较大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吸烟能引起肺癌,其次,就是膀胱癌。
(三)血吸虫病大家都知道埃及的血吸虫比较多,得了血吸虫病就容易膀胱癌。
埃及血吸虫病的膀胱癌往往是鳞状的细胞癌,跟移行细胞癌还不是很一样。
(四)其他膀胱癌的发病的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做盆腔放疗,吃止痛药非那西丁的病人膀胱癌的发病率也增高,也有人说喝咖啡膀胱癌发病率高。
另外,有人统计,糖精吃多了容易得膀胱癌,但是可靠的依据都不是很多。
在膀胱肿瘤的发生原因中,工业致癌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吸烟其次。
还与一些因素有关系,但是没有非常明显的证据。
二、膀胱肿瘤的病理(一)组织学类型膀胱癌从组织学类型上来讲 95% 的是上皮性肿瘤。
由于膀胱上皮是移行上皮,移行细胞癌是占了整个膀胱癌的 90% 以上。
再一部分就是鳞癌,比如血吸虫病引起的就是鳞癌,并不是所有的鳞癌都是血吸虫病引起的。
膀胱癌全切后治疗方案

一、引言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膀胱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其中,膀胱癌全切术是治疗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对膀胱癌全切后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膀胱癌全切术后治疗方案1. 术后病理分期膀胱癌全切术后,首先应对病理组织进行分期,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制定的膀胱癌分期标准,将膀胱癌分为以下几期:(1)Tis期:原位癌。
(2)Ta期:肿瘤仅限于黏膜层。
(3)T1期: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4)T2期:肿瘤侵犯肌层。
(5)T3期: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6)T4期:肿瘤侵犯远处器官。
2. 术后辅助治疗(1)放疗放疗是膀胱癌全切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T2-3期膀胱癌,尤其是伴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3)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放疗分为外照射和近距离放疗两种方式。
外照射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局部和淋巴结转移,而近距离放疗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局部。
(2)化疗化疗是膀胱癌全切术后的另一重要辅助治疗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T2-3期膀胱癌,尤其是伴有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3)化疗与放疗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顺铂、卡铂、多西他赛、紫杉醇等。
化疗方案通常为多药联合化疗,如MVC(顺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方案。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膀胱癌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适用于以下情况:1)术后病理分期较高的患者;2)对化疗和放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3. 随访与监测膀胱癌全切术后,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内容包括:(1)体格检查:包括腹部、盆腔、肛门指诊等,以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了解病情变化;(3)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超声等,以了解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
膀胱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而且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警惕。
对于膀胱癌患者来说,选择一个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比较重要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膀胱癌的最佳治疗方案。
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治疗膀胱癌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总得来说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以及中医药的治疗等,在膀胱癌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很多患者都会问,治疗方法这么多,哪一种治疗方案才是最佳治疗方案呢,其实膀胱癌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哪一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的。
如临床分期、所表现的症状、年龄、体质等,适合自身的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手术是膀胱癌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而且多为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那些未出现扩散、转移的早期患者。
手术治疗能够通过对病灶的切除快速、有效的控制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但是大家都知道手术创伤性大,易复发,因此在手术之后一定要及时巩固治疗,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化疗也是膀胱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改善症状,但是大家都知道,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方法都是以杀死癌细胞为目的,但目前的治疗水平上无法彻底清除机体内癌细胞,易复发,临床发现,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对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其复发、转移有重要作用。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治疗方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辅助手术、放化疗,单独作用于患者也是可以的。
中医治疗以辩证施治为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合理用药,不仅能够杀伤机体内癌细胞,控制病情恶化,同时还能够扶助正气、调整阴阳,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中医治疗癌症领域,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
该疗法是由出身于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膀胱癌,适用于各个时期的患者。
泌尿外科泌尿系统肿瘤疾病护理要点解答

泌尿外科泌尿系统肿瘤疾病护理要点解答泌尿系统肿瘤大多数为恶性。
最常见的是膀胱癌,其次是肾癌。
男性多于女性,多在40岁以后发生。
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一、肾肿瘤肾肿瘤多为恶性:成人以肾癌多见,男比女为2:1,高发年龄为:50〜70岁。
小儿以肾母细胞瘤最常见,占小儿恶性实体肿瘤的8%〜24%,也是最常见的小儿腹部肿瘤。
(一)病因肾肿瘤的病因至今不明。
肾癌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与吸烟量及开始吸烟的年龄相关,研究认为男性吸烟相对危险性增加1. 1〜2. 3倍。
喝咖啡会增加女性肾癌的机会。
(二)病理生理肾癌来自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呈圆形,外有假包膜,切面黄色。
有时呈多囊性,可有出血、坏死和钙化。
肾癌局限时恶性程度低,穿破假包膜后经血液或淋巴转移。
癌细胞可直接侵入肾静脉、腔静脉形成癌栓,也可转移到肺、脑、骨、肝等。
(三)临床表现.血尿(2)膀胱切除术:适应于浸润性膀胱癌。
根据浸润范围及深度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或全切除术。
膀胱全部切除手术后须行尿流改道手术。
1.其他治疗浸润邻近器官的膀胱癌手术已无意义,放疗和化疗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
(七)护理评估.健康史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与职业,了解有无吸烟史,有无癌前期病变。
1.目前的身体状况(1)症状体征:有无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终末加重表现,是否合并膀胱刺激症及排尿困难。
(2)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有助于定位定性。
2.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和家属对病情、手术方式及术后排尿型态改变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对术后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家人及社会的经济支持程度。
(八)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恐惧恐惧与对癌症的惧怕,对手术的担忧有关。
1.血尿血尿与肿瘤坏死、溃疡、感染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营养失调与长期血尿、癌肿消耗、手术创伤有关。
3.排尿异常排尿异常与肿瘤浸润膀胱、尿潴留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感染与手术切口、置管引流有关。
膀胱癌饮食护理及日常护理

经验交流164 膀胱癌饮食护理及日常护理廖敏绵竹清道卫生院 四川德阳 618200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十大恶性肿瘤中排行第八,发病率极高。
膀胱癌是一种对男性和女性伤害都非常大的疾病,对于男性朋友来说,它是在男性疾病之外比较严重的影响性功能的疾病,女性会引起消瘦、贫血等情况,这些危害虽然可以在患者接受治疗以后发生好转。
但是,人们若想有效的阻止膀胱癌的发生,不仅要接受治疗,还要做好预防工作,特别是在日常的饮食和护理方面要多加注意。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些膀胱癌饮食护理及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
1、膀胱癌的饮食护理膀胱癌患者在饮食过程中,宜食用一些较为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煎饼、炸鱼、咸鱼等。
患者还需要戒除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
患者的饮食需要按照疾病治疗的阶段来进行调整,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⑴饮食天然的食物膀胱癌患者可以食用大多数植物的根、水果、绿叶等食物,还可以食用豆类、种子类、鱼类等食物。
①鲜萝卜切片(约100克),用白蜜腌一会儿,放到铁板上炙干,再蘸蜜反复炙,直到约50g的白蜜炙尽。
放凉后,患者需要细嚼慢咽的食用,再喝两口淡盐水,可用于膀胱癌尿痛患者。
②甘蔗斩细块(约250克),白茅根切小段(约100克),使用布将其包好,并与绿豆(约100克)加水同煮,直至绿豆熟烂,去除甘蔗和茅根,喝汤吃豆,患者可以添加适量的冰糖,可用于血尿明显的患者。
③取赤小豆约30g,粳米约50g,放在一起煮粥。
粥将熟时放入鸡内金末15g,再煮至粥成即可,早餐食之,用于辅助治疗膀胱癌合并感染所致尿道疼痛、下肢疼痛。
④西瓜1个,葡萄干1碗,在西瓜近蒂部切下一块,把洗净沥干的葡萄干倒入掏松的瓜瓤里,再将切下的瓜块盖上,并使用泥巴封住,放置阴凉处,约10天后除去泥巴,倒出汁液,即为含微量乙醇、清香甘甜的葡萄酒,可用于膀胱癌排尿困难或水肿的患者。
⑵多吃水果和维生素膀胱癌患者需要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C、蛋白质,增加营养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还要多补充水分,使体内之毒素能及时排出体外。
膀胱癌术后转移治疗方案

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术后转移是膀胱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膀胱癌术后转移的治疗方案,包括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背景膀胱癌是一种起源于膀胱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膀胱癌术后转移治疗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膀胱癌术后转移治疗方案1. 全身治疗(1)化疗:化疗是治疗膀胱癌术后转移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类型进行调整。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信号通路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目前,针对膀胱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等。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目前,免疫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A-4)抑制剂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
2. 局部治疗(1)放疗:放疗是治疗膀胱癌术后转移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高能量射线破坏肿瘤细胞。
放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联合使用。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将药物或治疗器械送入肿瘤部位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联合使用。
3. 综合治疗策略(1)多学科治疗:多学科治疗是指将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多学科治疗适用于不同分期、不同类型的膀胱癌术后转移患者。
(2)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三、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1. 评估患者病情: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身体状况、生活质量等。
简述膀胱癌

简述膀胱癌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包括膀胱移行细胞癌(最常见)、鳞状细胞癌、腺癌等。
发病率男性为女性3倍,高发年龄在60岁以后,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白种人的发病率最高,亚洲黄种人发病较低。
吸烟是膀胱癌的致病因素,可增加2~4倍,而戒烟可降低发病风险30~60%。
油漆、涂料、长期尿路感染、膀胱结石、不良饮食等均是危险因素。
膀胱是储尿器官,与排尿直接相关。
膀胱肿瘤,多位于膀胱内部,向内生长,一般会有血尿产生,早期为无痛性间断发作肉眼血尿,可伴有血块,多数持续时间短,可自行缓解,常被忽视。
随着肿瘤生长,血尿会频繁出现,其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可持续数日,往往此时,患者才会重视,就医,B超检查即可发现膀胱内肿物,进而行膀胱镜取活检病理明确膀胱肿瘤诊断。
但这时,膀胱肿瘤可能已经突破膀胱肌肉层,侵犯到膀胱外组织,甚至经过血液、淋巴系统转移到全身,无法有效根治。
所以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如前所述,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膀胱肿瘤的早期信号,不可忽视,发现即需到医院就诊。
有经验的泌尿外科医师会仔细询问病史,血尿的是前段、中段、末段还是全程,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症状,是否有血块,血块的大小、形状。
建议患者做B超、尿检,必要时行CT、IVP、膀胱镜等检查,一旦发现膀胱内异常肿物,需尽早住院,行手术治疗。
膀胱肿瘤的手术方式众多,需根据不同病情选择。
早期膀胱癌(非肌层侵润性膀胱癌),目前多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TURBT术),无需开刀,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而对于高危、侵润性、反复复发的膀胱肿癌,则需采取膀胱部分或根治性切除手术,并且膀胱根治性切除后,需要做尿流改道手术,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恢复慢。
目前主要的尿流改道手术有回肠代膀胱术、结肠代膀胱术、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等,因手术复杂,多数需行开放手术完成。
前两种手术方式患者需行待膀胱腹壁造瘘,尿液从造瘘口流出,皮肤表面需永久粘贴集尿袋,容易造成逆行感染,污染衣物,产生异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
膀胱癌(tumor of bladder)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
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50~70岁。
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
既往将膀胱黏膜上皮称为移行细胞,1998年WHO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联合建议用尿路上皮一词代替移行细胞一词,以区别于在鼻腔以及卵巢内的移行上皮,使尿路上皮成为尿路系统的专有名词。
膀胱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鳞状细胞癌、膀胱腺癌,其他罕见的还有膀胱透明细胞癌、膀胱小细胞癌、膀胱类癌。
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90%以上,通常所说的膀胱癌就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既往被称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引起膀胱癌的病因很多,一般认为与经常接触致癌物如萘胺,联苯胺等有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染料、纺织、皮革、橡胶、塑料、油漆、洗涤剂等也有潜在的致癌危险。
此外,吸烟也是膀胱癌的致癌因素。
膀胱癌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是血尿,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有时也可为镜下血尿。
血尿的染色由浅红色至深褐色不等,常为暗红色,有患者将其描述为洗肉水样、茶水样。
有些膀胱癌患者可首先出现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而患者无明显的肉眼血尿。
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的肿瘤可
梗阻膀胱出口,而引起排尿困难的症状。
膀胱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并结合患者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原则上:表浅膀胱肿瘤、未浸及粘膜下层者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可辅以膀胱热灌注化疗;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和膀胱鳞癌、腺癌患者多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
2015-04-27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中心外二科李煜罡副主任医师和王俞住院医师成功对一例膀胱肿瘤患者实施了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膀胱热灌注化疗术,术程顺利。
术后病理示:膀胱后壁非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现患者恢复良好,定期返我院复查,未见肿瘤复发。
附图:
膀胱镜下可见肿物位于膀胱后壁,大小约3.2×2.6×2.1cm
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手术过程
术后检查肿瘤切除完整,膀胱腔内无肿瘤残留
术后辅以膀胱热灌注化疗术清除微小癌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