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爬行》一年级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奇妙的爬行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奇妙的爬行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奇妙的爬行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爬行动物的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通过绘画表现爬行动物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潜能,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爬行动物的特征2. 绘画技巧与创作方法3. 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1. 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表现2. 绘画技巧的运用四、教学难点1. 对爬行动物特征的理解和表现2. 创意绘画的实践五、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3. 爬行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4. 学生作品展示板第一课时:认识爬行动物1. 导入新课,展示爬行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爬行动物的特征。

2. 讲解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3. 学生讨论爬行动物的特点,总结爬行动物的共同点。

第二课时:观察与描绘1. 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图片,分析其身体结构、色彩等特征。

2. 学生动手描绘爬行动物,注意表现其特征。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第三课时:创意绘画1.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爬行动物作品。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现爬行动物的独特之处。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

第四课时:作品欣赏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 欣赏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析其优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爬行动物的特征及绘画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爬行动物,并进行绘画创作。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美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爬行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爬行动物的特征。

2. 讲解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奇妙的爬行 ▏人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奇妙的爬行 ▏人美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奇妙的爬行▏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特征,如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

2. 培养学生对爬行动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内容1. 认识爬行动物,如蜥蜴、蛇、龟等。

2. 学习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特征。

3. 学习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爬行动物。

4. 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爬行动物的画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爬行动物的特征,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爬行动物。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独特的爬行动物画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示范画作。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爬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爬行动物的特征,如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

同时,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爬行动物。

3. 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喜欢的爬行动物。

4. 创作环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爬行动物的画作。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1. 课题:奇妙的爬行2. 教学目标:了解爬行动物的特征,培养观察和描绘能力,发挥想象力,关爱生命。

3. 教学内容:认识爬行动物,学习描绘方法,创作画作。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描绘方法和想象力发挥。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学生练习、创作环节、展示与评价。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用线条和色彩描绘下来。

2. 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完成作业。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3.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总结: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特征,学习描绘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描绘和创新能力。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奇妙的爬行_人美版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奇妙的爬行_人美版

奇妙的爬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从中体会其美感。

2、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及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并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小爬虫、A4白纸学生准备: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小动物嗡嗡嗡地窜来窜去,或者扭动身体爬来爬去,它们就是爬虫。

问: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是一只小小的会爬行的动物,你最想当什么? (小瓢虫、小蚂蚁、小毛毛虫、小海龟、、、、、、)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爬行。

板书---- 奇妙的爬行二、新课讲授1、观察、分析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1)欣赏爬虫和爬行动物的图片、视频。

师: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他们的身影,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2)引导学生说出爬行动物的特点问:谁来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爬行的?爬行时有什么特点呢?老师准备了几个爬行动物的头饰,咱们请几个同学上来进行一个爬行动物比赛,看看哪个动物爬行特点最有趣,爬的最快。

还要看看哪个同学表演的最像。

(表演时配背景音乐)(或提前准备蜗牛、乌龟、蚂蚁,沙滩、树叶、树枝背景,让学生摆放并模仿爬行动物的样子说爬行时的特点及它的生活环境。

)(蜗牛:最慢、可爱;乌龟:慢、胆小;蚂蚁:快、活泼)(3)小结:这些动物在爬行时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爬行速度非常快,有的却很慢,还有的特别胆小非常有趣。

那么,今天我们就把这奇妙而有趣的爬行动物描绘下来好不好?3、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设计爬行动物和爬行的背景,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

(2)教师示范,欣赏小朋友作品。

(3)作业要求爬行动物:大、美、饱满背景:简单不涂色用黑色勾边。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评价:师:同学们,你们画的可真漂亮呀,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吧,说说你画的是谁?它们都在干什么?(1)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一年级美术下册《奇妙的爬行》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下册《奇妙的爬行》教案、教学设计
1.绘画作品:请学生在下节课前将作品交给老师,以便进行展示和评价。
2.绘画日记:请学生在下节课前将日记交给老师,老师将给予反馈和指导。
3.亲子作品: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并在下节课前将作品交给老师。
4.观察记录:请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整理成文字,与同学分享。
作业评价:
1.教师将根据学生作品的质量、创意和完成度进行评价。
4.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一项关于爬行动物的手工作品,如制作爬行动物模型、绘制爬行动物海报等。通过亲子活动,增进家庭亲子关系,同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5.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此举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作业提交方式:
2.新课导入:介绍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等,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运动,模仿爬行动物的姿态,提高学生对爬行动物的认识。
4.绘画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个性、富有想象力的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爬行动物的图片和实物,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爬行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步指导,突破难点:将绘画技巧分解成若干个步骤,逐一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方法。针对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3.合作学习,促进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绘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提高绘画水平。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大自然,关爱生物多样性,提高环保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关于爬行动物的画作,巩固所学成果。

小学美术奇妙的爬行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奇妙的爬行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奇妙的爬行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爬行动物的定义、特点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图片,发现其形态特征。

激发学生对爬行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爬行动物的特点。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第二章:爬行动物的形态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爬行动物的形态特征。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爬行动物的形态特征,如身体结构、四肢、鳞片等。

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图片,并描绘出其形态特征。

激发学生对爬行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讲解和绘画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爬行动物的形态特征。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绘画表达自己对爬行动物的理解。

第三章:爬行动物的色彩搭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爬行动物的色彩搭配。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爬行动物的色彩特点,如鳞片颜色、皮肤纹理等。

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图片,分析其色彩搭配。

激发学生对爬行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讲解和绘画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爬行动物的色彩搭配。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色彩表现自己对爬行动物的理解。

第四章:爬行动物的动作与表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爬行动物的动作与表情。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动作与表情表现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爬行动物的常见动作和表情,如爬行、休息、吃食等。

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图片,分析其动作与表情特点。

激发学生对爬行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美术教案-奇妙的爬行

美术教案-奇妙的爬行

美术教案-奇妙的爬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特征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爬行动物的喜爱和好奇心。

3.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爬行动物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学会运用美术手段表现。

2.教学难点:线条、色彩和形状的运用,创意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爬行动物图片、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2.学生准备:绘画本、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爬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观察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颜色、纹理等。

3.创意构思(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爬行动物的形象。

(2)学生发挥创意,构思自己的作品。

4.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爬行动物。

(2)学生根据构思,开始绘制自己的作品。

1.画线稿:学生用铅笔在绘画本上画出爬行动物的轮廓。

2.着色:学生用水粉或彩笔为爬行动物着色。

3.装饰:学生用线条、形状为爬行动物添加装饰。

4.细节处理:学生用细笔描绘爬行动物的纹理、眼睛等细节。

5.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组织同学互相欣赏、评价。

6.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爬行动物,还有哪些动物可以用这种方式表现?(2)学生自由发挥,尝试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其他动物。

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爬行动物的了解和兴趣是否有所提高?2.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是否能够独立思考,发挥创意?3.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评价:以创意性、线条、色彩、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

2.学生课堂表现评价:以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绘画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爬行动物的特点,还学会了用美术手段表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观察,捕捉爬行动物的特征,并将其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奇妙的爬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奇妙的爬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奇妙的爬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学会观察和描绘爬行动物的形态。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2. 观察和描绘爬行动物的方法3. 绘画技巧的讲解与示范4. 学生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学会观察和描绘爬行动物的形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爬行动物的生动形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2. 示范法:示范如何观察和描绘爬行动物。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绘画技巧。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爬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征。

1.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

2. 讲解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2.1 教师通过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身体结构、皮肤纹理等特征。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爬行动物的特点。

3. 观察和描绘爬行动物的方法3.1 教师示范如何观察爬行动物,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爬行动物的动作、表情等细节。

3.2 教师示范如何描绘爬行动物,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4.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并描绘自己喜欢的爬行动物。

4.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5.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

6.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回顾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 课后观察身边的爬行动物,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2. 收集关于爬行动物的资料,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奇妙的爬行》美术课教案

《奇妙的爬行》美术课教案

《奇妙的爬行》美术课教案第1篇:《奇妙的爬行》美术课教案一、教学内容与目标1、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并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三、学习材料关于奇妙的微观世界的音像、图片、小动物(小昆虫)的标本、动画片、有趣的小故事等可以引发学生想象的资料,作业纸。

四、教学过程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有关爬行动物的资料、图片。

2、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1)欣赏爬行动物的录像或图片以及教材中的内容。

(2)思考:①你认识这些爬行动物吗?②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长得什么样子吗?③它们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美感?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动物画下来吗?3、接龙游戏:各小组将你们观察到的爬行动物的外貌特点画在黑板或纸上,比一比哪个组画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虫,你会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样爬才能到达目的地呢?(1)教师出示树叶、木头、石块等模型,请学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动作。

(2)启发学生谈一谈爬行动物们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现象。

5、作业要求:每组设计爬行动物的头饰或服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奇妙的爬行美术教案奇妙的爬行一、教材分析: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爬行动物的特点,体会其美感,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内容与目标:a.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b.了解爬行动物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爬行》一年级美术教案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从中体会其美感。

2 、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及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并发挥自
己的想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小动物嗡嗡嗡地窜来
窜去,或者扭动身体爬来爬去,它们就是爬虫。

问: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是一只小小的会爬行的动物,你最想当什么?(小瓢虫、小蚂蚁、小毛毛虫、小海龟)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爬行。

板书——奇妙的爬行。

二、新课讲授:
观察、分析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外形特点。

1 、欣赏爬虫和爬行动物的图片、视频。

师: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有他们的身影,我们一起来看
看。

2 、引导学生说出爬行动物的特点。

问:谁来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爬行的?爬行时有什么特点呢?
老师准备了几个爬行动物的头饰,咱们请几个同学上来进行一个爬行动物比赛,看看哪个动物爬行特点最有趣,爬的最快。

还要看看哪个同学表演的最像。

(表演时配背景音乐)(或提前准备蜗牛、乌龟、蚂蚁,沙滩、树叶、树枝背景,让学生摆放并模仿爬行动物的样子说爬行时的特点及它的生活环境。

)(蜗牛:最慢、可爱;乌龟:慢、胆小;蚂蚁:快、活泼)
3 、小结:
这些动物在爬行时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爬行速度非常快,有的却很慢,还有的特别胆小非常有趣。

那么,今天我们就把这奇妙而有趣的爬行动物描绘下来好不好?
4 、教师示范,欣赏小朋友作品。

三、作业要求:
请同学们设计爬行动物和爬行的背景,比一比谁画的爬行动物又大又美,设计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

要求:爬行动物:大、美、饱满。

背景:简单。

不涂色用黑
色勾边。

四、学生作业: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展示、评价:师:同学们,你们画的可真漂亮呀,来介绍
一下自己的作品吧,
说说你画的是谁?它们都在干什么?
(1)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2)小结:请同学们回家将作业涂色完成,周一由美术课代
表收齐交给老师。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个完整的世界,不单是人类的家园,还是许许多多其他生物的家园,所以我们要保护他们,让他们能与我们一起快乐的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