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标准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标准答案)一、串联电路1.根据题意,电阻R1=12Ω,电流I1=0.3A,I2=0.5A。
根据欧姆定律,I=U/R,故可列出方程组:0.3=U/(12+R2),0.5=U/R2.解得U=15V,R2=10Ω。
2.根据题意,滑动变阻器为20Ω,滑片在中点时,R1=10Ω,I=0.24A,U=7.2V。
根据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组:U=I1(R1+R2),I1=I2(R1+R2)/R2.解得R1=15Ω,电源电压为12V。
当滑片移到右端时,R2=0Ω,I2=I1=0.6A,U=I1(R1+R2)=9V。
3.根据题意,电源电压为6V,R1=10Ω,I=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组:U=I(R1+R2),R2=U/I-R1.解得U=12V,R2=40Ω。
当滑片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说明该电表的量程不够,需要更换合适的电表。
二、并联电路1.根据题意,电源电压为12V,总电阻为7.5Ω,L1的电阻为10Ω。
根据并联电路公式,可列出方程组:1/L2=1/7.5-1/10,I=12/7.5=1.6A,IL1=12/10=1.2A。
解得L2的电阻为15Ω,IL2=0.4A。
2.根据题意,R1=5Ω,滑动变阻器为“1A、20Ω”,电源电压为4.5V,K断开时I=1A,K闭合时I=1.5A。
根据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组:4.5=I1(R1+R2),1.5=I2R2,I1=I2+1A。
解得L1的电阻为3Ω,L2的电阻为6Ω。
三、取值范围1.根据题意,电流表量程为0.6A,电压表量程为15V,电源电压为36V,R2的阻值为24Ω,I=0.5A。
根据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组:U=I1(R1+24),I1=I2(R1+24)/R1.解得R1的阻值为48Ω,R2的阻值最小不能小于12Ω,电压表的读数为9V。
2.根据题意,R1=5Ω,滑动变阻器为“1A、20Ω”,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
欧姆定律练习题习题(含详细答案)

欧姆定律1.如图所示电路,小灯泡规格为“12V,6W”(设灯丝的电阻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当滑片P移至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A.小灯泡的电阻是20ΩB.电源电压是16VC.滑动变阻器最大值是12ΩD.滑片P位于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3.甲、乙两个电阻的U﹣I图线如图所示,若把两个电阻串联接在同一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小于乙的电阻值B.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是2:1C.甲、乙两个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是2:1D.甲、乙两个电阻的电功率之比是1:44.如图所示,R1=10欧姆,电流表A1示数为0.5安培,电源电压为10伏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R1和R2并联B.R2阻值为20欧姆C.R1两端电压为10伏特D.电流表A的示数为1.0安培5.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1、L2阻值分别为6Ω和10Ω,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I2=3:5B.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3:5C.灯泡的电功率P1:P2=5:3D.灯泡L1比L2暗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2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当移动滑片P 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U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A.6V 10ΩB.6V 20ΩC.12V 20ΩD.12V 40Ω7.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实验中,先在a、b两点间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需要更换a、b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应选择下列的哪两个电阻()A.10Ω和40ΩB.20Ω和30ΩC.10Ω和20ΩD.30Ω和40Ω8.小明按图示电路测量小灯电泡功率,备有器材规格如下: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lOΩ,变阻器甲的规格“10Ω 1A”、乙的规格“50Ω 0.5A”,电流表量程有“0~0.6A”、“0~3A”,电压表量程有“0~3V”、“0~15V”,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灯泡消耗的功率等于额定功率B.为减小误差,电压表量程选“0~3V”,电流表量程选“0~0.6A”C.变阻器应选择甲“1OΩ 1A”D.由本实验可发现,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不同,亮度不同9.如图,在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当我们将电阻由5Ω换成10Ω后,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B.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C.将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D.将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U1;接着只断开开关S2,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2,若已知U1:U2=5:3,则电阻R1和R2的阻值之比是()A.1:2 B.2:3 C.3:2 D.5:311.从201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驾要负刑事责任.酒精测试仪是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所示是一种酒精测试仪的原理图,R1为一个定值电阻,为酒精气体传感器,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检测时,如果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A .电压表示数越大B .电压表示数不变C .电压表示数越小D .电流表示数越大 12.(2013•柳州)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为0.2A .如果给原来的电池再串联一节相同电池,那么电路中的电流变为( )A .0.8AB .0.4AC .0.2AD .0.1A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 1、S 2,电压表示数为9V ,电流表示数为1.5A ;断开开关S 2,电压表示数为6V ,则R 1和R 2的阻值分别是( )A .6Ω 2ΩB .6Ω 3C .4Ω 2ΩD .4Ω314.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 ”,乙标有“15Ω 0.6A ”,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 Ω; 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 ; 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 . 15.(2013•宜昌)把5Ω的电阻R 1跟15Ω的电阻R 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 的电源上,通过R 1的电流是 A ,R 2两端的电压是 V .16.如图所示电路中,R 1:R 2=1:2,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17.一盏标有“220V 100W “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220V 100W “的白炽灯与“220V 20W ”的节能灯均正常工作时亮度相当,若两灯都正常工作,分别消耗1kW •h 的电能,节能灯比白炽灯多工作 h .18.已知R 1:R 2=3:4,当电阻R 1、R 2串联在电路中时,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2= ;当电阻R 1、R 2并联在电路中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 1、R 2所产生的热量之比Q 1:Q 2= .19.两个定值电阻R 1和R 2,已知R 1=3R 2.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则R 1和R 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R 1和R 2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20.某段导体两端加9V 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 ,当导体两端加6V 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A .21. 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安,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为10伏,它的电阻为 欧.22.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 和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元件A 的电阻为 Ω.将A 和B 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 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 和B 的总电流是 A .23.(2013•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 1为定值电阻,开关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2013•南京)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电灯L标有“6V 1.2W”字样.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5A.则:(1)电动机两端电压为V,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A.(2)通电1min电路消耗电能J.25.学校楼道照明灯泡经常烧坏,科技小组的成员经多次测量,测得照明电路最高电压达到了250V.若使用的灯泡上都标有“220V 60W“的字样,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他们将一个定值电阻与灯泡联,定值电阻的阻值至少为Ω.26.如图a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根据图象的信息可知:(选填“甲”或“乙”)是电压表示数变化的图象,电源电压为V,电阻R1的阻值为Ω.2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1=20Ω,R2=10Ω,当开关闭合时,请根据所给数据和电路图,求出相关4个物理量(要求写出具体求解过程).28.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A1的示数为0.4A,A的示数为0.6A,求:(1)通过R2的电流;(2)R1两端的电压;(3)在60s内R1产生的热量.2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Ω.开关闭合后,电阻R1支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O.4A,干路中电流表A的示数为0.6 A.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2)电阻R2的阻值;(3)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1.(2013•天水)如图所示电路,小灯泡规格为“12V,6W”(设灯丝的电阻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当滑片P移至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4V.则()A.小灯泡的电阻是20ΩB.电源电压是16VC.滑动变阻器最大值是12ΩD.滑片P位于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解答】解:A、由P=可知,灯泡的电阻:R L===24Ω,故A错误;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a端时,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电源的电压:U=IR L=0.5A×24Ω=12V,故B错误;C、当滑片P移至b端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灯泡两端的电压:U L=U﹣U滑=12V﹣4V=8V,电路中的电流:I′===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12Ω,故C正确;D、由C可知,当滑片P移至b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A,故D错误;故选C.2.(2013•雅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 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解答】解: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根据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根据R1=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故选B.3.(2013•泰安)甲、乙两个电阻的U﹣I图线如图所示,若把两个电阻串联接在同一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小于乙的电阻值B.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是2:1C.甲、乙两个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是2:1D.甲、乙两个电阻的电功率之比是1:4【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两电阻是定值电阻,且U甲=U乙=3V时,I甲=0.3A、I乙=0.6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甲===10Ω,R乙===5Ω,所以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故A不正确;B、把两个电阻串联接在同一电路中时,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是1:1,故B不正确;C、甲、乙两个电阻两端电压:====,故C正确;D、甲、乙两个电阻的电功率之比:====,故D不正确.故选:C.4.(2013•衢州)如图所示,R1=10欧姆,电流表A1示数为0.5安培,电源电压为10伏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R1和R2并联B.R2阻值为20欧姆C.R1两端电压为10伏特D.电流表A的示数为1.0安培【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2支路的电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1=U2=U=10V,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I=,∴R2===20Ω,I1===1A,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A的示数I=I1+I2=1A+0.5A=1.5A,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5.(2013•深圳)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1、L2阻值分别为6Ω和10Ω,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I2=3:5B.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3:5C.灯泡的电功率P1:P2=5:3D.灯泡L1比L2暗【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1:1,故B不正确;∵I=,∴通过两灯泡的电流之比:==×=×=,故A不正确;∵P=UI,∴==×=×=,故C正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灯泡L1比L2亮,故D不正确.故选:C.6.(2013•重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2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当移动滑片P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U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A.6V 10ΩB.6V 20ΩC.12V 20ΩD.12V 40Ω【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阻R 、R′组成一个串联电路,电路中的电流为0.4A,由欧姆定律得:I=,即:0.4A=,(2)当移动滑片P至最右端时,电阻R、R′组成串联电路,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有:I=,即:0.3A=根据电源电压不变,所以0.4A×(20Ω+R′)=0.3A×(20Ω+R′),解得:R′=20Ω,电源电压U=0.4A×(20Ω+×20Ω)=12V.故选C.7.(2013•贵阳)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实验中,先在a、b两点间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并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需要更换a、b间的电阻再进行两次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的进行,应选择下列的哪两个电阻()A.10Ω和40ΩB.20Ω和30ΩC.10Ω和20ΩD.30Ω和40Ω【解答】解: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不变,∵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 R=3V﹣2V=1V,∵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0Ω时,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R max=2R滑max=2×10Ω=20Ω,即定值电阻的最大阻值不能超过20Ω,结合选项可知,ABD不符合,C符合.故选C.8.(2013•哈尔滨)小明按图示电路测量小灯电泡功率,备有器材规格如下: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lOΩ,变阻器甲的规格“10Ω 1A”、乙的规格“50Ω 0.5A”,电流表量程有“0~0.6A”、“0~3A”,电压表量程有“0~3V”、“0~15V”,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灯泡消耗的功率等于额定功率B.为减小误差,电压表量程选“0~3V”,电流表量程选“0~0.6A”C.变阻器应选择甲“1OΩ 1A”D.由本实验可发现,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不同,亮度不同【解答】解:A、当电压表示数为2.5V即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灯泡消耗的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以电压表选0~3V的量程;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 L ===0.25A,所以电流表的量程选0~0.6A,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 R=U﹣U L=6V﹣2.5V=3.5V,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14Ω>10Ω,所以变阻器选“50Ω 0.5A”,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D、由本实验可发现,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实际功率不同,亮度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9.(2013•宿迁)如图,在探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当我们将电阻由5Ω换成10Ω后,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B.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C.将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D.将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解答】解:在滑片P不动的情况下,将电阻由5Ω换成10Ω后,闭合开关,电路总电阻变大,∵I=,∴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要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只能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即滑片P向右端移动.故选C.10.(2013•泉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U1;接着只断开开关S2,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2,若已知U1:U2=5:3,则电阻R1和R2的阻值之比是()A.1:2 B.2:3 C.3:2 D.5:3【解答】解:闭合开关S1、S2,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即U=U1;接着只断开开关S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U R2=U﹣U R1=U1﹣U2,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故选C.11.(2013•广西)从201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驾要负刑事责任.酒精测试仪是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所示是一种酒精测试仪的原理图,R1为一个定值电阻,为酒精气体传感器,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检测时,如果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A.电压表示数越大B.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压表示数越小D.电流表示数越大【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则传感器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即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酒精气体传感器两端电压减大,即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故选A.12.(2013•柳州)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为0.2A.如果给原来的电池再串联一节相同电池,那么电路中的电流变为()A.0.8A B.0.4A C.0.2A D.0.1A【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电源是一节干电池构成的,电压为1.5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的大小为:R===7.5Ω;(2)给原来的电池再串联一节相同电池时,电源的电压为3V,∵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I′===0.4A.故选B.13.(2013•通辽)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1.5A;断开开关S2,电压表示数为6V,则R1和R2的阻值分别是()A.6Ω 2ΩB.6Ω 3C.4Ω 2ΩD.4Ω3【解答】解:(1)闭合开关S1、S2,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U=9V),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可得,R1的阻值:R1===6Ω,故CD不正确;(2)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U2=U﹣U1=9V﹣6V=3V,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即=,解得:R2=3Ω,故A不正确,B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13小题)14.(2013•雅安)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A;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V.【解答】解:∵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两只定值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10Ω+15Ω=25Ω;∵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6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IR=0.6A×25Ω=15V.故答案为:25;0.6;15.15.(2013•宜昌)把5Ω的电阻R1跟15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V 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A,R2两端的电压是V.【解答】解:∵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1的电流即电路中的电流:I1=I===0.3A,R2两端的电压:U2=IR2=0.3A×15Ω=4.5V.故答案为:0.3;4.5.16.(2013•龙岩)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1:2,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解答】解:两电阻串联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1:1;∵I=,∴===.故答案为:1:1;1:2.17.(2013•天津)一盏标有“220V 100W“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220V 100W“的白炽灯与“220V 20W”的节能灯均正常工作时亮度相当,若两灯都正常工作,分别消耗1kW•h的电能,节能灯比白炽灯多工作h.【解答】解:(1)根据P=可得,白炽灯的电阻:R===484Ω;(2)根据W=Pt可得,节能灯和白炽灯消耗1kW•h电能工作的时间:t节===50h,t白===10h,节能灯比白炽灯多工作的时间:t=t节﹣t白=50h﹣10h=40h.故答案为:484;40.18.(2013•南充)已知R1:R2=3:4,当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时,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当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R1、R2所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解答】解:(1)当电R1、R2串联在电路中时,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I=,∴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2)当电阻R1、R2并联在电路中时,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Q=W=t,∴===.故答案为:3:4;4:3.19.(2013•绥化)两个定值电阻R1和R2,已知R1=3R2.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则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R1和R2产生的热量之比是.【解答】解:两电阻串联时,∵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R1和R2产生的热量之比:===.故答案为:3:1;3:1.20.(2013•怀化)某段导体两端加9V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当导体两端加6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通过导体的电流为A.【解答】解: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导体的电阻:R===30Ω,∵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导体两端加6V电压时,该导体的电阻仍为30Ω不变,此时通过的电流:I′===0.2A.故答案为:30Ω;0.2.21.(2013•上海)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安,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该导体的电阻为欧.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为10伏,它的电阻为欧.【解答】解:(1)通过导体的电流:I===0.6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导体的电阻:R===10Ω;(2)∵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为10伏时,它的电阻不变,仍为10Ω.故答案为:0.6;10;10.22.(2013•齐齐哈尔)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是A.【解答】解:从图象上任选一点,当电压U=1.5V时,电流为I=0.3A,元件A的电阻为R===5Ω,当电压U=2V时,通过B的电流为0.2A,元件B 的电阻为R B ===10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时,从图象上可以看出通过A的电流为I1=0.5A,通过电流B的电流I2===0.25A,所以通过A和B的总电流是0.5A+0.25A=0.75A.故答案为:5;0.75.23.(2013•齐齐哈尔)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答】2解:(1)当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R变小,电源电压U不变,由I=可知电路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2)由电路图知,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U1,由欧姆定律可知R1=,由于电阻R1不变,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答案为:变大;不变.24.(2013•南京)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电灯L标有“6V 1.2W”字样.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5A.则:(1)电动机两端电压为V,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A.(2)通电1min电路消耗电能J.【解答】解: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灯泡与电动机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 M=U L=6V,∵P=UI,∴通过灯泡的电流I L ===0.2A,∵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M=I﹣I L=0.5A﹣0.2A=0.3A;(2)通电1min电路消耗电能:W=UIt=U L It=6V×0.5A×60s=180J.故答案为:(1)6;0.3;(2)180.25.(2013•天门)学校楼道照明灯泡经常烧坏,科技小组的成员经多次测量,测得照明电路最高电压达到了250V.若使用的灯泡上都标有“220V 60W“的字样,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他们将一个定值电阻与灯泡联,定值电阻的阻值至少为Ω.【解答】解:因为最高电压250V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220V,所以需要串联一个电阻;∵P=UI∴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I===A,又∵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串联电阻两端电压:U R=250V﹣220V=30V,则串联电阻的阻值:R===110Ω.故答案为:串;110.26.(2013•鄂州)如图a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根据图象的信息可知:(选填“甲”或“乙”)是电压表示数变化的图象,电源电压为V,电阻R1的阻值为Ω.【解答】解:(1)由a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连入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R1两端的电压同时变小,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两端的电压就要变大;结合图b可知,甲是R1的U﹣I图象即电压表V1示数变化的图象,乙是R2的U﹣I图象即压表V2示数变化的图象;(2)由图象可知,当U1=U2=3V时,I=0.15A,∵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电源电压U=U1+U2=3V+3V=6V;∵I=,∴R1===20Ω.故答案为:乙;6;20.三、解答题(共4小题)27.(2013•贵州)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1=20Ω,R2=10Ω,当开关闭合时,请根据所给数据和电路图,求出相关4个物理量(要求写出具体求解过程).【解答】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1)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1和R2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U1=U2=U=6V;(2)通过R1的电流:I1===0.3A;(3)通过R2的电流:I2===0.6A;(4)干路电流(电流表示数):I=I1+I2=0.3A+0.6A=0.9A;答:(1)R1和R2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U1=U2=U=6V;(2)通过R1的电流为:0.3A;(3)通过R2的电流为:0.6A;(4)干路电流为:0.9A.28.(2013•南宁)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A1的示数为0.4A,A的示数为0.6A,求:(1)通过R2的电流;(2)R1两端的电压;(3)在60s内R1产生的热量.【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R2的电流I2=I﹣I1=0.6A﹣0.4A=0.2A;(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两端的电压:U1=I1R1=0.4A×10Ω=4V;(3)在60s内R1产生的热量:Q1=I12R1t=(0.4A)2×10Ω×60s=96J.答:(1)通过R2的电流为0.2A;(2)R1两端的电压为4V;(3)在60s内R1产生的热量为96J.29.(2013•来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Ω.开关闭合后,电阻R1支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O.4A,干路中电流表A的示数为0.6 A.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2)电阻R2的阻值;(3)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1)由I=可得,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1R1=10Ω×0.4A=4V;(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R2的电流:I2=I﹣I1=0.6A﹣0.4A=0.2A,∵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R2====20Ω;(3)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P2=U2I2=U1I2=4V×0.2A=0.8W.答:(1)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4V;(2)电阻R2的阻值为20Ω;(3)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0.8W.30.(2013•镇江)为了节能,正明中学为教室安装了光控照明系统,有效避免了“长明灯”的现象.光控系统用光敏电阻控制,光敏电阻是阻值随着光的照度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元件(光越强,照度越大,照度的单位为1x).某光敏电阻。
欧姆定律 习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如图1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R1和R2中的某个电阻,其“I-U”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下图列出另一个电阻的“I-U”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A. B. C.D.2.由欧姆定律I=推得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只和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3.如图电路中,R1>R2,所有元件完好,开关闭合,电流表A的示数是1A,电流表A1的示数()A.小于0.5AB.等于0.5AC.大于0.5AD.等于1A4.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定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小灯泡电阻,实验中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所测数据画出了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关系的图象,下面几个图象符合实际的是()A. B.C.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MN原线圈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回路中有一定值电阻R0和两个小灯泡L1、L2,电表为理想电表.最初电键S是断开的,现闭合电键S,则()A.副线圈两端电压变大B.灯泡L1变亮 C.电流表A1示数变大 D.电阻R0中的电流变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7.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元件A的电阻为______ Ω;将A和B串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 Ω.8.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通过的电流是0.3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 Ω,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时,它电阻是______ Ω,若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其电阻是______ Ω.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2灯的电阻为R0,当仅闭合开关S1,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甲、乙两表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则L1灯的电阻为______ ;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则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 .(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10.某用电器电阻为12Ω,在6-9V电压时均可正常工作.若将它接在15V的电路上,需要给它______ 一个最大阻值为______ Ω或最小阻值为______ Ω的电阻,才能正常工作.11.如图,已知R1、R2电阻值相等,R3的阻值为20Ω,A1的示数为0.2A,A2示数为0.5A.则通过R2的电流为______A;R1的电阻值为______ Ω;电源电压为______ V.12.电阻R1=20Ω,R2=30Ω.若将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______ ,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______ ;若将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______ ,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______ .13.甲、乙两个电阻分别标有“6Ω,0.5A”、“10Ω,1A”,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在电路中,则电源电压最大是______ ;干路中的电流为______ .若两只电阻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则电路中的最大电流______ ;电源电压最大为______ V.14.如图所示开关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3:5.当开关闭合,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为______ .15.如图所示电路,若L1的阻值为10Ω,只闭合S1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源电压是______ V,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A,则L2的阻值为______ Ω.16.在一段导体两端加上0.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04A,若使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3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 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17.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2V,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1)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电阻箱阻值为100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 Ω.(2)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A.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温度t(℃)70605040302010…电阻R T(欧)22283544567394…(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明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如图乙所示).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图乙中______ 两端接入一电压表.A.ab B.bc C.ac.18.张彬同学为了检测空气污染的指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的倒数与空气污染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12V保持不变,R0=5Ω,当电压表为4V时,求:(1)通过R0的电流;(2)此时电路总电阻的阻值;(3)当电路中电流为1.2A时,空气污染指数是多少API?19.实验室有一种小量程的电流表叫毫安表,其电阻不可忽略.在电路中,我们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个能读出通过它的电流特殊电阻.利用图示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毫安表的电阻,电源的电阻不计,R1=140Ω,R2=90Ω.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毫安表的读数为10mA;当S1断开S2闭合时,毫安表的读数为15mA.求毫安表的电阻R A和电源的电压U.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0.如图所示,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1A;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欧姆定律习题(含答案)【答案】1. D2. C3. A4. C5. D6. AC7. 5;158. 10;10;109. ;10. 串联;18;811. 0.1;80;812. 1:1;2:3;3:2;1:113. 3V;0.8A;0.5A;814. 5:215. 6;1516. 0.6;517. 20;减小;A18. 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1)当电压表示数U0=4V时,通过电阻R0的电流:I0===0.8A;(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路电流:I=I0=0.8A,此时电路总电阻:R串===15Ω;(3)当电路中电流I'=1.2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总===10Ω;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知:R′=R总-R0=10Ω-5Ω=5Ω,则==0.2Ω-1,由图乙可知,此时空气污染指数为50API.答:(1)通过R0的电流为0.8A;(2)此时电路总电阻的阻值为15Ω;(3)当电路中电流为1.2A时,空气污染指数为50API.19. 解:当只闭合S1时,R1与毫安表串联,毫安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R1+R A)=10×10-3A×(140Ω+R A),当只闭合S2时,R2与毫安表串联,毫安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电源电压:U=I′(R2+R A)=15×10-3A×(90Ω+R A),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10×10-3A×(140Ω+R A)=15×10-3A×(90Ω+R A),解得:R A=10Ω,电源电压U=I(R1+R A)=10×10-3A×(140Ω+10Ω)=1.5V.答:毫安表的电阻为10Ω,电源的电压为1.5V.20. 解:(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R1=0.3A×20Ω=6V;(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路中的总电阻:R===6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2=R-R1=60Ω-20Ω=40Ω.答:(1)电源电压是6V;(2)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是40Ω.【解析】1.解:由图2可知,电压和电流值没有为零的坐标,故图2为R1的“I-U”图象,当滑片P在最左端时,R1两端的电压最大,即为电源的电压,则电源的电压U=U R1=6V,当滑片在最右端时,R1与R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2两端的电压最大,由图象可知,R1两端的电压U1=2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最大电压:U2=U-U1=6V-2V=4V,由I=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U-U1=U-IR1,综上可知,滑动变阻器的图线为一条倾斜的线段,两端点坐标为(4,0.2)和(0,0.6),选项D符合.故选D.由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V1测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根据图2的U-I图象没有为零的坐标判断出是电阻R1的U-I图象,并根据图象读出电源的电压;当滑片在最右端时,R1与R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2两端的电压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的最大电压,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综上判断选项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判断出R1和R2的I-U图象的特点.2.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R=只是计算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2)R=这个公式只说明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比值.本题考查我们对欧姆定律导出公式R=的理解,要注意公式R=只是表示出了三者之间的数值关系,而并非是它们间的正、反比关系.3.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1>R2,所以,由I=可知,两支路的电流关系I1<I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I=I1+I2>I1+I1=2I1,即1A>2I1,则I1<0.5A,即电流表A1的示数小于0.5A.故选A.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支路的电流关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电流表A1的示数.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4.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有关,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但可以由R=求出导体的电阻,故A、B、D 错误,故C正确.故选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本题重点考查了电压、电流以及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只是导体的性质.5.解:由于图象是I-U图象,则图线的斜率k是表示出电阻的倒数,当R增大时,变小,即斜率k变小.由于灯泡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所以当电压变大时,灯泡的电阻增大,则I-U图象中图线的斜率k变小,由图可知D符合题意.故选D.I-U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出灯丝的电阻的倒数,且斜率越大、电阻的倒数越大,则电阻越小.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I-U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倒数的大小.6.解:A、由于输入的电压的大小和变压器的匝数比不变,所以变压器的输出的电压始终不变,故A正确;B、当S接通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所以电阻R上消耗的电压变大,由于输出的电压不变,所以灯泡L1的电压减小,故灯泡L1变暗,故B错误;C、当S接通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而变压器的匝数比不变,所以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故C正确;D、当S接通后,原线圈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变大,即通过电阻R0电流变大,故D错误;故选AC.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输入的功率的大小是由输出功率的大小决定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变压器的知识,要能对变压器的最大值、有效值、瞬时值以及变压器变压原理、功率等问题彻底理解7.解:由图象可知,AB为定值电阻,当U A=U B=3V时,I A=0.6A,I B=0.3A,由I=可得,A、B两元件的电阻分别为:R A===5Ω,R B===10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R=R A+R B=5Ω+10Ω=15Ω.故答案为:5;15.由电路图可知,两元件的U-I图象为正比例函数,则两电阻为定值电阻,从图象中读出一组数据,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的阻值,将A和B串联后,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有用的信息.8.解:由I=可得,导体的电阻:R===10Ω,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时或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仍为10Ω不变.故答案为:10;10;10.(1)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目.9.解:(1)当仅闭合开关S1,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L1与L2并联,电流表甲测干路电流,电流表与测L2支路的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L1支路的电流:I总=I1-I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1-I2)R1=I2R0,解得:R1=;(2)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灯泡串联,甲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乙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之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故答案为:;.(1)当仅闭合开关S1,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L1与L2并联,电流表甲测干路电流,电流表与测L2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L1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求出L1灯的电阻;(2)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灯泡串联,甲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乙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两电压表示数之比.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10.解: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要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应串联一个电阻分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串联电阻R两端的电压:U R=U-U用,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解得:R=R用=R用=(-1)R用,当U用=6V时,R的阻值最大,则R=(-1)R用=(-1)×12Ω=18Ω,当U用=9V时,R的阻值最小,则R=(-1)R用=(-1)×12Ω=8Ω.故答案为:串联;18;8.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要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应串联一个电阻分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求出串联电阻的阻值,进一步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11.解:由电路图可知,三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与R2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R2与R3支路的电流之和.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1、R2电阻值相等,所以,由I=可知,I1=I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R2电流:I1=I2=I A1=×0.2A=0.1A,通过R3的电流:I3=I A2-I2=0.5A-0.1A=0.4A,则电源的电压:U=I3R3=0.4A×20Ω=8V,R1的电阻值:R1===80Ω.故答案为:0.1;80;8.由电路图可知,三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与R2支路的电流之和,电流表A2测R2与R3支路的电流之和.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R2电流关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2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3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电阻值.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电路连接方式的判断和电流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12.解:(1)将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1:1,由I=可得,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2)将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1:1,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故答案为:1:1; 2:3; 3:2; 1:1.(1)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端的电压之比;(2)两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的电流之比.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13.解:(1)由I=可得,两电阻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U1=I1R1=0.5A×6Ω=3V,U2=I2R2=1A×10Ω=10V,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为使两电阻都不烧坏,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3V;此时通过甲电阻的电流0.5A不变,通过乙电阻的电流:I2′===0.3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的最大电流:I=I1+I2′=0.5A+0.3A=0.8A;(2)两电阻串联时,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为使两电阻都不烧坏,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5A,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源电压最大:U=I1(R1+R2)=0.5A×(6Ω+10Ω)=8V.故答案为:3V;0.8A;0.5A;8V.(1)已知两电阻的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端的最大电压,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阻并联时,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两者较小的一个,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的最大电流;(2)两个电阻串联时各处的电流相等,为保证电路安全,流过电路的电流应取较小的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然后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端所加的电压.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两电阻并联时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两者最大允许所加电压的最小值,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两者最大允许通过电流的较小值.14.解:(1)当开关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时,R1和R2并联,甲测R2支路的电流,乙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两支路的示数之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I=可得,两电阻的阻值之比:===;(2)当开关闭合,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时,R1和R2串联,甲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乙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故答案为:5:2.(1)当开关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时,R1和R2并联,甲测R2支路的电流,乙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的阻值之比;(2)当开关闭合,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时,R1和R2串联,甲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乙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两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本题通过改变开关的连接方法和电表的更换,改变了电路的连接方法,电路先并联后串联,通过电阻的不变量来沟通两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15.解:(1)只闭合S1时,电路中只有L1,则电源电压为:U=I1R1=0.6A×10Ω=6V;(2)S1、S2都闭合时,电路变为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则干路电流为I=1A,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工作互不影响,故L1中的电流仍为0.6A;则L2中的电流为:I2=I-I1=1A-0.6A=0.4A;L2的阻值为:R2===15Ω;故答案为:6;15.分析准确,开关闭合和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再运用欧姆定律的公式I=,以及变形公式U=IR和R=可求出题目中的物理量.熟练运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电压规律;准确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解:由欧姆定律可得:R=;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I1==;故答案为:0.6,5.题目中已知电压和电流故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阻,则可求得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题目较为简单.17.解:(1)由图可知,电阻箱与热敏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I=0.1A,电阻箱两端电压:U箱=IR箱=0.1A×100Ω=10V,热敏电阻R T两端电压:U敏=U-U箱=12V-10V=2V,热敏电阻R T的阻值:R T===20Ω;(2)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直接得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3)因为热敏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电压表应该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即ab两端,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故答案为:(1)20;(2)减小;(3)A.(1)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电路中的电流以及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解;(2)分析表中数据找出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的规律;(3)根据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进行分析,串联电路中,电阻的阻值越大,那么该电阻分得的电压越多.本题是一道关于图象分析和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综合题,能否根据图象分析热敏电阻的变化趋势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18.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通过R0的电流;(2)利用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求出电路总电阻;(3)当电路中电流为1.2A时,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此时R的阻值,然后求出,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空气污染指数.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有用的信息.19.由电路图可知,当只闭合S1时,R1与毫安表串联,毫安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当只闭合S2时,R2与毫安表串联,毫安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得出等式即可求出毫安表的电阻,进一步求出电源的电压.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结构和利用好电源的电压不变是关键.20.(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物理)物理欧姆定律测试题(含答案)

(物理)物理欧姆定律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向b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和变大B. 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大C. 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D. 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答案】D【解析】【解答】等效电路图如下,R1与R2串联,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
A、开关S闭合,当滑片P由a向b滑动时,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则两个电压表示数之和不变,A不符合题意;BCD、滑片P由a向b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总电阻变大,由I= 知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 l两端电压变小,即V1的示数变小,则V2示数就会变大;所以,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小,B不符合题意;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D符合题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1与A的示数之比等于定值电阻R1的阻值,所以该比值不变,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先画出等效电路图,确认电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和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5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5Ω.闭合开关S,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B. 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C. 滑片可在R2上任意移动D. 若滑片移到b端时,R1与R2的电功率之比为3:1【答案】 D【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1)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I=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大,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A不符合题意;(2)由电路图可知,R2的滑片移至a端时会造成电源短路,所以,滑片不可在R2上任意移动,C不符合题意;(3)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若滑片移到b端时,由P=UI=可知,R1与R2的电功率之比:====,D符合题意。
(完整)初中物理__欧姆定律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初中物理__欧姆定律练习题附答案欧姆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定律,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欧姆定律的应用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给出一些关于欧姆定律的练习题,并附上答案。
希望通过实际的练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欧姆定律。
练习题一:一根导线的电阻为3欧姆,通过它的电流为5安培,求通过导线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解答: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V = I × R。
代入已知量,V = 5 × 3 = 15(单位:伏特)。
练习题二:某电器的额定电压为220伏特,通过它的电流为2安培,求该电器的电阻是多少?解答:还是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即R = V / I。
代入已知量,R = 220 / 2 = 110(单位:欧姆)。
练习题三:一台电视机通过220伏特的电压工作,接在电路中,当通过电视机的电流为1.5安培时,求该电视机的电阻是多少?解答:同样地,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即R = V / I。
代入已知量,R = 220 / 1.5 = 146.67(单位:欧姆)。
练习题四:一个电阻为10欧姆的电路中,通过电流为5安培,求通过电路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解答:按照欧姆定律,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V = I × R。
代入已知量,V = 5 × 10 = 50(单位:伏特)。
练习题五: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24伏特,电阻为6欧姆,求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多少?解答:欧姆定律告诉我们,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 = V / R。
代入已知量,I = 24 / 6 = 4(单位:安培)。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提供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只需要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你就可以轻松应对各种与电路相关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欧姆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电路、计算电路的电阻、电流和电压,在电路故障排查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

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变亮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小灯泡变亮C.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小灯泡不亮D.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小灯泡不亮【答案】D【解析】【解答】解:当开关S断开时,灯L与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S闭合时,L短路,灯不亮,电路中只有R,此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故电压表示数变大,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S闭合时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I=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综上所述,只有D正确,ABC错误.故选D.【分析】分析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路的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确定正确答案.2.我国刑法规定,从20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为了打击酒驾行为,交警常用酒精浓度监测仪对驾驶人员进行酒精测试,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酒精浓度监测仪的简化电路图,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浓度传感器(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接通电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酒精浓度减小时,R的阻值减少B.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C.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 当酒精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答案】 C【解析】【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故A错误;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它是不变的,故B错误;由题知,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越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示数越大;故C 正确;当酒精气体浓度增大时,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故D错误.故选C.【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图象可知酒精气体的浓度越小传感器的电阻越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再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化.3.如甲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R0的阻值是5ΩB.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12.8WC. R0的最小功率是1.6WD.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是35Ω【答案】 C【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通过的电流是0.6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A. 10ΩB. 3.6ΩC. 6.6ΩD. 5.4Ω【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I= 可得,导体的电阻: R= = =10Ω.故选A.【分析】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图是一种输液时所用报警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贴在针口处的传感器M接触到从针口处漏出的药液后,其电阻R M发生变化,导致电压表的示数增大而触犯警报器(图中未画出)报警,则M接触药液后()A. M的电阻R M变大B.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C.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乘积不变D.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变大【答案】B【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传感器电阻M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可知,M接触药液后,警报器报警,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由I= 的变形式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乘积变大,故C错误;由P=UI可知,电源电压不变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故B正确;由R= 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M的电阻R M变小,故A错误;由R= 可知,电压表V与电流表A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R的阻值,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不变,故D错误.故选B.【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传感器电阻M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题意可知,M接触药液后,警报器报警,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可知电压表V与电流表A的乘积变化;根据P=UI可知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电阻的串联可知M的电阻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结合定值电阻的阻值可知电压表V与电流表A的比值变化.3.甲图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I-U图象。
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

物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内电阻、1R 、2R 均未知,当a 、b 间接入电阻/1R =10Ω时,电流表示数为11A I =;当接入电阻/218R =Ω时,电流表示数为20.6A I =.当a 、b 间接入电阻/3R =118Ω时,电流表示数为多少?【答案】0.1A 【解析】 【分析】当a 、b 间分别接入电阻R 1′、R 2′、R 3′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代入数据,联立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当a 、b 间接入电阻R 1′=10Ω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1+112I R R ')(R 1+r )+I 1R 1′ 代入数据得:E=(1+210 R )(R 1+r )+10① 当接入电阻R 2′=18Ω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2+222I R R ')(R 1+r )+I 2R 2′ 代入数据得:E=(0.6+210.8R )(R 1+r )+10.8② 当a 、b 间接入电阻R 3′=118Ω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3+332I R R ')(R 1+r )+I 3R 3′ 代入数据得:E =(I 3+32118 I R )(R 1+r )+118I 3③ 由①②③解得:I 3=0.1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直接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搞清楚电路的结构,解题时不需要解出E 、r 及R 1、R 2的具体值,可以用E 的表达式表示R 2和r+R 1,难度适中.2.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强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如图所示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 B 、R 0分别表示有、无磁场时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 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并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6~1.0 T,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他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值R0=150 ΩB.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约为20 ΩC.电流表A,量程2.5 mA,内阻约30 ΩD.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E.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F.开关S,导线若干(2)正确接线后,将磁敏电阻置入待测磁场中,测量数据如下表:123456U(V)0.000.450.91 1.50 1.79 2.71I(mA)0.000.300.60 1.00 1.20 1.80根据上表可求出磁敏电阻的测量值R B=______Ω.结合题图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______T.(3)试结合题图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 T和0.4~1.0 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在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见解析图(2)1500;0.90(3)在0~0.2T范围内,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非线性变化(或不均匀变化);在3.如图甲所示,电源由n个电动势E="1.5" V、内阻均为r(具体值未知)的电池串联组成,合上开关,在变阻器的滑片C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如图乙中Ⅰ、Ⅱ、Ⅲ所示,电表对电路的影响不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欧姆定律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巩固欧姆定律的学习,带来一份欧姆定律的练习题,文末有答案,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测试一下,需要更多内容可以关注!
1.欧姆定律不适用于 ( )
A.金属导电
B.电解液导电
C.稀薄气体导电
D.气体导电
2.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R=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B.从R=U/I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通过的电流越大,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
C.从I=U/R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从R=U/I可知,对于某一确定的导体,所加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是个恒量
3.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2-2所示,可知两电阻R1∶R2等于
A.1∶3
B.3∶1
C.1∶
D. ∶1 4.有a、b、c、d四个电阻,它们的U—I关系如图2-3所示,则图中电阻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5.在电阻两端加50 V的电压,该电阻10秒内有20C的电量通过横截面,则该电阻的阻值为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B.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也发生变化,
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对这段导体来说等于恒量
C.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
反比
D.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
比
2.鸟儿落在110V的高压输电线上,虽然通电的高压线是裸露电线,但鸟儿仍安然无恙,这是因为 ( )
A.鸟有耐高压的天性
B.鸟儿是干燥的,所以鸟体不导电
C.鸟两脚间的电压几乎为零
D.鸟体电阻极大所以无电流通过
3.一个标有“220V 60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由零逐渐增
大到220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
题中给出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
4.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电阻横截面的
电量q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2-5所示,此图象的斜率可表示为( )
A.U
B.R
C.
D.
5.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 V,在2 min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
积的电量是15 C,那么这段导体的电阻应是Ω.
6.人体通过50 mA的电流时,就会引起呼吸器官麻痹.如果人体的最小电阻为800 Ω,求人体的安全工作电压.根据以上所给的数据说明:为什么人体触到220 V的电线时会发生危险,而接触到干电池的两极时却没有感觉?
1.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1/3时,导体中电流就减小0.6A ;如果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中电流将变为多少?
2.如图2-6所示是一根表面均匀地镀有很薄的发热电阻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L为50cm左右,直径D为10cm左右),镀膜材料的电阻率ρ已知,管的两端有电箍MN。
现给你米尺、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和若干导线。
请你设计一个测定膜层厚度d 的实验方案。
(1)实验中应测定的物理量是:。
(2)在虚线框内用符号画出测量电路图。
(3)计算膜层厚度的公式是。
3.有一小灯泡上标有“6V,0.1A”的字样,现要测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V,内阻2.0 kΩ)
B.电压表(0~10V,内阻3.0 kΩ)
C.电流表(0~0.3A,内阻3.0Ω)
D.电流表(0~6A,内阻1.5Ω)
E.滑动变阻器(30Ω,2A)
F.学生电源(直流9V)及开关、导线等
(1)实验中所用的器材为 (填字母代号)。
(2)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压从0开始测量。
1.一根长为2m,横截面积为1.6×10-3m2的铜棒,两端电势差为5.0×10-2V,铜棒的电阻为
2.19×10-5Ω,铜内自由电子密度为8.5×1029m-3。
求:
(1)通过铜棒的电流
(2)铜棒内的电场强度
(3)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2.如图2-7甲所示是一种测量电容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是通过对高阻值电阻放电的方法,测出电容器充电至电压U时所带电量Q,从而再求出电容器的电容C。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时的情况如下:接通开关S,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小量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接近满刻度,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0=490μA,电压表的示数U0=6.0V,I0 、U0分别是电容器放电时的初始电压和电流。
断开开关S,同时开始计时,每隔5S(10S)测读一次电流I的值,将测得数据填入表格,并标在图乙坐标纸上(时间t为横坐标、电流i为纵坐标),结果如图中小黑点“.”所示。
(1)在图2-7乙中画出i—t图线。
(2)图乙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面积的物理意义是。
(3)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F
课堂同步:1.CD 2.BCD 3.A 4.A 5.25
课后巩固: 1.BC 2.C 3.ABD 4.C 5.32
6.40 V,因220 V>40 V,会发生危险,1.5 V
提速训练:1.1.8A
2.(1)应测的物理量为L、D、U、I。
(2)测量的电路如图46—2所示(3)∵R= 、R= 、 S=πD?d,∴ d=
3.(1)BCEF
(2)如图所示
高考链接 :1.(1)2.3×103A (2)2.5×10-2V/m (3)1.1×
10-5m/S
2.(1)图略 (2)放电过程中通过回路的总电量 (3)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