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合集下载

英美法系的形成过程

英美法系的形成过程

英美法系的形成过程第一时期:英国普通法之雏形时期(公元5世纪初—十三世纪初)1、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公元5世纪—11世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是欧洲北部日耳曼民族的支系。

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自公元5世纪初期攻入不列颠,这次入侵才开始了真正英吉利民族的历史。

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侵入不列颠后就定居下来,并逐渐形成一些小国,经过无数兼并和征讨才出现一些独立的较大的王国。

在此时期,不列颠的法律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从日耳曼带来的,他是根据日耳曼人的习惯形成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吉利与欧洲同一时期法律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和历史进程中。

随着基督教在英吉利统治地位的确立,英吉利的法律收到教会法和罗马法的影响。

在此影响下,英吉利国家开始了将早期的以口耳相传的习惯法变成成文法典的若干尝试,例如《埃塞尔伯特法典》、《真努特法典》等,但此时的法典在内容上杂乱无章,且主要是刑罚方面。

在此过程中,成文法只是习惯法的一个部分。

2、诺曼时期(公元1066年起至1154年)1066年,英王爱德华逝世,诺曼底公爵进攻英国兵占领英国。

诺曼公爵征服英国后,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开始几乎接管了英国的一切,包括原有的分散、落后的习惯法、教会法、罗马法等杂乱无章的法律秩序。

威廉一世在日耳曼—基督教文明的基础上,结合诺曼底公国统治的经验着手进行统一国家政治经济和法律的创建。

当地的法院在诺曼底王朝的封建制度下得以延续,由于统治者对当地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地方的诉讼就按照以前的类似案件处理,这就是遵循判例制度的起源。

同时,诺曼征服英国后,通过土地和财产为重点的一些列改革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处理政治与宗教、世俗法与教会法的问题上,诺曼划定了教会司法管辖权,排除了教会对世俗法院的干涉,确立了王权优于教权的原则,同时也设置了一个权力制衡的精神力量。

为了加强国家统一管理,威廉一世还建立了御前会议,他既是国王的咨议机关,同时也是国王的大法官。

英国崛起之路

英国崛起之路

英国崛起之路(一):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编者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人类是究竟从哪里来?经常说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

但是,当今世界有190多个国家,他们都从何而来,他们是怎么发展的,尤其是近几百年来引领人类现代化潮流的欧美国家,他们又是怎么崛起的?今天起,凤凰网历史频道从“欧洲国别史”开始,陆续打开世界各国的历史画卷,与广大网民一道,放眼寰球,纵览古今,惯看秋月春风。

往来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随着罗马(Roman)军队于公元5世纪时(401-410年)最终撤出不列颠(Britannia,古凯尔特语,意为“五彩斑斓的土地”),不列颠岛南部随后进入了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不列颠岛上南部地区帝国的余辉逐渐消亡殆尽,而耶酥(Jesus)最终替代了恺撒(Caesar,对罗马皇帝的称呼),一时间群雄并立,你方唱罢我登场,扰扰嚷嚷几百年后,在1066年圣诞节的伦敦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通译为威斯敏斯特教堂,伦敦的主要教堂,牛顿、达尔文等名人均葬于此地),随着诺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 of Normandy,the conqueror:绰号“征服者威廉”)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William I of England),英格兰进入了中世纪。

那么,人们对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7个国家究竟有没有详细的了解呢?本文旨在探讨这个时期的7个国家的若干情况。

一、时代发展脉络:1、史前时期:人们对于不列颠岛上的最早居民的了解很少(英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出现于25万年前,公元前5000年,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不列颠成为岛屿),但这些居民在斯通亨格(Stonehenge,圆形石结构)和阿弗伯利(Avebury)所遗留下来的巨石阵都证明史前期的岛上居民拥有一种相当程度发达的文明(Megalith Culture,巨石文明,来自北非,遍布于西班牙、法国和德国西部,以及英伦三岛),他们当时正处于青铜时代文化期。

英国历史总结(时间线)

英国历史总结(时间线)

英国历史总结(时间线)英国历史总结(时间线)1. 古代英国历史1.1 史前时期 (至公元43年)- 早期居民为石器时代部落- 铁器时代带来农业和青铜工艺的发展 - 凯尔特人的入侵和定居1.2 罗马时期 (公元43年-410年)- 罗马帝国征服英格兰南部- 社会、农业、建筑和法律制度的发展 - 罗马帝国撤退后,英国被分裂成小王国 1.3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410年-1066年)- 盎格鲁-撒克逊人定居- 基督教传入英格兰- 卡尔斯·英格兰建立统一王国1.4 诺曼征服和中世纪 (1066年-1485年)- 威廉征服者征服英格兰- 封建制度的建立- 英法百年战争2. 近代英国历史2.1 英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485年-1603年)- 亨利八世发起英国宗教改革- 知识和艺术的繁荣- 英国国教成立2.2 英国的帝国扩张 (1603年-1815年)- 英属殖民地的建立和扩大-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崛起- 英国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贸易站点2.3 工业革命和维多利亚时代 (1815年-1901年)- 工业革命导致经济和技术的巨大进步- 资本主义、工会运动和社会改革- 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2.4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 (1901年-194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参战并取得胜利- 英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是盟军之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3. 当代英国历史3.1 战后重建和福利国家 (1945年-1979年)- 英国实施国家医疗保健和福利制度- 社会主义政策和工业国有化- 殖民地独立和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3.2 新自由主义和撒切尔夫人 (1979年-1990年)- 撒切尔夫人上台,推行自由市场经济政策- 工业重组和私有化- 冷战结束和欧盟成员国地位恢复3.3 英国在欧盟和布莱尔时代 (1990年-现在)- 英国加入欧盟- 托尼·布莱尔时期的工党政府- 英国脱欧公投和脱欧进程4. 附件- 图片:古代英国遗址、历史人物等相关图片- 地图:显示古代和现代英国边界5. 法律名词及注释- 盎格鲁-撒克逊:指来自盎格鲁地区和撒克逊地区的日耳曼民族,他们在古代定居并建立了英国的基础。

英国简史

英国简史

英国简史(一)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首次率军入侵不列颠公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厄斯(Claudius)率军征服不列颠(二)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统治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昄依基督教公元832~860:肯尼斯·麦克阿尔平统一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亚瑟王(King Arthur)是5世纪英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国王。

亚瑟王(英语:KingArthur、全:瑟·潘德拉根)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也是凯尔特英雄谱中最受欢迎的圆桌骑士团的骑士领,一位近乎神话般的传奇人物。

中世纪作家,特别是法国作家,对亚瑟王的出生、他的骑们的奇遇,以及他的骑士兰斯洛和亚瑟的王后格尼薇儿的奸情,都有不同的描述。

他在罗马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亚瑟王。

后世认为,亚瑟王不是以某一位特定历史人物作为基础所塑造出来人物,而是一位架空的虚构角色,因此历史载上并无此人。

他是罗马帝国瓦解之后,率领圆桌骑士团统一了不列颠群岛,被后人尊称为瑟王。

西元800年左右,威尔斯的修士撰写了一本《布灵顿人的历史》,书中首次记载“亚”这个名字,描述他领导威尔士人抵抗从泰晤士河中游入侵的撒克逊人。

亚瑟王是其父尤瑟王的私生子,在此之前尤瑟王正室的孩子则是个女孩。

这女孩就是亚瑟王同父异母的姐姐摩根、也是骑士莫德雷德的生母。

(三)诺曼底王朝:1066~1154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在黑斯廷斯,威廉和哈罗德展开了决战。

哈罗德占据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第一次交锋,英国人守在山顶上,向冲锋的诺曼底人投掷石块、标枪,打退了诺曼底人的进攻。

可是很快,威廉就调整了进攻的战术,假装溃退,将英军引出坚固有利的阵地。

哈罗德没有识破这一计谋,命令英军追下山去,正好冲进了威廉设好的包围圈。

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英格兰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1)战争引起动乱 和饥荒,部分民众离开份地;(2)部分刻尔的份地被 迫转让或被王室没收;(3)教堂、修道院趁势兼并土 地;(4)丹麦金的征收使领主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封 建依附农制向农奴制转变。
(二)丹麦人在英国的统治(1016-1042年)
★第一位丹麦国王克努特(1016-1035年在位)
郡区:诸多百户区组成。“郡长”:代管王室领地、 负责地方治安、征召民军、主持地方法庭,可从 地方法庭和自治市贸易税中提取三分之一收益。
自治市:独立于郡区之外,自治程度比郡大,全国 共有几十个,以伦敦为首,1042年伦敦人口1.2 万,约克、温彻斯特、林肯次之,居民在5000以 上。全国九成城市属于国王,另外一成属于教会。
《莫儿登》写成于10世纪末,也再现了古老的武 士时代的社会准则。
★宗教诗:《十字架之梦》、《朱迪思》。
2、散文:知名的两位作者是舍博恩主教奥德赫姆和“英 吉利学问之父”比德。
(二)史学
★比德:《英吉利教会史》,以罗马天主教会在 不列颠的传教为主要内容,记载了自597年奥古 斯丁来不列颠传教,到731年的历史。除利用罗 马教廷的资料外,还收集了口头和文字资料。对 了解当时不列颠的社会经济状况、阶级结构等具 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德又被称为“英国历史之 父”。
二、争霸和统一
(一)七国时代(7世纪—870年) 诺森伯利亚、麦西亚、东昂格利亚、威塞克斯、埃塞 克斯、苏塞克斯和肯特。 七国为扩充疆域、争夺霸权征战不已。828年, 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802-839年在位)统一七国, 被尊为“全英格兰的国王”。
(二)海盗来袭 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Viking),
“敞田”是一种古老的土地制度,它将土地 分割为许多条条块块,按土地肥力、水源状况等 不同条件,平均分配给许多不同的农民。耕种时, 各人耕种属于自己的地段,称作份地。但这些份 地不仅互相交叉,而且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地区, 耕种起来非常不便。当这些地段上的农作物收获 以后,各地段的疆界将“敞开”,以供所有农户 放牧牛羊或收割柴草。

(完整word版)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作者及作品

(完整word版)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作者及作品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作者及作品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The Anglo-Saxon Period※《贝奥武甫》“The Song of Beowulf”《浪游者》“Widsith”or “The Traveller's Song"《航海家》“Seafarer”二、盎格鲁—诺曼时期The Anglo—Norman Period※《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杰弗里《史记》Geoffrey’s “History”莱亚门《布鲁特》Laysmon’s “Brust”《罗兰之歌》“Chanson de Roland”三、乔叟时期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玫瑰传奇》“Romance of the Rose”《好女人的故事》“The Legend of Good Women”《声誉殿堂》“The House of Fame"《百鸟会议》“The Parliament of Fowls"《特罗伊勒斯和克莱西德》“Troilus and Gressie"大众民谣Popular Ballads※《罗宾汉和阿林代尔》“Robin Hood and Allin—a—Dale””※《起来,去关门》“Get Up and Bar the Door”※《派屈克·斯宾塞爵士》“Sir Patrick Spens”托马斯·帕西《英诗辑古》Bishop Thomas Percy ”Reliques of Anciet English Poetry”兰格论《农夫皮尔期》“The Vision of Piers,the Plowman”四、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1.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1590《亨利六世》第二部The Second Part of “King Henry Ⅵ”《亨利六世》第三部The Third Part of “King Henry Ⅵ”1591《亨利六世》第一部The First Part of “King Henry Ⅵ”1592《理查三世》“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Richard Ⅲ”《错误的喜剧》“The Comedy of Errors”1593《泰特斯·安德鲁尼克斯》”Titus Andronicus”《驯悍记》“The Taming of the Shrew”1594《维洛那两绅士》“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爱的徒劳》“Love's Labour’s Lost”《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1595《理查二世》“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Richard Ⅱ"《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1596《约翰王》“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John”※《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1597《亨利四世》第一部The First Part of “King Henry Ⅳ”《亨利四世》第二部The Second Part of “King Henry Ⅳ”1598《无事生非》“Much Ado About Nothing”《温莎的风流娘儿们》”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亨利五世》”The Life of King Henry Ⅴ”1599《尤利乌斯·凯撒》“The Life and Death of Julius Caesar”《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1600《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 ,or,What You Will”※1601《哈姆雷特》“Hamlet, Prince of Denmark"1602《特洛伊洛斯与克瑞西达》“Troilus and Cressida"《终成眷属》“All's Well That Ends Well”1604《一报还一报》“Measure for Measure"《奥塞罗》“Othello,the Moore of Venice”1605《李尔王》”King Lear”《麦克白》“The Tragedy of Macbeth" 1606《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1607《科里奥拉鲁斯》”The Tragedy of Coriolanus”《雅典的泰门》“Timon of Athens”1608《佩里克利斯》“Pericles,Prince of Tyre”1609《辛白林》“Cymbeline,King of Britain”1610《冬天的故事》“The Winter’s Tale”《暴风雨》“The Tempest”《亨利八世》“The Life of King Henry Ⅷ”Poems《维纳斯与阿多尼斯》“Venus and Adonis”《露克丽丝受辱记》“Lucrece”※《十四行诗》“Sonnets"2。

盎格鲁撒克逊计划

盎格鲁撒克逊计划

盎格鲁撒克逊计划盎格鲁撒克逊计划是指公元5世纪至11世纪初在英国和爱尔兰地区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殖民和扩张活动。

这一时期,盎格鲁-撒克逊人逐渐占据了不列颠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并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盎格鲁-撒克逊人最早是由日耳曼半岛(今德国和丹麦地区)迁徙至不列颠群岛的。

在他们的迁徙过程中,他们与当地的凯尔特人和罗马人发生了冲突,最终占据了不列颠的大部分地区。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入侵时期。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到来对不列颠群岛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带来了新的语言、宗教和社会制度,逐渐形成了盎格鲁-撒克逊文化。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与当地的凯尔特人和罗马人产生了文化融合和冲突,形成了英格兰的独特文化传统。

盎格鲁-撒克逊计划的实施,标志着英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始。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到来,结束了罗马帝国在不列颠的统治,开启了英国中世纪的历史。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盎格鲁-撒克逊文化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英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盎格鲁-撒克逊计划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英国本土,还对整个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文化传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了整个欧洲大陆,对欧洲中世纪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殖民和扩张活动,也为欧洲大陆的历史进程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变革。

总的来说,盎格鲁-撒克逊计划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不列颠群岛和整个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到来,标志着英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始,开启了英国中世纪的历史。

同时,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传播,也为整个欧洲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变革。

盎格鲁-撒克逊计划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英国本土,还对整个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欧洲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anglo-saxons名词解释

anglo-saxons名词解释

1. 什么是Anglo-Saxons?Anglo-Saxons 意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指在中世纪早期(5世纪至11世纪)占领和居住在英国的一裙日耳曼民族。

他们最初来自欧洲北部地区,主要包括来自丹麦、德国和荷兰等地的日耳曼部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Anglo-Saxons 不断扩张并定居在英格兰地区。

2. 文化特点Anglo-Saxons 民族的文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语言、宗教和社会结构方面。

在语言方面,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叫做古英语的日耳曼语言,这种语言后来成为了现代英语的基础。

在宗教方面,Anglo-Saxons最初信仰异教,崇拜北欧神话中的众神,后来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他们逐渐皈依基督教。

在社会结构方面,Anglo-Saxons 社会是以贵族和部落为基础的,他们的部落领袖被称为"酋长"。

3. 政治组织在政治组织方面,Anglo-Saxons 社会采用了一种称为"郡县制"的制度,将土地分割成若干个郡县,每个郡县由一位叫做"伯爵"的官员来管理。

还设立了中央政府,国王负责统领全国的事务。

在国王下设立了财政、司法和军事等部门,这种政治组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稳定。

4. 经济生活在经济生活方面,Anglo-Saxons 人以农业为主。

除了种植农作物外,他们还养殖牲畜,特别是耕种小麦、大麦和豌豆等农作物。

Anglo-Saxons 人还以渔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制作布匹、陶器和金属器具等产品,并通过交换与贸易获取生活所需。

5. 文化影响在文化方面,Anglo-Saxons 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英国的语言、宗教和政治组织等方面。

古英语成为了英国的冠方语言,为后来的英语语言奠定了基础。

Anglo-Saxons 人在英国传播了基督教,为英国的宗教文化奠定了基础。

Anglo-Saxons 的政治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的政治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基督教的传播。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率40人首次 来到肯特王国,担任首届坎特伯雷大主教;663年,惠 特比宗教集会,实现教会统一;735年,罗马教廷又任 命约克大主教,英格兰教区格局基本形成。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武士
亚瑟王的传说最早出现在1485年,汤玛斯·玛 罗利写的《亚瑟王之死》。传说的亚瑟王大约生 活在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是威尔士一带的凯尔 特人的国王。在他的城堡里有一个大圆桌,可围 坐150人,只有屡立战功,名扬天下的英雄武士 才有资格坐在桌旁。亚瑟王和他的武士和占领不 列颠的罗马人和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顽强战斗, 是对抗野蛮的文明的象征,在充满罪恶的世界, 亚瑟王代表着勇敢、真理、正义和忍耐。
英格兰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1)战争引起动乱 和饥荒,部分民众离开份地;(2)部分刻尔的份地被 迫转让或被王室没收;(3)教堂、修道院趁势兼并土 地;(4)丹麦金的征收使领主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封 建依附农制向农奴制转变。
(二)丹麦人在英国的统治(1016-1042年)
★第一位丹麦国王克努特(1016-1035年在位)
文治武功:
(1)骁勇善战,是一位优秀的 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国内加强军 事建设,兴建堡垒、扩充骑兵, 实行民军轮番作战制,同时建造 军舰、发展海军;(2)重视财 政和习惯法,铸造货币,发展经 济,颁布了“阿尔弗雷德法典”, 成为英国习惯法的基础;(3) 重视文化教育,是盎格鲁-撒克逊 国王中唯一能读会写的人,翻译
“敞田”制虽有它的有利的一面,但它对 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三)下层居民的社会分层
★奴隶:处于社会最底层,数量很少,分有等级。
★农民:自由农和农奴,占社会下层的多数。
★手工业者和商人:占少数,生活于城镇上,手工 业者种类繁多,有金匠、铁匠、青铜匠、陶工、 造船匠、皮匠、木匠、石匠、制磨匠等等。
第二章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5世纪中叶-1066年)
一、蛮族入侵 二、争霸和统一 三、晚期撒克逊王国 四、贤人会议和郡区制 五、下层居民的生活 六、文学和史学
一、蛮族入侵
(一)英格兰的由来 “盎格鲁人的土地”(Angle-land) (二)军事征服 北欧日耳曼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 入侵原因:匈奴人的西进引起的民族大迁徙,及
★阿尔弗雷德大王:翻译比德的《宗教史》、编 译奥罗西斯的《世界史》,组织编纂《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贝奥武甫》(Beowulf)
故事来源于一种宗教文化,约发生于6世纪初的丹麦,与英 国无关,但反应了当时日耳曼部落的社会风貌。
故事分两部分,共约3000行,讲述一个叫格伦威尔的妖怪, 连续12年骚扰丹麦国王赫罗斯加的一座华美的酒宴厅——鹿厅, 抢走并吞噬他的战士。第一部分,青年勇士贝奥武甫率扈从赶来 营救,国王设宴款待,夜晚贝奥武甫与格伦威尔搏斗,获胜后又 在湖底洞穴与格伦威尔的海妖母亲搏斗。第二部分,贝奥武甫当 了国王,平安治理国家50年。晚年,他还和一条火龙以命相搏, 杀死火龙。史诗以贝奥武甫的葬礼和一首挽歌结束。
四、贤人会议和郡区制
(一)贤人会议 是王国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源自欧洲大陆日耳曼人的民
众大会,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特有的中央机构。贤人会议由国 王主持召开,会期、会址、规模不定,参加人数不等,多是高级 教士、世俗贵族、国王近臣和地方官员。 职权:(1)参与国家税收、外交、防务、分封等重大决策,选举、 废黜国王。(2)行使司法权。作为群体性贵族机构,是国家最 高法庭,能审理各种诉讼,包括涉及王室和显贵的要案及地方疑 难案件。(3)为国王提供信息。 奉行原则:群体表决、多数认可。 (二)郡区制 盎格鲁-撒克逊晚期形成以郡、区、乡3级管理为主,城镇为辅 的地方管理制度。 村庄:是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社会基层组织。“村长”: 处理邻里纠纷,缉捕盗贼等。 百户区:若干村邑组成。“百户长”:征收捐税、摊派徭役、征召 民军、强化地方治安和司法管理。
他在位时期丹麦、英国共有一主,英格兰真正与 丹麦区融为一体,克努特是“真正统一英国的第一位统 治者”。他准许教会征收什一税,获得教会和修道院的 支持,又通过教会说教获得民众的支持。他编撰法典, 强化社会治理,注意缓解英格兰人和丹麦移民的对立情 绪,大胆任命英裔贵族为中央和地方官员。
克努特之后,其子哈罗德、哈迪克努特相继为王, 但都短命。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2年,哈迪克努特无嗣而亡,艾特尔雷 德长子信者爱德华即位,丹麦人在英国的统治结束。
教皇的拉丁文著作,组织编纂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三、晚期撒克逊王国
(一)艾特尔雷德二世(978-1016年在位)
“丹麦金”:
980年丹麦人再次进犯英格兰,英国战败,国王 艾特尔雷德于991年支付巨额赔偿金以换取和平,此为 第一次缴纳“丹麦金”。最初丹麦金靠临时税收获得, 后成为固定的国税。992-994年,年支付额为2-2.2万 英镑,1002年增加到2.4万英镑,1007年3万英镑, 1012年4.8万英镑。
★阿尔弗雷德大王(871-899年在位)
871年,阿尔弗雷德继承威塞克斯王位, 876年丹麦人入侵,他率军在爱丁顿打败丹麦人, 使其退居不列颠东北的“丹麦区”。886年,他 进驻伦敦,成为全英格兰的领袖。
阿尔弗雷德之后的几代继任者继续其霸业, 于10世纪中叶迫使威尔士、苏格兰称臣,不列 颠实现部分统一。
★下级教士:生活困窘、衣食恶劣、四处流浪。
六、文学和史学
(一)文学
盎格鲁-撒克逊文学是英国文学的源头。当时的诗 歌和散文使用的语言是流行于5-12世纪的古英语,分 为4种方言:诺森伯利亚方言、麦西亚方言、西撒克逊 方言和肯特方言。
1、诗歌
★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反映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
语文学的最高成就。
郡区:诸多百户区组成。“郡长”:代管王室领地、 负责地方治安、征召民军、主持地方法庭,可从 地方法庭和自治市贸易税中提取三分之一收益。
自治市:独立于郡区之外,自治程度比郡大,全国 共有几十个,以伦敦为首,1042年伦敦人口1.2 万,约克、温彻斯特、林肯次之,居民在5000以 上。全国九成城市属于国王,另外一成属于教会。
《莫儿登》写成于10世纪末,也再现了古老的武 士时代的社会准则。
★宗教诗:《十字架之梦》、《朱迪思》。
2、散文:知名的两位作者是舍博恩主教奥德赫姆和“英 吉利学问之父”比德。
(二)史学
★比德:《英吉利教会史》,以罗马天主教会在 不列颠的传教为主要内容,记载了自597年奥古 斯丁来不列颠传教,到731年的历史。除利用罗 马教廷的资料外,还收集了口头和文字资料。对 了解当时不列颠的社会经济状况、阶级结构等具 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德又被称为“英国历史之 父”。
《贝奥武甫》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故事,还蕴藏着象征的、宗 教的含义,此外还介绍了宫廷的情景,如讲究礼节,饮酒欢庆, 交换礼物等等,庄严的场面使后人领悟到早期贵族武士的行为。
导演泽米吉斯:
一个勇敢男人的传奇经历,善与 恶之间的战斗,获得荣耀需要付 出代价……
本章思考题
1、5世纪蛮族入侵给英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 响?
人口增长的压力。 亚瑟王传奇 (三)影响 1、过去几百年间的罗马文化被破坏;
2、出现许多王国,国家与原始氏族部落共存,军事首领 向国王、侍从向封建贵族转变,封建制产生;
3、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国王与军事贵族的关系转变 为封君-封臣关系,自由农“刻尔”向农奴“维兰”转 变。
军事贵族领主化和广大自由农民的农奴化标志着 英国封建制度的初步形成。
郡区制产生和形成于英格兰封建国家形成 过程中,其半自治特色及中央与地方的从属关系, 为地方管理和公众参与提供了方便,也奠定了英 国地方管理体制的基本态势,有利于遏制封建分 裂和地方割据。
五、下层居民的生活
(一)生存环境 ★森林、沼泽、荒原很多,很多居住点的名字带有“森林”“丛林”
(wood、wald、wold)之类的词尾。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斗争付 出的代价不亚于武装斗争。 ★伴随着人口流动,灾荒和瘟疫横行,人口平均寿命不到45岁。 医疗技术原始,祷告和巫术是常使用的手段。1066年前,英国 人口不足150万。 (二)日常生活与劳作 ★住:多用木头茅草搭建,包括宫殿、礼拜堂等也是用木料建成。 ★食:大麦、小麦、燕麦;猪、羊获取肉类、乳制品。 ★劳作:农奴在敞田劳作,根据各自份地的多寡享有农产品,支付 贡赋劳役。各地因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土地占有量和占 有形式不同。 ★节日:每周一个礼拜日,圣诞节和主显节可休息14天,复活节 14天,其他宗教节日还有:基督胜魔日、圣彼得纪念日、圣保 罗纪念日、圣母升天日和万圣节等。即使在节日期间,农民仍需 照料家畜,为富人当差。而像圣母升天日是8月15日,正是农忙 时节,4天的休息时间等于没有。
2、贤人会议及其职权、奉行的原则。
作业:假设你是中世纪初期英国社会下层的 一名居民,请用800字构思你生活的一个片 段。
自8世纪始骚扰、蹂躏英格兰达250年之久。他们先是 把富足的教会和修道院作为掠夺的对象,后来开始攻 城略地,定居移民,海盗逐渐变为陆战士兵,最后变 为自耕农。他们严格的纪律性、个人主义意识及强壮 的体格给英格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长船”(Viking ship),又称“海盗船”,是 北欧海盗乘风破浪南下劫掠的工具。
二、争霸和统一
(一)七国时代(7世纪—870年) 诺森伯利亚、麦西亚、东昂格利亚、威塞克斯、埃塞 克斯、苏塞克斯和肯特。 七国为扩充疆域、争夺霸权征战不已。828年, 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802-839年在位)统一七国, 被尊为“全英格兰的国王”。
(二)海盗来袭 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Viking),
“敞田”是一种古老的土地制度,它将土地 分割为许多条条块块,按土地肥力、水源状况等 不同条件,平均分配给许多不同的农民。耕种时, 各人耕种属于自己的地段,称作份地。但这些份 地不仅互相交叉,而且分散在许多不同的地区, 耕种起来非常不便。当这些地段上的农作物收获 以后,各地段的疆界将“敞开”,以供所有农户 放牧牛羊或收割柴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