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组歌两首》检测与评价
《长征组歌》两首精练精析(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课《长征组歌》两首【课时速达标】1.找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艰。
______改为______(2)乌江天险重飞度,兵临贵阳逼昆明。
______改为______答案:(1)艰坚(2)度渡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横断山,路难行(2)战士双脚走天下(3)兵临贵阳逼昆明(4)革命理想高于天答案:(1)横断山,路/难行(2)战士/双脚/走天下(3)兵临贵阳/逼昆明(4)革命/理想/高于天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天如火,水似银 B.军民鱼水一家人C.红军都是钢铁汉 D.雪山低头迎远客【解析】选D。
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A、B、C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A.下、兵、明、程B.明、程C.兵、明、程D.下、明、程【解析】选C。
一般偶句末字押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
“兵、明、程”三个字的韵属于一类。
5.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
(1)《四渡赤水出奇兵》中体现军民一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雪山草地》中,描写自然环境恶劣,反映红军生存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2)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延伸提能力】6.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忆秦娥娄山关7.请仔细揣摩,然后说说“碎”、“咽”两字在词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句中精练用词的用法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碎”表达出的马蹄声的细小;“咽”表现出的喇叭声的低沉。
《长征组歌》合唱观后感

《长征组歌》合唱观后感
摘要:
一、对《长征组歌》的简要介绍和评价
二、观后感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三、具体观看《长征组歌》后的感悟和思考
四、总结长征组歌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正文:
【提纲】
一、对《长征组歌》的简要介绍和评价
《长征组歌》是一首合唱作品,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优美的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讴歌了红军历尽艰险、终获胜利的革命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意志。
二、观后感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观后感是个人在观看电影、戏剧、展览等后,对其内容、形式、意义等方面的个人感受和思考的表述。
它要求真实、客观、有深度,能够表达出个人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三、具体观看《长征组歌》后的感悟和思考
观看《长征组歌》后,我深深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和革命精神的伟大。
每一首歌都凝聚了红军战士的汗水和鲜血,每一个音符都表达了他们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意志。
我被他们的顽强精神所感动,也为他们的英勇行为所敬
佩。
四、总结长征组歌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长征组歌》不仅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部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告诉我们,只有为了革命理想而活着,才能让人生更精彩、更有意义;只有真正的革命理想主义者,才能超越平庸、追求卓越、创造出辉煌。
这部作品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鼓励我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总的来说,《长征组歌》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之作,它传承了红军长征的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
观看《长征组歌》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次精神洗礼。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卷及答案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卷及答案篇一:第02课时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第02课时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学习目标】1.感受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和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2.学习高度概括的语言,了解歌词的特点。
3.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
【课前预习】学唱《长征组歌》,摘录两首课外歌词。
【学习过程】活动一初读歌词,提炼中心。
①结合注释朗读诗歌,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黔境()皑皑()千锤百炼()泥毡()②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
自由朗读两首歌词,找出这首歌词的中心句,并说说你的理由。
③归纳提炼判断歌词中心句的方法。
(自主学习——同位讨论——展示交流)活动二再读歌词,感受精神。
①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两首歌词中是如何描写红军面临的困境?红军战士又是如何战胜的?②从两首歌词中,你能感受到“长征精神”是什么?如今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自主朗读、勾画批注——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活动三三读歌词,读出异同。
①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②欣赏《<长征组歌>两首》视频,感受歌词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情感。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展示)【检测反馈】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以便袭击。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急。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4)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5)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2.就歌词内容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乐章除了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外,还表现了_____ ___,赞扬了________;《过雪山草地》这一乐章描写了红军过雪山草地遇到的极大困难和红军___________ _____的顽强斗志。
2.《长征组歌》两首

讲授新课
小结 《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 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讲授新课
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 特点?
相同: ①都通过中心句直接表达主题;②均由两部分组成,都对 红军所遇的困难作了描绘,以此衬托红军将士的高贵品质; ③句式都长短交错,整齐中略有变化:都以七言为主,整 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 气势,表现了红军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 的情怀;都用整齐集中的三言句描绘红军所处的险恶处境, 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或庄严、残酷的气氛,对红军起到 了烘托作用。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讲授新课
《四渡赤水出奇兵》
讲授新课
前因: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准备北渡长江,在川西北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29西渡赤水 云南扎西,遇重兵围堵,放弃北渡。 2月18日东渡赤水 小部引温水,主力占桐梓、娄山关、遵义城,遵义 地区作战,击溃和歼灭两个师八个团,俘三千人。长征以来第一个大 胜仗。后遇敌南北夹击,再次西进。 3月16日西渡赤水 川南古蔺 3月21日东渡赤水 小部牵制,主力向南二渡乌江,将几十万敌军甩在 江北 结果:佯攻息烽,兵临贵阳,进军云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摆脱 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
讲授新课
难点全解
(1) 写法全解 歌词句式相对整齐,结构层次分明,内容由表及里,恰当运 用拟人、对偶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 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讲授新课
(2) 怎样理解“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二句? 这两句点明红军是由特殊材料铸成的,他们经受了千锤百 炼的考验,从而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 概。
最新《长征组歌》两首·检测与评价

《长征组歌》两首·检测与评价评价表检测题基础题1.下列各组加粗字中与课文中相同字读音不同的一项分别是()和()(6分)(1)横断山A.横眉B.横蛮C.横贯D.横直(2)亲人送水来解渴A.押解B.解潮C.解冻D.解剖你在课文中还能找出几个多音字吗?自己归纳一下,整理在语文笔记本上。
2.根据拼音正确写出汉字。
(4分)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4分)()A.1935年5月,红军度过了金沙天险,把大批追兵抛在了身后。
B.我志愿军部队趁胜追击敌人,全歼敌人两个团。
C.领导向这支历经千锤百练的英雄连队部署了新的战斗任务。
D.上下团结,官兵一致,这是我军南昌起义以来的优良传统。
4.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6分)(1)四渡赤水出奇兵()A.出人意料的B.特殊的(2)革命理想高于天()A.和天一样高B.比天高(3)天如火来水似银()A.水的颜色像银子一样B.水像银子一样珍贵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天如火来水似银B.军民鱼水一家人C.红军都是钢铁汉D.雪山低头迎远客6.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0分)(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以便袭击。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急。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4)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5)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7.下列歌词中,能揭示红军长征胜利原因的是哪几句(8分)()A.毛主席用兵真如神B.红军都是钢铁汉C.军民鱼水一家人D.官兵一致同甘苦E.敌人弃甲丢烟枪F.野菜充饥志越坚8.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这两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
想一想,为什么?(6分)9.就歌词内容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乐章除了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外,还表现了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过雪山草地》这一乐章描写了红军过雪山草地遇到的极大困难和红军________________的顽强斗志。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征组歌的背景,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通过学唱《长征组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音乐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内容,感悟长征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二、教学内容1. 长征组歌的背景介绍2. 学唱《长征组歌》两首:分别是《突破封锁线》和《四渡赤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长征组歌的背景,学唱《长征组歌》两首,感悟长征精神。
2. 难点:准确理解歌词内容,把握歌曲的节奏与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征组歌的背景,分析歌词含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唱,学生跟随学唱。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法: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长征组歌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长征历史。
2. 学习歌词:分析《突破封锁线》和《四渡赤水》的歌词,讲解歌词中的历史事件。
3. 学唱歌曲:教师示范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歌曲的节奏与情感表达。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歌曲中的意象,分享学习心得。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6. 总结课堂: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征精神的传承。
7.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了解长征故事。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长征纪念馆或红色教育基地,加深对长征历史的了解。
2. 开展长征主题的绘画、写作、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多种方式感悟长征精神。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长征组歌》两首,理解歌词的含义。
2. 学生能够简要描述长征的历史背景,以及歌曲中所体现的长征精神。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展现出对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八、教学资源1. 长征组歌乐谱及相关资料。
2. 长征历史图片、视频等教育资源。
3. 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九、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课堂活动时间分配:讲解长征组歌背景及歌词分析(30分钟),学唱歌曲(40分钟),小组讨论与实践活动(20分钟),总结课堂及布置作业(10分钟)。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卷及答案-最新范文

长征组歌两首练习卷及答案篇一:第02课时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第02课时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学习目标】1.感受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和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2.学习高度概括的语言,了解歌词的特点。
3.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
【课前预习】学唱《长征组歌》,摘录两首课外歌词。
【学习过程】活动一初读歌词,提炼中心。
①结合注释朗读诗歌,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黔境()皑皑()千锤百炼()泥毡()②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
自由朗读两首歌词,找出这首歌词的中心句,并说说你的理由。
③归纳提炼判断歌词中心句的方法。
(自主学习——同位讨论——展示交流)活动二再读歌词,感受精神。
①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两首歌词中是如何描写红军面临的困境?红军战士又是如何战胜的?②从两首歌词中,你能感受到“长征精神”是什么?如今的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精神?(自主朗读、勾画批注——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全班交流)活动三三读歌词,读出异同。
①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②欣赏《两首》视频,感受歌词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情感。
(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展示)【检测反馈】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以便袭击。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急。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4)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5)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2.就歌词内容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乐章除了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外,还表现了_____ ___,赞扬了_____ ___;《过雪山草地》这一乐章描写了红军过雪山草地遇到的极大困难和红军___________ _____的顽强斗志。
3.“横断山,路难行”这两句反复出现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过雪山草地是艰难的,但歌词中说“雪山低头迎远客”,你是怎么理解的?[巩固提升]1.《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这两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语文长征组歌试题答案及解析1.借助语境,推断下面加点词的意义。
【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
【答案】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解析】“高”本指高度,语境中是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语境义的解释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语境义的解释,需要联系语境进行考察。
【2】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答案】队伍的最后【解析】“尾巴”本指指鸟、兽、虫、鱼等动物身体末端的突出部分,语境中是队伍的最后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语境义的解释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语境义的解释,需要联系语境进行考察。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答案】澎湃【解析】澎湃,形容水的声音、外形的形容词,是说明水流动时的形状气势,以及所发出的声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2】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答案】绝壁【解析】绝壁,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3】罕见的美好景象。
()【答案】奇观【解析】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4】甜美、畅快地入睡。
()【答案】酣然入睡【解析】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词语的理解能力,是常考知识点。
平常要注意对所学词语进行理解、识记。
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答案】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充分表达了对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组歌两首》检测与评价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wo songs of t he long march
《长征组歌两首》检测与评价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基础题1.下列各组加粗字中与课文中相同字读音不同的一项分别是()和()(6分)(1)横断山a.横
眉 b.横蛮 c.横贯 d.横直(2)亲人送水来解渴a.押解b.解潮 c.解冻 d.解剖你在课文中还能找出几个多音字吗?自己归纳一下,整理在语文笔记本上。
2.根据拼音正确写出汉字。
(4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4分)()a.1935年5月,红军度过了金沙天险,把大批追兵抛在了身后。
b.我志愿军部队趁胜追击敌人,全歼敌人两个团。
c.领导向这支历经千锤百练的英雄连队部署了新的战斗任务。
d.上下团结,官兵一致,这是我军南昌起义以来的优良传统。
4.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6分)
(1)四渡赤水出奇兵()a.出人意料
的 b.特殊的(2)革命理想高于天
()a.和天一样高 b.比天高(3)天如火来水似银()a.水的颜色像银子一样b.水像银子一样珍贵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天如火来水似银
b.军民鱼水一家人c.红军都是钢铁汉
d.雪山低头迎远客
6.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0分)
(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以便袭击。
()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急。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
(4)丢掉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
(5)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
7.下列歌词中,能揭示红军长征胜利原因的是哪几句(8分)()a.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b.红军都是钢铁汉c.军民鱼水一家人
d.官兵一致同甘苦e.敌人弃甲丢烟枪
f.野菜充饥志越坚
8.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
草地》这两个乐章的开头几句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
想一想,
为什么?(6分)
9.就歌词内容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一乐章除了表现
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外,还表现了________,赞扬了
________;《过雪山草地》这一乐章描写了红军过雪山草地遇到
的极大困难和红军________________的顽强斗志。
(6分)10.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请在下列横线上写上
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并谈谈你的理由。
(6分)
(1)《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题1.预习、阅读本单元的第四课《草》和第五课《〈长征〉节选》,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2.课后欣赏《长征组歌》的全部十个乐章,学唱其中的部分乐章,谈一谈你最喜欢其中的
哪一个乐章,为什么?参考答案基础题1.(1)b(“横蛮”的“横”读hèng,其余的读héng)
(2)a(“押解”的“解”读jiè,其余的读jiě)
2.黔皑皑毯毡 3.d 4.(1)a (2)b (3)
b 5.d 6.(1)调虎离山
(2)兵临城下(3)千锤百炼
(4)弃甲曳兵(5)同甘共苦
7.abcd 8.都是用短句突出局势的严峻。
《四渡赤水出
奇兵》用短句拟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自然环境;
《过雪山草地》用短句渲染自然环境之恶劣,红军生存危机之严重。
9.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情,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战
天斗地以野菜充饥(意思对即可)。
10.(1)“毛主席用兵
真如神。
”
(2)“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可以从中心
句与其他句子内容上的联系,它在歌词中的具体位置(结局),
它在表达中心意思方面的作用等方面来思考。
综合题1.略2.能
选出自己喜欢的乐章,并且理由充分,表述流畅的,等第是优;
能选出自己喜欢的乐章,并且理由充分,表述一般的,等第是良;能选出自己喜欢的乐章,但理由不够充分,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中;没有学唱,也没有选出自己喜欢的乐章的,等第是下。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