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方法与实务实验报告2(题目版)
统计调查实习报告

统计调查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调查工作在政府决策、企业管理、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选择了统计调查实习,以深入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流程和应用。
本次实习旨在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技能,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学习了统计学原理、问卷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为实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同时,我还了解了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实习导师的研究方向,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
2. 实习过程(1)问卷设计与调查在实习的第一周,我参与了问卷设计与调查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参与设计了一份针对某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问卷。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我负责一部分调查区域的问卷发放和收集工作,了解了调查的全过程。
(2)数据整理与分析在实习的第二周,我参与了数据整理与分析工作。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清洗和整理。
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我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关于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些初步结论。
(3)实习报告撰写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开始撰写实习报告。
报告主要包括实习内容、实习过程、数据分析结果和实习心得等方面。
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我深入思考了统计调查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总结。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掌握了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学会了如何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整理和分析数据。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最后,我认识到了统计调查在政府决策、企业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性,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我对一些细节问题处理不够到位;在数据整理和分析过程中,我对某些统计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
统计调查分析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我们开展了统计调查分析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分析技巧和统计软件应用的理解,培养我们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训内容与方法1. 实训内容(1)确定调查主题: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作为本次实训的主题。
(2)设计调查问卷: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设计了包含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问题的调查问卷。
(3)数据收集: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等方式,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
(4)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清洗。
(5)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6)撰写分析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2. 实训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3)SPSS软件应用: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实训过程1. 调查问卷设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调查主题为“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并设计了包含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问题在内的调查问卷。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等;第二部分为消费行为,包括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
2. 数据收集我们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的方式,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
其中,线上问卷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发放,线下访谈则在校内进行。
3.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清洗,包括去除无效问卷、填补缺失值等。
4. 数据分析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具体分析如下:(1)描述性统计:分析大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等基本信息,以及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金额等消费行为特征。
统计实务(二)(精选5篇)

统计实务(二)(精选5篇)第一篇:统计实务(二)统计实务(二)企业财务统计主要包括:1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2企业损益财务统计3工资、福利、增值税财务统计。
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反映了企业拥有的资产、承担的负债及所有权益状况,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资料。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未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之和/24资产总计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它资产和递延资产。
负债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有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
企业损益财务统计:反映了企业在本年度内收入、费用、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情况。
收入-费用=利润(亏损)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工资: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等,是计算企业增加值的组成部分之一。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的主要指标:年末资产、上年结余、本年收入、本年支出、收支结余、经营税金(只限事业单位)。
还有固定资产原价、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以往、经营收入、人员支出、公用支出、福利费、劳务费、就业补助费。
取暖费。
差旅费、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助学金、抚恤和生活补助等。
对外经济贸易的统计指标:进出口商品分类。
进出口统计价格。
进出口国家进口货物统计原产国,出口货物统计最终目的地国。
进出口总额。
外资统计指标:批准企业(项目)个数、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经济合作统计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
统计学实验二报告

“统计学实验”课程实验报告Ⅰ【实验编号】实验二Ⅱ【实验目的】⒈掌握SPSS基本统计分析中“探索分析”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Ⅲ【实验要求】⒈按实验内容要求将实验结果(图或表)粘贴到“实验结果”栏,但过大的表只须将表头部分截图并粘贴即可;⒉简要回答实验内容提问的问题,填写到“实验结果”栏;⒊当堂完成全部实验内容,保存实验报告,按规定上交。
Ⅳ【实验数据】Data2-1Ⅴ【实验内容】选择数据集data2-1中的一个数值型变量做以下探索分析:1 做全部统计量,并根据输出结果说明:第一,均值、截尾均值各是多少?二者比较说明什么问题?第二,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第三,将均值、截尾均值、M估计量相比较,说明什么问题?第四,全距和四分位差各是多少?第五,数据分布是否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2 根据盒形图说明是否存在异常值和极端值;3 做正态性检验:第一,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第二,说明是否拒绝原假设;第三,做出检验结论。
4 做方差齐性检验:选择一个因子变量(即分组变量)对分析变量分组,做方差齐性检验,并说明检验结果(要求先提出两个假设)。
Ⅵ【实验结果】数值型变量——孩子数量第一:均值、截尾均值各是多少?二者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均值为1.90;截尾均值为1.75第二: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置信区间为【1.81,1.99】第三:将均值、截尾均值、M估计量相比较,说明什么问题?均值大于截尾均值和M估计量,说明存在较大的异常值。
第四:全距和四分位差各是多少?第五:数据分布是否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1.034/0.063=16.413>2 所以不服从正态分布.2 根据盒形图说明是否存在异常值和极端值存在异常值,且存在极大值.3 做正态性检验:第一: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第二:说明是否拒绝原假设;第三:做出检验结论。
原假设为H0,数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备选假设H1,数据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拒绝原假设4 做方差齐性检验:选择一个因子变量(即分组变量)对分析变量分组,做方差齐性检验,并说明检验结果(要求先提出两个假设)。
统计学实验例题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课程名称:统计学实验二、实验项目名称:例题分析与解决三、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6日四、实验者信息:- 专业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 姓名:张三- 学号:20190001五、实验目的:1. 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统计学中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3. 提高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实验原理: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的分支,主要用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对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
本实验主要通过分析例题,加深对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
七、实验内容:1. 例题一: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1)数据:10, 15, 20, 25, 30, 35, 40(2)计算过程:- 平均数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7 = 25- 中位数 = 30- 众数 = 30(出现次数最多)2. 例题二:求解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1)数据:10, 15, 20, 25, 30, 35, 40(2)计算过程:- 方差 = [(10 - 25)^2 + (15 - 25)^2 + (20 - 25)^2 + (25 - 25)^2 + (30 - 25)^2 + (35 - 25)^2 + (40 - 25)^2] / 7 = 91.43- 标准差= √方差= √91.43 ≈ 9.533. 例题三:分析两组数据的关联性(1)数据集A:身高(cm):160, 165, 170, 175, 180体重(kg):50, 55, 60, 65, 70(2)数据集B:身高(cm):165, 170, 175, 180, 185体重(kg):55, 60, 65, 70, 75(3)计算过程:- 相关系数= (Σ(xy) - nΣxΣy) / √[(Σx^2 - nΣx^2)^2 (Σy^2 -nΣy^2)]- 其中,x为身高,y为体重,n为数据个数计算得出两组数据的关联性较强,说明身高和体重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

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报告一、前言统计原理与实务实训是我在大学中所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于统计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和工具。
在此报告中,我将会详细介绍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基础概念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主要了解到什么是统计学以及其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等基本概念。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数据的类型、收集方式以及数据处理过程等相关知识。
2.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对于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数据。
我们在这个部分主要掌握了如何使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箱线图等工具来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
3. 推论性统计分析推论性统计分析是指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从而得出结论。
我们在这个部分主要掌握了如何使用抽样方法、假设检验等工具来进行推论性统计分析。
4. 统计软件应用在这个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使用SPSS等统计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三、实践操作1. 数据收集在实践操作中,我们需要自己收集一些数据,并且对于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我选择了一份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作为我的研究对象。
2. 数据清洗在数据收集之后,我们需要对于数据进行清洗,去除无效数据和异常值等。
我使用SPSS软件对于我的数据进行了清洗。
3. 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我使用SPSS软件制作了频数分布表、直方图、箱线图等工具来对于我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通过这些工具,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特点。
4. 推论性统计分析在推论性统计分析中,我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假设检验,并且得出了结论。
通过这个部分的实践操作,我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
四、总结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我对于统计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和工具。
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我也学习到了如何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统计实践教学研究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统计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报告针对某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分析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实践教学现状分析1. 实践教学体系我校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实验:主要包括《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毕业论文: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选择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进行毕业论文撰写。
2. 实践教学资源我校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包括实验室、计算机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等。
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统计软件和设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3. 实践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统计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各类统计竞赛和实习实训中,我校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存在问题1.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等实践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改进措施1.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调整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
2. 加大实践教学资源投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改善实验室、计算机中心等实践教学条件。
3.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统计学实训方案 及统计学实验报告二

统计学实训方案(一)“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专业班级设计者时间:年月日一、调查对象:二、调查单位:三、调查目的:四、调查项目:五、调查表:六、调查时间:七、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1、领导机构和组成人员:2、调查方式方法:3、调查工作的规划和程序:4、调查前的准备工作:统计学实训项目(二)“统计分组”工作项目专业班级完成人时间:年月日资料:广东某私营企业向全国招聘农民工40名,这些农民工的资料如下:李敏(女)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30元。
汪宏(男)河南23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
江山(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280元。
张巧(女)四川28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00元。
王小明(男)四川26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970元。
黄红(男)湖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70元。
胡逛传(男)四川46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820元。
黄铭(男)湖南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050元。
秦索钱(男)内蒙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60元。
张群(女)湖南22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
张思明(男)广东28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90元。
邹陈既(男)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580元。
佘思(女)四川2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430元。
陈民豪(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
张志(男)湖南23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70元。
王小智(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20元。
李广志(男)河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
秦思(男)河南27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实训)报告
项目名称抽样估计
所属课程名称统计调查方法与实务
项目类型操作类
实验(实训)日期2015.11.18
班级13经济统计
学号130112500117
姓名吕晓蒂
指导教师董金良
浙江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项目2 抽样估计
某单位366名不同岗位、不同性别员工的工资资料如下表:
要求:(1)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以20%的比例抽取样本;
(2)先将总体各单位依据工作岗位分为一线工人、科级以上干部和一般管理员工,然后按类型抽样的方式以20%的比例抽取样本;
(3)分别计算上述不同抽样组织方式的抽样误差,并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该企业员工当前平均工资的范围;
(4)比较所有员工当前工资与以前工资的变化,同时比较不同性别员工当前工资的差异情况。
(3)步骤
法一:单样本t检验
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
所以企业员工当前平均工资的范围为[$32,467.68,$35,838.79]
法二:分层抽样
(4)步骤:
计算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