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治疗秘方

合集下载

治疗骨折祖传秘方

治疗骨折祖传秘方

治疗骨折祖传秘方主治一切骨折,局部瘀血肿起者最有效,骨折最重者不过7付药即愈。

服用本药半小时至四小时,必听到骨折局部有响声。

此方李医师几辈治愈上千人,均听响声,有的隔四五尺远都能听到。

声响后疼减痛止,几日内便可痊愈。

病例1:男、30岁,膝关节下部胫骨被砸断。

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送大医院骨科治疗一个半月稍愈。

因回家行路震荡,又复发,破流脓血水,疼痛更为严重,丝毫不能动转,经服此方3剂,完全接上,没有残废。

病例2:海南临高县工业交通局林礼端: 男、70岁、干部,他说:我哥哥林克钟在1991年11月10日遭车祸,造成右手肱骨折断、后肋骨折断六根,疼痛难忍,卧床不起。

在琼海医院住院治疗约半个月,后来医生建议动手术用钢片夹住,我哥哥问我是什么意见,我没有同意,而是用本方为他配药三剂,服用后疼痛完全消失,几天后便能下床活动了。

12月10日出院,骨折完全治愈。

出院后,还剩下一剂药,刚好我村一妇女也遭车祸,肋骨折断一根,住院一个多月疼痛不减,不能活动,我哥哥便将剩下的一剂药给她服用,她服用后疼痛也很快就消失了,不久便痊愈出院了.配方及用法: 骨碎补25克祖师麻15克当归身2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血竭10克儿茶6克自然铜20克(醋淬7次研为细面) 地鳖虫25个(研为细面) 后两味药混合均匀,另包冲服。

先将患者伤骨整理妥当(复原),用小夹板固定不可移动,先将后两味药研为细面备用,再将前7味药慢火共煎浓缩液后冲服细面.一般视病情轻重,轻症一剂见效,肿痛疼痛大减,2-3剂即愈,重症一剂见效,肿痛疼痛大减,6-7剂即愈注意:肠胃不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分2-3次服用,后两味研为细面的药可以一次冲服;肠胃好的病人,每剂药水煎2-3次混合均匀后,一次冲服细药面.。

土元治疗骨折的秘方

土元治疗骨折的秘方

土元治疗骨折的秘方
土元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效。

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瘾瘕痞块。

捕捉土元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

然后才能入药使用。

(1)三七5克,自然铜(醋制)5克,土元(土炒)6克,麻黄6克,乳香6克,没药6克,制马钱(油炸焦)1克。

共研成细末,用黄酒冲服。

每次服9-12克,连服2次,中间相隔10分钟。

(2)土元9克,白扁豆9克。

水煎,每日服1剂,趁热时服用
(3)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克,麻黄15克,桂枝巧克,牛膝巧克,骨碎补15克,自然铜(醋制)巧克,制马钱(油炸焦)15克,活土元17克。

先将前8味药研成细末,再把土元捣烂与前8味混合均匀,用温酒调成糊状,摊放在白布上,贴敷于已复位的骨折处,外用夹板固定,7日换1次药。

(4)土元巧克,炒乳香巧克,炒没药巧克,川牛膝巧克,自然铜(醋制)15克,制马钱(油炸)巧克,麻黄15克,桂枝巧克,骨碎补15克红花10克。

共研成细末,再把适量的白酒顿热加入药末,拌成糊状,摊放在白布上,并趁热贴敷在已复位的骨折处,外用夹板固定,7日换1次药。

(5)当归30克,土元9克,桃仁9克,赤药9克,麻黄15克,自然铜3克,骨碎补6克,牛膝6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甘草6克,金银花12克。

水煎,每日服1剂,可治骨折后患处的肿痛。

1。

骨折中药方剂

骨折中药方剂

骨折中药方剂骨折的时候对于人的危害比较大,如果调养不当,可能会导致一些后遗症的问题,比如说关节僵硬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出现骨折,要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来说也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方剂来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就很好的预防关节僵硬,能够促进骨折部位恢复的作用。

★骨折中药方剂桂枝20ɡ红花20ɡ细辛10ɡ威灵仙60ɡ伸筋草40ɡ昆布40ɡ海藻40ɡ路路通40ɡ续断40ɡ海桐皮40ɡ透骨草40ɡ防风20 艾叶60ɡ五加皮30ɡ芒硝50ɡ将上述药物置入合适的容器,加水1500~2000㏕,食醋200㏕,置于火上(最好是炭火)煮沸后约保持50~75℃左右,将患肢僵硬的关节置于容器上,再用毛巾或毛巾被覆盖在上面,以免药气挥发太快,同时不停地转动肢体,使关节的各个方向都能均匀地得到药物的熏蒸,待药液的温度降至45~50℃时,以不烫手为度,可将关节置于药液中浸泡20~30分钟,如膝关节不便浸泡,可用毛巾蘸药液湿热敷患处。

冬天为保持温度可将容器置于小火上,但要特别注意小心烫伤,尤其是小孩,必须有大人帮助才能做此治疗。

每次40~50分钟,每日2次。

药液可保留每剂中药连续使用2天4次,但食醋必须每次都加,因其容易挥发。

每剂中药熏洗的最后一次准备抛弃前可用纱布将药渣包裹,趁热敷于患处,以最大程度的利用药物的治疗作用。

每次熏洗完毕时辅以手法按摩、被动活动关节以及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一定要“趁热”效果才会更好。

常规5剂为一疗程,一般1~2个疗程显效,2~4个疗程痊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僵硬的组织软化,关节功能恢复;好转:僵硬的组织较前明显软化,关节功能部分恢复,被动活动疼痛;无效:僵硬的组织无改变,关节功能障碍。

骨折愈合后并发关节僵硬,主要是早期固定时或超期固定的情况下,亦或采用骨牵引时间过长等情况下,骨折部位相邻的关节缺乏适当的功能锻炼所致,其病理改变是血肿肌化、纤维化,加上又缺乏适当的早期功能锻炼,致使关节周围组织、韧带广泛粘连、变性,重者甚至形成骨化性肌炎。

治疗骨折的药方

治疗骨折的药方

治疗骨折的药方
治疗骨折的药物方剂众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方剂:
1、活血接骨散
【处方】自然铜(煅)60克、乳香(制)90克、没药(制)9克、血竭60克、丹参60克、川芎60克、红花60克、桃仁30克、骨碎补(炒)90克。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接骨续筋。

用于治疗骨折筋伤,可缓解伤处剧烈疼痛、骨折端疼痛、骨折处青紫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2、接骨药酒
【处方】当归150克、川穹60克、赤芍120克、丹皮60克、熟地黄120克。

【功能主苦】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可缓解伤筋动骨,伤处疼痛不止,伤处皮色紫暗等症状。

3、骨伤科特效散
【处方】血竭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川芎30克、红花30克、桃仁30克、骨碎补1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用于治疗骨折筋伤,可缓解伤处剧烈疼痛、伤处青紫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请注意,以上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

同时,骨折是需要综合治疗的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手术、康复训练等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疗效。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骨折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骨折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骨折〔组成〕大白背适量。

〔用法〕将大白背全草切碎晒干,打粉备用。

先对患肢进行手法固定,根据患部的大小取适量药粉和三花酒放入小锅内拌湿为度,然后在火上加热至粉散开不成团,待稍冷后敷患处并用绷带包扎固定。

每日 1 次,一般用药15 天左右。

方 2〔组成〕鲜小叶买麻藤叶适量。

〔用法〕将药捣烂后加适量米酒炒至七八成熟,趁热外敷于复位后的骨折处局部包扎,以小夹板固定,每天换药 1 次。

方 3〔组成〕大叶骨碎补、榔榆根皮各适量。

〔用法〕同捣烂,加面粉调成糊状,复位后敷患处,2~3 日换药 1 次。

〔附注〕此方亦可用于关节脱位。

方 4〔组成〕鲜及己根适量,食盐少许。

〔用法〕共捣烂,烘热敷。

另取及己根 0.5g,水煎冲酒服。

〔附注〕此方亦可用于跌伤、扭伤。

方 5〔组成〕鲜毛花杨桃叶、韭菜根各适量,白酒糟适量。

〔用法〕前 2 味洗净,合白酒糟捣烂敷。

〔组成〕长叶铁角蕨适量。

〔用法〕捣成绒状,待骨折复位后包在患处。

方 7〔组成〕鲜水蜈蚣适量。

〔用法〕洗净,捣绒包患处,每天换药 2 次。

〔附注〕此方亦可用于刀伤。

方 8〔组成〕■芝根皮 15g,细辛 15g,糯米饭适量。

〔用法〕共捣烂敷。

〔附注〕此方亦可用于扭伤。

方 9〔组成〕鲜杉根、茎皮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约 20tn1,调开水或黄酒服,渣和酒糟共捣烂,温敷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关节炎、跌打损伤、脱位。

方 10〔组成〕鲜杨梅根皮、鲜羊角藤根各适量。

〔用法〕捣烂敷。

方 11〔组成〕鲜赤车适量,生栀子 12g,糯米饭、米酒各少许。

〔用法〕同捣烂,加热敷。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跌打损伤。

方 12〔组成〕罗汉松根二层皮适量。

〔用法〕研末,用水调成膏状,于复位后敷患处,用夹板固定。

方 13〔组成〕草珊瑚根 15~30g。

〔用法〕酒、水炖服。

外用鲜叶捣烂,以酒炒敷。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跌打损伤。

方 14〔组成〕地骨皮、水冬瓜各适量。

〔用法〕兑甜酒捣敷,小夹板固定。

治疗《骨折》的中药秘方,建议收藏!

治疗《骨折》的中药秘方,建议收藏!

治疗《骨折》的中药秘方,建议收藏!骨折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连续性中断时,称为骨折。

按外伤造成的后果,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按骨折程度,可分为不完全骨折(仍有部分骨质相连)和完全骨折(骨质完全离断) 。

骨折发生后,应及时就医。

骨折固定期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本病的治疗秘方有以下几种,仅供参考01续骨糖蟹糕续断、骨碎补各6克,白砂糖30克,鲜活河蟹250 ~ 300 克。

将续断、骨碎补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备用,鲜活河蟹去泥污,连壳捣碎,以细纱布过滤取汁,装人碗中,加入续断、骨碎补及白砂糖,锅中加少许水,把碗放人锅中蒸30分钟成糕状,即成。

温服,每日1次,晚间服用。

7日为1个疗程。

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

02壮骨汤制首乌、熟地黄、丹参、续断、当归、枸杞子各15克,鹿角胶、骨碎补、甘草、千年健各10克,黄芪、煅龙骨各30克,砂仁6克,三七粉5克(吞服)。

水煎取药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2周为1个疗程。

补肾壮骨,益气活血,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

03生骨散骨碎补30克,煅自然铜、金毛狗脊、龙骨、牡蛎各50克,龟板、鳖甲各20克。

研为细末,装胶囊,每粒1.5克。

每日3次,每次3粒。

强筋壮骨,活血止痛,补肝益肾。

适用于骨折。

04接骨汤熟地黄、党参、当归、淮山药各30克,云苓、补骨脂各18克,白术、龟板各15克,炙甘草10克,赤芍川续断、骨碎补各20克。

水煎取药汁。

每日1剂,分2次服用。

补益气血,生髓壮骨。

适用于骨折延迟愈合。

05接骨舒筋汤黄芪、赤芍、煅自然铜、白芍、落得打、补骨脂、杜仲、枸杞各10克,当归、党参、生地黄、川续断、骨碎补各15克,地鳖虫、制乳香、制没药各5克。

上药水煎2次,每煎得药液100克,混合两煎所得药液。

每日2次,每次口服100克。

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活血化瘀,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

温馨提示骨折患者应该吃什么骨折患者应吃高蛋白质、低脂肪、维生素充足、钙质丰富的食物。

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较健康人多些,尤其是伤情较重、身体较为虚弱的人。

[中医秘方]骨折恢复 对付骨折用这秘方效果好

[中医秘方]骨折恢复 对付骨折用这秘方效果好

[中医秘方]骨折恢复对付骨折用这秘方效果好有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注意,最后就会给身体带来伤害,骨折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骨折怎么办呢,对付骨折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中医是如何治疗骨折的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小编一起来看本文吧。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或者工作里,不注意的话就会摔跟头,轻一点的话,就是破皮,有点小的外伤,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哦。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带给人的伤痛,非同一般。

对付骨折有没有什么中药良方可用呢?精彩都在正文中!1、消肿敷药组成:黄连10g,黄芩10g,黄柏10g,芙蓉叶15g,煅石膏30g,天花粉15g,紫荆皮15g,透骨草15g,侧柏叶15g,骨碎补15g,江南香150g。

方解:凡骨折、脱位、筋伤之初期,伤处必定肿胀,严重者或夹缚固定不当,则可造成整个肢体急剧肿胀。

此时,可用消肿散治之。

方中黄连、黄芩、黄柏合称三黄,为君,主清热解毒。

芙蓉叶、煅石膏消热燥湿,泻火解毒为臣。

佐以天花粉清热散结;紫荆皮、透骨草祛风胜湿,消肿止痛;侧柏叶凉血止血;骨碎补补肝肾,续筋骨。

江南香为使药,可消肿舒筋,且能调和诸药,增加黏性,便于外敷。

上方共奏清热凉血、消肿止痛、舒筋续骨之功。

主治:骨折、脱位、筋伤初期。

用法:我们将以上的中药都研制出粉末状,再调拌成糊状,每天贴一次,每次八个小时。

2、清热消肿汤组成:黄连6g,黄芩6g,黄柏6g,栀子6g,生地黄15g,地骨皮15g,土鳖虫9g,灯心草3g,茯苓9g,车前子9g,甘草3g。

方解:跌仆损伤后,气滞血瘀,瘀血内留,郁而化热;或创伤感染,邪毒侵袭,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之火毒证候,也就是所谓的“感染”。

本方以《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为基础增补而得。

方中黄连泻中焦火热,黄芩泻上焦火热,黄柏泻下焦火热,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生地黄、地骨皮清热凉血;土鳖虫性寒入血,破血逐瘀;灯心草、茯苓、车前子清热利水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消肿之功。

主治:骨折、筋伤或挫伤后,局部红肿疼痛者。

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有哪些?

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有哪些?

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有哪些?发生骨折后可引发患处出现肿痛、轴心叩击痛、错位、畸形、活动异常及功能障碍等症状,从而会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故不少患者均期望能快速促进骨折愈合。

中药方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小面就来说说促进骨折愈合的中药方有哪些?1.续骨活血汤续骨活血汤出自于《中医伤科学讲义》,组方为骨碎补20g、血竭20g、熟地黄20g、红花15g、当归15g、赤芍15g、人参10g、没药10g、乳香10g、黄芪10g、甘草10g,加水煎煮,取汁150ml给患者分早中晚3次温服,方中骨碎补具有滋阴降火、补肾健骨等功效,血竭具有活血散淤、止血生肌等功效,熟地黄具有补精益髓、滋阴养血等功效,红花具有活血痛经、祛瘀止痛等功效,人参能补益气血,没药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诸药配伍,可活血散淤、补肾健骨、接骨生新,从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且现代药理学证实,续骨活血汤不仅能降低机体血粘度,促进局部毛细血管增生和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还能促进钙、磷等无机盐及各种营养物质迅速进入骨折局部,从而能加快局部软组织损伤修复速度,进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2.和营续骨汤和营续骨汤组方为续断15g、骨碎补15g、补骨脂l5g、丹参10g、自然铜10 g、黄芪l0g,加水煎煮,取汁250ml给患者分早晚2次温服。

中医认为骨折的发生发展与气血亏损密切相关,治疗的关键在于促进气血生化。

方中续断能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补骨脂具有补肾壮阳、补脾健胃等功效,自然铜可散瘀、接骨、止痛,黄芪可养气补血,诸药配伍可养气补血、强筋健骨,且现代药理学证实,和营续骨汤中部分中药成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钙盐,可参与到蛋白合成酶的代谢反应,使骨质修复加速,促使新骨形成,从而能促进骨折愈合。

3.七厘散七厘散组方为血竭500g、儿茶120g、红花75g、没药(制)75g、乳香(制)75g、朱砂60g、冰片6g、麝香6g,加水煎煮,取汁200ml给患者分早晚2次温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接骨丸(经验方)组成:当归60克,没药90克,乳香90克,儿茶15克,三七9克,毛姜60克,川断60克,海马18克,茯苓60克,牛膝60克,半夏15克,杜仲60克,土鳖虫15克,红花15克,苏木15克,木瓜15克,木香15克,骨碎补30克,甜瓜子30克,自然铜15克,五加皮15克,白芥子18克。

用法: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每丸6克,每日3次,每次2丸,儿童酌减量。

功效:活血止痛,接骨续筋。

适用于骨折中期或骨折延迟愈合者。

2.活血舒筋汤(经验方)组成:当归巧克,红花9克,川芍9克,丹参30克,鸡血藤18克,灵仙9克,姜黄9克,桑枝18克,川羌9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养血活血,舒筋通络。

3.血府逐淤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活血逐瘀,通络止痛。

主治: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经脉闭塞疼痛。

4.四君子汤(《与剂局方》)组成:党参1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补益中气,调养脾胃。

主治:损伤后期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肌肉消瘦,溃疡日久未愈。

5.黄茂桂枚加味汤(经验方)组成:生黄芪30克,桂枝9克,白芍12克,姜黄9克,附片9克,稀签草12克,灵仙12克,木瓜15克,丹参12克,草果9克,地龙9克,三七粉3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温阳行痹。

主治:血痹,症见肌肉麻木或肢体疼痛,尤以腰腿麻木、疼痛者疗效佳。

6.独活寄生汤(《千金方》)组成:独活6克,防风6克,川芎6克,牛膝6克,桑寄生18克,秦艽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熟地黄15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3克,肉桂2克(焗冲)。

用法:水煎服,服后残渣复煎,外洗患处。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主治:腰脊损伤后期肝肾两亏、风湿痛及腿足屈伸不利者。

7.补肾活血汤(亥伤科大成》)组成:熟地10克,杜仲3克,枸杞子3克,破故纸10克,菟丝子10克,当归尾3克,没药3克,山萸肉3克,红花2克,独活3克,淡从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壮筋,活血止痛。

主治:损伤后期各种筋骨酸痛无力等症,尤适于腰部伤患。

8.二黄散(经验方)组成:生大黄30克,山枝30克。

用法:共为细末,用75%酒精调敷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9.接骨散(经验方)组成:乳香9克,没药9克〔去油),大海马9克,三七15克,血竭花9克,儿茶9克,伸筋草9克,枸杞子9克,川牛膝9克,螃蟹9克,骨碎补9克,自然铜9克{烧红醋缎7次),朱砂3克,马钱子6克(用醋泡9日,妙)。

用法:共研细末,用黄酒送服。

轻者每次3克、重者每次6克,每日2次。

功效:活血止痛,接骨续筋。

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10.活血散(杜自明正骨经验方)组成:乳香15克,没药I5克,血竭(生)15克,贝母9克,羌活15克,南木香6克,厚朴9克,川乌(制)3克,草乌(制)3克,生白芷24克,麝香1、6克,紫荆皮(生)24克,生香附15克,独活15克,续断15克,虎骨15克,川芎15克,木瓜15克,安桂(去皮)9克,当归酒洗24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6--15克,配白酒冲服,或用开水调成糊状外敷。

功效:止血舒筋,活血散瘀,理气镇痛。

主治:经血不与,创伤出血,伤后肿胀,疼痛瘀血,久伤不愈。

11.二号接骨药(郑怀贤正骨经验方)组成:续断30克,元胡15克,骨碎补30克,秦艽15克,独活15克,木香15克,黄柏30克,白芷15克,血通18克,自然铜18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开水调敷或制成蜜丸内服。

功能:通气活血、解痉、续骨。

主治:骨折中期肿痛减、瘀血散后。

12.接骨验方(经验方)组成:螃蟹10个(焙黄),甜瓜于120克(焙黄),土鳖虫12克,骨碎补15克。

用法:共为细末。

每次12克,每日1~2次,用黄酒冲服。

功效:接骨续筋,活血祛瘀。

适用于骨折早、中期。

13.龙藤须片(王家成正骨经验方)组成:土鳖虫2500克,地龙5000克,韭菜根5000克,丁香60克,摆龙须500克,自然铜7500克,小叶葡萄藤5000克。

用法:除自然铜、丁香外,诸药研末,自然铜炒红捣碎过筛,水煮去渣,加淀粉成糊状,将药拌入与匀,最后加丁香,压片,每片0、5克,日服3次。

功效:接骨续筋。

主治:骨折延迟愈合。

14.大活络丹(《兰台轨范》引《圣济总灵》)组成:白花蛇100克,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草乌、天麻、全蝎、首乌、龟板、麻黄、贯仲、炙甘草、羌活、肉桂、藿香、乌药、黄连、熟地黄、大黄,木香、沉香各100克,细辛、赤芍、没药、丁香、乳香、僵蚕、天南星、青皮、骨碎补,白蔻、安息子、黑附子、茯苓、黄苓、香附、玄参、白术各50克,防风125克,葛根、虎胫骨、当归各75克,血竭、地龙、犀角、麝香、松脂各25克,牛黄、龙脑各7、5克,人参150克,蜜糖适量。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每服3克,日服2次,用陈酒送下。

功效:行气活血、通利经络。

主治:中风瘫痪,痰痹痰厥,拘孪疼痛,跌打损伤后期筋肉挛痛。

15.小活络丹(《与剂局方》)组成:制南星、制川乌、制草乌、地龙各3份,乳香、没药各1份,蜜糖适量。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

每次服1丸,日服1-2次。

功效:温寒散结,活血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阻经络,风寒湿侵袭经络作痛,肢体不能伸屈及麻木,日久不愈等症。

16.活血止病丸(孙绍良正骨经验方)组成:破故纸、党参、当归、木香、海马、续断、骨碎补、木贼、白芥子、川芍、黄瓜子、甘草,桂枝、枳壳、桅子、土鳖虫各3克,三七、红花、乳香、没药、牛膝各6克,杜仲、血竭、苏木各12克。

用法:共为细末,作为水丸,如梧桐子大。

成人每日2次,每次2~3克。

禁生冷、油腻、辛辣等物,孕妇忌用。

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抬:一切外伤引起得瘀血作痛及寒凝筋骨作痛症。

17.1号洗药组成:刘寄奴、苏木各15克,红花9克,丹参、赤芍各15克,益母草30克,防风,独活、川椒、姜黄各9克,透骨草、五加皮各15克。

用法:煎水,熏洗患部。

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18.2号洗药组成:川乌、草乌、花椒、艾叶、苍术、独活、桂枝、防风、红花,刘寄奴、透骨草、伸筋草各9克。

用法:煎水,洗患部。

功效:温经散寒,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19.3号洗药组成:刘寄奴、苏木各30克,赤芍、红花、独活、秦艽、防风、艾叶各20克,透骨草15克,甲竹9克,灵仙15克,乌梅、木瓜各12克。

用法:煎水,熏洗患部。

功效:活血化密,通络软坚。

20.4号洗药(经验方)组成:当归9克,红花9克,透骨草12克,伸筋草12克,牛膝、木瓜、桑枝各15克,川乌9克,草乌9克,刘寄奴12克,艾叶15克,花椒9克,桂枝9克,干姜6克。

用法:本方既可熏洗,又可热敷。

热敷时,每剂用醋250克炒之,然后将炒好得药装入袋内备用,用时将药袋放入蒸笼蒸热后敷于患处。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之伤处肿胀及关节炎。

21.舒筋汤(张超然正骨经验方)组成:伸筋草、透骨草、艾叶、苏木各30克,花椒、芒硝、防风各20克。

用法:水煎后烫洗或浸泡患处。

若腰、背、肩处受损,可将上药装入布袋,封口,开水浸透后热敷患处,上置放热水袋以增加药温,延长用药时间。

每日1~2次,每剂用3~5日。

功效: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主治:创伤后关节僵硬、闪挫扭伤及四肢痹痛。

22.旧伤洗剂(《林如高正骨经验方》)组成:生草乌、生川乌、三棱、莪术、泽兰、肉桂、当归尾、桃仁、红花、乌药各9克,羌活、独活、牛膝各15克。

用法:水煎熏洗。

每剂加陈醋45克,每日1剂,可熏洗2次。

功效:活血祛瘀,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久伤蓄癖作痛。

23.活血镇痛汤(常用验方)处方:白芍三钱,三七一钱半,制乳香一钱半,连翘三钱,骨碎补三钱,制没药一钱半,防风二钱,炙甘草一钱,枸杞三钱,续断三钱,川芎一钱半,桃仁二钱,生地三钱,当归三钱,茯神四钱。

功用:养血舒筋,补肾壮骨,化密止痛。

主治: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

服法:水煎服。

24.八仙散处方醋股虎骨二两,醋炒猴骨二两,醋煅龙骨二两,制乳香六钱,制没药六钱,锻自然铜三两,酒地鳖虫二两,血竭二两。

功用:壮骨续筋,化癖镇痛。

主治:骨折,脱位中后期,或骨痴生长迟缓者。

服法:共研细末,每服二钱,分上、中、下部汤药冲服。

上部:羌活一钱半,独活一钱半,秦艽三钱,续断三钱,紫荆皮三钱,乌药二钱,骨碎补三钱,赤芍三钱,归尾三钱,桂枝二钱,木香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中部:乌药二钱,赤芍三钱,青皮一钱,半桃仁二钱,续断三钱,陈皮一钱,半秦儿三钱,甘草一钱,柴胡一钱半,制香附三钱,骨碎补三钱,醋元胡二钱,红花一钱半,水煎服。

下部: 木瓜三钱,杜仲五钱,淮牛膝三钱,乌药二钱,续断三钱,骨碎补三钱,五加皮三钱,羌活一钱半,独活一钱半,威灵仙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25.退疫消肿汤(常用验方)处方:川连二钱,生地五钱,知母三钱,防风二钱,黄柏二钱,地骨皮五钱,黄苓二钱,泽泻三钱,地鳖虫三钱,薄荷一钱,甘草一钱,灯心草三钱,茯苓三钱,枝子二钱,车前子三钱,银花三钱。

功用:凉血清热,消肿镇痛。

服法:水煎服。

主治:骨折伤筋或局部肿痛者。

26.跌打养营汤(常用验方)处方:枸杞五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半,白芍三钱,淮山五钱,西洋参一钱(或党参五钱),木瓜三钱,砂仁一钱,甘草一钱,骨碎补三钱,续断三钱,熟地五钱,黄芪三钱,破故纸三钱,三七一钱半。

功用:大补气血,健脾益肾。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主治:骨折中、后期,能促进骨痴生长。

27.风伤伸筋汤(常用验方)处方:独活二钱,羌活二钱,当归尾二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桑寄生五钱,木瓜三钱,白芍三钱,桃仁二钱,续断三钱,秦艽三钱,淮牛膝三钱 ,生地五钱,五加皮二钱,制乳香一钱半,制没药一钱半,地骨皮五钱。

功用:祛风凉血,化瘀舒筋。

酒水各半煎服。

主治:软组织损伤后期,风湿性关节炎。

28.理气补血汤处方:白芍三钱,川芍二钱,太极参三钱,当归三钱,续断三钱,制首乌三钱,黄芪三钱,炙甘草一钱,骨碎补三钱。

功用:气血双补,壮骨舒筋。

酒水各半煎服。

主治:气血两虚,肝肾不足,骨拆愈合迟缓者。

29.宣痹汤(常用验方)处方:防风二钱,桂枝二钱,制川乌一钱,苍术二钱,当归三钱,制草乌一钱,薏仁一两,络石藤三钱加减:风性加秦艽、羌独活,湿性加防己、木瓜,寒性加制附子、干姜,上肢为主加桑枝、桂枝,下肢为主加牛膝、木瓜,腰背痛加杜仲、桑寄生;瘀痛加乳香、没药、红花、桃仁,气血虚弱加黄茂、熟地、何首乌。

功用:祛风、散寒、除湿、活络止痛。

水煎服。

主治:筋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肌肉风湿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