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选材》
作文要怎么选取材料 作文选材的五种技巧

作文要怎么选取材料作文选材的五种技巧第一、要从两方面审题,开拓思路。
面对作文题,我们一方面要弄清题目对文章内容作了哪些限定条件:时间、地点、人物、数量、中心等方面,另一方面又要看清楚那些未定的条件,如《放学路上的一件事》,只限定了时间与空间:放学路上,体裁和数量:写一件事。
但还有很多未限定:可以写任何一天,包括前几年的;可以是自己做的,也可以是看到别人做的;可以是好事受教育,也可以是坏事受教训……这样思路拓宽了,选材范围就随之扩大,新颖的材料就较易选择。
第二、角度宜小,题材宜实。
我们对含义较宽、写作范围较大的题目,要化大为小,划宽为窄。
这样既可以拓宽思路,又可以使材料实在,给人以新的感觉。
如《我又长了一岁》,这个题目选材时,可以在自己一年中的生活经历中,选择其中一天、一个时刻中发生的,可以选择自己成长的一件事写这“长一岁”。
如第一次数学拿满分,评为优秀队员,学会了烹调,生了病受到老师同学关怀,干了一件傻事,敢走夜路了,中队改选时落选了等,这样选择的事情多了,所写事情小了,容易写实,显出新意。
第三、避开一般思路,另辟新思路。
选材时,我们尽量避开一般思路,出其不意地表现文章中心。
如春节后下了场大雪,老师以《雪》为题要求同学们写作文,大多数同学写雪景的美丽、堆雪人的乐趣和打雪仗的欢愉,这当然可以写,内容也很好。
可有几位学生写雪伪装了大地,掩盖了丑恶,并用骑自行车的农民误跌入被雪遮盖住的泥塘等实例来说明雪的不利的一面。
一位同学还用“腊雪似浇,春雪如刀”的谚语来抱怨这场大春雪给庄稼带来的严重危害。
显然,这样的思路更有新意。
第四、从获得感受上去思考选材。
我们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产生的感受,虽有共性,但由于各人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和对待各种事物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必然会有自己特有的感受,这些感受大致有如下几种:1. 有乐趣的。
我们小学生喜欢玩,玩的时候玩出了新花样,就是新颖的材料。
如几个同学去水沟摸螺蛳,有人出主意进行比赛,于是模螺蛳玩出了新花样,创造了新颖的情节。
作文如何选材

摘要:每当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好多学生都会绞尽脑汁的思考,想想自己的生活无非是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枯燥无味,除了家人就是老师和同学,熟悉而重复的每一天没有任何新鲜之处,结果每次作文下来,素材都没有新意,其实这是我们的思维定式在起作用,如果我们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对待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光彩,找到写作的灵感。
关键词:小而有意义新颖独特围绕中心打动读者要想把材料选好,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选择真实的、小而有意义的材料写一篇文章,真的不需要一味地去拣“大”材料,生活中的小材料、小事情同样可以写出好文章,反映大主题。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回忆“伯父和我谈《水浒》”“谈碰壁”“看到伯父为车夫上药”“听女佣谈伯父”这些日常小事来反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
如写《我的妈妈》我们就可写妈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顿饭,哪怕是一个细节,来反映伟大的母爱。
二、疏离当下,新颖独特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选材也是如此,不是缺少新颖可读性的事件,而是缺少广阔的视野。
我们把目光从书本和作业中离开,把学校家庭里的重复经历抛开,与当下拉开距离。
如写《触动心灵的一幕》我们可以写与陌生人的一次交谈,写深夜里的思考,旅途中的见闻,晨练的人们等等,远比身边的同学有故事。
三、围绕中心,严肃认真围绕中心选材,就是要深入挖掘一个主题的材料,不仅需要用我们的眼睛仔细观察,而且还要用我们的身心去体验、去感受。
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如:阿累写的《一面》,作者写了一个雨天在内山书店躲雨,与鲁迅难忘的一面,鲁迅先生赠书,体现了鲁迅关心进步青年,鼓励进步青年,热爱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选取了白杨树,因为白杨树的那种挺拔向上的特点正与革命战士们的伟大精神给作者的震撼是一致的。
四、以情感人,打动读者有些同学在构思和写作时,只顾自己,忽略了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选材也是如此,因为本身缺少选择的材料,所以很难考虑读者是否会喜欢,如写《记忆深刻的一件事》,不能光从自己的角度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对于读者来说,他们会不会觉得你写的事件很没意思,很没情感。
作文指导如何选材

作文指导如何选材作文指导:如何选材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丰富的词汇积累和灵活的表达技巧外,还需要有一个恰当的选材。
本文将围绕作文指导中的如何选材这一问题,从选材的重要性、选材的原则和选材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选材的重要性1.明确主题:选材是确定作文主题的重要依据。
只有选对了材料,才能确保作文的主题明确、突出,使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作文的核心内容。
2.丰富内容:恰当的选材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增强作文的可读性。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可以更好地展现事物的本质和特点。
3.提高说服力:选材得当,可以使作文的观点更加鲜明、有力,提高作文的说服力。
通过选用具有权威性、可信度的材料,可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4.展现个性:选材是展现作者个性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选材可以体现出作者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使作文更具独特性。
二、选材的原则1.真实性:选材要真实可靠,不能虚构或歪曲事实。
真实的材料才能使作文具有说服力,赢得读者的信任。
2.典型性:选材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一类事物或现象。
通过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新颖性:选材要新颖,避免陈词滥调。
新颖的材料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4.相关性:选材要与作文主题密切相关,避免跑题。
选材时要紧紧围绕主题,确保材料对主题的支撑作用。
5.适量性:选材要适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适量的材料可以使作文内容丰富、紧凑,避免空洞无物或堆砌材料。
三、选材的方法1.观察生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材料,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挖掘生活中的感人故事。
2.查阅资料:通过查阅书籍、报纸、网络等途径,收集与作文主题相关的材料。
在查阅资料时,要注意辨别真伪,确保材料的真实性。
3.借鉴经典:借鉴经典文学作品、名著中的选材方法,从中汲取灵感。
作文《如何选材》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篇
三、天机云锦任我裁—选材篇 四、环环相扣浑天成 --结构篇 五、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言篇
选材,就是 根据主题的需要,有目的 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 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 效果。
下 联 : 胡 编 生 套 成 文 羞
横批: 无米之炊
上 联 : 抓 耳 挠 腮 落 笔 愁
“夕阳,盈盈地挂在天边, 天空的一角漂浮着一朵朵云 彩,经微风一吹,那些云彩 不断地变换着,奔腾着,或 优美或壮观,我想,这是秋 天特意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吧, 给我们带来一份纯洁和宁 静。”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感谢风吹雨打, 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 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
横批: 有米啦 上联:多彩校园处处留心处处有素材 下联:快乐写作篇篇有趣篇篇成佳作
人只不过 是一根芦苇, 是自然界最脆 弱的东西;但 他是用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像。 要调动各种感官,深入体验情感。 钥匙1:牢记一个“意识”——中心意识 钥匙2:结交两个“注意”——真实、新颖 钥匙3:抓好三个“尾巴”——议论、抒情 主题。
生活赐给我的已经 • 是春天的小草!它嫩 嫩的,静静地躲藏在 足够多,并让我学会 这堆枯草之中,那样 了感激,感激送给我 安静而不急躁。它不 的那些昂贵、动心永 因为自己的柔弱而放 久的礼物…… 弃希望,它仍然在冷 • 感谢小草的坚强 风中摇曳,它以自己 • 窗子早已蒙上一层 独特的方式告诉人们: 雾,虽是初春,可仍 我要坚强。 然寒气袭人。 • “野火烧不尽,春 • 我试着寻找一些春 风吹又生。” 的影子,可是我失望 • 感谢小草,感谢你 了。正要离去,我突 送给我最昂贵的礼 然发现,那枯黄中跳 物——坚强。 跃着一点绿,是它,
2023中考《作文如何选材》课堂实录

2023中考《作文如何选材》课堂实录《作文如何选材》课堂实录真题呈现·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有时候选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时候选择是一件两难的事情,有时候选择还可能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
你在选择方面有什么样的经历要和大家分享?有什么样的感悟要和大家交流?请你按照下面的写作要求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选择经历,也可以写身边人的选择经历,还可以谈在“选择”方面的看法或观点。
②应对生活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
③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
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⑤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⑥不少于600字。
(默读资料)师:孩子们,这是一个很温柔的题,它不会让你无话可说,也几乎不会让你偏题。
那么,这种温柔的题呢,其实是温柔的陷阱。
陷阱在哪里呢?生:选材!师:中考阅卷老师常常说:“像这样的题,你写什么题决定了你的分数。
”你觉得有道理吗?生:我觉得有。
因为就是选什么材就基本上决定了你要怎么去写这个作文。
如果你选的就是一些很没有意义的事,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有很多深刻的东西呈现出来。
师:也就是说选择的背后,其实不是这个材料,而是你选择的眼光和智慧。
你的眼光和智慧背后,其实就是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对吧?师:那么我们如何选出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材料?为什么我们写了那么多年的作文,我们还是选不出我们要的材料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睁开我们看世界的眼睛。
大屏幕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
屏显开眼——作文选材的广度与深度——作文选材的广度与深度—作文选材的广度与深师:有人可能说,老师,我的眼睛一直睁开了呀!我让你睁开的,是灵魂的眼睛。
睁开灵魂的眼睛,选材的广度和深度都能得到进步。
在我看来,写文章需要——屏显谋定而后动,三思再写作(生齐读)03·一思:把话题转化为题材·师:先开始第一次思考。
屏显一思——把话题转化为题材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写出你看到“选择”这个话题后,迅速想到的五个题材。
作文选材4篇

作文选材4篇作文选材篇一:中同学作文如何选材关于选材和如何提高选材力量,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留意。
一是选择材料要真实,但也要适当地学会对原始材料进行搬家和移植的处理。
我们现在都还是在校学校生,是在初学作文的阶段。
我们写作文不同于作家、剧作家的塑造人物和编排故事。
写作阅历少、熟悉问题的程度也很有限,所以我们还是提倡大家从真人真事写起。
不过,也正由于我们是孩子,所亲身经受的真人真事并不多,一般的作文题目总是要考虑到这些,而让我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万一真是遇到了一个我们无法去用真人真事写好的作文题,我们又不能不写的时候,我们也可把一些从听闻或阅读中间接知道的人和事临时作一些处理,把他人的事或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搬给另外的人或另外的场合,以保证把作文按题目的要求写好。
“张冠李戴”法就是把姓“张”人的事搬到姓“李”的人身上。
比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我和××”,题中并无肯定要写真人真事的要求。
你在取材时就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你把握有三则材料,通过它们可以从不同侧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共同进步这一主题。
但这三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是现实生活中我与××共同经受过的,其他两则是我与另外两人分别经受过的。
假如照直写,那么或者只能写我和××共同经受的一件事,但这样一来内容就显得单薄或者写我和三个人分别经受过的三件事,这就要“偏题”,“我和××”变成了“我和他们”了。
怎么办呢?有个两全其美的方法,那就是把我和另外两个人经受过的两件事,搬到我和××身上来,变成我和××经受过的三件事。
这种对材料的搬动和移植一般来说是允许的,只要题目里没明确规定要写真人真事就可以。
但我们在搬动和移植有关材料时要尽量不着痕迹,要在情理上让人觉着自然、可信。
曾经有位同学写《见到幼儿园时的伴侣》,因找不到有意义的往事和“见面时的欢快情景”,就用了搬材料的方法。
初中作文如何选材

初中作文如何选材
如何选材。
在写作文的时候,选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选材不仅决定了文章的质量,还直接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那么,如何选材呢?
首先,我们要选择熟悉的话题。
选择熟悉的话题可以让我们更加轻松地写作,因为我们对这个话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比如,如果我们选择写关于环保的话题,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等。
其次,我们要选择有趣的话题。
有趣的话题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去阅读我们的文章。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或者选择一些新颖的观点来引发读者的思考。
再次,我们要选择有价值的话题。
有价值的话题可以让我们的文章更有意义,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关于人生、情感、友情等方面的话题,这些话题往往能触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
最后,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经历都不同,所以在选择话题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的特点。
比如,如果我们喜欢音乐,我们可以选择以音乐为主题的作文;如果我们擅长运动,我们可以选择以运动为主题的作文。
总之,选材是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话题,我们才能写出优质的作文,让读者产生共鸣,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希望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选择合适的话题,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初中作文指导:作文如何选材

一、什么是选材:
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 表现主题,使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
二、材料 分类来源
直接材料 间接材料
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家庭 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
来自历史知识、文学作品、书 报杂志、影视节目、博客空间 等
三、如 何 选 材 (一)中心与材料的关系 中心是灵魂,材料是血肉 中心靠材料来体现 阅读课本P104页,圈点勾画重要语句
师点评
①开门见山,紧扣标题中的“牛”字展开记叙,四字词语的运用,使文章
语言更显幽默风趣。
佳作展示 他的手风扇似的摆动,腿部的动作快到模糊,只见他离终点线越来越近, 连那个高个子都被他甩掉了。②最终,他以最快的速度穿过了终点线,赢 得了冠军! 如果要说上一位“牛人”以“快”著称,那么下面这一位还要更 “快”。③他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他可以用很少的时间做完一科作业, 可以在考试时第一个写完试卷,还可以在假期前一天晚上把假期三天的作 业做完,重要的是他还可以保证质量!记得有一次历史课,老师让我们拿 出练习册来做。他举起手说:“老师,我整本书都做完了。”“整本书? 这怎么可能!”全班同学都惊呆了,都看向他。只见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手还在翻着练习册,好像在炫耀他的“功绩”。
②运用动作描写、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俊哥”跑步速度快的特点。
③过渡句。抓住“快”这个共同点,由体育“牛人”奔跑之快过渡到学习“牛人”学
习速度之快。
佳作展示
他居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做完整本练习册,实在令人不敢相信! 其实,我也可以算是一位“牛人”,我的学习成绩好,是班里的学习
标兵,琴棋书画,样样还算精通;同学们说我身上带着幽默的气质,喜欢 搞笑。所以有很多人羡慕我,称我为“牛人”。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