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机房建设组成及划分标准【最新版】

计算机机房建设组成及划分标准1、功能划分数据中心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机房面积可根据计算机设备数量或占地面积进行估算。
一般机房设计,除考虑主机房用房外,还要考虑到配置各种辅助用房,具体包括以下几类:辅助工作间类,如网管监控、终端数据录入、备份介质存储等。
硬件维护、软件调试、培训教室、办公室等工作用房。
配套动力用房,包括配电间、发电机房等。
辅助用房,厕所、楼梯、电梯等用房。
2、结构与装修数据中心机房在结构上应设独立的出入口,当与其它部门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宜设门厅、休息室和值班室。
人员出入主机和基本工作间应更衣换鞋。
机房与其他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
计算机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尽可能设于机房两端。
机房装修包括地板、吊顶、墙壁装修以及隔断、防火金属门建设;机房装修要体现机房区域的特点,从内部看,要重点体现高科技的工作环境、严谨的科学气氛、简洁大方的装修线条、庄重典雅的装修色彩、以及以人为本的环保装修理念。
机房装修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标准规范执行。
3、供配电系统根据运行负荷的重要性程度确定供电电源等级。
机房电气系统包括机房区的动力、照明、监控、通讯、维护等用电系统,按负荷性质分为计算机设备负荷和辅助设备负荷,计算机设备和动力设备应分开供电。
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包括配电柜、动力线缆、线槽及插座、接地防雷、照明箱及灯具、应急灯、照明线管。
应独立设置计算机设备专用配电柜和辅助设备配电柜。
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在机房防雷系统设计中主要避免感应雷,在配电柜进线侧面的三条火线、一条零线分别并联一个过电压保护装置。
4、机房空调系统根据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及设计规范要求,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其组成包括精密空调、通风管路、新风系统。
流送回风所采用下送上回、上送下回、上送侧回等方式。
新风宜采用经温湿度、洁净度预处理后的新风,与回风混合后送入机房。
5、机房消防系统机房消防系统由烟感、温感等消防报警系统及自动灭火系统组成。
计算机机房达标建设技术标准

计算机机房达标建设技术标准一、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1、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2)远离水灾和火灾隐患区域。
(3)远离强震源和强噪声源。
(4)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2、机房不宜设在办公楼的一层或顶层,一般应设在办公楼的二层至四层。
3、机房的空间组成应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
(1)二级**机房应参照国家C级机房标准,由主机房和支持区等功能区域组成,机房总面积不小于60平方米。
(2)县级**作为**网络终端节点和数据应用前台,分区可参照二级**机房标准,总面积一般不小于20平方米。
4、主机房是指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传输等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一般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等功能区域。
5、支持区是指支持并保障完成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稳定运行的必要技术作业场所,包括UPS区、电池区、消防设施用房等区域。
6、机房内各区域根据机房面积及空间布局情况,进行功能区域的逻辑划分。
7、机房内不得设立行政办公区或库房。
8、机房内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应放置于计算机专用机柜内。
9、机柜内的设备为前进风/后出风方式冷却时,机柜的布置宜采用“面对面”和“背对背”的方式。
10、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米。
(2)“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2米。
(3)“背对背”布置的机柜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米。
(4)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2米。
(5)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6米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米时,在两个出口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
二、机房环境1、二级**机房的温度、湿度控制应采用节能环保的专用恒温恒湿精密空调设备。
对机柜或机架高度大于1.8米、设备热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或热负荷大的区域,采用下送风、上回风的方式。
计算机机房建设要求

计算机机房建设要求一、计算机机房选址:1、机房要求设在办公区内,晚上闭店后便于工作人员进出2、远离大负荷用电设备、远离强震源和强噪声源。
3、要考虑便于安装空调外挂机。
二、机房房间的设置及面积要求:计算机机房一般设有服务器室、终端室、设备,总面积应不小于35平方米。
要求服务器室与设备间要相邻,服务器室与终端室间采用玻璃割断。
各房间的面积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服务器室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2、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3、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
服务器室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2.4~3.0m。
三、服务器室的基本要求:服务器室是机房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对环境的要求较高。
对施工的具体要求有:①、地面要铺设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板要有可靠的接地措施;②、有条件时墙面、天棚也要采取防静电措施;③、静电地板下要分别设有强电线槽、弱点线槽。
④、墙壁上要均布足够的10A的三孔插座,地板下要设有若干个10A的三孔插座,均由UPS供电。
另外在墙壁上再设一个非UPS插座。
这些线路在控制柜中都要有独立的开关。
⑤、要采用单独的空调系统,要有新风装置;⑥、不宜设采暖散热器。
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
⑦、有必要的消防措施,要采用气体灭火,不可使用液态或固态灭火。
⑧、服务器室的上层地面要采取防水措施。
四、服务器室的环境要求:①、工作环境温度范围:18~25℃。
②、工作环境湿度范围:45%~65%。
③、温度变化率:<5℃/h 不得凝露。
④、电源电压范围:220V±10V。
⑤、电源频率范围:50Hz±0.5Hz。
⑥、固定网络设备的机架应有良好的通风,保持机架内温(湿)度符合工作环境温(湿)度范围的要求。
⑦、有必要的防尘措施,符合国际B级,粒径≥0.5μm其个数≤18000/dm³。
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机房环境、电源及防雷接地应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的要求。
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计算机主机,UPS稳压供电、网络连接设备等。
2、设备间的地面材料应能防静电。
★设备间至少提供离地板255C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10CM,门宽应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载应大于5kN/m2。
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
★设备间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0%。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
★机房内的尘埃要求低于0.5um;对于开机时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时应小于70dB。
★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0dB。
机房内磁场干扰场不大于800A/m。
★计算机房内的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离地面0.8m处不低于1lx。
★设备间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讯中断。
UPS 电源应提供不低于2小时后备供电能力。
UPS功率大小应根据网络设备功率进行计算,并具有20-30%的余量。
设备间电源设备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已防止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和冲击。
机房建设所涉及系统★机房装修系统★机房布线系统(网络布线、电话布线、光纤布线等布线)★机房屏蔽、防静电系统(屏蔽网、防静电地板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机房保安系统(防盗报警、监控、门禁)★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机房专业空调通风系统★机房网络设备放置色设备(机柜、机架等)★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机房UPS配电系统机房环境1.空调机房环境温湿度:温度:冬季:20±2℃ 夏季:23±2℃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温度变化率≤5℃/h 相对湿度:50%±5%洁净度:符合标准__2-76,粒度≥0.5mm,个数≤__粒/dm机房单位面积的冷负荷为:257w/m2h系统控制室单位时间换气数:≥23次/h数据中心机房单位时间换气数:≥22次/h2.防火防火系统基于以下原则建设:- 采用高灵敏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环保型FM200气体灭火系统;FM-200气体火火系统保护区及存储环境温度为0~54℃,存储压力25kg/cm2-本气体灭火系统能以自动、机械手动和远程启动三种方式启动;设有备用电源,操作时间为24小时。
机房建设B类标准

机房建设B类标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机房规范化工作指引》,机房B类标准如下。
1.基本要求:(1)计算机机房在建筑物内应为独立区域,且应避开水管、强电磁干扰、易燃和易暴等区域。
(2)计算机机房地面要进行处理,使地面具有平整、光洁、防潮、防尘功能。
要配备机房专用的防静电活动地板,防静电地板要良好接地。
活动地板下应设置安全保护接地网铜带或铜箔带。
活动地板提供的各种电线、线缆进出口应光滑,保证电线、线缆不被损伤。
在安装活动地板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地板支架移位、倾斜、横梁坠落。
(3)机房墙面最好采用铝塑板,吊顶采用金属板。
也可根据当地情况采用其他材料,但必须是防火、防尘材料。
(4)机房内的接地应有:安全保护接地和交流工作接地两个接地体。
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要求安全保护接地线缆截面积不小于10平方毫米。
(5)计算机机房内的电源布线线槽和管路与地面留有不小于5毫米的高度,尽量避免与弱电线路近距离平行敷设。
(6)机房照明要在200Lx左右,应急照明在20Lx左右。
(7)机房内要安装机柜,便于安装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机房内不允许安装微机工作台。
2.机房供配电(1)计算机机房应部署UPS供电,UPS采用单机运行,设备的运行负荷不大于其额定负荷的65%,满负荷后备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电池采用全密封电池。
(2)计算机机房内要设置配电柜(箱)。
配电柜(箱)电源线缆从大楼配电室单独引入。
配电柜(箱)内有防雷、过流过压保护功能,有UPS输入、输出分配功能,有停电应急照明功能。
采用的线缆,应符合GBJ232-82的标准,主要指标是其绝缘性不小于0.5兆欧姆。
(3)计算机机房内要设置UPS插座和市电插座,要有明显区分(一般的做法是地面是UPS插座,墙面是市电插座)。
3.机房空调、消防及防水(1)计算机机房应部署空调,空调可以采用普通的民用空调,但制冷量每平米不低于250W。
若部署机房专用空调,要设置防水围堰和地漏。
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计算机机房是现代企业和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它承载着各种关键的信息技术设备,保障着企业的正常运转和数据安全。
因此,计算机机房的建设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机房选址、空间布局、通风散热、供电环境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计算机机房建设的标准要求。
首先,机房选址是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选址要尽量远离噪音源和电磁干扰源,同时要考虑到机房的扩建和维护,因此选址要尽量宽敞,并且便于通风散热。
其次,机房的空间布局也至关重要。
机房内部的设备布局要合理,不同设备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间距,方便维护和散热。
此外,通道和安全出口也要合理设置,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疏散。
通风散热是机房建设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点。
机房内部设备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不畅,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因此,机房内部必须安装有效的散热设备,并且要定期清洁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供电环境也是机房建设中需要格外重视的一环。
稳定的电力供应是机房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在机房建设中,要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同时要设置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以确保机房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此外,机房的安全防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机房内部要安装监控摄像头,保障机房设备的安全。
同时,要设置严格的权限控制和出入管理,以确保机房内部数据的安全。
另外,防火设施也是机房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烟雾报警系统,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和扑救。
综上所述,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选址、空间布局、通风散热、供电环境、安全防护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机房建设标准要求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为大家在实际建设中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建设标准前言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
而对于信息传递的载体以及传输中心来说,计算机信息中心的建设以及维护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计算机信息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内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信息中心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信息中心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
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有高低之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 UPS、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1.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2.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3.GB9361-88《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4.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5.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6.YD/T754-95《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7.GB9175-88《环境电磁卫生标准》8.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9.GB50265-9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0.GBJ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11.GB5004-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2.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局部修订)》13.GB50052-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4.SJ/T1079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15.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6.GB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7.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8.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19.GBJ1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0.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1.GB50057-94(公告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局部修订)》22.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23.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24.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法规、规范、规定。
abc类机房建设标准

abc类机房建设标准
ABC类机房是指标准机房的一种类型,用于存储网络设备和
计算机等设备。
以下是ABC类机房建设标准的一些要求:
1. 地点:应建立在通风好、空气清新、无尘的地方,如地下室、顶楼等。
2. 建筑面积:应根据需要,确定建筑面积,大型机房建议建立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土地上。
3. 结构:应选用耐火、耐腐蚀、保温、隔音、隔热的材料建造,使机房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
4. 通风与空调:应设置良好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保持室内温度稳定,湿度适宜,并减少灰尘和空气中的细菌等污染物。
5. 能源供应:应确保机房有足够的电源,包括备用发电机,以防止电力中断。
6. 天然灾害:应考虑到可能产生的天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因素,设置防护措施。
7. 安全防护:应设有监控摄像头、安防警报等设备,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8. 防火措施:应设置灭火系统、消防通道和防火门,设有消防器材和消防专职人员。
9. 装修:应合理布局机房内的设备,并进行定期清理和维修。
10. 网络电缆:应选用防火、防水、防腐等特殊材料的电缆,使其达到优秀的保护性能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机房环境、电源及防雷接地应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的要求。
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计算机主机,网络连接设备等。
★设备间的地面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
★设备间至少提供离地板255C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10CM,门宽应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载应大于5kN/m2。
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
★设备间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0%。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
★机房内的尘埃要求低于0.5um;对于开机时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时应小于70dB。
★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0dB。
机房内磁场干扰场不大于800A/m。
★计算机房内的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离地面0.8m处不低于1lx。
★设备间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讯中断。
UPS 电源应提供不低于2小时后备供电能力。
UPS功率大小应根据网络设备功率进行计算,并具有20-30%的余量。
设备间电源设备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已防止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和冲击。
★防雷接地可单独接地或同大楼共用接地体。
接地要求每个配线柜都应单独引线至接地体,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2欧姆;采用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欧姆。
机房建设所涉及系统★机房装修系统★机房布线系统(网络布线、电话布线、DDN、卫星线路等布线)★机房屏蔽、防静电系统(屏蔽网、防静电地板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机房保安系统(防盗报警、监控、门禁)★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机房专业空调通风系统★机房网络设备放置色设备(机柜、机架等)★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机房UPS配电系统机房环境1.空调机房环境温湿度:温度:冬季:20±2℃夏季:23±2℃温度变化率≤5℃/h 相对湿度:50%±5%洁净度:符合标准ASHRAE52-76,粒度≥0.5mm,个数≤10000粒/dm噪声:关闭主设备的条件下,在工作人员正常办公位置处测量不高于68dB(A).(GB)机房单位面积的冷负荷为:257w/m2h系统控制室单位时间换气数:≥23次/h数据中心机房单位时间换气数:≥22次/h2.防火防火系统基于以下原则建设:- 采用高灵敏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环保型FM200气体灭火系统;FM-200气体火火系统保护区及存储环境温度为0~54℃,存储压力25kg/cm2-本气体灭火系统能以自动、机械手动和远程启动三种方式启动;设有备用电源,操作时间为24小时。
-所有气体灭火保护区的维护构件满足一定的抗压要求,其允许压强差不低于1.2kPa。
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低于0.6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灭火系统在启动前能自动检测被保护区区是否有人员存在;- 火灾发生时,自动声光报警,警示相应区域人员撤离。
防火动作原理:当防护区火灾发生,感烟探测器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闪灯、警铃动作,提示工作人员撤离火灾发生区域;当感烟探测器报警和感温探测器同时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防护区外闪灯、蜂鸣器动作,控制联动系统切除非消防电源、关闭相应区域防火阀等联动设备,同时启动红外探测系统;当红外探测系统确认相应保护区无人员存在时,启动气体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防火系统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3.门禁系统选用系列感应卡式门禁设备,并具有联机管理功能4.防雷满足执行10/350us坡形,可防护雷电流150kA对建筑物的破坏。
建筑物内部的计算机机房用电器可承受10/350us 75kA的雷电流的冲击[IEC1312的标准]。
雷击建设可满足如下相关标准。
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B3482-3483-83《电子设备雷击试验》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避雷器》邮电部《通讯产品入网检定认证细则》IEC1024-1∶1990《建筑防雷》IE1312-1∶19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5.地板抬升系统阻燃性:60REI抗静电性:105-109隔音:大于32DB集中承受力2000-7000N地板抬升高度≥350mm分散承受力15000-35000N/ m2施工标准为: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6.漏水检测系统漏水检测系统可提供24 X 7X365的实时检测。
全天候无故障24 hour x 7 day x 365 day7.布线布线系统在每个机架上提供结构化布线槽,为每个机架提供局域接入服务。
机架布线槽有两种规格:16端口或8端口。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下走线方式布线。
伟伯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建设采用的标准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CECS 72:9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本(CECS 89:9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总配线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694-9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设计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YD2003-92)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9-90)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44-89)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电话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50-88)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试行)(YDJ38-85)ISO/IEC 11801国际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EIA/TIA 568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 569电信通路和空间商用建筑标准EIA/TIA 570住宅和轻工业建筑布线标准IEEE 802.3、IEEE 802.4、IEEE 802.5、IEEE 802.12欧洲标准EN 50167、EN 50168、EN 501698.机房接地系统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要求,提供的接地包括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及防雷保护地,计算机专用直流工作地,其接地电阻<1。
机房的静电电压<1KV。
镀锌钢管、金属软管、金属接线盒外壳等均进行了可靠接地。
机柜外壳、金属管道及支架等均接地,中性线则只在变压器处。
9.机架系统采用19英寸标准网络机柜,机柜高度为42U,机柜深度为800mm,机柜采用全钢材料,承重为600KG。
机柜提供可选的风扇单元,可支持冗余的六个风扇。
可选走线槽,托隔板,线管理器。
10.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可对整个数据中心的工作空间进行监视。
人员主要出入口及设备较为集中的房间(空调室,机房)设置固定式彩色CCD摄像,在走道等设置旋转式彩色CCD摄像机。
存储系统支持对图像进行五个小时的记录、存储。
11.装修具体施工指标遵循如下相关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处理保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电力供应1.强电系统采用双路强电引入,每个机架都通过配电柜引出单独的供电线路到机架,每个机架可用电源功率≥5KVA。
2.UPS系统机房UPS系统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共同提供IDC冗余电源。
UPS 系统的建设容量为断电后满足以下系统用电15-30分钟。
机房设备用电;应急照明;门禁系统用电;空调用电;消防系统用电。
3.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柴油发电机系统设计为N+1冗余备份系统,额定功率N≥IDC 各系统功率之和。
设计储油满足油机系统运行时间≥8小时。
设计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一9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一87)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 110一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一98)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3一9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一9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一94)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一93)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一9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一90)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一87)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98)施工验收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一9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1993年2月1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1993年9月1日实施)第一章总则第 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