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1)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1)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阳光B.大熊猫C.钟乳石D.计算机病毒【答案】B【解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阳光.钟乳石和计算机病毒属于非生物,没有生物的特征.大熊猫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故选B .2.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受______的影响.( )A.水B.阳光C.温度D.空气【答案】C【解析】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选C.3.下列实例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B.一条河流中的所有动物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D.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其他成分,不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一条小河中所有的动物,只包括部分生物成分,没有其他生物成分及非生物成分,不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C.一片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成分,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D.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既有生物成分也有非生物成分,属于生态系统,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B.千里之堤,溃于蚊穴C.过度放牧,破坏草场D.大树底下好乘凉【答案】A【解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许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A.仙人球的叶变成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符合题意.B.千里之堤,溃于蚊穴,体现了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B不符合题意.C.过度放牧,破坏草场,体现了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C不符合题意.D.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A.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生物圈【答案】D【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解答.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生态系统只是水圈的一部分,而生物圈又包括水圈,不符合题意.B.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森林生态系统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而岩石圈又属于生物圈,不符合题意.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只是生物圈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D.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6.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解析】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错误.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方,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B错误.C.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C正确;D.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故选:C7.森林中一棵枯死的大树上长了蘑菇,蘑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答案】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不符合题意;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不符合题意;蘑菇属于真菌,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蘑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分解者,C符合题意;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D 不符合题意.8.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组织B.细胞C.器官D.系统【答案】B【解析】由生物的特征可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9.切开熟透的西瓜时,有浅红色的汁液流出来,这些汁液主要来自( )A.液泡B.细胞壁C.细胞核 D.细胞膜【答案】A【解析】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A符合题意;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B不符合题意;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C不符合题意;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10.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B.遗传的控制中心是④C.⑦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①③⑤【答案】A【解析】A.具有保护支持作用的是细胞壁①,错误;B.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④,正确;C .⑦是线粒体,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确;D.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①,液泡⑤和叶绿体③,正确故选:A.11.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皮肤B.血液C.猫D.神经元【答案】A【解析】A.皮肤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正确.B.血液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属于结缔组织,错误.C.猫属于动物体,错误.D.神经元是一个细胞,错误.故选A.12.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②①④【答案】B【解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③④②①,故选B.13.下图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正确顺序是( )A.c→d→a→b B.a→d→b→c C.a→b→c→d D.a→c→d→b【答案】D【解析】图中:a一个细胞,b 形成新的细胞壁,c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d细胞质分成两份.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正确顺序是:a一个细胞→c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d细胞质分成两份→b 形成新的细胞壁.故选D.14.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 )A.是原来细胞的一半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C.和原来细胞一样多 D.不确定【答案】C【解析】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在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而DNA就是染色体的成分之一,细胞分裂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也就实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均分.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15.人体的血液属于( )A.神经组织B.肌肉组织C.上皮组织 D.结缔组织【答案】D【解析】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如脑神经.脊神经等,A不符合题意;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B不符合题意;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C不符合题意;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肌腱.韧带.淋巴.皮下脂肪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D符合题意.16.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A.无根.茎.叶的分化B.都有根.茎.叶的分化C.有根.茎.叶分化,有输导组织D.都用孢子进行繁殖【答案】D【解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ABC错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正确.17.下图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图中①胚芽,②胚根,③种皮,④子叶.菜豆是双子叶植物,子叶两片,肥厚,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种子的胚由①胚芽.②胚根.④子叶和胚轴组成,④子叶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故选D.18.植株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含______的无机盐.( )A.氮.磷.钾B.铁.钙.钾C.氮.铝.磷D.钙.铁.锌【答案】A【解析】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故选A.19.结合概念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子房壁B.花生油是从⑤中榨取的C.葵花籽的外壳是由②发育而来D.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④内【答案】C【解析】所以图中①子房,②子房壁,③珠被,④胚,⑤胚乳,⑥种子.A.图中①表示的是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A错误.B.花生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花生油是从⑥子叶中榨取的,B错误.C.葵花籽是果实,外壳是果皮,由②子房壁发育而来,C正确.D.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⑤胚乳中,D错误.故选C.20.以下各类植物中,我国拥有的种类居世界首位的是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D.被子植物【答案】B【解析】据统计,我国裸子植物的已知种数占世界裸子植物的已知种数的1/3,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可见B符合题意.21.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叶B.茎C.根D.花【答案】A【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其次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蒸腾少量的水分,也能进行一定的蒸腾作用,因此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22.下图示"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四个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C.步骤③是防止温度过高破坏叶绿素D.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答案】B【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A.淀粉遇碘变蓝,见光部分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才能呈蓝色,叶片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不呈现蓝色,错误.B.把同一叶片遮一半露出一半,控制唯一变量为光照,做对照试验,正确.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时应该隔水加热,所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去掉叶片的绿色,不是防止温度过高破坏叶绿素,错误.D.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但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暗处理一夜使叶片内储存的淀粉消耗完;与蒸腾作用无关,错误.故选B.23.下列农业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瓜类与豆类轮作——甲烷细菌将氮气转化为氮胞,提高土壤肥力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一一降低蒸腾作用C.及时排涝一一促进根的呼吸作用D.合理密植一一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答案】A【解析】A.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提高土壤的肥力,人们常利用根瘤菌的这一固氮作用进行瓜类与豆类轮作,A错误.B.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B正确.C.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C正确.D.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D正确.故选A.24.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并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乙瓶中的蜡烛燃烧(如图).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 )A.种子萌发消耗氧气B.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C.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D.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水【答案】A【解析】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蜡烛燃烧仍然会产生水,即使时间有限制,也不能判定水分的由来.故A符合题意.25.大面积植树造林的意义是( )A.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B.增加本地区空气湿度C.保持水土,防止流失 D.以上都正确【答案】D【解析】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森林能够改良气候,降低空气温度,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森林能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故选D.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26.(18分)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2)在此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3)本图中有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食物网.(4)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_____.(6)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7)在这个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 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分解者太阳能 5 食物网草→鼠→蛇→鹰增多捕食和竞争自动调节【解析】(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其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应具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3)(4)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即捕食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蛇→鹰;草→鼠→鹰;草→鼠→狐;草→兔→狐;草→兔→鹰.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构成食物网.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5)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生态系统就达到了生态平衡.假如人们大量捕杀该草原中的狐,兔的天敌大量减少,食物充足就会大量繁殖,导致兔的数量短期内会增多;鹰由于食物(兔)增多,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多,当鹰的数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会由于食物草不足,而被饿死.因此鹰的数量将会先增加后减少.(6)鹰以蛇为食,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以鼠为食,属于竞争关系;兔与鼠都以植物为食属于竞争关系.(7)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鹰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27.(14分)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2)图A所滴液体为________,若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 _____,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图G所滴液体为________,它可把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3)图E的操作方法是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而影响观察.(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________,以免碰到玻片.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象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准焦螺旋.【答案】BACDEGF清水生理盐水碘液气泡物镜细【解析】(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图中B擦拭载玻片,A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C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D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E盖盖玻片,G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F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所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BACDEGF;(2)A是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若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图G所滴液体为碘液它可把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3)E是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碰到玻片.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象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28.(8分)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下面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及两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视野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图2中,________表示植物细胞.(2)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中.(3)图3.图4中,你认为________的效果更好,另一个图效果欠佳的原因是临时装片中有_____ ___.为避免发生此现象,在盖盖玻片时,应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答案】图1 ④液泡图4 气泡【解析】图1.2中的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液泡.⑤细胞质.(1)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图1是植物细胞,图2是动物细胞,因为图1具有①细胞壁.④液泡.(2)液泡内含有细胞液,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液,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④液泡中.(3)图3.图4中图4的观察效果好,另一个图效果欠佳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要想不出现这位同学视野中不正常的情况,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29.(10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民种下去的是种子,收获的粮食也是种子,根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______(填"甲"或"乙")是单子叶植物种子.该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______中.(填名称)(2)乙图中的______(填标号)组成胚,②最终发育成______和叶.(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______最先发育成根.(填标号)【答案】甲胚乳①②③④茎③【解析】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胚乳.⑥种皮.(1)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双子叶植物,例如大豆,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单子叶植物,例如玉米,所以甲图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乙图是双子叶植物种子;单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2)(3)乙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胚包括②胚芽.①胚轴.③胚根和两片④子叶,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③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②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①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七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上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是()A. 青草B. 鲜花C. 蜜蜂D. 矿物质答案:D2.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答案:A3. 下面关于细胞核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B.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C. 细胞核内含有RNAD. 细胞核内含有DNA答案:C4. 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存在于()A. 细胞内B. 细胞外C. 细胞间隙D. 组织间隙答案:A5. 下列生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 蚂蚁B. 蜗牛C. 水螅D. 青蛙答案:C6. 下面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需要光、水和氧气B.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C.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D.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葡萄糖答案:BCD7. 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 鲨鱼B. 鹦鹉C. 蝙蝠D. 蜘蛛答案:C8. 下面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生物进化是物种演变的过程C. 生物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D. 生物进化是生物之间相互竞争的结果答案:D9. 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A. 酵母菌B. 蘑菇C. 藻类D. 霉菌答案:ABD10. 下面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C.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生物多样性包括人类活动的多样性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答案:细胞12.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叶绿体线粒体13.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______证据和______证据。

答案:比较解剖学生物学14. 人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

答案:糖类1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反复调整反光镜位置,可视野内依旧完全黑暗,这可能是因为A.使用了平面反光镜 B.选择的光圈太小C.物镜没对准通光孔D.目镜的倍数过小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物像不清晰,应该调节()A.反光镜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含羞草受到碰撞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中描述的生物现象的生物基本特征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要具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⑤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①②③B.③①④C.③②④D.③②⑤4.“那一天,我在上班路上走着走着,突然从路边跑过来一只狗横穿公路,吓得我连忙急刹车给他让路。

……”这是一位爱心满满的司机日记里写到的。

下面那项描述的生物特征与日记中描述的生物特征相同()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含羞草受到触碰便合拢叶片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D.蜻蜓点水款款飞5.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A.温度B.阳光C.空气D.水6.下列对诗句或谚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的关系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反映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7.如图为组织形成的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1表示细胞的生长B.过程2表示细胞C.过程3表示细胞分化D.过程2表示染色体数量减半8.下图是细胞构成动物体的流程图,其中1, 2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结构层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复制B.2过程使细胞种类增多C.c是由不同的b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D.人体的皮肤对应的是d9.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 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 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题序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研究方法包括: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文献法。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用到的是()(第1题)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下列诗句中不含生命现象的是()A.柴门闻犬吠B.海日生残夜C.鸟鸣山更幽D.鱼戏莲叶间3.下列关于生物特征与列举实例搭配不当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兔吃草,猫吃老鼠B.生物能进行呼吸——农作物需要浇水、施肥C.生物可以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排尿,树落叶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培育高产水稻4.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下列组合中所观察的细胞数目最少的是()①5×目镜②10×目镜③10×物镜④40×物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下图为显微镜以及可供选用的4个镜头,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第5题)A.观察人血永久涂片,选用a和d镜头组合,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B.发现③镜头上有污点,应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C.观察某植物细胞,发现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等细胞结构6.在漆树科植物的幼枝和叶上常常会形成虫瘿(yǐnɡ),研究人员发现绿色的虫瘿外表皮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表皮细胞中含有()(第6题)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液泡7.“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下列关于诗中两种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都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C.杜鹃的花属于生殖器官D.具有相同的结构层次葡萄果实表皮较薄,汁水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

【人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测试卷】期末全册综合题一(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测试卷】期末全册综合题一(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期末全册综合题一一、单选题1.某班级在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在劳动基地种了许多不同的蔬菜,几个月后终于迎来了丰收。

在劳作过程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说法有误的是()A.西蓝花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它的花B.菠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它的叶C.白萝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它的茎D.莴笋的食用部分主要是它的茎2.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A.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C.植物体、植物器官、植物组织、细胞D.人体、器官、上皮组织、肌肉组织3.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A.蚯蚓B.鲢鱼C.蟾蜍D.蜥蜴4.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组成胚的结构不包括()A.胚芽B.子叶C.胚轴D.胚乳5.春季的杨柳飞絮会给空气造成污染。

为治理这种污染,可以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一种抑制剂。

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给杨树和柳树“输液”,可抑制花芽分化从而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该注入到树干的()A.输导组织B.结缔组织C.上皮组织D.分生组织6.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下列哪种动物和日本血吸虫同属一类动物()A.涡虫B.水螅C.蛔虫D.蚯蚓7.清代袁枚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句中描写的植物所属类群分别是()A.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B.苔藓植物和裸子植物C.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和被子植物8.下列结构与所属的组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人体的血液——结缔组织B.西瓜果肉——结缔组织C.番茄果皮——上皮组织D.根尖的成熟区——分生组织9.蓝鲸生活在海洋中,是已知体型最大的动物。

判断蓝鲸属于哺乳动物的主要依据是()A.用肺呼吸B.心脏四腔C.胎生哺乳D.视觉发达10.下图是人体结构层次的概念图,其中A、B、C分别表示()A.组织器官系统B.器官组织系统C.组织系统器官D.器官系统组织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的鸣蝉、黄蜂、蟋蟀、蜈蚣都属于()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C.节肢动物D.昆虫12.以下“鱼”当中,属于鱼类的是()A.章鱼B.带鱼C.鱿鱼D.墨鱼13.观察下图,左边是菜豆种子,右边是玉米种子,阴影部分表示两者的共同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人类学家将什么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A.脑容量的增加B.学会人工取火C.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D.后肢直立行走2、小莉同学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A.食肉动物B.生产者C.消费者D.分解者4、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A.锌、氮、钾B.钙、氮、磷C.硼、磷、钾D.氮、磷、钾5、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6、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7、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壁D.细胞核8、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9、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C.具有外骨骼D.具有足和翅10、下列表示人体的结构层次,正确的是()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D.器官→组织→细胞→系统→人体11、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D.蚯蚓能疏松土壤12、下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13、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②③B.③④C.⑤⑥D.①⑦14、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A.血小板、血浆 B.血小板、白细胞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15、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A.动脉和神经B.静脉和动脉C.动脉和静脉D.动脉和毛细血管16、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A.是否有口B.是否有肛门C.身体是否分节D.体表是否有黏液17、“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胃B.小肠C.大肠D.肝脏18、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A.蛋白质和维生素 B.脂肪和无机盐C.维生素和无机盐 D.蛋白质和脂肪19、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脊髓和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20、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21、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是指()A.两个极核都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B.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结合的过程C.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极核结合的过程D.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的过程22、哺乳动物子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A.体温恒定B.大脑发达C.胎生、哺乳D.活动范围大23、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状况,请你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A.盖盖玻片不当B.未将标本展平C.未使用高倍镜观察D.光线太暗24、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的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A.温度B.空气C.水分D.阳光25、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___________。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研人员努力研发更加耐盐碱的水稻,这主要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环境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2.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用显微镜观察学校池塘中的池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为生物的依据?()A.能生长和繁殖B.能进行新陈代谢C.体小且绿色D.具有应激性3.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容易患上近视。

要了解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所用的科学方法与下列选项中相同的是()。

A.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B.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C.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D.检验小麦种子的发芽率4.图M-1中三种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图M-1A.细胞壁B.细胞核C.叶绿体D.鞭毛5.图M-2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M-2A.洋葱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⑥B.二者都有的结构是②③⑤⑥C.切洋葱时产生的具有辛辣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结构③中D.甲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因为它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6.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玉米和葡萄等植物的种子经过太空遨游后也一并返回。

玉米根尖细胞和葡萄叶肉细胞具有的能量转换器分别是()。

A.仅有线粒体,仅有线粒体B.仅有线粒体,线粒体和叶绿体C.仅有线粒体,仅有叶绿体D.仅有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7.(2024·广东江门期末)两栖动物青蛙,其幼体为蝌蚪,有一条尾巴,随着不断的发育,长出四肢,尾巴消失。

这一切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A.细胞质B.线粒体C.细胞膜D.细胞核8.在壁虎断尾再生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时最先发生的是()。

A.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B.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缢裂C.细胞质分成两份D.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9.人体器官由四种组织构成,下列关于人体组织及其功能搭配的叙述,错误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和答案七年级生物上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5分)1.将松树和桃树这两种植物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

2.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3.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韧皮部中的筛管。

4.粮库中为了将储存的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以下条件的哪一项?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5.下列人类的哪一种活动是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不随意践踏草坪。

6.在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中,绿色植物所起的作用是:加快水循环的进行速度。

7.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热带雨林。

8.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XXX。

不知XXX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XXX的诗句。

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芽发育成的。

10.植物在白天可进行:以上三种都有。

11.在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银杏、卷柏。

12.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13.植物体的根所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14.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所有活细胞中。

15.可以成立的食物链是:A、阳光→草→兔。

16.一台标有10X、40X的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140倍。

17.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后,胚乳会变蓝色。

18.小麦地中出现水涝现象导致植物萎焉的主要原因是小麦根部吸收的水分太多。

19.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呼吸作用。

20.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21.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禽流感病毒。

22.绿色开花植物相比人体结构层次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23.一株幼小的苹果树苗能长成枝叶繁茂的苹果树,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分裂和体积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卷中
1、下列各种现象,不属于生命活动的是()
A、雨后春笋
B、葵花向阳
C、乌龟产卵
D、铁器生锈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3、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先往载玻片滴一点。

()
A、清水
B、生理盐水
C、温开水
D、糖水
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一条河中的所有的生物
D、生物圈
5、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
B、应激性
C、繁殖
D、新陈代谢
6、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A、“上”和“6”
B、“下”和“9”
C、“下”和“6”
D、以上都不对
7、人类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A、地球
B、植物
C、太阳
D、食物
8、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
C、环境对生物无影响
D、生物与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9.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A、落叶、豌豆种子、杨树、鲨鱼
B、苔藓、仙人掌、企鹅、变形虫
C、鹦鹉、珊瑚、草履虫、狮子
D、金鱼、钟乳石、水杉、人
10、包心菜内部的叶片是黄白色,暴露在外的叶片是绿色,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A、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11.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A、沃森
B、达尔文
C、林奈
D、克里克
12、动物的皮肤属于()
A、器官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
13、花的主要功能是()。

A、吸引昆虫
B、能产生香味和花蜜
C、供人们欣赏
D、能产生种子和果实进行生殖
1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15、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粘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A、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B、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16、在“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方法研究中,设计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
A、起重复实验的作用
B、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
C、研究响尾蛇对死的老鼠是否袭击
D、与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
17、农民种水稻的田里经常长一种叫“稗”的杂草,在相同条件下,其种子的萌发率比水稻高,长势好,成熟早,因此,很难把它从水稻田里驱除干净。

从中可以得知,稗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18、“猫生猫,鸭生鸭,老鼠的孩子天生会打洞”,与此现象有关细胞结构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19、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测量窖内的氧气含量
C、主要是为了照明
D、测量窖内的一氧化碳含量
20、提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保护森林
B、减少固体垃圾
C、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减少经济支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细胞的▲完成。

25、植物的根、茎、叶总称为植物的▲器官;花、果、实合称
器官。

和▲的科学。

三、识图题(每空1分,共26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横线上
31、下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

(10分)
⑩压片夹
(1)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对光时,首先调整⑨▲,使_▲对准通光孔,如果光线还暗,调整▲号结构,使用其▲面,改善光照条件。

(2)对光时,由反光镜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显微镜的结构有(填序号):
光(④)
(▲)(▲)(▲)
(3)调整视野中物象清晰度的结构有⑥▲、⑦▲。

(4)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你认为▲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

32、下图是两个细胞模式图(5分)
(1)如果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结
构的
应该是▲图,如果表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的

是▲图。

(2)苹果成熟后,由于[▲]▲中溶有多种物质,所以吃起来表现为甜酸味。

(3)图中A的[1]是▲,起着支持和▲细胞的作用。

33、下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6分)(1)右图中,⑤▲将来发育成果实,它内部的胚珠将发育成
甲乙丙丁
▲。

(2)①▲和②▲组成了雄蕊
(3)柱头,④▲和子房组成了雌蕊
(4)能产生花粉的是花药,其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

34.取等量的新鲜蔬菜和烫过蔬菜,分别用黑色的塑料袋包装,并分别用软管将塑料袋与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相连,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5分)
(1)若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说明软管排出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推测此袋中蔬菜为▲;
(2)若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说明软管排出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推测此袋中蔬菜为▲;原因是烫过的细胞是死的,▲ (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横线上
3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
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装置中的叶片。

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散失的。

大邑县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学试题答题卷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作答,答在试题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共4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识图题(每空1分,共26分)
31、(1)
(2)光(④)()()()
(3)
(4)
32、(1)
(2)[]
(3)
33、(1)
(2)
(3)(4)
34、(1)
(2)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33、(1)
(2)
(3)
大邑县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1、分生保护
22、氮钾
23、线粒体叶绿体
24、成熟区根毛伸长区
25、营养生殖
26、结构功能
27、生产者
28、细胞膜细胞核
29、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30、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三、识图题(每空1分,共26分)
31、(1)遮光器最大光圈⑤凹
(2)光→④→③→②→①
(3)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4)A 乙
32、(1)A B
(2)[5]液泡
(3)细胞壁保护
33、(1)子房种子
(2)花药花丝
(3)花柱
(4)传粉
34、(1)变浑浊新鲜蔬菜
(2)未/不变浑浊烫过蔬菜不能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14分)
35、(1)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乙二氧化碳
(2)黑暗光合作用
(3)蒸腾作用气孔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你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