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草坪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

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城市园林建设和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品质,丰富城市景观。
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
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满足人们的观赏、休闲、运动等多种需求。
下面介绍城市园林建设改造植物配置原则。
1. 根据功能选植物城市园林的功能有很多,常见的有美化城市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固沙、保持水源等。
针对不同的功能,应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植物。
如美化城市环境,宜选择较为美观、色彩丰富的花卉;净化空气,应选择对环境有净化作用的植物。
2. 适应性强的植物更适合城市城市的气候和环境都与自然环境有很大不同,一些植物可能难以在城市中生长。
因此,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
一些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适应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干旱、高温等环境。
常见的适应性强的植物有梧桐、杨树等。
3. 种植比例要合理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的种植比例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宜种植的比例是不同的。
在城市街道绿化中,一般以树木为主,以草坪、花境为辅;在城市公园绿化中,可以根据需要搭配不同的植物种类,既要考虑景观美化,也要考虑游客的休闲需要。
4. 选择不同季节开花、有色、有香植物城市园林的美化主要依赖于植物。
随着季节不同,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也有所不同。
为了让城市园林始终保持美丽,应选择不同季节开花、有色、有香植物进行配置。
这样可以确保在一年中不同季节都能看到美丽的植物,让城市整体环境更为宜人。
5. 植物配置要合理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起到点缀景色、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作用。
在配置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的高度、树形、叶色等特点进行合理搭配,使整体效果更加美观。
城市园林建设和改造植物配置原则是多方面的。
只有选择适合城市环境的植物,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比例配置,并在不同季节选择开花、有色、有香植物进行配置,才能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城市园林。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群植原则:群植是指将同一种或相近种类的植物通过多棵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群。
这样做可以增加植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层次感。
群植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空间间隔和形状组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疏密搭配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疏密搭配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的要求,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大面积绿地可选择密植,以增加绿意;而道路、广场等区域则选择疏植,以增加视觉通透感。
3.高低错落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的高度变化,使观者在欣赏园林绿化时能够感受到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高低错落可以通过在空间上合理组织植物种植的高度和布局来实现。
一般来说,大面积的高大乔木可以用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而中型植物和矮型植物可以用来填补空白和绿化底层。
4.色彩搭配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园林绿化中的颜色搭配应注重整体的和谐,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相近色系的植物可以营造出柔和、舒适的氛围,而互补色系的植物则可以创造明快、活泼的效果。
5.功能搭配原则: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必须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园林绿化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庭院可以选择花卉乔木,公园可以选择草坪、湖泊等,街头绿化可以选择适应环境和空间的树木和灌木。
在功能搭配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通过遵循上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可以保证植物的合理配置,创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同时也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和艺术性。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1.1、乡土特色和生态效益原则长时间生存在本地区且保留下来的植物种类即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已经非常适应当地环境,并且成为了最适合本土种植的特色植物。
为了加强生态园林的设计效果,在植物选择中要将乡土植物作为首选,适当地引入外来树种,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坚持生态学原则为指导思想,以凸显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作为宗旨,坚持人与自然共存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平面上系统性、空间上层次性及时间上相关性的目标。
1.2、统一性原则对园林植物而言,由于植物类别不同,形态、色彩、线条等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不能进行合理配置,将会影响生态园林的整体设计效果。
所以,要利用植物与其他素材之间的良好融合,充分满足园林需求,符合植物生长习性,达到园林艺术审美标准的前提条件下,运用不同构图方法,打造不同的园林空间,从而创造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符合人们观赏游玩的要求。
1.3、均衡性原则不同的植物色彩、形态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并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生态园林设计中。
要求各种植物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线条等方面权衡比较,以求得景观效果的均衡感。
比如色彩简单、体积小、质地柔软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轻盈的感受;而色彩鲜艳、体积大、质地粗厚的植物会给人们带来厚重感。
为了呈现良好的植物配置效果,需要均衡配置植物的色彩、体积、形态,充分结合环境特点,合理配置不同植物种植面积。
1.4、多样性原则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满足数量和多样的要求,在创造植物景观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没有量就没有美”。
在保证植物数量的基础上,加入群落物种种类,构建错落有致的群落层次,为生物多样性、改善绿地系统带来较大的帮助。
2、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方法2.1、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园林植物与环境互相作用,在研究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中,要了解园林植物的特性及生活环境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植物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较小,但有些植物栽植在一起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例如金盏菊与月季种在一起,能有效地控制土壤线虫,使月季茁壮生长;红瑞木与槭树、接骨木与云杉、核桃与山楂、板栗与油松等栽植在一起都可以互相促进生长。
公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公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基本原则。
咱先说说基本原则哈。
1. 生态适应性原则。
植物就像人一样,有自己喜欢的生活环境。
你不能把喜欢潮湿的植物种到特别干旱的地方,那它可受不了。
比如说菖蒲,这小家伙就爱长在水边,你要是把它扔到大太阳下的干土里,它肯定得“闹脾气”,长不好。
所以呢,在配置植物的时候,得先了解这个地方的气候、土壤啥的条件,然后挑选适合的植物。
就像给不同性格的人找合适的工作一样,合适了才能干得好。
2. 多样性原则。
公园嘛,要是只有那么一两种植物,多单调呀。
就像一个聚会只有一两个人,那多无聊。
多种植物搭配起来,有高的树,像杨树、松树,有矮的花花草草,像雏菊、矮牵牛,这样才好看。
而且不同的植物吸引不同的小动物,小鸟、蝴蝶啥的都来了,整个公园就像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充满生机。
3. 美观性原则。
这就不用多说啦,大家去公园不就为了看美景嘛。
植物的颜色、形状搭配起来得好看。
春天的时候,桃花粉嘟嘟的,柳树嫩绿嫩绿的,放在一起就像一幅画。
夏天呢,大片的绿色里来点红色的紫薇花,特别亮眼。
这就像穿衣服搭配一样,颜色和款式得协调,才能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二、方法。
再聊聊配置的方法。
1. 分层配置。
这就像盖房子,有一楼二楼三楼。
把植物分层来种,最下面可以是草坪,像柔软的地毯。
上面一层可以种些矮的灌木,像小卫士一样围着。
再上面就是高大的乔木,像一把把大伞。
这样分层,空间利用得好,看起来也有层次感。
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绿色的小城堡,特别有趣。
2. 色彩搭配。
颜色搭配可重要啦。
可以是对比色,像红色和绿色,就像红花配绿叶,特别鲜明。
也可以是相近色,像黄色和橙色的花放在一起,就有一种温暖柔和的感觉。
要是在秋天,金黄色的银杏叶和红色的枫叶搭配,那简直美到让人想尖叫。
3. 季相变化。
公园的植物不能一年四季都是一个样。
春天要有春花,像樱花、杏花,让人们感受春天的气息。
夏天要有绿树成荫,秋天有红叶黄叶,冬天哪怕是松柏之类的常青树,也能给人一点生机。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合理的 处理好植物个体和个体之间, 个体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 之间以及个体、群体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个植物 的作用,维持稳定的植物景观。
因地制宜,适地适物。考虑 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长规律,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使其 正常发展。
种类多样,季相变化。大多 数的景观随着季节的更替而 变化。应使用教多的植物种 类,使每个季节都有代表性 或者特色景观。
任务一植物种植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01
理论讲解
02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1. 满足功能要求 2. 同环境条件协调 3. 满足艺术要求 4. 经济原则
种植设计的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在保 护和利用自然植被与地形生 境的条件下,创造自然,和 谐,优美的园林。
合理布局,满足功能。从绿 地的性质和功能出发,对不 同植物合理布局。如综合性 公园因观赏,活动,休息等 功能不同,而相应的该设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花坛,草坪,丛林而不同。
树列设计的株距取决于树 种特性、环境功能和造景 要求,一般乔木间距3-8 米,灌木间距1-5米。
树种选择:具有整齐、严 谨、韵律、动势等景观效 果,所以要选择树冠较整 齐、耐修剪的树种。混合 树种宜少不宜多,一般不 超过三种,数列延伸线较 短时,多选一种,若两种 就采用乔灌间植,一高一 地
行道树的设计
通常分三种情况:
自然式为主,结合规则式。 规则式为主点缀自然式。 规则与自然并重。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类型
应用类型分:
树木种植设计:对各种树木包括乔木、灌木以及木 质藤本植物等的景观进行设计。 ○ 按景观形态和组合方式分为: ○ 孤景树、对植树、树列、树丛、树群、树林。
花草种植设计: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的方法和原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对绿色植物的渴望也更加迫切。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总观一些单位的绿化状况,有一个通病,即只知种树,不懂配置,将园林绿化与植树造林完全等同起来,使得植物带给园林的魅力大打折扣,城市绿化不但要求城市绿起来,而且要美观,因而绿化植物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关注园林植物的配置。
一、植物的概念及分类(一)大家知道,根据植物形态构造的完善程度,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植物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
低等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一群古老植物,大部分生活存水中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
低等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
高等植物是由某些低等植物经过长期的演变进化而来,由于长期对陆地生活的适应,在体形结构上以及生理特性上,都较低等植物复杂。
属于高等植物的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三大类。
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裸子植物都是木本,而且多为乔木,多数为常绿树种。
我国有苏铁、银杏、松、柏、麻黄等。
其中银杏、水杉、水松是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
科学家把它们当作活化石看待,世界各国都在引种栽培。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发展到最高等的类型,被子植物发展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适应类型最多的一群植物,约有20万种以上,占植物界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地球上最占优势的植物类群。
(二)那么什么是园林植物呢?1、概念: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和草本植物。
2、分类:(1)园林树木: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体疗养胜地和城市各类型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
我们按照树木的生长类型将园林树木分为以下三类。
乔木类树木体型高大(通常高于6米),是有明显的主干,如国槐、杨树、柳树等。
灌木类树木体型较矮小,主干低矮或者茎干自地面呈多数生出而无明显主干,如黄栌、米兰、紫薇等。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四大原则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在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应遵循四大原则:1、调和原则。
在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调和原则。
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调和不仅仅是指植物与植物之间,也涉及到植物和周边环境、周边生物、周边建筑的调和性。
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产生协调感。
用差异和变化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2、统一原则。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时,除了要观察周围的环境之外,还要根据植物自身的品种、生长态势和颜色等进行配置。
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变化太多,整体会杂乱无章;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
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避免了因杂乱的配置而带给人的烦躁感。
3、均衡的原则。
植物的整体生长态势、枝叶发育情况不同,因此带给人的感觉也不相同。
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厚重的感觉;而相对于体积较小,颜色鲜艳活泼的植物则会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轻盈之感。
,要根据周围环境,做到配置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
4、韵律和节奏感原则。
根据环境的不同进行植物的配置,比如在相对宽敞的地方,可以大面积种植一些体积较大的树木或者间隔地等距离或不等距离栽植一些同一树种的行道树,中间穿插同一品种的小灌木或灌木球,形成韵律和节奏,而在面积较小的地方,就相对减少种植植物的数量,可以避免种植树木,而改种一些灌木和花草,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人类与自然的结合,是为了创造美丽的环境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在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园林植物的配置对于园林绿化的功能、美观度以及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可以使园林绿化达到最佳的效果,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是考虑植物的栽植位置、密度、高度、颜色等因素,合理地搭配植物,以达到景观要求,满足功能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园林植物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
1. 高矮错落。
不同高度的植物应错落有致,高低有序。
2. 远近有序。
根据植物的形态和特性,远离人行区域的应该是高大的树木,近人行区域的应多种草本植物和低矮的矮木,草本植物在花期时应该在的距离人眼可观赏的位置。
3. 色彩搭配。
草、花、灌木、乔木的颜色应协调和谐,色彩要与环境相协调,既不冲突,也不单调,使植物的色彩成为整个园林的点缀。
4. 功能性。
根据景点的功能和作用,选取不同生长形态、高度、花色等特点的植物,形成互相交错、错落有致的景观。
5. 全年观赏。
园林景观要全年有植物观赏价值,要考虑到植物的花期、绿叶覆盖时间等字段之间的衔接,从而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1.大型乔木大型乔木是园林中的主要植物之一,其高大挺拔的姿态不仅能为景点提供遮盖和防晒,还能起到美化和景观造型的作用。
大型乔木的配置原则是:要搭配合适的花卉和地被植物;要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类型来进行搭配;要注意植物的构造特点,选择植物的树形、叶型、树皮和灌木花卉的组合。
2. 中型树木中型树木通常是指高度在10-20米之间的树种,这些树木结构简洁、造型美观,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变化。
中型树木的配置重点是:根据园林景观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以达到增加景区分层的目的;要合理配置林木和草本、灌木、花卉等其他植被之间的比例和颜色搭配,以达到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草坪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在园林绿地中,草坪植物的应用是自成体系的,既要注意发挥它的各种防护功能,又要考虑与其它因素的关系。
在园林绿化上草坪植物的配置应注意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注意草坪植物各种功能的有机配合。
草坪植物属多功能性植物,因此在配置时应先考虑它的主要功能,同时又要适当注意草坪的其它综合性功能,如在考虑其环境保护功能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供人欣赏、休息、满足儿童游戏活动,开展各种球类比赛、固土护坡、水土保持等功能。
只有充分发挥其在绿地中的各种不同功能,才能正确地提高它在绿地中所起的作用。
2、注意充分发挥草坪植物本身的艺术效果。
草坪是园林造景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本身不仅具有独特的色彩表现,而且有极丰富的地形起伏,空间划分等不同变化,这些都会给人以不同的艺术感受。
草坪植物自身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如暖季型草坪初春逐渐由浅黄变为嫩绿,这会让人感到春回大地。
夏日夕阳西下,绿毯随风翻波,让人身心愉快。
深秋绿草渐黄,平坦的草坪,让人感觉秋高气爽。
冬日一片金黄,为冬游提供活动场地。
另外,草坪的开朗、宽阔,林缘线的曲折变化,都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3、注意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搭配草坪植物。
各种草坪植物均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如有的喜光,有的耐阴,有的
耐干旱,有的耐严寒,有的极具再生能力等。
因此在选择时,必须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生长习性适合的草坪植物,必要时还需做到合理混合搭配草种。
如需四季常绿供人欣赏的,就必须对冷季型草品种进行合理搭配,使各种草的生长习性进行互补,必要时还必须混合一些暖季型草种。
4、注意与山石、树木等其他材料的协调关系。
在草坪上配植其它植物和山石等物,不仅能增添和影响整个草坪的空间变化,而且能丰富草坪景观内容。
如现在有不少的庭院绿化,都能较好地利用地形和石块等变化来丰富草坪景观,使草坪的空间出现较多的曲折变化,大大提高了绿地的艺术效果,在草坪上配置孤植树和树丛时,树木的叶色变化,如红枫的红叶,无患子的金黄秋叶,紫叶李的紫色,金丝柳的金色等,都能给草坪锦上添花。
在一些街头绿地,设计者常喜欢在草坪边缘配置各种绿篱,草花类,球根类等作为草坪的镶边植物,或用石块、鹅卵石来装饰草坪,增加草坪的色泽,提高草坪的装饰性。
总之,应充分利用其它材料,增加草坪的实用效果,使草坪与其它材料更加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