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高职高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

高职高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奔腾(bēn tóng)沉默(chén mò)惊悚(jīng sǒng)B. 拖延(tuō yán)漫步(màn bù)摇曳(yáo yè)C. 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潇洒(xiāo sǎ)D. 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设辅导课、加强师资培训等。

C.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

D. 近期,我国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新的突破。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B. 她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C.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环保法规的执行、推广清洁能源等。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成功地进入了决赛。

二、阅读理解(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甲】散文:一片树叶秋天来了,树叶开始变黄,飘落。

一片树叶,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这片树叶曾经是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它经历了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逐渐失去了生命力,变得枯黄。

最终,它在秋风中飘落,化作泥土,滋养着大地。

高职高考语文试卷模拟试题

高职高考语文试卷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谨慎(jǐn shèn)谨慎(jǐn shǎn)慎重(shèn zhòng)B. 睿智(ruì zhì)睿智(ruì zhí)智慧(zhì huì)C. 畸形(jī xíng)畸形(jī xíng)残缺(cán quē)D. 沉默(chén mò)沉默(chén mù)寂静(jì jì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B.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C. 通过这次比赛,他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D. 我们应该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违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受)读者们纷纷表示支持。

(受)B.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产)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产)C. 他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赢)这个项目赢得了许多奖项。

(赢)D. 他的计划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效果还不错。

(施)这个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实施。

(施)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B.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难以忘怀。

C. 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田。

D.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一把利剑直插天际。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变换后:这个问题涉及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B. 原句: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变换后:这个产品很受欢迎。

C. 原句:她的表演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语文高职高考试卷模拟卷

语文高职高考试卷模拟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踟蹰(chí chú)起伏(qǐ fú)拼搏(pīn bó)B. 堕落(duò luò)潜伏(qián fú)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C. 沉默(chén mò)惊愕(jīng è)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D. 沮丧(jǔ sàng)磨难(mó nàn)落落大方(luò luò dà fā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C. 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D. 这位作家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当代文学巨匠”。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一鸣惊人B. 青出于蓝C. 雕虫小技D. 言之有理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A.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让我受益匪浅。

B. 她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C. 夜幕降临,月光洒在湖面上,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D.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惋惜不已。

5.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A. 畸形(jī xíng)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气贯长虹(qì guàn cháng hóng)B.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风马牛不相及(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C. 风吹草动(fēng chuī cǎo dòng)指点江山(zhǐ diǎn jiāng shān)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D. 龙飞凤舞(lóng fēi fèng wǔ)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中,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是:(1)他 ______ 地走进了教室,同学们都投来赞许的目光。

语文高职高考试卷模拟卷

语文高职高考试卷模拟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比喻(yù)沦为(lún)B. 奔赴(bēn)娴熟(xián)精益求精(jīng)C. 奋不顾身(fèn)气喘吁吁(xū)破釜沉舟(fǔ)D. 热泪盈眶(yíng)奋笔疾书(jí)鞠躬尽瘁(cu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节约用水,学校规定学生每天必须用盆洗漱。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色,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D.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使得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看,这本书里有很多插图,对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

”B. 他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做作业,于是走上讲台,开始上课。

C. 我很喜欢阅读,尤其喜欢读《红楼梦》、《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

D. 他对我说:“你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4. 下列各句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

B. 他谦虚谨慎,从不张扬自己的成绩。

C. 这场比赛激烈异常,双方互有攻守。

D. 她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是大家的好朋友。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改句:他的成绩一直位居前茅。

B. 原句:他昨天去了图书馆。

改句:他昨天到图书馆去了。

C. 原句:这道题目很难,我一时想不出来。

改句:这道题目很难,我一时想不出答案。

D. 原句:她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

”改句:她笑着对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啊!”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追寻着这个答案。

高职高考模语文拟试卷

高职高考模语文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炽(zh)热稽(jī)首憎(zēng)恶阈(yù)限B. 斐(fěi)然咋(zé)舌坊(fāng)间信笺(jiān)C. 脊髓(suǐ)潜(qián)力手札(zhá)自诩(xǔ)D. 瘾(pǐ)好广袤(mào)攻讦(jié)阐(chǎn)释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凋敝弹劾文过饰非义无反顾B. 游弋通缉美轮美奂徇私舞弊C. 谂知坐落获益非浅带罪立功D. 拖沓杂糅计日程功融会贯通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为官,勤政爱民是评价每一位领导干部德行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心中用来衡量领导干部的一把重要标尺。

目光短浅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打自己的小算盘,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令人无奈。

在……的各种门”事件中,网络不仅再难为匿名网友保密”,相反,个人隐私通过网络外泄的几率正在增加。

A. 廉正进而层出不穷B. 廉政进而数见不鲜C. 廉政因果层出不穷D. 廉正因果数见不鲜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近来经济政策的微调引发了舆论对放松楼市调控的猜测,中央及相关部委虽然一再强调B. 这座城市的历史悠久,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一定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争取取得好成绩。

D.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一定要努力奋斗,不断追求进步。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非常勤奋,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

改后:他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深夜,非常勤奋。

B. 原句: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生命。

改后:我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要感谢他们。

C. 原句:这本书非常有用,值得我们一看再看。

改后:这本书非常有用,值得我们一看再一看。

D. 原句: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高职高考语文试卷模拟

高职高考语文试卷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惟妙惟肖B. 鸡鸣狗盗振聋发聩C. 青出于蓝亘古不变D. 息息相关恶语伤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有了很多人生经验。

C. 为了确保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性格开朗,待人热情。

”(热情:热心)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前茅:第一名)C.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瞩目:注视)D. “他勇敢地站出来,维护了正义。

”(勇敢:有勇气)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虽然:虽然……但是……)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勤奋:勤奋努力)C. 她的歌声悠扬动听,让人陶醉。

(悠扬:优美动听)D. 他为人正直,深受大家喜爱。

(正直:诚实正直)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座大桥横跨在江河之上,宛如一条巨龙。

(宛如:好像)B. 他的发言铿锵有力,鼓舞了在场的人们。

(铿锵有力:声音洪亮有力)C. 她的画技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炉火纯青:技艺高超)D. 他的讲话言简意赅,让人印象深刻。

(言简意赅:说话简洁明了)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荒芜(wú)落魄(pò)比翼双飞(yì)B. 璀璨(cuǐcàn)沦陷(lúnxiàn)欣欣向荣(xīn)C. 惊愕(jiōng è)沉默不语(mò)恍然大悟(huǎng)D. 谦逊(qiān xùn)奋发图强(fèn)比比皆是(bǐ)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

高职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高职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惊涛骇浪(hài)B. 气喘吁吁(xū)C. 情深意切(qiè)D. 风和日丽(l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班级的骄傲。

B.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C. 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内容精彩,演技出色。

D. 他的解题思路非常清晰,很快就找到了解题的方法。

3. 下列词语中,与“悠然自得”意思相近的是:A. 自由自在B. 自言自语C. 自高自大D. 自我陶醉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他很喜欢阅读,尤其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

B. 你看,那边的风景多美啊!C. 我非常喜欢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D. 她的性格很开朗,总是笑容满面。

5.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同的有:A. 服装布料品质品味B. 稳重重量晚会晚霞C. 领略领导呼吸河流D. 热闹热情喜悦欢乐6.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歌声像夜莺一样动听。

D. 她的舞蹈像天鹅一样优雅。

7. 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最丰富的是:A. 昨天晚上,我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电影。

B.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C. 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D. 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希望我们能够做到最好。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这个西瓜大得像个小山一样。

C. 她的学习成绩好得像天才一样。

D. 那个湖里的鱼多得像一片海洋。

9. 下列句子中,句式最复杂的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性格开朗。

B. 这个问题很难,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C. 我非常喜欢旅游,尤其是去山清水秀的地方。

D. 她在舞台上表演得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10. 下列句子中,语意最丰富的是:A. 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

职高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高考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毫厘不差(lí)B. 摧枯拉朽(cui)漫不经心(漫)C. 鸿鹄之志(hú)息息相关(息)D. 妄自菲薄(fěi)破釜沉舟(f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加课外阅读活动的时间。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伟大。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和智慧。

D.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他喜欢音乐、绘画、文学,尤其擅长钢琴。

C. 小明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游泳,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

D. 我国科学家在月球上发现了水,这一发现对人类了解月球具有重要意义。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七彩的桥梁,架在天空中。

B. 那朵白云,宛如一只洁白的羊羔,悠闲地漂浮在蔚蓝的天空中。

C. 他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

D.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黑色的宝石,镶嵌在深邃的夜幕中。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甲】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片片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宛如大海的波涛。

这是我国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果,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然而,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土地、水资源等资源日益紧张。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困难,一些传统农业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再次,农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亟待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9分。

阅读材料,完成1-7题。

同大师一样,经典也是一个被过度使用甚至随意乱用的概念。

某些七颠八倒的作品被封为经典,一些未经考验的作品也被供到了经典的神龛里。

似乎离开“经典”二字,我们再也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评价作品了,似乎不将拙劣的作品比作《红楼梦》,我们就不知道如何赞美一个作家了。

显然,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将“经典”庸俗化了,已经把它降低为一个商品分类意义上的标签。

那么,什么样的著作才能被称作经典?经典是文化金属中的铂金,是在人类文化构成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它通常被放在书架最重要的位置,就像一位尊贵的客人被礼为上宾;它是人们经常谈论的对象,人们谈论它,仿佛谈论自己的朋友,有一种熟悉而愉快的感觉。

作为经过时间考验并被普遍认可的著作,经典作品积极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人生的知识。

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不是伟大的经典,通常有两个尺度:一个是专业尺度,一个是精神尺度;用专业尺度来衡量,经典作品必须是自铸伟词、形式完美的;用精神尺度....来衡量,它又必须表现人文情怀。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固然与人们的阅读、阐释和评价有关,但从根本上讲,决定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品质。

换句话说,经典不是被说成是经典的,而是自己生成为经典的。

因此,经典的秘密和律则,只能到作品里面去找。

纵观横察,概而言之,经典作品似乎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都遵从以下的几个律则。

第一,易感性。

叔本华说:“我们发现每一位真正伟大的作家都尽可能洗练、明晰、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单纯质朴总是被看作真理的标志,而且也是天才的象征。

”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有朴素、明白的特点,都是让人一看就懂但又觉得意味无穷的。

比如唐诗、宋词、元曲,大都明白如话,清新自然,读之如饮佳酿,快何如哉!其实,文学创作的一个美学原则,就是用最简约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意思;让读者费最少的力气,得到最大的收获。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仅仅二十个字,就写出了五个物象、三个动作、两种心象“疑”和“思”,描绘出一幅静夜思乡图,表达了一种像月光一样流转无已的乡愁冲动。

其中没有一个难认的字,没有一个晦涩的意象,谁读了都明白,谁看了都觉得好。

一部好的作品当然也应该具有新鲜、别致甚至出人意料的特点,但是,这不等于说它可以是怪异的、晦涩的、令人费解的。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凡药之登上品者,其味必不苦:人参、枸杞是也。

凡诗之称绝调者,其词必不拗:国风、盛唐是也。

”但现在的作品,似乎偏偏喜欢以求“苦”为高,枯燥乏味,让人难以卒读,勉强读了,却如堕五里云烟,虽苦思焦虑,终不得要领。

这种作品以高深晦涩骄人,装模作样,遑论“经典”和“不朽”。

第二,。

经典作品不是“私人写作”的产物,表达的也不是琐碎无聊的个人经验。

恰恰相反,在那些伟大的作品里,我们总是可以发现对有限的个人经验的超越,可以看到伟大作家对人类普遍经验的关注。

那些伟大的作品,都能让人们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强烈共鸣,无分老幼,无分种族,无分信仰,无分贤愚。

相反,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轰动一时的作品,却终因缺乏普遍的人性内容,缺乏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被人们弃置一旁。

歌德说:“真正伟大的作品,是百读不厌的,很难甚至不可能抵抗它的魅力,它留给你牢固的、不可磨灭的印象。

一般地说,凡是古往今来人人爱读的诗文,你可以认为它是真正美的、真正崇高的。

”经典就是这样一种让人不断回味和回忆的伟大作品,它总是吸引、召唤许许多多的人去阅读、去品味。

总之,经典是几乎所有人的朋友,是几乎所有人亲切而温馨的精神家园。

第三,永恒性。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夫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追求不朽,正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人类的生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生活,就在于从空间上说,人总是向往着别处的生活;从时间上说,人总是充满一种未来感,总是渴望在肉体生命结束以后,自己的精神可以延伸下去,从而获得不朽。

可以说,人类之所以写作,某种程度上,就是希望借助作品的不朽,以实现精神的永生。

但是,只有经典作品才会征服时间。

伟大的经典仿佛一种特殊的宝器,只有时间之手的拂拭,才能使它越来越明亮,才能使它历久弥新。

一部作品倘若只在自己的时代获得了无上的尊荣,那还不足以证明它是一部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可见,在评价自己时代的作品时,当代人须非常小心谨慎才是。

他可以热情地欣赏,慷慨地赞美,但是,一定不要妄下“大放光芒”的判断。

否则,虽然现时得到了作者的感谢,将来却难逃后人无情的耻笑。

第四,正极性。

所谓正极性,指的是一部作品在价值观、情感态度和道德境界上表现出的一种高尚而伟大的性质。

一部真正的经典,不会怀着陶醉的心情来渲染自私、冷酷和残忍,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而是发掘并表现人性深处潜存的善良、正直、勇敢,通过塑造美好的人物,将人的精神提升。

只有深刻地表现正极性内容的作品,才有可能是伟大而不朽的经典。

的确,一部真正的表现正极情感和正极思想的经典,必然具有升华性,必然会在精神上对我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歌德在著名的《莎士比亚命名日》1771年中说:“他的著作我读了第一页,就被他终身折服;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我仿佛一个天生的盲人,瞬息间有一只神奇的手给我送来了光明。

我认识到,并且强烈地感觉到,我的生存向无限扩展;我感到一切都很新鲜,前所未闻,而那异乎寻常的光亮把我的眼睛刺得疼痛难忍。

我渐渐学会了观看,我要感谢给我智慧的神灵,至今我能清楚地感觉到我当时获得的东西。

”是的,光明,这就是伟大的经典作品通常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换句话说,一切伟大的经典都具有灯与火的性质,既照亮世界,又温暖人心。

第五,给予性。

那些真正的经典作品有着母性的慈爱气质,在这样的作品里,利他的牺牲精神,博爱的人道情怀,以及对自由、正义、平等和理想的不懈追求,构成了像大地一样稳定的精神基础,给读者带来的是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和丰饶的收获感。

在中国伟大的经典诗歌里,你可以看到一种给予性的精神境界。

例如,即使对无知的动物和无情的草木,杜甫的诗也表现出博大而温柔的情感:或者对忍辱负重的老马充满感激之情,“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或者怀着深深的敬意,赞美一棵桃树,“高秋每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最感人的,是对飞鸟的具体而微的关怀,“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打慈鸦”。

而在《后游》里,杜甫写出了如此美好的诗句:“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然而,无私的与其说是花柳,不如说是子美:只有无私的人,才能看见无私的花柳;只有内心充满爱意的人,才能用有情的眼睛看无情的世界,才能给世界带来爱的光明和温暖。

总之,给予性是作家创造经典必须服从的律则,没有一部真正的经典作品不是给予性的。

海涅将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歌德称作最伟大的作家,因为他们的作品里有着永久不灭的仁慈和不自矜炫的谦德。

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借朱丽叶之口说:“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淼,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我给你的越多,我自己也越是富有,因为这两者都是没有穷尽的。

”文学也是这样:越是表现给予性的慷慨与仁慈,越是能得到读者的喜爱,越有可能成为不朽的经典,这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最根本的律则。

节选自李建军《经典的律则》,有删改1.下面的喻体不是作者用以表现“经典”特点的一项是2分A.标签B.铂金C.上宾D.朋友2.阅读文中有关经典作品“易感性”的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⑴作者引用叔本华、袁枚的话,说明了经典作品的特点。

2分⑵作者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直接证明的观点是。

2分3.请在文中横线处写出经典作品所遵从的第二个律则。

2分4.下列对经典作品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中有许多精辟言论,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体现了经典的易感性。

B.高尔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能体现经典的永恒性。

C.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桑丘模仿骑士的冒险行为,看似可笑,实则因他嫉恶如仇的个性彰显出经典的正极性。

D.《红楼梦》中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能体现经典的给予性。

5. 根据文意,分析下面这首诗歌所体现的“给予性的精神境界”。

5分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6.用“精神尺度”衡量,经典作品必须表现哪些“人文情怀”?请概括说明。

6分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7分真正的经典不以高深晦涩骄人,就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润物细无声”;真正的经典表达的也不是琐碎无聊的个人经验,比如荀子在《劝学》中总结出坚持学习的重要性:“, ; ,”;真正的经典更不会降低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境界,正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发出的呐喊:“,!”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刘公平倭冢记[明]童蒙吉①自辽阳守将刘江败倭寇于樱桃园之后,不敢犯顺者,几二百年矣。

嘉靖壬子,东南又受荼.毒.,而淮扬尤甚。

天子轸念畿辅重地,特简白川刘公以浙江副使拜命兹地。

运筹布策,井井有条。

迨己未夏,倭连艘数千余入寇,破通州副总兵于水上,遂薄.如皋,西窥淮扬,势如风火。

公誓诸将,奋不顾身,亲勒部陈。

一捷于丁堰,再捷于东门。

贼乘夜循海而趋庙湾,军门李公遂大破之。

②此盖初至之贼云。

既而江南逸贼复犯通州,公乃选轻车数百,扼雉皋之岔河,以断贼西向,而自以其兵同边将邱公待贼于西场。

少顷,贼趋西场,公命骑兵张两翼以冲其腋,而以大炮摧其中,俘斩者三百有奇,贼遂奔入仲家园。

公进围,越三昼夜,缺其一面,贼不敢遁。

凡斩大酋长以下千五百二十七级,生虏十五人,余党歼于刘庄,迄无噍类①,海帮赖以安堵。

③蒙吉以公务至西场,见路有碣曰“刘公平倭冢”,盖场之人仿古京观,萃倭贼骨而封之,以识公功也。

蒙吉询诸父老,津津道公灭贼状。

夫西场之捷,其己未成功之尤者乎?盖胜之丁堰诸处者,至西场而后赫其威;歼于刘庄者,在西场已先褫其魂。

而西场之得名,与樱桃园一辙矣。

然樱桃园一捷,而倭奴不敢犯华者二百年,则斯捷也又焉知不可保数百年无虞矣乎?④公为人沉毅,而智虑绝人。

师行尤有纪律,不扰民间一草一木,而以休养抚循之意寓于师旅饥馑中。

故民之肖像以生祀公者,无问远迩。

在扬州则祠,在太州则祠,在如皋则祠,在宝应则祠,在海安镇则祠。

兹石之树,乌足以尽公哉!尝窃计之:公之老成厚重似赵充国,忠义精诚似郭汾阳,仁和谦谨、敬礼士夫下吏似曹彬,岂刘江可同日语哉!于戏②,自倭犯中国未有能一大创者,公以文墨儒绅,义激于衷,兴师挞伐,横厉岛夷,前后折馘约三千有奇,铭纪旆常,有国史氏在,蒙吉何能与焉!⑤公讳景韶,字子成,号白川,湖广武昌府崇阳县人,起家甲辰进士,今升浙江按察使,仍掌海道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