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铝理论公式

合集下载

氧化铝生产主要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主要计算公式

主要计算公式6.1 配料计算6.1.1 处理1吨铝土矿应配入的母液量()母石灰铝矿石灰铝矿赤石灰铝矿赤石灰铝矿Rp Rp N Rp CO S S N S S A A V K -⎪⎭⎫ ⎝⎛+⨯+⨯-=++++241.1 式中:V—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m3/t矿A铝矿+石灰—表示碎铝土矿和配入石灰中所含AI2O3的量(kg)A/S赤—为溶出赤泥中氧化铝和氧化硅的比值S铝矿+石灰—为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氧化硅的量(kg)1. 41—Na2O和CO2的分子量的比值CO2铝矿+石灰—铝土矿和石灰带入的CO2量(kg)Rp —配料Rp 值Rp=1.17亦为溶出液中AI2O3与Na2Ok 的重量比Rp 母—循环母液中AI2O3与Na2Ok 的重量比注:在磨矿过程中机械损失为0.1%6.1.2 处理一吨铝土矿应配入的石灰量G 石灰G 石灰=1吨×1000×15%=150kg根据贵州铝厂轻金属研究所的溶出试验结果确定的。

6.1.3 溶出率的计算1) 实际溶出率η实η实=()()()()%矿赤泥溶出矿100///⨯-S A S A S A2) 理论溶出率η理 假定在理想溶出条件下,赤泥中的()矿S A /=1,此时计算的溶出率为理论溶出率。

η理=()()()()()()%%=矿矿矿赤泥矿100/1/100///⨯-⨯-S A S A S A S A S A 3) 相对溶出率η相对 ()%1001///%100⨯--=⨯=矿赤泥矿理实相对)()(S A S A S A ηηη 4) 净溶出率η净 %100///⨯-=矿末赤矿净)()()(S A S A S A η6.2 产量的估算AL 2O 3产量=下矿量×A%矿×η实×(1-5%)×(1-5%)式中:A%矿——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η实——铝土矿的实际溶出率%5%—— 分别为铝土矿的含水率和氧化铝生产过程损失。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磁性材料等领域。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一些计算公式,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计算公式。

1.产量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产量可以通过原料的质量和纯度,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公式如下:
产量=原料质量×纯度×(反应方程式中系数的比例关系)
2.纯度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纯度可以通过元素含量的测定来计算。

公式如下:
纯度(%)=(元素含量/总质量)×100%
3.熟料比计算公式
熟料比是指生产氧化铝所需的原料与产出的氧化铝之间的比例关系。

熟料比的计算可以通过考虑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来实现。

公式如下:
熟料比=反应方程式中对应原料的系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4.能耗计算公式
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如电能、煤炭等。

能耗的计算可以通过制定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实际消耗的能量。

公式如下:
能耗=实际能源消耗/产量
5.经济效益计算公式
经济效益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经济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后的利润。

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计算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差异来计算。

公式如下:
经济效益=收入-成本
6.煤耗计算公式
公式如下:
煤耗=煤炭消耗量×煤炭热值
这些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生产者更好地掌握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产量、纯度、熟料比、能耗、经济效益以及煤耗等关键指标,从而为生产决策和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氧化铝生产上的一些计算公式

根据设备状况结合计划检修状况,确定工厂运转率。

依据多年来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氧化铝物料平衡计算方法,计算出矿石品位、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等的变化对氧化铝产量及单耗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氧化铝单位成本,与成本和产量任务进行比较,得出溶出液Rp、稀释赤泥钙硅比调整值的赢亏平衡点,为决策提供依据。

说明:影响氧化铝生产成本的主要消耗品有:铝土矿、石灰石及石灰、液碱、钢球钢棒、工业用布、絮凝剂、运输带、焦碳、煤气、电、蒸气、压缩风及新水等。

为了对氧化铝产量和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我们首先分析了影响产量和生产单耗的主要因素,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产量和生产单耗的计算关系式。

下面对产量和各消耗品氧化铝单耗的计算公式进行说明。

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⑴、溶出率与循环效率的关系据郑轻院溶出试验结果和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溶出率与循环效率有如下关系:32( η)相=k换热* a*(-6111.1* ΔRp3+ 10611* ΔRp2 - 6177.7* ΔRp+ 1301.4 )上式中:( η) 相:相对溶出率,%;ΔRp:为溶出矿浆Rp与循环母液Rp的差值;Δ Rp与循环效率(η) 循环和母液苛性碱( Nk)母有如下关系:ΔRp=(η) 循环/ (Nk) 母k 换热:为换热效率有关的系数,与压煮器清理和溶出机组的运行周期有关,根据2005年至2006年的生产实际,取值目前暂定为1.0 ;a :经验系数,与(C/S) 稀有关,在(C/S) 稀处于1.8 ~2.4之间时,统计分析所得的关系式如下:2a=-0.0114*(C/S) 稀2+0.0052*(C/S) 稀+1.03511、计算矿耗的关系式⑵、矿耗计算公式q 干矿耗= 1/[(Al 2O3) 矿/100*( η )实/100*(K) 矿耗] 上式中:q 干矿耗:吨氧化铝的矿石单耗,t/t/AO ;(Al 2O3) 矿:入磨铝土矿Al 2O3含量,%;(K) 矿耗:矿耗系数,取值为0.965 。

氧化铝资料

氧化铝资料

氧化铝资料1铝电解生产用氧化铝主要由a—AL2O3和r—AL2O3组成2成品氧化铝除主要成分是AL2O3外,往往含有少量的SiO2,Fe2O3,Na2O,和H2O等杂质。

3用于表征氧化铝物理性质的指标有:安息角,a—AL2O3含量,容重,粒度,比表面积和磨损指数。

4氧化铝一级品的标准:AL2O3≥98.6%,SiO2≤0.02%,Fe2O30.02≤%,Na2O≤%0.5,灼碱≤%1.0 5根据铝土矿在含铝矿物存在的形态不同将铝土矿分为: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和混合型4种类型6氧化铝生产过程就是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使之与杂质分离的过程。

7拜耳法在处理低硅铝土矿一般要求A/S<7.0.8矿石中的SiO2在溶出时有一部分转变为含水铝酸钠消耗苛性碱和造成氧化铝的损失.9ak的含义铝酸钠溶液中氧化铝和苛性碱的摩尔比10拜耳法循环效率:指单位体积的循环母液在一次作业周期中所生产的氧化铝的量11工业上把苛性碱和碳酸碱合称全碱12原料制备是氧化铝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它包裹:破碎,配矿,磨矿,料浆的制备和石灰煅烧13磨矿作业分为:开路和闭路(回路)二种14为了保证原矿浆的细度,应严格控制磨内液固比,分级溢流矿浆的液固比和返砂量。

15矿石所具备的物理性质:矿石的结晶特性,韧性和硬度16磨机选球的大小取决于:球的比重,所要就求产品的细度,矿石的可磨性和给矿粒度17球和填充率:指研磨体所占磨机横截面积和磨机有效横截面积的比18磨矿浓度是以磨矿的液固比来表示的19石灰乳的作用:助滤,苛化,脱硅20含硅矿物质在铝酸钠溶液中都是先生成铝酸钠和硅酸钠进入溶液,然后二者在生成钠硅渣析出21衡量分解作业的效果:氢氧化铝的质量,分解率,分解槽的单位产能22氧化铝回收率:指氧化铝产品中氧化铝的含量占消耗物料中氧化铝含量的百分比23旋流器的工作压力是:0.15—0.2524矿场的取料方式:端面取料25氧化铝生产中常用的除尘设备:旋风除尘,静电除尘,布袋除尘26破碎机的三种:鄂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锤式破碎机27破碎工序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进厂的矿石经过破碎机进行中碎,细碎使矿石达到要求的粒度。

氧化铝厂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氧化铝厂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一、氧化铝产量(单位:t)氧化铝产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也称作冶金级氧化铝或焙烧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广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冶金级氧化铝、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及其他产品折氧化铝的合计,习惯上称作成品氧化铝总量,多用于计算生产能力,下达产量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反映氧化铝产品产量的指标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可有:冶金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以及计算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1、冶金级氧化铝量冶金级氧化铝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

2、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是指作为商品出售的氢氧化铝(不包括用于焙烧成氧化铝的氢氧化铝)。

当计算成品氧化铝总量时,需要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算成冶金级氧化铝,采用实际过磅数,以干基计算,折合系数是0.647。

其水分应以包装地点取样分析数为准。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t)=商品氢氧化铝量(干基)×0.6473、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是指除商品普通氢氧化铝以外的分解料浆及商品精液等产品折冶金级氧化铝量。

(1)分解料浆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分解槽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分解料浆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分解浆液折氧化铝(t)=分解料浆体积(m3)×分解料浆固含(kg/m3)×0.647/1000+分解料浆液相氧化铝含量(t)(2)商品精液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精液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精液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精液折氧化铝(t)=商品精液体积(m3)×精液中氧化铝浓度(kg/m3)×0.9/1000式中:0.9为精液折氧化铝回收率。

4、计算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由于氧化铝生产周期长,期末、期初在产品、半成品量波动大,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水平,生产上通常采用实际产量这一概念,核算实际生产消耗等指标。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

氧化铝技术经济指标释义及计算一、氧化铝产量(单位:t)氧化铝产量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也称作冶金级氧化铝或焙烧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广义的氧化铝产量是指冶金级氧化铝、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及其他产品折氧化铝的合计,习惯上称作成品氧化铝总量,多用于计算生产能力,下达产量计划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反映氧化铝产品产量的指标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可有:冶金级氧化铝量、商品氢氧化铝折合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以及计算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

1、冶金级氧化铝量冶金级氧化铝量是指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得到的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的原料。

2、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合量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是指作为商品出售的氢氧化铝(不包括用于焙烧成氧化铝的氢氧化铝)。

当计算成品氧化铝总量时,需要将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算成冶金级氧化铝,采用实际过磅数,以干基计算,折合系数是0.647。

其水分应以包装地点取样分析数为准。

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计算公式为:商品普通氢氧化铝折氧化铝(t)=商品氢氧化铝量(干基)×0.6473、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其它产品折氧化铝量是指除商品普通氢氧化铝以外的分解料浆及商品精液等产品折冶金级氧化铝量。

(1)分解料浆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分解槽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分解料浆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分解浆液折氧化铝(t)=分解料浆体积(m3)×分解料浆固含(kg/m3)×0.647/1000+分解料浆液相氧化铝含量(t)(2)商品精液是指从氧化铝生产流程的精液中取出部分做为商品出售的精液量,其折算为冶金级氧化铝的计算公式为:精液折氧化铝(t)=商品精液体积(m3)×精液中氧化铝浓度(kg/m3)×0.9/1000式中:0.9为精液折氧化铝回收率。

4、计算氧化铝生产水平的实际产量由于氧化铝生产周期长,期末、期初在产品、半成品量波动大,为了准确反映实际生产水平,生产上通常采用实际产量这一概念,核算实际生产消耗等指标。

氧化铝知识问答

氧化铝知识问答

1. 简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原理。

用苛性碱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力条件下溶出铝土矿,氧化铝被溶出制得铝酸钠溶液,铝酸钠溶液净化后经过降温、添加晶种、搅拌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析出的氢氧化铝经分离、洗涤、焙烧后得到氧化铝。

分解后的母液(主要成分NaOH)经蒸发再重新溶出新的一批铝土矿,进入下一循环。

氧化硅等杂质成为赤泥,经洗涤后外排或用于烧结法配料。

拜耳法的实质也就是下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交替进行:2.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工序有那些?原矿浆制备、溶出、溶出矿浆稀释、赤泥分离和洗涤、晶种分解、氢氧化铝分级和洗涤、氢氧化铝焙烧、母液蒸发及苏打苛化等。

3. 铝酸钠溶液的浓度铝酸钠溶液的基本成分是AI2O3和Na2O,工业上铝酸钠溶液各成分的浓度一般是用每升铝酸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来表示的(g/l)。

如一升铝酸钠溶液中含120克AI2O3、100克Na2O,则氧化铝和氧化钠的浓度分别表示成AI2O3120g/I、Na2O 100g/l。

4. 铝酸钠溶液的苛性比值铝酸钠溶液中的Na2O包括与氧化铝反应生成铝酸钠的Na2O和以游离的NaOH形态存在的Na2O,它们都称为苛性碱(以Na2Ok表示)。

铝酸钠溶液中所含苛性碱与氧化铝的摩尔比叫做铝酸钠溶液的苛性比值。

以符号 a k表示即:式中〔Nk〕--铝酸钠溶液中Na2Ok的摩尔数;〔A〕--铝酸钠溶液中AI2O3 的摩尔数。

5. 拜耳法循环效率循环母液每经过一次作业循环,便可以从铝土矿中提取出一批氧化铝。

通常将 1 升(或1立方米)循环母液在一次作业周期中所生产的氧化铝的克数(或kg数)称为拜耳法的循环效率,以符号 E 表示。

6. 原矿浆的磨制原矿浆的磨制是将碎铝矿按配比要求配入石灰和循环母液磨制成合格的原矿浆的过程。

原矿浆的技术指标要求:一般主要考核细度、固含、配钙(氧化钙添加量)细度:+300卩m W 1% (即60#筛上残留w 1%)+63卩m w 25 % (即230#筛上残留w 25%)固含:300-400g/I配钙:生产上要求石灰添加量为铝矿石重量的7%〜9%。

氧化铝的化学表达式

氧化铝的化学表达式

氧化铝的化学表达式
氧化铝的化学表达式为Al2O3。

其中,Al代表铝元素,O代表氧元素,2表示铝原子和氧原子的摩尔比为2:3,即每2个铝原子与3个氧原子结合形成1个氧化铝分子。

氧化铝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具有白色晶体的形态,常温下为固体,不溶于水。

氧化铝具有多种用途,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子、磨料、催化剂等领域。

在陶瓷领域中,氧化铝被广泛用作陶瓷的填充材料和表面涂层,可以提高陶瓷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在电子领域中,氧化铝被用作电子元件的绝缘材料和热障涂层,可以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和寿命。

在磨料领域中,氧化铝被制成砂轮、砂带等磨料,可以用于金属、陶瓷等材料的加工和抛光。

在催化领域中,氧化铝被用作催化剂的载体,可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计算公式
1 配料计算
1.1.1 处理一吨铝矿应配入的母液量
式中:V —每吨铝土矿应配入的循环母液体积 m 3/t.矿; A —铝土矿带入的氧化铝重量 kg/t.矿;
η实—氧化铝的实际溶出率;
M —溶出赤泥中氧化钠和氧化硅的重量比值;
S 1、S 2—分别为铝土矿和石灰所带入氧化硅量 kg/t.矿;
1.41—Na 2O 与CO 2分子量的比值;
C —矿石和石灰带入的CO 2量 kg/t.矿;
X —磨矿和溶出过程中苛性氧化钠的机械损失 kg/t.矿;
N K —循环母液中的苛性氧化钠浓度 g/l ;
Rp —配料Rp 值;
Rp 母—循环母液的Rp 值。

1.1.2 处理一吨矿应配入的石灰量
式中:W —每吨铝土矿需配入的石灰量 t/t.矿;
T i —每吨铝土矿所带入的氧化钛量 t/t.矿;
Ca —石灰中所含有效钙的含量。

1.1.3 每小时下矿所需配入母液量(经验公式)
式中:V —每小时所需母液量,m 3
/h ;
8.2—经验常数;
62.2—矿石中氧化铝含量,%;
N K 母、A 母—循环母液中苛性碱和氧化铝浓度,g/l ;
t —小时下矿量,t 。

1.2 溶出率的计算
1.2.1 理论溶出率
式中:η理—理论溶出率,%;
A —铝土矿中Al 2O 3的含量,%;
S —铝土矿中SiO 2的含量,%。

1.2.2 实际溶出率
①以硅为标准计算:
()()
母Rp Rp k N Rp X Rp C 1.41Rp 2S 1S M A 实ηV -⨯+⨯⨯+⨯++⨯=Ca T W i
⨯=4.1母
母A N t V K -⨯⨯=
2.622.8%100⨯-=A S
A 理η
②以铁为标准计算:
1.2.3 相对溶出率
①以硅为标准计算:
②以铁为标准计算:
1.2.4 净溶出率
①以硅计算:
②以铁计算:
注:实际溶出率的计算中赤泥指的是溶出赤泥,净溶出率的计算中赤泥指的是末次赤泥。

1.3 实产量的计算
实产量=下矿量×A 矿×η实×(1-5%)×(1-5%)
式中:A 矿—铝土矿中氧化铝含量,%;
η实—铝土矿的实际溶出率,%;
5%—分别为铝土矿的含水率和氧化铝生产过程损失。

1.4 赤泥的产出率
1.4.1 以硅计算
式中:η泥—处理1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矿;
S 矿、S 泥—铝土矿和赤泥中SiO 2的含量,%。

1.4.2 以铁计算
式中:η泥—处理1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矿;
()()()%
100///⨯-=
矿泥矿实S A S A S A η()()()%100///⨯-=矿泥矿实F A F A F A η%100⨯=理实相ηηη
()()()%1001///⨯--=矿泥矿相S A S A S A η
()()()%
1001///⨯--=矿泥
矿相F A F A F A η
()()()%
100///⨯-=
矿末泥矿净S A S A S A η()()()%
100///⨯-=
矿末泥矿净F A F A F A η1000
⨯=泥
矿泥S S η1000
⨯=泥矿
泥F F η
F 矿、F 泥—铝土矿和赤泥中Fe 2O 3的含量,%。

1.5 碱耗的计算
1.5.1 赤泥带走的最小碱损失
式中:Na 2O 损失—赤泥中碱的化学损失,kg.Na 2O/t.Al 2O 3; A/S —矿石中的铝硅比。

1.5.2 生产中碱耗的计算
①化学损失的计算
01.02⨯⨯⨯=O Na t N 泥矿化η
式中:N 化—氧化钠的化学损失,kg.Na 2O/t.Al 2O 3;
t 矿—每吨氧化铝的矿耗,t.矿/t.Al 2O 3;
η泥—每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Al 2O 3;
Na 2O —末次赤泥中Na 2O 的含量,%。

②赤泥附损的计算
01.02⨯⨯⨯=O Na t N 泥矿赤附η
式中:N 赤附—赤泥中氧化钠的附着损失,kg.Na 2O/t.Al 2O 3;
t 矿—每吨氧化铝的矿耗,t.矿/t.Al 2O 3;
η泥—每吨铝土矿所产生的赤泥量,kg/t.Al 2O 3;
Na 2O —末次赤泥中附碱含量,%。

③氢氧化铝带走碱损失
()01.041.152921⨯+⨯=Na Na N AH
式中:N AH —氢氧化铝中带走的碱损失,kg.Na 2O/t.Al 2O 3;
1529.41—1吨氧化铝折合氢氧化铝量,kg ;
Na 1、Na 2—氢氧化铝中化合碱及附着碱含量,%。

1.6 分解指标的计算
1.6.1 种子比的计算
式中:V —精液(分解原液)的体积,m 3

A 精—精液的氧化铝浓度,kg/m 3; A 种—氢氧化铝晶种中氧化铝的重量,kg 。

1.6.2 分解率的计算
式中:η种—氧化铝的分解率,%;
Rp 母、Rp 原—分别为分解原液和种分母液的Rp 值。

1.6.3 产出率的计算
1/608
2-=S A O Na 损失精
种种子比A V A ⨯=
%
1001⨯⎪⎪
⎭⎫ ⎝⎛-=原母种Rp Rp η
()母精产出率Rp Rp N K -=
式中:NK —分解原液中苛性氧化钠的浓度,kg/m 3;
产出率—分解原液(精液)的产出率,kg/m 3.精液。

1.7 循环效率的计算
()0Rp Rp N E K -=溶
式中:E —循环效率,g.Al 2O 3/l.母液
N K —循环母液苛性碱浓度,g/l ;
Rp 溶、Rp 0—分别为溶出液和循环母液的Rp 值。

1.8 石灰分解率的计算
式中:η石灰—石灰分解率,%;
Ca f —石灰中的有效钙,%;
Ca T —石灰中的全钙,%。

1.9 沉降过程氧化铝损失的计算
式中:A 损失—沉降过程中氧化铝的损失,kg/t.Al 2O 3;
t 矿—生产一吨氧化铝的矿耗,kg/t.Al 2O 3;
S 矿、S 末、S 稀—分别为矿石、末次赤泥和稀释赤泥中SiO 2的含量,%
A 末、A 稀—分别为末次赤泥和稀释赤泥中Al 2O 3的含量,%。

1.10 蒸发水量的计算
式中:W —每生产一吨氧化铝需蒸发的水量,m 3
/t.Al 2O 3;
V —每生产一吨氧化铝需循环母液量,m 3/t.Al 2O 3; N K 原、N K 母—分别为蒸发原液和循环母液的苛性碱浓度,g/l 。

1.11 综合能耗的计算
压缩空气量煤气量电量焦炭量低压蒸汽量高压蒸汽量综合能耗+++++= 式中:综合能耗—每吨氧化铝的综合能耗,kg 标煤/t.Al 2O 3;
高压蒸汽量=高压蒸汽单耗(t)×77,kg 标煤/t.Al 2O 3;
低压蒸汽量=低压蒸汽单耗(t)×73.67,kg 标煤/t.Al 2O 3;
焦炭量=焦炭单耗(kg)×0.9714, kg 标煤/t.Al 2O 3;
电量=电单耗(kwh )×0.404,kg 标煤/t.Al 2O 3;
煤气量=煤气单耗(m 3)×0.1786,kg 标煤/t.Al 2O 3;
压缩空气量=压缩空气单耗(m 3)×0.038,kg 标煤/t.Al 2O 3。

%100⨯=T f Ca Ca 石灰η01.0⨯⎪⎪⎭
⎫ ⎝⎛⨯⨯-⨯⨯=稀稀矿矿末末矿矿损失A S S t A S S t A ()原
原母K K K N N N V W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