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1.07
17四电预留接口施工技术交底

二级技术交底书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33标段编号:ZT22MHTJ-GQ1 –工点名称四电预留接口工程施工部位四电接口施工(桥、隧)编制依据1、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技术规程(暂规)等。
2、设计院下发的《站前施工图“四电”工程预留接口设计原则》、施工图。
交底内容及附图1 适用范围本技术交底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33标段一工区(DK1813+467.9~DK1863+400)管段范围内四电接口预留作业施工。
2 工程概况2.1 桥梁专业桥梁预留接口包括: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电缆槽设置等。
2.2隧道专业隧道预留接口包括:综合接地系统、隧道内过轨预埋过轨管、电缆槽等。
3 桥梁专业预留3.1综合接地系统我工区管段范围属于单线桥梁,按照设计院四电接口设计原则及四电接口设计交底的内容,管段内除钢桁梁、提篮拱(桥梁接口预留根据实际情况特殊配合确定)等特殊工点外,其他桥梁均不预留综合接地接口。
3.2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管段内桥梁依据接触网专业要求需预留接触网支柱基础,单线桥梁墩身施工时需《单线圆端形实体桥墩》(蒙西华中桥4101)与《单线圆端形实体桥墩接触网立柱基础预埋件设置》(蒙西华中桥4101补01)两图配合使用,塘家特大桥1#~5#墩为双线墩,接触网支柱基础对称布置(上、下行基础类型一致),施工时需《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蒙西华中桥4102)与《双线圆端形实体桥墩接触网立柱基础预埋件设置》(蒙西华中桥4102补01)两图配合使用;接触网支柱类型分为一般支柱(中间柱、转换柱、中心柱)和不打拉线下锚柱,在施工桥墩顶帽时切勿遗漏。
接触网支柱类型见《蒙华铁路湘赣设指更【2016】﹝桥﹞第002号》关于蒙华铁路岳吉段桥梁接触网支柱基础预留有关事宜的设计更正通知单。
⑴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前应对预埋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尺寸及外观检查,定位后再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需随时进行检查和纠正,确保各预埋件位置准确,预埋件的误差要求见表3-1。
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1 工程概况桥梁预留接口包括: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电缆上下桥槽口及槽道、声屏障基础、防灾系统等。
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设在桥面两侧的翼缘板上。
其中通信、信号合设电缆槽(附盖板),槽净尺寸为:350mm宽*300mm深,电力电缆槽净尺寸为:350mm宽*315mm深,在有接触网基础处净尺寸为:200mm宽*315mm深。
在区间基站、区间直放站、信号中继站、AT所、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等处,需在桥墩处设置电缆爬架。
桥箱梁上预留电缆上下桥齿孔或在梁体上设预留孔洞。
桥箱梁上电缆上下桥齿孔按设计图施工。
2 桥梁综合接地系统桥梁综合接地钢筋设置在梁部、墩身及基础内,每个部位各有不同。
·2.1 箱梁接地钢筋布置综合接地钢筋施工要求2.1.1 桥面纵向接地钢筋桥面纵向接地钢筋共计4根。
简支箱梁顶板内两侧防撞墙底各设置1根纵向接地钢筋,梁中线左右侧30cm处利用1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置于横向钢筋的上方)。
纵向接地钢筋直径均为16mm,当钢筋的截面不满足16mm的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两根钢筋并联使用,使总截面不小于200mm2的要求且无需改变结构钢筋的间距。
2.1.2 桥面横向接地钢筋简支箱梁顶板内,在小里程侧,距梁端75cm处选择一根φ16(螺纹)桥面内横向通长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并和防撞墙底及轨道间纵向接地钢筋通过φ16钢筋L型焊接。
连续梁的接地钢筋布置尚未明确。
2.1.3 防撞墙接地钢筋在箱梁顶板横向接地钢筋之间,由防撞墙底纵向接地钢筋,在每段防撞墙的大连侧通过1根竖向的结构钢筋和防撞墙顶部的纵向钢筋连接,作为接地钢筋。
2.2 墩台基础综合接地钢筋施工要求2.2.1 墩身接地钢筋墩身在横向两侧采用两根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和桩基钢筋接地钢筋采用φ16圆钢L型焊接,在墩顶设两个接地端子。
在桥墩横向右侧墩中线上地面下20cm处引出1个接地端子,供检测用,水中墩不设。
铁路四电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背景为确保铁路四电(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施工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现将铁路四电安全技术交底如下。
二、交底内容1. 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1)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2)培训内容包括:铁路四电施工安全知识、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理措施等。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警示内容。
(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施工现场禁止吸烟、饮酒,禁止使用明火。
3. 通信施工安全措施(1)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拆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
(2)施工过程中,注意检查设备接地情况,防止因接地不良导致设备损坏。
(3)通信线路敷设、接续、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线路短路、接地故障。
4. 信号施工安全措施(1)信号设备安装、调试、拆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
(2)信号线路敷设、接续、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线路短路、接地故障。
(3)信号设备检修时,必须断开电源,防止触电事故。
5. 电力施工安全措施(1)电力设备安装、调试、拆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
(2)电力线路敷设、接续、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线路短路、接地故障。
(3)电力设备检修时,必须断开电源,防止触电事故。
6. 电气化施工安全措施(1)电气化设备安装、调试、拆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
(2)电气化线路敷设、接续、维护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线路短路、接地故障。
(3)电气化设备检修时,必须断开电源,防止触电事故。
7. 应急处理措施(1)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
(2)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交底内容,确保掌握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西岭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

西岭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1. 项目背景西岭隧道位于XXXX地区,是一条重要的交通隧道。
为了保障隧道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四电接口进行施工和调试工作。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西岭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的相关内容。
2. 施工目标施工目标是确保西岭隧道四电接口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保障四电接口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
3. 施工步骤3.1 设备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相关设备和工具。
主要包括:•电缆线材•接口连接器•测试设备•施工工具(螺丝刀、剥线钳等)3.2 接口布线根据设备要求,确定四电接口的布线方案。
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确定各个接口的位置和线路走向。
采用合理的布线方案,可以减少电缆的长度和路径,降低信号损耗。
3.3 连接设备按照布线方案,使用合适的连接器将电缆与设备进行连接。
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连接头的良好接触,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3.4 测试和调试连接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
使用测试设备对四电接口进行测试,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和排除故障。
4. 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排除现场干扰,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安静。
•注意施工安全,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文档记录,便于后期跟踪和审查。
5. 施工验收标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四电接口的验收测试。
主要包括:•电缆连接是否正常,接口是否紧固可靠。
•信号传输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功能是否正常。
•文档记录是否齐全、准确。
6. 总结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验收标准,可以保证西岭隧道四电接口的稳定运行。
在今后的维护和运营中,需要及时处理故障,保障隧道的正常使用。
以上就是对西岭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的交底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
四电接口、声屏障布置技术交底【优秀】

四电接口、声屏障布置技术交底【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技术交底书编号:2021015附表1 声屏障位置表附表2 (电力)电缆上下桥处设置锯齿形槽孔、过轨钢管预留位置统计表附表3 (接触网)引下锯齿口及上网孔预留位置统计表附表4 (通信)通信光缆引下锯齿口及滑道预留位置统计表附表5 (信号)箱梁上预留信号中继站电缆上桥齿孔,桥墩处预留电缆上下桥爬架明细表四电及声屏障与站前工程接口技术交底一、电力1、全线桥梁两侧布置电力电缆槽,在电缆上下桥处设置锯齿形槽孔。
具体要求详见部通用图集(通桥(2021)8388A)。
2、设置锯齿形槽孔里程,可根据附近桥墩位置进行调整,保证电缆从锯齿孔穿出后可由设置在桥墩处的爬架引下至地面,或由地面引上。
二、接触网(一)概述电气化接触网专业与线路、轨道、站场、桥、隧道、高架站房结构、动车段、信号、通信、综合检修基地、电力、变电、电磁兼容等专业均存在复杂精细的接口工程,在施工中,应严格按接口施工图设计要求,组织各阶段的接触网相关接口施工。
(二)桥梁段接触网接口工程1、接口工程项目接触网桥梁段接口工程包括:(1)支柱及拉线基础;(2)电缆上网预留孔及锯齿槽;(3)电气化接地钢筋网。
2、预留断面示意图5、施工注意事项(1)支柱及拉线基础a.正线接触网支柱基础均设置在桥梁面,土建施工应根据桥梁通用设计图,预留与接触网支柱法兰相容的地脚螺栓,以便于后期安装接触网支柱及下锚拉线。
b.平面布置、施工工艺及误差应严格根据施工图要求进行。
c.接触网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为3.55m,施工误差-0m,+0.05m。
d.为便于桥梁标准化预制和施工,桥支柱基础一般位于桥墩附近,尽量避免设置在梁跨中部,最大跨距55m。
根据接触网平面布置及梁跨长度,一般接触网支柱基础位于距梁端4m、6m、8m处。
对于32米的连续标准简支梁,支柱基础的跨距一般为48.9m左右。
四电接口工程技术交底-(2016)

四电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一、适用范围成贵9标三分部四电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二、施工要求1、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1)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接地极充分利用桥墩基础设置。
(具体见《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通号【2009】9301)(2)桥梁地段综合接地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3)梁体接地装置:无砟轨道桥梁接地设置要求:应在梁体上表层(或保护层)设纵向接地钢筋,分别设于两侧防护墙下部及上、下行无砟轨道底座板间的1/3和2/3处,并纵向贯通整片梁;轨道底座板间的纵向接地钢筋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小于100mm。
纵向接地钢筋与梁端的横向结构钢筋连接,实现两侧贯通地线的横连。
(4)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在每根粧中应有一根通长接地钢筋,粧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桥墩中应有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5)桥墩中应有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基底水平接地极(钢筋网)中的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以上接地钢筋均可用基底、桥墩中的结构钢筋代替。
(6)桥梁地段声屏障接地设置:桥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其结构内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桥上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7)桥台接地设置:墩体内设置接地钢筋,桥台面接地钢筋参照桥梁体的接地设置要求实施。
每座桥梁的每个桥墩均应按照通用参考图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并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2、隧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1)隧道接地极均以台车位为单元。
(2)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于检查。
(3)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
(4)隧道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5)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侧壁内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
(6)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1)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中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四电接口隧道交底

长沙中大/贝利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监理站隧道综合接地监理技术交底书技术要求:1、隧道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防护措施。
2、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米段开一次,断开的钢筋端头间距10cm,100m以内保证可靠连接,用于隧道内接地极、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及接地钢筋间的等电位连接。
3、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1)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
a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b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c.上述投影线两侧外的其它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d.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约25m断开一次,结构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e.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约100m断开一次,断开的钢筋端头间距10cm,100m以内保证可靠连接。
(2)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除接触网吊柱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位置根据接触网专业提供的里程位置埋设。
(3)线路两侧的贯通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4).在素混凝土二次衬砌内每组弧形滑槽的每条槽道基础设置一榀三肢钢架,并选择其中一榀钢架内侧的一根φ22环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并通过φ16连接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φ16纵向接地钢筋分左右交错焊接,连接钢筋不允许同时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上的φ16纵向接地钢筋同时相连。
三肢钢架用于接地的φ22环向钢筋至少与3根槽道锚杆进行可靠的接地焊接,纵向接地钢筋间距要求与隧道有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一样,长度大于1.8m,并与三肢钢架用“L”形筋可靠焊接,m长钢筋网片作为纵向接地钢筋,与槽道锚杆进行可靠的接地焊接;用于接地的纵向结构钢筋与其它未用于接地的结构钢筋只可进行绑扎,不可焊接;钢筋不与接触网槽道本体进行焊接,以免破坏其防腐层或使材料强度发生改变。
隧道四电技术交底

附件26 技术交底书
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书
精选 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6)压接工具采用专用的12T自弹式冷压钳,所有接头均采用防腐处理。
7)主要材料技术规格
(1)接地端子材质及技术标准
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成分满足Cr ≥16%,Ni ≥5%,Mo ≥2%,C ≤0.08%的要求。
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2)综合贯通地线:外护套采用金属或合金制造,并具有耐腐蚀性能的贯通地线。
(3)贯通地线引接线及横向连接线:与综合贯通地线同材质、同线径。
(4)不锈钢连接线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料的成分满足:Cr ≥16%,Ni ≥5%,Mo ≥2%,C ≤0.08%。
与截面积35mm2贯通地线配套的不锈钢连接线截面积是120mm2 ,与截面积70mm2贯通地线配套的不锈钢连接线截面积是200mm 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请各工区认真学习以下图纸及技术资料并将技术交底做到工班层面:
1、设计图纸级文件:
《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隧道附属洞室、综合接地、过轨设计参考图》兰乌二线施隧参207、《隧道内接触网轨槽预埋安装参考图》兰乌二线施隧参200、《隧道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兰乌二线施网(预留)01-39-47、《隧道、路基以及桥梁墩台电力接口预留表》、《通信、信号区间电缆槽、电缆井、过轨管及桥梁预留孔、预埋件工点资料》、《桥梁区段接触网基础预留表》、《关于对甘青段站后专业相关问题的回复》铁一院甘青指【2010】46号、铁一院甘青指施电技[2010]3号;
2、甘青公司及西宁指挥部文件:
《四电接口工程管理办法》—附件1《四电接口工程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法》、附件2《四电接口工程现场检查大纲》
3、项目部工程部文件及交底:
《关于加强综合接地施工控制的通知》工程部【2010】68号、《综合接地测试检查结果通知》工程部【2010】69
号、《桥梁墩台预埋和四电预埋技术交底》、《隧道四电技术交底》;
一、道内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
1、接地极设置
隧道接地极利用初期支护锚杆、钢架、二村钢筋或底板钢筋。
隧道底板接地极按照1m间隔选用底板结构钢筋,即在隧道底板的底层形成一个1m×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L”形焊接。
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
底板接地极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2、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
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
1)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
2)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为接地钢筋;
3)上述投影线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4)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5)每个作业段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
接触网轨槽所在二衬无结构钢筋的,应增加环向接地钢筋与综合接地母线连接,轨槽使用φ16的钢筋焊接在接地钢
筋上,实现接地与固定;
3、接地端子设置
1).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2).从隧道进口2米开始,每间隔100m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设置接地端子,用于连接贯通地线。
3).从隧道进口2米开始,每间隔50m在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设置接地端子,用于共轨旁设施、设备接地之用;
4).在专用洞室、变压器洞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共洞室设备、设施接地。
5).接地端子及线鼻,采用不锈钢制造,单孔M16不锈钢套筒,塑料塞封堵,与混凝土表面齐平。
4 综合接地施工要点
1).隧道接地极均以台车为单元。
2).施工时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于检查。
3).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5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4.)隧道接触网槽道直接与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焊接,实现接地。
5.)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6.)接地端子螺纹完好,保护塑料塞齐全,无混凝土等建筑料污染,焊接牢固。
7.)作为接地极的锚杆与钢架除按照结构要求焊接牢固外,还要与钢架采用直径为φ16的L形钢筋有效连接。
8.)作为接地极的钢架,钢架间连接板采用螺栓连接,为保证可靠接地,两钢架之间采用直径为φ16的钢筋有效连接。
5、现场存在问题
1)接地电阻大于1欧姆;
2)未采用同一根环向钢筋做接地极;
3)未使用“L”型焊接,焊接不牢固。
二、接触网槽道
1、隧道接触网槽道
1).接触网悬挂安装采用锚杆槽道形式预留。
2).在悬挂预留的断面内,槽道的锚杆应与结构钢筋或结构加强钢筋焊接固定。
3).所有槽道的预埋金属体应接地连接。
4).预埋点具体里程与隧道施工缝统一布置,同时应满足接触网悬挂点跨距等布置要求,具体参见各隧道《接触网槽道预留
接口设计图》。
2、锚杆槽道施工误差要求
1.)槽道倾斜误差为≤3mm,施工时不允许出现扭转误差(扭转变形)。
2.)槽道顺在1000mm范围内顺线偏斜误差为±5mm,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5mm。
3.)槽道嵌入混凝土施工误差≤5mm。
4.)两槽道倾斜施工误差为±12mm。
5.)垂直线路方向施工误差为±30mm。
6.)两槽道平行施工误差为±5mm。
7.)槽道组间距≤1.9m时,最大允许误差±10mm;槽道组间距≥1.9m时,最大允许误差±40mm。
3、槽道预埋施工要求
1)对于两根一组的槽道,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槽道平行间距,用钢筋或型钢焊接牢固。
钢筋等效截面不小于φ16的圆钢,并对焊缝进行喷锌处理。
2)依据台车模板上槽道的设计要求位置,在模板台车上开螺栓定位安装长孔,每根槽道上固定点建议为两处(槽道两端部各一处),隧道顶部2.5m的弧形槽道固定点为三处(槽道两端、
中间各一处)。
3)将T型螺栓穿过钢模板上的定位长孔,放入槽道,水平旋转90°,固定槽道。
4)槽道与二次衬砌内的电气化接地钢筋网焊接连接。
5)衬砌脱模:T型螺栓螺母松后,打开开孔封堵,旋转T 型螺栓90°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脱模。
T型固定螺栓、螺母可重复使用。
5.注意事项
预埋槽道的锚杆与钢筋网冲突时,不允许切断锚杆。
6.现场存在问题
1)槽道施工误差超限,应采用模具固定;
2)槽道未接入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假设后无法接地;
3)漏埋现象严重,须二次处理,造成承载力不够的现象;
三、隧道电缆过轨
1、材质要求
1.)通信信号过轨管采用热浸塑钢管,电力过轨管采用采用HDPE超强管(注意不得使用HDPE波纹管,现场电力过轨管埋设成热浸塑钢管的,必须马上更换至设计要求)。
过轨管安装位置和里程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2.)贯穿铁丝采用φ≥4mm镀锌铁丝。
2、管道埋设要求
详见兰乌二线207-40;
3、现场存在问题
1)管道埋设错误或漏埋,若电力预埋管采用热浸塑钢管的必须更换,漏埋的必须重新破开二衬重新埋设;
2)贯穿铁丝直径不符合要求,采用φ≥4mm镀锌铁丝;
3)管口防护不到位,现场破损严重;
4)热浸塑钢管与HDPE管须弯径大于6m,热浸塑钢管可与厂家联系制作,不得现场冷弯或热弯;HDPE可进行现场热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