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课件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课件

夷洲 流求 琉球 台湾
郑 成 功 水 操 台
荷兰殖民者投降图
康熙为何褒封郑成功为“忠臣”
郑成功收复、开发台湾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一 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 提示二 从台湾本身发展考虑。
1.打击了荷兰的殖民势力,遏制了西方殖 民者向东扩张的脚步,维护了祖国统一。
民族英雄 2. 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民族融合。
再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中国人民是不甘受外来侵略的, 在外敌入侵时,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 抗。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任何企图把台湾分裂出去的行径,都是注 定要失败的。沙俄对中国早有侵略野心, 边疆的稳定和巩固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头 等大事。
重点
郑成功收复台湾。
难点
沙俄与中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 是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雅克萨之战——康熙
统 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呢?
1.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 的趋势和主流。
2.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领土和主权神圣而不可侵犯。
3.各族人民都曾为捍卫国家主权,领 土完整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练习
基础巩固:
1.1624年,侵占台湾的欧洲资本主. 荷兰
D. 法国
2.清朝初年,两次组织反击沙俄侵略的皇帝
是( B )
A. 顺治
B. 康熙
C. 雍正
D. 乾隆
能力拓展
3.读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
郑成功
(2)请说出他的主要事迹。
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登陆台湾; 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导入新课

第19课明清抗击外

第19课明清抗击外

• 戚继光抗倭
1.戚继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你 所知道的故事中总结) 2.什么是倭寇? 3.倭寇的由来 4.倭寇的入侵有什么危害? 5.简述台州大捷的过程、结果 6.简单概括出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 因
郑成功收复台湾
1、郑成功介绍 2、讲述台湾的历史
3、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简介郑成功
收复台湾的经过
4、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和意义
• (四)学情分析 • 初一学生年龄偏小,认知、兴趣、道 德情感等多为感性体验。她们喜欢用 直观、形象的历史的画面和趣味性很 强的故事来了解历史。在将近一年的 历史学习中,虽然她们对中国古代史 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外国侵略的抗击 战争了解较少。
• 二、说教法
讨论法
直观教 学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讲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
湾和雅克萨反击战,感受中国人民反
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认识“台湾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戚继光抗倭、郑
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 反击战
• 难点: 《尼布楚条约 》 的签订
• 作业处理 • 结合台湾的现状,谈谈你对现今台 湾的出路持何观点,并对当前统一 台湾提出一些方案或措施
• 五、说板书 •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 戚继光抗倭 背景 : 意义: 郑成功收复台湾 背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意义: 雅克萨反击战 背景: 意义: 《尼布楚条约 》 经过:
经过:
经过:
维 护 国 家 统 一
阅读法
三、说学法 在教师引导下,学会 从书本中、资料中分 析思考,提出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等学习 方法,得出结论,使 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 功的喜悦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000002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000002

郑成功纪念馆 藤牌军
• 第三站:郑成功纪念馆 跟着藤甲兵去东北
观看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1.原因:17世纪40年代,
趁清军
入关之际,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强占



2.过程:
皇帝率军,于 年和
年,两次进行反击战。
3.结果:
(1)两次反击战,
取得胜利,沙俄
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
问题。



龙江


苏 里
雅克萨反击战形势图
1.请为此条泉州旅游线 路起个准确的名字吧!
2. 从郑成功和俞大猷等 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 什么精神?对你有何启 示?
小结:
三次反侵 侵略 时间 主要人
略斗争 者

戚继光抗倭 日本 明 戚继光
结果
基本肃清倭 寇
郑成功收复 荷兰 清 郑成功 收复并开发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000002
一、戚继光抗倭(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我”:戚继光
“海波平”:不贪图功名利禄, 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 姓于水火的品质。
大家一起来完成!
• 1.倭寇的由来: 代, 的 、 、
Hale Waihona Puke 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
,沿
海居民称他们为

• 2.戚继光抗倭的过程:
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3)你从材料中得到的最主要的信息是什 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学习与探究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是中国 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与探究
台湾问题已逐渐成为国际的热点问题?台独分子在 前几年更是叫嚣猖獗,再加美日频频插手,使得台海问题更 趣白热化。在国际上,台湾代表曾经不断提出作为一个独立 的国家加入联合国的提案,然而每次都遭到否决。尼加拉瓜 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表示支持台湾。

初中历史七下《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课件

初中历史七下《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课件

三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到琉球。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金门
赤嵌城 (今台湾台南市南) 台湾城 (今台湾省安平)
郑成功嵌街。现为台南市历史 馆的赤嵌楼,原址是17世纪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时所建的 普罗文查城堡,旧志称“赤嵌楼”,又名“红毛楼”。郑 成功收复台湾后,改赤嵌楼为承天府。原赤嵌楼已于1862 年被地震毁坏,现在的赤嵌楼是光绪五年(1879)在原址 上重建的。
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着重记载水军组 练、水战阵法,为后世兵家所重视。
戚继光抗倭遗址(江苏苏州)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塑像
郑成功(1624.8.27~1662.6.23),字明 俨,原名郑森,幼名福松,诣明末大儒钱谦益时 受字大木。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 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南明桂王永曆帝封其为 延平郡王,故又称郑延平或郑王爷。
荷兰殖民者的投降书
郑成功受降像(台湾赤嵌楼前)
1662年初,郑成功指挥军队从海陆两方 面向荷兰侵略者发动猛烈攻击。面对中国军 队的强大攻势,荷军统帅揆一终于在投降书 上签字。至此,被荷兰侵略者非法占据38年 之久的台湾回归祖国。
复台 - 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
?
哄儿谣: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 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戚继光庙
位于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东山西坡,明初时为海门城隍庙, 戚继光在台抗倭时多驻于此,后人为纪念民族英雄,祭祀戚继 光,现将其作为戚继光纪念馆。
戚继光抗倭舰队 旗舰大福船
港口和近海作战快捷的鹰船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17张)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17张)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
第三单元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要求:
1、组内成员交流填写的预习内容。
2、在预习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点,依据是 什么。
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倭? 抗倭的战果如何?
1.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
1、对台湾: 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保卫了祖国 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建设台湾创造 了条件,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发展。
2、对荷兰: 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
3、对其他国家: 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作用。
台湾者,中国之土 地也,久为贵国所 踞,今余既来索, 则地当归我,珍瑶 不急之物,悉听而 (归1)。以上材料是谁致敌军总督的招降书?
为什么这一时期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都能取得 胜利呢?
16、17世纪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政府积极组织反抗 领导人指挥有方 将士英勇抗击 人民群众支持
经济要繁荣,要有民族凝聚力,要热爱和平等
郑成功 (2)材料中的“贵国”指的是哪国?它是什
么时候侵占台湾的?“今”指哪一年?
荷兰 明末 1661
(3)今年是郑成功接受荷兰投降多少周年?
350年
雅克萨反击战
大臣甲:如今西北尚有动 乱,雅克萨地处偏远,不 如先割让给沙俄,待西北 平定后再作打算。 大臣乙:雅克萨决不能割 让,应派大军反击,收复 失地,然后迅速撤军支援 西北。 大臣丙:战争只是徒劳, 要收复雅克萨,只能通过 和谈,签订边界条约。
2. 戚继光卓越的才能。
3.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 到人民拥护。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这句话体现了戚继光怎样的高尚品质?
唐荆川

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1、你认为戚继光是怎样的一个人?
2、为什么戚继光抗倭能成功?
教学意图:通过演讲、观看录像、表演短剧等方式创设情境,实现体验教学。
教师小结:戚继光抗倭是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着后人抗击外侮的斗争,从1937年开始,中国人民又进行了一场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战争,对,抗日战争,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赶跑了侵略者,再一次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本课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确立研究主题,初步学习收集材料的方法,初步学会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收集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培养历史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从课前资料的搜集、准备过程开始,教师即应提供尽可能的指导和帮助,包括帮助学生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解答疑难等等。上课前按小组坐好。
四、教学方法
分组表演、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
教师活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英雄赞歌。你能说一说你崇敬的民族英雄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1、介绍沙俄侵略军的暴行。
2、两次雅克萨反击战的经过。(教师制作相关课件,学生可指图讲解。)
3、表演历史课本剧《尼布楚条约》(由学生根据收集的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教师可提供帮助和指导。)
教学意图: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35-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35-第19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课程标准: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一、自主学习,了解本课的基本史实。

1.明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年轻将领__________组建军队于1561年在________九战九捷,迅速荡平______境内的倭寇,后开赴广东和福建抗倭。

到_________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2.明末,____________侵占我国台湾地区。

_________年,郑成功率大军在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包围了入侵的荷军,后打败殖民者。

__________年,被殖民者盘踞了38年之久的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年,康熙帝两次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__________年,中俄两国在尼布楚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______。

二、构建知识体系,整体感知学习目标。

三、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探究一:宝岛台湾——多灾多难的孩子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台湾通志》材料二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复台》材料三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郭沫若材料四2005年5月1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指出:“为了…台独‟认同日本人,不仅扭曲了历史,也否定了台湾人,既丢了根,又抛了本,所以是根本不对的。

”问题:1.材料一是郑成功写给荷兰总督信中的一段话,郑成功为什么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2.郑成功能够收复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呢?4.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谈谈自古以来大陆与台湾的血肉关系,抨击少数“台独分子”“数典忘祖”的行为。

探究二:东南沿海的忧患材料一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岁华。

第19课_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_教案

第19课_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_教案

第19课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设计者:陶自瑞一、教材分析:1.选文的地位和作用:明清时期,我国边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等国侵略,广大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进行了英勇斗争。

其中的典型游: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等,这些斗争在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内容分三部分:“戚继光抗倭”一目主要将明朝的倭患及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目主要讲荷兰侵占台湾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雅克萨反击战”主要讲清朝抗击沙俄的两次雅克萨之战和我国第一个边界条约的签订。

2.导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特制定本课具体目标如下:①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基本史实。

能够正确识图,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正确认识本课的主要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②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收集明清时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通过情境创设、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①导学重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②导学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目标达成的对象是初一学生。

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绝对的特点。

为此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影像资料,增强学生感性认知,进而通过探究达到理性感悟。

三、导学策略:1.策略依据:导学策略是教师针对特定的对象,为了完成一定的导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等。

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双边活动中处于双主体地位,教师扮演着帮助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促进者、组织者的角色,起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针对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采取情境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导学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导学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地区 、 ——明末 明末 2、郑成功收复台湾 、 ——1661年至 年至1662年 年至 年
三、雅克萨反击战
1、沙俄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 ——17世纪 年代 世纪40年代 世纪 2、清政府两次重创俄军 、 ——1685年、1686年 年 年 3、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1689年 年
1、倭寇指的是什么人? 、倭寇指的是什么人?
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 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中国的奸商
2、倭寇给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 、倭寇给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
抢劫财物、屠杀人民、 抢劫财物、屠杀人民、掠夺奴役人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军抗倭图
戚继光雕像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重大意义?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19课 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 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 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一、戚继光抗倭
1、台州之战九战九捷 ——1561年 、 年
2、基本肃清东南沿海倭寇 、 ——1565年 年
1. 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 , 台湾回到祖 . 荷兰殖民者被迫向郑成功投降, 国的怀抱是在 B A.1661年 B.1662年 . 年 . 年 C.1683年 D.1684年 . 年 . 年 2.《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是 . 尼布楚条约》 D A.1685年 B.1686年 . 年 . 年 C.1688年 D.1689年 . 年 .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