镊
医用镊子分类

医用镊子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镊子也从单纯用来拔牙发展成用于外科手术中,被大量使用。
镊子也就演变成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外科手术需要。
根据它们的用途,可将镊子分为以下几种:一、镊子的分类1、手术用镊子手术用镊子是用于把组织或物体从某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镊子,用于把细小物体或重要组织从原地抓起来或改变它们的位置,以及把细小物体或重要组织剥离开来。
通常,手术镊子可以分为抓取镊子、剥离镊子和剪切镊子。
a、抓取镊子:是一种针状的镊子,用于把细小物体或重要组织从原地抓起来或改变它们的位置,典型的抓取镊有锐口镊、正反口镊和直销镊等。
b、剥离镊子:用于把细小物体或重要组织剥离开来,典型的剥离镊子有软头镊、分离镊和剥皮镊等。
c、剪切镊子:用于将组织和物体剪切成不同形状,以满足特定的手术需求,典型的剪切镊子有剪刀镊、剪切镊和剪缝镊等。
2、精密控制用镊子精密控制用镊子用于精确控制物体或组织的位置,可以分为抓取镊子和静电镊等,用于精密操作。
a、抓取镊子:用于精确抓取细小物体或重要组织,在保证伤口小并且不损伤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精确的手术。
b、静电镊:有效利用静电位来控制细小物体或重要组织的位置,进行精确手术操作。
3、护理用镊子护理用镊子是指在医疗保健中,护士使用的一类用于处理细小物体或组织的镊子。
如医疗护理镊,用于护理伤口,从血液中移除小碎块;鼻涕和脓液护理镊,用于鼻涕和脓液护理;防止受伤镊子,用于保护伤口;可镊护理镊,用于移除伤口上的小碎片;无锋镊,用于非常轻微的伤口处理,以及一些特殊的用于护理伤口的镊子,如可折叠镊、皮肤镊和缝合镊等。
二、镊子的材料镊子通常由不锈钢制成,由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可以长期保持高强度和精度,以满足手术的要求。
不锈钢镊子还具有抗热处理性能,可用于处理高温的组织,与其他非金属材料相比,寿命更长。
当然,除了不锈钢外,也有其他材料,如碳素钢、镍钢合金、氟碳等,钛合金镊、复合材料镊等,这些材料常用于制造精密控制镊子,以满足高精度手术需求。
镊的拼音_镊的组词_镊的笔顺_镊的意思及诗句大全

镊的拼音_镊的组词_镊的笔顺_镊的意思
及诗句大全
镊的拼音_镊的组词_镊的笔顺_镊的意思及诗句大全的详细拼音、笔顺、诗句,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摘抄给大家学习。
镊的拼音,镊的组词,镊的笔顺,镊的意思,镊的笔画,镊的部首,镊的英文,镊的成语,镊的诗句
镊的拼音:niè
镊的笔顺:ノ一一一フ一丨丨一一一フ丶フ丶
镊的部首:钅
镊的笔画:15
镊的结构:左右结构
镊的英文:tweezers,forceps,pincers
镊的繁体字:鑷
镊的同音字:、臲、、痆、嚙、躡、糱、囓、踂、篞
镊的组词:镊子、镊白
镊的成语:缺口镊子
镊的意思:
一、夹取毛发、细刺及其他细小东西的器具,一般用金属制成,通称“镊子”。
二、用镊子夹。
三、首饰,发夹,古代簪端的垂饰。
镊的诗句:
一、镊白多方老渐侵《夜坐》
二、飘然镊遗风《安期生》
三、镜里功名镊髯须《一飞居忧题扇赠之》
四、年来镊白须《从军乐二首》
五、小儿休更镊霜须《和子由盆中石菖蒲忽生九花》
六、镊白从今闲玉笋《蝶恋花以变白方赠朱亮卿》
七、鬓已星星堪镊《念奴娇·我来牛渚》
八、虫声入夜如弹镊《秋思》
九、白发谁能镊《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十、吴霜镊《渔家傲·十二月都人供暖*》
镊的拼音_镊的组词_镊的笔顺_镊的意思及诗句大全全部内容,。
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方法

4.3.1 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方法
无菌持物钳、镊是用来夹取或传递无菌物品的器械,不直接作用于病人。
(1)类别:临床常用的无菌持物钳有三叉钳、卵圆钳和镊子三种。
(2)存放:有干罐和湿罐两种方法。
①湿罐:所谓的湿罐是将经压力蒸汽灭菌后的持物钳、镊。
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罐内保存。
罐有玻璃、搪瓷、陶瓷、不锈钢之分,且为广口;浸泡时消毒液应没过无菌持物钳关节轴上2cm~3cm、持物镊的1/2处[如图]。
所用的消毒液可根据各医院而定,但要注意如用新洁尔灭,则容器的底部不能垫纱布,以免降低效价。
②干罐:无菌持物钳干燥保存待用。
即罐内不放消毒液,是干的,多用于手术室、注射室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科室。
在集中治疗前开包使用,4~8小时更换一次。
(3)使用要求
①拿取时,手固定在持物钳上端的两个圆环或镊子的上1/2处。
②一个容器只浸泡一把持物器械,以免相互碰撞而污染。
③取出、放回时前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的部位[如图]。
④钳、镊的前端应始终向下,不能水平,更不能倒转,以免液体回流污染持物器械。
⑤用后立即放回,并打开轴关节,以便充分接触消毒液。
⑥远处使用要连同容器一同搬移,不可只拿持物器械。
⑦换药时,不可用持物镊直接夹取油纱条或换药、消毒皮肤,应用持物镊再夹取一把镊子或止血钳。
⑧容器及无菌持物钳、镊应定期消毒,至少每周消毒一次。
疑有污染,应立即更换,重新灭菌。
医用镊子分类

医用镊子分类
镊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医疗仪器,但是由于其多种形态,许多人会感到困惑。
下文将介绍医用镊子的分类,方便大家选择合适的镊子。
首先,在医用镊子中,根据其使用方面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手术镊子和诊断镊子。
手术镊子是医疗技师用来在手术时作为夹子或支撑物的,有多种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进行选择。
诊断镊子主要是用于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
根据其用途不同,可以将诊断镊子分为用于血液检查、用于眼睛检查、用于听力检查、用于口腔检查等多种。
其次,根据镊子的形状,可以分为平口镊,鹰嘴镊,夹嘴镊和外翻式镊,这四种形状是最常用的镊子形状。
平口镊有细口和宽口之分,比较适用于夹取小尺寸物体,也可以用于快速拆卸机器零件;鹰嘴镊具有钩柄结构,有助于更好的夹取,是常用的医疗护理装备;夹嘴镊弯曲的钩柄让夹取工作更容易,可以夹取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外翻式镊则是一种专门用于拆卸螺丝螺母的,它可以将螺母翻转至更容易拆卸的位置。
此外,也有特殊形状的镊子,这些特殊形状的镊子是根据不同的用途而设计的。
例如:有细镊,用于精密操作,如缝合皮肤、炎症组织活检;有钩式镊,用于抓取特殊物体;有滑轮镊,可以将小的物体放大,容易被拆卸;有螺旋镊,用于拆卸容易锁住的物体;还有微型镊,使用技术更加复杂,可以抓取很小的物体。
总之,不同形状和用途的镊子都有不同的用途,以上介绍了医用
镊子的分类,希望能帮助大家选择合适的镊子。
外科手术器械介绍

常用器械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血管钳、组织钳、巾钳、环钳、肠钳、牵开器、探针、刮匙、吸引器头、缝线、持针器手术刀(Scalpel,Surgical Blade)•1、组成及作用:由刀片(Knife blade)和刀柄(Knife handle)两部分组成,用时将刀片安装在刀柄上。
常用型号为20~24号大刀片,适用于大创口切割,9~17号属于小刀片,刀片的末端刻有号码,适用于眼科及耳鼻喉科,又根据刀刃的形状分为圆刀、弯刀、球头刀及三角刀。
刀柄根据长短及大小分型,其末端刻有号码,一把刀柄可以安装几种不同型号的刀片,常用为4号刀柄。
如图1-1及表1-1。
刀片宜用持针钳(或血管钳)夹持安装,避免割伤手指。
手术刀手术刀3#手术刀柄表1~1 手术刀型号、刀柄、刀片用途表手术刀手术刀一般用于切开和剥离组织,目前已有同时具止血功能的手术刀、用于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或手术创面较大需反复止血的手术(如乳腺癌根治术),如各种电刀、激光刀、微波刀、等离子手术刀及高压水刀等。
但这些刀具多需一套完整的设备及专业人员操作。
另外还有一次性使用的手术刀、柄。
操作方便,并可防止院内感染。
刀片的装卸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之一1)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拇指在刀柄下,食指和中指在刀柄上,腕部用力。
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的切开等。
如图。
正确执刀方法之二:2)执笔式:动作的主要力在指部,为短距离精细换作,用于解剖血管、神经、腹膜切开和短小切口等。
如图正确执刀方法之三:3)抓持式:握持刀比较稳定。
切割范围较广。
用于使力较大的切开。
如截肢、肌腱切开,较长的皮肤切口等。
如图正确执刀方法之四:4)反挑式:全靠在指端用力挑开,多用于脓肿切开,以防损伤深层组织。
如图错误的执刀方式:注意无论哪一种持刀法,都应以刀刃突出面与组织呈垂直方向,逐层切开组织,不要以刀尖部用力操作,执刀过高控制不稳,过低又妨碍视线,要适中。
刀的传递正确持手术剪的姿势正确持剪刀法为拇指和第四指分别插入剪刀柄的两环,中指放在第四指环的剪刀柄上,食指压在轴节处起稳定和向导作用,有利操作。
双极电凝镊的使用流程

双极电凝镊的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双极电凝镊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检查设备:确保双极电凝镊的外观完好无损,无锈蚀、断裂等情况。
•清洁消毒:使用消毒剂对双极电凝镊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配置设备:根据需要连接术前准备和操作所需的设备和器械,如电源、导线等。
2. 准备患者在开始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准备工作,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协助操作的进行。
具体步骤如下:•选择位置:选择适合操作的位置,确保光线充足且环境安静。
•术前准备:根据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如剃刮手术部位、注射麻醉药物等。
•保持患者舒适:提供适当的体位和舒适度,将患者放在适合的位置上。
3. 操作步骤在完成前两个步骤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双极电凝镊的操作了。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连接设备•将导线插入双极电凝镊的插座上,确保连接牢固。
•检查连接是否稳固,并确保电源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二:废液降低•将废液降低管连接至双极电凝镊上的废液出口。
•确保废液降低管的另一端放在合适的容器中,以避免液体外溢。
步骤三:开启电源•将电源连接正确插入电源插座。
•按下电源开关,开启电源。
步骤四:设置电凝参数•按需要选择电凝模式和功率等参数。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功率大小和工作模式。
步骤五:操作部位•将电凝镊头对准需要进行电凝的部位。
•轻轻按下电凝镊的按钮,使电凝发生在目标部位上。
步骤六:结束操作•当完成所有需要进行电凝的部位后,先关闭电源。
•停止操作,将电凝镊头放置在消毒液中进行清洁和消毒。
4. 清理和维护在使用双极电凝镊后,需要进行清理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步骤如下:•清洁消毒:使用消毒剂对双极电凝镊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存储维护:将双极电凝镊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有损坏或异常。
5. 注意事项在使用双极电凝镊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正确操作:•操作前必须戴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双极电凝镊简介

双极电凝镊简介一、历史电凝用于外科止血起源很早,用于手术的电流为高频电流(频率每秒数千周到2兆周以上)。
应用高频电流,即使电压高达数千伏,亦可安全通过人体,不引起神经或肌肉反应。
利用高频电流的热效应,使血管壁脱水皱缩、血管内血液凝固,并使血管与血凝块互融为一体,而达到有效止血目的。
1926年Cushing在Bovie协助下,创用高频电流于脑外科,至今高频电灼器或电刀已成为手术室常备器械之一。
电凝器系采用振荡管或火花间隙放电装置来产生手术所需的高频电流。
最初应用及至今仍被常用的电凝方法为“单极电凝”,即将一面积较大的金属板与病人臀部接触作为电极之一,称为病人电极或无效电极;另一电极则与止血器械连接起电凝作用,称为手术电极或有效电极。
使用单极电凝时电流通过病人身体,其热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电极与身体组织接触面的大小,即单位面积电流量(电流密度)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反比。
无效电极的金属板与身体接触面积甚大,单位面积的电流量甚小,故对组织无热灼作用。
有效电极用于止血或切割时与组织的接触面甚小,电流密度甚大,则产生热灼止血或切割作用。
单极电凝还可与多种手术器械如止血钳、镊子、吸引器、手术刀或钢丝圈套等接触而起到止血或切割等多种用途;但其所需电量大,热扩散范围大,对周围组织损害较大,在距离电切1厘米处尚可见到组织改变,因而单极电凝在重要部位如皮层功能区、重要血管附近及脑干、脊髓、神经根等处不宜应用。
双极电凝的问世早在1940年,它与单极电凝的区别在于取消了与病人臀部接触的无效电极,而将两个电极分别接在一把镊子的两叶片上,此镊子的两叶片之间是绝缘的。
应用时电流只经过镊子两尖端之间的组织,故所需电量大为减少,一般只需单极电凝的1/4到1/3,在重要部位如脊髓内止血时甚至可将电量减低到不及单极电凝的1/10,因而热的扩散和邻近损害均相应减少。
此外,双极电凝在有液体如生理盐水、脑脊液或血液存在的情况下,能同样地起电凝止血作用,这也是单极电凝所不及的。
手术常用器械识别与用途

陈晨
任何手术操作,不论大小、复杂或简单均离不 开其工具一一手术器械
手术中通用的器械即为外科常用器械,外科 常用器械根据结构特点不同而分为许多种类 型和型号
只有掌握了各种手术器械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 能,才能正确、灵活地使用才能达到手术的基 本要求。
对手术室 护士要求
切割器械
夹持及钳制器械
2.手术镊: 手术镊(Forceps)用于夹持和提起组织,以利于解剖及缝合,也可夹 持缝针及敷料等。有不同的长度,分有齿镊和无齿镊二种。 (1)有齿(钩)镊(Teeth Forceps): 又叫组织镊,镊的尖端有钩齿,主要夹持皮肤、筋膜、肌腱等坚韧 组织。齿又分为粗齿与细齿,粗齿镊用于夹持较硬的组织,损伤性较大, 细齿镊用于精细手术,如肌腱缝合、整形手术等。因尖端有钩齿、夹持牢 固,但对组织有一定的损伤。
缝针
外科手术缝合线简称缝线,用于各种组织缝扎止血、组织对合、 牵引、残腔闭缩及管道固定等。 缝线有不同染色,丝线以黑线为主、吸收线以冷色为主。 理想缝线应具备:打结牢、不易滑脱;直径小、拉力大;组织反 应最轻微;能被组织吸收;价廉等特点。 根据缝线的组织特性,分为:
可吸收缝线:植入组织后,通过酶解或水解过程吸收。如:肠线、 合成可吸收缝线(带圆针、带角针等)
夹持及钳制器械
(2)无齿(钩)镊(SmoothForceps): 又叫平镊或敷料镊。其尖端无钩齿,用于夹持脆弱的组织、脏 器及敷料。浅部操作时用短镊,深部操作时用长镊,尖头平镊对组织 损伤较轻,用于血管、神经手术。
03 牵开器
1.甲状腺拉钩(Thyroid retractor):为平钩状,常用于甲状 腺部位的牵拉暴露,也常用于腹部手术作腹壁切开时的皮肤、 肌肉牵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灌浆
1.2.1自上而下灌浆
自上而下灌浆法(也称下行式灌浆法)是指自上而下分段钻孔、分段安装灌浆塞进行的灌浆。
在孔口封闭灌浆法推广以前,我国多数灌浆工程采用此法。
采用自上而下灌浆法时,各灌浆段灌浆塞分别安装在其上部已灌灌浆段的底部。
如图2-6-2所示。
每一灌浆段的长度通常为5m,特殊情况下可适当缩短或加长,但最长也不宜大于10m,其它各种灌浆方法的分段要求也是如此。
灌浆塞在钻孔中预定的位置上安装时,有时候由于钻孔工艺或地质条件的原因,可能达不到封闭严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灌浆塞可适当上移,但不能下移。
自上而下灌浆法可适用于纯压式灌浆和循环式灌浆,但通常与循环式灌浆配套采用。
(a)(b)(c)(d)(e)(f)
图2-6-2 自上而下灌浆法
a—第一段钻孔;b—第一段灌浆;c—第二段钻孔;d—第二段灌浆;
e—第三段钻孔;f—第三段灌浆;1、2、3—施工顺序
1.2.2 自下而上灌浆
自下而上灌浆法(也称上行式灌浆法)就是将钻孔一次钻到设计孔深,然后自下而上逐段安装灌浆塞进行灌浆的方法(图2-6-3)。
这种方法通常与纯压式灌浆结合使用。
很显然,采用自下而上灌浆法时,灌浆塞在预定的位置塞不住,其调整的方法是适当上移或下移,直至找到可以塞住的位置。
如上移时就加大了灌浆段的长度,《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当灌浆段长度大于10m时,应当采取补救措施。
补救的方法一般是在其旁布置检查孔,通过检查孔发现其影响程度,同时可进行补灌。
图2-6-3 自下而上灌浆法
a—钻孔;b第一段灌浆;c-第二段灌浆;d-第三段灌浆;1、2、3—施工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