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的大佛集

合集下载

无锡灵山大佛

无锡灵山大佛

无锡灵山大佛08历21 08022007 冯芯婷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刮起了一股人造景观热潮。

在21世纪初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涌现出愈来愈多的人造景观,据不完全统计,大中型“人造景观”在全国数以万计,名头数不胜数,如世界公园、三国城、西游宫等等,仅和《西游记》沾边的人造景观,全国就有几百处。

有关方面估计,到2007年为止,我国人造景观总投资已超过700亿元,占地面积超过24万余亩,稍有规模的景观,投资都在千万元以上。

兴建于1997年的人造景观“无锡灵山大佛”先后被评为4A级、5A级景区,游人如织,年收入突破10亿,破除了国内人造景点“富不过三年”的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国内人造景点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灵山大佛的概况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

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景区位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

从灵山大型果园停车场步行至照壁广场,可见三山环抱,灵山大佛巍然屹立,气势雄伟壮观。

大佛南面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地灵形胜,风水佳绝,为难得之佛国宝地。

灵山大照壁可谓华夏第一壁,长39.8米,高7米,正面“灵山胜会”石刻组雕,神仙道伟,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

大佛采用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

青铜艺术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

灵山大佛的主要数据资料如下:1、灵山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

2、灵山大佛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

3、灵山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

徐州八大古寺

徐州八大古寺

徐州八大古寺徐州佛事,汉地之始。

汉家僧寺,起于徐淮。

浮屠仁祠,佛风初扇。

九镜塔寺,早见汉典。

楚国彭城,释家圣地。

伊蒲之供,桑门云集。

以下特列举八座徐州古寺,其久远历史均在佛教史上享有一定地位,八大古寺拥有着十余宗中国之最(第一)。

浮屠祠浮屠祠,又名浮屠仁祠,指祭祀佛陀之祠,即我国早期之佛寺,为东汉楚王刘英修造,是中国最早的佛寺(笔者注:《后汉书》作浮屠之仁祠,《后汉纪》作浮屠祠)[1]。

楚王刘英是中国最早的佛教信徒[2],他在徐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团体[3],并组织伊蒲塞(优婆塞,指在家的男居士)、桑门(沙门,指出家的僧人)进行了中国第一次佛教活动[4]。

浮屠仁祠很可能在《水经注·获水》中阿育王寺的位置[5],而徐州则可能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地”[6]。

永宁寺永宁寺,位于汉皇故里丰县,传说为汉明帝所建,被当地人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寺[7]。

据丰县地区传说,洛阳白马寺,与丰县永宁寺同时建立,俱为汉明帝刘庄所为。

洛阳白马寺,正式名称应该是永宁寺,白马乃俗称也[8]。

宗善寺宗善寺,俗称羊山寺,前身是汉末下邳相笮融所建之浮屠寺(笔者注:《后汉书》作浮屠寺,《三国志》作浮图祠)[9]。

笮融事佛为中国造像立寺首次见于史载[10],也是中国“浴佛会”的滥觞和佛教史上最早的课读记载[11]。

浮屠寺中供有外表涂金之铜造佛像为我国最古之金铜像[12],浮屠寺里的九镜塔是中国建塔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和形象描述的“天下第一塔”[13]。

北魏时期浮屠寺还曾因九镜塔而更名为“九镜禅寺”,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赐名为“宗善禅寺”。

下邳(治睢宁古邳)为“佛教流布于民间”之地[14]。

竹林寺竹林寺,初名青园寺,净检法师应邀驻锡青园寺,晋穆帝“敕改”为竹林寺。

据南朝梁宝唱所撰《比丘尼传》记,中国第一个依戒律削发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阳竹林寺的净检。

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今徐州)人[15]。

洛阳竹林寺是中国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徐州竹林寺则是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16]。

国内拜佛的好去处

国内拜佛的好去处

国内拜佛的好去处人们喜欢在寻常的日子里走走行行,最好的莫过于找一处堪似桃源的居所,过一段淡泊质朴的生活,或者踏一趟参禅拜佛的灵路,开悟净化一下自己满是尘垢的心。

国内拜佛圣地有哪些?北京——潭柘寺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

建于西晋时期,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

有“先有潭柘寺, 后有幽州城”之说。

潭柘寺之所以有名,主要得益于历代皇室的厚爱,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寺里的毗卢阁前,两株玉兰花形奇特艳丽,被世人誉为"二乔",是玉兰家族中的"花魁"。

春天的潭柘寺有着极美的风景。

草长莺飞,姹紫嫣红,是人们踏青的好去处。

上海——龙华寺龙华寺是上海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刹,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按佛经上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而定名为龙华寺。

唐代诗人皮日休的《龙华夜泊》诗,描写了唐朝龙华寺的景色:“今寺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

尚嫌残日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

”春天的龙华寺风景极其美,约上三五好友,来这里礼佛踏青,再美不过了。

江西——百丈寺百丈寺位于久有“仙源灵境”之誉的赣西北奉新境内百丈山中。

百丈山又名大雄山,山势高耸,群峰环拱;冯水倒出,飞流千尺;茂林修竹,异草奇花,风景宜人。

在这里,恍如隔世,禅意浓厚。

心静、平和感油然而生!海南——南山寺海南省三亚市南山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西40公里南山文化旅游区内的“佛教文化公园”中。

南山寺是一座仿古盛唐风格居山面海大型寺院。

气势恢宏,是南国规模最大寺庙。

山势迤逦叠翠,丘除环抱,祥云缭绕;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实有海天佛国气象。

园内景致与雕塑相协调,建筑与绿化相融合,既规整肃穆,又幽雅清净。

名山、名寺、名僧,闪相辉映,相得益彰。

湖南——麓山寺麓山寺又名岳麓寺、慧光寺、鹿苑、万寿禅寺,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中。

古朴的麓山寺在清风峡与白鹤泉之间。

岳麓山的雾气,闻起来沁人心脾,甘露,微甜,夹杂着树叶的药香。

乐山大佛解说词

乐山大佛解说词

乐山大佛解说词2017乐山大佛解说词引导语: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2017乐山大佛解说词,欢迎阅读!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

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设计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

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

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

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

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

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

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

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

2023无锡灵山大佛导游词

2023无锡灵山大佛导游词

2023无锡灵山大佛导游词2023无锡灵山大佛导游词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妙应无穷的佛教圣地,无锡灵山胜境,亦是如此。

清晨7时,立于218级登云道台阶之下,合十双手,垂首净心,朝山礼佛,置身晨雾萦绕、香火飘渺的此刻,灵山是古铜色。

上午9时,于大雄宝殿前,请“灵山三炷香”,望着花火的跳跃,香烛的燃明,愿望被虔诚的许下,此刻的灵山是红色。

上午11时,驻足梵宫的廊厅,仰首穹顶,被浩渺无垠的宇宙苍穹奥义所深深吸引,不忍离去,此刻灵山是蔚蓝的。

中午12时,端坐梵宫圣坛,在吉祥颂演出中沉醉、倾倒。

时而细心揣摩“释迦舍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增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的奥义之所在,时而开开小差,遐想所坐之位当年兴许有星云法师也曾坐过,此刻的灵山是金色。

下午1时,当小太子佛像喷出汩汩清泉,九龙灌浴的奇观耀跃而出,接饮一杯八功德水,看白鸽在彩虹间飞过,此刻灵山是无色的。

傍晚5时,端坐于粉墙黛瓦相拥、致雅翠竹环保的灵山精舍,静心、止语,在肃穆庄严的法师的引领下进行过堂、抄经、打坐,此刻灵山是袈裟的黄色。

夜间8时,换着禅衣,饮一壶清茶,无欲的翻阅灵山精舍禅房中的佛教典籍,昏黄的烛芯与灯火时而闪烁,像在低语,此刻灵山是青灰色的。

红的房、绿的树、香水海中青色的鱼;古铜的大佛、藏红的坛城、恢弘庄严的大雄宝殿。

——胜境的色彩远不止这般,一切都源于不同的心境,印射出了七彩的灵山。

2023无锡灵山大佛导游词2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太湖边的小灵山上,是世界上最高的佛祖青铜立像,规模宏大十分壮观。

大佛是中国五方五大佛之一,开光时有众多大师前来举办盛大仪式,传说对大佛祈福参拜十分灵验。

大佛位于灵山胜境景区最内侧,距离大门约1.2公里,到大佛面前需要从景区内步行或乘观光车来到大佛前的广场,从广场到大佛脚下需要走288级台阶,不过坡度平缓并不费力。

参观灵山大佛,首先会感受到的便是大佛的规模,整个大佛通高88米,其中佛体高79米,大佛的每个手指的直径就有1米。

峨眉山金顶神秘传说

峨眉山金顶神秘传说

峨眉山金顶神秘传说峨眉山,又称为峨眉山大佛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著名。

然而,除了这些引人注目的特点外,峨眉山还拥有一个神秘的传说,让人们对这座山峰充满了好奇。

根据传说,峨眉山的顶峰曾隐藏着一件巨大的宝物,被称为“峨眉山金顶”。

这个传说源于古代一个关于地府的故事,据说有一个名叫唐玄宗的皇帝,他在梦中看到一个在峨眉山金顶上集会的人群,于是他非常好奇这个地方是否真实存在。

皇帝立即派遣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带领一支探险队前往峨眉山金顶探寻真相。

然而,探险队一去不复返,再无音讯。

皇帝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而这个传说也逐渐流传开来,吸引了无数人纷纷前往峨眉山寻找金顶的真相。

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直到今天,峨眉山金顶依旧被视为一个神秘的存在,令人向往不已。

许多人相信金顶不仅是一个宝物的代名词,而且还隐藏着一种凌驾于人类智慧之上的力量。

正因为这样的传说,峨眉山十分神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它不仅是佛教的重要道场,也是文人墨客的心灵栖居之地。

无数文化名人在其间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让峨眉山的神秘感更加浓厚。

此外,峨眉山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

从山腰植被茂密、山顶云雾缭绕的景象,到陡峭的悬崖和瀑布奇观,无不展示出峨眉山的壮美与神秘。

登上金顶之后,可以俯瞰整个峨眉山的壮丽景色,令人陶醉其中。

然而,虽然峨眉山金顶的传说无数次被证明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据证明金顶的存在,但这些神秘的故事依旧吸引着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峨眉山探寻真相。

不管是因为那个神秘的宝物,还是古人在金顶上聚会的情景,无疑都给了峨眉山更多的魅力和象征意义。

它成为了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同时也在不断的传承和演绎中融入了更多的历史与文化元素。

总之,峨眉山金顶的神秘传说为这座山峰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无论是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还是传统信仰方面来看,峨眉山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宝藏。

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

大照壁欢迎大家来到首批4A级国家旅游景区——灵山胜境!灵山胜境坐落于山清水秀的无锡太湖之滨,是一座规模宏大、文化精深、意境空灵的佛教主题园区。

进入胜境文化园区前,被誉为“华夏第一壁”的灵山大照壁将首先带给您前所未有的震撼。

照壁长约40米,最高处达8米,气势恢弘,庄重大气。

照壁南、北两面烫金大字均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题写。

朴老与灵山的因缘颇深,赐予灵山许多绝妙诗句。

照壁面向太湖的一面题有“湖光万顷净琉璃”七个大字,“琉璃”是佛经中常提到的“七宝”之一。

朴老诗句寓意着与太湖交相辉映的灵山胜境,就犹如一方晶莹剔透的琉璃世界纯净美好。

而面向胜境那面“小灵山”一诗,则是朴老寄予灵山极高的赞誉和殷切的期望。

“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是自述他当年曾出访印度(古称“天竺”),去寻访释迦牟尼讲经说法的“灵鹫山”(简称“灵山”、“鹫峰”),但印度佛教早已衰落,灵鹫山呈现一片“空荒”景象,追忆当年佛祖讲经说法时的盛况,朴老感慨万分。

“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

”这两句话峰斗转,说他94年来到无锡灵山,目睹灵山大佛景区香客云集佛教兴盛,仿佛感到印度的灵鹫山“飞”到了无锡马山,“天花烂漫散吾家”寓意正信佛法的传扬。

从这首诗足以看出德高望重的赵朴老对佛教文化和对佛教圣地灵山给予的殷切希望。

二、五明桥照壁对面,柔美的“五明桥”横跨玉带河上,精美的汉白玉桥身凸显典雅、古朴。

“五明”是古印度对人类文化的总括以及对人类知识、学问的分类。

“明”指学问、学科,“五明”是指人类文化有五大学问,分别为1、内明:明白自己、明悟人生真相的学问。

2、声明:声韵、语言之学;3、因明:逻辑、论辩之学;4、医方明:医药、体育、养生之学;5、工巧明: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各行各业的技艺学问,如农业、商业、工业、建筑、音乐、文学、军事、管理等等。

每座桥分别以“五明”之一命名,桥栏杆则选用北京房山的精品汉白玉,这些无一不体现了灵山创建“一流景区”,打造“精品工程”的坚定目标。

乐山大佛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乐山大佛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乐山大佛旅游营销策划方案一、乐山大佛旅游资源分析乐山大佛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首先,乐山大佛的主体是一座巨大的石刻佛像,高达71米,背靠峨眉山,面临岷江,周围环境秀丽壮观。

其次,乐山大佛所在的景区还包括无量寿寺、九疑山、洗象池等景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体系。

最后,乐山大佛还是佛教信仰的圣地,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信徒前来朝拜,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

二、目标市场分析乐山大佛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国内和国际的佛教信徒,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本地佛教信徒:乐山市及周边地区的佛教信徒是乐山大佛的主要目标市场,他们可以通过参观乐山大佛来深化自己的信仰。

2. 国内的佛教信徒:中国拥有庞大的佛教信仰群体,他们可能来自全国各地,通过宣传和推广,可以吸引他们来乐山朝拜。

3. 国际游客: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来到中国旅游,佛教文化也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主题。

乐山大佛可以吸引国际游客前来体验中国的佛教文化。

三、SWOT分析1. 优势:乐山大佛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

此外,乐山大佛的景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2. 劣势:乐山大佛作为一个传统景区,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的旅游产品,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此外,由于交通不便和缺乏宣传力度,乐山大佛的知名度较低,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3. 机会:乐山大佛所在的乐山市是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旅游城市,具有较高的旅游发展潜力。

此外,乐山大佛所在的四川省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

同时,佛教文化的兴起和对精神追求的需求也为乐山大佛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4. 威胁:中国境内外众多的佛教名山和旅游景点形成了竞争,比如峨眉山、雁荡山等。

此外,乐山大佛所处的乐山市面临着空气质量、交通拥堵等问题,也对其旅游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四、品牌定位根据乐山大佛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将其品牌定位为“佛教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各地的大佛集我把全国各地的大佛集中在这里,作个简单介绍:乐山大佛位于峨眉山东31公里的乐山市,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坐像,是东山最著名的景观。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

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

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

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

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

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

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

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永恒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艺术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地位。

灵山大佛的主要数据资料如下:1、灵山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

2、灵山大佛佛体(不含莲花瓣)由1560块6-8毫米厚的铜壁板构成,焊缝长达30余公里。

3、灵山大佛铸铜约700吨,铜板面积达九千多平方米,约一个半足球场大小。

4、由于高科技的运用,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

灵山大佛的塑造,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形相的记载完成。

大佛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右手"施无畏印"代表除却痛苦,左手"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形态庄严圆满,安详凝重而细致,显现佛陀慈悲的法相。

云冈大佛是云冈石窟的那尊露天大佛,大耳垂肩,祥和地屹立风雨中一千多年。

它的形象常常出现在画册之中,是云冈的标志。

大同市在公元5世纪初,是北魏的都城,当时称为平城,至5世纪末迁都洛阳,在近百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北方封建统治的中心。

初期的北魏王朝非常崇信佛教,并奉为国教。

文成帝继位后,首先恢复佛法。

云冈石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当时一位著名和尚奉文成帝之命,役使了数以万计的劳动人民和雕刻家动工开凿的。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前后用了约30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

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个。

石窟雕刻的题材内容,基本上是佛像和佛教故事。

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俗称云冈大佛,高达17米。

佛像形态端庄,是中原文化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征。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

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

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

当时孝文帝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

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

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大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

天坛大佛是一座位于香港大屿山宝莲寺前木鱼峰上的佛像,坐落于海拔520米的昂坪。

佛像坐在二百六十八级的石阶上,由202块铜片组成(佛身160块、莲花三十六块、云头六块),高26.4米,连莲花座及基座总高约34米,重250T,坐于三层祭坛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外青铜座佛。

天坛大大佛之基层分三层次第而上,第一层面积10,000平方尺,第二层8,000平方尺,第三层6,000平方尺,其底座与北京天坛圆丘相似,故名“天坛大佛”。

京灵山大佛中原鲁山大佛总高208米(其中身高108米,莲花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55米)。

佛眼高为1.9米,宽3.9米;佛手高19米,宽9米,厚5米。

佛像用铜3300吨,黄金108公斤,特殊钢15000多吨,表面积11300平方米,用13300块铜板焊接而成,为世界第一大铜铸立佛。

建于现代。

烟台南山大佛(释迦牟尼)——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坐佛。

南山大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南山旅游区的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吨,选材锡青铜铸造,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这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堪称目前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

东汉永平七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西域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两位传法鼻祖“引慈云于西极,注发两于东垂”,在中岳嵩山首创了堪称华夏第一菩提道场的中国嵩山大法王寺。

大法王寺历经千年沧桑与世事变幻,至清末民初已是一片残垣断壁。

1986年释延佛大和尚顺天应时,修复扩建了大法王寺,俾使楼宇殿阁金碧辉煌、巍然庄严,重现了当年皇家寺院的风范。

为此,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作了“重兴大法王寺”的题词。

鲁山大佛建于现代,中天毗卢遮那大佛身高108米,莲花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15米,总计高度为168米。

其中金刚座内分为三层,每层具有九个殿,三个拜佛台,每个拜佛台皆有300平方米,气势之雄伟,前所之未有。

其外层上部为飞天造型,中部为万佛龛,下部正南为三座巨门。

其下则为须弥座,占地面积6680平方米。

佛身用黄铜、紫铜2700吨、黄金600公斤,为抗震、防风、防灾以3700吨钢材作为内部的支撑结构。

尽管佛像如此巨大,但其造型却呈现出一种微妙含容而灵动飘逸、光颜巍巍而妙相不可言喻的形态,真可谓“当惊世界殊”矣。

蒙山大佛,又名西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蒙山。

据史籍记载,这尊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始凿,经五个皇帝,《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历26个春秋之后,自北齐全国的工匠们晋阳西山大佛终于建成了。

2008年全面修复,向游人开放。

西藏聂唐寺石崖壁画大佛像聂唐寺虽然很小,但是对于西藏的佛教传播却很重要。

从贡嘎机场乘车进入拉萨,在离拉萨大约20千米左右的地方,公路北面有一座朴素整洁的寺庙,这就是聂唐卓玛拉康度母神庙,也称聂唐寺。

公元11世纪西藏刚刚经历灭佛活动和动荡,佛教的传播受到很大影响。

公元1046年,藏传佛教后宏期著名祖师阿底峡,由弟子仲敦巴等迎请到聂唐,在这里收徒传法整整九年,1054年圆寂于此处。

门徒专门修了聂唐寺,供奉阿底峡大师尊奉的能言度母神像,附近的佛塔安葬着阿底峡大师的部分骨殖。

荣县大佛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郊1公里处的东山大佛寺内,大佛依山崖凿成,通高36.67米,是一尊如来佛像,号称四川第二大佛,其头部长8.76米,肩宽12.67米,脚宽3.5米。

大佛的头顶上方有一道石条卷拱护罩,上刻“大开觉路”四字;崖顶上还有砖阁一座,远看像在戴在大佛头顶上的宝冠。

大佛前有阁楼遮盖,以使佛身免遭风雨浸蚀,阁楼也是大佛寺的主体建筑,把大佛从肩部以下遮得严严实实。

因此,虽然要入寺内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给瞻仰者带来不便,但却保护了大佛佛体不受外来的破坏,至今保存完好。

荣县大佛开凿于北宋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完工于公元1092年,历时八年始完工。

江苏连云港医山大佛,建于现代。

台湾彰化八卦山大佛建于1956年,仿日本奈良大佛造型,名列台湾八大景观之一。

云南弥勒县锦屏山的弥勒寺,始建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至今已三百七十多年历史了,它既是弥勒县的一个佛教圣地,同样也是一个旅游胜地和一处规模较大的佛教建筑群体。

弥勒大佛就是此间的具有代表性建筑之一。

原来的弥勒寺已经破败不堪,现在的弥勒大佛是1999年在寺庙原址的基础上修建的。

在锦屏山上,南怀瑾先生亲笔题词的云南弥勒大佛(弥勒布袋相)佛光普照。

佛像高19.99米。

一组弥勒大佛:百子戏弥勒(江苏无锡灵山)江苏无锡灵山大佛风景区百子戏弥勒全景大型青铜艺术珍品“百子戏弥勒”位于无锡灵山大佛下阿育王柱广场右侧,弥勒佛高3米,宽7.8米,重9吨。

喜庆吉祥,深受游客喜爱。

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

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

他们有的在叠罗汉、有的杂耍、有的拔河、有的掏耳、有的滚打、有的在拿小树枝捅弥勒的肚脐、更有调皮的竟然在弥勒身上撒尿。

百童散布弥勒周身,令人忍俊不禁。

一百个嬉戏玩耍的孩童攀爬在笑眯眯的弥勒背上,给肃穆的灵山平添了几分活泼。

管理员:感谢“宇の航”同学的热心完善,谨此致谢~济南千佛山弥勒大佛安徽安庆小龙山石刻弥勒大佛北京十方普觉寺卧佛北京的卧佛著名的有西山卧佛,该寺唐代称兜率寺,元代称昭孝寺、洪庆寺,清代称十方普觉寺,俗称卧佛寺。

寺中本来有两尊卧佛,一为香檀像,唐朝贞观年造,一为铜像,元英宗“冶铜五十万斤”(实际是约54吨)铸造。

香檀像已不在,铜像安卧寺中。

复兴门外鹫峰寺俗称卧佛寺,旃檀佛像很著名。

现在似已拆除,佛像不知去向。

东花市有卧佛寺,《析津日记》说:“卧佛寺,……后殿卧佛,长丈余,有十余像,环立肩背后。

”有人测量,佛长七米多,比香山卧佛还长两米。

卧佛寺被拆除。

佛像搬迁到法源寺。

亚洲第一卧佛浙江新昌大佛寺的亚洲第一卧佛--双林石窟卧佛,这座被佛教界权威、资深人士称为惊世之作的中国第一石窟卧佛,是当代洞窟艺术的杰出典范。

大佛寺创始于东晋永和初年(公元345年),卧佛殿四周绿荫绕抱,自然山体连绵起伏,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江南第一大佛——石弥勒佛,大佛寺内利用原有山体开凿30年,雕刻成一尊卧佛。

卧佛静躺在须弥莲宝座之上,佛像身长三十七米,高九米。

这卧佛是当代洞窟卧佛中最大的一座南朝文学家刘勰誉之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旷代之鸿作”,后世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