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生物的启示》教案2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5 生物的启示教案2 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5单元 25 生物的启示教案2 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5单元 25 生物的启示教案2 青岛版14、生物的启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视频资料展示各种各样的生物具有的本领。

师:生物的本领令人惊叹不已,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他们的启示下发明的,你知道他们分别是根据哪种生物的启示发明的吗?生:船是根据鱼。

生:飞机是根据小鸟。

生:雷达是根据蝙蝠。

生:机器人是根据人。

……师:人们根据生物的启示有很多的发明创造,人们在发明中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启示。

(板书课题)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葱叶的启示1、引导学生玩葱叶。

师: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植物的叶子(展示葱叶),你知道他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拿出你们自己准备的葱,自己玩一玩,可以利用桌子上的其他材料一起玩。

学生分组玩葱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玩葱叶的发现。

师:在玩中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葱叶不容易弯曲。

生:葱叶承受的压力比较大。

师:如果把葱叶剪成条形,它承受的压力会有什么变化?学生活动,对比葱叶承受压力的变化。

生:会减小。

师:葱叶剪成条形承受的压力变小,这与什么有关系呢?生:筒形的葱叶比剪开的葱叶承受压力大。

生:筒形的结构承受压力大。

生:与他的结构是筒形的有关系。

3、制作葱叶模型师:是不是筒形的物体承受压力都大呢?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制作一个葱叶模型。

视频出示三个问题:(1)你打算用什么材料做葱叶模型?(2)怎样证明你制作的模型也具有葱叶的特性呢?(3)把你制作的葱叶模型也剪成纸条来试一试。

学生交流讨论,研究制作和检测的方法。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制作模型的情况师:在活动中同学们有什么发现?生:发现筒形的模型的承受压力比较大。

生:筒形模型具有葱叶的特性。

生:纸片承受的压力小。

生:同样大小的纸,纸筒卷的越细承受的砝码越多。

小结:筒形结构承受的压力比较大。

5、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师:既然筒形结构具有承受力比较大的特性,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利用了这一特性吗?生:钢管、足球门、篮球架、钢笔……生:筒形叶桥。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5《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5《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5《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案例背景分析:《生物的启示》一课选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启示》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让学生亲历仿生科学过程,唤起学生对身边生物性能的观察、研究和模拟。

本课教科书包括四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

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剪刀、砝码、鲜葱叶、纸、胶水、不同形状的树叶等,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过程。

自由活动分两部分: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一幅猫头鹰在夜间展翅欲飞的美丽图片,学生提出:“如果人的眼睛具有猫头鹰眼睛的……”给学生留有科学预测的空间,激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求生物的性能,进行大胆的设想、仿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二是让学生根据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填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两个建议性活动内容:一是继续调查身边的仿生实例,了解人们是怎样模仿生物设计产品的;二是将水滴在新鲜的荷叶正面,观察有什么现象,认真研究其中的奥秘,设计仿生物品。

把仿生探究拓展到课外,使学生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勇于尝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实物奥秘的欲望,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

只有活动过程属于课堂集体探究学习的内容。

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葱叶和蛋壳的启示。

通过让学生观察葱叶、蛋壳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葱叶、蛋壳的性能。

然后通过建立圆筒和拱形模型,对圆筒纸和平板纸、拱形纸和平板纸进行对比实验,发现圆筒纸的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薄壳状拱形物体的承受压力大。

根据葱叶和蛋壳的性能,依据制作的模型,让学生设计产品。

最后教师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构建仿生过程,形成结论。

活动二是许多重大发明创造都受到生物的启示。

教科书展示了三种仿生产品:飞机、雷达、机器人。

给学生以提示,让学生结合搜集的信息资料,说说其它的仿生产品,了解这些仿生产品是根据生物的那些性能研制的,从而让学生充分感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可以研究仿生。

25生物的启示

25生物的启示

25生物的启示教学目标:1、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制作简易的模型2、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与合作。

3、通过本课的探究,了解仿生过程,认识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仿生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什么是仿生,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教学准备:新鲜的葱叶,硬币若干,白纸若干张剪刀,双面胶三脚架,细绳小锯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故事导课老师出示小锯,问这是谁发明的?鲁班。

谁知道鲁班怎么发明的锯?【故事:一天,鲁班正带领工匠赶造一座大殿,这时伐木工人砍的树木供不应求,鲁班很着急,就跑去帮忙,上山时,坡很高,鲁班伸手拉住一棵草想爬上坡去,一不小心,手没有扯紧,手从小草上滑落,鲁班感到掌上一阵刺痛,伸开手掌一看,血从手掌上滴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鲁班拿起小草一看,发现小草边缘上有很多小齿[展示带齿的小草],鲁班乐了,心想……要是……,鲁班忙叫铁匠照这棵小草的样子打造了一把锯子,拿在木头一试,果然好快,[出示自带的锯子]锯子就在鲁班手中发明出来了。

】鲁班就是在小草的启示下发明了锯。

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的发明创造大家想不想了解的更多?这一节我们就来共同研究生物的启示。

板书:25生物的启示三、观察葱叶,发现性能。

师:(出示大葱)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葱)葱是我平时最常见的一种蔬菜,可是你知道吗?这些葱叶是吹不弯的!谁想来试试?学生吹葱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我用了很大的力气但葱叶很难被吹弯)师:怎么样?这个葱叶很难被吹弯吧!如果破坏了它的这种筒形结构,葱叶会不会弯曲呢?(老师把葱叶竖着剪开),让学生试一试,现象:发现葱叶弯曲了师:为什么葱叶很难吹弯,而剪开的葱叶却很容易吹弯呢?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观察葱叶和剪开得葱叶的形状自由交流一下: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葱叶不易吹弯的原因与他的筒形结构有关很显然筒形的葱叶比剪开的条形葱叶承受的压力能力更强。

六年级科学上册《25 生物的启示》教案 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25 生物的启示》教案 青岛版

《25 生物的启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仿生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2、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二)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2、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与交流。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点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三、教学难点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四、教学准备葱叶(新鲜、较硬的)、钩码4个、A4白纸2张,双面胶,三角支架(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剪刀,细绳等。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包礼物,小组长打开纸包,看看是什么?小组长打开盛有苍耳的纸包。

认识吗?这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名叫苍耳。

仔细观察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然后把它放在你的衣服上看看有什么发现?生观察、活动。

活动结束,小组长把苍耳收起来包好。

谁来说说苍耳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放在身上什么发现?生:苍耳的身上有刺,能粘在身上。

人们根据它的这一特点发明了尼龙搭扣(出示尼龙搭扣),广泛用于纽扣、文具盒、书包盖上。

可见人们从生物的身上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发明物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生物的启示》(板书:生物的启示)新课讲解:了解仿生过程(一)研究葱叶的性能这节课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生物——大葱。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葱的横切面是什么形状?猜测一下这种圆筒形的结构有什么好处?教师引导把筒形葱叶和剪开的葱叶来对比筒形葱叶的结构是圆筒形,这种结构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

(二)做葱叶模型,检测模型的性能1.是不是把物体做成筒形的,承受的压力大呢?我们可以做一个葱叶模型,我们用什么做葱叶模型,并且检测一下模型的性能呢?生说(用纸,卷成纸筒)怎样检测纸筒也具有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呢?生:用平面纸和卷成的纸筒来对比。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生物的启示》优秀教案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生物的启示》优秀教案

25.生物的启示【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二十五课【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和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

3.了解仿生过程,并且尝试仿生设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仿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小发明的构思,尝试仿生设计。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尼龙搭扣、苍耳、带葱叶的大葱、课件。

学生准备:苍耳、同样的白纸2张、双面胶、木块两个,仿生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粒植物的种子,你知道是什么吗?请组长负责打开小纸袋,给大家看一看。

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出示苍耳图片和实物)请同学们轻轻的拿起苍耳,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苍耳身上有刺,扎人、刺上有小勾、容易粘衣服上……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观察的真仔细啊。

再来发挥你的想象力,你想利用苍耳的特点做点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小结:同学们不仅善于观察,想象力也很丰富。

还真的有人受苍耳的启发进行了一项发明,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那就是瑞士的乔治·迈斯楚先生发明的尼龙搭扣。

(出示图)这就是尼龙搭扣(出示实物).你看,尼龙搭扣是不是跟苍耳的刺很像啊。

它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很多同学的衣服或鞋子上都有尼龙搭扣,是不是。

揭示课题:想不到吧,一个小小的苍耳竟然引起了一项发明,这就是生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板书课题:25、生物的启示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观察葱叶特性。

谈话:我们先从身边熟悉的植物开始研究。

大家看,这是什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大葱,仔细观察葱的叶子,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圆筒形。

引导说一说圆筒形的叶子有什么优点?学生自由发言:不易弯曲,是呀,风一般也刮不倒,它能直直的在地里生长。

小学科学25《生物的启示》教案

小学科学25《生物的启示》教案

小学科学25《生物的启示》教案生物的启示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习生物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体会生物所带来的种种启示。

通过生物的启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一、了解生命的多样性生物的启示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生物界的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了动植物、微生物等各种生物。

这些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通过学习生物的多样性,学生可以认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地位,从而培养出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人与生物的依赖关系生物的启示之二是人与生物的依赖关系。

人类与生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物、材料等各种资源,维持着生态平衡,也为我们提供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纯净的空气。

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的启示,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该保护和珍爱生物,与之和谐相处,共同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

三、生命的奇妙与坚韧生物的启示之三是生命的奇妙与坚韧。

生物界的生命之奇妙体现在其不断适应和改变的能力上。

生物可以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生存,适应各种极端温度、气候等条件。

例如,某些昆虫在极冷的环境中也可以存活,某些植物在干旱的环境中也能生根发芽。

这些生物的坚韧和适应能力向我们传达了生命的力量和无限可能性,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追求成功。

四、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生物的启示之四是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和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维持着生态平衡。

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的启示,能够理解到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保持和稳定。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因此,学生应该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并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五、尊重生命,反对虐待生物的启示之五是尊重生命,反对虐待。

学生通过了解生物的启示,可以认识到每一种生物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生物也有生命,它们也能够感受到痛苦和快乐。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2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2

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了解仿生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仿生学独特的研究方法。

难点:根据某种生物的特点,提出一个小发明的构思。

教具准备:葱叶(新鲜、较硬的)、钩码4个、A4白纸2张,双面胶,三角支架(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剪刀,细绳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相传鲁班在一次上山砍柴的时候,被树叶划破了手,于是想到,如果能有这样的一样工具来割断木头该有多好,于是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发明了锯。

)师:鲁班是在一个叶片的启示下发明了锯。

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生物都有着超群的本领,带给人类很多启示,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生物的启示”一课。

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二、葱叶的启示。

(一)研究葱叶的性能1、师:这节课,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生物:大葱。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葱叶,你有什么发现或想提出什么问题?2、师生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剪开看一看。

3、提出探究问题:葱叶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有什么优势?(葱叶是筒形的。

)4、学生进一步观察探究。

5、搭建葱桥小实验:课件出示要求:1、比一比筒形葱叶和条形葱叶谁的承重能力强。

2、葱叶两端的“小桥墩”距离保持不变,建议在10厘米左右。

3、由于筒形葱叶易滚动,可以在下面挂钩码。

4、建议使用葱叶的根部。

简单讲述实验器材的使用及实验过程。

(用三角支架当作小桥墩,葱叶为桥面)5、学生实验。

6、学生汇报,得出结论:筒形的葱叶比剪开的条形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

这就是葱叶筒形结构的性能。

(二)做葱叶模型,并检测性能1、师:葱叶的筒形结构具有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的性能,那其他材料这种结构的物品,是否也具有这种性能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来检测一下。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六年级上册25.《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制六年级上册25.《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

《生物的启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物的启示》是青岛版六制六年级上册的第25课。

本课以学生研究葱叶的典型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模型,搜集有关仿生学的信息资料,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仿生,怎样进行仿生,知道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材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仿生的过程,了解仿生产品的研制过程,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向生物寻求智慧的兴趣。

这一活动过程教科书分为三部分。

一是玩葱叶,找发现。

教科书展示了同学玩葱叶的情境图,意在提示学生取新鲜葱叶,把一个葱叶像桥面一样架起来,然后往上面放小祛码,会发现葱叶不会折。

通过玩葱叶使学生发现,筒形的葱叶比剪开的葱叶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

拓展活动:提出拓展活动的两个指向。

一是继续调查身边的仿生实例,了解人们是怎样模仿生物设计产品的。

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仿生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探究能力。

二是把仿生探究拓展到课外,使学生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勇于尝试,乐于探索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学生分析】学生经过五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学习,前面的学习已经为本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能够结合身边的实物,分析了解生物的特征和身边的实物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明白科学来自生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研究葱叶结构了解仿生过程;2.认识什么是仿生。

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身边的事物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2.能根据生物特性尝试仿生设计;3.能做简单的观察实验;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愿意交流与合作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的态度。

3.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的互相合作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2.通过对仿生学的认识,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生物的启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仿生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2、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2、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与交流。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点
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三、教学难点
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四、教学准备
葱叶(新鲜、较硬的)、钩码4个、A4白纸2张,双面胶,三角支架(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剪刀,细绳等。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包礼物,小组长打开纸包,看看是什么?
小组长打开盛有苍耳的纸包。

认识吗?这是一种植物的种子,名叫苍耳。

仔细观察它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然后把它放在你的衣服上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观察、活动。

活动结束,小组长把苍耳收起来包好。

谁来说说苍耳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放在身上什么发现?
生:苍耳的身上有刺,能粘在身上。

人们根据它的这一特点发明了尼龙搭扣(出示尼龙搭扣),广泛用于纽扣、文具盒、书包盖上。

可见人们从生物的身上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发明物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生物的启示》(板书:生物的启示)
新课讲解:
了解仿生过程
(一)研究葱叶的性能
这节课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生物——大葱。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葱的横切面是什么形状?猜测一下这种圆筒形的结构有什么好处?教师引导把筒形葱叶和剪开的葱叶来对比筒形葱叶的结构是圆筒形,这种结构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

(二)做葱叶模型,检测模型的性能
1.是不是把物体做成筒形的,承受的压力大呢?我们可以做一个葱叶模型,我们用什么做葱叶模型,并且检测一下模型的性能呢?
生说(用纸,卷成纸筒)
怎样检测纸筒也具有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呢?
生:用平面纸和卷成的纸筒来对比。

怎样来对比呢?实验时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小组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实验方案,教师适时补充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

边补充边演示实验材料。

取两张一样大小、材质一样的纸,一张卷成纸筒,另一张平铺开。

用针把线缝在平面纸上,打结,放在两个木块搭成的小桥上,看看最多承受几个钩码。

再用双面胶把纸卷成纸筒,拴上线打结,放在同样距离上的小桥上,看看最多承受几个钩码。

做实验时关键是要控制好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两张纸的大小、材料一样,两个结的长短要一样。

实验前,老师还有一个温馨小提示(出示课件):
(1)纸筒只卷一圈,用双面胶粘贴。

(2)前后两次实验小木块的距离保持不变。

(3)小组长及时记录数据,分析结论。

4. 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5. 小组汇报、交流。

师总结:通过做模型检测实验我们知道筒形的物品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

人们根据
这一特点,设计发明了许多筒形物品,你知道有哪些?
学生说。

还有其他物品,我们来看一下。

课件展示:筒形桥、钢管、电线杆、竹梯、竹椅、地下管道、建筑用脚手架等。

(三)总结仿生过程
通过我们观察葱叶的性能到开发这些筒形物品,我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

教师适时板书:发现性能——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
像这样人们根据葱叶的结构特性,设计制造出筒形物品,这就是仿生。

(板书:仿生)实际上我们刚才就经历了一个仿生过程。

生活应用
生活中的仿生产品有很多,你知道哪些是受到生物的启示发明出来的产品?
学生说。

教师适时补充。

在这里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生物原型和仿生产品。

1.出示实物:
机器人:是根据人发明的,当然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是最简单的机器人玩具,现在的机器人无论是在智慧、还是在四肢的灵活多方面都能与人相媲美。

蜂巢:人们根据蜂巢具有很好的防震作用制造了蜂窝纸箱;根据它很坚固的特点,设计制造了2008北京奥运会游泳场馆——水立方(出示课件图片)。

鱼:人们根据鱼能在水中游动的特点发明了船和潜艇(出示课件图片)。

乌龟:人们根据乌龟壳能承受很大的压力,仿造出了一种建筑屋顶。

北京火车站的屋顶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创造出来的(出示课件图片)。

像不像一个乌龟壳?
2.此外,出示课件:
迷彩服是根据变色龙和周围颜色相近的特点发明出来的。

雷达是根据蝙蝠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发明出来的。

鸟巢是根据鸟窝结构坚固的特点发明出来的。

3.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自然界中其他仿生产品的发明。

播放视频《大自然仿生产品的发明》
课堂练习
1.正如大家看到的一样,生活中仿生产品的例子有很多,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和聪明的大
脑,你就能设计出更多的仿生产品来。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创新设计大赛。

课件出示:观察荷叶、壁虎、蛋壳,选择其中一个,说说它们的特点,提出自己的发明设想。

2.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教师适时补充:人们根据荷叶不沾水的特点设计制作了雨伞、雨衣、雨靴;壁虎能在竖着的墙壁上爬行,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制作了吸盘(出示实物)。

出示蛋壳,蛋壳怎么握也握不碎,人们根据这一特点创造出了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出示图片)。

4.学生评价谁的设计最有新意,老师适时评价设计很有新意的同学,并且及时表扬鼓励。

同学们的想法真好,根据你的设想,建立模型,模型检测,开发产品,申请专利,你就可已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了。

没有想出来的同学不要紧,因为仿生学的研究是需要一定周期的,短短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同学们可能有了比较宝贵的收获,那就是我们初步了解了仿生学的研究方法,只要你善于观察、发现,善于想象,善于创造,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的。

布置作业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包礼物,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后同学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可以再搜集、充实一些,仔细观察其特点,设计出更好的仿生产品来。

我们这一节就上到这里,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