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教学课件—09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无机化学元素及化合物

六、卤化物
卤素有很强的氧化性。其它元素和氟形 成氟化物,其它元素往往表现出最高氧化态。 F → I,氧化性减弱。其它元素和 I 化合时, 表现出较低的氧化态,如CuI。 大多数金属卤化物可以由元素的单质直 接化合生成。 nX2 + 2M = 2MXn
1)
2) 3)
4.
活泼金属生成离子型化合物; 与电负性小的非金属元素化合成 极性共价键; 配位键 除F 外,Cl、Br、I 可显示正氧化 态,氧化数为+1、+3、+5、+7
三、卤素单质及性质
1、氟 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单质是目前已知的最强氧化剂。 与金属反应:在高温和低温可以和所有的金属直接反应生成高价 氟化物。 nF2+2M = 2MFn 与非金属反应:氟几乎能与所有非金属(氧、氮除外)直接化合 2F2 + S = SF4 (SF6) 2F2 + Si = SiF4 3F2 + 2P = 2PF3 (PF5) 甚至能氧化极不活泼的稀有气体氙,也能在523 K与氟反应生成 氟化物: F2 + Xe = XeF2 (XeF4、XeF6) • 氟是人体形成强壮的骨骼和预防龋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 氟化物无论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都对皮肤有严重的灼伤,这是 由于氟化物的水解产生氟化氢的缘故。 •氟能氧化高能燃料:2F2+N2H4=N2+4HF; •CaF2、MgF2难溶于水,AgF可溶于水; •氟能使硫氧化为+6价,其它卤素均不能将硫氧化为+6价。
四、卤素的存在、提取和用途
1.
氟的制备
氟的生产不能使用水溶液电解质,这是由
于产生的氟会立即氧化H2O。
工业上通常是电解熔融HF中的KF(即KHF2 )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完整版

原子的大小可以用原子半径来表示,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
现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族内,
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02
电离能
表示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电离能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电子。同一
周期内,从左到右电离能逐渐增大;同一族内,从上到下电离能逐渐减
小。
03
电负性
离子键的强度
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的电 荷、半径及电子构型有关, 电荷越高、半径越小,离 子键越强。
共价键及共价分子
共价键的形成
01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共价键具有
方向性和饱和性。
共价分子的结构
02
共价分子中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分子构型和空间构型。
共价键的类型
03
根据电子对的成键方式,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其中σ键比π
生活中无机化学应用实例
食盐
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之一,也是人体 必需的无机盐之一。
肥皂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属于无机盐类表面活性剂, 具有去污、乳化等作用。
陶瓷
陶瓷材料大多由无机非金属氧化物组成,如氧化铝、氧化硅等, 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工业中无机化学应用实例
键更稳定。
金属键及金属晶体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称为金属键。
金属晶体的结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形成紧密堆积的结构,具有 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金属键的强度
金属键的强度与金属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半径及价电子数有关,电 负性越小、原子半径越大、价电子数越多,金属键越强。
无机化学课件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与洗涤
常用玻璃仪器介绍
01
了解烧杯、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等常用玻璃仪器的名称、规
格和用途。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
02
掌握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和干燥技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玻璃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03
避免玻璃仪器破损、划伤或污染,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05
无机化学分析方法与技术
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包括沉淀法、挥发法等。
滴定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与被测物质 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基本实验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检 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完好。
实验操作过程
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观察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后处理
整理实验用品,清洗并归位; 处理实验废弃物,保护环境。
实验报告撰写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撰写实 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 、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是指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 式,包括原子的空间位置、化学键的 类型和数目等。分子结构决定了分子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反应中常伴有 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
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无机化学 孟长功 课件

无机化学孟长功课件一、无机化学概述1.1 无机化学的定义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无机化合物及其反应。
1.2 无机物质的分类无机物质可以按照元素的性质、物质的非金属与金属性质等进行分类,并可根据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如金属氢化物、金属硫化物等。
二、元素与化合物2.1 元素的概念和性质元素是指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其性质主要由电子结构决定,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2 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其性质由元素组成和化学键的类型决定。
三、离子与离子化合物3.1 离子的概念和特点离子是指在物质中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3.2 离子化合物的特点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在固态中通常具有良好导电性和晶体结构。
四、氧化还原反应4.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氧化和还原过程的化学反应,其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4.2 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包括电子的转移和质子的转移两个步骤。
五、无机化合物的命名5.1 无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规则无机化合物的命名一般遵循国际无机化学命名规则,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电荷数进行命名。
5.2 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二元化合物的命名、酸根盐的命名、含氧酸的命名等。
六、无机化学中的实验技术和方法6.1 无机化学实验技术的基本内容无机化学实验技术包括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操作的基本要点等。
6.2 无机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无机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包括沉淀法、滴定法、光谱法等,用于分离和检测化合物。
七、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7.1 无机化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无机化学在化工领域应用广泛,包括生产无机盐类、无机催化剂、无机材料等。
7.2 无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无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重要方面,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结合 成难溶于水的沉淀,从溶液中析 出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概念
氧化数是表示原子或分子氧化态的数 值,用于表示原子或分子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转移的反应, 其中氧化剂获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 子。
气体为参考态。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原理
1 2
反应速率的概念
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单位为 摩尔每升每秒(mol/L·s)。
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用反应速率方 程来表示。
3
活化能的概念
活化能是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物理量,单位 为焦耳每摩尔(J/mol)。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概述
金属元素是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能良好 的元素,通常在周期表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具有金属键合,表现出良好的导电、导 热和延展性。
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卤 化物等,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杂化合物。
配合物的结构
02
配合物的结构通常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组成,配位体通
过配位键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
簇合物的结构
03
簇合物是由多个原子或离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05 分析化学简介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任务
总结词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实验手段获 取物质的化学信息。
常见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PPT

• 思维激活 名校模拟可借鉴,抽空一定看一看 • 3.(2011·广东五校二次联考)可用于判定碳酸 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 • A.加热时有无气体放出 •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 C.溶于水后,滴加稀的氯化镁溶液有白色沉淀 生成 •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 答案:C
• (3)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________,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CuSO4,溶液pH______(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 硫析出,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 方程式表示)。
(3)Na2S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Na2S===2Na++S2-,该溶液存在的水解和电离平衡 有:S2-+H2O===HS-+OH-,HS-+H2O H2 O H2S+OH-,
H++OH-,由于S2-的水解是微弱的且OH-的来源
有三部分,因此,c(Na+)>c(S2-)>c(OH-)>c(HS-)>c(H+)。 加入CuSO4后,由于发生反应:CuSO4+ Na2S===CuS↓+Na2SO4使得溶液中S2-的浓度减小,尽管 其水解程度增大了,但溶液中的c(OH-)减小,故pH减小。
2Na2O2+4HCl===4NaCl +O2↑+2H2O 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
化 学 性 质
Na2O+2HCl 与盐酸 ===2NaCl+ H2O 制烧碱
主要用途
保存
密封
密封、远离易燃物
• (6)Na2CO3与NaHCO3性质比较
物质 性质 俗名 Na2CO3 纯碱,苏打 NaHCO3 小苏打
重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实验记录
反应物
O2 、 Cl2 、 S
H2O
实验现象
Fe
类别
H2SO4 AgNO3 CuSO4
第22页/共79页
结论
实验操作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步骤4……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23页/共79页
一、钠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三、氢氧化钠 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五、碱金属元素 六、焰色反应 七、小结
不反应
2Al3 3CO32 3H2O 2Al(OH)3 3CO2
Al3 3HCO3 Al(OH)3 3CO2
Na 2CO3
化工原料、洗涤剂
固(C)O或2、 液H(N2aOOH食) 品发N酵aH、C治O疗3胃酸过
第1节 金属概述
第1页/共79页
★日常生活中见到了哪些金属物品?它们都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金属的物理性质:
一般具有金属光第2泽页/,共能79页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
一、金属元素的位置和原子结构
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讨论】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一共几种金属元素?分别处在元素周期表的哪里?
90种金属元素,22种非金属元素
加热、能
与盐溶液 与水反应 前面的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
碱热分解 不分解 热分解
常温分解
存在形式
化合态
化合、游离 游离
第17页/共79页
六、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通性)
1 、碱的化学通性:
(1)酸碱指示剂:能使紫色的石蕊变蓝色、 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 (3)酸性氧化物
盐+水 盐+水
(4)盐
新碱+新盐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酸碱反应的平衡与移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研究酸碱反应的平衡状 态和移动方向
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 的一类反应,通过研究 酸碱反应的平衡状态和 移动方向,可以深入了 解酸碱的性质和作用机 制。同时,酸碱反应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也有广泛应用。
酸碱指示剂和滴定分析 法
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溶 液的酸碱性,滴定分析 法则是一种测定物质浓 度的分析方法。通过这 些手段,可以精确测定 酸碱反应的程度和物质 含量。
05
无机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 、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 是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
实验安全
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对措 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设计实验 方案,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 骤的安排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无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类提 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推动了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 领域的进步。例如,在能源领域,通过研究太阳能、风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 境污染问题;在环境领域,无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材料科学领域,通 过研究新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和性质,可以推动材料科学 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详细描述
氧化数是描述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化态的数值,氧化剂和还原剂则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色。通过这 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类氧化还原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单质与氧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 熔点不同 异 性 硬度不同
续表 金 属 元 素
原 子 结 构
最外层
相 电子数 同 较少 点
原子半 径较大
都具有 还原性
金
核电荷数不同 属
活
不 同 点
泼 性
原子半径不同 不
同
与非金属单质 共 性 与H+(水、酸)
与其它氧化剂
与水或酸反应的 难易 差 异 氢氧化物碱性强弱 性 相互置换反应 (原电池正负极)
绿柱石:Be 3Al2 (SiO 3 )6 菱镁矿: MgCO3
石膏: CaSO 4 2H 2O 大理石: CaCO 3 萤石 CaF2 天青石: SrSO 4
重晶石: BaSO 4
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Gc2-704-18.8
Li
Na
K
Rb Cs
Gc2-711-18.14
图片
Be Mg Ca Sr
条件:冷水剧烈 热水缓慢 水蒸气高温 不反应 产物: 氢氧化物和氢气 氧化物和氢气
(3)与酸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常温下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氧化性酸 王水 (4)置换反应 (5)特例:2Al+2NaOH+2H2O=2NaAlO2+3H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Mg
•K
Ca
• Rb
Sr
• Cs
Ba
原子半径减小
金属性、还原性减弱
电离能、电负性增大
元素的存在
均以矿物形式存在:
钠长石: NaAlSi 3O8 钾长石: KAlSi 3O8
光卤石:
KCl MgCl 2 6H 2O
明矾石:
K(AlO) 3 (SO 4 )2 3H 2O
锂辉石:LiAl(SiO 3 )2
金属的分类:
1、按单质密度分(5g/cm3): 重金属( Fe、Cr、Ba等)与轻金属(碱金属、Mg、Al等)
2、按冶金工业分: 黑色金属(Fe、Cr、Mn)与有色金属
3、按地壳中存在情况分: 常见金属与稀有金属(含量少、存在分散)
4、按化学活泼性: 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金属
(一)、金属键
金属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其中自由电子并不属于某个固定的金属阳离 子,而可以在整个金属中自由移动。
• 金属原子易失去价电子成为阳离子,因而表 现出较强的还原性。由于不同的金属原子结 构、原子半径的不同,表现的还原性也有强 弱不同。
(1)与O2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常温迅速 成膜加热 加热能反应
不反应
(2)与H2O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氢化物(除Be、Mg外)
ⅠA ⅡA 金属活泼,可与氢形成离子性氢化物
1. 均为白色晶体, 热稳定性差 2. 还原性强
( E Θ(H 2/H -) = - 2 .23 V)
2LiH TiO 2 Ti 2LiOH 4NaH TiCl 4 Ti 4NaCl 2H 2
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类
Ba
1、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元素:外层电子少,原子半径 性质:金属键不牢固,单质熔、沸点很低,
硬度较小,其中IIA>IA。 金属性:IA>IIA 碱金属中Cs、Rb金属性质最强,失电子倾向 最大,所以可作光电管,如Cs光电管制成的 自动报警器可报告远处火警;制成的天文仪 器可以测定与地球距离 Ba: 电子工业中除去真空管中痕量氮气和氧 气
⑦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只显正价。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合金:
– 概念:
•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 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 性质:
• 具备金属特性(光泽、热电良导体、延展性等)。 熔沸点一般低于组分单质; 硬度一般比组分单质大。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物
多种类型:
正常氧化物(O2-) 过氧化物(O22-) 超氧化物(O2-)
稳定性: O2- > O2- > O22-
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盐类 (一)、氧化物
1、 正常氧化物
多数为白色固体,K2O(淡黄)、Rb 2O (亮黄)、Cs2O(桔红); 熔点:IIA>IA; 硬度:IIA>IA, 用途:BeO、MgO作耐火材料和金属陶瓷,
与水作用 2M + 2H2O → 2MOH + H2(g)
2、氧化数:分别为+1和+2,一般无变价 3、化合物键型:以离子键为主,其中Li+、 Be2+由于半径小,其化合物有一定的共价性, 如BeCl2等。 4、特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可溶于液氨,形 成深蓝色溶液。(较高导电性和与金属相同的 还原性)
第二节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概述 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
化物及盐类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概述
价层电子构型:IA、IIA,ns1、ns 2
电金原 离属子 能性半 、、径 电还增 负原大 性性 减增 小强• IAIIAFra bibliotek• Li
Be
• Na
第九章 金属元素
第一节 金属的通性 第二节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三节 水的净化 第四节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第一节 金属的通性
位置 金属区
金 属 元 素晶
相 金属阳离子 同 点 自由电子
共同物 理性质
金属光泽 导电传热 延展性
体
核电荷数
结 构
不 同
价电子数
金属阳离子与 自由电子的作
点 原子半径 用强弱不同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单质都是固体,汞(Hg)除外; ②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但 金(Au)—黄—色,铜(Cu)—红—色,铋(Bi)—微—红 色, 铅(Pb) 蓝色白。 ③不同金属熔点、硬度差别较大;
④良好的导电性,分析原因: 金属中存在着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子。
⑤良好的导热性,分析原因: 通过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的相互碰撞传 递热量。 ⑥良好的延展性。 金 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