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写景类文章阅读
《写景阅读》 讲义

《写景阅读》讲义一、什么是写景阅读写景阅读,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阅读文字去感受和领略作者所描绘的风景。
这些风景可能是大自然中的山川湖泊、花草树木,也可能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写景阅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理解,更是一种心灵的旅行,让我们在作者的笔触引领下,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一份独特的美。
当我们打开一本写景的书籍,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微风轻拂面庞,夏天的阳光炽热耀眼,秋天的枫叶如火般绚烂,冬天的雪花纷纷扬扬。
写景的文字能够触动我们的感官,让我们看到色彩、听到声音、闻到气息、触摸到质地。
二、写景阅读的重要性1、培养审美能力通过阅读优美的写景文字,我们能够逐渐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细微之处,让我们学会发现身边的美,从而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
2、丰富情感体验写景作品往往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或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或是对生命的敬畏,或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当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时,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丰富我们内心的情感世界。
3、增长知识写景作品中常常会涉及到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在阅读描写名山大川的文章时,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地方的形成原因、地质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文化内涵。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写景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形象。
通过阅读和学习,我们可以借鉴作者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写景阅读的方法1、抓住景物特点每一处景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可能是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等。
在阅读时,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通过作者的描写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画面。
例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作者通过“静、清、绿”这三个特点,生动地描绘出了漓江的水。
2、感受作者情感写景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客观描述,更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第4讲:写景散文赏析(学生版)

第4讲写景散文赏析怎样读懂写景散文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我们所学过的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看见的景物,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风、雨、雷、雪、雾等),如《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风景,如《鸟的天堂》、《镜泊湖奇观》。
如果我们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对于把握文章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①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
如《黄果树听瀑》就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
②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出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写的。
③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即描写不同时间景物的变化。
如《火烧云》一文是按照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这一段时间里火烧云从形状到颜色的千变万化的情况写的。
④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3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如《桂林山水》就是现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
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如《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开头“进入天山……”第三自然段开头“再往里走……”第四自然段开头“走进天山深处……”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林海》的第5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写景类文章阅读》课件

04
写景类文章的阅读理解
理解文章主旨和思想感情
主旨:文章的中心思想,通常通过标题、开头、结尾等部分体现 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态度,通常通过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节发展等部分体现 理解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感情 阅读技巧:注意文章的结构、语言、修辞等,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
情感表达:通过语言和表达方式 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探究文章深层含义和主题
阅读理解: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主题分析:分析文章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情感表达: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和主题 写作技巧: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主题
05
写景类文章的阅读实践
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阅读一篇写景类文章,回答以下问题: a. 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b. 作者是如何描 写这些景物的? c.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写景类文章03的结构和特
点
写景类文章的结构
开头:引出主题,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
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引发思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体:详细描写景物,运用多 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结构特点:层次分明,条理清 晰,语言优美,情感丰富
写景类文章的写作技巧
观察细致: 对景物进行 细致入微的 观察,捕捉 其特点和细
比喻:将抽 象的事物形 象化,使读 者更容易理
解
拟人:赋予 夸张:夸大
景物以人的 事物的特点,
情感和性格, 增强文章的
使景物更加
表现力
生动有趣
对比:将两 种事物进行 对比,突出 其中一种事
物的特点
排比:将类 似的事物或 句子进行排 列,增强文 章的气势和
第4讲:写景散文赏析(教师版)

第4讲写景散文赏析怎样读懂写景散文写景,也就是描绘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我们所学过的描绘景物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看见的景物,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风、雨、雷、雪、雾等),如《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风景,如《鸟的天堂》、《镜泊湖奇观》。
如果我们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理清作者的描写顺序,对于把握文章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顺序:①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
如《黄果树听瀑》就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
②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行进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出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写的。
③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即描写不同时间景物的变化。
如《火烧云》一文是按照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这一段时间里火烧云从形状到颜色的千变万化的情况写的。
④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3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3、理解写景文章的层次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如《桂林山水》就是现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分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
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中一般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变了,如《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开头“进入天山……”第三自然段开头“再往里走……”第四自然段开头“走进天山深处……”或者是观察点移动,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林海》的第5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部编版语文四上写景类文章阅读复习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
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美丽的景色, 今天我们对阅读理解中的写景文进行 复习。老师这里有学习写景文的妙招, 你们想学吗?
写景文一般分为三类
(1)游记,写的是在旅行过程中的见闻,可 以描绘名山大川、记录风土人情等; (2)描写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如刮风、 下雨、闪电、彩虹、日食等; (3)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色,如气势磅 礴的建筑物、宽阔的柏油马路等。
无不为之倾倒,流连忘返。庐山瀑布分三级叠下,三
叠泉每叠各具特色......阳光下,瀑布水面泛起银光,
在泉边形成一条五颜六色的彩虹,像是给这壮观的景
象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我爱庐山,更爱庐山瀑布。
找出作者抒情 的语句,再体
会作者的感情。
牛刀小试
完成练习《迷人的海滨夏夜》 用时12分钟
迷人的海滨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夏夜。
写景类文章的写作顺序
1、按照空间顺序(方位顺序)描写 2、时间推移顺序描写 3、观察的先后顺序
写景类文章的写作顺序
1、按照空间顺序(方位顺序)描写
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 从中间到四周或从四周到中间
(1)明确表示方位的词 方位词:东、南、西、北、上、下、左、右、里、外、高、低、四 周、中心 (2)按照方位的变化,写出不同地方的景物特点,也是我们判断的 一大标准
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 的灯光也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 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 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的珍珠,和那苍穹中的点点星光互相辉 映,煞是好看。
在这迷人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 慢慢地向前走。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 唰唰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心里,有着说不出 的愉快和兴奋。
第4讲 朱自清 老舍 写景散文阅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讲练(部编版)

第4讲朱自清老舍写景散文阅读教学内容(一)阅读《春》选段,完成17-20题。
(11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17.依次概括选文所描绘的三幅图景。
(2分)春草勃发图→图→图。
18.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换成括号中的字好不好?为什么?(3分)小草偷偷地(慢慢地)从土里钻(长)出来。
答:19.作者写景,善于从多角度进行描绘。
文中画线句子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3分)答:20.“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花、杏儿、梨儿”一句中的“仿佛”是什么意思?它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答: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诗人。
朱自清的生平简介:1898年11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
六岁随家人迁居扬州。
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他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养成“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
1920年修完课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
毕业后,先在杭州第一师范,后回到母校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教授国文、哲学,并任教学主任。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同事一起论学。
写景状物 阅读技巧第四讲

第四讲写景状物散文阅读技巧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大多是这类写景散文。
这类散文由于表现手段不同,也可以分成很多种。
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有些散文是以景色描写主的,作者花费大量的笔默写景其目的是为了抒情,这类散文的特点是“借景抒情”。
如朱自清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等。
(2)有些散文是状物为主,总是以相当多的篇幅描述某一物(或物件),同时又总是通过这一事物(或物件)寄寓特定的思想情感。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
一、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行文思路脉络即文章中的线索,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找线索的方法: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怎样把握行文思路:1、关注标题(了解写什么)2、梳理行文脉络(明确怎样写)⑪把握线索;⑫勾画文脉(抓标志,理思路);⑬勾连压缩,形成思路3、归纳主旨(领悟为何写)【常见题型】1.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章xxx的经历。
2.对xxx的内涵,作者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请概括。
3.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上表现xxx心理变化的词语。
【真题演练】洞茶毕淑敏(1)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
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上百掰下一块给我,说,这是砖茶。
(2)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
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
我不以为意。
三年级阅读理解——写景类文章(含答案)

写景类文章——阅读有方法以描述地理环境、山川风貌、名胜古迹为中心,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便是我们说的写景的文章。
阅读此类文章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1.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景物的特点一般是从它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我们在阅读时,应注意从这些方面考虑文章是如何运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来描绘的。
2.理清文章的写景顺序在写景类文章中,作者通常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一般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固定的,作者常常会采用这几种顺序:一、按观察的先后顺序;二、按时间推移的顺序;三、按景物的不同类别。
在阅读时,理清写景顺序,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层次。
3.把握作者所写景物的特征作者笔下景物所呈现的特征,既是作者的观所得,也往寄托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或想要阐述的道理。
准确把握作者所写景物的特征,有助于我们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类文章中,通常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怀。
我们在阅读中应努力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语句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阶梯训练一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在写景的文章中,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往往都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恰当的比喻能使景物生动形象,拟人的手法更是增添了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情趣,夸张、排比等手法则可以增强语势、强化效果。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抓住一些优美生动的语句来体会其表达效果,从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爱秋天①炎热的夏季总算过去了,几缕凉风吹过,顿生了几丝惬意。
“秋天来!”我的心中全然是对秋的喜爱。
我要高呼:“我爱秋天!”②秋天,色彩绚丽的季节;秋天,果实累累的季节。
③每当秋天悄然而至,我都要去回野里、山坡上,欣赏秋赐子大地的装。
瞧这边的田野,脱去了绿裙子,换上了金黄的斗篷,又是一种别样的美天是那么( ),那么( );流水是那么( ),那么( )还有路边的排排杨树,这会儿也洋洋洒洒地飘落下片片叶子,宛如一只只飞旋的黄蝴蝶,翻转着,抖动着,伴着优美的舞姿停落在地面上,停落在流水间……加之“一”字排开,或是“人”字排开的南飞大雁,呵,这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卷哪!天色渐渐晚了,再看那边的山坡,一棵棵红枫树,红得多好看啊!像少女羞红的脸庞,像醉汉涨红的面颊,跟天边的红霞连在一起,简直是一团团的火焰在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
1、了解写景文章的类别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一类是游记,写的是在游览过程中所见的景物,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如课文《火烧云》、《第一场雪》;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如课文《梅雨潭》、《鸟的天堂》。
我们如果了解了写景文章的类别,阅读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2、明确写景的描写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写,因此明确了作者的描写顺序对理解全文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
写景文章一般有这样的几种顺序:按空间顺序写。
如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
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
这类文章一般是以参观游览的进行顺序落笔写景,条理清楚。
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
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发生了变化。
按景物的不同类型来写。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就分别写了小兴安岭夏天里树木、雾、阳光、草地等景物,层次分明。
3、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两种:一是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
课文《桂林山水》就是先总的赞美桂林山水,再用两个自然段写桂林的山和水,最后又总起来说桂林山水。
二是移位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采写。
观察点的移动,必然引起景物的相应变化,或者是随着游览顺序安排层次,这时,文章中一般都有“提示语”,告诉你作者走动了,笔下的景物变了,或者观察点移动了,把景物的不同方面并列铺开来写,如课文《林海》的第五段分别写了“岭”、“林”、“花”、“联想木材”、“联想兴安”。
4、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哪类写景的文章,都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助景物的描写,通过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或对生活的热爱,或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感染读者,文章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课文《林海》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借景抒情,景中寓情,是我们阅读写景文章应把握的重点。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
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
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
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
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
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
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
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
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
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
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
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
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
我去看金鸡峰。
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
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
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敛翅:②窥视:
2、按划分的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3、回答问题。
①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②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
③“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苹果之乡
我长在苹果之乡,一年四季,观赏着苹果的动人量色,对果园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春天,一片片苹果林,在春风里伸枝抽叶,吐花展瓣。
远远望去,就像罩着一片片粉红色的轻纱。
一些姑娘在花丛中施肥锄草浇水金色的蜜蜂一群群一队队地晨着翅膀嗡嗡地跟在这些阿姨的身旁扑花采蜜真是一振繁忙的动人景象啊
到了夏天,苹果开始下树登市。
果园里最诱人的季节,还是秋天,因为这是个丰收的季节。
累累的果实,把树枝都压成弓形。
这些大苹果,有深红的,金黄的,翠绿的;有红玉、国光、元帅、香蕉、金星等十几种。
远远望去,就像挂满了珍珠和玛瑙,真逗人喜爱。
早晨,东方刚露出一点亮光,人们就开始了紧张的采摘劳动。
有的爬上梯子,有的攀到树上,轻轻摘,稳稳放。
小伙子们把苹果运送到选果场。
选果的阿姨,按质分级,选出那一般大小的水光滑溜的苹果,用洁白的纸包装进木箱,准备运往国外市场。
冬天,人们忙着在果园里松土、治虫、施肥,采取防冻措施,争取来年有个更大的丰收。
1.给第2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下面带点的字换一个意思相近的字。
罩( ) 展( ) 攀( )
3.用“~~~~”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
4.填空。
(1)“这些大苹果,有深红的、金黄的、翠绿的;有红玉、国光、元帅、香蕉、金星等十几种。
”这句话写出了苹果的和。
(2)第4自然段中第6-8句具体描写了“紧张的采摘劳动”。
请认真阅读这几句话,把采摘劳动的过程,每句分别用一个动词概括,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3)找出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中能概括整段意思的句子,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第2自然段
第4自然段
5.请给短文分段用“//”表示。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
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
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
“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
等大雨落下,联欢会立刻开始。
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
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