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监测平台的要求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要求

皮/米线等作为1份完整样品进行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检测仅 限于米饭、米粉等米制品。 v 2)采样方法 v A:用无菌采样工具现场取样,放入无菌采样容器内。 v B:将所取样品在接近原有贮藏温度的条件下(或迅速冷却 至2 ℃~5 ℃),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要求
v 5、各类食品的采样 v 样品应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对散装成堆样品
可分上、中、下抽取,每层从中间及四周五 点随机抽样;定型包装样品根据生产日期或 批号进行随机抽样。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要求
v 采样应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采样工具和容器应无菌、干燥、 防漏,形状及大小适宜。每取完一份样品,应更换新的取样 用具,或将用过的取样用具迅速消毒后,再取另一份样品, 以免交叉污染。其中,各类食品的采样方法如下: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要求
v 2)采样方法 v 焙烤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v A:用无菌采样工具现场取样,放入无菌采样容器内。 v B:注意不要使样品过度潮湿,以防食品中固有的细菌增殖。 v C:在接近原有贮藏温度的条件下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检验。 v D: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的散装食品,取样人员应询问并记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要求
v (4) 避免抽样、传送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和 环境污染。每份样品均应独立包装,包装用 容器应清洁、防漏。
v (5) 定型包装的产品应采集待销、在保质 期内且包装完好的产品,而且要有完整的标 识信息。如果标签不清楚或被损坏,则不能 采集来做样本。标签上的信息应包括生产厂 家、批号、保质期、储存温度等。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采样要求
v 2、人员 v (1) 采样人员应经过相应的采样和微生物技术培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废气取样口高度

关于兴气排搁心采样孔战采样仄台典型化的技能央供之阳早格格创做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心典型化修理央供(试止)》(环监[1996]470号)战《广东省传染源排污心典型化树立导则》(粤收[2008]42号),依照“便于支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凡是现场监督查看”的准则,分离《牢固传染源中颗粒物测定取气态传染物采样要领》(GB/T 16157-1996)、《牢固源兴气监测技能典型》(HJ/T397-2007)战《牢固传染源烟气排搁连绝监测技能典型(试止)》(HJ/T 75-2007)的央供,典型化兴气排搁心树立采样孔战采样仄台的技能央供如下:1、排气筒(烟囱)应树立监测采样孔、采样仄台战仄安通讲.2、采样位子应躲启对于尝试人员支配有伤害的场合.3、采样孔采样孔位子应劣先采用正在笔曲管段战烟讲背压天区.采样孔位子应躲启烟讲直头战断里慢遽变更的部位,树立正在距直头、阀门、变径管下游目标没有小于6倍烟讲曲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目标没有小于3倍烟讲曲径处.对于矩形烟讲,其当量曲径D=2AB/(A+B),式中A、B为边少.当拆置位子没有克没有及谦足上述央供时,应尽大概采用正在气流宁静的断里,但是拆置位子前曲管段的少度必须大于拆置位子后曲管段的少度,共时采样孔距直头、阀门、变径管下游距离起码是烟讲曲径的1.5倍.采样断里的气流速度正在5m/s以上.正在选定的测定位子上启设监测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很多于80mm,采样孔管少应没有大于50mm.没有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者管帽启关.对于圆形烟讲,采样孔应设正在包罗各测定面正在内的互相笔曲的曲径线上.烟讲曲径小于或者等于0.6m,设一个采样孔;烟讲曲径大于0.6m,正在共一断里设二个互相笔曲的采样孔.222222,等距设六至七个采样孔.4、采样仄台采样仄台为检测人员采样树立,应有足够的处事里积使处事人员仄安、便当天支配.仄台里积应没有小于1.5 m2(修议2×1.5 m2以上),并设有1.2m下的护栏战没有矮于10cm的足部挡板,采样仄台的启沉应没有小于200kg/m2,采样仄台里距采样孔约为1.2-1.3m.采样仄台应树立永暂性的电源.仄台上圆应修有防雨棚.采样仄台易于人员到达,应修造监测仄安通讲.当采样仄台树立下于大天时,应有通往仄台的Z字梯/旋梯/降落梯,切勿树立猪笼梯等没有服安通讲.5、当烟气CEMS拆置正在矩形烟讲时,若烟讲截里的下度大于4米,则没有宜正在烟讲顶层启设参比要领采样孔;若烟讲截里的宽度大于4米,则应正在烟讲二侧启设参比要领采样孔,并树立多层采样仄台,应有通往多层采样仄台的Z字梯/旋梯/降落梯.6、有洁化办法的,应正在其出入心分别树立采样孔战采样仄台.。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废气取样口高度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之答禄夫天创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环监[1996]470号)和《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发[2008]42号),依照“便于收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结合《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的要求,规范化废气排放口设置采样孔和采样平台的技术要求如下:1、排气筒(烟囱)应设置监测采样孔、采样平台和平安通道。
2、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纵有危险的场合。
3、采样孔采样孔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
采样孔位置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更的部位,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当装置位置不克不及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气流稳定的断面,但装置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装置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同时采样孔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
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在5m/s以上。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监测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很多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含各测定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
烟道直径小于或等于0.6m,设一个采样孔;烟道直径大于0.6m,在同一断面设二个互相垂直的采样孔。
222222,等距设六至七个采样孔。
4、采样平台采样平台为检测人员采样设置,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平安、方便地操纵。
平台面积应不小于 1.5 m2(建议2×1.5 m2以上),并设有1.2m高的护栏和不低于10cm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采样平台面距采样孔约为1.2-1.3m。
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爬梯平台安装要求

烟气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要求烧结厂:为确保烟气在线监测设备按国家标准要求顺利实施安装,现将有关烟气在线监测安装的有关标准及要求下发你单位,请严格按标准实施安装。
一、监测平台、爬梯设置要求:《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中要求:1、采样平台满足设备安装及比对监测需求(放置设备,站3-5人)。
2、设置在离地5米以上的采样平台应设置Z字梯,旋转体或升降梯;Z字梯,旋转梯宽度不小于0.9m。
3、测定位置高度距水平烟道上沿处烟囱直径不小于4倍直径。
4、在烟尘自动监测断面,应预留手工采样孔,供手工校准使用。
手工采样位置应不与颗粒物连续监测系统测定位置重合,在互不影响测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
二、站房要求《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规范》中要求:1、监控站房与排放口采样点距离应小于50米。
2、监控站房和高度应能满足设备操作和维护的需要。
原则上面积不应小于2.5×2.5m2;房顶最低处高度不低于2.2米。
站房应具备防漏、防尘、通风、消防、接地、避雷等基础条件。
站房内应安装空调,并保证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85%。
站房内供电电压应符合AC 220V±10%,频率50 Hz。
功率不小于6KW;电源引入线应使用照明电源,严禁使用动力电源;电源进线应有浪涌保护器;电源应有明显标志,防止用户以外断电;接地线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站房电源开关的设置应设系统总开关,对每台仪器均应设独立控制开关。
三、有关国家标准1、《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2、《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规范》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环监[1996]470号)和《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发[2008]42号),按照“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结合《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的要求,规范化废气排放口设置采样孔和采样平台的技术要求如下:1、排气筒(烟囱)应设置监测采样孔、采样平台和安全通道。
2、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3、采样孔采样孔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
采样孔位置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当安装位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气流稳定的断面,但安装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安装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同时采样孔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
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在5m/s以上。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监测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不少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
烟道直径小于或等于0.6m,设一个采样孔;烟道直径大于0.6m,在同一断面设二个互相垂直的采样孔。
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延长线上。
在同一断面的一侧,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2m2,中间设一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0.2-1.0m2,等距设二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1.0-4.0m2,等距设三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4.0-9.0m2,等距设四个采样孔;烟道面积9.0-15m2,等距设五个采样孔;烟道面积大于15.0m2,等距设六至七个采样孔。
采样口规范要求[参考内容]
![采样口规范要求[参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5b40ab883d049649b6658e6.png)
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一、采样孔位置要求:(1)采样孔采样孔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
(2)采样孔位置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3)当安装位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气流稳定的断面,但安装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安装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同时采样孔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
二、采样孔尺寸(1)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监测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不少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2)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3)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
烟道直径小于或等于0.6m,设一个采样孔;烟道直径大于0.6m,在同一断面设二个互相垂直的采样孔。
(4)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延长线上。
在同一断面的一侧,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2m2,中间设一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0.2-1.0m2,等距设二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1.0-4.0m2,等距设三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4.0-9.0m2,等距设四个采样孔;烟道面积9.0-15m2,等距设五个采样孔;烟道面积大于15.0m2,等距设六至七个采样孔。
三、采样平台(1)平台面积应不小于1.5m2(建议2×1.5m2以上),并设有1.2m 高的护栏和不低于10cm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采样平台面距采样孔约为1.2-1.3m。
(2)采样平台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源。
平台上方应建有防雨棚。
采样平台易于人员到达,应建设监测安全通道。
(3)当采样平台设置高于地面时,应有通往平台的Z字梯/旋梯/升降梯,切勿设置猪笼梯等不安全通道。
四、当烟气CEMS安装在矩形烟道时,若烟道截面的高度大于4米,则不宜在烟道顶层开设参比方法采样孔;若烟道截面的宽度大于4米,则应在烟道两侧开设参比方法采样孔,并设置多层采样平台,应有通往多层采样平台的Z字梯/旋梯/升降梯。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采样系统技术要求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采样系统技术要求1.目的为正确安装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采样装置,保证采样系统的正常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颗粒物分析仪和气态污染物分析仪采样装置安装与使用。
3.仪器概述气态污染物采样装置一般包括两种结构:垂直层流式采样总管和竹节式采样总管,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和图1-2,主要包括采样头、采样总管、支管接头、抽风机和排气口,有的包括湿气阱。
颗粒物采样装置主要包括切割器、采样管、分析仪、抽气泵和排气口。
4.技术要求4.1 总体要求4.1.1 采样管、采样总管应竖直安装。
4.1.2 保证采样管、采样总管与各气路连接部分密闭不漏气。
4.1.3 保证采样管、采样总管与屋顶法兰连接部分密封防水。
Word文档 14.1.4 采样管、采样总管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应小于 4Ω。
4.1.5 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 3~15 m 范围内。
4.1.6 在采样口周围 270°捕集空间范围内环境空气流动应不受任何影响。
4.1.7 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点位周围半径(300~500)m范围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在 20m 以上,无法按满足4.1.5 的高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口高度可以在 15~25 m 范围内选取。
4.1.8 采样管、采样总管支撑部件与房顶的采样管、采样总管连接应牢固、可靠,防止采样管摇摆。
4.1.9 采样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 1m,若支撑物表面有实体围栏,采样口应高于实体围栏至少 0.5m。
4.2 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4.2.1 采样装置应连接紧密,避免漏气。
采样装置总管入口应防止雨水和粗大的颗粒物进入,同时应避免鸟类、小动物和大型昆虫进入。
采样头的设计应保证采样气流不受风向影响,稳定进入采样总管。
4.2.2 采样装置的制作材料,应选用不与被监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和不释放有干扰物质的材料。
一般以聚四氟乙烯或硼硅酸盐玻璃等为制作材料;对于只用于监测 NO2Word文档 2和 SO2 的采样总管,也可选用不锈钢材料。
超净排放CEMS监测点位平台规范化要求

附件2
采样口和采样平台设置规范化要求
现场手工采样点位及在线设备安装点位应符合《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和《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 75-2007)的规定,主要包括:
1、采样点位
采样点位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4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2倍直径处;手工采样点位应位于自动监测设备采样点位下游,且在互不影响测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采样断面烟气流速应大于5m/s。
2、采样孔
采样孔内径应不小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延长线上。
3、采样平台
采样平台面积不小于1.5m2,并设有不低于1.1m高的护栏和不低于10cm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承重不小于200kg/m2,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1.2-1.3m;平台外侧至烟
道外壁距离不小于1.2m;当采样平台设置在离地面高度≥5米的位置时,应有通往平台的Z字梯/旋梯/升降梯,梯段宽度不小于0.9m;当平台高度>40米时,应设有通往平台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