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和练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一、整理和复习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计算1-1636598⨯÷ )]1071(53[154-+÷(2)填空同级运算,( );混合运算,先( ),再( );有括号的,要先( ),再( )。
2.简便计算(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009999⨯ 991009910099⨯+(2)填空整数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有: 加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 减法性质: 乘法分配律: 除法性质:二、课内练习1.改错1-9891÷ 241241⨯÷⨯ 1-7572+ =9898÷ =2121÷ =1-1 =1 =1 =02.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用简便算法。
4513754137÷+⨯ 14119214397-+- (481)163247÷-三、当堂检测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24)614321(⨯-+ 1396113965÷+÷ 454544÷+÷]65)3243[(53÷-÷10099101⨯ 31757235+--17161313⨯- )]5173(75[73+-÷ )8732(815+-2.解方程15895=-χχ19592=÷χ 140%40=+χχ3.拓展提高541431321211⨯+⨯+⨯+⨯ 22%5.1243125.03581⨯+⨯+⨯。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四年级(上)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的,再算括号外⾯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法⼀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画、(画线,哪⼀步先算,就在哪⼀步的下⾯画⼀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后⼤依次算;每算⼀步都检验,⼜对⼜快喜⼼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看”。
“看”,就是先看⼀看题⽬⾥有⼏个什么数。
会有⼏种运算符号;再看⼀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括号;④是⼀道带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道带有中括号的⼩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
(⼆)“定”。
“定”,就是对题⽬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画线标序的⽅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②②└──────┘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整理和复习

二、基础练习
下面这三道题怎样计算简便?
你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 53 3× ×16 5
= 31× ×53
5 16
=
×51
5 16
=
1 16
31× ×156
3 5
11 15 3 = 3× ×16 5
1
1
=1 16
第一题可以运用 乘法交换律进行 计算,也可以不 交换因数位置直 接进行计算。
三、解决问题
请你解答下面这个问题。
广州平均年日照1608 小时,北京平均年日照时间比广州多1 。
北京平均年日照大约多少小时?
2
上面这道题你是怎样解答的?说一说你的思路。
预设1: 预设2:
1608+1608 1608×(1+
× 1
2
1 2=1608+8034=2412(时) )=1608× 2=2412(时)
可以先求出北京比广州多的 平均要年求日出照北时京间的,平再均加年上日广 州的照平时均间年,日也照就时是间求,出所广得 的 时和 间州 (就 。1的是+平北均21)京年是的日多平照少均时。年间日的照
(2)2这25两×(道1题+的单15)位=“2710”(都k是g)骆驼的体重。要注
意第二题是货物比体重多 1,而不是货物是体
重的 。1
5
5
三、解决问题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下面这个问题。
校园里有20棵杨树,柳树是杨树的 槐树有多少棵?
9 10
。槐树是柳树的
2 3
。
请你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92
分数乘法
整理和复习
一、知识整理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
分
分数乘小数
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法则知识点整理附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法则知识点整理附练习题文章目录四则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 +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字母公式:(a×b)×c=a×(b×c)3、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公式:(a+b)×c=a×c+b×c或a×(b+c) =a×b+a×c拓展:(a-b)×c=a×c-b×c或a×(b-c) =a×b-a×c(三)减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四)除法简便运算: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除以后一个数再除以前一个数。
用字母表示:a÷b÷c=a÷c÷b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知识点详解知识点一: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广州市】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及练习

1分数乘法 一、知识梳理 概要内容1.分数乘整数(1)意义:表示求几个相同分数的()的简便运算(2)计算方法:分母( ),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 ),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乘分数,(1)意义:表示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方法:用( )做分子,( )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3.分数乘小数(1)意义:表示求一个数(小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方法:①( );②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③小数和分数的分母存在某种倍数关系时,直接“约分”再计算注意:若所来分数不能化成有服小数,则不要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都是先算( ),再算( ),有括号的先算( )。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換律:ab =b ×a乘法结合律:a ×b ×c =a ×(b ×c) 乘法分配律:(a+b)×c =a ×c+b ×c 6.解决问题(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方法: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2)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向题方法一:单位“1"的量士单位“1”的量×另一个量比单位1多(或少)的几 分之几=另一个量方法二:单位“1”的量×[1士另一个量比单位1”多(或少)的几分之几]ー 另一个量注意:解决问题类题目正确单位“1”是关键。
二、错题纠正幸福泉幼儿园买来156个苹果。
中班小朋友拿走三分之一、大班小明友拿走余下的四分之一,大班小朋友拿走多少个苹果?156×31×41=13(个)答:大班小明友拿走13个苹果。
[错因分析]本题错在:[正确解答] 我的错误分享:三、典题精讲 简算:175×249+179×247 思路分析:算式中相乘的两组分数算式非常形似,但并没有相同的分数。
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整理含练习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含知识点汇总一、单选题1.新昌茶叶店运到一级茶和二级茶共320千克,其中一级茶占,问运到的一级茶比二级茶多()A. 200千克B. 120千克C. 80千克D. 90千克2.一根绳子长2米,先剪去,再接上米,现在绳子的长度与原来相比()。
A. 短了B. 长了C. 没有变化D. 无法确定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A. 相同B. 不相同C. 不确定4.=()A. B. C. D.二、判断题5.与的和减去,差是。
6.一桶油用去它的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7.王丽年龄的和李强年龄的相等,那么王丽的年龄大.三、填空题8.计算.=________9.计算.________10.160千克减少它的,再减少千克,结果是________千克。
11.甲桶里有油千克,乙桶里的油比甲桶少千克.甲、乙两桶里一共有油________千克。
12.________四、解答题13.列式计算。
48的加上除的商,和是多少?14.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是时,做准备活动用了时,老师示范用了时,学生模仿用了时,其余时间学生自由活动。
学生自由活动多长时间?五、综合题15.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写出简算过程.(1)×5+ ×11(2)21×12×(+ )(3)÷7+ ×(4)× ÷ ×六、应用题16.李明看一本书故事书,第一天看了,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还剩24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17.迎建党90周年文艺汇演,某校五六年级一共有90名同学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六年级参加人数的,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文艺汇演?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320×=200(千克),320-200=120(千克),200-120=80(千克).故答案为:C【分析】以总重量为单位“1”,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一级茶叶的重量,再用减法求出二级茶叶的重量,然后用减法求出多的重量即可.2.【答案】A【解析】【解答】2× = (米);米>米;现在绳子的长度与原来相比短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全单元教案)课题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明白得并把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够依照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明白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运算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看、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存数学学习的体会,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形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
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那个问题能够如何样列式?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的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
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课题七: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整理与练习的探究与实践第5、6题和评判与反思。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明白得,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进展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分数、应用分数的爱好。
2、通过评判与反思,使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运用知识明白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判。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2、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评判。
、教学过程:一、探究与实践1、引入谈话。
师:今天我们连续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完成探究与实践第5题。
(1)明白得第一小题题意:你预备如何样解决那个问题?(先画线段图)(2)学生演示画法。
(3)集体评判,列式运算。
(4)学生依照运算结果,画出长方形。
(5)明白得第二小题题意。
(6)如何样求现在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独立运算,并求显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先的几分之几。
分数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3.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分数与分数的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练习和实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分数与小数、分数与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1. 正确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混合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计算器、黑板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通过PPT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已知的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经验。
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
2. 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加深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
实践操作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数与小数、分数与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
2.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混合运算。
总结提升1. 教师通过PPT总结分数混合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板书设计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
2. 分数与小数、分数与分数的混合运算实例。
3. 分数混合运算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例,设计一道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并解答。
课后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
(注:本文档为2000字以内,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理与练习(1)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吴永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87页“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总结、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在心里安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的练习上,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简算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
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解法,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的道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将本课的对联、顺口溜、结语、拓展作业等制成课件。
2、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件出示一幅对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幅对联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明确运算顺序。
(这幅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出下联,联中也隐藏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上联:2×60+3×7=141 下联:2×70+1=141)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
在古典文学中学习数学,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记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知识回眸,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浏览本单元教材第80~86页,再让学生说说本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
(学生可先自我小结,而后小组讨论“回顾与整理”的三个问题。
)
小组讨论:
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举例说明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试答,教师适当点拨。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实际,组织回顾与整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的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同时,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情,有针对性的组织练习。
三、练习指导,提升策略
1、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师巡视,核对,对于错的学生说说想法。
2、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做题之前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课件出示运算顺序顺口溜:
看到混合运算题,找找括号在哪里;
先把括号来脱掉,步步认真又仔细;
先乘除来后加减,这是没有括号的;
遇到同级在一起,从左往右要牢记;
各步验算要及时,巧妙灵活定胜利。
提示学生 :“巧妙灵活定胜利”的含义是:使用合理的计算方法,能简便计算的使用简便算法。
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说说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律?而后学生独立计算,可以让学生板演几道易错题,如:
95×(95+18) 95×65+94÷56 4÷54-5
4÷4 教师课堂巡视,选择典型错误分析原因。
师: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提醒学生用好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四部曲” 。
课件出示: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四部曲”
①认真审题是前提
②仔细思考是基础
③细心计算是关键
④自觉检验是保证
设计意图:将运算顺序编成简单易记的顺口溜,有助于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而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在学生计算过程中,抓住典型错例展示点评,并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四部曲”小结,有利于学生避免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选择题。
(课件出示)
一堆煤24吨,运走4
3,运走多少吨? 一堆煤24吨,运走4
3,还剩下多少吨? 一堆煤24吨,运走一些后还剩4
3,还剩多少吨? 一堆煤24吨,运走一些后还剩4
3,运走多少吨? [①24×43 ②24-24×4
3] 教师提问:你做出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4、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10岁儿童平均每分心跳大约90次。
(1)新生儿平均每分心跳的次数比10岁儿童多2
1。
新生儿平均每分大约心跳多少次? (2)青少年平均每分的心跳次数比10岁儿童少5
1。
青少年平均每分大约心跳多少次? 独立解答,再比较这两小题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说出:两道题的相同点单位“1”相同,都是“10岁儿童平均每分心跳大约90次”,所不同的是:第一题求的是比90次多21是多少?第二题求的是比90次少2
1是多少? 设计意图:安排对比性练习,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加深学生对分数表示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做教科书第88页“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一个街心花园占地85公顷,其中草坪占52,花圃占10
3,其余的是人行道。
(1)草坪和花圃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
(2)草坪的面积比花圃大多少公顷?
(3)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学生独立审题后再指名读题。
师:题中有3个分数,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哪个是数量,哪个是分率?单位“1”是谁? 提示:要求这三个问题,可以先求什么?
学生自主完成这3道题,让学生板演或展示不同的解答过程,讲评时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预设学生的解答情况:
A :综合算式
① 草坪和花圃的面积一共:85×52+85×103 或 85×(52+10
3) ② 草坪面积比花圃大:85×52-85×103 或 85×(52-10
3) ③ 人行道的面积:85-85×52-85×103 或 85-(85×52+85×10
3)
或85-85×(52+103) 或85-(1-52-103) 或85×〔1-(52+10
3)〕 B :分步解答 ①草坪和花圃的面积一共:草坪85×52=41(公顷)花圃85×103=16
3(公顷) 面积一共41+163=16
7(公顷) ②草坪面积比花圃大:41-163=16
1(公顷) ③人行道的面积:85-163=16
3(公顷) C :草坪、花圃和人行道面积的比是52∶103∶(1-52-10
3) =0.4∶0.3∶0.3=4∶3∶3 ①草坪和花圃的面积一共:85×107=16
7(公顷) ②草坪面积比花圃大:85×101=16
1(公顷) ③人行道的面积:85×103=16
3(公顷)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练习和交流,让学生明确,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的重要性。
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课堂小结,友情提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哪些困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最后课件出示解题要点。
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题目读几遍,从中找关键;
先看求什么,再去找条件;
合理列算式,仔细来计算;
一题求多解,单位莫遗忘;
结果要检验,最后写答案。
设计意图:由于多数学生解题的思路十分紊乱,缺乏次序,常常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出示解题要领,有望矫正他们不良的解题习惯。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用简便算法。
3-185×4027-1613 (53+31)×12
5 1311×85-83÷1113 158÷〔32
5×(106+61)〕 2、一种商品原价180元,现降价4
1销售,现价多少元?便宜了多少元?
3、修路队修一条长1200米的路,已经修了这条路的3
1,再修多少米正好修这条路的60%?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1)
运算顺序
回顾与整理 运算律
收获与体会
读题目找关键
列算式细计算
求多解勤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