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企业会计准则操作指南——生物资产
新准则下生物资产的处理方法

新准则下生物资产的处理方法新准则下生物资产的处理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生物资产的处理应该怎么做?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新准则下生物资产的处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准则下生物资产的处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第三条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第四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与生物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政府补助》 .(二)收获后的农产品,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等。
第二章确认和初始计量第五条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资产;(二)该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三)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六条企业取得的生物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第七条外购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运输费、保险费、相关税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第八条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一)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成本,按照其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二)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按照其郁闭前发兰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及其他管护费等必要支出确定.(三) 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成本,按照其在出售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四)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成本,按照其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概述

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概述首先,企业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的定义进行了界定。
生物资产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培育、养殖、收集的离地生长的植物和动物。
生物资产还包括固定现金流量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如果园、森林、牧场等。
其次,企业如何确认生物资产在准则中进行了详细规定。
确认生物资产的前提是能够确定该资产是企业所有,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同时,生物资产需具备可计量性,即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对于具备可计量性的生物资产,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计量,即初始确认时按成本计量,并在后续计量时进行调整。
第三,企业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的计量进行了规范。
针对不同类型的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了不同的计量方法。
对于生产性实物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确认,每年调整公允价值,与公允价值变动相关的调整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生产性无形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确认,每年调整公允价值,与公允价值变动相关的调整计入资本公积。
对于固定现金流量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确认,后续进行摊销。
最后,企业会计准则还对生物资产的报告和披露进行了规定。
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列报生物资产的种类、数量、成本、公允价值以及产生的收入、费用和增长损耗等相关信息。
同时,准则还规定了对于重大生物资产的披露要求。
总结来说,企业会计准则生物资产的概述主要包括对生物资产的定义、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的规定。
准则通过对生物资产进行规范,使企业能够正确计量和报告生物资产相关的信息,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有助于用户准确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一、生物资产与农产品本准则规范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
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
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随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
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或者其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受到限制,应当作为存货处理,比如,从用材林中采伐的木材、奶牛产出的牛奶、绵羊产出的羊毛、肉猪宰杀后的猪肉、收获后的蔬菜、从果树上采摘的水果等。
二、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一)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达0.20以上(含0.20)。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
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等对郁闭度指标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生产纤维原料的工业原材料林一般要求郁闭度相对较高;以培育珍贵大径材为主要目标的林木一般要求郁闭度相对较低。
企业应当结合历史经验数据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及是否达到郁闭。
各类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郁闭之前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处在培植阶段,需要发生较多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等相关支出,这些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林木成本;郁闭之后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基本上可以比较稳定地成活,一般只需要发生较少的管护费用,应当计入当期费用。
因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等生产性采伐而进行补植所发生的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
三、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迹象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准则第号生物资产资料精

附件四企业会计准则第××号——生物资产(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生物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能够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第三条 本准则不涉及下列各项:(一)用于科学实验的生物资产;(二)用于旅游观赏的生物资产。
第二章 消耗性生物资产第四条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以及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薪炭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第五条 企业取得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应当按其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的用材林、育肥畜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应当按其购买价格、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相关税费确定。
其中,其他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相关税费,包括场地整理费、装卸费、栽植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二)自行栽培的大田作物和蔬菜的实际成本,应当按其在收获前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等材料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三)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应当按其郁闭成林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及其他管护费等必要支出确定;(四)自行繁殖的育肥畜的实际成本,应当按其在出售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产畜和役畜转为育肥畜的成本,应当按产畜和役畜转群时的账面价值确定;(五)水产养殖的动物和植物的实际成本,应当按其在出售或入库前耗用的苗种、饲料、肥料等材料费、人工费、其他直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确定;(六)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参照人工培育的同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确定。
会计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

会计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是中国会计准则(CAS)系列中的一项准则,旨在规范企业会计报告中对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
首先,该准则规定了生物资产的定义和范围。
生物资产是指在农业、林业和水产养殖等生物资源培育或者养殖、捕捞等活动中获得并加以经营的活体生物或具有生物属性的生物资产。
其次,准则对生物资产的确认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
对于已满足确定性条件的生物资产,应该确认为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实际得出产量和质量能够可靠地确定;获得收益和经营费用与该资产的真实价值有关。
此外,准则还要求企业对生物资产进行定期评估和减值测试。
如果发生生物资产被破坏、死亡或者过度老化等情况,导致其价值减少,企业应当及时确认减值损失,并计提减值准备。
最后,该准则还规定了关于生物资产披露的要求。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告中对相关的生物资产信息进行披露,包括生物资产数量、成本及折旧情况、生物资产损耗、未来预计收益等信息。
总结来说,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的出台,为企业会计报告中的生物资产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指引。
它使企业能够更准确地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生物资产,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同时,它也为企业在生物资源培育和经营过程中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合理经营和资产管理,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是中国会计准则制度中针对生物科
技行业的专门会计准则。
该准则于2024年8月1日起生效,对于企业在
核算和报告生物资产时提供了具体的会计处理规定。
生物资产是指那些能够成长、减少或变化,具有生命活力,且能够直
接或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生物体。
生物资产在生物科技行业中是非
常重要的,包括但不限于生物材料、种植作物、养殖动物、微生物菌种等。
至于生物资产的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规定了两种计量模式:历
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
一般情况下,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根据历
史成本进行,包括购买成本和生产成本。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生
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可可靠计量且更有意义时,也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已处于成熟期的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还规定了摊销方法,并提出了两种选择:定额摊销法和实际产出摊销法。
定额摊销法是根
据生物资产的预期经济益处计算摊销额度,而实际产出摊销法则是根据实
际产出量计算摊销额度。
此外,在生物科技行业中存在着一些与生物资产相关的特殊情况,如
生物资产的重大变动、生物资产的生长过程中的自母资产转变等。
针对这
些情况,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也提供了相应的会计处理规定,以确保会计
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为生物科技行业提供了一套具体的会计处
理规定,旨在规范生物资产的核算和报告。
生物科技行业的企业需要严格
按照该准则要求进行会计处理和披露,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整理)会计准则-生物资产解读.

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与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等一般资产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自然增值性,因此导致其在会计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凸现一定的特殊性。
尤其是对于农业企业而言,生物资产通常是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物资产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生物资产准则)规范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一、生物资产的特征(一)生物资产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能够进行生物转化的能力。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
将生物资产定义为“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意味着一旦原有动植物停止其生命活动就不再是“生物资产”。
这一界定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本质的区分。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着在生物资产上时,作为生物资产的一部分,不需要单独进行会计处理,而当其从生物资产上收获时开始,离开生物资产这一母体,一般具有鲜活、易腐的特点,因此应该区别于工业企业一般意义上的产成品单独核算。
(二)生物资产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生物资产准则所称“农业”是广义的范畴,即“农林牧副渔”,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企业从事农业生产就是要增强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业生产与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相关,但与对收获后的农产品进行加工的活动(以下简称“加工活动”必须严格加以区分。
农业生产活动针对的是有生命的生物资产,而加工活动针对的是收获后的农产品,例如将绵羊产出的羊毛加工成毛毯、将收获的甘蔗加工成蔗糖、将奶牛产出的牛奶加工成奶酪、将从果树采摘的水果加工成水果罐头、将用材林采伐下的原木用于盖厂房等。
因此,加工活动并不包含在生物资产准则所指的农业生产范畴之内。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五、业务举例
业务一:A农场是一家专门从事养殖业的农业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鸡、猪等。根据生产发展 的需要,企业最近自行繁殖了10头种猪。经归结,种猪达到育种时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饲料费
26000元,劳务费8000元,应分摊的各种间接费用6000元,经过一年左右的饲养,种猪进入正常的
生产期。为维持种猪的生存和生育能力,企业在其生产期(假设为2年)发生相关的饲料费40000元, 劳务费16000元。种猪失去生产能力后,其残值收入1000元。
1. 育种期间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贷:库存现金 40000 40000
2. 育种结束的账务处理: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40000 40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5
3. 计提折旧:每年计提折旧额=(40000-1000)/2=19500(元)
1
二、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A. 外购生物资产:价+税+费(运输费、保险费)
2
B. 自行营造的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以林木为例)
(1) 消耗性生物资产:种子费+造林费+调查设计费+人工费+营造费用+间接 分摊的费用 (2) 生产性生物资产: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人工费+应分摊的间接费 用 (3) 公益性生物资产: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森林保护费+良种试验费 +调查设计费+其他保护费
贷:银行存款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2000万
2000万 2000万
7
3. 补植树林发生的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存栏待售特定牲畜?
C、经济林?
D、用材林
【正确答案】AB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生物资产中可以折旧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防风固沙林是公益性生物资产,用材林和存栏待售特定牲畜是消耗性生物资产。
6、对自行繁殖、营造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而言,其成本包括( )。
C、已计提跌或折旧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或累计折旧?
D、按其账面余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已计提跌价或减值准备或折旧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或减值准备或累计折旧。
10、下列生物资产计提减值后不得转回的是( )。
A、生产性生物资产?
B、经营性生物资产?
C、消耗性生物资产?
D、公益性生物资产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二、多选题
1、消耗性生物资产包括( )。
A、生长中的大田作物?
B、生长中的蔬菜?
C、生长中的用材林?
D、存栏待售的牲畜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7、关于生物资产转换,错误的是( )。
A、消耗性生物资产可以转为生产性生物资产?
B、公益性生物资产转为消耗性生物资?
C、生产性生物资产转为消耗性生物资产?
D、公益性生物资产不得转换为生产性生物资产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公益性生物资产可以转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
8、既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又可以使用名义金额计量的生物资产是( )。
7、外购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 )。
A、购买价款?
B、相关税费?
C、运输费?
D、保险费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外购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8、下列生物资产可以计提减值的有( )。
A、生产性生物资产?
B、经营性生物资产?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其他直接费?
D、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根据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2010)生物资产准则讲解,对自行繁殖、营造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而言,其成本确定的一般原则是按照自行繁殖或营造(即培育)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既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也包括应分摊的间接费用。
A、郁闭前?
B、郁闭时?
C、郁闭后?
D、达到使用目的时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消耗性林木类生物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在郁闭时时停止资本化。
6、下列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的是( )。
A、生产性生物资产?
B、经营性生物资产?
C、消耗性生物资产?
D、公益性生物资产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因为其持有目的与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有本质不同,主要是出于防护、环境保护等特殊公益性目的,具有非经营性的特点。
A、装卸费?
B、栽培费?
C、人员培训费?
D、专业人员服务费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外购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其中,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包括场地整理费、装卸费、栽植费、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5、消耗性林木类生物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在何时停止资本化( )。
2、下列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有( )。
A、经济林?
B、薪炭林?
C、产畜?
D、役畜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3、下列属于公益性生物资产的有( )。
A、防风固沙林?
B、经济林?
C、水土保持林?
D、水源涵养林
【正确答案】A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
4、生物资产可分类为( )。
A、经营性生物资产?
B、生产性生物资产?
C、公益性生物资产?
D、消耗性生物资产
【正确答案】B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生物资产可分类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5、下列生物资产不可以转回的有( )。
A、生产性生物资产?
B、经营性生物资产?
C、消耗性生物资产?
D、公益性生物资产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关于生物资产转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消耗性生物资产?
D、公益性生物资产
【正确答案】A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A、消耗性生物资产?
B、公益性生物资产?
C、生产性生物资产?
D、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既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又可以使用名义金额计量。
9、关于生物资产出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出售时不得转回?
B、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A、按转变用途时的账面价值,借记“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
B、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需要结转?
C、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
D、按其账面余额,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3、下列不属于执行新准则对农业企业的影响的是( )。
A、有利于加强中外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
B、体现了谨慎性?
C、有利于完善农业体制的改革?
D、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执行新准则对农业企业的影响有:有利于加强中外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有利于完善农业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以下内容不构成外购生物资产成本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