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合集下载

岳阳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0-2030

岳阳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0-2030

岳阳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0年~2030年)规划文本岳阳市规划局岳阳市规划勘测设计院长沙理工大学二〇一一年八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 (3)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 (6)第四章综合交通体系组织 (10)第五章对外交通系统 (12)第一节交通运输发展形势 (12)第二节对外交通设施规划 (13)第三节高速公路衔接布局规划 (18)第六章 (20)第一节道路网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交叉口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路网建设序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道路建设投资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城市广场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应急救援道路系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42)第一节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42)第二节出租车系统规划 (50)第三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51)第九章客运枢纽及货运系统 (58)第一节客运站场 (58)第二节货运系统 (59)第三节综合枢纽规划 (61)第十章城市停车系统 (62)第一节停车需求预测 (62)第二节停车发展战略规划 (62)第三节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 (63)第四节路内公共停车场规划 (68)第五节配建停车场规划 (70)第六节自行车停车场规划 (72)第七节停车发展政策与体制 (73)第十一章交通管理与交通信息化规划 (75)第一节交通管理规划 (75)第二节交通信息化规划 (77)第十二章近期规划 (79)第一节对外交通系统 (79)第二节道路网络系统 (79)第三节公共交通系统 (80)第四节停车设施 (82)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84)第十四章附则 (8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改善岳阳市交通紧张局面,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水平,改善公共交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体系,制定《岳阳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控交通资源,倡导绿色交通、引导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支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设施单项规划、客货运系统组织规划、近期交通规划、局部地区交通改善规划等专业规划的依据。

第四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管理。

第五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相互反馈与协调。

第六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

第七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八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城市应急交通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障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第九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第十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域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编制范围相一致。

第十一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调查分析:以调查为依据,评估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交通存在的问题,构建交通战略分析模型。

(二)发展战略: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等,确定交通发展与土地使用的关系,预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趋势与需求,确定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及预期的交通方式结构。

规划体系(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办法)

规划体系(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办法)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并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调控交通资源,倡导绿色交通、引导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协调发展,统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支撑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专项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设施单项规划、客货运系统组织规划、近期交通规划、局部地区交通改善规划等专业规划的依据。

第四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管理。

直辖市、市人民政府建设(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管理。

第五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相互反馈与协调。

第六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

第七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第八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城市应急交通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障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第九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第十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地域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编制范围相一致。

第十一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调查分析:以调查为依据,评估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交通存在的问题,构建交通战略分析模型。

(二)发展战略:根据城市发展目标等,确定交通发展与土地使用的关系,预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趋势与需求,确定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及预期的交通方式结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指导城市做好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指导城市做好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城 市 综 合 交 通 体 系 规 划 的作 用
城 市 综合 交 通 体 系 规 划 是 城 市 总体 规 划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是 指导 城市 综合 交通 发展 的 战略性 规划 。 城市 综 合 交通 体 系规 划 是 编制 城 市交 通 各 子系 统规 划 的
市 功能 布 局 ,合 理 规划 步 行 与 自行 车系 统 ;遵 循城 市 停 车设
《 则》 指 出 .规 划 方 案应 有针 对 性 、 前瞻 性和 可 实施 导
性 且 满足 城 市 防 灾 减 灾 、应 急 救 援 的交 通 要 求 。要 按 照
与 道路 交 通 需 求基 本适 应 、与城 市空 间形 态和 土地 使 用布 局
相 互协 调 、 有利 公 共交 通 发展 、内外 交 通 系统 有机 衔 接 的要
施 的 供 给 策 略 . 综 合 利 用 城 市 土 地 资 源 和 地 下 空 间 ,确 定 各
类机 动车 停车 设施 规 划建设 基本 要 求 。围
依 据 ,对 外交 通 、道 路 公 共 交通 、步行 与 自行 车 交通 、交 通枢 纽 、停 车 、 交通 管理 、交通 信 息化 建 设等 子 系统 规 划及
近期规 划应 符合 城市 综 合交 通体 系规 划 。
城 市 综 合 交 通 体 系 规 划 的 编 制 原 则
应 以建 设集 约 化城 市 和 节约 型 社会 为 目标 ,贯彻 科 学 发
展 观 ,促 进 资 源 节 约 、环 境 友 好 、社 会 公 平 城 乡协 调 发
展 、保 护 自 然 与 文 化 资 源 。
特别关注——
T e pe al Fo h S ci cus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体要求PPT(共 77张)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体要求PPT(共 77张)

22
第二章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体要求
第三节 规划内容
七 客运枢纽
按照人性化、一体化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优化布局客运枢纽,统筹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
23
第二章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体要求
第三节 规划内容
八 城市停车系统
遵循城市停车设施的供给策略,综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和地下空间,确定各类机动车停车设施规 划建设基本要求。
24
第二章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体要求
第三节 规划内容
九 货运系统
依据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规划货运交通系统。
25
第二章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体要求
第三节 规划内容
十 交通管理与交通信息化
按照人性化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合理确定交通管理和交通信息化发展对策及设施规划原 则。
26
第二章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体要求
第一节 总则
一 目的
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旨 在形成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4
第二章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体要求
第一节 总则
二 作用
(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 性规划。
(3)应遵循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城市交通的发展 趋势,合理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方案。
8
第二章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总体要求
第一节 总则
三 编制原则
(4)应统筹兼顾城市规模和发展阶段,结合主要交通问题和发展需求,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 关系。规划方案应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实施性,且满足城市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的交通要求。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1995)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系统与道路交通设施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系统应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B.全市车站、码头的交通集散广场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07~0.10m2计算C.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应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协调,侧面转弯应设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D.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答案】 C2、根据《城乡规划法》(2019修正)规定,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建设,不得占用()。

A.林地B.草地C.农用地D.水利用地【答案】 C3、可能涉及周边单位或者公众切身利益,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的成片开发建设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决定并对其进行审定。

A.城市人民政府B.城乡规划主管部门C.镇人民政府D.省人民政府【答案】 B4、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市政工程、城市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道路发展规划。

A.公安交通等部门B.行政主管部门C.消防安全部门D.建设部门【答案】 A5、以下属于军事设施有()。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⑦【答案】 D6、以下有关行政主体描述中不正确是( )。

A.行政主体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决定,并能独立承担实施行政决定所产生相应法律后果一方主体B.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一部分C.行政主体未必是行政法主体,但行政法主体必定就是行政主体D.行政主体能以自己名义对外实施行政行为,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后果,包括法律规定有利后果和不利后果【答案】 C7、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地面排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10-15章)-杭州20190401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10-15章)-杭州20190401

• 新版规范编制时,自行车作为独立的交通方式、其交通出行量已急剧下降,全球正兴起 自行车交通复兴的浪潮。自行车交通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原来的“问题制 造者”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新版规范删除了控制城市自行车出行量的相 关条款,强调优先保障步行、自行车交通的资源分配。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宣贯材料
中国大城市自行车出行比例演《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宣贯材料
3
10. 步行与非机动车0.1 本章总体说明
• 大背景对本章影响:职住平衡模式打破,城市出行距离扩张,非机动交 通工具助力化、多样化
滑板
旱冰鞋
助动车
电平衡车
独轮车
电动自行车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 树立行人优先理念,倡导绿色出行,切实转变过度依赖小
〔2013〕36号)
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号)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2014年)
二、标准条文 的解读
• 10.1 本章的总体说明
• 与95规范的差异:7、步行交通从注重环境设计转变为注重网络整体与系统 综合
95规范着重对步行交通的交通环境设计进行了规定,关键指标包括:人行道宽度、 通行能力、过街间距,并专门给出了商业步行区的交通设计要求。
新标准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角度,对城市道路上人行道的设置、步行设施网络密 度、步行道宽度等方面给出设施规划控制指标/要求。更加注重服务便利性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住房和城镇建设部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目旳.................................................................................................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编制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规划范围与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作阶段与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序言 (1)1. 总则 (1)1.1. 目的 (1)1.2. 作用 (1)1.3. 编制原则 (1)1.4. 规划范围与期限 (2)2. 工作阶段与要求 (2)2.1. 工作阶段 (2)2.2. 工作要求 (2)3. 规划内容 (3)3.1. 交通发展战略 (3)3.2. 综合交通体系组织 (3)3.3. 对外交通系统 (4)3.4. 城市道路系统 (4)3.5. 公共交通系统 (5)3.6. 步行与自行车系统 (5)3.7. 客运枢纽 (5)3.8. 城市停车系统 (6)3.9. 货运系统 (6)3.10. 交通管理与交通信息化 (6)3.11. 近期规划 (6)3.12.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4. 技术要点 (7)4.1. 现状调研 (7)4.2. 交通调查 (8)4.3. 现状分析 (10)4.4. 需求分析 (11)4.5. 方案制定 (13)4.6. 方案评价 (13)4.7. 强制性内容 (13)5. 成果要求 (14)5.1. 成果形式 (14)5.2. 规划文本 (14)5.3. 规划说明书 (15)5.4. 规划图纸 (16)5.5. 基础资料汇编 (17)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序言为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定位及作用,规定了编制的基本要求、主要编制内容、规划成果组成,以及编制管理与审查制度。

为了指导各城市做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特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本《导则》提出了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的目的、原则、主要内容、技术要点及编制程序,并明确了规划成果形式和要求。

1.总则1.1.目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旨在科学配置交通资源,发展绿色交通,合理安排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统筹城市内外、客货、近远期交通发展,形成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1.2.作用1.2.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

1.2.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编制城市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的依据,对外交通、道路、公共交通、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交通枢纽、停车、交通管理、交通信息化建设等子系统规划及近期规划应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3.编制原则1.3.1.应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

1.3.2.应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统筹各交通子系统协调发展。

1.3.3.应遵循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在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合理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方案。

1.3.4.应统筹兼顾城市规模和发展阶段,结合主要交通问题和发展需求,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

规划方案应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实施性,且满足城市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的交通要求。

1.4.规划范围与期限1.4.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1.4.2.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1.4.3.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应考虑城市远景发展要求。

2.工作阶段与要求2.1.工作阶段2.1.1.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工作过程,一般可划分为现状调研、专题研究、纲要成果、规划成果四个阶段。

2.1.2.纲要成果编制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编制相衔接。

2.1.3.规划成果编制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成果编制相衔接。

2.2.工作要求2.2.1.现状调研阶段。

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规划资料,听取相关部门规划设想和建议;分析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交通问题;根据规划需要开展相应的交通调查。

2.2.2.专题研究阶段。

在现状调研基础上,对影响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一般应包括交通发展趋势、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等。

2.2.3.纲要成果阶段。

重点评价和分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和需求、交通发展战略和交通资源配置策略,提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框架;确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总体发展目标和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目标;提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布局原则。

2.2.4.规划成果阶段。

确定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政策和保障措施;确定城市交通设施布局方案、控制性规划指标和强制性内容;提出对城市交通各子系统规划的指导性技术要求;提出近期规划的策略与方案。

3.规划内容3.1.交通发展战略3.1.1.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目标,优化选择交通发展模式,确定交通发展与市域城镇布局、城市土地使用的关系,制定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分区发展目标、交通方式结构,提出交通发展政策和策略。

3.1.2.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2)确定各交通子系统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3)确定城市交通方式结构。

(4)确定交通资源分配利用原则和策略。

(5)提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政策和措施。

3.2.综合交通体系组织3.2.1.依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总体发展目标和交通资源配置策略,统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功能组织,提出规划布局原则和要求。

3.2.2.主要内容:(1)研究对外交通系统构成,以及城市内外交通的衔接关系,论证大型对外交通设施选址和布局原则。

(2)研究客运交通分布,确定客运交通走廊、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等级和规模,提出客运系统总体布局框架。

(3)论证公共交通系统构成和功能等级,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和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4)研究城市道路干路网组成和功能等级,研究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运输通道,提出规划布局原则。

(5)研究货运交通分布,确定货运交通走廊。

论证货运交通通道的交通组织模式和管理策略。

(6)研究步行、自行车交通组织模式,确定城市不同地域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功能定位,提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总体布局原则。

(7)研究提出城市停车设施的供给策略和总体布局原则。

(8)研究提出交通信息化建设与交通管理的基本策略。

3.3.对外交通系统3.3.1.依据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对外交通系统网络和区域交通设施布局,处理好与相关专业规划的关系。

3.3.2.主要内容:(1)确定干线公路网规划布局,规划入城公路与城市道路系统的衔接方案。

确定公路客货运场站的功能、等级、规划布局,提出公路客货运场站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建议。

(2)论证铁路线路走廊规划布局,确定铁路客货运场站布局及功能定位,提出铁路场站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建议,提出铁路客运站交通集散组织模式和设施配置要求,规划铁路货运站集疏运通道。

(3)确定不同类型港口、码头功能及规划布局,提出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建议,规划港口货运集疏运方式和集疏运通道。

(4)确定航空港功能、等级规模和规划布局,规划航空港与市区的快速交通集散系统。

3.4.城市道路系统3.4.1.按照与道路交通需求基本适应、与城市空间形态和土地使用布局相互协调、有利公共交通发展、内外交通系统有机衔接的要求,合理规划道路功能、等级与布局。

3.4.2.主要内容:(1)优化配置城市干路网结构,规划城市干路网布局方案,提出支路网规划控制密度和建设标准。

(2)提出城市各级道路红线宽度指标和典型道路断面形式。

(3)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的用地控制要求。

(4)确定城市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大型装备运输的道路网络方案。

3.5.1.依据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构成和客运系统总体布局框架,统筹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设施安排和网络布局。

3.5.2.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和车辆基地的布局原则及控制要求。

(2)确定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BRT)网络,提出线位控制原则及控制要求,以及停车场、保养场规划布局和用地规模控制标准。

(3)确定公共汽(电)车停车场、保养场规划布局和用地控制规模标准,提出首末站规划布局原则。

(4)确定公共交通专用道设置原则和技术要求,规划公共交通专用道网络布局方案,提出港湾式公交站点的设置原则和规划建议。

(5)提出出租汽车发展策略和出租汽车驻车站规划布局原则。

3.6.步行与自行车系统3.6.1.按照安全、方便、通畅的原则,结合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规划步行与自行车系统。

3.6.2.主要内容:(1)确定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网络布局框架及规划指标。

(2)提出行人、自行车过街设施布局基本要求。

(3)提出步行街区布局和范围。

(4)确定城市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布局原则。

(5)提出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原则和基本要求。

3.7.客运枢纽3.7.1.按照人性化、一体化、节约用地的原则,优化布局客运枢纽,统筹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

3.7.2.主要内容:(1)确定客运枢纽的规划布局和用地规模控制标准。

(2)提出相应的配套设施规划建设要求。

3.8.1.遵循城市停车设施的供给策略,综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和地下空间,确定各类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基本要求。

3.8.2.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机动车停车分区和不同类别停车需求的供给目标。

(2)提出城市配建停车指标建议及管理对策。

(3)提出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原则。

3.9.货运系统3.9.1.依据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规划货运交通系统。

3.9.2.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货运枢纽、场站的规划布局、规模和用地控制指标。

(2)确定城市货运道路网络和管理对策。

3.10.交通管理与交通信息化3.10.1.按照人性化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合理确定交通管理和交通信息化发展对策及设施规划原则。

3.10.2.交通管理主要内容:(1)确定交通系统管理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原则和建设要求。

(2)提出交通需求管理的对策。

3.10.3.交通信息化主要内容:(1)提出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系统框架。

(2)提出交通信息共享机制和共享信息类别。

3.11.近期规划3.11.1.依据城市近期发展目标和城市财政能力,制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提出近期交通基础设施安排和实施措施。

3.11.2.主要内容:(1)提出近期交通发展政策与措施。

(2)提出近期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方案。

(3)确定近期建设的交通项目和建设时序。

(4)估算近期交通建设投资。

3.12.规划实施保障措施3.12.1.遵循有利于促进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原则,提出规划的实施策略和措施。

3.12.2.主要内容:(1)提出规划实施的管理机制和对策。

(2)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技术经济政策和对策。

4.技术要点4.1.现状调研4.1.1.资料收集要求(1)收集的基础资料应包括统计数据、政府文件、调查成果、相关规划文本与图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