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电子工业)

合集下载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 40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 40页)
• 生产系统绩效的度量指标:质量、成本、生产率。 • 经济学上用生产率(Productivity)来度量生产
系统的转换功能,表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生 产率=产出/投入 • 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如何有效地 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其主要 途径有:
– 改进生产技术 –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 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


邮递工具、邮递员 分发、邮递
记者、编辑
编辑与排版
主要输出 产品 恢复健康的人 高级专门人才 接受地物资 满意的顾客
满意的顾客
接收邮件 新闻
电子商务公司的输入与输出?
2. 生产系统要素
• 从运作管理的角度,任何一个生产系统都 具有5个基本要素:人(People)、工厂或 设施(Plants)、产品或零件(product, parts)、工艺(process)、生产计划与控制系 统(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1.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如何解释生产率 提高的?
• (1)劳动熟练程度提高; • (2)节省了劳动转换的时间浪费; • (3)机械的使用,简化劳动。
2.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四个基本观点 • (1)以提高效率为目标; • (2)以科学态度进行调查研究; • (3)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 • (4)强调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服务业
产品是无形的、不可触、不耐 久 产品不可储存 顾客与生产系统接触频繁 响应顾客需求周期较短
服务范围
设施 质量可控性
可服务于地区、全国、国际 主要服务于有限区域范围内 市场
设施规模较大
设施规模较小
质量易于度量
质量不易度量
三、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44页).pptx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44页).pptx
《生产与运作管理》
MPR的参数计算
✓ MRP采用自顶向下、借助低层吗逐层次处理的方 法。即先处理所有产品的零层,然后处理第1 层,…一直到最低层,而不是逐台产品自顶向下 地处理。
✓ 计算总需要量
总需要量=父项计划发出订货量×BOM表中的单位需求量
✓ 计算净需要量
先计算各个时间段上的现有数: 现有数=前一时间段的现有数+预计到货量-总需要量- 已分配量 当某个时段上的现有数小于0时,在产生净需要量
▪ 订货点的局限性具体体现在: ▪ 盲目性 ▪ 高库存与低服务水平 ▪ 形成“块状”需求
《生产与运作管理》
MRP的基本思想
✓ 根据产品出产计划倒推出相关物料的需求 ✓ 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
产 图9-2:MPR的处理逻辑 产品需求数量和需求日期
产品装配数量和装配日期
零部件出产数量和出产日期
部件C LT=2周


123
4 5 678
9
10
总需要量
300
300
300
预计到货量
400
现有数
20 20 420 420 420 120 120 120 -180 -180 -480
净需要量
180
300
计划发出订货量
180
300
总需要量:是由上层元件的计划发出订货量决定的。本例中,对C的总需要 量在第5周、8周和10周各为300件。
净需要量: 当现有数和预计到货量不能满足总需要量时,就会产产生净需 要量。
计划发出订货量:为保证对零部件的需求而必须投入生产的物料数量。
《生产与运作管理》
MRP的处理过程
基本步骤:准备MRP处理所需的各种输入, 将MPS作为确认的生产订单下达传给MRP, 然后根据产品的BOM,从第一层项目起, 逐层处理各个项目直至最低层处理完毕为 止。

《生产与运作管理》电子教案手册

《生产与运作管理》电子教案手册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二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第四节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第一节生产运作战略概述第二节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第一节新产品开发与企业R &D第二节 R &D与产品开发组织第三节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第四章生产运作系统的布局第一节设施选址第二节设施布置第三节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第五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生产过程及其组成第二节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第三节流水线生产与自动线组织第四节成组技术第六章生产技术准备第一节生产技术准备的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工艺准备第三节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第七章劳动组织设计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工作研究第三节工作设计第四节工作测量第五节劳动定额第六节编制定员第八章生产计划第一节计划管理第二节备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三节订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九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生产作业计划概述第二节期量标准第三节生产作业的编制第四节生产作业排序第五节生产作业控制第十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第一节库存概述第二节库存问题基本模型第十一章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第一节 MRP概述第二节 MRPⅡ原理与逻辑第三节 MRPⅡ的综合分析第四节 MRPⅡ在我国应用第十二章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第一节企业生产物流概述第二节不同生产类型的物流管理第三节生产物资定额管理第四节现代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第十三章项目计划管理第一节项目管理第二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第三节网络图的组成第四节网络时间参数计算第五节网络计划的优化第十四章设备综合管理第一节设备综合管理概述第二节设备选择与评价第三节设备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第四节设备的检查与预防维修第五节设备更新与改造第十五章生产现场管理第一节现场与现场管理第二节搬运管理第三节定置管理第四节“5S”活动第五节生产现场诊断第十六章现代生产系统与先进生产方式第一节现代企业与环境第二节准时化生产第三节精益生产第四节并行工程第五节敏捷制造第六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七节大规模定制第一章导论“一个国家的人民要生活得好,就必须生产得好”,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生产活动就有生产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电子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电子教案

生产管理Production & Operation Management第一章导论 (2)1.1 生产运作管理 (4)1.2 生产类型 (5)1.3 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要求 (6)1.4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发展 (7)第2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8)2.1 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 (8)2.2 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9)2.3 生产运作策略 (11)第三章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 (14)3.1 引言 (14)3.2 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 (14)3.3 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组织方法 (15)第四章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优化 (17)4.1 选址决策 (17)4.2 设备/设施布置决策 (18)4.3 库房布置 (19)4.5 装配线平衡 (22)4.6 办公室的设施布置 (23)第5章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 (25)5.1 引言 (25)5.2 工作设计 (25)5.3 工作测量 (28)5.4 人机工程 (30)第六章库存管理 (32)6.2 库存问题的分类 (32)6.3 单周期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34)6.5 确定型非均匀需求的 (36)6.6 不确定型库存问题基本模型 (37)第七章最优生产技术 (38)7.1 最优生产技术的产生 (38)7.2 OPT的九条原则 (38)7.3 DBR 系统 (39)7.4 OPT的应用步骤 (39)第八章设备维修管理 (40)8.1 设备管理概述 (40)8.2 生产维修 (40)8.3 基本维护决策 (42)8.4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42)8.5 设备维护业务外包 (43)第九章服务业的运作计划 (45)9.1 服务运作管理的特点 (45)9.2 服务质量及其管理 (45)9.3 人员班次的计划 (46)9.4 服务业的控制 (48)第十章其他先进生产方式 (50)10.1 敏捷制造 (50)10.2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 (51)10.3 企业业务流程重构 (52)第一章导论1.1 生产运作管理1、生产运作的概念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二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第四节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特征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第一节生产运作战略概述第二节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第三章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第一节新产品开发与企业R &D第二节R &D与产品开发组织第三节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第四章生产运作系统的布局第一节设施选址第二节设施布置第三节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第五章生产过程组织第一节生产过程及其组成第二节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第三节流水线生产与自动线组织第四节成组技术第六章生产技术准备第一节生产技术准备的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工艺准备第三节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第七章劳动组织设计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工作研究第三节工作设计第四节工作测量第五节劳动定额第六节编制定员第八章生产计划第一节计划管理第二节备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三节订货型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九章生产作业计划第一节生产作业计划概述第二节期量标准第三节生产作业的编制第四节生产作业排序第五节生产作业控制第十章独立需求库存控制第一节库存概述第二节库存问题基本模型第十一章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第一节MRP概述第二节MRPⅡ原理与逻辑第三节MRPⅡ的综合分析第四节MRPⅡ在我国应用第十二章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第一节企业生产物流概述第二节不同生产类型的物流管理第三节生产物资定额管理第四节现代企业生产物流管理所面临的挑战第十三章项目计划管理第一节项目管理第二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第三节网络图的组成第四节网络时间参数计算第五节网络计划的优化第十四章设备综合管理第一节设备综合管理概述第二节设备选择与评价第三节设备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第四节设备的检查与预防维修第五节设备更新与改造第十五章生产现场管理第一节现场与现场管理第二节搬运管理第三节定置管理第四节“5S”活动第五节生产现场诊断第十六章现代生产系统与先进生产方式第一节现代企业与环境第二节准时化生产第三节精益生产第四节并行工程第五节敏捷制造第六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七节大规模定制第一章导论“一个国家的人民要生活得好,就必须生产得好”,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有生产活动就有生产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 38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PPT 38页)

22.11.2019
3
运作战略的含义
1.运作战略
运作战略是指企业在其 经营战略的总体规划下, 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 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 的谋划。
企业经营战略是全局性 的战略,而运作战略是职 能战略。关系如右图所示:
远景 规划
企业战略
职能战略
财务 战略
营销 战略
生产 战略
企业战略结构系统
22.11.2019
22.11.2019
16
3. 按项目进行的生产流程
每一项任务都没有重复,所有的工序或作业 环节都按一定秩序依次进行,有些工序可 以并行作业,有些工序又必须顺序作业。 例如:拍一部电影,组织一场音乐会或盖 一座大楼等。
22.11.2019
17
产品-流程矩阵(Product-process Matrix)
4
2. 运作战略的主要内容
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对象决策。 厂址(连锁店、仓储、配送中心)选择-
生产运作网络及布局决策。从价值链增值的观点出 发,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来确定生产 运作系统 产品、服务-流程矩阵 生产类型和流程决 策 物流系统规划与布置-(实物/服务)过程组织决 策
22.11.2019
22.11.2019
25
例题:设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工序生产某一零件,单件生产 时间15分钟 ,生产批量为2000件,该工序同时有3个工作 地进行生产,每天采用两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小时,零件 加工的定额完成率为95%,生产准备与结束时间为30分钟。
T200 10 53 0105 (分 5)6 钟 1( 1 天) 30.95
生产与运作管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22.11.2019

生产与运作管理453页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453页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

产品服务的设计规格
管理者感受的顾客期望
外传给顾客的规格
缩小方法
▪ 质量功能展开QFD ▪ 全面顾客参与TCP
降低企业成本
▪ 丰田公司提出的七种浪费:超量生产或提 前生产,等待加工,不必要的移动,不必 要的存货,不良的工艺设计,不增值的活 动,废品或返工。
▪ 设计浪费:产品粗放、零部件多样化、
2.3 价值流图
▪ (1)按行业分类,包括娱乐、教育、通信、金融、保险、 运输、公用事业、政府服务、保健、医疗、贸易和商业等。
▪ (2)按服务组织的目的可分为营利服务和非营利服务。
▪ (3)按顾客参与方式可分为涉及顾客身体处理、涉及心 理刺激和涉及顾客拥有物处理。
▪ (4)按照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可将服务运作分成纯劳务运 作和一般劳务运作两种。
▪ 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 VSM)是 精细生产方式采用的一种技术,是用来分 析为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的物料流和 信息流的一个有效工具。它起源于日本丰 田汽车公司,最初被称为“物料流和信息 流图”。
价值流分析过程
▪ (1)选择一个产品或产品族作为价值流分 析的对象,产品族是具有相似加工过程的 产品的集合。绘制VSM有不同的层次:车 间层、工厂层和公司层。车间层绘制VSM 比较简单,整个公司层的VSM相当复杂。
单采购、按订单设计:如船舶、大型工业锅炉等。
累计生产提前期
生产类型
标准产品
按库存生产
按 定订 制单 产生 品产
按订单组装 按订单制造 按订单采购 按订单设计
设计
提前期分解
采购
生产
发运
SO
交货提 前期
SO 交货提前期
SO 交货提前期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电子工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电子工业)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电子工业)任建标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ISBN7-121-02017-3 32.00 2006年06月出版作为一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材,本书的目的并不仅是告诉读者企业为了创造竞争优势正在通过生产运作管理做什么,而是想要告诉读者,如何通过实际可以运用的一系列方法和工具在市场上创造竞争优势。

本书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运作环境,注重用科学的方法、清晰的条理来理解与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知识体系。

在内容的阐述上强调全书的可读性、形象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注重文图表的有机结合,并辅以实际案例,目的是让对企业了解甚少的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同时培养他们实际分析问题及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还另配有方便教学的Powerpoint 及习题参考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一直是全世界企业界改进生产率的关键要素之一。

要想通过生产与运作管理创造竞争优势,首先需要理解生产与运作职能如何能够为生产率的提高作贡献。

本书的目的并不仅是告诉读者企业为了创造竞争优势正在通过生产运作管理做什么,而是想要告诉读者,如何通过实际可以运用的一系列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在市场上创造竞争优势。

如果一个人在企业中的工作与企业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有关,则生产与运作管理对他而言非常重要。

一线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员应当能够决定如何设计、运作和改进运作系统。

高级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员则需要考虑如何从运作的角度确定企业的战略方向,决定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设施位置应该选在何处,并管理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设施。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进行人员管理和应用复杂技术的有趣组合,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来创造财富。

本书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生产运作管理概述、生产运作战略与竞争力以及如何进行流程分析。

本书的第二部分为预测,是企业进行运作系统设计的基础。

本书的第三部分为运作系统的设计,主要介绍产品设计、生产运作系统战略决策、选址规划与分析以及质量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材(电子工业)
任建标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7-121-02017-3 32.00 2006年06月出版
作为一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材,本书的目的并不仅是告诉读者企业为了创造竞争优势正在通过生产运作管理做什么,而是想要告诉读者,如何通过实际可以运用的一系列方法和工具在市场上创造竞争优势。

本书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运作环境,注重用科学的方法、清晰的条理来理解与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知识体系。

在内容的阐述上强调全书的可读性、形象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注重文图表的有机结合,并辅以实际案例,目的是让对企业了解甚少的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同时培养他们实际分析问题及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还另配有方便教学的Powerpoint 及习题参考答案。

生产与运作管理一直是全世界企业界改进生产率的关键要素之一。

要想通过生产与运作管理创造竞争优势,首先需要理解生产与运作职能如何能够为生产率的提高作贡献。

本书的目的并不仅是告诉读者企业为了创造竞争优势正在通过生产运作管理做什么,而是想要告诉读者,如何通过实际可以运用的一系列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在市场上创造竞争优势。

如果一个人在企业中的工作与企业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有关,则生产与运作管理对他而言非常重要。

一线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员应当能够决定如何设计、运作和改进运作系统。

高级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员则需要考虑如何从运作的角度确定企业的战略方向,决定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技术,设施位置应该选在何处,并管理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设施。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进行人员管理和应用复杂技术的有趣组合,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来创造财富。

本书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生产运作管理概述、生产运作战略与竞争力以及如何进行流程分析。

本书的第二部分为预测,是企业进行运作系统设计的基础。

本书的第三部分为运作系统的设计,主要介绍产品设计、生产运作系统战略决策、选址规划与分析以及质量管理。

本书的第四部分为运作计划,主要介绍综合计划、MRP / MRPII / ERP、准时生产制与大规模定制以及作业计划。

本书的第五部分为供应链与库存管理,主要介绍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思想和库存管理的主要方法和工具。

本书的第六部分为项目管理,主要介绍项目管理的主要技术方法和工具。

本书还具有以下特点: 1 每章后面都附有本章阅读资料。

读者在掌握本章内容之后可先考虑阅读这些资料,并且回答资料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2 在每章
前面的“本章引例”是对每章所介绍的相关内容的一个例子,并在每章末尾给出了“引例的思考”。

3 专设的“管理实践”板块用以介绍领先企业的一些创新与开拓。

4 本书配有每章的PPT讲义以及习题参考答案,可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华信教育资源网上查阅()。

本书力图覆盖生产与运作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最新和最重要的一些问题,同时介绍相关的基本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

书中提供了很多公司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成功实践。

本书还力图成为一本生动有趣的读物,能够给读者的职业生涯带来帮助。

第1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述 1
1.1 引言 2
1.2 生产运作管理的范围 5
1.3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发展 7
1.4 生产运作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9
本章小结 12 复习与讨论题 13 本章阅读资料 13 参考文献 14
第2章生产运作战略与竞争力 15
2.1 战略 16
2.2 竞争力 20
2.3 生产率 22
本章小结 25 复习与讨论题 26 本章阅读资料 26 参考文献 27
第3章流程分析 28
3.1 流程图的描绘 30
3.2 流程绩效的三个主要指标 31
3.3 流程的律特法则 32
3.4 瓶颈和流程能力 33
3.5 流程利用率与能力利用率 34
3.6 流程分析的6步法
36 本章小结 42 复习与讨论题 43 本章阅读资料 44 参考文献 45
第4章预测 46
4.1 预测分类 47
4.2 预测步骤 49
4.3 预测方法的选择 49
4.4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51
4.5 线性回归分析 57
4.6 因果关系预测 60
本章小结 63 复习与讨论题 63 本章阅读资料 65 参考文献 67
第5章产品设计 68
5.1 产品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69
5.2 产品设计与开发的阶段 72
5.3 制造设计 76
5.4 质量功能展开 80
本章小结 82 复习与讨论题 82 本章阅读资料 83 参考文献 84
第6章生产运作系统战略决策 85
6.1 运作系统的设计原理 86
6.2 定义和测量运作能力 90
6.3 运作能力规划的关键决策 92
6.4 确定对运作能力的需求 93
6.5 制定运作能力方案的 6.5 考虑因素 94
6.6 评估运作能力规划 99
本章小结 102 复习与讨论题 103 本章阅读资料 103 参考文献 105 第7章工艺选择与设施布置 106
7.1 工艺选择 107
7.2 设施布置 112
7.3 产品原则布置的设计: 6.5 生产线的平衡 116
7.4 对工艺原则布置的设计 121
本章小结 125 复习与讨论题 126 本章阅读资料 127 参考文献 130 第8章选址规划与分析 131
8.1 制定选址决策的一般程序 132
8.2 影响选址决策的因素 133
8.3 选址方案评估 137
本章小结 141 复习与讨论题 141 本章阅读资料 143 参考文献 146 第9章质量管理 147
9.1 质量与质量管理 148
9.2 全面质量管理 150
9.3 质量管理工具与管理思想 154
本章小结 163 复习与讨论题 164 本章阅读资料 164 参考文献 166 第10章综合计划 167
10.1 综合计划活动概述 168
10.2 综合计划策略 172
10.3 制定综合计划的技术 177
本章小结 186 复习与讨论题 187 本章阅读资料 189 参考文献 191 第11章 MRP/MRPⅡ/ERP 192
11.1 ERP的发展过程 193
11.2 MRP的基本原理 200
11.3 MRPⅡ的基本原理 206
11.4 ERP的基本原理 208
本章小结 211 复习与讨论题 212 本章阅读资料 213 参考文献 216 第12章准时生产制与大规模定制 217
12.1 准时生产制 218
12.2 大规模定制 225
本章小结 229 复习与讨论题 229 本章阅读资料 230 参考文献 232 第13章作业计划 233
13.1 制造业的作业计划 235
13.2 作业排序的基本要素 236
13.3 优先调度规则和方法 238
13.4 生产作业控制 243
13.5 服务业的排序问题 244
本章小结 246 复习与讨论题 247 本章阅读资料 248 参考文献 251 第14章供应链管理 252
14.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253
14.2 供应链管理的要素 254
14.3 供应链设计 255
14.4 采购 260
14.5 供应商选择 264
14.6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266
本章小结 272 复习与讨论题 272 本章阅读资料 273 参考文献 275 第15章库存管理 276
15.1 概述 277
15.2 库存系统 279
15.3 ABC库存计划 286
本章小结 289 复习与讨论题 289 本章阅读资料 291 参考文献 292 第16章项目管理 293
16.1 项目管理概述 294
16.2 项目管理的组织因素 299
16.3 网络计划技术 302
16.4 时间—费用模型 310
本章小结 312 复习与讨论题 313 本章阅读资料 315
参考文献 318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