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
浅析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命运

浅析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命运在英国文学的长河中,《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以其复杂而悲惨的命运,深深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希斯克利夫,这个被命运捉弄的灵魂,他的一生都沉浸在痛苦与复仇的漩涡中,其悲剧命运的背后,有着诸多令人深思的因素。
希斯克利夫的悲剧首先源于他的出身。
他是一个被抛弃的流浪儿,被老恩肖先生收养,却在这个家庭中遭受了不平等的对待。
老恩肖先生的偏爱引发了辛德雷的嫉妒和仇恨,希斯克利夫在童年时期就备受欺凌和压迫。
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也塑造了他倔强、敏感和孤僻的性格。
他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教育,这使得他在社会中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
爱情的破灭是希斯克利夫悲剧命运的重要推手。
他与凯瑟琳之间炽热而复杂的爱情,是他生命中的一抹亮光。
然而,凯瑟琳最终在世俗的压力和内心的矛盾下,选择了嫁给林顿。
这对希斯克利夫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他的爱情梦想被残酷地击碎,他的心灵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凯瑟琳的背叛让他对爱情失去了信心,对世界充满了绝望。
从此,他的心中只有复仇的火焰,他将所有的痛苦都转化为对他人的报复。
社会环境的冷漠和残酷也是希斯克利夫无法逃脱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那个等级森严、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希斯克利夫作为一个出身卑微、没有财富和地位的人,处处受到歧视和排斥。
他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成功和幸福,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社会的不公和冷漠,让他感到无助和绝望,进一步加剧了他内心的仇恨和扭曲。
希斯克利夫自身性格的缺陷也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他过于倔强、偏执和极端,不懂得宽容和放下。
他将复仇视为生命的全部,陷入了仇恨的泥潭无法自拔。
这种极端的性格使得他在复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不仅伤害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他的一生都在痛苦和挣扎中度过,从未真正得到过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命运令人扼腕叹息,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性、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利夫悲剧命运分析

3擎爱 的背 叛墨促 成 其悲尉 命 运的直 接原 因 虽 说代 表着 剥 削阶 级与 上流 社会 的辛 德 雷 、林敦 等人 对希 思克 利 夫的 种 种迫 害 早 已在 他心 中埋 下 仇恨 的 种子 ,但 作 为一 种外 在压 迫 的力 量还 不 足 以 引爆 他心 中深 埋 的仇 恨 。最 终 引爆其 仇 恨 的 ,不是 他 的敌 人 ,而 是他 的挚 爱凯 瑟琳 。 凯瑟 琳对 他 爱情 的 背叛 , 既是 引爆 其 仇恨 的导 火线 , 又是 希 恩克 利 夫美 好 人性遭 受 重 挫继 而 为兽性 所 吞噬 的 内在 的 、直 接 的原 因之
《 呼啸 山庄 》 是英 国文 学 园地 中 的一朵 奇 葩, 它是 一部 描 写惊心 动 魄 的爱 情 故 事 的 浪 漫 主义 作 品 。这 部 小 说 是英 国女 作 家 艾 米 丽 ・ 朗 特 于 勃 14年 出版 的 她 的唯 一一 部 长篇 小 说 。 《 87 呼啸 山庄 》 刚 问世 时极 受冷 落 , 更 遭 到评 论家 们 的漫 骂和 讽 刺 ,称 之 为 “ 恐怖 的 、可 怕 的、 令人 作 呕的 小 说 。 ”作者 因为 《 啸 【庄 》而 被戴 上 非常 荣 耀 的桂 冠是 在她 的 作 品发表 呼 l J 近 半个 世 纪之 后 ,人 们充 分 认识 到 了作 者 非凡 的创 作 天才 和这 部 作 品的 巨 大 价值 ,这 部 书被 公 认为 是 英 国文坛 上 独一 无 二 的奇 书 。但是 ,对 小 说 中
教 育
科 学
V A
一 一
《 呼啸 山庄 》中希思克 利 夫悲 剧命运 分析
陈艳荣
试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形象

试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形象《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其是由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原来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但是他被情所伤,性格变得疯狂而偏执。
希斯克利夫爱的热烈、恨的疯狂,两种极端的性格在一个人身上完美诠释。
作者将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小说相融合,进而塑造了希斯克利夫小说中的形象。
本文从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入手,对希斯克利夫进行了全面分析。
标签:《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一、悲剧形象小说中讲述了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收养,他怀有感恩之心,在山庄内表现良好、听话乖巧,希望可以让山庄主人更加喜爱他。
山庄的主人肖先生有一儿一女,肖先生的儿子辛德雷因为自己的父亲对收养的孩子的喜爱产生了嫉妒,暗中对希斯克利夫进行欺凌,但是为了不被赶走,有一个生存之所,他忍下了辛德雷的欺辱,长期以往,他已经渐渐变的麻木,在面对辛德雷欺凌时也没有多余的情绪表达,只是安静的接受。
这种情况在山庄主人去世后更加的变本加厉,辛德雷让他与下人同住,不让他接受教育,将他作为奴隶,像下人一样为山庄服务。
即使希斯克利夫与肖先生的女儿凯瑟琳相恋也没有缓解当时的情况,辛德雷还将二人拆散,让二人没有相处的机会。
隔壁山庄里的一家人对希斯克利夫的态度也并不友好,看不起他,把他当成怪物,不让其他人与他交流相处。
这就是希斯克利夫的童年生活,不可谓不悲惨,其一直受到欺凌与压迫,只有凯瑟琳是他生活中的唯一一抹光亮,但是这抹光亮最后还是熄灭了,凯瑟琳与隔壁山庄的儿子交往,使希斯克利夫更加的悲伤与痛苦,他与凯瑟琳吵架,最后负气出走,离开了山庄。
他在离开呼啸山庄之后,在商业上小有成就,挣了一大笔钱。
过了三年之后,他回到了曾经生活过的山庄。
当年,凯瑟琳在他离开之后,非常伤心,但是最后还是与相邻山庄的林顿少爷结为夫妻,一直过着安稳的生活,也使得她心中的创伤慢慢被抹平。
但是希斯克利夫回来之后,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想要缓解哥哥、丈夫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的关系,想让他留在山庄,让所有人放下以往的怨恨和平相处。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摘要:本文深刻分析了《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一生中的重要人生阶段;阐释了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悲剧;以及探讨了希斯克里夫悲剧的产生原因。
本文通过小说中主人公的困境和悲剧挣扎的分析,希望能引导人们面对现实中的种种困难,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念,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关键词:《呼啸山庄》;希斯克里夫;悲剧人生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只留下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
这部小说因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和广泛的人气而被列为世界最著名的书籍之一。
《呼啸山庄》讲述了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尤其是主人公希斯克里夫的悲剧人生。
本文从希斯克里夫的一生中去分析。
一、希斯克里夫一生的遭遇1.1少儿时的遭遇希斯克里夫是在英国利物浦的大街上快要饿死的流浪儿,被好心的恩肖先生收养,取名希斯克里夫。
初次到达陌生的环境,这个男孩儿只是瞪着一双眼睛四处张望,嘴里反复的说着几句没有人能听得懂的话。
面对这个不速之客,呼啸山庄的其他人都极为不满。
面对这些人的侮辱和排斥,希斯克里夫幼小的心灵该受到何等的伤害,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妥协和示好,只是爬到了老恩萧先生的房门口寻求庇护。
老恩萧先生对希斯克里夫的宠爱激起了辛得雷强烈的嫉妒和不满。
作为山庄的唯一合法继承者,辛得雷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这个闯入者的威胁,因此,他从小就找准一切机会折磨希斯克里夫。
1.2青年时朦胧的爱凯瑟琳是希斯克里夫来到呼啸山庄后第一个对他伸出友善之手的人。
凯瑟琳是恩肖先生死后希斯克利夫唯一在乎且也在乎他的人。
在与希斯克里夫相处的过程中,凯瑟琳对希斯克里夫渐渐萌生依恋。
凯瑟琳给希斯克里夫心中带来了温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凯瑟琳天真无邪,没有关于社会阶级之间差异的意识,内心所想的不过就是能和希斯克里夫在荒野上自由驰骋,无拘无束,欣赏乡间景色粗犷的美。
她善良、纯真、向往自由的特质逐渐感染了希斯克里夫,使得希斯克里夫对她产生了朦胧的爱意。
从复仇看希斯克利夫的痛苦

从复仇看希斯克利夫的痛苦在英国文学的长河中,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无疑是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明珠。
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以其强烈的复仇欲望和复杂的情感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从他的复仇行动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深处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希斯克利夫的痛苦,首先源自于社会地位的落差和遭受的歧视。
他作为一个被老恩肖先生收养的吉普赛弃儿,在呼啸山庄中从未真正被视为家庭的一员。
辛德雷·恩肖的嫉妒和仇视,让他从小就生活在屈辱和压迫之中。
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当凯瑟琳决定嫁给林顿,为了追求所谓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时,希斯克利夫的世界彻底崩塌。
他感到自己被最爱的人背叛,被整个社会所抛弃,这种痛苦如同尖锐的刺,深深地扎进了他的灵魂。
为了报复,希斯克利夫展开了一系列残酷的行动。
他通过阴谋和手段,夺取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财产,让辛德雷和他的儿子哈里顿陷入贫困和堕落。
他还强迫凯瑟琳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自己病弱且自私的儿子林顿。
表面上看,他似乎成功地实现了复仇,让曾经伤害过他的人都尝到了痛苦的滋味。
然而,在这复仇的过程中,他的内心却没有得到丝毫的解脱。
希斯克利夫的痛苦,还在于他在复仇的道路上逐渐迷失了自我。
他原本善良、深情的内心被仇恨所扭曲,变得冷酷无情、残忍暴虐。
他的灵魂被复仇的火焰所吞噬,失去了爱的能力和感受幸福的机会。
尽管他拥有了财富和权力,但他的内心却无比空虚和孤独。
他日夜被痛苦和悔恨所折磨,却无法停下复仇的脚步,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黑暗漩涡。
当复仇的目标一个个实现,希斯克利夫并没有感受到预期的满足和快乐。
相反,他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
他意识到,复仇并不能填补他内心的空虚,也无法挽回他失去的爱情和尊严。
他的生命变得毫无意义,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和悔恨。
希斯克利夫的痛苦,更是一种对人性的深刻拷问。
他的复仇行为,不仅伤害了别人,也最终毁灭了自己。
关于《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的悲剧性格分析

关于《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的悲剧性格分析【Summary】《呼嘯山庄》是文学史上的巨著,在小说描写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具有悲惨的命运,正是外在残酷的环境导致他命运的不济,他出生孤儿,寄养中饱受屈辱和折磨,渴望得到爱的心找不到归宿,最终造就其悲惨的性格。
本文先阐述希斯克里夫的悲剧性格,接着分析希斯克里夫的悲剧性格的成因,以便更好的对小说进行解读。
【Key】呼啸山庄;希斯克里夫;悲剧性格【作者简介】张洁(1986.02-),汉族,女,河南商丘人,商丘工学院,讲师,中南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呼啸山庄》是世界文学史发展中相对罕见的一部文学作品,这部作品被称之为“人间情爱最宏伟的史诗”。
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作品,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对其的褒贬不一。
在文学发展史中很少能够找到和《呼啸山庄》类似描写爱恨情仇的作品,作品中的描写的爱恨情仇往往比较狂野,超越生死时空,爱恨纠缠,善恶分明对抗。
一、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分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是其重要的人物代表,他是山庄主人收养的一个孤儿,刚到山庄时希斯克里夫是个吉普赛的孩子,穿着破旧衣衫,没有接受过相应的教育。
在小说中是这样进行描述的:“大家都围聚拢来,我从凯瑟琳小姐的头上望过去,看见一个孩子,又肮脏,又破破烂烂,长着一头黑发;已经很大,该是会说会走了可不是,他那张脸看来比凯瑟琳还老气些呢。
谁知把他放到地上后,他只是瞪着眼向四周张望,嘴里只管叽叽咕咕地反复说着几句没人能懂的话。
”这是当时山庄仆人说的话,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当时山庄的人们对这个吉普赛孤儿的印象并不怎么好。
为此,当山庄主任肖恩去世之后,就可以理解希斯克里夫就遭到非人的待遇。
另外希斯克里夫的生活遭遇让他形成了不服约束、坚强的性格。
他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相对悲惨,饱受生活摧残的孩子,但是却具有不服输、特别坚强的一面。
他能够做到面对亨德雷对自己的非人虐待时不出一声,眼睛都不眨,努力做到让自己不留一滴眼泪。
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浅析

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浅析在学校时候,老师反复强调希斯克利夫这一形象。
因为目前文学界对其复杂人格研究的不够透彻,以至沸沸扬扬。
第一次把《呼啸山庄》细读了一遍,无不为其强烈的悲剧色彩而引起注意。
也许是这样:悲剧比起喜剧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
现将一些琐碎的笔记和作者评语将希斯克利夫的人物形象浅析如下:一爱恨交融的悲剧形象在希斯克利夫死前说过“我的灵魂本身便没有得到满足”。
对这句话的解释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分析。
但笔者认为与其将极小的事物看大,不如把他缩小为一点看。
对待希斯克利夫的爱情,通篇脱离不了爱与恨,因爱而恨,因恨产生爱,因爱而死,也同样死于没有得到真正的爱情。
洛克德悟先生“他爱情和恨全部放在手里,而且认为,被人爱很恨,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其实,在《呼啸山庄》感受最大的悲剧性也就在于他把“爱很恨全部放在手里”。
因为对以“不管我们的灵魂是怎么样的,他的和我的总是一样的”为爱情观的凯西的爱,毁在“宠物般被人玩弄”的亨得利,林敦手中。
转化成对这两个家族及“宠物般被人玩弄”,势力等一批人的恨。
他恨妻子伊莎日拉,恨儿子林敦小,恨这些当时在他眼中“没出息的笨蛋”“卤莽的傻瓜”。
作者在他所实施的计划一步步完成后,作为主人翁的希斯克利夫说了这么一段话“一阵突如其来的轻松感从我的心中涌出……我放弃那痛苦的劳作,一下子的到了安慰……他和我在一起”。
按理推断,此时希斯克利夫的的爱情观,应该是丁恩太太描述的“僵硬的就像岩石”的程度。
电脑希斯克利夫说道“十八年来,这幽灵般的希望就这样一直诱惑着我”。
如果说这十八年恨的源头在于爱,那么恨到尽头就是爱,这就是宿命。
但文章没有爱,作者这样写“一个晚上,我总要这样挣者眼睛上百次……结果总令人失望。
”其实,从希斯克利夫的思绪中,我们不难发现他渴望的爱情是长相守,而不是凯西的“不管我们的灵魂怎么样,他的和我的总是一样”那中短暂的幸福作为爱情观。
因儿悲剧的发生是注定的。
二欲望止而形体灭的悲剧形象通过作者的描绘,我们知道呼啸山庄内生活着两种人“厌世者和乡巴佬”,洛克德伍先生这样描述希斯克利夫“从衣着举止上看,他像为绅士”,尽管没有教高的文化素质,但通过作者设计的框架希斯克利夫属于前者。
希斯克利夫为何如此悲剧

希斯克利夫为何如此悲剧在英国文学的殿堂中,《呼啸山庄》里的希斯克利夫以其悲剧性的命运令人感慨万千。
他的一生仿佛被黑暗笼罩,痛苦与折磨如影随形。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希斯克利夫如此悲惨的人生呢?首先,社会阶级的差异是造成希斯克利夫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出身卑微,被视为社会底层的存在。
而呼啸山庄的主人老恩肖将他带回,虽然给予了他暂时的庇护,但却无法改变他在社会眼中的低贱地位。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阶级的鸿沟难以跨越。
希斯克利夫渴望平等和尊重,然而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却让他的梦想一次次破碎。
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摆脱出身带来的枷锁,这种无力感逐渐扭曲了他的心灵。
其次,爱情的挫折是希斯克利夫悲剧命运的核心因素。
他深爱着凯瑟琳,两人在童年时相互陪伴,心灵相通。
但凯瑟琳在面对婚姻选择时,却因对世俗地位和财富的渴望,放弃了与希斯克利夫的爱情,转而嫁给了画眉田庄的林顿。
这一背叛对于希斯克利夫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爱情本应是他生命中的温暖港湾,却成为了痛苦的根源。
他的内心被仇恨和痛苦填满,失去了爱的支撑,他的世界变得一片荒芜。
再者,人性的恶也是希斯克利夫悲剧命运的推波助澜者。
在遭受了种种不公和背叛后,希斯克利夫的内心被仇恨所占据,他开始了疯狂的报复。
他变得冷酷无情,不择手段。
然而,这种报复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解脱,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
他在复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逐渐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一个被仇恨驱使的灵魂。
此外,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呼啸山庄那狂风呼啸、荒凉孤寂的环境,仿佛象征着希斯克利夫内心的孤独和绝望。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成长,他缺乏温暖和关爱,性格变得孤僻和执拗。
周围人的冷漠和敌意,进一步加剧了他内心的黑暗。
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命运,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社会的不公、人性的弱点、爱情的无奈,都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他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悲哀。
从另一个角度看,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也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摘要: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塑造了被畸形社会扭曲了人性的希斯克利夫主人公形象。
在深刻分析原作的基础上,揭示了希斯克利夫的悲剧人生既是社会的悲剧又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关键词:社会爱情性格悲剧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
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
同时,该小说也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评论界从未停止过对这部作品的关注。
小说中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那奔腾呼啸的激情,鲜明强悍的爱恨意识以及残酷无情的报复手段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他也成为英国小说史上最为复杂的人物之一,可谓“集人性与兽性于一身”。
希斯克利夫的人生悲剧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当时的社会阶级压迫,爱情的背叛以及个人性格共同塑造了这样一个复杂矛盾的形象。
(一)社会的压迫《呼啸山庄》讲述的是在英国北方约克郡荒原上两个山庄(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里两代人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
在维多利亚时代,财富的分配始终不均,贫富分化非常严重。
人们的生活水平成两极分化,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天堂与地狱的鸿沟。
于是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与膜拜达到了磨灭人性的程度,希斯克利夫正是这样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扭曲的灵魂。
他是被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恩肖先生从利物浦大街上捡回来的一个无名无姓的流浪儿,而他黝黑的肤色使得确认他的民族都相当困难。
这样一个地位低下,身无分文的孩子一到呼啸山庄,就激起了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和歧视,他的苦难生活由此开始。
社会地位低下的希斯克利夫在那个时代是注定与幸福无缘的。
到了呼啸山庄之后,希斯克利夫开始就没有受到呼啸山庄众人的欢迎,而恩肖先生对他的疼爱又引起恩肖先生儿子辛德莱对他产生仇恨的敌视心理,因为辛德莱痛恨他夺走了自己父亲和妹妹的爱。
尽管如此,希斯克利夫还是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恩肖先生的宠爱。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希斯克利夫已经不再是那个街头的流浪儿,而是贵族家庭的一员了。
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生活也有所改善。
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希斯克利夫很可能就不致于复仇,悲剧也不会发生。
但是恩肖先生死后,外出读书的辛德莱回来作了山庄的主人,终于找到机会开始发泄对希斯克利夫的宿怨。
[1]不仅在身体上折磨他——强迫他像佃农一样劳动,甚至早起晚歇、从不间断,动不动就给他一顿鞭打,还进一步在心理上压抑他,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他接近书本,最终扑灭了他的求知欲望。
希斯克利夫就这样在羞辱、嘲讽和敌意中慢慢长大,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近人情,仇恨在他的心中积淀。
希斯克厉夫作为平常的人,得不到家庭成员的尊重,就连最基本的精神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日积月累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他才会成为恶魔式的人物。
同时也为他后来的疯狂行为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从而使他的人生第一次走上歧途。
(二)爱情的背叛希斯克利夫在呼啸山庄的生活中,恩肖夫人讨厌他,辛德雷歧视他,只有年幼的凯瑟琳喜欢他、亲近他,两人成为一对青梅竹马难舍难分的好伙伴,他们共同反抗“暴君”辛德莱。
凯瑟琳在一本书上的空白页上写道:“谁要辛德莱做我们的家长!他对希斯克利夫可凶哪——希和我要反抗了——今天晚上我们要进行第一步。
”[2](P22)在反抗“暴君”辛德莱的过程中,他俩的爱飞快地发展着。
凯瑟琳以整个灵魂爱着希斯克利夫,而在希斯克利夫心目中,凯瑟琳的爱是他的唯一支柱,是他那并没有多少欢乐的生命中唯一的慰籍,是他生命中的太阳光。
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的爱是激烈而疯狂的。
当他听到凯瑟琳答应了林敦的求婚后,便愤然出走。
在这个世界上凯瑟琳的爱是希斯克利夫的唯一,在呼啸山庄备受虐待的时候,因为有凯瑟琳及她的爱,他坚强地忍受着一切,顽强地生存下来,日子虽不好过,但他有着完整的自我和完整的世界。
失去凯瑟琳,使希斯克利夫失去自我,不再是完整的自我,也使希斯克利夫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他认为林敦即使“凭他那瘦小可怜的身子,即使拚命地爱,爱上80年也抵不上我1天的爱”。
在希斯克利夫出走的那个晚上,凯瑟琳对纳莉的一番话足以让人感受到把他们分开是多么地残忍:“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
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
”[2](P105)把他们拆开,正象耐莉所说,“这足以使一个圣人变成魔鬼”[2](P81),“他原本就内向的性格过分地变成了近乎愚蠢的孤癖”。
如果说希斯克利夫后来真成了一个“魔鬼”,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
知道凯瑟琳死了的消息后,希斯克利夫像一个木头人似地呆呆的站在那儿,不由自主地浑身颤抖,连手指尖也在发抖。
他发出了悲痛的呻吟:“她在哪儿?……只是别把我撇在这深渊里,叫我找不到你!啊,上帝,这可是说都说不清呀!我不能丢了我的生命而活着呀!我不能丢了我的灵魂而活着呀!”[2](P218)希斯克利夫把凯瑟琳的爱当作自己的生命和灵魂。
他不能忘记她,什么都可以叫他想起她来。
地板、树木、空间、云朵,处处都嵌有她的影子,白天黑夜都出现在他眼前,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可怕的纪念馆。
她是存在过的,可他却失去了她!当凯瑟琳经受不住内心的激烈冲突而死去时,他甚至打开死去爱人的坟墓,拥抱着她的尸体以至于想与爱人灵魂合一而求死。
希斯克利夫在凯瑟琳死后,把凯瑟琳的小金匣打开,扔掉了嵌在里面的林敦的头发,把自己的一绺黑发装了进去。
他还到凯瑟琳的墓地把凯瑟琳的棺木一边敲松,又盖上了土;不是靠林敦那边,等到埋葬希斯克利夫自己时留条缝,好让他悄悄溜出去……等到林敦到他们那儿来时,他已分不清他们俩哪个是哪个了。
死去的恋人凯瑟琳不时出现在他的幻想之中,在凯瑟琳死后的20年里,她的灵魂一直都在希斯克利夫的房子外面的荒野上不断地徘徊、游荡、哭泣,不停地呼喊着希斯克利夫。
“悲惨的呼喊声和哀叫声”日日夜夜从没有间断:“我回家来了!我在旷野上走迷路了!已经20年了,我已经做了20年的流浪人了!”[2](P29)痛苦、凄厉的喊声动人心魄。
当希斯克利夫听到洛克乌先生说做梦看到凯瑟琳的鬼魂时,他迫不及待地上了床,扭开窗子,一边开窗,一边涌出压抑不住的热泪,“凯蒂,来吧!啊,来吧,再来一次!啊!我的心爱的!”[2](P33)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希斯克利夫巨大的悲痛和真挚的情感。
在这个世界上,凯瑟琳的爱已是希斯克利夫的唯一。
他爱凯瑟琳,他为了获得爱的权利和地位,希斯克利夫可以忍心离开爱人去他乡孤独奋斗3年;他可以连续几晚通宵达旦地守候在凯瑟琳的窗前;他可以成天不吃不喝地呆在房间里呼唤心上人的名字,为她祈祷祝福;他甚至几乎疯狂地用双手去刨已死去多年的情人的坟墓,只因为强烈的想念缠绕得他夜不能寐;他甚至贿赂教堂司事,算计要在他自己死后,将埃德加的尸首从凯瑟琳身边抽出来。
假如别的东西都没了,希斯克利夫还拥有凯瑟琳对他的爱,那他还能继续活下去,但假如没有了凯瑟琳的爱,那希斯克厉夫就真的是一无所有了。
他以往的生活已经忍受了太多的屈辱,是爱情给了他承受的力量。
如果说辛德莱以往对他的虐待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那么,失去凯瑟琳的爱情引爆这仇恨的导火索,也是导致他人性扭曲的直接原因。
最心爱的人的背叛则把他推入了绝境,使他成为疯狂的复仇者,他以复仇的方式和变态的行为去追忆心灵深处的爱情,去寻找那失去的另一半“灵魂”。
然而,疯狂的复仇行为及结果并没有让他得到满足,于是,他也向凯瑟琳一样走向了死亡。
在这里,“爱”统治者一切,正是受挫折的“爱”驱使着希斯克利夫干下一个接一个暴行。
(三)自身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造成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则是其个性。
希斯克利夫是一个粗野、暴躁、充满野性和精力充沛的孩子。
当他被带到呼啸山庄时,他被那里苍茫的草原、粼粼的岩石和光秃的石屋深深地吸引。
他与老恩肖的女儿凯瑟琳趣味相投,他们都是风暴之子。
两人最开心的事就是冒着呼啸的暴风雨,赤着脚在荒芜的原野上奔跑。
希斯克利夫自幼在呼啸山庄这个荒蛮古远、与世隔绝的荒原中自然形成一种充满原始野性的狂野不羁、执迷粗暴的个性。
这一个性决定了他的情感宣泄方式有如荒原上的暴风雨呼啸而来,势不可挡。
他永不屈服,有着惊人的忍耐力。
老恩肖的儿子辛德莱恨他折磨他,但每次他都以极大的承受力来忍受。
他挨着辛德莱的拳头,不眨一下眼,也不掉一滴泪。
他异乎寻常的忍耐力使他后来的报复更疯狂、更残忍。
他把自己和凯瑟琳的爱情、自尊心、人格视为生命,当爱被抢夺、自尊心被摧残、人格被侮辱时,这一切刺痛了他偏激的心灵,形成一种近乎变态的心理。
这促使他把满腔仇恨倾泻到恩肖和林顿两家人身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虐待回报虐待,用邪恶报复邪恶,把压迫和侮辱他的人曾用过的手段变本加厉,甚至将复仇扩大到两家孩子的身上。
他感到绝望、悲痛,于是自私残忍、无情。
他疯狂地复仇,人性逐步走向毁灭,同时,也要毁灭别人的人性。
的确,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是可以理解的,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复仇的想法,毕竟没有什么比因贫穷而丧失尊严、丧失爱情更让人悲愤的了。
人类的原始天性如果没有受到理性的驾驭和文明的修葺,它一旦爆发,必然是盲目、极端、非理性的,其破坏力是惊人的,甚至可以毁灭一切。
遭到凯瑟琳背叛后的希斯克利夫,其原始野性的爆发,使他陷入一种疯狂恣肆的状态之中而不能自已,其性格之阴暗、变态、残暴、疯狂,远远超越了读者所能忍受的程度。
希斯克利夫由爱到恨,变成了一个人性扭曲的、行为变态的、野蛮残酷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复仇是向那个无情社会的强烈控诉!如果没有那个畸形社会所带来的不平等,所带来的对贫穷的鄙视,又怎会形成他倔强而残忍的个性?如果没有他倔强而残忍的个性,又怎会导致他疯狂的复仇?由此可见,希斯克利夫正是这样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所扭曲的灵魂,他的扭曲性格的形成是当时社会摧残的结果。
他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爱情的悲剧,更是他个人性格的悲剧。
希斯克利夫从一个具有诸多人性美德的少年到遭受伤害后扭曲了人性的疯狂复仇者,经历了人性美好到人性扭曲,又到人性复归的过程。
希斯克利夫性格的演变,表明了当时社会等级观念与偏见对人性的伤害。
具有叛逆精神和自由思想的艾米丽,通过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悲剧,对当时丑恶的社会现象、世俗偏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从而达到鞭挞时弊,开人心智的目的。
参考文献:[1]赵秦会,刘洪泉.一颗备受煎熬的心———浅谈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希斯克利夫[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2]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杨苡,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