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形势的变化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中途岛海战美日兵力对比
航空 母舰 美国 3 日本 8 战列 舰 11 巡洋舰和驱 舰载机 逐舰 23 200 80 700
中途岛海战美日损失 航空母 舰 美国 1 日本 4 巡洋舰或驱 逐舰 1 1 飞机 人数 147 332 307 2500
“AF”揭密
中途岛海战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
德黑兰 会议
参加国
1943年 中美英
主要内容 发表《开罗宣言》
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作用
利于三国协 同对日作战
雅尔塔 会议
波茨坦 会议
通过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 加强了三 1943年 苏美英 行动和关于战后合作的宣言; 国联合对 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德作战 ①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 ①加速了德 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 国的灭亡 ②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 ②为雅尔塔 1945年 苏美英 ③战后成立联合国 体系建立奠 ④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 定了基础 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加速了日本 法西斯的灭 重申雅尔塔会议 亡和世界反 1945年 苏美英 关于处理德国问 法西斯战争 题的精神 的最后胜利
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943——1945、9)
一、盟军的反攻
夺取瓜达卡纳尔岛(瓜岛)
美军掌握太 平洋战场的主动 权。
1、北非战事首先结束:1943年5月
2、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影响)
库 尔 斯 克 坦 克 大 会 战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 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欧洲东线战场中,德国 与苏联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 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 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 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 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和结束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的朱可夫
莫斯科没有眼泪 ——母亲送儿子
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中途岛是夏威夷群岛的一部分,位于北 美洲至亚洲的太平洋航线中点,因而得名,距旧 金山和横滨均为2800海里。
中途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军在中 太平洋的重要的海空基地。它对保卫珍珠港起著 重要作用。如果作为前方空中观察基地的中途岛 失守,美军就无法派遣侦察机进行远程搜索,不 能掌握日军舰队动向,珍珠港将无法固守,太平 洋也会随之沦入日军之手,一旦如此,美国的西 海岸也就门户大开了。
机械化装备威力锐减,战斗力大大下降; • ④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军入侵巴尔干以及战争初
期希特勒对打击重点的转变,都延误了向莫斯 科发动进攻的时间
莫斯科保卫战(1941.9-1942.1)胜利意义: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国陆军在二战中 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标志着德国“闪电战”的破产(速胜) 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具有了重大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取得胜艾
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尔 弗

1、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斯大林格勒
德 国 波兰
库尔斯克
法国 意
匈牙利
罗马尼亚
西班牙
自 美 国
摩洛哥

罗马

保加利亚
突尼斯
西西里岛
土耳其
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
阿拉曼
埃及
百家争鸣: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
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有人认为是 英美等国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而故意推延开辟第二战场, 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具备而无法开辟。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调英 整美 关首 系脑 和会 战晤 略
1941年8月,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金夏湾,美国总 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他们在二战中的第 一次会谈,14日公布了联合宣言,即“大西洋宪章”。
《联合国家宣言》
▪ 中途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美军在
中太平洋的重要的海空基地。美军把它扩建为
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大西洋宪章》(1941,美英) 《联合国家宣言》(1942,26国) 《开罗宣言》(1943,中美英) 《波茨坦公告》(1945,中美英)
三个法西斯投降
1943年意大利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规模: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
3、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4、这次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 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5、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6、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为二战胜利奠定基础
1942、6 1942—1943
中途岛海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1944、6 1945、2
诺曼底登陆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林 解决对德国的处置和对
(苏)雅尔塔会议
日本作战的相关事宜
1945、4—5
攻占柏林、德国投降
二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英 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军越过边境,侵入波兰
2、“奇怪战争”和波兰速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北非战场
三、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
1、背景:
1941年初,德军进入北非。纳粹名将隆美尔指挥德军取得了一 系列胜利之后,在1942年6月,逼近阿拉曼,英军如果不能取胜,就可 能丧失就会切断。英军必须设法阻止德意军队的进攻。
2、战况: 英军对德意作战,德意军队西逃。
2、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德战争和二战
3、中途岛海战
的转折点
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4、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争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电影专题
《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巴顿将军》
《拯救大兵瑞恩》
《攻克柏林》
《逃离索比堡》
《中途岛海战》
《血战台儿庄》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偷袭珍珠港》
《U-571》
《战场》
——毛泽东
其四,鼓舞了世界各 国人民;
其五,是二战的重要 转折点。
太平洋战场
二、中途岛战役(1942年6月)
1、背景
1)日方目的: 1942年,日本陆军的三分之二以上陷于中
国战场,无力在陆上发动新的进攻,只得 寄希望于海军,以巩固并加强日本的海上 优中海势途战岛,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
2)美方优势: 掌握了日军作战计划,伏击日军舰队,取
2、经过1942年7月----1943年2月
1942年德军进攻—冬苏军反攻—1943年春苏军胜利
3、意义:
其一,它使苏德战争 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 的转折;
其二,极大地提高了 苏联的国际威望;
其三,加强了国际反 法西斯联盟国家的团 结,促使法西斯集团 内部瓦解;
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 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⑴。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 仑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历史启迪。 (1)和平来之不易,要防止世界大战悲剧重演。 (2)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 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4)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 里坚守和平的希望,共同战斗,最终赢得胜利。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D ) A.苏美英召开雅尔塔会议 B.《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巩固与提升】
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列战场形成的先后顺
序是( C )
①西欧战场
②苏德战场
③东方主战场
④太平洋战场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2.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
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自主学习】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二战的爆发 (1)亚洲: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 开始。 (2)欧洲: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 波兰,大战全面爆发。 2.主要战场:形成了欧洲西线 、北非、欧洲东线 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1)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德国攻占北欧、进攻法国。意大利对法宣战;德 国对英国实施轰炸。 (2)欧洲东线战场: 1941 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 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军海军基地 珍珠港 。第二次 世界大战达到 最大规模 。 (4)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复习
中途岛战役
原因
1942年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的东京等城市进行了轰炸,日本举国震动,决定消灭太平洋舰队
时间
1942年6月
结果及
原因
美国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日军损失惨重
1、战前美军成功地截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密码,察觉了日本的作战计划,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
2、日本分散了绝对优势兵力。战术陈旧,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错失战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942年和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转折阶段
莫斯科战役
时间
1941年9月底-------第二年初
结果及
原因
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
1、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
2、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
3、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影响
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影响
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阿拉曼战役
时间
1942年秋
结果及
原因
德意军队大败,被迫西撤
1、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
2、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影响
是北非战场943年2月
结果及
原因
德军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1、苏联守军进行殊死抵抗
2、巷战不利于德军先进武器作用的发挥
3、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
4、德军后援困难
5、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备战术
影响
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德军丧失了战场主动权,苏军开始转入反攻。这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

第6课:二战的转折

第6课:二战的转折

㈡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7~1943.2
1、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原因: 工业发达、资源丰富,是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2、概况: ⑴苏军的战略防御阶段:1942.7---11 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苏军死死钉在斯大林格勒 ⑵苏军的战略反攻阶段:1942.11---1943.2 全歼德第六集团军
斯大林格勒几乎 被夷为平地
B
6、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莫斯科战役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中途岛战役 ④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7、下列战场出现转折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战场 ②苏德战场 ③北非战场 ④太平洋战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D
B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没有 遭受任何阻碍。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在斯 大林格勒的巨大胜利、英国人在埃及的突破 性进展、盟军在法属北非的登陆、墨索里尼 的垮台、盟军对德国的连续不断的轰炸和日 本舰队在太平洋的失败,战争开始出现了转 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战三大战场转折的表现:
1、苏德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
是苏德战场和整个二战的转折 最早的转折 2、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1942.6) 3.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役(1942.10)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12月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12月
三、阿拉曼战役(1942.10)
1、背景: 1942年德意军队进攻阿拉曼,开罗告急
双方: 英:蒙哥马利 PK德:隆美尔
2、概况:
结果: 德意军队全线西撤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4、德军失败的原因: P71『学习延伸』 苏联: 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 ②有盟国的支持。 ③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 ④苏军的兵力优势。 德国: ①战线太长,补给困难,缺少冬季作战准备 。 ②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 ③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 无从发挥; ④德军制空权的丧失;
㈡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1、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原因: (1)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 进攻(改为重点进攻); (2)为夺取苏联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粮食、石 油、煤炭),为此必须首先攻占作为苏联南方最 重要的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的斯大林 格勒。
所以,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苏德双方整个战 局的命运。
总结:二战转折点战役简表:
战场 苏德战场 战役 斯大林格勒 战役 中途岛海战 时间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1942年6月
太平洋战场
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
二、学习延伸请回答:①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的原因。② 斯大 林格勒战役为什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①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 优势无从发挥;②天气因素;③德军制空权的丧 失;④苏军的顽强抵抗;⑤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 的周密安排;⑥苏军的兵力优势。 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极大地 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 法西斯同盟,大量歼灭了法西斯德军的有生力量, 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瓦解,因此不仅是苏德战 场的转折点,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性战役 之一。
二、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1、背景: ⑴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仍对日本构成威胁; ⑵诱出美国舰队加以歼灭; 2、概况: ⑴美军破译日军密码,精心准备; ⑵双方在中途岛展开海战,日军惨败。 3、美军取胜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形势的变化。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发生了有利于盟军的巨大变化:A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反攻;B.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后攻入意大利半岛;意大利于同年9月投降并于10月对德宣战;C.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也已转入攻势。

整个战争形势发生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转变。

早在1941年7月,苏联就正式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

D.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为在西欧登陆进行准备。

5月和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先后在华盛顿和魁北克会议上商定,盟军于1944年在西欧登陆,以配合苏军实施战略反攻。

11~12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正式商定,1944年5月由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同时在法国南部进行牵制性登陆。

盟军为什么要在诺曼底登陆?那里的形势如何?
盟军把在法国西北部登陆的地点选择在诺曼底地区,是考虑到英吉利海峡、诺曼底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德军的布防等各方面情况而作出的决定:
A.这一地区沿海地势开阔,可同时展开26至30个师,距英国西南海岸各大港口也较近,便于运输部队和给养装备。

B.诺曼底海滩得到康坦丁半岛的屏护,不会受到来自西部常有的暴风的影响。

C.此外,它处于从英格兰起飞的战斗机掩护航程内。

其两翼有足够的出击港口。

D.希特勒为防止英美在法国登陆,早在1942年9月就下令在英吉利海峡的西班牙和法国海滨修建起一条被称为“大西洋壁垒”的防线。

这条“大西洋壁垒”长达2500英里,重点设防诺曼底和加莱(英吉利海峡最狭窄的地段),其
中加莱是布防中的重中之重,他们预料盟军会把这里作为主攻的方向。

就横渡英吉利海峡来说,加莱一带确是最理想的登陆点。

这里不仅是两岸间隔最窄的地带,而且加莱对岸英国还有一系列的良港。

因此把加莱作为登陆的地点是极为困难的,而且登陆攻击的一方即便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但由于登陆初期的兵力十分有限,因而对于攻击敌方重兵设防地区是很难成功的。

盟军是如何准备的?为什么会遇挫
盟军的准备工作主要围绕着“如何使德军认为盟军将在加莱登陆”、“如何使德军在盟军登陆的D日疏于防范”两大问题进行。

具体作法如下:
A.集结军队:为确保诺曼底登陆战成功,盟军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准备工作。

截至登陆日为止,盟军共集中37个师(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4个空降师),总计287.6万人。

海军作战舰艇530余艘,运输船9000余艘,其中登陆艇4000艘。

B.制定行动时间:艾森豪威尔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是登陆日D日的选择,根据潮汐和月光情况基本符合三军作战要求的日子在6月上旬只有5、6、7三日,他原选定6月5日为D日。

然而6月初风浪颇大,在6月3日和4日两天中,气象预测是非常的不利,所以他决定把攻击行动顺延了24小时,即6月6日。

6月4日晚,气象主任斯泰格上校报告说:从6月5日夜间开始,天气可能突然短暂变好,到6月6日夜间,很快又要变坏。

鉴于天气情况有变,是于6月6日行动,还是继续延期?艾森豪威尔逐一向他的将军们征求意见。

艾森豪威尔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斩钉截铁地说:“好,让我们干!”
1944年6月5日晚,英吉利海峡风狂雨暴,但气象部门预测到次日风雨就会减弱。

盟军统帅部当机立断,决定如期发起登陆作战。

C.炮火准备:登陆诺曼底盟军在登陆前对敌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轰炸。

在打击目标上,艾森豪威尔的副帅英国空军上将泰德主张重点轰炸运输线,而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主张轰炸综合石油工厂。

艾森豪威尔最终采纳了泰德的意见。

3月30日,泰德的建议正式开始执行,盟军轰炸机集中打击铁路、公路、桥梁。

到盟军登陆日,一共投下了66000吨炸弹,德军的铁路运输量已下降百分之五十,巴黎和法国海岸之间的24座桥梁中的18座被毁、3座停用。

此外,盟军飞机也对德军海防工事、雷达站和飞机场发动了普遍的准备性攻击。

D.执行代号为“坚毅”的诱骗计划:盟军最高司令部还采取了一系列迷惑德军的措施。

在紧靠法国北部的多佛尔地区进行军事演习和假集结,发出大量电讯,故意让美军名将巴顿在英国肯特郡惹人注目的地方抛头露面,致使德军统帅部误以为盟军渡海作战的司令部和军队集结在多佛尔地区。

此外,盟军还利用两面间谍和中立国家的电台提供和散布大量假情报等等。

E.实行电子战以迷惑德军:6月5月夜间,“海王”行动开始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地展开了,几千艘参战舰艇载着首批登陆的十几万大军在黑夜中涌向海峡对面。

同时,电子战也开始全面实施。

盟军的第一步措施是要阻塞德军沿海雷达的信道,为此,盟军除对各主要雷达站进行了重点空中轰炸以外,还使用了20架装有大功率“轴心”干扰机的飞机在18000米的高度上沿着英国南部沿海不停地飞行,阻止仍在工作的雷达对接近诺曼底的舰船编队的探测。

为牵制德军部署在加莱的主力部队,一支“模拟舰队”也离开多佛尔附近的各港口,开始航渡。

这支舰队由很多小船组成,船上装着特制的金属板,后面拖着浮标和涂敷着金属膜的气球,这些模拟物暴露在德军雷达的电磁辐射中,在德军雷达屏上产生了与
大军舰一样强的回波。

一些空中的飞机同时投入大量干扰物和箔条,制造了一支模拟的“护航舰队”。

关于盟军在登陆时为何受到重创,原因在于:
A.希特勒一方拥有号称“大西洋壁垒”的防御带,防御带从挪威一直绵延至西班牙,由一万五千个相互支撑的混凝土火力点组成,30万人把守。

希特勒在1943年11月作出了盟军将进攻的判断后,又任命隆美尔为“特种任务集团军群司令”,率两个集团军屯驻于纵深地带,负责机动防御。

到1944年春天,德军在西线总共集结了58个战斗师和7个装甲师。

德军重兵把守,是以逸待劳。

B.而盟军是在恶劣天气渡海作战,困难较大。

盟军登陆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A.登陆时间和地点的选择出敌不意出;B.压倒敌人的优势火力;C.侧翼的接应作战;D.登陆空军协同作战;E.建立人工码头;F.快速有效的后勤物资补给。

诺曼底登陆战背景
1943年,斯大林格勒会战和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在苏德战场转入反攻;
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后攻入意大利半岛;
意大利于同年9月投降并于10月对德宣战;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也已转入攻势。

整个战争形势发生有利于同盟国的根本转变。

早在1941年7月,苏联就正式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

1943年1月,美、英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为在西欧登陆进行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