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性方法对蛋白质溶解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不同改性方法对蛋白质溶解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不同改性方法对蛋白质溶解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蛋 白质产 品 由于 良好 的功能 特 性 和较 高 的营 养
级结 构 、 肽链 长度 和侧 链 基 团 , 从而 提 高蛋 白质 溶解
特性 已经 被 广 泛 的应 用 于 食 品行 业 , 来 改 善 食 品 用 的质 地 和 营养 等 。依 据 来 源 , 白质 产 品 可 分 为 植 蛋
生 了改变 , 得蛋 白质体 积缩 小 , 使 在溶 剂 中的可 压 缩 性 增 强 , 而 使 蛋 白 质 更 易 分 散 在 溶 剂 中 。 同样 从
Jm rk等 a ba 利用 2 H 0 k z的超 声 波探 头 处 理 乳 清
溶 解 性是 蛋 白质 主要 的功 能特 性之 一 , 重要 的是 , 解性 是 蛋 白质 生理 功 能特 性及 其他 加 工 更 溶
功 能特性 的前提 和 基础 。通过 对 蛋 白质 溶 解性 的物 理 、 生物 酶及 化 学改 性 3大类 改性 方 法进行 了分 类论述 ,
分析 了不 同改性 方 法对蛋 白质 溶解 性 的影响 。其 中, 理 方法介 绍 了微 波 、 声 波及 热 处理 等 方 法 ; 物 超 生物 酶 方 法介 绍 了木瓜 、 性 及胰 蛋 白酶等 处理 方 法 ; 学 方 法介 绍 了不 同活 性基 团的 改性 方法 。分 别 对各 种 改性 过 碱 化
用物 理方 法 、 物 酶 方 法 和化 学 方 法 改 变 蛋 白质 高 生
基 金项 目: 龙 江 省 科 技 计 划 ( B 8 4 1—0 ) 黑 G 0 B0 2 收 稿 日期 :00— 8—1 21 0 5 作 者 简介 : 为 聪 , ,9 5年 出 生 , 士 , 产 品加 工 与 储 藏 任 男 18 硕 农 通 讯作 者 : 建 军 , ,9 9年 出 生 , 教 授 , 物 蛋 白与 多 糖 的 程 男 16 副 植 综 合利 用

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_翁燕霞

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_翁燕霞

2013年第8期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翁燕霞,叶泉莹,王庆佳(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阐述大豆蛋白的组成及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改性和复合改性,并对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目前,国内外大豆蛋白市场发展空间远未饱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大豆蛋白;功能特性;改性;应用中图分类号:O629.7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1-9646(X).2013.08.058ResearchProgressandApplicationoftheSoyProteinModificationWENYan-xia(CollegeofFoodScienc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Abstract:Thecomponentsofsoyproteinandmodifiedmethodsaresummarized.Themodifiedmethodsincludephysicalmodification,chemicalmodification,enzymicmodificationandcompositemodification.Moreover,theapplicationsofmodifiedsoyproteininindustryareintroduced.Atthepresent,thesoyproteinhasabroadspacefordeveolpmentbecauseitsoverseasandhomemarketsarenotsaturated.Keywords:soyprotein;functionalproperties;modification;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13-05-30作者简介:翁燕霞(1991—),女,福建人,本科,研究方向:大豆蛋白的改进。

可溶性大米蛋白粉的研究进展

可溶性大米蛋白粉的研究进展
收 稿 日期 :2 1— 3 1 020— 3
基金项 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 目 (1 13 2 4 ) 10 0 0 19 ;合肥工业 大学科学研究发展基金 (0 0 G J0 4 。 2 1 H X 0 2 ) 作者简介 :陈晓燕 ( 7 一 ) 1 9 9 ,女,浙江人 , 硕士 , 工程师,研究方 向: 食品科学专业大型仪器分析检测 。E m i w p x yho o 一 。 - a :sscy ao. r l @ cn
化 学 改 性 主 要 是通 过在 蛋 白质 中引 入 各 种 功 能
基 团 ,如 亲 水 亲油 基 团 、带 负 电荷 基 团 、二 硫 基 团 等 ,利 用 蛋 白质侧 链 上 的 某 些基 团 的化 学 活 性 ,改 物 理 改性 是 指 通 过 机 械 处 理 、冷 冻 、挤 压 、磁 善蛋 白质 的 结构 、疏 水 性 和 静 电荷 ,以达 到改 变 蛋
可 溶 性 大 米 蛋 白粉 的研 究进 展
陈晓燕 ,郑 志 ,韩 卓 ,李延红
( 合肥工业大学 生物与食 品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0 0 ) 3 0 9
摘 要 :大米蛋 白是一种营养价值极 高的蛋白质 ,且具有低过敏性 的特点 ,但 目前 大米蛋 白提取物 的溶解性很差 ,限 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综述了物理改 性 、化学改性和酶法改性 3 种改性方 法 ,分析了其研究重点 ,为大米 蛋 白的 改性研 究提供 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米蛋 白;改性 ;研 究进展
a n y tcm o i c t n tc n l g , a ly e y r s a e ed nd e z mai df ai e h o o i o y na s ske e e r h f ls, a d pr vd st e t o y rf r n ef rrc oen. i n o i e h he r ee e c o epr ti i

蛋白质物理改性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物理改性的研究进展

蛋白质物理改性的研究进展一、内容概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物理改性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蛋白质物理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提高其生物活性、稳定性以及应用性能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对蛋白质物理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在蛋白质结构解析、表面修饰、折叠工程、分子对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我们将对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的进展进行概述,随着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发展,如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方法的应用,人们对蛋白质结构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此外新兴的高通量技术如单细胞测序和蛋白质组学也为蛋白质结构解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其次我们将探讨蛋白质表面修饰技术的发展,表面修饰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物理改性方法,可以通过添加化学基团或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疏水性来实现。

近年来基于酶法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表面修饰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并在药物传递、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蛋白质折叠工程技术的发展,折叠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也是影响蛋白质功能的重要因素。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对某些关键氨基酸序列的精确操控,从而促进了折叠过程的优化。

此外基于计算生物学的方法也在折叠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讨论蛋白质分子对接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分子对接是一种模拟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旨在预测药物分子与目标蛋白之间的结合模式。

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法使得分子对接更加高效和准确,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蛋白质物理改性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蛋白质结构解析、表面修饰、折叠工程和分子对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价值,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1. 蛋白质物理改性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蛋白质物理改性是一种通过物理手段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它在生物医学、食品工业、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不同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比较研究

不同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比较研究

及 酶复 合改性 等方法 处理 S I , P 力求探 讨 出新 的既
安全 又高效 的提高 S I 化性和乳 化稳定性 的方法 , P乳 并深入讨论大豆蛋 白改性 的机理 ,为大豆蛋 白的深加
基金项 目: 河南省 教育厅 自然科学研 究项 目‘大豆分离 蛋 白复合 改
上海新 嘉 电子有 限公 司 ; 气体 流 量计 : 北京 六一 仪器
K e r s:n t g n; eo r n gu n s s yp t i oae; mu sfc t np p ry y wo d i r e mir ta s l mi a e;o r en i l t e li a i r e t o o s i o o
开发和利用大豆是当今食 品工业 中一个重要 的研 究领域 ,大豆蛋 白的改性更是 当今研究 的前沿课题之
MT a i e a a b 1%. 2%. hntem d ctnmeh ns a i usda e ieet G w s g r hnt t 9 hh t h y 4 T e o i a o ca i w sds s t df rn h f i m c e fr
m d e- P eenpce e l t nmc soe o i d S 1 r set b t e r i cp . i f w i d h eco y o r
摘 要 : 用 氮 气 水浴 加 热 、 生物 谷 氨 酰 转 氨 酶 ( T 以及 二 者 复合 改 性 大 豆 分 离蛋 白( P)3种 处 理 结 果 比 较 利 微 M G) S I,
发现 , 氮气水浴加热 改性 S I P 的乳化性有所增加 , 比对照提 高了 7 . 2%, 氮气水浴加热改性 S I M G改性的乳化性 P和 T 稳定性显著增加 。 分别比对照提高 了9 %、2%, 1 4 并经电镜观察改性 S I P 微观 结构 , 探讨 了 S I P 改性机理 。

食品工程中的蛋白质功能性改性研究与应用

食品工程中的蛋白质功能性改性研究与应用

食品工程中的蛋白质功能性改性研究与应用食品工程中的蛋白质功能性改性研究与应用蛋白质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代谢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蛋白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热处理、酸碱性、氧化等,导致其功能性下降或失活。

因此,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性改性已成为食品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蛋白质的功能性主要包括胶凝性、乳化性、发泡性、稳定性等,在食品加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一些研究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以提高其功能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蛋白质功能性改性方法包括酶法、物理法和化学法等。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及其应用。

酶法改性:酶法改性是利用特定的酶对蛋白质进行酶解、交联、脱磷酸化等处理,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性质。

例如,利用蛋白酶对鱼肉蛋白进行酶解处理,可以提高其胶凝性和乳化性,改善鱼肉制品的质地和口感。

物理法改性:物理法改性是通过物理手段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高压处理、超声波处理、微波处理等。

例如,利用高压处理可以改善蛋白质的溶解性和胶凝性,提高食品的质地和稳定性。

化学法改性:化学法改性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酸碱处理、醛基化、酯化等。

例如,利用酸碱处理可以改变蛋白质的异构结构,增强其胶凝性和稳定性。

蛋白质功能性改性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了很多成果。

一方面,功能性改性可以提高蛋白质在食品制造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质量;另一方面,蛋白质功能性改性也为食品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乳化性改性为例,乳化性是蛋白质常见的功能之一,对于食品的质地和口感起到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可以提高其乳化性能。

例如,利用酶法改性可以增加蛋白质的亲水性,使其更易于乳化;利用物理法改性可以增加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稳定性,提高乳化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蛋白质功能性改性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

例如,利用改性蛋白质可以制备出更加稳定的乳化液,用于制作乳饮料、酱料等;利用改性蛋白质可以增加食品的黏度和质地,用于制作肉制品、面制品等。

研究酶改性技术对食品中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研究酶改性技术对食品中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研究酶改性技术对食品中蛋白质结构的改变酶改性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技术,通过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或生物学改变,以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酶改性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改变食品中蛋白质的结构,从而提高其功能性和稳定性。

蛋白质是构成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食品的品质下降。

酶改性技术能够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提高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在酶改性技术中,最常用的酶包括蛋白酶、酶解脂肪酶和多糖酶等。

这些酶可以通过特定的条件和方法,对食品中的蛋白质进行特定的作用,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性质。

例如,蛋白酶可以裂解蛋白质的肽键,使其分子量降低,从而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可溶性;酶解脂肪酶可以降解食品中的脂肪,改善其保存稳定性;多糖酶可以降解食品中的多糖,增加其可溶性和稳定性。

通过酶改性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中蛋白质结构的有针对性调控。

研究表明,酶改性技术可以改变食品中蛋白质的构象、功能性和组成,从而提高其加工性能和营养价值。

例如,酶改性技术可以使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更加稳定,抑制氧化和失活反应;还可以改善蛋白质的抗氧化性和乳化性,增加食品的口感和口感。

此外,酶改性技术还可以改变食品中蛋白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影响其在食品体系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可以调控食品的黏度、流变性和口感,进而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口感的需求。

因此,酶改性技术对食品加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然而,酶改性技术对食品中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在酶改性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当的酶种和工艺条件,以实现对蛋白质结构的有效调控。

此外,酶改性技术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的部分失活或聚集,降低其功能性和生物活性。

因此,在使用酶改性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

大豆蛋白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大豆蛋白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道大豆蛋 白还可 以作 为一种新 型原料 应用于化工
业 。但 是 , 天然 的 大豆 蛋 白很 难 同时 满 足 工 业加 工
中对蛋 白质功能特性 的不同需求 , 需要利用蛋 白质
的改性 技术 , 产 出功 能 特 性 各 异 的专 用 大 豆 蛋 白 生 系列 产 品… 。本 文 主 要 综 述 了近 年 来 大 豆 蛋 白的
油脂 开发
粮 食 科 第l卷 2 1 第5 油 品 技 9 0年 1 期
大 豆 蛋 白改 性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张涛 , 魏安池 , 刘若瑜
( 河南工业大学 粮油食品学院, 河南郑州 4 05 ) 502
摘 要 : 述 了大豆蛋 白的改性技 术研 究进展 , 概 包括 物 理 、 学和 生物 等技 术。物 理 改性 和酶 法 改 化
Ab t ac Th r s a c r g e s f t e s y pr ti d fc to e hn l g s u s r t: e e e r h p o r s o h o oe n mo i a in t c oo i y wa s mma ie i c u i g rz d, n l d n p y i a , he c n i lg c t o s The p y ia n il gc lme h d e s f ra d p a n i h sc l c mia a d b o o ia meh d . l l h sc la d b oo ia t o sa a e n ly a m— r p ra tr l n f o nd s ̄ whi h he c lme h dsa e man y a p id i r d c n ft e n w h m— o tn oe i o d i u t l t e c mia t o r il p le n p o u i g o h e c e e ia t ra . dfc to mp o e h u c ina r p ri so o r t i n x a d h i p lc to c lmae i Mo i ai n i r v s t e f n to l p o e te fs y p oe n a d e p n s t era p i ai n 1 i r n e i n u ti s a g n i d sr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考虑到,高温会使蛋 白变性,也就是说蛋白质经热处理后,肽链舒展结构 发生变化,大量疏水性基团暴露在蛋白质表面,蛋白 质发生热变性,蛋白质溶解性急剧下降[1]。但是,很 多研究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Estela L Arrese、S Petruccelli 和 Jorge R Wagner 等[12 - 14]研究者对高温处 理后 的 大 豆 分 离 蛋 白 溶 解 性 进 行 了 研 究,发 现 100 ℃ 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仍然具有较高的溶解 性。
关键词 改性 蛋白质 溶解性 中图分类号:TS20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0174(2011)08 - 0123 - 06
蛋白质产品由于良好的功能特性和较高的营养 特性已经被 广 泛 的 应 用 于 食 品 行 业,用 来 改 善 食 品 的质地和 营 养 等。 依 据 来 源,蛋 白 质 产 品 可 分 为 植 物性蛋白质产品和动物性蛋白质产品。由于不同来 源蛋白质的 氨 基 酸 组 成 的 差 异,造 成 了 蛋 白 质 功 能 性的差异[1],其 中 溶 解 性 是 蛋 白 质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功 能特性。蛋白质的自身结构和溶液中的 pH 值、离子 强度以及 温 度 等 都 是 蛋 白 质 溶 解 性 重 要 的 影 响 因 素[2]。蛋白质的溶解性可表达为氮溶解指数( NSI) 和蛋白质分散指数( PDI) 2 种。
Choi 等[15]利用微波技术对大豆进行处理,结果 发现大豆细 胞 微 结 构 明 显 被 破 坏,能 明 显 的 提 高 可 溶性大豆蛋白的含量。经过微波处理过的鳕鱼可溶 性蛋白质,经 SDS - PAGE 分析发现分子质量明显降 低,较大分子质量的亚基消失,出现两条 20 ku 的新 条带,证明鳕 鱼 蛋 白 质 通 过 微 波 处 理 后 发 生 了 降 解 作用[16],使得鳕 鱼 可 溶 性 蛋 白 质 含 量 提 高。 微 波 造 成水分子激 烈 的 原 地 震 动,使 得 水 分 子 与 蛋 白 质 分 子相互碰撞 次 数 增 加,这 种 震 动 和 撞 击 造 成 了 大 量 的能量聚集,当 达 到 一 定 程 度 后 便 会 向 外 释 放 大 量 热[17]。由于微波的辐照和产生的大量热从而导致蛋 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蛋白质分子质量减小,亲水 性氨基酸残基大量暴露,溶剂化能力增强,蛋白质溶 解性提高。
超声波的瞬态空化作用使能量密度高度聚集, 故能在崩溃 瞬 间 作 用 产 生 高 压、高 温 等 一 系 列 极 端 物理效应[9],从而使蛋白质分子发生了结构的变化, 溶解性提高。利用超声波处理可较好的提高蛋白质 的溶解性。
研究证实,超 声 处 理 有 效 地 提 高 了 蛋 白 质 的 溶 解度,Wanlop Chanasattru 等[10]认为经超声波处理过 的球状蛋白 质,蛋 白 质 分 子 性 质 和 在 溶 剂 化 能 力 发 生了改变,使得蛋白质体积缩小,在溶剂中的可压缩 性增强,从 而 使 蛋 白 质 更 易 分 散 在 溶 剂 中。同 样 Jambrak 等[4 - 5]利用 20 kHz 的超声波探头处理乳清 蛋白和大豆 蛋 白 后,认 为 蛋 白 质 溶 解 性 明 显 提 高 的 原因是由 于 超 声 波 的 空 化 作 用 使 得 蛋 白 质 结 构 展 开,肽 健 断 裂,蛋 白 质 分 子 质 量 减 小,更 多 的 亲 水 性 氨基酸处在外层; 但 Chuan - He Tang 等[11]持相反的
2011 年 8 月 第 26 卷第 8 期
中国粮油学报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Vol. 26,No. 8 Aug. 2011
不同改性方法对蛋白质溶解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任为聪1 程建军1 张智宇1 赵伟华1 朱秀清2
(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1 ,哈尔滨 150030) (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哈尔滨 150030)
NSI = 水溶性氮 × 100% 样品中总氮
PDI = 水分散蛋白质 × 100% 样品中总蛋白质
大量的研究发现蛋白质的功能性与溶解性有着 密切的联系,通 过 蛋 白 质 的 溶 解 性 来 体 现 其 他 的 功 能性[1,3]。随着蛋白质溶解性的提高,蛋白质的凝胶 性、乳化性和发泡性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4 - 8],因此 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蛋白质 改性技术的 不 断 发 展 和 研 究 手 段 的 不 断 更 新,蛋 白 质改性的机 理 的 研 究 不 断 深 入,研 究 表 明 蛋 白 质 结 构的变化 直 接 影 响 蛋 白 质 的 溶 解 性。 现 在,通 常 采 用物理方法、生 物 酶 方 法 和 化 学 方 法 改 变 蛋 白 质 高
1. 4 静态超高压改性 食品的高 压 处 理 技 术,一 般 是 指 将 密 封 于 柔 性
容器内的食品置于以水或其他液体作为传压介质的 压力 系 统 中,采 用 高 静 水 压 处 理 食 品,以 达 到 杀 菌、 抑酶和改善食品的功能特性等作用。静态超高压能 使蛋白质分子相互聚合成为聚合物,分子质量增大, 有利于与水相互作用,在水中形成 100 ~ 200 nm 的微 粒。试验证明,压力从 0 ~ 600 MPa,蛋白质溶解性先 下降后上升[18]。Wang XianSheng 等[6]发现经过静态 超高压处理 过 的 不 同 品 种 大 豆 分 离 蛋 白,随 着 压 力 的增大,溶解性呈现非线性的变化,并且达到最大溶 解度时所需的压力不同。通过对表面疏水性和表面 巯基的测定 发 现,蛋 白 质 高 级 结 构 在 处 理 过 程 中 不 断变化,蛋白质疏水作用力和共价键( 二硫键) 共同 决定着可溶性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我们通过 热 处 理 高 温 变 性 豆 粕,蛋 白 质 的 溶 解 度也得到显著的提高。通过研究发现高温条件下大 豆分离蛋白的高溶解性是由于 7S 和 11S 之间的亚 基通过二硫 键 重 新 结 合,疏 水 作 用 力 使 得 疏 水 性 基 团向新聚合物中间聚集,形成可溶性聚合物,因此加 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溶解性。 1. 3 微波改性
摘 要 溶解性是蛋白质主要的功能特性之一,更重要的是,溶解性是蛋白质生理功能特性及其他加工 功能特性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蛋白质溶解性的物理、生物酶及化学改性 3 大类改性方法进行了分类论述, 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对蛋白质溶解性的影响。其中,物理方法介绍了微波、超声波及热处理等方法; 生物酶方 法介绍了木瓜、碱性及胰蛋白酶等处理方法; 化学方法介绍了不同活性基团的改性方法。分别对各种改性过 程中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和蛋白质溶解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物理、生物酶和化学等方法等来引 起分子结构的微变化,可使人们获得各种符合预期的性能优良的蛋白产品。
伴随着压力的变化,蛋白质发生聚合,形成分子 质量更大的 聚 合 物,这 些 聚 合 物 将 阻 碍 蛋 白 质 溶 解 的疏水性氨 基 酸 残 基 掩 蔽 在 聚 合 物 中 心,这 些 疏 水 性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形成了蛋白质非共价键维持 聚合物的稳定性。由于非共价键的键能较低较不稳 定,因 此,当 聚 合 物 初 步 形 成 时,中 心 部 分 半 胱 氨 酸 残基相互作用形成更为稳定的共价键( 二硫键) 。 1. 5 超高压均质改性
均质处理过 程 中,剧 烈 的 处 理 条 件,如 高 压、剪 切力、空穴爆炸力和温度会导致蛋白质特性的变化。 对经过超高压均质改性处理过的蛋白质溶解性提高 的机理,学术界持两种观 点,一 种 是 Sang - Ho Lee 等[19]研究发现经 过 超 高 压 均 质 处 理 的 乳 清 蛋 白,蛋 白质二级结构的 α - 螺旋和 β - 折叠均减少,高级结 构舒展,大量疏水基团暴露并相互之间吸引,形成可 溶性聚合物。而另一种是涂宗财等[20]认为经过超高 压均质处理 的 花 生 蛋 白 质 的 肽 链 被 打 开,溶 解 度 上 升。这是由于凝聚的球状的大豆分离蛋白经处理后 逐渐解缔和 伸 展,蛋 白 质 分 子 解 聚 成 一 些 更 小 颗 粒 亚基单位( 7S 的三聚体解聚变成单链,11S 的亚基分 离) 而且亚基单位进一步有一定程度的伸展,使得球 状蛋白质内 部 的 极 性 基 团 和 疏 水 基 团 暴 露 出 来,蛋 白质分子( 颗粒) 的表面电荷分布加强,围绕着新暴 露的极性基 团 的 结 合 水 增 多,蛋 白 质 的 水 化 作 用 增 强,溶解性也得到了改善[21]。 1. 6 脉冲电场改性
Li Yingqiu 等[22]利用脉冲电场对大豆分离蛋白 处理后,发现调整适当的脉冲强度和时间,大豆分离 蛋白产生极性并且亚基分解、高级结构开始伸展,分
第 26 卷第 8 期
任为聪等 不同改性方法对蛋白质溶解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125
子构象变化,导 致 表 面 巯 基 和 表 面 疏 水 基 团 被 埋 藏 于分子内部,增强了蛋白质与水的相互作用,使得蛋 白质溶解性提高。
2 酶法改性蛋白质溶解性
蛋白的酶法改性是指通过蛋白酶部分降解蛋白 质,或增加其 分 子 内 或 分 子 间 交 联 或 连 接 特 殊 功 能 基团,改变 蛋 白 质 的 功 能 性 质。 酶 按 来 源 可 分 为 动 物性蛋白酶( 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 、植 物性蛋白酶( 菠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 酶等) 和微生物蛋白酶( Alcalase 碱性蛋白酶、中性蛋 白酶和复合蛋白酶等) 。 2. 1 植物性蛋白酶改性
不同的物理改性方法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蛋白 质的溶解性,其 主 要 通 过 极 端 的 物 理 效 应 改 变 蛋 白 质二、三和四级结构,或形成以不同化学键连接的可 溶性聚合物,使蛋白质亲水基团外露,蛋白质溶剂化 能力提高,溶 解 性 及 其 他 相 关 功 能 性 得 以 提 高。 但 具体的反应 机 理 尚 无 统 一 定 论,有 些 仍 存 在 相 反 的 理论假设,因此需要科研人员不断的探索,去找到真 正的答案。 通 过 物 理 改 性 的 蛋 白 质 无 毒 副 作 用,可 大规模生产,但耗能较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