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新闻翻译理与实践
翻译理论与实践(全套)PPT课件

•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
20
第一章:翻译概述——翻译的定义
(5) 选择有参考译文的文本,进行对比学习;(6) 来自请别人修改或校正。16
导学——参考书
参考书:
1.《英汉互译实用教程》,郭著章、李庆生 编著,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张春柏 编著,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6年。
3.《英汉翻译概要》,靳梅林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 社,1998年。
13
导学——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导学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注:可能 因授课实际情况,课时安排会做适当调整。
课时 2 2 2 2 2 2 4
14
导学——学法指导
译者素养:
➢译者的素质: 外语素质 语言敏感度 心理素质
Main Language points: 1.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nguage family 2. Comparative studies of word buildi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3.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yllable
2. 研究译作范本
从中摸索翻译的规律和技巧,对比不同译本的处理和效果。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日报》新闻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关联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日报》新闻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关联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日报》新闻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导言作为一种高级文化艺术和交流方式,翻译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理解和表达的问题。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介绍关联理论在《中国日报》新闻汉译英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是获取语言意义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的语义关系,我们试图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度。
一、关联理论概述关联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Rochard Levinso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语义是通过词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来构建的。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原文的语义关系,并将其准确地表达到译文中。
二、实践方法为了应用关联理论进行翻译实践,我们选择了《中国日报》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
考虑到该报的官方性和权威性,我们希望通过翻译将这些新闻内容传达给英语读者。
以下是我们的实践方法:1. 选择新闻报道我们选择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包括国内外时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报道在语言和风格上都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希望能够将它们准确地翻译成英文。
2. 分析原文关系在对原文进行分析时,我们首先要理解每个单词和句子的意义,然后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包括词与词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上下文关系等,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
3. 确定翻译策略根据原文的关联关系,我们决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对于同义词,我们选择使用近义词进行翻译,以保持语义的连贯性;对于反义词,我们采用相反的词语进行翻译;对于上下文关系,我们注意到原文的意思可能依赖于前后文的语义,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原文的语义连贯性。
4. 翻译实践在翻译实践中,我们遵循以上的方法进行翻译。
我们首先进行初稿翻译,然后对翻译进行反复修改和校对,以保证翻译质量和准确度。
三、实践结果通过关联理论的指导和以上的实践方法,我们成功地将《中国日报》的新闻文章翻译成了英文。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练习及答案

一.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之教案目录第1讲“翻译”溯源第2讲翻译的本质第3讲翻译的标准第4讲翻译面面观第5讲翻译必有“失”/ 失于此而得于彼(两讲合并)第6讲翻译与联想第7讲翻译与语法第8讲翻译与语体第9讲翻译与语篇第10讲英汉十大差异第11讲形合与意合第12讲代词的困惑第13讲Connotation的翻译第14讲翻译与词典第15讲以“模糊”求精确第16讲落笔知轻重译文讲分寸第17讲翻译最难是口吻第18讲翻译与形象思维第19讲翻译与灵感思维第20讲英语修辞的翻译(包括连接三讲)第21讲翻译中的文化冲击第22讲思维是语言的脊梁(两讲合并)第23讲翻译美学之思考(两讲合并)二.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之教案目录第1讲汉译英呼唤文字功力第2讲语篇与翻译第3讲:英汉语美感比读(两讲合并)第4讲:理性概译:翻译之坦途第5讲:英语句式的亮点:非人称主语句(两讲合并)第6讲:汉译英有用的句型(两讲合并)第7讲:类析汉译英常见拙译(三讲合并)第8讲:从“湖光山色”的英译说开去(两讲合并)第9讲:Denotation和Connotation(两讲合并)第10讲:翻译,你的本质是什么?第11讲:归化与异化----汉语习语的英译一.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之练习第1讲“翻译”溯源试将下列文字译成汉语:1/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1969)2/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follows: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3/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A. F.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参考译文1/ 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笔记-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211、985学长学姐组建为大家答疑解惑笔记备份: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比较遵照原文语言结构的译法就是直译,并不专指“逐字”的程度在经济、科学、新闻、政论等语篇中,语言形式不是关键因素,在英汉翻译中发挥中文的优势是译者始终要努力的方向。
功能对等>形式对等既然已传达信息为主,那么介绍原语文化不应以牺牲译入语为代价,否则靠近原语的译法会生成很多不符合译入语习惯的句子。
以读者为中心而非作者,在英译汉中尤为突出翻译本身就是一件让人左右为难的事。
英汉语义对比:举例如democracy中西感觉是不一样的;It is not funny译成这不好笑,根本没有将说话人愤怒的情感表达出来。
汉语是人治的语言,印欧语系是法治的语言句法对比:一、英语重形合,汉语则重意合: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何等简洁,不须加动词即可表情达意。
汉语结构较为松散,重意念。
将一个重形合的语言转化成重意合的语言,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将形合的特点transfer到意合的语言中,现在很多译文充斥着洋腔洋调,却美其名曰“忠实原文”。
二、状语对比------------------------状语从句的译法,参考中国翻译和本书翻译技巧定语对比--------------------------定语从句的译法,参考中国翻译和本书翻译技巧被动句对比-----------------------译法参考中国翻译和本书翻译技巧篇章结构的不同实际上是思维结构不同在语言上的反映。
汉语中所谓的“布局谋篇”就是我们翻译当中牵涉到的语段篇章的安排问题。
英汉翻译是否保留原句的布局特征,还是应该采用译入语的布局特征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贪懒的办法也是译者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译者根本就没有真正看懂原文。
第二个问题是译者的翻译思想有问题,认为这类贴近原文的译法才是忠实的译法。
正确的翻译思想应该是译文必须像中文,不带翻译腔,因为原文有原文读者读时并没有翻译腔。
《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讲解

荆楚理工学院《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翻译理论与实践二、课程代码:三、课程管理:外国语学院(部)英语本科教研室四、教学对象:09级英语(本科)专业五、教学时数:总时数72节,其中课堂讲授36节,教学实践36节。
六、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基础课七、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教学目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翻译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讲解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指导翻译实践,把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技巧转化为翻译表达能力。
通过反复实践加强翻译基本功,深化对英汉文化的领悟,提高学生的百科知识、文化再现能力、译文对比分析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要求1.课堂教学要求:在理论知识讲授的同时,辅以充分、典型的译例分析,通过活跃的课堂师生互动,把枯燥的理论课变得成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受学生喜欢。
分不同文体选择适量单、长句练习和语篇练习,口头翻译课课做,书面实践周周做,练习反馈时时做。
实行课后作业全批、全改、全讲解,有针对性检查指导学生实际翻译实践活动。
2.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利用文体分析法分析和识别汉英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文体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初步进行忠实通顺的英汉互译实践。
从而能在毕业以后能较快适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工作,在各行各业的英汉翻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更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翻译人才的要求。
八、相关课程衔接:《语法》、《英汉文化对比》等九、考核方式:笔试十、教学纲目: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西翻译理论简史,明确翻译的定义和翻译的目的,熟悉翻译标准和译者的素质与条件。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纠正学生认为翻译就是一一对应的英汉转换和翻译课就是死板枯燥的理论教授的错误观念,使其认识到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
教学难点:介绍翻译的标准和译者的素质与条件,使学生改变翻译课枯燥难学的观念,同时感受到翻译的乐趣。
汉英翻译实践课学习计划

汉英翻译实践课学习计划一、学习背景当前,汉英翻译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我决定参加一门汉英翻译实践课程。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提高汉英翻译的能力,包括词汇、语法、语篇分析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素养。
2. 培养熟练运用多种翻译工具和资源的能力,包括双语词典、专业词典、语料库等。
3. 提高对不同领域文本的理解能力,包括新闻、文学、商务、科技等多种类型的文本。
4. 培养对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包括功能对等、文化对等、信息对等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5. 提高汉英翻译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速度、准确度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三、学习内容1. 词汇和语法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外阅读,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词汇和语法水平。
2. 语篇分析和翻译策略:学习语篇分析的方法和翻译策略的运用,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翻译工具和资源的应用:熟练掌握双语词典、专业词典、语料库等翻译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4. 不同领域文本的翻译练习:通过翻译不同类型和领域的文本,提高对文本内容和语境的理解能力。
5. 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系统学习翻译理论,了解不同翻译模式和方法,为实际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6. 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进行大量的实际翻译练习,提高翻译速度、准确度和表达能力。
四、学习计划1. 每天坚持背诵和复习100个常用词汇和短语,提高词汇量和运用能力。
2. 每周阅读一篇英文新闻报道,并进行翻译练习,提高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能力。
3. 每月选取一个专业领域,进行相关文献的翻译练习,提高对不同领域的翻译能力。
4. 参加翻译实践课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和翻译练习,加强对翻译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5. 结合实际工作和学习计划,定期总结和反思翻译练习的成果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关于英语新闻汉译的研究报告

关于英语新闻汉译的研究报告关于英语新闻汉译的研究报告 1.1背景介绍新闻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的喜爱,也成为国际信息咨询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在文化和信息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由于各国使用的语言的不同,因此必须把新闻翻译成能被读者所熟悉的目的语,最终才能实现交流的目的。
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在词汇、语法、修辞、语言使用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
译者在汉译新闻英语时不仅要注意译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表达的连贯性,还有语言的新颖与简洁性,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1.2英语新闻汉译的研究价值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国家与国家间加强信息的准确传达及交流。
新闻是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文本,最能直接便捷的传播信息,促进不同国家民族进行交流沟通。
为了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人们每天都要阅读各式各样的新闻,新闻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英语新闻的翻译与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英语新闻的翻译就像一座桥梁,为中国读者了解世界搭建起良好的平台。
因此,英语新闻的翻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
2英语新闻文本分析2.1文体特征信息文本的语言以简洁、准确、客观、务实、具体为特点。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文体,肩负着向读者传递准确的消息,并且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重任。
新闻语言的这些特殊功能及本质特征决定了新闻语言具有具体、准确、简明、通俗等特征。
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核心,它要求新闻报道的必须是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简明性是指新闻的语言必须简洁明了,避免繁杂罗嗉。
而通俗是指新闻语言必须大众化,通俗化。
尽量避免专业术语的出现,充分利用群众语言。
2.2词汇特征首先,新闻报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并且出于简洁和节省版面的需要,新闻的篇幅一般短小,语言简明。
英语新闻的简洁明了的特点在词汇的选择上有充分的体现,常使用缩略词和小词,经常省略冠词、介词、动词、代词、助动词等,有时还会自创一些新词。
其次,由于新闻读者范围广泛,文化水平也高低不同,这就要求新闻尽量使用大众化语言。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展开全文第一部分翻译技巧篇复习笔记第1章翻译的基本概念和问题一、翻译基本问题的提出1. 翻译的定义(1)语际翻译与语内翻译广义地说翻译包括的范围很广,甚至可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
本书讨论的翻译就是指如何将某一语言活动的言语产物转换到另一语言中去,也就是语际(interlingual)翻译。
严格地说,翻译还应包括某一语言内不同变体间的转换,也就是语内(intralingual)翻译。
这两类翻译在本质上颇有雷同之处,而且其核心问题都是如何把原文的意思在译文中说出来。
(2) 探索翻译的新概念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各类应用语言学分支学科应运而生,探索翻译的工具越来越得心应手,出现了许多关于翻译的新的概念,如“忠实”、功能对等、等值、信达雅等等。
但翻译的本质仍然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内进行交流的过程。
概括来说,翻译的定义就是把原文中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出来。
2. 原文意思在译文中的表达在翻译过程中,有些句子如照字面直接译过来意思就会不够清楚。
(1) 句子中的有些意思会紧紧地结合在语言本身的形式上使得译者将语言的形式照搬。
例: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译文】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
【解析】本句中it为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后面的that从句。
从翻译技巧上看,可先译that从句,后译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但是鉴于原文的语言形式有一种讽刺的口吻,译者有必要依照原文的句法结构进行翻译。
(2) 意思和语言结构完全绑在一起,而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上的不同造成了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英新闻翻译理与实践————————————————————————————————作者:————————————————————————————————日期:汉英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语言文学汉英新闻翻译理论与实践祝东江摘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汉语新闻被翻译成英语。
在这个过程中,有成绩,也有不足。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新闻翻译,尤其是汉语新闻翻译的特点、原则,系统介绍了汉语新闻的标题、导语和正文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汉语新闻特点和原则翻译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在许多重要国际场合都能看到中国元素,听到中国声音。
相对世界强国来说,我们的对外传播力度、强度、精准度都难以与之相比。
目前,中国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外介绍自己。
[1]如果有一批新闻业务精通,英语应用娴熟,国际视野开阔的新闻写作者或翻译高手,我国的对外传播就能顺利开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扭转我国目前在国际舞台上的被动局面,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
一、对外传播及特点对外传播是通过中国人自主创办或与外国人合办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以境外人士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而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对外新闻报道有以下3个特点[2]:1.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对象是能够阅读和听懂英语的外国人,其目的是让外国人熟悉和了解中国新闻事件,明白中国的观点,创造有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并帮助树立有利中国国际形象。
2.采用西方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
根据他们的实际接受水平,以他们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新闻创作。
3.传播效果应该以国家为主导。
树立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应以国家为主导,符合党和国家的内外政策。
二、新闻特点和翻译特征新闻具有时效性、显著性、重要性、地理相邻性、矛盾性、冲突性、独特性和人情味的特色,具备权威、精确、时事价值、即时性、简洁和特定框架格式的特点。
其中刘教授对“新闻翻译”做出如下定义:“新闻翻译就是运用目的语表达原语新闻,因此目的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原语报道中的新闻信息,而且和原语读者拥有近乎相同的感受。
”[3]新闻翻译有4个特征:1.新闻报道强调高效性和集中性,翻译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2.新闻翻译文本应该体现新闻体,倒金字塔形,译文应保持原文的内容和写作风格;3.新闻翻译多采用全译、选译和编译的形式;4.新闻翻译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仔细谨慎,认真核对原语信息,及时完成校对工作。
三、汉英新闻翻译原则(一)时效性原则新闻报道是一种高时效、高强度的工作。
新闻翻译也在时效压力下高速进行,必须速战速决,但不能粗制滥造、草率应付。
新闻翻译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素养,同时具备双语的语言文化修养。
(二)准确性原则对二次传播的受众负责,译者必须力求及时准确,避免失误。
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将原新闻中的错误予以更正,让二次传播的受众不至于被误导。
(三)灵活性原则新闻翻译可根据二次传播的需要,或全文译出,或进行编译;在编译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甚至提供原新闻中没有的背景知识或者解释,以帮助读者顺畅阅读新闻、理解新闻。
(四)翻译出来的新闻应该符合新闻写作要求译文须体现新闻写作的主要特点,其行文体例也应符合“倒金字塔”结构。
语言表达尽量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让更多的译文读者看得顺畅,读得明白。
[4] 四、新闻标题翻译新闻标题是整篇新闻报道中最醒目的部分,是该新闻的灵魂,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整则新闻的浓缩和概括。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标题。
标题用大于正文的文字来概括新闻故事的梗概,或者指明该新闻的要义。
[5]一般来讲,英文新闻标题讲究字字如金,能省略的就省略,能用名词就不用动词短语,在大多数标题里看不到系动词、助动词、连词和冠词;时态多用现在时,以突出新闻的时效性。
中文新闻标题字数可以多一些,因此信息含量更大一些。
标题的翻译质量尤为重要,直译、省译、重组、释义及替换是新闻标题翻译首先选用的几种翻译方法。
如下面四则新闻标题及翻译:(1)中国楼市繁荣走向低迷Chinese Property Boom Starts to Wobble(2)长江经济:是一条龙还是九头鸟Yangtze Economy:a Sequence Connected or Scattered(3)央行宣布加息:采用市场化手段为中国经济降温China raises interest rates by 0.27%(4)中国经贸代表团定于11月访美阵容强大规模空前Largest Chinese delegation to visit US in Nov标题用简短的语言形式向读者传递新闻故事的核心内容,是“新闻广告”,目的在于吸引读者。
标题是新闻的门户和广告,在翻译中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既可以传达原语信息,又可以保留标题的功能。
[6]总的来讲,中文新闻标题翻译成英文时要注意3点:1.内容要准确无误,“忠实”是翻译首要遵循的原则;2.用词要简练,尽量使用具体鲜活的语言,避免抽象晦涩的字词;3.语意要丰富,所有词句应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联想意义,浓缩且精华。
五、新闻导语翻译中英新闻导语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中文新闻导语一般较长,而英文新闻导语较短。
美联社在上世纪90年代要求把导语的长度限制在25个词语之内。
2.西方记者注重时间因素,导语里喜欢用“Today”;而中国记者不太注意,新闻导语中常常是“近日”“最近”“不久前”。
3.英文导语强调实质内容,言简意赅;而中文导语喜欢描写,钟情于修饰表达。
官衔、头衔、政治性术语、修饰性形容词和副词在中文新闻中非常普遍。
[7]如下面的导语:原文:9月15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这天,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全球信息设备委员会和中华商务网共同举办的“第三届电子商务国际论坛(天津)”在美丽的天宇大酒店隆重开幕。
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人才,商界名人齐聚这里,共商电子商务发展大计。
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吕新,外经贸部副部长钟斌,中国社科院高级顾问王国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强以及天津市市长和其他领导出席了论坛。
译文:Sept 15-16,the Third China International E-Commerce Forum (Tianjin,China)was held at Tianyu Hotel.The Forum was jointlysponsored by Tianjin Municipal government,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mmission and China Commerce Website.Present at the Forum were officials and researchers from China’s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ianjin Municipality.翻译新闻导语时,译者应坚持5个原则:1.首先要确定新闻的主题,然后是最能说明主题的新闻事实;2.找出导语中包含的主要新闻要素,即5个W;3.对于中文导语里和新闻主题关系不大的文字材料,应敢于舍弃;4.语言要言简意赅,越短越好;5.尽量在导语使用“今天”的时间因素,并能提供新闻来源。
六、汉英新闻正文翻译按照新闻成品的形式,可以分为全译、摘译、综合翻译三种翻译方法。
具体采用哪种翻译方法,主要取决于原语新闻价值和二次传播的需要。
[8](一)全译全译就是将用汉语写成的新闻全部转化成英语新闻。
这样的新闻一般比较重要,二次传播的价值较高,而且篇幅不会太长。
翻译时,要逐段甚至逐句地翻译,既要译出新闻的深层内容,又要保留其基本结构和风格特点。
当然为了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表达习惯,某些结构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香港学生北上升学人数倍增今年,香港学生被内地大学录取的人数创下新高。
香港考试及评估局的发言人昨天说,今年申请赴内地大学学习的香港学生共772人,有160人录取。
而去年被录取的人数只有59人,前年是53人。
香港考试及评估局受内地1000多所大学委托,负责在香港招生。
今年提出申请的人数是去年的3倍多,去年申请人数是252人。
申请去内地大学学习的香港学生于6月份参加了联合升学考试。
Records SAR Admission to Mainland UniversitiesA record number of Hong Kong students were admitted to mainland universities this year.The spokesman of the Hong Kong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said yesterday that 772 Hong Kong students applied for studies at mainland universities this year and 160 of them were admitted.Only 59 and 53 were accepted in 2001 and 2000 respectively. The Authority was commissioned to conduct admissions in Hong Kong by more than 1000 mainland universities.This year,the number of applicants was three times more than last year’s 252.The applicants sat a 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mainland universities in June.(二)摘译摘译是译者根据二次传播的需要,仅仅将原语新闻中值得外传的部分转化为译语新闻的翻译方法。
摘译时应选择原语新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进行翻译,不能违背原语新闻的中心思想和深层含义,译文也应该尽量保留原语新闻的结构和风格。
摘译时,译者应遵循三个原则:针对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如:天津市统计局,新闻办公室介绍天津市2005年经济发展趋势(2006年1月8日)天津市统计局局长王朝华: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向诸位通报天津市2005年经济发展形势。
过去一年,我市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一个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协调健康发展,继续呈现了“快速、优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