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预测

合集下载

全国高考最新预测作文及范文7篇2023

全国高考最新预测作文及范文7篇2023

全国高考最新预测作文及范文7篇2023全国高考最新预测作文及范文(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只要你有树的种子,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

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结合上述材料,请围绕“成长标准”谈谈你自己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属于单则具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

考生首先要做的是提取材料中阐述的哲理性内涵——成长的标准。

据材料中的第一个句号内容“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

”可知,其哲理性内涵之一是“要学会自力更生,自我成长”;据材料中的第二个句号内容“活着死了都有用”可知,其哲理性内涵之二是“无论生死,都要产生自己的价值和追求的信仰。

能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信仰,最终还是取决于自我,与一切环境无关。

”此作文题的驱动任务很简单,即“结合上述材料,请围绕“成长标准”谈谈你自己的思考。

”,也就是说,要求考生不能脱离材料侃侃而谈,还要结合上述分析出的两个哲理性内涵,再围绕“成长的标准”进行立论。

【佳作赏析】以我之卓越,成国之风景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时代青年,国之栋梁。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棵树,信仰就是那种子,榜样就是那养分,卓越的人生就是一道风景。

在青年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应秉持信仰,汲取养分,以我之卓越,成国之风景。

奠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唐代魏征曾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人生如树,信仰做种;人生如泉,信仰为源。

信仰是人生的根本,信仰决定人生远行的方向。

携信仰前行,黄文秀、石磊等大学生村官在扶贫一线不忘初心;携信仰前行,南仁东用尽生命所有的光,点亮中国“天眼”;携信仰前行,更多的医务人员递交了奔赴抗“疫”一线的请愿书;携信仰前行,歌手韩红奔波在抗“疫”一线,打通了一条充满爱与温暖的《天路》……他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他们活着是风景,死后是栋梁。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预测+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预测+优秀范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预测+优秀范文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赏析:眼光与境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文人孙宝瑄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

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眼光不同,外物有异,结果迥然……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眼光与境界在时光的长河中,书籍如同航标,指引着心灵的航船。

孙宝瑄的话语,如同一缕春风,吹拂着我们的心田,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感悟。

他以简洁而深刻的语句,揭示了看待世界的奥秘:“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

”我想,这不仅仅是对书籍的看法,更是对生活的态度,对世界的理解。

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这何尝不是对我们内心世界的映射,对我们认知方式的反思?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常常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被潮流所裹挟。

然而,当我们以一颗匆忙的心去追逐新的潮流时,是否忘记了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智慧与启迪的旧书?是否忘记了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经典,才是我们真正的精神财富?我曾在一座古老的书店中,亲手触摸那些泛黄的页面,感受那些沉淀着时光的墨香。

在那些旧书中,我找到了先人的智慧,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位智者,向我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传授着生活的智慧。

而面对新兴的文化现象,我又是否能够放下成见,用一颗开放的心去接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兴的文化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花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我愿意以一颗新眼去欣赏它们,去理解它们,去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感动。

眼光的不同,世界的异。

这世界如同一个万花筒,每一次旋转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图案。

我们的眼光,就是那旋转的轴心,决定了我们看到的世界的样子。

我想,这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是那些能够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所发现的。

他们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诗意与浪漫;他们能够在繁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2023年高考热点作文预测【范文10篇】

2023年高考热点作文预测【范文10篇】

2023年高考热点作文预测【范文10篇】2023年高考热点作文预测篇1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也许每个人都是双重的性格,有活泼有感伤,有温柔有倔强。

一个人内心是需要坚硬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当代,风情万种的林黛玉本就难以生存,薛宝钗那样雷厉风行的人才可以独当一面。

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竞争不断压力不减,你不坚强,脆弱根本没人管。

受了委屈,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工作的不顺利等等,都需要自己慢慢消化,外面不会有人宠你照顾你,这个时候不坚强,不让自己变得坚硬起来,便只有淘汰的份,即使淘汰,也不会有人给你半分怜悯半分同情,在这个社会,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都市里的生活与竞争,已经远远超越人们承受的极限,前段时间往上特别流行的一句话说,不管晚上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明日醒来世界依然车水马龙。

没人管你背后的辛酸与无辜,没人会管你内心的挣扎与无助。

在此种境地,你不坚强,脆弱给谁看?哭几声是不是一起哦饿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当然不可能,这个社会,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坚强的人们的存在,才日益快速发展起来。

然而,一个人坚强的久了,生活似乎慢慢就会演变成一种机械化,机械的上班,搭乘公交地铁,下班回家,吃饭,睡觉,一切索然无味,寡淡的几乎将人逼疯。

这个时候,你还会因为听到一首好歌感动的热泪盈眶吗?你还会跟着电影里主人公命运的起承转折或哭或笑吗?上班的路上看到活泼的小学生们蹦蹦跳跳的手拉着手上学,还会不自觉的露出欣慰爱怜的微笑吗?如果你还会,说明你内心还温柔着,你的生活没有被这种所谓的都市规则彻底掩盖。

因为温柔,会为一只猫感动,会为一只鸟驻足,辛苦繁杂的生活过后,偶尔还能享受生活的浪漫,于是一切就不会只是枯燥无聊,会发现这个世界是有童话存在的。

每个人都想尽力过得好,开心一点,无忧无虑一点,单纯一点。

无所谓温柔也无所谓倔强,一个人呆着时,听点音乐打发一下时间,悠扬的旋律缓缓围绕自己,投入整个身心去感受去体会音乐里的世界。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及优秀范文20篇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及优秀范文20篇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1题目:《科技与传统文化共融,创新与传承并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许多传统文化正逐渐被科技所取代。

然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历史积淀,这是科技所无法取代的。

因此,我们应该在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求了显著提高。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许多传统文化正逐渐被科技所取代。

然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历史积淀,这是科技所无法取代的。

因此,我们应该在科技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让两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科技与传统文化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科技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和载体,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同时,传统文化也能为科技发展提供丰富的灵感和素材,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其次,我们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力度。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

最后,我们要推动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一方面,我们要鼓励科技企业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另一方面,我们要鼓励科技企业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产品和服务中,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2题目:数字化时代,我们该如何安放我们的心灵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各种智能设备。

这些智能设备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碎片化。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优秀范文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优秀范文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优秀范文一、从半空中投掷鸡蛋,怎样才能让它完好无损呢?这曾是几个孩子的好奇心。

一位中学老师就此设计了“投蛋竞赛”,要求参赛各队从高处平台上同时投下一个生鸡蛋,落地时不得损坏,取最后落地者为第一名,并强调不准用绳子拴着鸡蛋往下扔。

孩子们的办法五花八门,有一个队别出心裁:他们把鸡蛋装在填充着棉花的木盒里,然后绑在一个小降落伞下面。

最终,该队不仅获得第一名,还被评为“最具创意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优秀范文】:呵护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投蛋竞赛”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到了各式各样的从半空中投掷鸡蛋的方法。

最终的结果,令人赞叹。

由此可知,我们应该呵护好奇心,激发探索欲。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

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为什么成熟的苹果会落地?为什么下雨天会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无数自然现象,能引发孩子的好奇。

这种好奇,会变成一种动力,助推他们去追问,去探索。

由此,知识得以拓展,创造发明不断涌现。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家喻户晓。

而事情的缘起,不过是身为儿童的瓦特,对水烧开后,能冲开壶盖现象的好奇。

爱因斯坦因为发现相对论,名垂青史,而最初的缘起,不过是身为孩子的他,对人若能跑得跟光一样快会出现怎样场景,充满好奇。

在好奇心驱使下,他们萌生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百折不挠精神、“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一往无前拼劲,不断探索,最终收获了累累硕果。

然而,放眼当下,虽然孩子们依然有强烈的好奇心,却在不少时候遭到了一些大人的冷眼,乃至扼杀。

原因就在于,这些大人认为,孩子太好奇,有破坏性,甚至会带来危险性。

譬如,民国时期的一个孩子,就因为对钟表指针为何会按时走动好奇,私自拆开了表。

家长知道后,十分生气,对其斥责、打骂。

好在校长陶行知刚好家访路过。

得知情况后,他及时劝阻家长,然后带孩子和表去修理店,让师傅当着孩子的面,一边讲解钟表运转原理,一边修好了金表。

25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范文6篇

25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范文6篇

25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范文6篇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知道分子是知识的搬运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包装别人的东西,能在不同的语境里进行知识的交换,但无法像真正的知识分子那样进行系统性地开创新知识生产。

当ChatGPT变得更智能,知识搬运工的时代将逐渐落幕,知识分子的独有特质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本卷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分析:本题材料通过对比“知道分子”与“知识分子”的不同角色,揭示了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之间的本质区别。

材料中,“知道分子”被定义为知识的搬运工,他们虽然能在不同的语境中传递知识,但缺乏系统性的知识创新能力。

而随着人工智能(如ChatGPT)的发展,这种知识搬运的功能可能逐渐由机器替代,从而引发对于真正知识分子角色的重新思考。

审题时,应首先明确“知识搬运工”与“知识分子”的界定,进而探讨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知识分子的价值所在。

立意可以围绕知识创新的重要性、人工智能与人类知识分子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展开。

文体上,可以选择议论文、评论或散文等,通过具体事例和深入剖析来阐述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简单搬用材料,而是要结合现实和个人思考,提出独到的见解。

【范文参考】:新时代下的知识变革:从搬运到创新的跃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知识变革。

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我们被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知道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区分。

知道分子,作为知识的搬运工,他们擅长于用自己的语言包装他人的思想,将知识在不同的语境中进行交换。

然而,他们却无法像真正的知识分子那样,系统性地开创新知识生产。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如ChatGPT的崛起,知识搬运工的时代似乎正在逐渐落幕,而知识分子的独有特质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预测及优秀范文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预测及优秀范文

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预测及优秀范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是轨道,还是一片旷野?有的人把人生固定在一条轨道上,执着前行;有的人将人生投向无边的旷野,不断定义自己的人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1】:轨道与旷野,人生的两种风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选择:是沿着既定的轨道,执着地前行,还是勇敢地踏入无边的旷野,不断探索和定义自己的人生?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我想,生活就像一条轨道,它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和节奏。

在这条轨道上,我们可以看到熟悉的风景,感受到稳定的节奏。

就像那列火车,它沿着既定的路线,载着我们驶向既定的目的地。

这样的生活,虽然安全,但也容易让人感到单调。

我记得,在我高中时期,学校里的生活就像一条轨道。

每天早上,我们沿着同样的路线走进校园,坐在同样的教室里,听着同样的老师讲解同样的知识。

虽然这样的生活让我在学业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也常常感到一种束缚,仿佛我的生活已经被固定在了这条轨道上,无法自由地飞翔。

然而,生活也可以是一片旷野。

在这片旷野上,我们可以自由地奔跑,无拘无束地探索。

就像那片广袤的草原,它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我曾经有过一次难忘的经历。

那是一个暑假,我和几个好友决定去探险。

我们背上行囊,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在旷野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困难,有时是迷路,有时是恶劣的天气。

但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学会了相互扶持,学会了在逆境中成长。

在旷野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那些美丽的山川、奇特的植物、神秘的动物,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我在旷野中找到了自我。

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面对挑战,学会了在未知中寻找方向。

当然,选择轨道还是旷野,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2024年语文作文押题预测题目及范文6篇

2024年语文作文押题预测题目及范文6篇

2024年语文作文押题预测题目及范文6篇1.按要求作文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在我们的追梦路上,虽有坎坷,但脚踏实地;虽经历风雨,仍不懈追求;一路上的成长与收获,是时光给予我们的最好馈赠。

请以“梦想因而闪耀”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梦想因坚持而闪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或许是遥不可及的,或许是触手可及的。

但是,无论梦想多么遥远,只要我们肯坚持,梦想就会因我们的坚持而闪耀。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太阳高挂在天空中,炙烤着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

而我,正站在学校的操场上,面对着眼前那条直通终点的赛道,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那天,是学校的运动会,我即将参加1500米长跑比赛。

这个数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从小体质就不太好,跑步一直是我的弱项。

但是,我却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在赛场上奔跑,展现出自己的风米。

比赛开始前,我站在起跑线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

当我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我立刻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了出去。

一开始,我的速度还算可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体力逐渐消耗殆尽,速度也慢了下来。

当我跑到第三圈时,我已经感到筋疲力尽,每一步都像是在脚上绑了铅球一样沉重。

我看到身边的选手们一个个超过了我,心中不禁感到绝望。

这时,我听到看台上传来同学们的加油声:“加油,你可以的!坚持就是胜利!”听到这些鼓励的话语,我心中涌起了一股力量,我告诉自己,我不能放弃,我要坚持下去。

于是,我咬紧牙关,加快了脚步。

虽然我的速度仍然比不上身边的选手们,但我却没有再停下来。

我一步一步地向前跑着,每跑一步,都让我感到无比的艰难。

但是,我没有放弃,我坚持着,坚持着……当我终于跑到终点时,我已经累得喘不过气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velling Abroad
1.近十年来X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境旅游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这种现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Tr aveling Abroad.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ased on the chart and outline gi ven below: Number of people in City X traveling abroad in 1995, 2000 and 2005 1.近十年来X市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境旅游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这种现象可能产生的影响
Travelling Abroad
The diagram shows the numbers of people in City X traveling abroad in 1995, 2000 and 2005. As indicated in the table, in 1995, about 10,000 people in the city went sig htseeing abroad. Five years later, in the year of 2000, the number increased greatly to 40,000. Another five years later, in 2005, the number dramatically tripled, reaching a s urprising peak of more than 120,000. We can see clearly more and more people traveli ng abroad in the last ten years.
One reason for this drastic increas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booming of Chinese eco nomy in these years,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raised the income of the people. With mo re savings in their bank accounts, people no longer regard traveling abroad as a luxury which they could hardly afford before. This may also be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 t in the social culture in China, which have greatly broaded the horizons of the Chines e people and have made them more interested in the outside world. Indeed, few peopl e now can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the sunlight in Thailand, the mysteries in Egypt and the beaches in Australia.
This rapid development in traveling abroad is very rewarding. More Chinese tourists t raveling abroad will surely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 with oth er countries. And also, with increased contacts, there will be better mutual understandi ng between people of these countries. But the greatest benefit travel brings about is th at it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life of the Chinese people.
From the chart we can see people in X city in 1995, 2000 and 2005 growth to travel abroad. In 1995, about 10000 people choose to travel abroad. In 2000,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travel abroad increases to 40000 people. However, in 2005, more than 120000 people choose to travel abroad. 12 times increase in 10 years, why more and more people choose to travel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we know tha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hina's tourism market demand is strong. Chinese tourists travel abroad mainly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ities. People choose to travel abroad is probably out of curiosity, crazy about foreign scenery, can also be a demand for luxury goods.
With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people traveling abroad, also can appear a lot of problems.
Most of the traveler to overseas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is not familiar with, less travel experience, low level of foreign language will bring a lot of trouble
. In addition, the traveling security, cultural differences, habits and customs, etc will be a problem. In traveling abroad to own happiness at the same time, also we need to consider to start
Will E-books Replace Traditional Books?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越来越多
2.有人认为电子图书将会取代传统图书,理由是……
3.我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