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与数据交换系统功能说明

合集下载

金电网安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操作手册

金电网安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操作手册

金电网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操作手册目录•介绍•功能概述•系统要求•系统安装与配置•使用指南登录系统配置安全隔离规则信息交换功能系统管理•常见问题解答•参考资料介绍金电网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是一款用于实现网络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的软件系统。

它能够帮助用户建立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交换环境,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操作手册将指导用户了解系统的功能、安装与配置、使用方法,并提供常见问题的解答,帮助用户快速上手使用系统。

功能概述金电网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安全隔离:系统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安全隔离规则,对不同级别的网络进行隔离,实现网络资源的安全共享。

2.信息交换:系统提供了多种信息交换方式,包括点对点传输、组播传输、广播传输等,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安全认证:系统支持多种安全认证机制,确保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如用户身份认证、数据包加密等。

4.系统管理:系统提供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方便系统管理员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

系统要求金电网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的运行环境需满足以下要求:•操作系统:Windows 7及以上版本、Linux、Mac OS等常见操作系统•内存:至少4GB•存储空间:至少100MB•网络环境:支持TCP/IP协议,并具备访问外部网络的权限系统安装与配置1.下载安装包:从官方网站下载金电网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的安装包。

2.安装系统:根据安装包的提示,选择安装路径和相关配置信息,完成系统的安装。

3.配置参数: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系统的基本参数,如网络接口、安全策略等。

4.启动系统:通过系统菜单或命令行启动系统,等待系统启动完成。

使用指南登录系统1.启动系统后,打开浏览器,输入系统的访问地址。

2.在登录页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按钮。

3.如果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正确,系统将登录到主界面。

配置安全隔离规则1.在系统主界面的菜单中选择“安全隔离规则”。

数据交换平台-产品功能说明-树维信息科技supwindom

数据交换平台-产品功能说明-树维信息科技supwindom

任务执行
应用系统
数据获取
源端邮局
系统状态查询 数据接收
数据输入控制
中心邮局

数据解析

数据入库处理
基础平台产品
3、功能描述
3.2数据交换中心
监控信息管理
数据交换中心
指令处理 指令解析 指令转发
适配器
适配器数据服务注册管理
数据交换控制
管理中心系统
数据接收 数据转换
应用需求 数据转换配置
数据转发
应用路由表
基础平台产品
2、产品概述
2.1 产品目标
1 2
部门内部的信息系统集成,创建部门级数据交换视图,支持部门级整体工 作流程优化。 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集成。 企业级的信息系统集成,形成统一的企业级数据交换平台,支持企业管理 现代化的最终实现。 与合作伙伴,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系统集成,打通企事业单位的上下游数 据链路,支持协同商务,协同政务的实施。 通过与企业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支持企业数据中心、数据仓库等基 础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全面提升企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能力和随需应变 能力。
系统软件层
网络层
基础平台产品
2、产品概述
2.5 产品部署实例
企事业单位内部网A 企事业单位内部网B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
适配器工作站
适配器工作站
适配器工作站
适配器工作站
以太网
以太网
交换中心服务器
数据中心系统
交换中心服务器
数据中心系统
INTERNET
防火墙 防火墙
基础平台产品
1、产品背景
目 录
2、产品概述
3、功能描述

《EDI系统》PPT课件

《EDI系统》PPT课件

第一节 EDI基础知识
EDI在国外的应用情况 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信息技术向商贸领域渗透的产物, 用于计算机之间商业信息的传递,包括日常咨询、 计划、询价、合同、等信息的交换。
第一节 EDI基础知识
EDI应用 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政府报告、广告、教育、司
第二节 EDI系统的构成
二、EDI标准
1、EDI的标准组成:
EDI网络通信标准:解决通信网络协议问题。 EDI处理标准:研究各种EDI报文互相共有的“公共元 素报
文”的处理标准。 EDI联系标准:解决EDI用户所属的管理信息系统或数 据
库与EDI之间的接口。 EDI语义语法标准:解决报文在国际网络和各系统之间 传
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化。 其中计算机应用是实现EDI的前提条件,数据通信网是实现EDI的技术 基础,数据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关健。EDI一般模型如图示。
(一)计算机应用系统 1、 硬件
(1)计算机:PC、工作站、小型机、主机等均为实施EDI的平台 (2)调制解调器:其功能与传输速度应根据实际需求而决定选择 (3)通信路线:拨号上网或ADSL等,或X.25交换网或租用专线。
第一节 EDI基础知识
补充EDI的特点 1、EDI的使用对象是不同的计算机系统。 2、EDI所传送的资料是业务资料,如发票、订单等。 3、采用共同标准化的结构数据格式(联合国EDIFACT标准) 4、尽量避免人工操作,由收送双方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 5、自动生成EDI报文(而传真或电邮需人工将资料重复输入) 6、EDI具有跟踪确认、防篡改冒领、电子签名等安全保密功能 7、EDI的使用对象是具有固定格式的业务信息和具有经常性业

MSS系统结构

MSS系统结构
二.1.6
OMM用于对系统的交换实体进行管理,包括系统分析、系统维护与信令维护三大部分,主要完成包括权限管理、数据配置、计费管理、性能统计、故障管理、诊断测试、用户跟踪、信令跟踪、版本管理、文件管理、语音装载、业务观察、时钟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
二.2
二.2.1
MPM是MSC/VLR系统中基本的独立模块,可完成本模块内部用户之间的话路接续和信令的处理,可将本MPM内部的用户与其他MPM模块的用户之间的信令和话路接到SNM中心交换网络模块上。
BSC与TC之间的接口称为Ater接口;在TC与MSC之间的接口称为A接口。
一.3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完成GSM的主要交换功能,同时管理用户数据和移动性所需的数据库。MSS子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管理GSM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和GSM移动用户与其它通信网用户之间的通信。
移动交换子系统MSS包括六个功能单元。
OMC
Operation andMaintenanceCenter
操作维护中心
AUC
Authentication Centre
鉴权中心
EIR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Register
设备识别登记器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登记器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一.4
OMC即操作维护中心,用于对GSM系统的交换实体进行管理。包括系统分析、系统维护与信令维护三大部分,具体包括权限管理、数据配置、计费管理、性能统计、故障管理、诊断测试、用户跟踪、信令跟踪、版本管理、文件管理、语音装载、业务观察、时钟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功能。
OMC的功能大部分分布在MSC/VLR、HLR/AUC、BSS等实体中与操作维护相关的有关模块中完成,OMC操作台主要实现OMC的人机接口。OMC功能与一般的维护台功能类似,但需遵守相关规范要求。

交换机基本原理和转发流程总结

交换机基本原理和转发流程总结

交换机基本原理和转发流程总结关键词:以太网集线器Ethernet HUB交换机Switch虚拟局域网 VLAN路由器 Router路由表 Route Table地址解析协议 ARPARP表 ARP TableMAC表 FIB Table三层硬件转发表 IP fdb Table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连接而成。

如果几个计算机网络只是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通信,那么这种“互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此通常在谈到“互连”时,就已经暗示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是可以进行通信的,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计算机网络已经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或称为互联网络,也可简称为互联网、互连网。

下面将从互联网的渐进历程逐一阐述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1、Ethernet HUBEthernet HUB的中文名称叫做以太网集线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广播技术(broadcast),也就是HUB从任何一个端口收到一个以太网数据帧后,它都将此以太网数据帧广播到其它所有端口,HUB不记忆哪一个MAC地址挂在哪一个端口——这里所说的广播是指HUB将该以太网数据帧发送到所有其它端口,并不是指HUB将该报文改变为广播报文。

以太网数据帧中含有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对于与数据帧中目的MAC地址相同的计算机执行该报文中所要求的动作;对于目的MAC地址不存在或没有响应等情况,HUB既不知道也不处理,只负责转发。

HUB工作原理:① HUB从某一端口A收到的报文将发送到所有端口;②报文为非广播报文时,仅与报文的目的MAC地址相同的端口响应用户A;③报文为广播报文时,所有用户都响应用户A。

随着网络应用不断丰富,网络结构日渐复杂,导致传统的以太网连接设备HUB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网络规划和系统集成的需要,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冲突严重——HUB对所连接的局域网只作信号的中继,所有物理设备构成了一个冲突域;②广播泛滥。

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F0/1
F0/3
B
0260.8c01.3333
C
0260.8c01.2222
F0/2
F0/4
D
0260.8c01.4444
未知单播帧,广播帧:执行广播操作Flooding
广播地址在数据链路层表示为FFFF.FFFF.FFFF ,该地址不会被交换机学习到,目的地址为该 地址的数据帧将被交换机扩散
交换机工作原理-MAC地址表形成
在伺机通过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即 在转发前过滤有包错误的分段(64B)
1.2.3 交换机冗余备份与环路管理
冗余备份与环路: 冗余备份与环路易产生: 1、广播风暴 2、多个广播帧副本
概念
1、广播 2、广播风暴以及引起的主要原因
一、广播风暴的形成 二、多个广播帧副本
1.2.3 冗余备份与环路
Switch1 Port1
1.2.2 局域网的三种帧交换技术
1、存储转发:完全接收后转发, 期间进行错误检查和MAC地址表的 路由过滤 缺点:数据帧时延较大
2、直通(伺机通过)
在接受数据帧读取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到缓 冲器中,进行MAC地址表的路由过滤,然后 转发。
缺点:削减了检错能力
3、自由分段即无碎片直通式(伺机通 过+错误检测)
A、MAC地址表的建立
1、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查询信息; 2、交换机记录下源MAC地址,然后向其他的端 口发送查询信息; 3、目的主机接收到查询信息,通过交换机直接与 源主机进行对话,交换机记录下目的主机的MAC 地址。 4、两台主机实行点对点的通信; 5、定时刷新。
交换机工作原理-MAC地址表形成
2、交换机与交换式网络
定义:以交换机为网络中心的网络, 叫交换式网络

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体系结构

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体系结构

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体系结构1、概述数据交换平台是一个用于支持不同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系统。

该平台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和协议,使得各个系统能够安全地传递和共享数据。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体系结构。

2、系统架构2.1 系统组件描述数据交换平台的主要组件,例如:数据接收模块、数据解析模块、数据验证模块、数据转换模块等。

2.2 系统层次结构说明数据交换平台的各个层次结构,如:应用层、服务层、数据访问层等。

2.3 系统通信介绍数据交换平台的通信方式,例如:传统的HTTP协议、MQTT 协议等。

3、数据接收与解析3.1 数据传输方式说明数据交换平台接收数据的方式,例如:文件、API调用等。

3.2 数据解析规则描述数据交换平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的规则,例如:数据格式、字段映射等。

3.3 异常处理说明数据交换平台在解析数据过程中遇到异常时的处理方式,例如:记录日志、发送通知等。

4、数据验证与转换4.1 数据验证规则描述数据交换平台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的规则,例如:数据完整性、数据一致性等。

4.2 数据转换规则说明数据交换平台对验证通过的数据进行转换的规则,例如: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字段提取等。

4.3 数据转换后处理介绍数据交换平台在转换数据之后的处理,例如:数据存储、数据发送等。

5、系统安全5.1 访问控制描述数据交换平台的访问控制策略,例如:用户认证、权限管理等。

5.2 数据加密说明数据交换平台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策略,例如:SSL/TLS加密。

6、监控与管理6.1 监控功能介绍数据交换平台的监控功能,例如:数据传输状态监控、数据处理性能监控等。

6.2 系统管理说明数据交换平台的管理接口和功能,例如:配置管理、用户管理等。

7、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数据交换平台的系统架构图和数据流程图。

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法律名词- 数据保护法:指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的法律法规。

- 知识产权法:指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包括版权、专利、商标等。

ADX-5485 RS-485到四口RS-485数据交换机 说明书

ADX-5485 RS-485到四口RS-485数据交换机 说明书

ADX-5485RS-485到四口RS-485数据交换机使用说明书一、概述:在使用RS-485通信传输数据时,常常遇到因总线上的某个支点故障而造成系统瘫痪,给人们在检查总线上的设备增添不少的麻烦。

ADX5485是一款专为解决复杂电磁场环境下,使用485总线系统要求而设计出RS-485总线多路数据交换机,各端口都具有短路、开路保护功能,当遭受雷击或者设备故障产生时,本产品能将故障点网段隔离,以确保其他网段的正常工作,并可根据信号指示灯快速找到故障所在,用户可根据485数据交换机来改善布线结构,分割网段,提高通信可靠性。

在 RS-485 工作模式,采用的判别电路能够自动感知数据流方向,并且自动的切换使能控制电路,轻松解决 RS-485 收发转换时延问题。

RS-485 输出端口可传输距离大于 1200 米,本产品支持传输速率高达115.2KBPS,为了保证数据通讯的安全可靠,产品内置快速瞬态电压抑制保护器及提供2500V的光电隔离技术,并以每路提供600W防雷技术以防止雷击浪涌引入转换器,有效地抑制闪电(Lighting)和ESD保护。

本产品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道路监控系统及电力采集系统及综合布线系统中,ADX5485支持多级扩展,是一款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的数据转换产品,非常适合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二、性能参数:1、接口特性:接口兼容 EIA/TIA 的RS-232C、RS-485 标准2、电气接口:RS-232/485输入、输出端均为可拆卸外置十位接线端子3、传输介质:双绞线或屏蔽线4、工作方式:异步半双工5、信号指示:电源(PWR)、发送 (TD)、接收(RD)、故障(E1-E4)6、隔离度:隔离电压2500VRMS 500VDC 连续.DC/DC模块7、传输速率:300-115.2KBPS8、保护等级:RS-232接口±15KV ESD保护RS-485 接口每线 600W 雷击浪涌保护9、传输距离:0-5公里(115,200-300BPS)10、产品尺寸:120mmX72mmx22mm11、工作电源:9-36VDC/350mA12、使用环境:-25C到70C,相对湿度为5%到95%三、ADX5485产品连接器相关接线方法如下1、RS-232/RS-485输入端引脚定义参见下表接线柱编号接线柱定义接线柱定义说明1 GND 地线2 GND 地线3 GND 地线4 485-485-信号输入口5 485+485+信号输入口6 GND 地线7 RXD RS232C信号接收端8 TXD RS232C信号发送端9 VCC 外接+9—36VDC电源接入端10 GND 外接电源地2、RS-485输出端引脚定义参见下表接线柱编号接线柱定义接线柱定义说明1 T/R1+输出485+信号2 T/R1-输出485-信号3 T/R2+输出485+信号4 T/R2-输出485-信号5 T/R3+输出485+信号6 T/R3-输出485-信号7 T/R4+输出485+信号8 T/R4-输出485-信号9 GND 隔离地线10 GND 隔离地线四、产品安装及运用ADX5485产品板面共有七个指示灯,上下二端各是可拆卸外置十位接线端子(不能互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传输与数据交换功能说明1需求说明兵器210应用系统中,完成七家成员单位和兵器中心的数据传输工作,七家成员单位的源数据包含有网络采集的数据,兵器中心包含的源数据有网络采集的数据和自身的媒体库数据两种。

2源数据连接说明1)网络采集数据格式说明数据库是oracle10G,具体数据格式参考下面数据库:IP:192.168.12.26SID:testingUSER:bqsjPAWD:bqsj涉及到的表:Classly -分类体系表MutiFiles -视频和音频库WebInfo -采集信息存储的主表WebInfoContent -采集信息主表的关联表【详细内容表】WebSiteRule -采集的站点信息表【采集站点说明】2)兵器中心媒体库数据格式说明详细数据格式请参考“附件目录”中媒体库资源。

兵器中心媒体库总共分为三个“三维模型库”、“国防科技图片库”,“视音频及二三维动画库”。

详细数据格式请参考:《资源库关系.doc》3数据传输匹配说明数据传输的源数据包含网络采集的“正文信息库”、“视频库”,和媒体资源库“三维模型库”、“国防科技图片库”、“视音频及二三维动画库”。

下面将说明源数据与目标库的对应关系,及需要做的数据处理。

3.1网络采集的“正文信息库”源数据库字段查询说明数据处理说明1.源数据CJ_CONTENT字段,对应的是正文内容,内容中可能包括图片标签<imglogo src=’’…./>,需要将图片对应的src值,匹配成目标数据存储的实际路径。

建议: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读取目标数据存储的实际路径。

2.源数据表“WEBINFO”中定义了一个字段“isFetch”抽取每一条数据后,将该字段赋值为“1”,表示该条数据已经被获取。

3.目标数据中其它字段值的获取方式:ID:自动生成,不重复主键;COLLECT_UNIT:对应目标数据库中表SM_COLLECT_UNIT中字段UNIT_CODE值;PAGES:默认值0;PICTURE:存储每篇文章的图片路径,可以存储多个,每个数据之间用半角逗号“,”隔开;图片的路径从正文中解析<imglogo src../>标签获得,入库之前替换成目标数据的实际存储路径。

4.数据统计:要求没入库一条数据,更新当前数据库表中记录的数据总量。

1)表:DB_TYPE按国防分类体系记录数据总量。

每插入一条数据对应分类号的“COUNT”字段增加1,分类号为一级分类号、二级分类号、三级分类号。

3)表:SM_DOCTYPE,按资源类型分库统计数据总量,更新字段DOC_CODE =“DB_SEARCH_WEBINFO”的memo1字段,每新增一条数据对应MEMO1增加1;4)表:DB_SEARCH_WEBINFO_DEFINETYPE更新采集自定义类型的数据量,插入的每条数据对应的DEFINE_NAME字段和表DB_SEARCH_WEBINFO_DEFINETYPE中“DEFINE_NAME”对应,如果存在相同类型名则直接将数据统计字段“COUNT”增加1,如果不存在则建立对应的类型字段“COUNT”默认为0。

5)表:DB_SEARCH_WEBINFO_WEBNAME更新采集数据的来源网站名称,插入的每条数据对应的WEBNAME字段和表DB_SEARCH_WEBINFO_WEBNAME中“WEBNAME”对应,如果存在相同类型名则直接将数据统计字段“COUNT”增加1,如果不存在则建立对应的类型字段“COUNT”默认为0。

5.数据去重:各成员单位的数据入检索中心库前,对数据进行查重。

查重规则:TITLE[标题] +WEBNAME[来源] +ABSTRACT[摘要] 相等时视为重复数据。

*摘要为自动摘要生成。

自动摘要计算:计算是按句做的TFIDF,加权结论句和总括句,处理机制不依赖于语种。

3.2网络采集的“视频库”源数据字段查询说明(*注意:源数据库字段就是中文的):数据处理说明1.源数据中“文件名”标识的是视频文件存储路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将源数据路径替换为目标数据的实际存储路径。

建议: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读取目标数据存储的实际路径。

2.源数据表”MutiFiles”中定义了一个字段“isFetch”抽取每一条数据后,将该字段赋值为“1”,表示该条数据已经被获取。

3.目标数据中其它字段值的获取方式:ID:自动生成,不重复主键;COLLECT_UNIT:对应目标数据库中表SM_COLLECT_UNIT中字段UNIT_CODE值;PAGES::默认值0。

4.数据统计:表:SM_DOCTYPE,按资源类型分库统计数据总量,更新字段DOC_CODE=“DB_SEARCH_WEBVIDEO”的memo1字段,每新增一条数据对应MEMO1增加1。

5.数据查重:每入库一条数据检查数据的重复性,当数据”TITLE”完全匹配时,视为重复数据。

6.DISPLAY_PICTURE:是将视频文件有图像的第一帧的图片做为显示图片,图片生成为固定大小“256*197”,图片存储目录和视频文件相同,命名方式为“记录ID_display.jpg”。

7.FILEFORMAT:存储对应的文件格式,如:.flv。

3.3网络采集的“图片库”将网络采集信息存储到DB_SEARCH_WEBINFO信息表时,将关联到的图片,逐条存储到DB_SEARCH_WEBIMAGE图片库。

字段对应如下表:数据处理说明:1)FILENAME:由picture字段切分成单个图片,每一个图片对应一条记录;2)FILEFORMAT:文件对应的格式。

如:.jpg。

必须包含点;3)FILENAME_THUM:文件缩略图,在没存储一张图片的时候,在相同的目录下生成一张该图片的缩略图,缩略图的像素尺寸固定为“256*197”,命名格式为“FILENAME_thum.jpg”3.4网络采集的“文档库”将网络采集信息存储到DB_SEARCH_WEBINFO信息表时,将关联到的文档,逐条存储到DB_SEARCH_WEBDOC文档库。

字段对应如下表:数据处理说明:4)FILENAME:由SOURCE字段切分成单个文件,每一个文件对应一条记录;5)FILEFORMAT:文件对应的格式。

如:.pdf。

必须包含点;3.5媒体资源库“三维模型库”数据查询说明:数据处理说明:1.源数据表“TabLib2”中定义了一个字段“isFetch”抽取每一条数据后,将该字段赋值为“1”,表示该条数据已经被获取。

2.ID:自动生成,不重复主键;COLLECT_UNIT:对应目标数据库中表SM_COLLECT_UNIT中字段UNIT_CODE 值;PAGES:默认值0;TYPE:默认值为“2”;3.数据统计:表:SM_DOCTYPE,按资源类型分库统计数据总量,更新字段DOC_CODE=“DB_SEARCH_MEDIA”的memo1字段,每新增一条数据对应MEMO1增加1。

4.数据查重:每入库一条数据检查数据的重复性,当数据”TITLE”完全匹配时,视为重复数据。

3.6媒体资源库“国防科技图片库”数据查询说明:数据处理说明:1.源数据表“TabLib1”中定义了一个字段“isFetch”抽取每一条数据后,将该字段赋值为“1”,表示该条数据已经被获取。

2.ID:自动生成,不重复主键;COLLECT_UNIT:对应目标数据库中表SM_COLLECT_UNIT中字段UNIT_CODE 值;PAGES:默认值0;TYPE:默认值为“1”;3.数据统计:表:SM_DOCTYPE,按资源类型分库统计数据总量,更新字段DOC_CODE=“DB_SEARCH_MEDIA”的memo1字段,每新增一条数据对应MEMO1增加1。

4.数据查重:每入库一条数据检查数据的重复性,当数据”TITLE”完全匹配时,视为重复数据。

3.7媒体资源库“音视频及二三维动画库”数据查询说明:数据处理说明:1.源数据表“TabLib3”中定义了一个字段“isFetch”抽取每一条数据后,将该字段赋值为“1”,表示该条数据已经被获取。

2.ID:自动生成,不重复主键;COLLECT_UNIT:对应目标数据库中表SM_COLLECT_UNIT中字段UNIT_CODE 值;PAGES:默认值0;TYPE:默认值为“3”;3.数据统计:表:SM_DOCTYPE,按资源类型分库统计数据总量,更新字段DOC_CODE=“DB_SEARCH_MEDIA”的memo1字段,每新增一条数据对应MEMO1增加1。

4.数据查重:每入库一条数据检查数据的重复性,当数据”TITLE”完全匹配时,视为重复数据。

3.8媒体资源库关联文件导入从媒体库中抽取出每一条信息,还要按照查询出的libID和ItemID,查询相关联的多媒体文件信息(源数据中多媒体文件分三个表存储),来导入到目标库中。

导入图片资源数据查询:数据说明:1.ID:生成不重复的主键;COLLECT_UNIT:对应目标数据库中表SM_DOCTYPE中字段DOC_CODE值;PAGES:默认“0”;FILETYPE:文件类型,默认值“1”;MEDIA:关联表“DB_SEARCH_MEDIA”的ID;2.程序中文件物理路径设置为可配置的。

⏹导入视频资源数据查询:数据说明:1.ID:生成不重复的主键;COLLECT_UNIT:对应目标数据库中表SM_COLLECT_UNIT中字段UNIT_CODE 值;PAGES:默认“0”;FILETYPE:文件类型,默认值“2”;MEDIA:关联表“DB_SEARCH_MEDIA”的ID2.程序中文件物理路径设置为可配置的。

⏹导入文档资源数据查询:数据说明:1.ID:生成不重复的主键;COLLECT_UNIT:对应目标数据库中表SM_COLLECT_UNIT中字段UNIT_CODE 值;PAGES:默认“0”;FILETYPE:文件类型,默认值“3”;MEDIA:关联表“DB_SEARCH_MEDIA”的ID;程序中文件物理路径设置为可配置的;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

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

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

小时侯,受父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

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