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经济的发展ppt19 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精品PPT课件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件包含以下内容
唐诗导入 不同时候南方经济情况 南方经济发展表现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课堂小结 活动与探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纺织业:技术进步
❖大量人口南迁
❖手工业的
❖人民的辛勤劳动
发展
❖统治者采取了一些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 施
❖商品经济 的发展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 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人口众多
江南春
学习历史,需要“大
唐 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胆假设,小心求证”。 假如你是一位历史学 家,在品读了《江南
——《汉书》
这段话说明汉朝时期南方经济是什么状况?
汉朝时期
汉
耕作方式——北方:铁器、牛耕 南方:火耕水耨
南方经 济落后
谋生手段——北方:饲养、种植 于北方
南方:狩猎、采集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 为业。……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 家。
——《汉书》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
秦汉时期,黄河 流域人口多, 经济中心在 北方 。
——《宋书》
原文大意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 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 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 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会稽地区临海靠 湖,有良田数十万顷,肥沃的土地价格很贵。 这是关中的鄠杜地区根本不能比的。荆州的富 饶,扬州的肥沃,渔、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 可以满足各地区的需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 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课件包含以下内容
唐诗导入 不同时候南方经济情况 南方经济发展表现 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课堂小结 活动与探究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纺织业:技术进步
❖大量人口南迁
❖手工业的
❖人民的辛勤劳动
发展
❖统治者采取了一些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 施
❖商品经济 的发展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 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人口众多
江南春
学习历史,需要“大
唐 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胆假设,小心求证”。 假如你是一位历史学 家,在品读了《江南
——《汉书》
这段话说明汉朝时期南方经济是什么状况?
汉朝时期
汉
耕作方式——北方:铁器、牛耕 南方:火耕水耨
南方经 济落后
谋生手段——北方:饲养、种植 于北方
南方:狩猎、采集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 为业。……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 家。
——《汉书》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
秦汉时期,黄河 流域人口多, 经济中心在 北方 。
——《宋书》
原文大意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 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 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 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会稽地区临海靠 湖,有良田数十万顷,肥沃的土地价格很贵。 这是关中的鄠杜地区根本不能比的。荆州的富 饶,扬州的肥沃,渔、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 可以满足各地区的需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 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
《南方经济的发展》PPT实用课件20 华东师大版

东晋南朝时,______成为江南人民的日常 生活用具。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南
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 产经验(主要原因)
经 济
3、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
的 4、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发 5、南方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 展 发展的政策
课堂小结
北方 战乱
人口 南迁
为南方增加 了劳动力
江 南
带去了先进了生产 技术和生产经验
经 济 的
发
淝水
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南
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 产经验(主要原因)
经 济
3、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
的 4、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发 5、南方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 展 发展的政策
课堂小结
北方 战乱
人口 南迁
为南方增加 了劳动力
江 南
带去了先进了生产 技术和生产经验
经 济 的
发
淝水
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
南方经济的发展PPT课件20 华东师大版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时间倒退到东汉末年 北方地区: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抛子弃草间 ——王粲《七哀诗》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萌山中学 甘星巨
南 方 经 济 的 发 展
5分 5分
10分
4、思考人口南迁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 20分 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了生产工具和经验
谈古论今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人口大量流动 ;现在改革开放,人口也大量流动 。这两次人口流动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呢?
自主构建,展示交流
二 、 淝 水 之 战
同学们结合以前我们刚刚学过的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你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来掌握一场战役?
2、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3、人口开始南迁的时间?形成南迁浪潮 ? 东汉末年; 西晋后期形成南迁浪潮 4、南迁地区: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部分到达岭南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一 、 人 口 南 迁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1、人口南迁是何时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2、南迁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 3、根据图示思考人口迁移方向是?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萌山中学 甘星巨
课前小测
以少胜多 , • 1.官渡之战的时间_____ 200年 ,特点________ 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2.曹操为什么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208 ,交战双方曹军 • 3.赤壁之战的时间______ _____和 年 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取胜影响 _____ , 结果 ________ • _________ 。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 4.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战败?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 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无) 千金之家。-《汉书》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 天下。-《宋书》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江南在不同时期的经济 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材料一:反映了汉朝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 方式落后,不发达。 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江南富饶,丝帛满足许多人 的需要。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给南方经济 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C ) A.为南方补充了劳动力 B.带去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C.江南人口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下降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5、南方的造船技术发达,三国时期,派人航海到 达夷洲(今台湾)的是( A ) A.孙权 B.刘备 C.曹丕 D.诸葛亮 6、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 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 A A.建业 B.长安 C.洛阳 D.建康
(1)农业的发展
开辟湖田 改进耕作技术: 稻麦间作种植双季稻; 兴修水利
2.南方经 济发展 的表现
(3)商品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人口众多(建康) 3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织锦(蜀锦) 灌钢法 青瓷 造船业蜀锦红地云珠日天锦
南朝时发明灌钢法
时间: 383年 前秦─东晋 交战双方: 特点: 以少胜多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结果: 东晋大败前秦 影响: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
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主要成语
“投鞭断流”、“草 木皆兵”、“风声鹤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PPT课件(3篇)

二、能力目标:
结合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联系当地实际,说说人口 流动、地区交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目标:
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 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东汉
西晋
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魏 蜀吴
十六国 东晋
隋朝
300
一、南方政权的更替
1.全国政局特点: 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南方经济的发展
1、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 陈均建都于建康(南京)
2、江南发展
东汉
(25——220)
魏
(220)
蜀吴
(221) (229)
西晋
(265——316)
北朝
十六国
隋
南朝
东晋
宋、齐、梁、陈
二、人口的南迁
原因:逃避战乱
特点: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手工业: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丝织业成为上升中
的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造船、冶铸、 造纸、制漆、制瓷等都比较发达。
商业:建康、京口、吴郡、余杭等商业城市;
广州、鄮县新崛起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海贸:东:高句丽、百济、新罗、日本及南 洋诸国
西:天竺、波斯、大秦
南方经济的发展 优质课课件

——《宋书》
原文大意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 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 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 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会稽地区临海靠 湖,有良田数十万顷,肥沃的土地价格很贵。 这是关中的鄠杜地区根本不能比的。荆州的富 饶,扬州的肥沃,渔、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 可以满足各地区的需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 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
说明: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3)思考: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 有何启示?
发展经济要提高劳动者素质; 改进生产工具; 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
(1)材料一表明,东汉以后南方和北方社会状况有什 么不同?
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材料二:西汉至唐朝南方人口的变迁
(2)材料二中南方人口有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口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变化: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增大。 主要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农业
开辟湖田、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 纺织业: 技术进步
手工业
冶铸业: 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 青瓷烧制技术高
造船业: 造船技术发达 三国时,孙权派人航海到达夷洲(今台湾) 商业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城市繁荣、建康(今 南京)人口达到百万。
南朝时期
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 曩(nang)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 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 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鄠 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 有全吴 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 历史意义: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 展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以后 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 基础。
原文大意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 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 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 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会稽地区临海靠 湖,有良田数十万顷,肥沃的土地价格很贵。 这是关中的鄠杜地区根本不能比的。荆州的富 饶,扬州的肥沃,渔、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 可以满足各地区的需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 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
说明: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3)思考: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 有何启示?
发展经济要提高劳动者素质; 改进生产工具; 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
(1)材料一表明,东汉以后南方和北方社会状况有什 么不同?
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材料二:西汉至唐朝南方人口的变迁
(2)材料二中南方人口有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人口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变化: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增大。 主要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农业
开辟湖田、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 纺织业: 技术进步
手工业
冶铸业: 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 青瓷烧制技术高
造船业: 造船技术发达 三国时,孙权派人航海到达夷洲(今台湾) 商业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城市繁荣、建康(今 南京)人口达到百万。
南朝时期
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 曩(nang)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 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 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鄠 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 有全吴 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 历史意义: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 展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以后 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 基础。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PPT课件

——《汉书》
这段话说明汉朝时期南方经济是什么状况?
2020年10月2日
5
汉朝时期
汉
耕作方式——北方:铁器、牛耕 南方:火耕水耨
南方经 济落后
谋生手段——北方:饲养、种植 于北方
南方:狩猎、采集
2020年10月2日
6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 为业。……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 家。
他 们 南 迁 到 了 今 天 的 哪 些 省 份 ?
23
祖 逖 2020年10月2日
和祖逖相关的 成语
闻鸡起舞
枕戈待旦
击楫中流
24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 带来了:
•充足的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南北人民共同努力,开发南
方
2020年10月2日
25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北方,你 会选择南迁吗?
——《汉书》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
秦汉时期,黄河 流域人口多,
经济中心在 北方 。
2020年10月2日
7
三国两晋时期
三国两晋时期,南方已经饲养家禽家畜了,手 这工些业瓷器也反取映得了了当很时大南成方就经,济说出明现南了方什经么济新较情秦况汉?
时2020年期10月有2日 了很大进步。
8
南朝时期
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一 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 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 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 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 之沃,鱼盐 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 天下。
纺织业:技术进步
发展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商品经济初步
制瓷业:青瓷烧制技 发展
南方经济的发展29页PPT

南方经济的发展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训练
1.在隋朝统一前的370年里,我国有多个
政权分立,其中只有一个政权曾统一过
全国,这个政权是( B )
A.曹魏
B.西晋
C.前秦
D.北魏
2.南京是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被誉为“六
朝”古都,其主要原因是( C )
A.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B.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 C.三国至隋朝期间南方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D.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
这说明南方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农业落后于北方、劳动力短缺、 沼泽遍地、榛莽丛生
图片说明了什么?
2.南迁的原因
• 北方:政权林立、战乱频仍 • 逃避战乱
• 南方:相对于北方,社会比较安定 • 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
口流动
3.南迁的范围及方向
东
西
中
4.人口南迁的意义
•改变了南方人少地广、劳动力不足的状况, 有利于荒地的开垦。 •北方人民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推动了南方及地区的经济增长,为农工商的 发展带来新生机。
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出其主要意思吗?
西晋永嘉年间,北方由于战乱(八王之乱和 五胡南下)而遭到严重破坏,城乡满目疮痍,田 地荒芜,一片残败的景象;而长江以南地区,却 还保持太平、安康和丰盛的景象。 说明当时南北方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局面。
二、人口的南迁
1.南方地区的情况
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
5.秦汉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在北方,南 方被称为“南蛮之地”。到了东晋南朝时 期却“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 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
景色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6.下列六朝时期的城市中,属于新崛起
3.人口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发展现象。
我国古代历史上,许多北方官民陆续向
南迁移,形成了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
一次人口流动高峰,这开始于( )
A.秦朝时期
B.西汉初年
C.东汉末年
D.三国时期
4.六朝时期,逐渐成为南方农村的一种普遍
风尚的是( C )
A.一心一意单一经营 B.农家开设手工业作坊 C.多种经营,农副结合 D.商业繁盛
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 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标的道路绝不是坦途。它总是呈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 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计划。这才是明智之举。在自己的事业波峰时,要给自己安排休整点。安 即使是离开自己挚爱的工作也要如此。只有这样,在你重新投入工作时才能更富激情。困难对于脑力运动者来说,不过是一场场艰辛的比赛。真正的运动者总是盼望比 就很难在生活中找到动力,如果学会了把握困难带来的机遇,你自然会动力陡生。所以,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困难。大多数人通过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来看 错,尤其正面反馈。但是,仅凭别人的一面之辞,把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在别人身上,就会面临严重束缚自己的。因此,只把这些溢美之词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点缀。人 人身上找寻自己,应该经常自省。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或静 果有些事你知道需要做却又提不起劲,尽管去做,不要怕犯错。给自己一点自嘲式幽默。抱一种打趣的心情来对待自己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尽管乐在其中。所 战后,要尽量放松。在脑电波开始平和你的中枢神经系统时,你可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增加。你很快会知道自己有何收获。自己能做的事,放松可以产生迎接 面对社会,面对工作,一切的未来都需要自己去把握。人一定要靠自己。命运如何眷顾,都不会去怜惜一个不努力的人,更不会去同情一个懒惰的人,一切都需要自己 你,一时的享受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成功需要自己去努力。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疲软,再加上每年几百万毕业生涌向社会,社会生存压力太大,以至于 力提高自己。看着身边一个个同龄人那么优秀,看着朋友圈的老同学个个事业有成、买房买车,我们心急如梵,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所以努力、焦躁、急迫这些名词 想改变自己,太想早一日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个自己。收藏各种技能学习资料,塞满了电脑各大硬盘;报名流行的各种付费社群,忙的人仰马翻;于是科比看四点钟的 开始早起打卡行动。其实……其实我们不觉得太心急了吗?这是有一次自己疲于奔命,病倒了,在医院打点滴时想到的。我时常恐慌,害怕自己浪费时间,就连在医院 一种浪费。想快点结束,所以乘着护士不在,自己偷偷的拨快了点滴速度。刚开始自己还能勉强受得了,过了差不多十分钟,真心忍不住了,只好叫护士帮我调到合适 我就在想,平时做事和打点滴何尝不是一样,都是有一个度,你太急躁了、太想赶超,身体是受不了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够我们改变 1000前面的那个若是1都不存在了,后面再多的0又有什么用?我是一个急性子,做事风风火火的,所以对于想改变自己,是比任何人都要心急。这次病倒了,个人感觉 乱忙乎才导致的,病倒换来的努力根本是一钱不值。生病的那几天,我跟自己的大学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想让老师帮我解惑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别人也很努力啊 了,为啥他们反到身体倍棒而一无所获的自己却病倒了?老师开着电脑,给我分享了两个小故事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你如 90分,而你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是240分。故事讲完,老师问我明白啥意思没?我说大概猜到一点,你让我再努力点,对吗?不对!你已经够努力了,都 你现在就是那个每次砸倒9个瓶子的人。你累倒的原因是因为你同时在几个场馆玩,每一个场馆得分都是90分,而有些人,则是只在一个场馆玩,玩多了,他就能砸倒1 得分却还是远远超过你。老师讲的第二故事是“挖水井”,一个人选择好一处地基,就在那里一直坚持不懈的挖下去,而另一个人则是到处选地基,这边挖几米,那边 来了,而另一个人则是直到累死也没有挖出一滴水。首先,你必须承认努力是必须的,只要你比别人努力了那么一点,你确实能超过一些人。只是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到的结果只会是永远装不满水桶的半桶水。和老师通完电话后,我调整了几天,也对自己手头上的事物做一些大改变。将目前摆在面前的计划一一列出来,挑出最重要 此类推,排完手中所有的计划。对于那些不是很急的,对目前生活和工作不是特别重要的,先果断放弃。我现在最迫切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七月份的转行新媒体咯, 位。而新媒体所需学习的技能又有很多,那怎么办呢?先挑自己有点底子的,有点基础的,把巩固持续加强。个人感觉自己写还是有点小基础的,所以就给自己一个小 加强文案方面的训练。而另外PS也是做运营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在训练文案的同时,还得练习PS,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练习PS半小时。还有别的吗?不敢有了,两样 一直很喜欢作家刘瑜的一段话: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 什么都没干啊,我寝食难安……这正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我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在等人的时候写 意两件事的衔接点那里扒出细缝,用来回邮件、回短信……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勤奋,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同伴的钦佩。但我很快就发现,我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我 来越焦躁,只要有十分钟的无作为,我就会变得非常慌张!而我的社交时间也不得不尽量地缩短,我甚至不再有功夫交朋友。更可怕的是,我的工作量明明没有变化, 我开始害怕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因为那意味着这一天有更多的事情被贴上了“没完成”的标签。我责备那是自己“无能”的表现,直到我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没有效率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 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这些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 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穷、落后地 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路;促进先进技术 的推广;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兴 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三、南方经济的开发
1.农业
认识六朝是东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 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
东汉
西晋
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魏 蜀吴
十六国 东晋
隋朝
300
一、南方政权的更替
1.全国政局特点: 政权分立、 南北对峙、 分裂混战
多 年 2.南方:
(1)六朝:
都城都在今南京
(2)特点:
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
“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 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 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
百济 、 新罗 、 日本 及南洋诸国的贸易 十分活跃。南方与 天竺 、 波斯 、大秦 的贸易 也通过海路来完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 源头可以追溯到 六朝 时期。
三、南方经济的开发
(1)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农业经济区; (2)技术进步; (3)多种经营、农副结合
丝织业重心由北往南移
建康、京口、吴郡、余杭商业城市; 广州、鄮县新兴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东:朝鲜、日本 西:印度、伊朗、大秦
三个先进农业经济区
经六朝的长期开发,在南方形成了 巴蜀 、 江汉 、 江浙 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
农产品商品化
多种经营、 农副 结合,逐渐成为南方农村 的一种普遍风尚。
牛耕
北方牛耕
南方牛耕
兴修水利
荆
江
大
太湖今貌
堤
手工业
丝织业 重心由 北向南转移。农 家 缫丝养蚕渐 成风气。
课堂小结
一、政权分立和江南六朝 1.政权分立
东汉
魏蜀吴
2.江南六朝: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六朝:孙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城均为今天的南京) 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