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三则学案1无答案冀教版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教学设计1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三、疏通文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逐走:赛跑。走,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欲:想要。河:指黄河。
泽:神话中的大湖。邓林:神话中的森林。
二、字音字形
女娲(wā)周载(zài)爁焱(làn)颛民(zhuān)
鸷鸟(zhì)攫(jué)鳌(áo)涸(hé)狡虫(jiāo)
三、字词解释
1、四极废:天地的四边都崩塌了。四极,天的四边。古人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支撑着天的柱子。废,崩坏,倒塌。
2、兼覆:完全地覆盖(大地万物)。兼,完全。
3、周载:完全地载负(万物)。周,遍,全部。
译文:见课本。
四、自由讨论
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
五、文章主题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气概非凡,本领非凡。而太阳是大自然的象征,追赶太阳就是为了征服自然。
4、爁炎:蔓延焚烧。爁,焚烧,延烧。
5、浩洋:广阔盛大。
6、鸷鸟:凶猛的鸟。
7、攫:用爪子抓取。
8、济:拯救。
9、淫水:泛滥的洪水。
10、涸:水干。
11、颛民:善良的人民。颛,善良。
12、狡虫:猛兽。
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上古时,天塌地陷,烈火、洪水、猛兽、凶禽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为了解救苦难的人们,女娲不畏艰难,补天、除兽、治水,人们得以生存。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word教案

女娲补天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 课文插图投影。
2. 生字词卡片。
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女娲补天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十一、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12.女娲补天1. 女娲为什么补天?2. 女娲怎么补天?3. 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第二课时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么补天?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同步练习(无答案) 冀教版(2021年整理)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同步练习(无答案)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同步练习(无答案)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同步练习(无答案)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快乐积累】1.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字注音.女娲()zhuān民()鸷()鸟干hé( ) 夸父()柘()木堙( )2。
给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地不周.载②水浩洋..而不息③鸷鸟攫.老弱。
④杀黑龙以济.冀州⑤夸父与日逐走.⑥饮于河.渭⑦其鸣自詨.⑧溺.而不返3. 翻译下列句子。
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
⑵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
⑶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
填空。
①神话是关于神仙或深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和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的向往.②《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选自《》,《女娲补天》选自《》。
③常衔西山之木石, .④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5。
请将下面的神话传说故事补充完整。
()射九日( )取火炎帝()()奔月 ( )开天辟地6.运用下面的材料,补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
材料: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著名歌手.他在10年里捐赠钱物近300万元。
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孩子们称他"丛飞爸爸”.他身患绝症里,负担不起医药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三则》女娲补天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第一课时女娲补天
第一课时女娲补天
课前预习
☆(人人必做)
一、收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女娲.()溺.水()干涸.()狡.虫() zhuān( )民
jüé( )取 yín()水追zhú( ) lú( )灰
三、解释下列字词
四级废兼兼覆周周载
浩洋颛颛民鸷鸟攫济
淫水涸狡虫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部分学生选做)
四级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课堂练习
☆(人人必做)
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做了哪四件事?
⑴、
⑵、
⑶、
⑷、
课后作业
☆(人人必做)
1、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①,。
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②,。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⑴在文中填上空缺的句子。
⑵本文选自《》。
⑶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⑷女娲的智慧和勇气让我们折服,试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人定胜天”主题的句子
⑸关于女娲你还了解多少?试写下来。
2、复述课文,评价补充。
①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②各组推选代表和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部分学生选做)
4、课外拓展。
(口语交际)
把你收集的神话传说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
2。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三则》作业设计 冀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三则》作业设计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437002336c1eb91a375d75.png)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培养阅读古代神话的兴趣,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背诵这三则神话。
第一课时练习一、积累整合1、填空(3-5按原文填空)(1)《女娲补天》是一篇--------(体裁),和女娲相关的另一个传说是---------------------。
(2)《夸父逐日》选自--------------- “逐日”是-----------之意。
“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 ----------------------- 。
(3)火滥炎而不灭 ------------------------- 。
(4)猛兽食颛民 ----------------------------- 。
(5)女娲游于东海,------------- ,------------------------ 。
2给下列字注音。
女娲.()滥.炎()颛.民()鸷.鸟()夸父.()柘.木()淫水涸.()溺.而不返()以堙.于东海()二、思考与探究(一)阅读本科的三则神话,完成下列各题。
1、女娲补天的故事表现了“人定胜天”的主题,试试看你能否在文中找出那些句子表现这一主题?----------------------------------------------------------------------------------------2、古代神话故事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请你谈谈对《夸父追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理解。
---------------------------------------------------------------------------------------------------------------------------------------3、精卫为什么要填海?如果精卫真把东海填平,世界会怎么样?---------------------------------------------------------------------------------------------------------------------------------4、你最喜欢三个主人公中的哪一个?为什么?(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女娲补天教学设计1 冀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女娲补天教学设计1 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女娲补天教学设计1 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三则》女娲补天教学设计1 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女娲补天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3、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语句,能有条理地讲这个故事。
2学情分析本课是初中语文的第一课,学生在小学虽已接触过古文,但不够系统,所以一定要逐字逐句分析,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过程.体会女娲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
4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你知道下面的图分别介绍的是哪一个神话故事吗?《精卫填海》、《宝莲灯》……2、你知道什么是神话吗?(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故事,是作者运用想象、虚构、比拟、夸张等,描绘出各具特色的神奇人物,用奇妙的神仙世界再现现实社会,并以此来解释或寄托感情.应该注意的是神话与迷信不同,不能混淆。
)师:我们的老祖先凭着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寄予了他们美好的愿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女娲补天》二、梳理文章脉络1、在你的印象中,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女娲是一个善良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三则复习学案冀教版word格式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第四课时复习课第四课时复习课课前预习☆(人人必做)一、给加点的字注音,依照拼音写汉字女娲(.取y 发鸠(.)溺水(.ín()水)柘(.)枯竭(.追 zh ú( ) l)木白 huì()ú( ))狡虫(.灰溺(.)zhu夸(.)水其鸣自ān()j)父xi āo(üé(河渭(.) y))īn()没二、重点字词讲解四级废兼兼覆周周载浩洋颛颛民鸷鸟攫济淫水涸狡虫夸父每天..与日逐走..入日..欲得饮.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焉文首.喙堙讲堂练习☆(人人必做)阅读理解精卫填海在北方的发鸠山上,长着许很多多的柘桑树,那处生活着一种叫精卫的小鸟。
传说,精卫本是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她长得爽朗灵便,又聪颖又美丽,特别讨人喜欢。
有一天,女娃到东海去游玩,在海边嬉戏,她跑啊,跳啊,玩得快乐极了。
忽然,海上起了一阵狂风,刮得暗无天日,掀起了惊天动地,巨大的海浪翻江倒海地扑向女娃,一下子就把她吞没了。
当海不扬波此后,她的亲人朝着海洋呼喊、搜寻,却再也见不到她往日那可爱的身影了。
可是,小女娃其实不宁愿就这样去世,她的魂魄化成一只美丽的小鸟:身体像乌鸦,脑袋是花的,嘴角是白的,红红的爪子,这就是精卫鸟,她鸣叫的声音,一声声就像呼喊自己的名字。
精卫恼恨海洋无情地夺去了她年青的生命,所以就经常飞到西山衔来小树枝、小石头,投到海洋里面,想把海洋填平。
海洋呼啸着发出嘲讽的声音,对她的行为不屑一顾:“就凭你这么个小不点,还想跟我斗?!”可是倔强的精卫发下誓言,必然要把无情的海洋填平,让它再不能够夺去其他人的生命!她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风和日丽,仍是雷雨交加,总是不停地飞啊,飞啊,做着填海的工作,向到达今天也没有停下来。
1.模拟例句用加下划线的词语造句。
不论是风和日丽,仍是雷雨交加,总是不停地飞啊,飞啊,做着填海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精卫填海”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就凭你这么个小不点,还想跟我斗?!”这句话中,后边用了两个标点符号“?”“!”,请你说说这两个标点符号在一同用有什么作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三则》夸父逐日学案(无答案) 冀教版

1、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第二课时夸父逐日
第二课时夸父逐日
课前预习
☆(人人必做)
一、口语交际:组内复述<<女娲补天>>.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夸父.()河渭.()
三、重点字词解释。
夸父逐日
..入日
..
..与日逐走
欲得饮.饮于河
..不足
..河渭
北饮大泽
..未至
..道渴而死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部分学生选做)
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课堂练习
☆(人人必做)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夸父虽死,但仍为人类造福的句子是:
②表明夸父逐日口渴后的做法的句子是:
③表明夸父逐日的结果的句子是:
④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引入深思,表现最突出的句子是:
2、“逐日”的意思是:怎样理解这一行为?
课后作业
☆(人人必做)
1、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
2、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
3、“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什么?
☆☆开放题(部分学生选做)
4、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
”的结尾?
5、怎样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夸父敢于逐日,你如何看待他?)
答:①从积极角度看:
②从消极角度看:
6、“夸父与日逐走”,夸父是不是自不量力?
答:
7、再读古文,你想对夸父说什么?
☆课外拓展
8、《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精卫填海》这则神话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神话的想象力的特点?
5.为什么说这些语句体现了《精卫填海》这则神话的想象力的特点?
三、检查反馈
1.想一想,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动机与目的分别是什么?
2.《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三则神话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
3、预习导学
(1)、借助工具书,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 )爁( )炎颛( ) 民鸷( )鸟攫( )老弱鳌( )足淫( )水狡( )虫 夸父( ) 发鸠( )柘( )木 白喙( ) 自詨( )
溺( )而不返衔( )西山之木石
你觉得还有那些字的字形字音需要提醒自己和同学注意的,请按以上格式写在下面。
溺: 走: 废: 堙: 赤:
你觉得还有哪些词语还需要重点掌握,写下来考考同学吧
(2)、各组互相检查句子的翻译,掌握文章大致内容。,
三、成果展示:
各组派出代表复述三则神话故事
四、检查反馈
1、给下列字注音
柘( ) 溺( ) 衔( ) 堙( )
颛( ) 涸( )
2、解释加点字
(1)夸父与日逐走 ( )
(2)以堙于东海 ( )
第1课《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三则》
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
2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理解掌握:神话产生的条件及其中孕含的文化含义。生字音、形、义,课文背诵及翻译。
学会运用:翻译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学习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
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一、自主预习
1、学生讲述自己听说过的神话故事
2、了解神话有关知识
神话是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而以非现实的想象和幻想来表现对自然力的征服和支配的一种艺术形象。
四、课后业
1.找出《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中体现神话想象力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在课文所给情节内容基础上,扩写《夸父逐日》这则神话。(要求: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500字左右)
五、教学后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学生诵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翻译本文,并指出理解有困难的句子。(整体感知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及朗读节奏;教师读后学生朗读课文。
2、在小组内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解释重点词语。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有困难的词。
(1)、掌握重点词语
颛民: 鸷鸟: 淫水: 涸: 喙:
课型
新授
课时
2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理解掌握:神话产生的条件及其中孕含的文化含义。生字音、形、义,课文背诵及翻译。
学会运用:翻译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学习人物身上的可贵品质。
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一、自主预习
学生复述课文(任选一则)
二、合作探究
1.三则神话故事的情节分别是怎样的?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女娲补天》这则神话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神话具有想象力的特点?
(3)溺而不返 ( )
(4)四极废 ( )
(5)地不周载 ( )
(6)杀黑龙以济冀州( )
3、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2)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4)夸父与日逐走( )
(5)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
五、教学后记
课题
《中国古代神话三则》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