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气候资料

合集下载

广东省各气候类型特点

广东省各气候类型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有广州、肇庆、梅州、河源、清远、东莞、中山、云浮、潮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的有:茂名、佛山、揭阳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有:深圳、江门、惠州、珠海、汕头、汕尾、阳江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的有:韶关以上四项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热带季风气候:湛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的气候区分布图可以看出,广东省绝大部分位于南亚热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该气候类型分布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

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而从广东省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的广州、东莞、肇庆等市来看亚热带季风气候广州属边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多、霜日少、日照多、风速小、雷暴频繁,年平均气温22度,年平均降雨量1982.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800小时以上,平均相对湿度为68%,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

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8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至12月气温适中,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珠海气候宜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属南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型海洋性气候。

宁静、休闲是人们对珠海的第一印象。

珠海海岸线长604公里,有大小岛屿146个,故有“百岛之市”的美誉。

在珠江口辽阔的水域上,岛屿星罗棋布,大部分集中于东部海域的万山群岛。

珠海市太阳能丰富,年均日照时数为1991.8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6兆焦/平米。

这里气温比邻近珠江三角洲各县市都高,年平均气温为22.4℃,大部分地区全年无霜冻,是中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汕头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3月份。

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

年平均气温18℃~22℃,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35℃~38℃,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

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尤其是在冬季,一些城市常常出现灰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大城市,在近年来也频繁出现灰霾天气,其气候特征值得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灰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广州的灰霾天气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1. 大气污染物排放: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燃煤等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形成灰霾。

2. 天气条件:冬季广州常常出现逆温层,导致空气稳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

3. 交通运输:广州作为交通枢纽,车流量大,尾气排放也是灰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

4. 自然条件: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理环境复杂,加之气候湿热,有利于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滞留。

三、广州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1. 季节性分布:广州的灰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季,尤其是12月至2月份。

这是因为冬季天气稳定、湿度较高,大气污染物易聚集。

而夏季则相对清爽,很少出现灰霾天气。

2. 气象条件:广州灰霾天气一般出现在高压的控制下,逆温层形成,下垫面稳定;湿度较高,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于灰霾的形成非常有利。

3. 污染物组成:广州的灰霾主要由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组成。

颗粒物是灰霾的主要成分,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其中,细颗粒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更高。

4. 污染源分布:广州的灰霾主要受到工业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工业区、交通干道等区域是灰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

四、灰霾对广州的影响1. 健康问题:灰霾天气中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

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和体质较弱的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2. 经济损失:灰霾天气影响了交通、能见度和运输,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此外,灰霾天气也给旅游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东北人在广州生活感受

东北人在广州生活感受

东北人在广州生活感受东北人,或称东北汉人,是指中国东北地区的汉族人口。

东北地区的气候、风土人情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当东北人来到广州这样一个南方城市,他们会有一些独特的生活感受。

一、气候差异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变化较大。

而广州则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气温较为稳定。

对习惯了东北的寒冷冬季和干燥气候的东北人来说,广州的湿热天气无疑是一个挑战。

他们可能会感到不适应,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气候环境。

二、口味差异东北人的饮食习惯偏重于肉类,尤其喜欢红烧、炖煮等热烹炖煮的菜肴。

而广州菜以清淡、爽口为特点,以海鲜和蔬菜为主要原料,口味清鲜淡雅。

对于习惯了东北重口味的人来说,广州菜的清淡口味可能会有些不适应。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人也会逐渐接受并喜欢上广州的特色美食,尽情享受广州的美食文化。

三、生活节奏东北人生活节奏相对较为宽松,注重生活的悠闲与休闲。

而广州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生活节奏较快,人们喜欢追求高效率。

对于东北人来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四、人际交往东北人热情开朗,善于交际。

他们注重朋友间的交流和互动。

而广州人相对比较含蓄,交际方式比较规矩,注重礼节。

东北人在广州的生活中,可能需要适应新的交际方式,学习与当地人友好相处,融入当地社会。

五、生活成本相对于东北地区,广州的生活成本相对较高。

房价、消费水平等方面都比东北要高一些。

对于东北人来说,可能需要认识到并适应这种差异。

在财务上做好规划,并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成本较高的情况。

六、机遇与挑战东北人到广州生活,不仅面临一些适应上的挑战,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许多工作和创业机会。

东北人可以通过学习、进修,提升自己的能力,抓住这些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尽管东北人在广州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但是他们通常都会乐观、坚韧、适应力强。

广州气候

广州气候

广州气候来源:广州气象网广州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多、霜日少、日照多、风速小、雷暴频繁。

气温高――年平均气温21.9℃。

年内以7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为28.4℃。

1月份虽然气温较低,但月平均气温仍在13℃以上。

气温的年较差15℃。

因此,可以说气温终年较高。

多年来,极端的最高气温为39.1℃(出现于2004年7月1日)。

日最高气温30℃或以上的暑热期,自7月11日起至8月20日止,平均为期41天。

多年来, 极端的最低气温为0℃(出现于1957年2月11日),80%以上年份的最低气温在1℃以上。

近年来,最长的冬季为21天,出现在1976年的12月26日至1977年的1月15日和1984年1月21 日至2月10日。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696.5mm。

当然, 年与年之间的降水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如1975年的年降水量达到2516.7mm,而1956年却只有1158.0mm,两者相差1倍多。

但是,绝大多数年份的年降水量都在1380mm以上。

年内4至9月份雨季各月的平均降水量都在150mm以上,5至8月份则超过220mm,其中5月份达到288.7mm。

在10月至次年3月份的干季内,各月的平均降水量也不算太少,有40至60mm左右,即使在降水最少的12月份,也有24mm的平均月降水量。

年平均暴雨日数63天,主要集中出现在5至9月份内,平均各月有1天。

一日最大降水量的记录为284.9mm(出现于1955年6月6日)。

一小时的极端降水量达83.9mm(出现于1975年5月11日),相当于在一小时内向一亩地上浇上1119担水。

十分钟内的最大降水量为28.1mm,出现于1961年7月2日。

霜日少--广州虽然位于亚热带沿海,冬季气温不太低,但是仍然可以见到霜象。

从市区的观测记录来看,约有65%年份有霜出现,即3年二遇。

当然, 郊区出现霜的机会还会比市区多些。

然而,霜期并不长,据统计,平均霜期为期半个月左右(自 1月2日至19日)。

广州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广州的气候特点有哪些

广州的气候特点有哪些广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其气候特点独特而鲜明。

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给广州带来了四季较为分明,但又与北方的四季有着明显差异的特点。

广州的夏季炎热潮湿,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

从四月开始,气温就逐渐攀升,到了五月,夏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

六月至八月,是广州夏季的高峰期,气温常常超过 30 摄氏度,甚至有时候会达到 35 摄氏度以上。

高温伴随着高湿度,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

这种湿热的天气,对于初来乍到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非常不适应。

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往往容易出汗,而且汗水不易蒸发,使得身体总是处于一种湿漉漉的状态。

夏季的广州,降雨也颇为丰富。

雷雨天气频繁出现,有时候会突然降下一场倾盆大雨,给城市的交通和人们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困扰。

但这些雨水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炎热的天气,为城市带来了一些清凉。

广州的秋季相对较短,而且气温的变化不太明显。

通常在九月,天气依然较为炎热,但早晚的温差开始逐渐加大。

到了十月和十一月,气温会有所下降,但仍然较为温暖。

秋季的广州,空气相对干燥一些,天空也显得更加湛蓝。

这个季节,是广州比较舒适的时节之一,适合户外活动和旅游。

冬季的广州,一般来说比较温和。

最冷的月份通常在一月和二月,但平均气温也很少会低于 10 摄氏度。

与北方的寒冷冬季相比,广州的冬天可以说是相当温暖了。

不过,由于广州的冬季没有集中供暖,室内的温度可能会让人感觉有些阴冷。

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寒潮,气温会骤降,甚至会有霜冻的现象。

但这种寒冷的天气持续时间通常较短,很快就会回暖。

广州的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多变。

有时候会出现“回南天”的现象,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气候现象。

在回南天里,空气湿度极大,墙壁、地面都会冒出大量的水珠,衣物也很难晾干。

这种潮湿的天气会持续一段时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

广州的年降水量丰富,这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

丰富的降水为城市的植被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使得广州四季都充满了绿色。

熏衣草适合广州种植吗

熏衣草适合广州种植吗

熏衣草适合广州种植吗熏衣草(Lavandula)是一种常见的芳香植物,广泛用于香水、护肤品和草药中。

它的紫色花朵和芳香的香气使其成为许多人喜爱的园艺植物。

然而,熏衣草原产于地中海地区,而广州的气候条件与地中海地区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仔细考虑熏衣草在广州种植的可行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广州的气候条件。

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温暖。

夏季的平均温度在28-33摄氏度之间,冬季的平均温度在10-15摄氏度之间。

此外,广州的降雨量较高,全年分布较均匀。

熏衣草喜欢温暖而干燥的气候,对阳光充足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在地中海地区,熏衣草通常生长在干燥的山坡上,土壤排水良好,阳光充足。

然而,在广州的湿润气候条件下,熏衣草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湿润的气候条件可能导致熏衣草的根系腐烂。

熏衣草对排水良好的土壤有较高的要求,过多的水分可能导致根系受损。

在广州的潮湿环境下,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土壤的排水性,例如添加沙子或石子来提高土壤的透水性。

其次,广州的夏季温度较高,可能会对熏衣草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熏衣草喜欢温暖的气候,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植株受热过度。

在夏季,我们可以考虑在熏衣草周围种植一些高大的植物,以提供一些遮荫,降低温度。

此外,广州的降雨量较高,可能会导致熏衣草的根系过湿。

在雨季,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控制灌溉的量,避免过多的水分积聚在土壤中。

可以选择在室外种植的熏衣草,以便在降雨过多时能够及时排水。

尽管广州的气候条件与熏衣草的理想生长环境有所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尝试在广州种植熏衣草。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您在广州成功种植熏衣草:1.选择适合广州气候的熏衣草品种。

有些熏衣草品种对湿润的气候条件更具耐受性。

例如,英国熏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品种通常比法国熏衣草(Lavandula x intermedia)品种更适合湿润的气候。

2.改善土壤排水性。

在种植熏衣草之前,可以在土壤中添加沙子或石子,以提高土壤的透水性。

广州气候特点及分析

广州气候特点及分析

广州气候特点及分析教育科学学院吴佩文082 2081611152主要摘要: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表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多,同时受季风的影响,夏季海洋暖气流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

广州是一个降水量较多的城市,广州降水量多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地形等因素。

除此之外,由于广州是一个工业区,所以到一定的月份的话,灰霾天气严重。

关键词:广州降水量气候1、广州的概况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广州市现包括10个区,2个县级市,位于东经112.8——114.2,北纬22.3——24.1之间,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南面是广阔平坦、肥沃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面是黄埔港,港阔水深。

平原和丘陵、山地、台地是广州的主要地貌特征。

地势上基本上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南部。

广州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气候,温暖、多雨,夏长冬短。

,夏季长达半年之久。

四季气候可概括为夏少酷热,东无冰雪,纯常阴雨,秋高气爽。

1.1 气温广州站的累年各月平均气温以7月份28.6℃最大,次大的是8月份的28.4℃;1月的13.6℃最小,次小的是2月的14.6℃;累年逐月的平均气温变化规律见图1。

由于一年中,太阳在夏至日这一天到达北回归线(23°27′N)上的天顶,也就是垂直照射最北的位置,在冬至日这一天到达南回归线(23°27′S)上的天顶,也就是垂直照射最南的位置,太阳辐射量与大气环流、地理环境等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了广州夏长冬短、夏无酷热、冬天冰雪的气候特征。

【1】1.2日照广州站累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201.9小时最大,次大的是10月的181.8小时,3月的62.4小时,次小的是4月的65.4小时;日照时数不仅与太阳辐射有关,而且与一日中的云量多少有关,但总体而言,以下半年居多,这与上半年常出现连阴雨及锋面降水以致长时间无日照不无关系。

1.3雾日数全年以3、4月份发生雾现象最多,各站中,番禺平均年发生雾日数为15.3天居全市之冠。

介绍广州的天气情况英语作文

介绍广州的天气情况英语作文

介绍广州的天气情况英语作文The weather in Guangzhou is generally warm and humid throughout the year due to its subtropical climate.In the summer months, from June to September, the temperature can soar to around 33-35°C (91-95°F) with high humidity levels, making it feel even hotter. It is also the time when the city experiences the most rainfall, with occasional typhoons bringing heavy downpours.In the winter months, 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the temperature is milder, ranging from 10-15°C (50-59°F). However, it can still feel chilly due to the high humidity levels.Spring and autumn are relatively short but pleasant, with mild temperatures and less rainfall.Overall, Guangzhou's weather can be described as hot and humid in the summer, and mild and damp in the winter. It is important to be prepared for the heat and humidity if visiting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and to bring a light jacket or sweater for the cooler winter evenings.广州的天气通常由于其亚热带气候而温暖潮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气候资料广州气候来源:广东气象网来源:刘碧珠Laurie的日志广州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气候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多、霜日少、日照多、风速小、雷暴频繁。

气温高――年平均气温21.9℃。

年内以7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为28.4℃。

1月份虽然气温较低,但月平均气温仍在13℃以上。

气温的年较差15℃。

因此,可以说气温终年较高。

多年来,极端的最高气温为39.1℃(出现于2004年7月1日)。

日最高气温30℃或以上的暑热期,自7月11日起至8月20日止,平均为期41天。

多年来, 极端的最低气温为0℃(出现于1957年2月11日),80%以上年份的最低气温在1℃以上。

近年来,最长的冬季为21天,出现在1976年的12月26日至1977年的1月15日和1984年1月21 日至2月10日。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1696.5mm。

当然, 年与年之间的降水量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如1975年的年降水量达到2516.7mm,而1956年却只有1158.0mm,两者相差1倍多。

但是,绝大多数年份的年降水量都在1380mm以上。

年内4至9月份雨季各月的平均降水量都在150mm以上,5至8月份则超过220mm,其中5月份达到288.7mm。

在10月至次年3月份的干季内,各月的平均降水量也不算太少,有40至60mm左右,即使在降水最少的12月份,也有24mm的平均月降水量。

年平均暴雨日数63天,主要集中出现在5至9月份内,平均各月有1天。

一日最大降水量的记录为284.9mm(出现于1955年6月6日)。

一小时的极端降水量达83.9mm(出现于1975年5月11日),相当于在一小时内向一亩地上浇上1119担水。

十分钟内的最大降水量为28.1mm,出现于1961年7月2日。

霜日少--广州虽然位于亚热带沿海,冬季气温不太低,但是仍然可以见到霜象。

从市区的观测记录来看,约有65%年份有霜出现,即3年二遇。

当然, 郊区出现霜的机会还会比市区多些。

然而,霜期并不长,据统计,平均霜期为期半个月左右(自1月2日至19日)。

全年的霜日绝大部分出现在12和1月份,平均每年各有1天。

结冰现象的出现机会要较霜日少些,其出现机会为28%。

约四年一遇。

至于降雪现象就更少了,只在1967年12月28日出现过一次,实属罕见,难怪广州人要看雪景只得上北方了。

日照多--年平均日照时数有1800小时以上。

年内6至12月份日照最丰富,平均每天可有光照5小时多,其中7至11月份平均每天有6小时多,而7月份则多达7小时以上。

2至4月份日照相对较少,特别是3月份,平均每天2.3小时。

风速小--通常情况下,广州市的平均风速并不大。

年平均风速只1.9m/s。

10月至次年3月份的冬半年期间,平均风速稍大,各月的平均风速在1.9至2.1m/s之间;夏半年(4至9月份)的平均风速小些,为1.6至1.9m/s。

但是, 在夏半年内当热带气旋光临时,则可出现短时的大风。

如1964年9月5日在6415号台风登陆珠海的过程中,广州市出现了35.4m/s 的阵性极大风速, 风向东北。

当时十分钟的平均最大风速为22m/s。

广州市风向的季节性转变比较明显,4至7月份期间,盛行东南风;9月至次年3月份期间,主导风向为北风。

雷暴频繁--自3月4日至10月12日为广州市的雷季,持续223天。

当然, 这是平均情况,个别年份雷暴来得甚早,如1983年1月4日就响雷了;而1972年则迟至11月15日还闻到雷声。

全年雷暴的平均日数78.3天,多的年份有111天,少的也有50天。

雷暴以5至8月份相对为多,平均各月有10天以上,特别是8月份,达到15.3天。

也就是说,在8月份内每两天便有一天可以听到打雷。

各季主要气象灾害春季(3-5月)灾害类型主要影响影响范围(时间)低温冻害越冬作物、水产、禽畜全省寒潮天气越冬作物、水产、禽畜全省倒春寒影响越冬和春播农作物中南部(3月11日后)、北部(3月21日后)出现低温阴雨过程春旱春耕春种受阻南部地区春季低温阴雨早稻播种和烂秧、仓储霉变全省2月1日~4月30日雾害交通和空气污染全省大部地区局地强对流天气航运、海上作业、建筑物和人畜安全全省雷电雷电灾害全省前汛期暴雨洪涝和渍害、地质灾害全省龙舟水早稻抽穗扬花全省5月21日-6月20日林火森林全省夏季(6-9月)灾害类型主要影响影响范围(时间)汛期暴雨洪涝和渍害、地质灾害全省局地强对流天气航运、海上作业、建筑物和人畜安全全省雷电雷电灾害全省热带气旋大风、暴雨、风暴潮、山地灾害(消暑降温)全省连续高温加剧旱情,影响人民生活全省城市高温影响人民的健康、生产和生活大中城市夏旱夏种作物生长受阻主要是北部地区秋季(10-11月)灾害类型主要影响影响范围(时间)热带气旋大风、暴雨、风暴潮、山地灾害(消暑降温)全省寒露风影响晚稻抽穗扬花和灌浆全省,10月20日前霜降风影响晚稻灌浆全省,10月20日前初霜冻冬种作物冻害北部地区秋旱夏种作物主要是北部地区雷电雷电灾害全省林火森林全省冬季(12-2月)灾害类型主要影响影响范围(时间)低温冻害越冬作物、水产、禽畜全省寒潮天气越冬作物、水产、禽畜全省低温阴雨早稻播种和烂秧全省局地强对流天气航运、海上作业、建筑物和人畜安全全省林火森林全省雷电雷电灾害全省雾害交通和空气污染全省大部地区静风或逆温层下空气污染环境和人体健康全省大部地区冷空气和寒潮寒潮是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当其爆发时,引起流经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降水天气现象。

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寒潮天气也有不同。

冬半年,寒潮天气的突出表现是大风和降温。

大风出现在寒潮冷锋之后,风速一般可达5-7级,海上可达6-8级,有时短时出现12级大风,大风持续时间多在1-2天。

大风强度以我国西北、内蒙古地区为最强,在我国北方为西北风,中部为偏北风,南方为东北风。

寒潮冷锋过境后,气温猛烈下降,降温可持续1天到几天。

西北、华北地区降温较多,中部、南部由于冷空气南移变性,降温幅度有所减小。

降温还可引起霜冻、结冰。

降水主要产生在寒潮冷锋附近。

在我国淮河以北,由于空气比较干燥,很少降水,有时偶有降雪。

淮河以南,暖空气比较活跃,含有水分较多,降水机会增多,尤其当冷锋速度减慢或在长江以南准静止时,能产生大范围的时间较长的降水。

春、秋季时,寒潮天气除大风和降温外,北方常有扬沙、沙暴现象,降水机会也较冬季增多。

我国冬半年的全国性寒潮平均每年约有3-4次,还有约2次仅影响长江以北的北方寒潮或仅影响长江以南的南方寒潮。

但各年之间差异很大,全国性寒潮多者达5次,少者一次也没有。

但是一般强度的冷空气则活动十分频繁,冬半年平均每3-4天就有一次冷空气活动。

寒潮活动的年变化也很明显。

3-4月是寒潮活动频数的最高峰,11月是次峰。

这是因为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西风带环流处于转换期内,调整和变动都很剧烈,特别是春天,低层比高层增暖大得多,有助于地面低压强烈发展,从而促使风力增强,温度变化也剧烈。

隆冬季节,虽然冷空气供应充足,活动频繁,但是天气形势变化较小,因而南下的冷空气往往达不到寒潮的强度。

全国性寒潮一般于9月下旬开始活动,一直到次年5月才结束。

每一次寒潮从爆发到结束(移出我国),约需要3-4天。

但也有一些寒潮,在冷锋过后,紧接着北方又有一股更冷的冷空气补充南下,致使气温持续下降,这样总的历时可达7-10天。

寒潮冷空气堆的垂直厚度可达7-8公里,向东南或南方爆发时,冷空气堆就以扇形向东南或南方扩展。

根据广东省气象局制定的《广东省各类主要灾害性天气标准》的规定,受大范围冷空气侵袭,致使当地日平均气温在冷空气到达后一天内急剧下降8℃或以上、或两天内日平均气温急剧下降10℃或以上,同时过程最低气温降至5℃或以下,这种北方来的强冷空气称为寒潮。

其标准见表。

广东寒潮标准温度指标(℃)寒潮强冷空气112指标项目平均气温降温幅度一天内≥8.06.0—7.9≥8.0两天内≥10.08.0—9.9≥10.0最低气温≤5.0≤7.0>5.0寒潮入侵时,本地天气特点是气温骤降,气压急升,吹大北风,冷锋过境时有雨或雪;而后若受冷高压脊控制,辐射冷却剧烈,常出现霜和冰冻现象;如果冷空气不断补充,会出现连阴雨天气,低温霜冻维持时间较长。

寒潮天气带来的灾害主要是大风和冻害。

冻害会给越冬各种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热带作物和水果,以及养殖业等造成较大的损失。

影响广东的寒潮,以广州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出现0.7次左右;粤北出现的机会较多,南部沿海出现机会少。

它集中在12月至次年2月出现,1月份出现次数最多。

低温和霜冻、冰冻低温定义:广东省某预报区域(片)≥l/3站点日极端最低温度≤5 ℃,则称该区域达到低温;某市日极端最低温度≤5℃,则称该市出现低温。

霜冻定义:当某气象站某天观测到地面有白霜或地面最低温度≤0℃或地面有结冰时,则称该地出现霜冻或结冰。

根据霜的严重程度分为轻霜和重霜。

低温霜冻是冷空气南下导致产生的,通常它主要在12月至次年2月出现。

主要造成冻害。

霜冻: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

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 ℃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它与霜不同,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 ℃,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有霜冻时并不一定是霜。

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初终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都较大。

冰冻主要由于地面结冰造成。

低温阴雨和倒春寒广东省定义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标准:中南部2月1日起、北部2月21日起出现:(1).日平均气温≤12.0℃,且持续≥3天;(2).日平均气温≤15.0℃,日照≤2.0小时,且持续≥7天。

上述两条标准之一时,即作为一次低温阴雨过程。

其强度等级是以持续天数的长短作为标准,具体是:持续3~5天为短过程;持续6~9天为中过程;持续≥10天为长过程。

广东的低温阴雨天气产生在早春(2~3月),当北方冷空气南侵,与北上的暖湿空气在本省上空形成对峙局面之时,其出现的天气特点为长时间的低温并伴有连绵阴雨,少日照的天气。

低温阴雨天气是春季播种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对早稻安全育秧影响甚大,常可导致程度不同的烂秧或死苗。

倒春寒:春季气温回升后遇较强冷空气入侵而出现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

一般冬春过渡季节,气温逐渐上升,但有的年份,冬末比较温暖,入春后,常因较强的冷空气袭击导致气温剧降,而明显低于常年同期平均值,这种前暖后冷的天气称为“倒春寒”。

它不常出现,一旦出现,将危害农业生产。

南方的早稻、棉花等喜温作物播种和幼苗生长期间,如遇此天气,容易造成烂种、烂秧和死苗现象。

对北方,主要是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冬末或早春气温较高,小麦提早返青,如遇气温突然剧降,将使小麦遭受冻害。

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龙卷风、飑线、冰雹强对流天气主要是指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飑线和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强对流系统水平尺度小,生命史短;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