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调查及处理食物中毒调查及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的报告及事故处理(共140张PPT)

食物中毒的报告及事故处理(共140张PPT)
2022/9/25
(三)造成中毒或者疾患人数在31人至 100人,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三 至五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 一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
(四)造成中毒或者疾患人数101人以上 或者人员死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 法所得四至五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 的,处以三万元至五万元的罚款。
2022/9/25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影响范畴广、易造成一定范围内社会恐 b、是否购进或使用了新的原辅料;
《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 2)中毒单位的临时外来人员发病情况;
慌的食品卫生事件,要求此类事件发生 后六小时内报告卫生部。
2022/9/25
食品卫生事件报告卡填报说明
注意:该报告卡的统计范围是指“由 饮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
一、食物中毒的报告
为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 使政府及时了解掌握事件的真实情况, 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将事故 造成的危害尽可能减少,国家规定了食 物中毒的报告制度。
经过多年实践,已初步建立起一套较 为完整的报告体系。
2022/9/25
1. 食物中毒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食物中毒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掌握食物 中毒发生的情况,及时控制食物中毒的 蔓延和事态的扩大,尽快明确中毒的原 因,分析发生的规律,为有效地减少和 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采取防制措施;
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应当于6小时 内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 生行政部门;
2022/9/25
4. 食物中毒报告的时限要求
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应当于6 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 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 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食物中毒的报告及事故处理课件

食物中毒的报告及事故处理课件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01
02
03
食品污染
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 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受到有 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导致 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
食品添加剂超标
食品添加剂超标也是导致 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过 量摄入食品添加剂可能导 致中毒症状。
食品过期变质
食品过期变质后,其中的 营养成分可能发生变化, 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导致 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
食物中毒的报告及事 故处理课件
• 食物中毒概述 • 食物中毒的报告流程 • 食物中毒的事故处理 •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 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食物中毒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以急性或亚 急性健康损害为主的疾病。
类型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性 食物中毒。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中毒者呼吸道畅通,避免因呕吐 物阻塞导致窒息。
事故调查与责任认定
调查中毒原因
通过检测食物、水源等,查明食 物中毒的具体原因。
追踪溯源
对引起中毒的食物进行溯源,找出 问题源头,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责任认定
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方进行相应 的处理和处罚,维护消费者权益。
Part
04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
总结词
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是预防食物中毒的第一步。
详细描述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普及食品安全知 识,包括食品的选购、储存、烹饪和 食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及食物中 毒的症状和应急处理措施。
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意识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PPT课件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PPT课件
中毒调查报告表》,分别上报上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 生部指定机构。一个月内未调查终结的要继续进行补报。
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
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单位:
发病时间:
日时
中毒人数:
可疑中毒食品:
分 进食人数:
地址:
进食时间:



死亡人数:
中毒表现:(在横线上打√或者填写具体描述)
1.恶心
2.呕吐
(次/天) 3.腹痛
④ 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四、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
(一)规章制度
(二)程序与方法 1. 报告登记 2. 组织开展现场调查 3. 样品的采集和检验 4. 调查资料的技术分析 5. 事件控制和处理
(一)规章制度
•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总则》 • 《食品卫生监督程序》 • 《食品安全法》
4.腹泻(
次)
5.头痛
6.头晕
7.发热
( ℃)8.脱水
9.抽搐
10.青紫
11.呼吸困难
12.昏迷
若有腹泻,腹泻物性状:1)洗肉水样
2)米泔水样
3)糊状
4)其他
其他症状:
救治情况: 就诊或所处地点:
主要治疗措施:
临床诊断:
用药情况:
治疗效果:
其他事项:
报告人姓名: 联系地址:
处理情况记录: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情报告制度进行报告
三、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 食物中毒的诊断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毒病人的 潜伏期、特有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并经过必要的实验室 诊断确定中毒的病因
1. 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2.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3. 食物中毒处理总则

食物中毒的报告及事故处理课件

食物中毒的报告及事故处理课件

食物中毒的症状
总结词
食物中毒的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头痛、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
详细描述
食物中毒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会在摄入有毒有害食品后数小时内出现。消化道症状包括恶 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寒战、乏力等。严重情况下,食物中毒可能导 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甚至死亡。
保持厨房清洁
定期清洁厨房和烹饪工具,保持厨房的卫生和整洁,防止细菌滋生。
食品安全的家庭防护
保持食材新鲜
购买新鲜、卫生的食材, 储存时应该注意温度和湿 度,避免食品长时间存放。
煮熟食物
所有肉类、鱼类和蛋类都 应该完全煮熟,避免食用 半生不熟的食物。
储存食物
储存食物时应该遵循正确 的温度和时间,避免食品 长时间放置在室温下。
VS
案例二
某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发生集体食物中毒 事件,原因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交叉感染。 处理措施包括全面停业整顿,对所有员工 进行卫生培训和体检,并对中毒顾客进行 赔偿。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XX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针对餐饮服务行业的特点,规定了餐饮服务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和食物中毒事故 的报告制度。
国际层面的法律法规
《国际食品安全法典》
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共 同制定,为全球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预防提供了指导 和标准。
《SPS协议》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后,应 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 情况。
当地疾控中心
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提供详细的食物中毒 信息。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向所在地的食品安全监管 部门报告,提供事件经过 和相关证据。

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置 PPT课件

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置 PPT课件
出病原,但符合流行病学特征,经专家按一定程序 可定性为不明原因食物中毒。
2020/4/1
6
1、细菌性食物中毒
根据国内外的统计,在各种 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 占有较大的比重。我国每年发 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占食 物中毒事件总数的30%~90%, 中毒人数占食物中毒总人数的 60%~90%。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全年皆可 发生,但在夏秋季节发生较多, 主要由于气温较高,微生物容 易生长繁殖;而且在此时期内 人体防御机能往往有所降低, 易感性增高,因此最易发生。
显微镜下的细菌
2020/4/1
7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致病菌㈠
①沙門氏菌
来源:动物及其粪便和被污染水源
易污染食品:肉、禽、鱼、蛋、奶及其制品
②葡萄球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来源:人或动物的化脓性病灶
易污染食品:奶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类
③腊样芽孢杆菌——孢子菌,部份在加热后
仍能生存
来源:粮谷类食品,以米饭最常见
易污染食品:土壤、空气、尘埃
④副溶血性弧菌——海洋类细菌
来源:海水、海产品
易污染食品:海产品、腌制品
2020/4/1
8
Salmonella species 沙门氏菌
孢子形式存活 来源:人畜粪便、土壤、被污染的水 易污染食品:禽畜肉、水产品、奶、豆奶
2020/4/1
11
Shigella 志贺氏菌
2020/4/1
12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致病菌
⑧肉毒梭菌——厌氧菌,其产生的肉毒毒素为
强神经毒素,少量即可致死。
来源:土壤、动物粪便
易污染食品:肉类及罐头食品
⑨大肠杆菌——少数可致食物中毒,可致人死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PPT课件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PPT课件

一般的都有发热37.5~39℃(毒素性除 外)
一般不发热
胃肠症状
一般以腹泻/腹痛为主,伴有呕吐恶心
一般以多次呕吐为主, 少见腹泻、腹痛
神经系统 症状
除头痛、头晕外一般神经症状不太明 显(肉毒中毒除外)
神经症状较明显
病死率 抢救及时,几无死亡
病死率较高
5、食物中毒治疗原则
(1)急救:催吐、洗胃、清肠 (2)对症治疗(如:呕吐:口服维生素B6;腹 泻:口服黄连素) (3)特殊治疗(如:亚硝酸盐:注射美蓝)
卫生部指出,三季度末学生将陆续开学,又 正值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段,卫生行政部门和 学校应加强对校内食堂、小卖部的监督管理, 以及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的检查, 同时要加强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和校医的食品 卫生知识培训,有效预防控制重大食物中毒 的发生,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卫生部要求,三季度仍然是食物中毒高发季 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经营者 的监督检查,坚决取缔非法食品经营场所, 对食品经营中各种违法行为及引起食物中毒 事故的食品经营单位要依法处罚。
九、写出调查报告
每起食物中毒必须在30日内写出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 1、中毒发生经过 2、临床资料分析 3、流行病学分析 4、实验室检验结果 5、结论 6、处理意见 7、调查报告须经领导审阅加盖公章
十、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
1、食物中毒事故个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 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 毒。一般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炎 热的季节。这是由于气温高,适合于微生物 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防御机能下降, 易感性增强。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病 死率一般较低,恢复快,预后良好,但身体 衰弱者如病人、老人、儿童如抢救不及时也 可造成死亡。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课件

影响社会稳定
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可能 引发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 素。
CHAPTER 02
食物中毒调查
调查目的与原则
调查目的
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保障公众健康。
调查原则
科学、客观、公正、及时、有效。
调查方法与步骤
现场勘查
对中毒事件现场进行实 地勘查,了解中毒人数 、症状、时间等信息。
原因调查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 等方法,查明食物中毒的原因。
责任追究
根据调查结果,依法追究相关人员 的法律责任。
预防措施
针对查明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 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CHAPTER 04
食物中毒预防
预防原则与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清洁
确保食物处理者、厨具和餐具 的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提高食品安全检测能力
03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CHAPTER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处理
事件概述
调查过程
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多名学生出现 腹泻、呕吐等症状。
调查组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原料、制作过程 、餐具消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对 食物留样进行了化验。
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学习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关注食品安全新闻和事件
关注食品安全新闻和事件,了解最新的食品安全动态和风险。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01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安
全。
加强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

食物中毒新课件-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理

食物中毒新课件-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理
用或违规添加。
食品容器、餐具、包装材料等 不符合卫生标准,或使用不当
导致的食品污染。
03 食物中毒的现场调查
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
确定食物中毒的原因,为后续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原则
迅速、准确、全面、科学。
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1. 初步了解情况
询问中毒者的症状、进食史等。
3. 取样化验
采集可疑食物、呕吐物、排泄 物等样本进行化验。
方法
访谈、观察、取样、化验。
2. 现场观察
查看食物存储、加工、制作等 环节。
4. 分析总结
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确定食物 中毒的原因。
调查的注意事项
保护现场
在调查期间,应保持现场 原状,避免破坏证据。
遵循法律法规
在调查过程中,应遵守相 关法律法规,保护中毒者 的隐私和权益。
及时报告
在确认食物中毒后,应及 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应急 处理措施。
建议
加强应急处理能力建设,提高相关人 员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确保在事 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
对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的建议
认识
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推广食 品安全知识。
建议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提高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准入门槛;同时,加大食品安全 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预防为主
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 品生产和加工环节的卫生标准等 措施,降低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率。
及时处置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采 取应急措施,包括现场调查、患者 救治和原因调查等,以减少危害和 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加强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 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重视利用电 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 地区的群众宣传有关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提高群众对辨别有毒动植物 (如有毒蘑菇、河豚鱼等)及有毒化学物质(如亚硝酸盐、剧毒农药) 的能力。
.
6
造成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的原因
● 采样不及时、不全面 ● 用药 ● 中毒单位为了推卸责任,破坏中毒现场 ● 报告不及时
.
7
食物中毒诊断依据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主要以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 特有表现为依据,实验室诊断是为了确定中毒的病因而进行的。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可疑中毒食品,未 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种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3、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4、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5、从中毒食品和中毒病人的生物样品中检出能引起中毒临床表现一 致的病原。 6、食物中毒的确定应尽可能有实验室诊断资料,由于采样不及时或 已用药或其他技术、学术上的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验室诊断资料时,可判 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必要时可由三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医 师进行评定。
.
8
食物中毒处理总则
1、及时报告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①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②采取病人血 液、尿液、吐泻物标本,以备送检;③迅速排毒处理,包括催吐、洗胃 和导泻;④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如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使用特效解 毒药,防止心、脑、肝、肾损伤等。 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①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 品;②采取剩余可疑中毒食品,以备送检;③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 可疑中毒食品;④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 报告人:发生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 机构)这些属法定报告人(责任报告人)。个人也是报告人但不是法定报告人 (一般报告人)
● 要求报告的内容应尽量的详细,为开展调查提供线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在接到报告时应尽量多加询问。如中毒病人与肇事的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有关情况。
●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 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违背者对负责人要降级或撤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开除;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
13
接到报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食物中毒报告记录本。 ●在接到疑似食物中毒报告时,接报告人(值班人员)要详细询问并记录 中毒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中毒人数、发病人数、住院情况、可疑食 物、主要临床表现等。 ●告诉报告人除及时抢救病人外,要保护好现场,保留可疑中毒食物和病人 吐泻物。 ●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作疑似食物中毒报告 ●接到跨辖区的食物中毒报告,应当及时通知有关辖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同时向共同的上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报告,不能不管,一推了事,导致不良后果, 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
2
食物中毒的特征
● 中毒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共同的中毒食物停止 ● 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 潜伏期短,发病急 ● 夏秋季高发 ● 相同疾病,症状类似 ● 病程短
.
3
食物中毒的分类(按病原分)
● 微生物性 ● 化学性 ● 有毒动、植物性 ● 原因不明性
.
9
下面就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和大家共同讨论以下: (见副图1:)
.
10
附图2:
.
11
附图3:
.
12
食物中毒的报告
●食物中毒的报告目的:在于及时掌握食物中毒发生情况,控制 食物中毒 的蔓延和事态的扩大,便于确定中毒原因,分析发生的规律,采取防制措施,调 查取证,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责任,有效地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 康。
.
4
食物中毒主要原因何在?
(一)食品加工和保存不当。不正确的食品加工或保存方式, 导致食物被蜡样芽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污 染,包括食品未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某些食物中的致 病因素未被彻底灭活等是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二)一些消费者缺乏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知识和鉴别有毒 动植物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因误食或食用毒蕈、河 豚鱼、蟾蜍等有毒动植物,引起的中毒增长幅度明显,特别 是毒蕈引起的中毒。 (三)投毒或误食化学性有毒物质。 (四)学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能力薄弱。
.
14
重大食物中毒报告的程序、时限(食品安全监管部 门)
●重大的食物中毒需在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本级政 府,同时还要报省政府、卫生部(省政府1小时报卫生部,卫生部、省政 府立即国务院)
食物中毒调查及处理
主讲人:
.
1
食物中毒的定义
● 过去解释一般认为:凡是由于经口进食正常数量“可食状 态”的含有致病菌,生物性或化学性毒物以及动植物天然毒 素食物而引起,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的疾病, 统称为食物中毒。 ● 1994年卫生部新颁发的《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 总则》标准中首次从技术上和法律上明确了食物中毒的的定 义: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把 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 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
5
如何防控食物中毒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做好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食物中毒预防控制工作。要求各 地根据本地区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全面、认真地分析食物中毒的发生原 因,制定科学可行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做到预防科学、控制有力、救 治及时。
(二)加强重点食品行业的监管,进一步推行食品安全监管量化 分级管理制度。2004年卫生部将在餐饮行业和学校食堂全面推行食品安 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提高监督水平和效率,加强对高风险、等级 低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发生食物中毒单位的处罚力 度,体现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的法定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