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制取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制取说课稿文章标题: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与应用引言:二氧化碳(CO2)作为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当今社会和环境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重点探讨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全面的评估和深入的研究,我们将深入剖析二氧化碳的制取过程,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工业制造、能源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与原理1.1 燃烧法制取二氧化碳燃烧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取二氧化碳的方式之一,通过有机物或碳氢化合物的燃烧过程中生成的废气进行采集和提纯。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环境中。
1.2 化学反应法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产生二氧化碳。
例如,碳酸氢盐与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就包含二氧化碳。
1.3 生物制取二氧化碳生物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生物体代谢反应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例如,人类和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特定的装置进行收集和利用。
二、二氧化碳的应用领域2.1 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二氧化碳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二氧化碳被广泛应用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通过捕捉和储存工厂和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对大气的负面影响,降低全球气候变暖的风险。
其次,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酸碱平衡调节。
2.2 工业制造方面的应用二氧化碳在工业制造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溶剂、杀菌剂、火灾灭火剂等方面。
二氧化碳的特性使其在许多工业过程中成为理想的替代品。
例如,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清洗剂,在半导体制造等高要求的工艺中发挥重要作用。
2.3 能源生产方面的应用二氧化碳在能源生产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二氧化碳可以利用进行油田增产,通过注入二氧化碳来驱出深层油井中残留的石油。
此外,二氧化碳还可以用于储存风能和太阳能,通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学能量来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结论: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燃烧法、化学反应法和生物制取是常见的二氧化碳制取方法;二氧化碳在环境保护、工业制造和能源生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范文3篇

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范文3篇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说课稿范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及检验方法;(3)能说出本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药品,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学会对仪器的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4)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2)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3)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教学难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2)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多媒体投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器材:锥形瓶试管集气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长颈漏斗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生成CO2的反应,有哪些呢?如:C+O2==点燃===CO2C+2CuO=高温==2Cu+CO2↑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复习巩固引入新课[导入]:制取CO2有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今天重点学习实验室制法.除学过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外,能生成CO2的反应还有很多,实验室制取CO2用哪种方法好?下面我们共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引导学生知识过渡点明主题[板书]: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探究]:实验台上面提供了四种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请同学们在点滴板上做下面3个实验,比较三个实验的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1、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二氧化碳的制取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在初步学习了制取氧气及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
是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制取气体的最佳时机。
通过制取二氧化碳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并对比氧气的制取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核心内容。
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对分重要的地位。
对今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及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实际、课题知识,体现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确定三维目标如下:知识技能1.认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药品,树立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2.经过探究设计装置,体验探究不仅需要观察和实验,还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问题讨论、探究,培养学生求实、合作、创新的科学品质和审美观。
2.初步形成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根据新课改“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的基本理念和学生认知特点,确定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二氧化碳制取的反应原理及实验装置设计。
突破方法:回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讨论和实验对比分析,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装置的设计。
突破方法:1.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条件。
2.通过图表将选择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和制取氧气的装置一一列出再与CO2进行对比即可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对二氧化碳已有一定的认识,如二氧化碳的鉴别、不支持燃烧、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等,为选择收集方法和验满奠定了基础。
在实验操作方面也具备能模仿的能力,并对做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些资源有利于学生学习。
但是学生分析信息、自主动手能力不太强,怎样选择药品、怎样确定实验装置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说课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氧气的两种实验室制法)通过梳理,归纳,使学生对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得出实验室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取的依据.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节是新教材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第二单元课题3中氧气制取的加深认识,是初中的一项最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原有的经验再现,由老师引导,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体验,同时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升华.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探究活动,再通过小组合作,得出所需药品和实验室如何选择仪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的探究,倡导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课件33张PPT.ppt

•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二、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确定 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 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验证和 1、检验方法: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
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反之,则不是。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
说明已经收集满,反之,则未收集满。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 应原理,探究实验 室制取二氧化碳的 装置,并设计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
2、 通过制取氧 气和二氧化碳原理 和性质的比较,初 步确定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一般思路和
方法;
3、通过对二氧化 碳的理想药品的探 究,培养学生善于 合作、勤于思考、 严谨求实、勇于创 新、乐于实践的科 学精神,也发展其 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信你会思考
●确定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发生条件
固体—液体 不需要加热
●确定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
二氧化碳的密度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能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环节二: 探究解疑
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说课稿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 2 的内容。
本课题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对于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气体制取的相关知识,为今后学习其他气体的制取奠定基础。
同时,本课题所涉及的实验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已经掌握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和收集气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和不足。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还不够严密,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3)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收集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收集方法。
2、教学难点(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说课稿

《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研究》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课题是:鲁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课题4:《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关键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板书设计对本节教材进行部分分析:一、说教材分析本课题关键研究二氧化碳制取,是九年级学习第二种气体制取,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氧气试验室制法,含有了部分气体制备初步经验,但未形成体系,经过本课题探究学习,期望在学生知识体系中形成试验室制取气体通常思绪。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以后研究其它气体制法、提升试验技能及试验探究能力全部有深远影响。
二、说学情分析性质及多个获取路径有一定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学生已学氧气1、学生对CO2试验室制法,对于气体制法和搜集较为熟悉,知道气体搜集方法和气体物理性质相关,已初步了解相关气体制备知识。
2、气体制备内容掌握较模糊,抽象思维能力较微弱。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试验室制取气体方法和设计思绪。
2、过程和方法:经过试验室里制取氧气方法和设计思绪,探索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和试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基础过程和方法,体验化学试验方法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经过试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科学品质。
经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四、说教学关键和难点教学关键: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反应原理和试验装置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难点:探究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试验装置。
重难点处理策略:本课题教学关键采取知识方法回顾、对比试验探究两种手段,经过对制取氧气知识方法回顾,明晰二氧化碳制取研究思绪,经过对反应原理及试验装置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使学生对试验室制取气体装置认识产生由简单模拟到灵活选择再到自主设计认识飞跃。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三篇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三篇篇一: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在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形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所以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能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的选择,从而获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对培训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今后化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然后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教材给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然后利用这些因素,比较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异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仪器让学生自己来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
(选择药品、设计装置、确定实验步骤)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和验满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来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2)通过对仪器装置的选择、组装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不同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不同,学会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中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李度一中陈海思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
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二、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和设计思路,探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装置,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和方法,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并利用设计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点突破:通过提问预让学生思考的教材P112第5题已知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演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盐酸及稀硫酸的反应确定反应原理,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和硫酸;课前布置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到课堂展示,让部分学生到台上演示实验,教师针对学生演示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装置,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教中直接给出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样学生虽能一下子记住所用药品,但是过后接触到其它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的药品时可能会混淆,故本人在介绍
完教材中所用药品后又初充介绍为什么不用浓盐酸或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而有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则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
具体设计如下:
①让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分析学生所举例子后直截了当介绍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投影出相关学方程式的书写。
通过比较演示的方式提醒学生不能用浓盐酸或硫酸来代替稀盐酸制取CO2 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不纯,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硫酸与碳酸钙进一步发生反应。
反应无法彻底进行。
也不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
从而归纳出实验室在选择药品制取气体时应注意的事项。
由此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②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学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A、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B、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考虑哪些因素?C、收集气体一般有两种方法?D、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关性质的比,了解制备氧气与二氧化碳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
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在教学中本人将相关比较以表格形式列出,用媒体展示,一边引导学生回忆氧气制取的装置一边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用表格归纳出方法并投影出来。
③投影教材P111有关实验器。
让学生设计实验方并选择相关仪器进行实验。
本人在组织课堂的同时依据投影上的注意事项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正确操作。
如:A、长颈漏斗末端插在液面下。
B、导管伸入锥形瓶不能过长(<0.5cm)。
C、收集气体时应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CO2溶于水)。
D、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补充说明检验C02气体方法)。
整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反思和完善实验设计,掌握基本技能,体现师生互。
④随堂小结,结合我校采用讲学案教学的特点。
让学生拿出预先发给的讲学案,本人对该节内容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并当场讲评。
最后布置学生回去完成课后巩固练习。
2.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归纳路,通过灵活选择仪器,创设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演绎能力的情景
仪器: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双孔(单孔)带直导管(弯导管)的导管、水槽、酒精灯、铁架台、课件。
药品: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
六、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法与收集较为熟悉,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并且学生懂得要制取某种物质,必须通过含有该物质元素的其它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来实现,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很快想到的是木炭的燃烧,碳还原氧化铜,除了看书之外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要在课前安排学生查览资料,收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
学生的基本情况是:素质参差不齐,一个班级约40人,其中10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近10个,中等水平学生约20人。
针对这一情况,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讲一些基础知识,有关提高部分可将课后巩固题作为提高题,让较优秀的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做。
时间安排上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确定,事先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并设计方案,鼓励部分学生到台上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七、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导学并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
→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
→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研究
(一)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 + 2 HCl === CaCl2 + H2O + CO2 ↑
(二)装置的确定
反应物的状态
发生装置
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法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满
检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九、作业
学案课后巩固、教材P112 1、2、5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
【素材积累】
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
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