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论一览表

合集下载

分类号一览表

分类号一览表

分类号一览表毕业论文分类号一览表(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第1类:h31英语1.h310.4:h310.41h310.42h310.43/.472.h310.13.h310.9英语发展史4.h311语音:h311.9朗读法、演讲术5.h312文字6.313:h313.1h313.2义词h313.3熟语、俗语h313.5外来语h313.6科唇h313.9词源7.h314语法:h314.1构词法h314.2词类h314.3句法8.h315文学创作、修辞学9.h315.910.h31611.h31712.h319:h319.1h319.2h319.3教学法h319.4读物h319.6习题、试题h319.9可以话第2类:h0语言学1.h0-0语言理论与方法论:h0-05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h0-06语言学派、学说及其研究h0-09语言发展史与语言学史2.h002语言规划3.h0034.h0045.h01:h012h013h014h016音标h017实验语音学(仪器语音学)h018语音生理学:h018.1发音法[h018.3]歌咏舞台发音h018.4语音医学h019朗诵法、演讲术6.h02文字学:h021文字和语言h022文字类型:h022.4字母表h023正字法h024文字的创制、整理和改革h026特种文字h028古文字考释(古文字辨认学)7.h03:h030h031h032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h033熟语h034俗语h035外来语h039词源学8.h04语法学:h041构词法h042词类h043句法9.h05写作学与修辞学:h051风格论h052文体论h055标点法h058韵律学10.h059翻译学11.h0612.h0713.h08应用领域语言学:[h082]朗读法、演讲术h083术语学h085机器翻译:h085.2原文的自动分析与综合h085.3两种语言的翻译h085.4媒介语和多种语言的翻译h085.5机器词典与词表[h085.6]程序设计h087数理语言学14.h09语文教学第3类文学类(i)1.i0文学理论:i0-02文学的哲学基础i0-03文学的方法论i0-05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i01文艺美学i02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i03文艺工作者i04文学创作论i05各体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i06文学评论、文学观赏2.i1世界文学:1)i106作品评论和研究:i106.2诗歌i106.3戏剧文学i106.4小说i106.5报告文学i106.6散文、杂著i106.7民间文学i106.8儿童文学i106.9民族文学i106.99宗教文学2)i109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109.2古代(公元前约3500年~公元476年)i109.3中世纪(476~1640年)i109.4近代(1640~1917年)i109.5现代(1917年~)3)i109.9文学流派及其研究4)i11作品集:i12诗歌集i13戏剧文学集i14小说集i15报告文学集i16散文集、杂著集i17民间文学集i18儿童文学集i19民族文学集i199宗教文学集5)i2中国文学6)i3/7各国文学。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类目简表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类目简表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类目简表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哲学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理科学Q生物科学R医学、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11选集、文集A12单行著作A1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14诗词A15手迹A16专题汇编A18语录A2列宁著作A21选集、文集A22单行著作A2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24诗词A25手迹A26专题汇编A28语录A3斯大林著作A31选集、文集A32单行著作A3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34诗词A35手迹A36专题汇编A38语录A4毛泽东著作A41选集、文集A42单行著作A4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44诗词A45手迹A46专题汇编A48语录A49邓小平著作A491选集、文集A492单行著作A49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A494诗词A495手迹A496专题汇编A498语录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汇编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和传记A71马克思A72恩格斯A73列宁A74斯大林A75毛泽东A76邓小平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A81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A81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13书目、索引A82列宁主义的学习和研究A821列宁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23书目、索引A83斯大林的思想的学习和研究A831斯大林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33书目、索引A84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A841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43书目、索引A849邓小平理论的学习研究A849.1邓小平著作的学习和研究A849.3书目、索引A85著作汇编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B0哲学理论B0-0马克思主义哲学B01哲学基本问题B02辩证唯物主义B03历史唯物主义B08哲学流派及其研究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20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总论)B21古代哲学B22先秦哲学(公元前221年)B23秦汉、三国晋、南北朝哲学(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B24隋、唐、宋、元、明、清哲学(589~1840年)B25近代哲学(1840~1916年)B26现代哲学(1919~年)B2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洲哲学B7美洲哲学B80逻辑科学(总论)B81逻辑学B82伦理学B821人生观、人生哲学B822国家道德B822.9职业道德(工作道德)B823家庭、婚姻道德B824社会公德B825个人修养B829其他伦理规范B83美学B84心理学B841心理研究方法B842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B843发生心理学B844发展心理学B845生理心理学B845.1神经心理B845.9其他B846变态、病态、超意识心理学B848个性心理、人格心理学B848.1神经类型与气质B848.2能力与才能B848.3兴趣、态度B848.4信念、意志、行为B848.5智力、智慧B848.6性格B848.8个别差异B849应用心理学B9无神论、宗教B91对宗教的分析和研究B92宗教理论与概况B94佛教B95道教B96伊斯兰教B97基督教B98其他宗教B99迷信术教--------------------------------------------------------------------------------C社会科学总论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01科学研究的方针、政策C02科学的哲学思想C03科学的方法论C04术语规范及交流C06学派与学说C09社会科学史C1社会科学现状、概况C2机关、团体、会议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49社会科学普及读物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51丛书(汇刻书)、文库C52全集、选集C53文集、会议录C54年鉴、年刊C55连续出版物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61名词术语、辞典、百科全书(类书)C62手册、指南、一览表、年表[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统计学C91社会学C912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C912.1个人(社会人)C912.2社会团体C912.3社会关系、社会制约C912.4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C912.5民族学C912.6社会心理、社会行为C912.8地区社会学C913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C913.1恋爱、家庭、婚姻C913.2职业C913.3生活与消费C913.4文教卫生C913.5青少年问题C913.6老年人问题C913.68妇女问题C913.69残疾人问题C913.7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C913.8社会病态C913.9其他社会问题C914社会利益C915社会调查和分析C92人口学C93管理学C931管理C931.4办公室工作C931.46文书工作C932咨询学C933领导学C934决策学C936管理组织学C939应用管理学[C94]系统论(系统学、系统工程)C96人才学C961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C961.9人才预测与人才规划C962人才管理C963人才智力开发C964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研究[C965]人才市场C97劳动科学C970劳动科学基础理论C975职业培训C976.1劳动社会学C976.7劳动计量学[C979]社会保障学--------------------------------------------------------------------------------D政治、法律D0政治理论D0-0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总论)D01阶级、阶级斗争理论D02革命理论D03国家理论D035国家行政管理D04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D05政党理论D06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D068战争与和平问题理论D07政治流派和思潮D08其他政治理论问题D09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中国共产党D2-0党的领导人著作D20建党理论D21党章D22党的组织、会议及文献D229会议文献参考资料D23党史D239党史参考资料D24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D25党的领导D26党的建设D261思想建设D262组织建设D263党员D264整风整党运动D27中国共产党与各国共产党的关系D29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D33亚洲各国共产党D34非洲各国共产党D35欧洲各国共产党D36大洋洲各国共产党D37美洲各国共产党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41工人运动与组织D42农民运动与组织D43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D431世界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D432中国青年学生运动与组织D44妇女运动与组织D441世界妇女运动与组织D442中国妇女运动与组织D5世界政治D50世界政治概况D51世界人民革命斗争D52世界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D55世界政治事件D56世界社会结构D57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D58社会问题D59世界政治制度史D6中国政治D60政策、政论D609报刊社论D61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D62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D621.6国家表征D63国家行政管理D632.1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D64政治思想教育D642革命传统教育D643形势教育D647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D648共产主义教育D648.1职业道德教育D648.2集体主义、革命纪律教育D648.3社会公德教育D648.4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教育D649家庭、婚姻道德教育D65政治运动、政治事件D66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D668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D669社会生活与问题D669.1恋爱、家庭婚姻D669.2职业D669.3生活、居住D669.5青少年D669.6老年D669.68妇女D669.69残疾人D669.7社会福利D669.9其他D67地方政治概况D675.8台湾政治概况D676.58香港政治概况D676.59澳门政治概况D69政治制度史D691清及清以前政治D693民国时代政治D73亚洲各国政治D74非洲各国政治D75欧洲各国政治D76大洋洲各国政治D77美洲各国政治D731.3日本政治D751.2苏联政治D751.6德国政治D756.1英国政治D756.5法国政治D771.2美国政治D8外交、国际关系D80外交、国际关系理论D81国际关系D82中国外交D83亚洲外交D84非洲外交D85欧洲外交D86大洋洲外交D87美洲外交D9法律D9-49法律普及读物D90法的理论(法学)D91法学各部门D92中国法律D920.0理论D920.1方针、政策及其阐述D920.5解释、案例D920.9法律汇编D921国家法、宪法D921.1国家机构组织法D921.2选举法D921.8地方自治法D921.9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922.1行政法、行政管理法D922.2财政法D922.28金融法D922.281银行法D922.282信托、信贷法D922.284保险法D922.285货币管理法令D922.286外汇管理法令D922.287证券管理法令D922.29经济法D922.3土地法D922.4农业经济管理法令D922.5劳动法D922.6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D923民法D923.2物权D923.3债权D923.4知识产权D923.5继承法D923.6合同法D923.8民事其他法权D923.9婚姻法D924刑法D925诉讼法D926司法制度D927地方法制D929中国法制史D93亚洲各国法律D94非洲各国法律D95欧洲各国法律D96大洋洲各国法律D97美洲各国法律D99国际法D990国际法理论D993领土D994平时国际法D995战时国际法(战争法)D996国际经济法D997国际私法--------------------------------------------------------------------------------E军事E0军事理论E1世界军事E1-49世界军事普及读物E12军事制度E13军事教育与训练E14军事后方勤务E15各种武装力量(各军、兵种)E16军事组织与活动E19军事史E2中国军事E20建军理论E21司令部工作E22政治工作E23军事后勤E24生产建设工作E25国防建设与战备E26军事制度E27各种武装力量(各军、兵种)E28民兵E289地方军事E289.58台湾军事E29军事史(战史、建军史)E297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史E297.1北伐战争时期E297.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E297.3抗日战争时期E297.4解放战争时期E297.5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E2-49中国军事普及读物E3亚洲军事E4非洲军事E5欧洲军事E6大洋洲军事E7美洲军事E8战略、战役、战术E81战略学E82战役学E83战术学E86非常规战争E87军事情报E89古代兵法、战法E892中国E9军事技术E91军事技术基础科学E92武器、军用器材E95军事工程E96军事通信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经济F0政治经济学F0-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F01经济学基本问题F02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4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5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6经济学分支科学F061.2增长经济学F061.3发展经济学F062.1资源经济学F062.2生态经济学F062.3科学经济学、知识经济学F062.4技术经济学F062.5信息经济学F062.9产业经济学F063.1非生产领域经济学F063.4家庭经济学F069.9其他F09经济思想史F091世界F091.9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F091.93毛泽东、邓小平经济思想F092中国经济思想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11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F12中国经济F120方针政策及其阐述F120.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理论F120.3经济发展道路模式F120.4经济发展基础F121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F123国民经济计划和管理F123.1计划管理F123.13计划调节F123.2远景规划F123.3国民经济发展综合计划F123.7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F123.9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F124经济建设和发展F124.5资源开发与利用F124.6提高经济效益F124.7国民收入、国民财富F124.8经济波动F125对外经济关系F126人民生活状况F127地方经济F127.9特区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F129中国经济史F129.9中国经济地理F13亚洲经济F131.3日本经济F14非洲经济F15欧洲经济F151.2前苏联经济F151.6德国经济F156.1英国经济F156.5法国经济F16大洋洲经济F17美洲经济F171.2美国经济F2经济计划与管理F20国民经济管理F21经济计划F22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F221经济核算F222经济统计学F223投入产出分析F224经济数学方法F23会计F230会计学F231会计簿记方法F232会计设备F233会议工作组织与制度F234各种会计和簿记F234.1社会会计F234.2成本会计F234.3管理会计F234.4财务会计F234.5国际会计F235各部门会计和簿记F239审计F24劳动经济F241.2劳动力市场F241.21劳动力需求F241.23劳动力市场类型F25物资经济F27企业经济F270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F271企业体制F272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F272.9企业行政管理F273企业生产管理F275企业财务管理F276各种企业经济F276.6公司F279世界各国企业经济F28基本建设经济F29城市与市政经济F293城市经济管理F293.3房地产经济F293.30房地产经济理论F293.31房地产制度F293.33房地产管理F293.35房地产市场F3农业经济F32中国农业经济F321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F321.1土地问题F323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F324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F326农业部门经济F327地方农业经济F4工业经济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F5交通运输经济F59旅游经济F590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F590.8旅游市场F6邮电经济F61邮政F62电信F626电信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F626.5通信网络企业F7贸易经济F71国内贸易经济F713商品流通与市场F713.33城乡贸易、集市贸易F713.34民族贸易F713.35期货贸易F713.359拍卖F713.36电子贸易、网上贸易F713.5市场F713.50市场学F713.51商业信息F713.52市场供需关系F713.53商品供需关系F713.54市场预测F713.55商业心理学、市场心理学F713.56市场管理F713.58各种市场F713.581城市市场F713.582农村市场F713.584技术市场F713.6经纪人F713.7商品陈列布置F713.8广告F714商品价格F714.1物价F715商业企业组织与管理F715.1商业企业计划和管理体制F715.2商业组织领导与劳动管理F717各种商业企业F717.4商业垄断组织F717.49股份制商业企业F717.6超级市场、连锁店、专卖店F718商业工作者F719服务业F719.2旅馆业F719.3餐饮业F719.5娱乐业F719.9其他F72中国国内贸易经济F721商业经济体制和组织F721.1国有商业企业F721.2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F721.3公私合营商业F721.4私营商业F721.5股份制商业企业F721.6承包、租赁F721.7超级市场、连锁店、专卖店F721.8专业贸易企业F724商品流通F724.3城乡贸易、集市贸易F724.4少数民族地区贸易F724.5期货贸易F724.59拍卖F724.6电子贸易、网上贸易F726物价F74国际贸易F740国际贸易理论与方法F740.2世界市场F740.4国际贸易实务F741政策F742国际贸易关系F743国际贸易组织与会议F744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F745海关及关税F746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F75各国对外贸易F752中国对外贸易F753亚洲对外贸易F754非洲对外贸易F755欧洲对外贸易F756大洋洲对外贸易F757美洲对外贸易F76商品学F760.5商标F8财政、金融F81财政F810财政理论F811世界财政F812中国财政F82货币F820货币理论F821世界货币F822中国货币F83金融、银行F830金融、银行理论F831世界金融、银行F832中国金融、银行F84保险F840保险理论F840.67养老保险F840.681工商企业、工程保险F840.682金融信贷保险F840.684医疗保险F840.685涉外保险F840.69其他F841世界保险业F842中国保险业F842.7地方保险--------------------------------------------------------------------------------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事业概况G11世界G112专题文化研究G114文化产业、文化市场G12中国G122文化专题研究G124文化产业、文化市场G2信息与知识传播G20信息与传播理论G21新闻学、新闻事业G22广播、电视事业G23出版事业G24群众文化事业G241.1宣传工作G25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G254.1分类法G26博物馆、博物馆事业G27档案学、档案事业G3科学、科学研究G302知识学G305科学发明、发现研究(创造学)G35情报学G4教育G40教育学G40-012全面发展教育G41思想政治教育G410德育理论G41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G412人生观、世界观与理想教育G413阶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G414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G414.1形势教育G415纪律、民主与法制教育G416思想品德教育G417社会公德教育G418军事训练教育G42教学理论G424.7学绩管理和考试G43电化教育G44教育心理学G449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G45教师与学生G451教师G455学生G459学校与家庭G46教育行政G47学校管理G48学校建筑与设备G5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51世界G52中国G527地方教育G529教育史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2初等教育(小学教育)G620初等教育理论G621思想政治教育G622教学理论、教学法G623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G623.1政治G623.15思想品德课G623.2语文G623.21汉语拼音G623.23阅读G623.24作文G623.29少数民族语文G623.3外语G623.31英语G623.4历史、地理G623.41历史G623.45地理G623.5数学G623.56算术G623.57珠算G623.58计算机G623.6自然常识G623.7美育G623.71音乐G623.75美术G623.8体育、游戏。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书作范文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书作范文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书作、风格特点、书学著述一、先秦远古~前221书法概况:文字书体的创始期。

仰韶文化期山东大汶口的陶文和西安村的符号为汉字书法最早的遗迹。

由此至秦统一文字,汉字经历了不断创造的初级阶段,成熟的钟鼎大篆阶段,形体异同的春秋战国阶段,最终统一为小篆。

主要书家著名书作及风格特点:1. 甲骨文笔法上细直坚挺,方折兼有圆曲;结体上疏密均匀,对称平衡,大小自然;章法上参差变化,虚实相生,呼应顾盼。

2. 金文(又称钟鼎文)环转中有方势,疏放中见谨严,字形参差不一,却又分布天然,富有宽博气度。

名作有西周康王期《大盂鼎》铭文、昭王期《宗周钟》铭文、夷王期《虢公子白盘》铭文、厉王期《大克鼎》《小克鼎》《散氏盘》铭文、宣王期《毛公鼎》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秦公簋guǐ》《秦公钟》《楚公钟》铭文等。

3. 大篆(称籀zhòu文)雄强深厚,朴茂自然,端庄凝重而又意趣汪洋。

名作有《石鼓文》等。

4. 书家:仓颉(黄帝史官)、史籀(周宣王太史)。

二、秦代前221~前206书法概况:书史上重要阶段。

一、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推行隶书。

秦书有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样式有刻石、刻符、诏权、诏量、诏版、瓦当、竹简等。

主要书家著名书作及风格特点:1. 李斯(?---前208)精大篆,为小篆之祖,作《仓颉篇》,名作有《峄yì山》《泰山》《琅琊台》《之罘fú》《碣石》《会稽》篆书刻石,总特点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结构严谨,秀劲圆健。

2. 赵高(?--前207)作《爰yuán历篇》精刻符书。

3. 胡毋敬作《博学篇》。

4. 程邈隶书之祖,传其在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之笔法,成隶书三千字。

5.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融篆于隶,拙中见巧,古中有新。

书学著述:1. 李斯《论用笔》三、汉代前206~220书法概况:隶书大盛,小篆仍在应用。

行、草书产生,楷书萌芽。

近现代古文字学参考书目及学者一览表

近现代古文字学参考书目及学者一览表

近现代古文字学参考书目及学者一览表本文隶属笔者旧日回答:如何系统地学习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笔者一直以来就想整理出一份反映当代古文字学研究现状的资料,使得对汉字有兴趣的朋友能够据此按图索骥,自行学习文字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即时跟进该学科的研究前沿(瑾昀按:古文字学面向的材料是出土文物,其研究进展与考古工作息息相关,如上个世纪的甲骨文研究,以及目前最火热的战国简牍研究。

利用新的材料即时更新观念,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裘锡圭先生也指出,一些出版比较早的论著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陈旧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它,但是又不能过份依赖。

),最终将兴趣转变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一开始就选错了书(可能是因为自身没有学术辨别能力,又没有专业人士引导,所以买书时容易被诸如《汉字密码》之类的「故事书」的情节所打动),将各种市面上的快餐读物奉为《圣经》,往后必会走火入魔(在此不详述,可参如何评价唐汉、流沙河关于汉字的作品?和许慎的有什么不同?)。

目前笔者整理的资料大致包括相关参考书目、活跃在研究前沿的古文字学者一览表(可据此搜索各位学者单独的著作、论文集。

没有出现在这份列表上但又出了关于「汉字形义」方面读物的作者,一般都是学术界外的「民间科学家」,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引用其观点要格外慎重。

)以及相关网站介绍(这一部分请参考汉字科普网站推荐(一)——小学堂、汉字科普网站推荐(四)等专栏文章)。

参考书目这一部分笔者主要转载来自人人网公共主页古文字與先秦史的日志,并且略作补充,如需转载请务必附上该公共主页的地址。

为了防止原日志被删,本文在此将其全文转载如下:一直以来,想编写一本小型工具书——《古文字学工具书解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章,资料截至到2011年,目的是给入门者一个学习的阶梯,现在把计划草拟出来,请各位同行予以批评指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古文字学的概念、范围第二节二十世纪古文字学的学科定位第三节古文字学工具书概况第二章通论篇第一节古文字专著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中国文字学》、裘锡圭《文字学概要》、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林沄《古文字研究简论》、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陈梦家《中国文字学》、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台)林尹《文字学概说》、刘钊《古文字构形学》、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陈炜湛《古文字学纲要》、姚孝遂《中国文字学史》、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曾宪通、林志强《汉字源流》、林沄《古文字学简论》、黄德宽《古文字学》等。

历代书论札记

历代书论札记
渊八冤东晋的写经体 世人都知道唐人写经体袁 敦煌卷子中就 有不少卷子是用写经体写成的袁字体娟秀袁大 小整齐袁几乎跟现在印刷体一样遥 但写经体究 竟起于何时袁似乎无人论及遥 王羲之为道人抄经换鹅的故事为多书所 载袁其中以南朝宋书家虞龢叶论书表曳记载较 详细院野又羲之性好鹅袁山阴昙禳村有一道士袁 养好鹅十余袁 右军清旦乘小艇故往袁 意大愿 乐袁乃告求市易袁道士不与袁百方譬说不能得遥 道士 乃 言 性 好 叶道 德 曳袁 久 欲 写 河 上 公 叶老 子 曳袁 缣素早办袁 而无人能书袁 府君若能自屈袁书 叶道德经曳各两章袁 便合群以奉遥 羲之便住半 日袁 为写毕袁 笼鹅而归遥 冶如果我们举这个故 事来说明东晋的时候已经有了写经体袁 恐怕 大多数人不会同意袁 说王羲之写的未见得是 写经体遥 但王僧虔叶论书曳论汉末以来书家三 十余人袁 其中有一条说院野谢静尧 谢敷并善写 经袁亦入能境遥 冶说二谢野并善写经冶袁这里的 野写经冶显然不能解作抄写经书袁而是一种书 体袁说野善写经冶就相当于说野善隶尧草冶野善行尧 草冶野善楷书冶遥 下面接着说野亦入能境冶袁就是 说他们在写经这一体上袁可以达到野能品冶的 境界遥 如果把野并善写经袁亦入能境冶解释为 野他们 都 善 于 抄 写 经 书 袁也 达 到 能 品 的 境 界 冶袁 好像也通袁但意思就完全不合逻辑了袁难道二 谢只有在抄经书的时候才抄得好袁 写别的字 就不行了吗钥 所以这里的野写经冶显然是书体 的名字遥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袁 写经体至少在东晋 的时候已经有了渊二谢是东晋人袁大约与王献
书屋讲坛
历代书论札记
已 唐翼明
历代论书之文多矣袁 翻阅之余袁 每有会 心遥 现整理若干则袁公诸同好袁并求指教遥 文中 所举文献皆取自叶历代书法论文选曳遥 此书上尧 下两册袁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 校点袁上海书画出版社 员怨苑怨 年 员园 月出版袁共 收集整理了历代书法论文六十九家九十五 篇袁虽然所收论文尚有遗漏错讹袁但仍是目前 所见较为完整的传统书法论文选集遥

王羲之书论

王羲之书论

传世王羲之“书论”有《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用笔赋》、《记白云先生书诀》等。

这些“书论”曾载于唐张彦远《法书要录》、韦续《墨薮》,宋朱长文《墨池编》、陈思《书苑菁华》,明汪挺《书法粹言》,清冯武《书法正传》等。

这些“书论”同样是真伪交杂,或谓羲之自撰,或谓他人伪托,后世多有辨析。

比如《笔阵图》撰者是王羲之还是卫夫人,书史上就有不同看法。

孙过庭、朱长文认为系王羲之自撰,而张彦远、陈思则归诸卫夫人。

今人多认为是卫夫人作。

虽然真伪参半,但犹应确认其价值。

如系王羲之真作,其价值自不待言,即使是伪托,时间也甚早,大抵在六朝,而且伪作者对于羲之书法、书论颇有研究。

后人以这些书论衡鉴右军书法,也常得印证。

这些资料揭示了王羲之的“书论”价值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技法揭秘。

如《笔势论》凡十二章:创临章、启心章、视形章、说点章、处戈章、健壮章、教悟章、观形章、开要章、节制章、察论章、譬成章,论及技法诸多方面。

从用笔言,论及藏锋、侧笔、押笔、结笔、憩笔、息笔、蹙笔、战笔、厥笔、带笔、翻笔、叠笔、起笔、打笔等方法和笔势。

从结体言,若笔画“作丿字不宜迟,\不宜缓”等;若配合“二字合体”,则“并不宜阔,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若大小,则“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

从布白言,则论“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

当须递相掩盖”,等等。

和前此的传世书学理论相比较,显然王羲之书论中的技法论内容更为广泛而系统化。

二、书法创作论。

首先,王羲之多次将书法创作比拟为一场鏖战。

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卜〉》云:“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稍也,墨者銮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飏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

”在《创临章》中也有相似的说法。

战争是一种多方面的较量:装备、工事、谋略、士兵之素质、将帅之才能。

书法创作类此,除笔墨纸的精良外重视“心意”、“本领”、“谋略”,用心意操纵“兵法”,才能出奇制胜。

书论

书论

书论1. 行笔之法,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此已曲尽其妙。

然以中郎为最精,其论:贵疾势涩笔。

蔡中郎此说,实是将两个相对的极端融合在一起,与结构中大巧若拙等同义,足可体现出中国书法艺术所蕴合的深奥精妙。

2.线质显示的美感由于中国书法工具材料的特殊性,圆锥体的毛笔饱蘸水性的墨汁在易渗化的宣纸上作书,所呈现的景象与排笔以油彩在画布上作书的感觉完全不同。

正是这软、水、渗的特殊作用,使墨线这一无彩形象变得丰富而奥妙。

工具、材料的特殊性能,加之运笔提与按及速度变化的复杂运用,使线质或粗或细、或枯或润、或刚或柔,甚至粗细调匀、枯润得当、刚柔相济,极大程度地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辩证统一哲理。

墨分五色,曰“渴、润、浓、淡、白”。

白非墨色,是与墨相对的空白,因书法讲究“计白当黑”,故白亦为黑。

浓与淡是墨中水分比例的差异造成的,水份少为浓,水份多则淡。

渴为枯,润为墨与水的调匀。

实际上,对线质而言,书法只有一色——黑,但在这黑之中,却有丰富的表现域。

①浓与淡中国画中,墨色的浓与淡的利用最为平常,但在书法中,淡墨很少出现。

历史上董其昌讲清淡,但此淡非那淡。

不过董用墨不浓,水份较多;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写字时见淡墨,近人林散之先生晚年也喜用淡墨。

但书法中即使出现淡墨,也与中国画有所不同:中国画中,淡墨多以整面铺设,或浓淡相间,而书法却一般需以笔线为基,即使用淡墨,也还是线的形式,而非面的形式。

若淡墨铺开,失却线征,当为作书所忌。

林散之先生用淡墨与用浓墨没有两样,淡当浓用,故淡而能枯。

浓与淡,若是作为比较而用,当为下策。

因为书法线质,以一色蕴奥妙,若以两色(浓淡)相间,则其内在的美感在浓淡相间中丧失殆尽。

舍弃内美求外美,与书法的宗旨相悖。

②燥与润燥与润,是用笔的力感变化与墨的成份配比两者相加后的结果。

前面已经讲到用力速度过快会造成线条的燥感,而润却非笔慢或用湿墨的结果。

慢很可能成为墨猪,既无润味,又乏力感。

在墨色与力感的变化中,可出现具有不同感觉的润。

北京大学中文系课程及所用教材一览表

北京大学中文系课程及所用教材一览表

教材编著者 张传玺 袁行霈
教材出版社 北京大学 高等教育
钱理群、温儒敏、 北京大学
吴福辉
பைடு நூலகம்
洪子诚
北京大学
喻天舒 董学文、张永刚 杨铸 张少康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董学文
北京大学
胡经之 乐黛云 段宝林 王娟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高等教育 北京大学
教参名称
教参编著者
中国历代文学 作品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 年学习指导 中国当代文学史 作品精选
朱东润 温儒敏 洪子诚
教参出版社 上海古籍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张少康
北京大学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 胡经之、王岳川、 北京大学
教程
李衍柱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 段宝林
北京大学
课程名称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
理论语言学
汉语方言学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和汉语研究 现代汉语词汇 汉语史 汉语音韵学 文字学 古文献学史 目录学
版本学 校勘学 训诂学 中文工具书 中国古代文化
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课程及所用教材一览表
教材名称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语言学纲要
20 世纪中国语言学 方法论 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 现代汉语词汇 汉语史稿 音韵学教程 文字学概要 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 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 学术研究 古书版本学概论 校勘学大纲
李致忠 倪其心
北京图书馆 北京大学
朱天俊、李国新 北京大学
吴小如
北京大学
教参名称 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古代汉语 语言学纲要学习 指导用书
古籍的阐释 中国古代文化史
教参编著者 北大现代汉语 教研室 王力 徐通锵、胡吉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の書論一覧
時代刊行年名称巻数
撰者
後漢不詳非草書(原文)不詳趙壱西晋不詳四体書勢(原文)不詳衛恒
東晋不詳筆陣図(原文)不詳衛夫人不詳自論書不詳
王羲之不詳筆勢論(ひっせいろん、原文)不詳
不詳題衛夫人筆陣図後(原文)不詳

不詳古来能書人名(原文) 1

欣470年論書表 1

龢不詳文字志目(もじしもく) 3



不詳論書(原文)不詳
王僧虔不詳筆意賛(ひついさん、原文)不詳
不詳篆隷文体不詳蕭子良梁
不詳観鍾繇書法十二意(原文)不詳梁武帝不詳書品 1 庾肩吾523年古今書評(原文)不詳袁昂不詳論書不詳庾元威陳不詳永字八法不詳


北魏不詳論書表(原文)不詳
江式
不詳論書(ろんしょ、原文)不詳
蔡襄
不詳東坡題跋(原文) 6
蘇軾
不詳山谷題跋(原文)9 黄庭堅不詳海岳名言(原文) 1
米芾1103年以

書史不詳1066年以

墨池編20
朱長文1074年以

続書断(原文)不詳不詳翰墨志(かんぼくし、原文)不詳高宗
宣和年間宣和書譜(原文)20
不詳
不詳続書譜(原文) 1
姜夔
不詳論書(ろんしょ)不詳趙孟堅不詳法帖刊誤(ほうじょうかんご)不詳黄伯思不詳法帖釈文(ほうじょうしゃくぶん)不詳劉次荘不詳書苑菁華20 陳思
不詳墨経 1
晁説之(
晁貫之)
元1344年法書攷(原文)8 盛熙明不詳蘭亭十三跋(らんていじゅうさんばつ)不詳趙孟頫不詳衍極(えんきょく、原文) 2 鄭杓
不詳翰林要訣(原文) 1 陳繹曽
明不詳書法雅言(原文) 1


不詳書史会要(原文)9 陶宗儀不詳法書通釈(ほうしょつうしゃく)不詳張紳不詳寒山帚談(かんざんそうだん、原文)不詳趙宦光不詳春雨雑述(しゅんうざつじゅつ、原文)不詳解縉不詳書述(しょじゅつ)不詳祝允明不詳四友斎書論(しゆうさいしょろん)不詳何良俊
不詳書訣(しょけつ、原文)不詳


不詳法帖釈文考異(ほうじょうしゃくもんこうい)不詳顧従義不詳古今法書苑不詳
王世貞不詳芸苑巵言(げいえんしげん)不詳
不詳玄抄類摘(げんしょうるいてき)不詳


不詳画禅室随筆(原文) 4 董其昌不詳珊瑚木難(さんごぼくなん)不詳朱存理不詳書画題跋記(しょがだいばつき)不詳郁逢慶不詳清河書画舫(せいがしょがほう)不詳

丑1610年頃程氏墨苑24 程君房不詳方氏墨譜(ほうしぼくふ)不詳方于魯
清不詳
書法散論
(しょほうさんろん、『字訓』とも、原文)
不詳


1708年佩文斎書画譜100 康熙帝
不詳秘殿珠林(ひでんしゅりん、中文)不詳
乾隆帝不詳石渠宝笈(せっきょほうきゅう、中文)不詳
不詳書法約言(しょほうやくげん、原文)不詳
宋曹
不詳書筏(しょばつ、原文)不詳笪重光
不詳庚子銷夏記(こうししょうかき)不詳孫承沢
不詳論書賸語 1
王澍不詳竹雲題跋(ちくうんだいばつ)不詳
不詳虚舟題跋(きょしゅうだいばつ)10
不詳式古堂書画彙考(しきこどうしょがいこう)不詳卞永誉
不詳江村銷夏録(こうそんしょうかろく)不詳高士奇
不詳大観録(たいかんろく)不詳呉升
不詳墨縁彙観(ぼくえんいかん)不詳安岐
不詳鈍吟書要(原文) 1 馮班
不詳大瓢偶筆(たいひょうぐうひつ、原文)不詳楊賓
不詳書法論(しょほうろん)不詳蒋衡
不詳頻羅庵論書(原文) 1 梁同書
不詳評書帖(原文) 1 梁巘
不詳書概(しょがい、『芸概』第5巻) 1 劉熙載
不詳南北書派論(原文)不詳
阮元不詳北碑南帖論(原文)不詳
不詳芸舟双楫(原文) 6 包世臣
不詳広芸舟双楫(原文) 6 康有為
1867年平碑記 3
楊守敬1868年平帖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