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冲刺训练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1)作文的审题立意

路”我们联想石近平同Jfe 在2016年G 20峰会上的讲话中H 对外开放.本基寥 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 展;不碁要营遣處B 的后花两1而是要建 设各国共享的苜花园*;从高铁我们联想 到中国高铁与英国、乌克兰等国家合作共 赢,聰中:国如何利用雛技术造福世畀, 麵世界額麟同麵a这样繼我们 的立意自然而然出来了:追求世界共同发 展屈济融会、.文化包容的中:f t ,5.辩证思维法辩证思维法就是将对象作为 ^个鑛 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 面的相苴联系中进行考窜,以便抓本质 上蔘统地、佥画地、完整地认识対象,例 如/竄赞、.移动支付和空气污染、高铁.、. 移动支付獅塵纖发展、科技发达的 藥给■中3:人民带来了便利《但由于过 乎雇求a >p ,我:國出现空气污染等现 象。
据此我们辩证麟*中廳济要发 展,但同时要注意环癀保护,实现经济的 绿色发展9,因此,可以这样立黨:中闺目: 前科技发达、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誉 齒气織等问題。
中幽在设法麵,努 力实现经济的,色賺、和谐发展和可持 续发展,既讲成绩,又不回避何题,这样辩 麵#■敏章鑛度,也有深度(作者单位;湖南.省隆回县教师进修学较)2017年金崔高考语文试卷<:1)作文 題时代感很強,濟每作要求的命制方面, 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 地反映时代主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考生普遍觉得该作文比较难写、阅卷老 师也普遍觉得该作文的出彩文章较少。
如何在短时藤内霉出理想的文章:r 首先 要求考生一 g :要有快速审题意意的能一、读懂作文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点读懂材料是高考作文审題立倉的第 —■.歩,也是很关键的.一歩2017辱全.国..嘗者语文试卷(1)作文要求考&查面理 解材料,从材料中读出观点:。
參生在迪择 关键词之前,首先要读懂材料作文题目 的四个要求。
其一是義两到3介关键词, 不可多选或少选;其二JS呈现自B 所认 识的中嵐,要选择最感兴趣和最了解.的 关键词,所选关键词自己必须熟悉,有话 可免其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 站在外国赫的角度,思考他们想了解 什么,是中国的文化还是中国的科技?是 中国的斑_史还是申國的现在?擧中國_的 政治■是中国的经:济?最好联系碧今的 国R 普景来思考;其四是词与減之闾要 有关联,并且是有机关联。
2017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冲刺训练

2017届⾼三作⽂审题⽴意冲刺训练12017届⾼三作⽂审题⽴意冲刺训练1、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章。
⼀位富太太到寺院进⾹,看到⼀个叫戒痴的⼩和尚穿得很破烂。
他问师傅:“那个可怜的⼩和尚是谁?”师傅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富太太觉得戒痴可怜。
太太说:“你看,⼩和尚的⾐服都破了。
”其实,并不是寺⾥穷得没有钱给戒痴做⾐服,⽽是戒痴太调⽪,在寺⾥上上下下地跑,有时还跑到⼭⾥爬树摘果⼦,给他做的每件新⾐服都会很快被穿破。
这次有施主指出了,师傅便给戒痴换⼀套新的僧袍,并嘱咐他以后不要再穿破⾐服乱⾛,这样影响不好,进⾹的施主会以为欺负⼩和尚。
戒痴忽然问:“那个可怜的⽼太太是谁?”富太太⾐着讲究,⾝上看起来总是⾦灿灿的,实在看不出富太太有什么可怜的地⽅。
戒痴说:“你看她虽然⾐着华丽,但她的眉头⼀直紧锁着。
”要求:选好⾓度,确定⽴意,明确⽂体,⾃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题⽬所给材料是⼀个哲理性很强的故事。
故事中的⼈物主要是富太太和⼩和尚。
故事主要讲的是富太太看⼩和尚“可怜”,⼩和尚觉得富太太“可怜”。
构思时,可以分别从两个⼈的⾓度分析。
⼩和尚不认为⾃⼰的⾐服破旧可怜,这表明他能够保持天性。
⾐着华丽的富太太觉得⼩和尚可怜,这是“以貌取⼈”⽽他眉头紧锁,表明他在物质上可能很充⾜,但在精神上并不充实。
如果从材料整体思考,两个⼈都看到了别⼈的短处,得出的评价都带有主观性。
这样,就可以得出全⾯看待事物的⽴意⽅向。
因此,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度⽴意:⼈⽣的乐趣并不在于物质的富⾜,⽽在于精神的充实,保持天性,快乐充实,全⾯看待事物,别⽤⾃⼰的长处看待别⼈的短处。
2、阅读下⾯的⽂字,根据要求作⽂。
(60分)在伊甸园,⼀棵⼤树对⼀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
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的。
”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些吧。
”上帝同意了。
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审题立意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 ①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 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 教化。(胡瑗)
• ③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 四方。——魏源
• 单独这两句来说,意思就是开多大 的口子受多大的光,可以看见多大的 范围,也就可以有多大的作为。这是 六句里比较难的句子,估计选的人也 很少,作者魏源应该在在历史书上见 过,是《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清末 “睁眼看世界”的先驱。
•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 说、敢做、敢当。——鲁迅
• 逐梦青春,需坚持自我。“何须浅碧深红色,自 是花中第一流。”这是一种坚持自我的自信。坚 持自我,相信自己是独特的存在。树上没有两片 完全相同的叶子,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你绽放你的浅碧深红,我呈现我的鹅黄素雅。渴 望想和树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不离开土地, 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无论世界是什么样, 始终坚持自我,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刚 健有为、自强不息
•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思亲、 乡愁、家国情怀
•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 照)——特立独行、内在修养、豁达自信
•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 源)——位置决定格局、天下为公、奉献天下
•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 敢当。(鲁迅)——正视现实、不避艰险、责任 担当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出故乡明。
2017高考作文终极押题立意+备考范文

2017高考作文终极押题立意+备考范文!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道德可以是一种承诺,掷地有声;道德可以是一种担当,责任重于泰山;道德可以是一份善良,春风化雨;首先有一个底线,无法逾越。
但有时媒体、人民在拷问:什么是道德的底线?李克强总理说:“炎黄子孙的血管中应该流有道德的血液”。
面对道德,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责任?道德的提升,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根据你的感想和体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道德,是一个广受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无论是提倡社会和谐还是“以德治国”,乃至每个公民的自身素质修养。
近几年,一些社会强势群体的不当言行,一些无良商家的制假、售假,引起专家学者,乃至一代人的思索和反省。
用一个话题作文的形式引导一代高中生对这个严肃问题的思考,无疑是一种绝好的形式。
说来道德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为了避免泛泛而谈、空洞说教,审题构思中一定要学会“化大为小”,如从范畴的角度,承诺、责任、良知、善良、博爱;从小的角度切入,精致地阐述某一点,以小见大反映出时代性。
另外一定要注意要辩证地分析,虽然社会中有这样那样的缺失、有着沦丧的表象,但不能见到一丝阴暗就全面否定阳光,要注意使用那些有美好道德的,能够坚守传统美德的人物事例。
在文体和结构的安排方面,可以选择记述文或小小说,利用精妙构思,写人记事要典型,可以正面选择材料,情节写出波澜,主题达到新奇深刻的效果。
写成议论文注意论点的确立,避免以偏概全,要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注意事例的选择。
如果按照“并列展开”可以尝试使用并列使用分论点或者小标题的形式;如果使用“层次深入展开”可以按“道德是什么?——道德怎么样——如何去做?”或者选择由因到果、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思考形式。
2017年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分析:
(1)洛伦兹—— 那是经典,不容置疑。 (2)爱因斯坦—— 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
立意
洛伦兹: 迷信权威,可能与成功擦肩而过 爱因斯坦: 适当的怀疑是智者的火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过程分析
本材料的“主角”是“乌 鸦”,而不是“老鹰”。
面对“乌鸦”的行为,涉及到“牧羊人”和 “孩子”两种不同的评价。
牧羊人
忘了自己叫什么
乌鸦
孩 子
它也很可爱
材料分析:
立意:③ 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 /认识 (事物……) ④ 学会选择(美丑/优劣/善恶)
方法二:由果溯因法,“为什么”。
审题过程3:
怎么办?
立意: ⑤正面立意:适应环境 反面立意: 坚守自我;不因环境(际遇)而失去自我 ⑥用人要用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 ⑦提供适合人才成长的土壤,使其更好地发 挥专长。
方法三:从其结果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怎么办”。
材料2: (寓言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山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 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 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 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 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 说:“它也很可爱啊!”
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及题目

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及题目高考作文作为每年高考的重要议题,广泛地被社会大众议论着,我们每年都会对高考作文品头论足。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017山东高考作文最佳立意篇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骆走沙漠,虎啸深山,每1种生命都有它的最爱。
人呢?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的3种最宝贵的情感,金钱可以买到名车豪宅,但在这3种情感面前,它连街头流浪的乞丐都不如。
这3种情感是人1生不可丢弃的财富,正是这3种情感像3颗灿烂的宝石将人生道路映照,伴随着你我他从无忧无愁的童年走到饱经沧桑的老年。
我们向往至纯至真的亲情,向往刘关张式的友情,向往天长地久的爱情,然而有时这3种情感也会像无形的窗帘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情人眼里出西施。
”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即使1个人再丑,但在他爱人眼里,却是天女下凡。
何止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呢?父母眼里出爱因斯坦、出爱迪生,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天下父母亲谁不希望子女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1直是天下父母的愿望,在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
于是当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发生争执后,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对的,虽然有时不会说出口,这就是人们眼睛上的窗帘在作怪。
我们眼睛上的窗帘是灰色的,有时也可能是绿色的,它有时像魔鬼,搅乱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有时又像天使,给人以温馨。
当它是灰色时,它是可怕的。
它曾多少次助长了人们心中的怨恨,它曾多少次引发冲突?父仇子报,恩恩怨怨,代代相传,本来是可以化解的,却因为1个“情”字把人们的眼睛掩住了。
有多少次因为这眼睛上的窗帘,使人徇私舞弊,无视事实,错判了冤案。
当它是绿色时,它是可爱的。
有时我们会因孩子、父母或其他1些亲人做错1些无关紧要的事,虽然很可笑,但它代表了亲人之间那个“情”字。
错也是情,对也是情。
情,作为人们眼睛上的窗帘,是需要用心打开的。
善待它,用我们的心去打开它,无论外面是风雨交加,还是艳阳高照,都要给我们的眼睛1片绿色的窗帘。
2017高考全国卷考前热身模拟作文题25题(立意参考)

2017高考全国卷考前热身模拟作文题25题(立意参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日前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
这部俗称“好人法”的条例,鼓励和倡导普通市民参与紧急现场救护活动,并且紧急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不承担法律责任。
此条例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针对这一《条例》,有市民认为发现有人突然病倒、意外受伤等紧急情况,伸出援助之手本是人之常情,无需制定法律条文;但也有人认为就现在的情况看出台这个条例很有必要,出台前述免责条例,让出手相救的好心人免除了后顾之忧。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内一位年仅18岁的围棋选手小柯一年内连夺三项世界冠军,不仅如此,小柯还以其鲜明的个性引人关注。
比如在决赛前夕,他直言对手只有5%的胜算,认为对方作为一代传奇“该谢幕了”。
对小柯的表现,其父母认为,孩子大了,作为家长要懂得放手,让他自己去思考和选择。
小柯的事情在广大棋迷中引发了很大的争议:有人为棋坛出现一位天才棋手而感到欢欣鼓舞,也有人对小柯的狂傲个性和家长的放任态度提出了质疑……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
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
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练。
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
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2017年高考作文冲刺写作技巧

第1讲立意须用心——作文立意的技巧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得立意者方能得作文”,事实也确是如此。
因为立意的问题即是作者的思想认识问题,词句如外衣,立意乃灵魂。
对考场作文立意的要求,一是正确,二是深刻,三是新颖。
审题过关,立意的正确也就有了把握;而真正需要强化的是对后两者的训练。
有着独立思考精神和卓越见识的文章,才更有分量,更有价值。
立意要懂得大小、虚实、繁简、正反、因果、有无之辩,更要寓有深意和新意。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在此,提供五种思维方式,希望能在文章炼意方面对考生们有所启示。
1.由现象而本质,层层挖掘求深刻一个写作者,若能够不为表象所迷惑,进而能够透过现象深入问题本质,便有希望步入事物的核心地带,其文章的思想、观点便会给人以启迪。
凡是写文章立意,最先想到的意思,大概是陈旧的一般化的思想,作者要清除不用;进一步想到的意思,可以说是比较纯正的思想了,但还算不上有创见,也要停止这个思路;再进一步,第三次想到的才是精彩独到的见解,这时才算确立了一个深刻的立意。
考场写作是和自己较劲的事,肯于挖掘,肯于联想,肯于比较,才可能找到高人一筹的思维方向,才可能诞生一篇思想深刻之作。
2.由生活而哲理,反复品味求深刻很多作家都表达过同一个观点:世间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是的,很多看似无甚诗意的生活琐事中都蕴含着令人感动的珍宝,我们能否找到那些风景呢?王安石的名作《游褒禅山记》,由一次败兴的游山生发出独有的感怀:无限风光在很少有人去的险峰,没有志向的人是无法领略的;自己已然尽力便可无怨无悔,旁人还如何会讥笑我们呢?作家腕下非凡的功力告诉我们:许多生活现象中都有值得挖掘的东西,无论成功、失败,欢喜、悲伤,光荣、屈辱,每一种生活体验都值得我们珍视。
对寻常的生活小事深入感悟,品味出特有的哲理,是考场作文寓有深意的又一妙招。
3.由原因而结果,超前预见求深刻一般来说,近在眼前的人、事“是什么样子”,大家都能看得到,,如果我们的文章仅仅为了说明尽人皆知的现实情况,立意也不过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7届高三作文审题立意冲刺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富太太到寺院进香,看到一个叫戒痴的小和尚穿得很破烂。
他问师傅:“那个可怜的小和尚是谁?”师傅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富太太觉得戒痴可怜。
太太说:“你看,小和尚的衣服都破了。
”其实,并不是寺里穷得没有钱给戒痴做衣服,而是戒痴太调皮,在寺里上上下下地跑,有时还跑到山里爬树摘果子,给他做的每件新衣服都会很快被穿破。
这次有施主指出了,师傅便给戒痴换一套新的僧袍,并嘱咐他以后不要再穿破衣服乱走,这样影响不好,进香的施主会以为欺负小和尚。
戒痴忽然问:“那个可怜的老太太是谁?”富太太衣着讲究,身上看起来总是金灿灿的,实在看不出富太太有什么可怜的地方。
戒痴说:“你看她虽然衣着华丽,但她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题目所给材料是一个哲理性很强的故事。
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富太太和小和尚。
故事主要讲的是富太太看小和尚“可怜”,小和尚觉得富太太“可怜”。
构思时,可以分别从两个人的角度分析。
小和尚不认为自己的衣服破旧可怜,这表明他能够保持天性。
衣着华丽的富太太觉得小和尚可怜,这是“以貌取人”而他眉头紧锁,表明他在物质上可能很充足,但在精神上并不充实。
如果从材料整体思考,两个人都看到了别人的短处,得出的评价都带有主观性。
这样,就可以得出全面看待事物的立意方向。
因此,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人生的乐趣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精神的充实,保持天性,快乐充实,全面看待事物,别用自己的长处看待别人的短处。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在伊甸园,一棵大树对一朵玫瑰花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
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
”于是这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说:“请把我变得有用一些吧。
”上帝同意了。
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根据阅读材料所体会到的意思或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发表见解,也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角度1:应该改进自己,以活得更有价值。
人活着贵在有用,为他人、集体、社会所用,这也正是人生的价值、活着的意义。
角度2:坚守本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价值。
玫瑰听从大树的劝说改变了自己,自然令其有了意义或新的价值,然而不改变自身就“没有用”吗?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仍可以提供精神愉悦。
人应自信、自主,不能看轻了自己而随波逐流。
角度3:综合以上两种立意,不管是改变自我,还是坚守本真,只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最美的人生。
3.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你需要一点点的疯狂,好使你不变得愚蠢!——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歌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疯狂”到底是什么呢?是梦想?是自我?还是……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文题解析】:罗宾·威廉姆斯的话中,“一点点”是对“疯狂”的限定,暗示“疯狂”是需要有限度的,是需要用理智来约束的,离开了限定,“疯狂”可能就会变得忘乎所以,走入极端;但是,没有一点点的疯狂,人又会变得愚蠢。
歌曲《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也是在暗示人们,人生需要疯狂,需要一定的张扬,不然的话,会留有遗憾,会不圆满。
整体上,两则材料都是在阐述“疯狂”,而“理智”作为隐性信息,虽不是主要的,立意时也需考虑到。
故而,考生应重点理解“疯狂”的内涵,如将其定位为张扬个性,活出真正的自我等,然后据此立意。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材料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读不懂的诗和到不了的远方。
材料三: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长远的凑合。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围绕材料,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佛山中学的小莉、小雨在打扫学校教学楼的走廊时,发现一株小树苗长在走廊边的下水道边的地砖缝中。
小莉说:“小树苗的生命力真强,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好好照顾它。
”小雨说:“小树苗的生命力虽然强,可它长错了地方,如果我们把它移植到花坛里,不是可以生长得更好吗?”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审题立意分析:本题围绕小树苗生长在下水道边的地砖缝这一具体情境提供了三个立意角度。
小莉角度:尊重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都拥有生长、发展的权利;善待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
小雨角度:为每一个卑微、弱小的生命提供合适的、良好的生存、成长环境。
小树苗角度:卑微与弱小不是放弃成长的理由。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选取哪一个角度立意,所持观点均要来源于材料,不能凭空产生,考生可在对命题材料所提供的具体情境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延伸,并展现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由“小树苗”与“走廊下水道边的地砖缝”的关系可以延伸至对人才与成才环境的思考、社会底层群体与平等尊重、社会保障的思考等,而这种思考的差别,也是区分考生写作水平、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
考生不能无视材料的存在,全文毫不提及材料内容,不能全文不联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书者,著也,以手执笔,着于竹帛。
”曾经,写得一手好字是很多人的梦想,在文明的薪火相传中,书法更作为一门艺术,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
在今天,无论是研墨润笔,或者拿硬笔书写,在很多时候都已经可遇而不可求。
相反,在键盘上敲打、在手机上按压,已经成了大多数的“常态”“失写症”成为了“键盘族”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本次作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主要讲“手写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特色”,言外之意,书写很重要,坚持书更重要,出题者偏向于此。
第二段主要写“当下,键盘手患失写症”的尴尬,出题者对现代科技对传统文明的扼杀和异化颇有微词。
综合两段,站在材料之上来看,主要讲传统文明VS现代科技,如何利用好现代科技更好地传承传统文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故此,在我看来,本次作文立意有三个角度。
1、力挺书写角度:坚持书写习惯,传承中华文明;2、批判现代科技的角度:勿让现代科技阻碍书写文明,勿让现代科技对书写文明的异化;3、综合书写和科技角度:科技文明有何罪?关键在现代人要保持书写的习惯。
从出题者潜意识来看,前两种立意最好,当然,第三种也可以,辩证思考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7.最近,央视又推出力作《朗读者》,董卿为制作人和主持人。
几集播出后引起广大观众的热情和好评,随即“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等堪称殊荣的标签出现。
然而,也有人对此不看好,说道“碎片化朗读”“名人光环”等,挽救不了国人甚少读书和不爱阅读的事实······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标题自拟,观点明确,结构完整,书面整洁。
正向立意1、《朗读者》借大众表达自我的想法为基础,同时又为大众尤其是草根群众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也促使他们去更积极地寻找优秀的文章和作品。
2、与许多低俗娱乐相比,《朗读者》带有浓厚文化氛围,称之为清流算不得殊荣。
3、《朗读者》把握了方向,为将社会风气扭转作出贡献。
4、因为人们都愿意展现自己更优秀的一面,所以许多高品质的文章和故事被挖掘,形成了一种具有价值的筛选和淘洗。
5、即使是碎片化阅读,也是有目的的碎片化。
在碎片中,展示的虽是冰山一角,但糅合了朗读者的经历与情感,经典的诠释,以及积极的引领。
6、浮躁的人性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逐渐曝光,人们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己,而文学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灵魂的共鸣,心灵的呼应。
《朗读者》不同于八卦新闻的低俗娱乐,不同于时事热点的理性纪时,它在认真地向观众讲述文学,修整人们内心的纹路。
反向立意1、《朗读者》的热捧却暗含着文化的隐忧。
因为它恰恰说明了当下中国民众对文化享用的渴求与实际文化资源的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
2、为追求收视率的“名人效应”,也许是更注重其中的表演效果和商业效益。
3、《朗读者》的碎片化阅读,充其量还是一种“快餐阅读”,很难通过几期节目来实现大众阅读兴趣的助推。
4、《朗读者》形成的文化冲击只是抵达了浅层。
国人“读书少”“阅读缺乏”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需要文化意识的觉醒。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也火了来自复旦附中16岁的诗词学霸武亦妹。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武亦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想学金融的上海高二学生姜闻页,并不觉得读诗词浪费时间,她说“接受美的熏陶,让自己能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的土地上”。
但也有同学说“高考只占5分的古诗文默写,用背书的时间可以多做好几道理科题,分数早回来了!”“我又不读中文系,有必要学这么多吗?”还有人说,中国的未来不会属于像武亦妹那样只会背古诗词的少年。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的作文立意角度多,可正面立意: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腹有诗书气自华,科学与诗意并非不能两全;也可反面立意:过分功利是诗意人生的大敌,分数换不来气质;还可以综合立意,中国的未来应该属于什么样的人,如中国的未来需要充满诗意的人,而不是只会考试的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非非此即彼等等。
关于本题任务驱动型几个层次的说明:如果仅就材料中的武亦妹和姜闻页谈古诗文积累对他们成长的影响为就事论事,如果就材料中的武亦妹和姜闻页谈古诗文对一个人的成长的作用,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古诗词的学习为就事论类;如果就材料论及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一个民族的作用等为就事论理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许多同学纠结于志愿的填报。
有的同学会按照父母的行业背景选择专业;有的同学依据近年热门行业选择专业;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