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作业一
社会统计学(第四版)课后习题详解

社会统计学(第四版)课后习题详解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社会统计学(第四版)课后习题详解”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 的支持!《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二、(1)对立事件(2)互不相容事件(3)互不相容事件(1)对立事件三、50 25 200 525(元)40 25M0 400 200 516.28(元)25 18Md 40025 10 200 400.00(元)1575 65Q3 600 200 690.91(元) 22Q Q3 Q1 690.91 400 290.91(元)Q1 2002 nb2ii ( nibi)2NN225.66(元)25260032760000 100 5092400 50924 100100四、(1)极差R=1529-65=1464(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 10 1 2.7543 (10 1)Q3的位置 8.254Q1 92 (106 92) 0.75 102.5(百元)Q1的位置Q3 174 (185 174) 0.25 176.75(百元)四分互差Q 176.75-102.5 74.25(百元)(3)百元) 10五、 x2i ( xi)2 N267422495204 .64 421.92(80 0.810020P(B) 0.210012P(B/A) 0.158012P(A/B) 0.62012P(AB) 0.1210040P(C) 0.410032P(C/A) 0.48012P(/) 0.158032 P(AC) 0.32 100P(A)六、4157P(B) 151P(AB) 10P(AB)115P(A/B) 0.214P(B)107P(AB)115P(B/A) 0.375P(A)104P(A)P(A B) P(A) P(B) P(AB)七、471 0.63315151010 (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P( 10) C10 0.3100.70 0.00000590(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P( 0) C100.300.710 0.0282501(3)该公司赢利的机会为:P( 2) 1 C100.300.710 C100.310.79 0.85069八、444P(x 2) e 8 2.71828 0.14652!九、1.371.3701.371.3711.37P(0 x 1) P(x 0) P(x 1) e e 0.60220!1!十、0.10.10 0.1 10.1(Z) ( 1) 1 (1) 1 0.8413 0.1587Z投资人投资于此种股票保证不亏的概率为:1 0.1587 0.8413。
《社会统计学》作业(共享含部份答案).doc

《社会统计学》作业(共享含部份答案).doc社会统计学作业⼀、单项选择题L为了解IT⾏业从业者收⼊⽔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 ⼈作为样本进⾏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收⼊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
此处800⼈是(A )A.样本B.总体0.统计量D.变量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逐级累加起来称为(C )A.频率B.累积频数C.累积频率D.⽐率3.离散系数的主要⽬的是(D )A.反映⼀组数据的平均⽔平B.⽐较多组数据的平均⽔平C.反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4.经验法则表明,当⼀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约有(B )A.50%的数据B.68%的数据C.95%的数据D.99%的数据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 7. 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 家企业7 ⽉份利润额均值为(A )A.39. 19B.28. 90C.19. 54D.27. 956.⽤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法称为(A )A.点估计B.区间估计C.有效估计D.⽆偏估计7.某单位对该⼚第⼀加⼯车间残品率的估计⾼达10%,⽽该军间主任认为该⽐例3偏⾼。
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B )A.: 1;勿<0.1B.W o:勿WO. 1; H| :勿〉0. 1C.: 7T=0. 1; H,: 71 ^0. 1D.H°:勿〉0. 1;勿W0.18.下⾯哪…项不是⽅差分析中的假定(D )A.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观察值是相互独⽴的C.各总体的⽅差相等D.各总体的⽅差等于09.判断下列哪⼀?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D )A.-0.9B.0C.0.5D. 1.210.⽤于说明回归⽅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D )A.相关系数B.离散系数C.回归系数D.判定系数11.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 1万户家庭年均收⼊⽔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平。
社会统计学2016年

2016年秋社会统计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1章至第3章)表1是某大学二年级135个同学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请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并(1)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和分组(40分),(2)制作频数分布表(30分)并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30分)。
请注意分组时按照下列标准:表1某专业二年级同学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答:考试成绩按低至高排序如下表:频数分布表新成绩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A 13 9.6 9.6 9.6 A- 28 20.7 20.7 30.4B+ 16 11.9 11.9 42.2B 22 16.3 16.3 58.5B- 8 5.9 5.9 64.4C+ 4 3.0 3.0 67.4C 12 8.9 8.9 76.3C- 7 5.2 5.2 81.5D+ 5 3.7 3.7 85.2D 3 2.2 2.2 87.4F 17 12.6 12.6 100.0合计135 100.0 100.0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第4章至第6章)表1为某大学对100个学生进行了一周的上网时间调查,请用SPSS 软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20分)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30分)。
(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
(20分)(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30分)表1某专业一年级同学一周上网时间(小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统计量上网时间N 有效100缺失0均值15.20中值14.00众数10标准差 6.286方差39.515全距29百分位数25 10.0050 14.0075 20.00(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社会统计学2016年

2016年秋社会统计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1章至第3章)表1是某大学二年级135个同学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请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并(1)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和分组(40分),(2)制作频数分布表(30分)并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30分)。
请注意分组时按照下列标准:表1某专业二年级同学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答:考试成绩按低至高排序如下表: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鬲血a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第4章至第6章)表1为某大学对100个学生进行了一周的上网时间调查,请用SPSS 软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20分)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30分)。
(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
(20 分)(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30分)表1某专业一年级同学一周上网时间(小时)(1)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中心趋势测量各指标和离散趋势测量各指标统计量上网时间(2)计算学生上网时间的标准分(Z值)及其均值和标准差(3)假设学生上网时间服从正态分布,请计算一周上网时间超过20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
形成性考核作业三(第1 章至第12章)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 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共20分)1.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 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 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A )A.22000 名学生B.2200名学生C.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D.22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2.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C)A .专业B .性别C •产品等级D .收入3. 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D)A .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 .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C .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 .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4. 某地区2001-2010 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D)A .茎叶图B .环形图C •饼图D .线图5. 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C)A .总体均值一定落入该区间内B .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不会落入该区间内C .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D .总体均值有1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6.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C)A.-0.89B.0.34C.1.32D.07.期中考试中,某班级学生统计学平均成绩为分。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社会统计学》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历史上看,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
A. 政治算术学派
B. 国势学派
C. 数理统计学派
D. 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社会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现象的数理特征和数量关系
D. 社会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6、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7、什么是移动平均法?有何应用? 8、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异同点? 9、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包括哪些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 10、随机抽样的含义与特点? 11、什么是社会普查?有什么特点? 12、强度相对指标和其它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3、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D. 同度量作用 )。
三、填空题
1、社会统计工作过程所包括的环节有______________、社会统计资料搜集、____________、社会统计资料分析
与______________。
2、组距式变量数列,根据各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9、对某市 1999—2009 年教育投资支出(万元)的时间数列配合方程为 y 500 52t ,这意味着该市教育投
资支出每年平均(
)。
A. 增加 52 万元 B. 减少 52 万元 C. 增加 500 万元 D. 减少 500 万元
20、社会安置统计中的安置率是( )。
A. 实际安置人数与总人口数之比
7、社会统计的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东北财经大学《社会统计学》单元作业一3

《社会统计学》单元作业一()以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为中心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A:社会统计学B:经济统计学C:宏观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正确选项:A()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总数。
A:人口数B:平均人口数C:常住人口数D:现有人口数正确选项:A统计一般有三个含义,即()。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C:统计活动、统计管理、统计预测D:统计咨询、统计监督、统计信息正确选项:D只反映一国人口总体的识字程度,但不反映在识字人口群体中不同教育程度的结构状况的指标是()。
A:文盲率B:半文盲率C:受教育水平D:成人识字率正确选项:D()即人口迁移变动,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
A:人口机械变动B:人口自然变动C:人口变动D:人口密度正确选项:A()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素质高低以及文化教育普及程度,是该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体现。
A:国民的教育水平B:教育投入C:国民受教育的机会D:教育的公平性正确选项:A属于居民消费支出是统计范畴()。
A:食品支出B:教育娱乐文化服务支出C:医疗保健支出D: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正确选项:A,B,C,D衡量人口自然变动的指标有()。
A:死亡人数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出生人数正确选项:A,B,C,D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有()。
A:自然环境B:人口C:组织D:劳动正确选项:A,B,C,D在建立居民小康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时,包括以下()等几类指标。
A:经济水平B:人口素质C:生活环境与社会保障D:物质生活正确选项:A,B,C,D人力资源质量的评价指标有()。
A:成人文盲率和成人识字率B:万人拥有大学毕业生数C:平均受教育年限D:青年人口文盲率和识字率正确选项:A,B,C导致人力资源数量变动的原因有()。
A:人口的增长B:人口总体的年龄结构状况C:失业率D:劳动年龄内的人口迁移。
华师《社会统计学》在线作业

华师《社会统计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 一张试卷上有5道单选题,每道题有4个备选答案,某学生凭猜测至少能答对4道题的概率为()。
A. 1/1024B. 15/1024C. 1/64D. 0.1满分:2 分2. 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A. 大量性、总体性、数量性B. 总体性、数量性、变异性C.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D. 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满分:2 分3. 当样本数充分大时,样本估计量充分地靠近总体指标的可能性趋于1,称为抽样的____。
A. 无偏性B. 一致性C. 有效性D. 充分性满分:2 分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____。
A. 扩大为原来的4倍B. 扩大为原来的2倍C. 缩小为原来的1/2D. 缩小为原来的1/4满分:2 分5. 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A. 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 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 代表性也相等D. 无法判断满分:2 分6. 在反映总体分布的散布特征中,由总体的两个极端数值决定的散布特征是()。
A.极差B. 平均差C. 平均偏差D. 标准差满分:2 分7. 贯穿于统计工作认识过程的中心问题是()。
A. 如何研究现象的量B. 如何正确区分现象质与量的界限C. 如何研究现象的质D. 如何正确对待现象质与量的辩正关系满分:2 分8. 如果一个统计量能把含在样本中有关总体的信息完全提取出来,那么这种统计量称为()。
A. 充分统计量B. 无偏估计量C. 有效统计量D. 一致估计量满分:2 分9.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对这种情况应用____。
A. 抽样调查B. 重点调查C. 普查D. 统计报表满分:2 分10. 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全国所有居民B. 全国的住宅C. 各省、市、自治区D. 某一居民户满分:2 分11. 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____。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人口、劳动力、收入、社会流动等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学科,其特点是()A. 程序化B. 分析性C. 统计性D. 全面性2.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人口B. 社会流动C. 劳动力D. 政治制度3. 社会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描述B. 分析C. 测度D. 预测4. 以下哪个属于社会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地调查B. 记录观察C. 数量分析D. 实验研究5. 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其原因是()A. 抽样调查的科学性B. 抽样调查的随机性C. 抽样调查的综合性D. 抽样调查的简便性6.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在过去30年中一直呈现()A. 增长趋势B. 下降趋势C. 波动趋势D. 停滞趋势7. 以下哪项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A. 出生率-死亡率B. 出生率/死亡率C. 死亡率-出生率D. 死亡率/出生率8. 劳动力的组成可以分为()A. 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B.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C. 男性和女性D. 青年和老年9.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人口流动的规模()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迁入率D. 婚姻率10. 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哪种图表来展示()A. 折线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散点图11. 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可以通过以下哪种图表来展示()A. 人口金字塔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聚类图12. 确定样本的个数和方法属于统计调查的()A. 问题设计B. 抽样设计C. 数据处理D. 结果分析13. 使用频率分布表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A. 聚集趋势B. 分布形态C. 关联程度D. 变化趋势14. 社会统计学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A. 描述统计方法B. 推断统计方法C. 直观统计方法D. 数量统计方法15. 制约社会统计学研究的条件主要包括()A. 人力资源B. 数据资源C. 手段资源D. 空间资源16. 在社会统计学中,相关分析用来研究()A. 双变量间的关系B. 多变量间的关系C. 分组间的关系D. 数值间的关系17. 决定统计调查质量的最根本要素是()A. 问卷设计B. 抽样方法C. 数据处理D. 有效样本数18. 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可以有效地()A. 节约调查成本B. 提高调查效率C. 提高数据精度D. 具有总体可比性19.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经常具有()A. 多样性B. 随机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20. 社会统计学可以用来指导()A. 社会政策制定B. 学术研究C. 教学实践D. 创新创业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什么是人口负增长?可能导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人口负增长指的是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净减少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就是某大学二年级135个同学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请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并(1)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序与分组(10分),(2)制作频数分布表(10分)并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10分)。
请注意分组时按照下列标准:
表1 某专业二年级同学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
(1)排序与分组见
步骤:排序:Data——Sort Cases——Sort by 成绩(Ascending)
分组:Transform——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成绩——out put——成绩分组——1为90-00,2为86—89,3为83-85……以此类推。
详见作业1、sav 。
(2)频数分布表如下图
步骤: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成绩分组
(3)频数分布图如下:
步骤: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成绩分组——Charts——Histograms(With normal curve)。